贺兰县现代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贺兰县三项措施工程(3篇)

第1篇近年来,贺兰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实施三项措施工程,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强化产业支撑,打造特色农业贺兰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强化产业支撑,着力打造特色农业。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业企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是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新型业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推进生态保护,打造绿色贺兰贺兰县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努力打造绿色贺兰。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是发展生态农业。
推广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加强生态旅游发展。
依托贺兰山、黄河等自然景观,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旅游业收入。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贺兰县以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为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完善交通网络。
加快公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二是推进城乡供水供电。
加强城乡供水供电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具体措施如下: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2.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 加强生态保护,实施“绿盾”行动,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5. 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权益。
6. 强化人才支撑,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7.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宁夏蔬菜设施栽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宁夏蔬菜设施栽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宁夏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气候条件较为干燥,土地资源相对有限。
为了解决蔬菜供应的问题,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宁夏采取了一系列的设施栽培措施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宁夏推广了设施栽培技术,包括温室蔬菜栽培、塑料大棚栽培等。
这些设施栽培技术可以提供良好的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减少了气候和土壤对蔬菜生长的限制。
通过温室蔬菜栽培,宁夏可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产量,满足市民对蔬菜的需求。
宁夏注重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由于宁夏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稀缺。
为了保证蔬菜的正常生长需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宁夏推广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减少了蔬菜种植的水耗量。
宁夏还通过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和提高水肥一体化利用率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了蔬菜的灌溉水需求。
宁夏推动蔬菜种植的标准化生产。
宁夏加强对蔬菜种植的管理和监督,推行蔬菜种植的标准化生产。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规范的种植工艺等措施,宁夏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蔬菜的信心,还有助于推动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注重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的发展。
宁夏积极推动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技术的应用,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宁夏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性,满足了消费者对绿色和有机食品的需求。
宁夏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蔬菜加工业。
宁夏通过农业产业化和加工业的发展,提高了蔬菜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宁夏将农业产业链延伸到加工环节,通过蔬菜加工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宁夏通过设施栽培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标准化生产的推行、绿色种植和有机种植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蔬菜加工业的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蔬菜的产量和质量,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
宁夏蔬菜设施栽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宁夏蔬菜设施栽培及可持续发展对策宁夏是中国的重要蔬菜基地之一,近年来蔬菜设施栽培在宁夏的发展迅猛,成为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蔬菜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
宁夏可以加大对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的支持力度。
蔬菜设施栽培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应该加大对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蔬菜设施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益,同时探索新的栽培模式和工艺,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宁夏可以积极开展蔬菜设施栽培的示范推广。
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展示蔬菜设施栽培的先进技术和模式,吸引更多的农民和企业参与其中。
可以提供技术培训和贷款扶持等支持措施,帮助农民和企业更好地掌握蔬菜设施栽培技术,推动其在蔬菜产业中的广泛应用。
宁夏可以倡导绿色种植理念,推动蔬菜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种植要求在栽培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采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措施。
宁夏还应加强对农药和化肥的监管,确保蔬菜安全、环境友好的生产。
宁夏可以利用蔬菜设施栽培的优势,拓宽蔬菜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的升级和增效。
除了生产蔬菜,还可以开展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
还可以发展蔬菜科普教育,提高人民对蔬菜健康价值的认识和消费需求。
宁夏蔬菜设施栽培在推动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加大对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的支持力度、示范推广、倡导绿色种植理念和拓宽产业链条等措施,可以推动蔬菜设施栽培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宁夏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贺兰县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困难与建议

1个 。完 成奶牛养 殖大县种 养结合试 点项 目,忠 良、上
一 、 现 代农 业产 业 园和特 色农 产 品优 势 区的发 陵 、青松 3个 奶 牛场全 部完 成 污水处 理 系统 、雨 污分
展成 果
离 、养殖设施设 备建设 任务 。全县 种植多年 生苜蓿 4.2
为全 面提升 农业 科技 创 新能 力 ,促进 特色 优 势 万 亩 ,冬牧 70黑麦 草 0.62万亩 、专 用青贮 玉米 7.9万
县政 府采 取灵 活 的扶持 政策 ,扶 持产 业 龙头 ,带 动发
建设 了习 岗镇 五星村 肉牛 、立 岗镇通伏 村祥鑫 泰
展优 质水 稻 、瓜果 蔬菜 奶牛 等 为城市 服 务 的现代 农 肉羊两个 规模化 标准化养 殖场 2个 ,改扩建 930鸡 场
产 品产业 建设 取得 了显 著成效 。
(二 )农 业科技 人 才缺 乏 与科 学技 术缺 乏 农 业科技 人 才 队伍 的建 设 ,直 接关 系到引 导 和 推动更多的资本 、技术 、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 动。目前 ,受农业产业的性质和传统思想观念等 因素 的影 响 ,农 科 毕业 生 直接 到农 村 从 事农 业工 作 的 比 例 一 直不 高 ,农业 企业 招 人难 和 人 才匮 乏 的问 题越 来越 突出。因为传统种植农业属于薄利产业 ,投人 大 ,见效慢 ,雇佣人 员工资相对较低 ,给留住人材带 来 困难 。 目前 ,水产养殖养殖技术落后 ,鱼病知识的缺 乏 ,导 致单 产效 益 过低 ,而获 得新 技 术 的途 径很 有 限。缺乏水产专业技术人才 ,科研力量过于薄弱 。 给水产业发展带来瓶颈。特色养殖业 由于偏门,更是 面临着人材缺乏 ,技术缺乏的困境 。例如我县的蜜蜂 养殖 户 ,虽然是家传 ,但蜜蜂养殖 中出现的新病症 , 想获 得 帮助 十分 困难 。 (三 )是 农业 科技研 发 缺 乏 在我们企业发展 中,我们认识到 ,产业兴 旺的关 键是要有绿色 、有机等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带动。我 们 急 需通 过相 关 部 门高 值化农 产 品 开发 研究 ,把 “初 级 农 产 品”变 为 “高级 农 产 品”,让 我 们企 业共 享 科研 成果 ,将科技研发转化运用到农业实践中 ,使农业产 出收 入更 有保 障 。 (四 )是农 业 企业 融 资 困难 目前 ,贺兰县已成立了水稻 、水产 、蔬菜 、畜牧等 产业联合体 ,按照“政府基金+联合体出资+银行配比 性放贷+农业保险”的模式 ,建立了贷款担保基金 ,一 定 程度 上缓 解 了企 业 融资 难 的 问题 。但 由于 担保 基 金 额 度 有 限 ,联 合 体成 员 为 农 业 企业 、合 作社 、家 庭 农 场等 自身资产如农机设备等有效抵押 资产少 ,担 保 能力不 足 ,仍 然受 到银 行 的许 多限制 。 (五 )“三 产”发展 保 障不 多 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通过开展“金融 、土地人 股 、农资 、农机 、农技 、粮食银行”等方面的创新服务 , 切 实解 决 社 会 化 服务 “最后 一公 里 ”的 问题 ,取得 了 较好的成效 。但是在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时 ,由于农业 基础设施薄弱 ,不适应大型现代化农机作业。开展土
贺兰县耕地现状及改良利用措施

表1贺兰县不同等级耕地面积统计作者简介:赵丽娟(1981-),女,宁夏灵武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通讯作者:马广福(1977-),男,宁夏海原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土壤肥料、耕地保护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2017-09-101耕地现状1.1耕地地力分布不均,中低等级耕地比重较大1.2沙化土壤比重较大1.3耕地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贺兰县耕地现状及改良利用措施赵丽娟1,姚自成1,马治虎2,马晓成2,李广成2,马广福21.宁夏贺兰县立岗镇农业服务中心,宁夏贺兰750200;2.宁夏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贺兰750200摘要:本文分析了贺兰县耕地现状,总结了耕地开发利用措施,并提出中低产田改良与利用措施,以提高贺兰县耕地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现状;中低产田;改良措施中图分类号: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17)12-0076-03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Status of Helan County and Improved U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ZHAO Li-juan et al.Abstract Key words 宁夏农林科技,76. All Rights Reserved.表5贺兰县中低产田类型及面积表3贺兰县各乡镇耕地盐渍化等级面积及比例表2贺兰县耕地耕层质地面积及比例1.4中低产田面积较大,类型较复杂2耕地开发利用措施2.1优化耕地利用结构,提高耕地利用综合效益2.1.1合理调整农业用地结构2.1.2合理安排种植业内部用地表4贺兰县各等级耕地盐渍化等级面积及比例58卷12期赵丽娟,等贺兰县耕地现状及改良利用措施77 . All Rights Reserved.2.2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生产力2.2.1用养结合、培肥土壤2.2.2继续搞好农田基本建设2.2.3采取综合措施,改造中低产田2.3积极开展土地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2.3.1因地制宜,开发后备土地资源2.3.2狠抓废弃和闲置土地的复垦和整治2.3.3继续巩固发展土地经营权有偿流转,积极探索土地银行等新的土地流转模式2.3.4通过项目带动向荒滩要耕地效益2.4防治土地污染,改善生态环境2.4.1大力整治工业“三废” 2.4.2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减少农业污染3中低产田改良与利用措施3.1盐渍型中低产田改造措施3.2瘠薄型中低产田改造措施3.3风沙型中低产田改造措施3.4障碍层次(缺水)型中低产田改造措施3.5组装集成科研成果,并推广引用,提高治理成效58卷12期赵丽娟,等贺兰县耕地现状及改良利用措施(下转第96页)78. All Rights Reserved.3.6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参考文献:[1]包长征,李广成,马广福.宁夏贺兰县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3.[2]马广福,包长征,张亚娟,等.贺兰县耕地土壤盐渍化现状与改良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11):26-32.责任编辑:达海莉2.3产业品牌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3发展对策3.1转变产业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3.2将产学研三者结合,调整产业结构 3.3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优势特色产业4结语参考文献:[1]张延平,罗全福,韩治泰,等.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8):91-95.[2]闫丽娟,黄立君.宁夏平罗县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6,57(11):44-46.[3]张学军.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11):49-51.[4]董俭堂.推进宁夏区域优势特色农业品牌化的对策研究[J].科技传播,2010(21):53.责任编辑:李晓瑞实习编辑:周慧58卷12期解文宁夏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上接第78页)96. All Rights Reserved.。
贺兰县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文章编号:1005-2690(2017)10-0037-02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志码:A贺兰县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程芳媛1,闫辉1,赵甜2,梁超3(1.贺兰县立岗镇农业服务中心,宁夏银川750200;2.贺兰县常信农业服务中心,宁夏银川750200;3.宁夏回族自治区种子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0)摘要:分析了宁夏贺兰县发展种业现有的自然优势和生产现状,结合当前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种业;问题;对策1贺兰县种业发展现状1.1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贺兰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年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以及有效积温高等充足的光热资源,有唐徕、汉延、惠农、西干渠四大引黄自流灌溉渠系通过,灌溉条件优越。
贺兰县是最佳的粳稻生产区和春小麦产区以及“黄金玉米产业带”,生产的种子色泽好、含水量低、籽粒饱满、发芽率高且耐储运。
1.2现有制种企业的基础优势明显贺兰县拥有原注册资本3000万元的省级种子生产经营企业5家,500万元的企业3家,其中,自治区级原种场就坐落于辖区内。
贺兰县以宁夏原种场、贺兰县种子公司等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重点开展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作业机械配套。
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子年均生产面积3335hm2。
2016年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宁夏玉米育种博士科研工作站”在贺兰县西夏种业园区挂牌,宁夏中试良繁基地落户贺兰,这对贺兰县育种创新、引进人才、规模带动、辐射推广、科普教育等种业提升方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3建立了稳定的试验示范体系依托“种子工程”项目,围绕稻、麦原良种扩繁,农作物种业提升工程,培育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项目为支撑,全县建成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示范点2个,新品种展示园区1个,2017年稻、麦原良种扩繁项目种子繁育基地面积达2001hm2。
贺兰县蔬菜产业发展调研-4

市场开拓是做强做优我县蔬菜产业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截至2010年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11万亩,其中设施农业面积7.68万亩,露地瓜菜12.43万亩,主要大宗蔬菜产品有西红柿、茄子、芹菜等,蔬菜总产量达到59.13万吨,总产值7.48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在全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蔬菜产业作为主打产业,要找准关键环节,奋力攻坚,从规模、数量、品质上提档升级,打响“东有寿光,西有贺兰”品牌。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虽然近几年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调研时我们发现,也还存在着市场开拓能力弱、生产标准化、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和不足。
1、市场开拓能力弱。
一是市场空间狭窄。
我县是设施蔬菜大县,绝大多数常规蔬菜都可以四季供应,但本地市场的销售份额却相当低。
调查显示,银川北环蔬菜批发市场集散的蔬菜有70%来自外地,本地菜只占30%左右,贺兰的不足15%。
除产地、产量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销售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弱,没有打开销路。
二是市场体系不完善。
据调查,寿光市人均拥有0.8亩设施果蔬生产面积,平均每个乡镇就有1.5个产地批发市场,每个产地批发市场覆盖面积仅为80平方公里,产品从产地进入当地批发市场运销距离不到5公里,每万亩果蔬基地有2个农贸市场、5.7家经营公司、180个蔬菜运销专业户、协会、联合体、经纪公司等中介组织、1100多名营销人员,从而实现了“在寿光没有卖不出去的菜”。
我县共有57万亩耕地,接近一半种蔬菜,人均达到1.3亩,除芹菜、茄子、西红柿等露地蔬菜约有80%批量销往区外市场外,其余几乎全部依靠银川北环蔬菜批发市场集散,市场覆盖面积多达上百平方公里,平均运输距离达20公里以上。
近期,投巨资打造的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建成开业,但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是品牌效益不明显。
全县蔬菜品牌多,但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目前还没有在周边省市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作者:魏雅琴杨刚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06期摘要本文从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苜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发展现状;对策;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6-0259-02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多年生豆科作物,具有高产、质优、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几乎所有畜禽都需要其作为粗饲料。
宁夏贺兰山农牧场发挥国有农场集中管理、农田集中连片,土地平坦,机械化作业程度高的优势,大力发展苜蓿产业。
本文就贺兰山农牧场紫花苜蓿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促进紫花苜蓿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1 发展现状1.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宁夏农垦贺兰山农牧场已建苜蓿人工草地2 133.33 hm2,是宁夏农垦10万头奶牛饲草原料和全区及周边省份饲草原料基地。
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
建设资金全部通过自筹和争取国家项目取得。
通过配套完善苜蓿草场安全生产设施,健全规章制度,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生产的苜蓿初级干草捆、二次加密干草捆、苜蓿草粉等产品,销往区内外奶牛场。
此外,截至2014年底,贺兰山苜蓿产业建设累计投入近2 500万元,其中草场建设轻型彩钢储草棚6座4.5 hm2、水泥地坪3.2 hm2、办公用房、地磅等固定资产共投入1 454.7万元,购置进口苜蓿收割、散草、拢草、打捆等机械109台/套,投入1 035万元,实现苜蓿生产全程机械化。
贺兰山农牧场草产业实施名牌战略,坚持高起点,运用新技术,推进苜蓿种植、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区内外投资者在扬黄灌区和苜蓿草集中种植地区建立加工企业,并扶持扩大生产能力[1-2]。
1.2 产业效益不断增长近年来,贺兰山农牧场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共获得368万元国家项目资金支持,2013年、2014年分别建成2个200 hm2的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区,使得贺兰山农牧场成为当地最大的优质苜蓿种植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包长征(1962-),男,宁夏贺兰人,高级水利工程师,主要从事农田水利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3-10-21为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推动贺兰县现代农业“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笔者深入各乡镇(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渔)场对优质粮和瓜菜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1贺兰县现代种植业发展现状近年来,贺兰县以“一优三特”产业为主导,着力提升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质量,粮菜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3万hm2以上,其中:小麦0.9万hm2、玉米1.1万hm2、水稻1.4万hm2,粮食总产预计达到26.8万t。
作物单产春小麦5652.0kg/hm2,冬麦8194.5kg/hm2,玉米8793.0kg/hm2,水稻8676kg/hm2。
冬麦北移、稻田养蟹、有机稻生产走在宁夏前列,水稻工厂化育秧、钵育摆栽、精量穴播、麦后复种盘菜等高效实用技术得到广泛推广。
发展露地瓜菜1.3万hm2,设施总面积0.8万hm2,其中:日光温室4065.7hm2,大中拱棚3533.3hm2,小拱棚146.7hm2,总面积达到2.0万hm2,产量达100万t以上。
66.7hm2以上规模的园区达到20个,发展一村一品蔬菜专业村25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0.3%,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丁北西芹”先后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丁北西芹”、“张亮香瓜”、“金贵螺丝菜”、“塞上金山”等瓜菜品牌竞争力逐步提高,品牌打造初具成效。
设施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更加完善,节水灌溉、电动卷帘机、热风炉等先进设备得到普及,设施条件不断提升。
光伏温室、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多项配套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2存在的主要问题2.1优质粮生产方面2.1.1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插秧技术普及率低水稻传统直播栽培模式占贺兰县水稻种植面积的71.8%,平均产量8250kg/hm2左右,与插秧方式尚有1500kg/hm2的产量差距。
同时,直播水稻因平田整地相对提前、田间草害基数大、基本苗偏高、通风透光条件差,造成化学防除成本增加,植株个体发育弱、容易早衰和倒伏,产量不稳定,效益低。
工厂化育秧插秧技术由于环节多、要求高、投入大、费工费时,多数零散种植户难以接受,推广范围小。
2.1.2先进设备配套程度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农机设备陈旧、更新慢,尤其是水肥一体化喷(滴)灌设备、信息监控平台、水稻摆栽机、粮食烘干设备等大型先进机械设备投入不足。
目前贺兰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4万hm2,约占土地承包总面积的30%,并呈逐年扩大趋势,但农机作业绝大部分为农户家庭自足形式,缺乏农机服务合作组织,不能有效协调农业机械调度和跨区、联合作业。
2.1.3粮食种植效益低,水稻销售问题突出多数种粮农户反映种植小麦用工及投入高、经济效益低。
如立岗镇金星村、银星村是贺兰县小麦主产区,面积一直稳定在1333.3hm2左右,近年来,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及玉米价格持续升高,该地区小麦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多数改种玉米或蔬菜。
过去水稻加工企业收购水稻对整精米率要求不严,主要按含水量和净度标准收购,优质优价、以质定价没有充分体现。
2013年因市场需求的变化,含水量在17%以下的水稻,企业按照单位整精米率4元/kg定价。
从收购情况看,优质晚熟插秧稻精米率可达70%左右,收购价在2.8元/kg以上,而普通条播稻精米率只有50%~55%,收购价在2.3元/kg以下,农户嫌价格太低,多等待观望。
贺兰县现代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包长征1,马晓成1,杨美德1,梁朴1,段心宁1,李广成1,徐彦宁21.宁夏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贺兰750200;2.宁夏贺兰县委政策研究室,宁夏贺兰750200摘要:通过分析现阶段贺兰县现代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贺兰县现代种植业发展对策,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关键词:现代种植业;发展对策;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F 3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14)02-0068-03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ofModernFarminginHelanCountyandCountermeasuresBAOChang-zhengetal.(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erviceCenterofHelanCounty,Helan,Ningxia750200)AbstractBasedonan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and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farminginHelancounty,thecountermeasuresfor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farminginHelancountyareputforwardtoprovideabasisforthedecision-makingofgovernmentdepartments.KeywordsModernfarming;Countermeasuresfordevelopment;Currentsituationofdevelopment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JournalofAgri.andFores.Sci.&Tech.2014,55(02):68-70,82682.2特色瓜菜产销方面2.2.1温室增温、补光等先进设施推广应用慢温室双膜覆盖、反光幕、补光灯等先进适用设备推广应用缓慢,特别是建设较早、使用年限较长的温室问题更加突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等原因,新设备更新补充不及时,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最终导致低投入、低产出的不利局面。
如多数农户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棚膜的使用年限通常达到3~5年,而最佳使用年限为1~2年。
延长使用年限,随着棚膜透光率逐年下降,蔬菜产量也将逐年降低,严重影响种植效益。
2.2.2育苗中心标准化程度低,缺乏行业约束目前,贺兰县有不同档次、类型的育苗企业15家,年供苗6050万株,可满足全县95%瓜菜种植户需求。
各育苗中心普遍存在硬件配套不完善,技术规范不统一等问题,缺乏降温、喷水设施等自动化设备,瓜菜育苗环节未严格按照种子消毒、催芽、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标准化措施执行,种苗质量良莠不齐。
2.2.3瓜菜品种杂乱,竞争优势不明显目前,由于贺兰县各育苗中心销售瓜菜种苗品种繁多,各品种因上市期、果型、颜色、口味各异,无法统一销售,市场竞争力不强。
如“双桂番茄”一直是贺兰县露地瓜菜主打品牌,近年来由于经营主体多,致使番茄品种多、杂,红、粉果混搭栽培现象普遍,外地客商收购番茄时,很难找到规模较大且品种统一的商品番茄,农户交来的番茄集中到一起包装时,不同品种的颜色差异非常明显,导致客商压价收购,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
2.2.4设施温棚阳畦地综合利用率低贺兰县现有二代温棚园区4066.7hm2,棚间阳畦地面积约1000hm2,目前,这些土壤条件较好的土地利用率反而降低(一栋标准温棚0.2hm2,实际耕种仅为0.1hm2左右,耕地两季利用率只有67.5%)。
以新平园区为例,该园区现有阳畦地近333.3hm2,只有新平1期部分阳畦地搭建了移动棚,利用率不足70%,这些土地闲置或种植露地蔬菜和粮食作物,不但效益低,也为蚜虫、白粉虱等害虫提供生长和繁殖的温床,加大了棚内病虫害防控的难度。
2.2.5土壤连作障碍及次生盐渍化不断加重立岗镇兰光拱棚园区近年来连续采用育秧—秋菜复种模式,土壤没有深翻,导致板结盐渍化严重,后期蔬菜早衰、死亡现象严重。
金贵镇银河村种植温室大棚蔬菜起步较早,随着种植年限增加和大量化肥的施入,土壤连作障碍及次生盐渍化不断加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多发,番茄产量逐年下降。
常信乡桂南村因地力条件及种植习惯等原因,番茄连作障碍严重,产品产量和质量显著下降,病虫害多发。
另外,2013年以来瓜菜根结线虫在贺兰县金贵镇汉佐村、银河村发现并开始蔓延,给瓜菜生产带来威胁。
2.2.6瓜菜栽培不规范,管理水平粗放贺兰县种植大户以土地流转方式集中经营露地、拱棚瓜菜面积达到633.3hm2,普遍存在种植不规范,管理粗放,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
如立岗镇兰星园区马广杰流转土地采用膜下滴灌种植露地番茄40.0hm2,番茄开始挂果时,技术人员要求组织人力对番茄进行疏果,以保证番茄个头均匀,增加商品率,但基地负责人考虑到用工成本和产量,拒绝疏果,导致番茄商品率过低,达不到订单要求,供货商拒绝收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7市场销售体系不完善,经营行为不规范贺兰县共有各类瓜菜销售合作组织80多家,绝大多数蔬菜运销大户及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都存在运行不规范、与外地客商的联系不够紧密等不足,在组织生产、销售上很难适应目前大市场、大流通的需求。
如2013年常信乡四十里店村建成冷库600m2,引进广东东莞客商发展订单番茄,村委会负责从农户和种植基地收购、分级、包装、预冷后交付给客商,运行相对规范,客商、农户均能按约定履行订单,村委会也获得了70多万元的集体收入。
但同样是订单生产,常信乡的一些瓜菜产销合作社和商贩之间却发生了价高时商贩到农民地头高价抢货,价低时农户要求合作社按保护价收购,导致合作社两头吃亏的乱象。
还有的合作社私自引种,不经过适应性筛选就进行规模种植,发生“引桔成枳”的情况,导致农民利益受损。
此外,全县目前拥有大小预冷库9家,但大多数由于货源不足,处于闲置状态,而且缺少蔬菜上市前加工、分级、整理等设施设备,蔬菜商品性状差、价格低且难以销售。
2.2.8供港蔬菜基地对当地农民引领作用不明显银星供港蔬菜基地自建立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扩展到五星园区,蔬菜生产已实现每年6茬。
高水平种植、完善的直销手段使其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但经销商采取封闭经营的方式组织生产销售,用工多由企业自行外调,对当地群众增收作用不大。
2.3技术推广方面2.3.1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用发挥不充分2012年,贺兰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为5个乡镇各配备了1台耕地智能化查询与施肥触摸屏,为农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提供查询指导,但由于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没有设置农业技术服务窗口,缺少人员指导,5台触摸屏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发挥作用。
2.3.2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缺资金,工作难度大目前,贺兰县共有各类植保组织7家,其中,县级植保组织1家,合作社模式组建的6家。
由于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培训专业植保员投入少,致使大型先进防控设备和专业人员缺乏,大面积和突发防控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