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举措》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的举措

9
废藩置县
县
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1、废藩置县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提示:结束了各藩领主的割
据势力,巩固了新政权,使日本 成为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 为全国范围内实行更大的改革创 造了条件。
进工业国。 家各国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鼓舞
了人民的信心。
③文化: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
42
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四)局限性:
(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43
日本明治维新是否成功,原因 学习探究3 是什么?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巩固: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是多种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支持革新力 量进行改革 B.倒幕派掌握政权,力行革新,顺 应了时代潮流 C.废藩置县,建立近代统一国家, 形成统一市场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 开化”政策
(一)殖产兴业
第一阶段:方针:采取“官营示范主义” 国家资本带头实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措施:1)大力创办官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 展。 引导民间兴办企业,推动私人 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运用国库资金,设 立“模范工厂”。 3)实行“劝业政策”,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 贷款、补助金等,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 主要机构:工部省、内务省 22
学习探究1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 既要培养学生具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时 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你对此有何评价? “和魂”指培养学生忠君、爱国思想;“洋才” 是指要求学生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一方面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各种人才。 但是另一方面又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 彩浓厚。
明治维新的措施

明治维新的措施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从1868年开始,直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为止。
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政府进行了大量的变革和改革,旨在使日本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的现代化国家。
明治维新的措施十分丰富多样,这篇文章将从经济、政治和军事三个层面来简单介绍一下主要措施。
一、经济措施1.制定新的货币制度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制定新的货币制度,以便更好地控制经济。
在新制度下,政府发行了大量的纸币和金币,促进了贸易和工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各项税收制度,例如关税和地方税等。
2.开放国际贸易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向西方国家开放国际贸易,以便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
政府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设备,启动了一系列的工业发展计划。
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日本就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工业国家。
3.推行土地改革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措施,以便更好地控制土地资源。
政府将大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实行了土地征收政策,以便用来修建公共设施。
二、政治措施1.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以便强化政府的权威和影响力。
政府建立了一个中央政府机构,由天皇和他的首席大臣掌控,将各地方政府的权力转移到中央政府机构手中。
2.建立宪法制度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建立一个宪法制度,以便确立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政府建立了一份宪法,规定了天皇的地位和权力。
宪法还规定了国会的组织和权力,并确立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3.加强政治警察的力量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加强政治警察的力量,以便控制政治局面。
政府设立了一个专门机构,用来监控在政治和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
三、军事措施1.推行普及义务教育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开始推行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以便提高国民素质。
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学校和大学,为人民提供高水平的教育。
此外,政府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为国家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8_2明治维新的举措学案人民版选修1

第2课明治维新的举措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根本内容。
2.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难点:认识维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
知识点一破除旧政治体制1.背景(1)推翻幕府封建统治,建立的明治政府,为改革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
(2)明治政府于1868年以天皇名义公布?五条誓文?,要求广兴会议,向西方学习,改革各种封建旧制度,开展资本主义经济;公布?政体书?整顿充实政府组织机构。
2.措施(1)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①举措:剥夺了各藩对土地和人民的领有权,使之成为天皇政府的地方官;实行废藩置县的改革;组建“御亲兵〞。
②影响: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天皇新政府的中央集权,推进了日本政治体制的近代化。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①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即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平等。
②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居住,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自由的劳动力。
③取消武士特权,武士阶层彻底瓦解并分化,一局部成为资本家,另一局部成为普通劳动者。
(3)学习西方制度:1871年派岩仓具视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概念阐释] 废藩置县1871年7月,日本废除全国各藩,统一为府县,是建立中央集权政权的一项划时代的政治变革。
政府曾通过奉还版籍、改革藩制,促使幕藩体制解体。
知识点二殖产兴业1.第一阶段: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开展。
(1)领导机关:工部省和内务省。
(2)实施步骤①接收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兴建铁路。
②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设立“模范工厂〞,引导民间兴办企业,推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开展。
③实行“劝业政策〞,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贷款、补助金等,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
2.第二阶段:大力扶植、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1)背景⎩⎪⎨⎪⎧①日本民间经营的近代工业有了初步开展。
明治维新的举措

废藩置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c、意义
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初步加强了中 央集权。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使日本在政 治上向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体制迈出了重要 一步。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市场。
⑵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 特权(四民: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
2、目的:确立土地私有,进行经济改革,发
展资本主义
问题探究:
扶植和保护
材料1、“因为当时的日本,资本家阶级还没有达到独立经营的 程度,依然有政府保护助长之必要。……其变化是更加趋向实行全 创办官营模范工厂 面保护政策。”
材料2、“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设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示范。”
改革派在欧美考察中得到什么启示?
从9月28日起巡览英格兰、苏格兰……凡有名之场 所,处处经过,监狱、学校、贸易公司、制作所、造 船所,白糖厂,毛织丝织厂……但无有地上所产一物, 唯是煤炭与铁而已,制造品皆自他国输入,又输出他 国,其制作厂之盛,每到一地,黑烟冲天。由此足以 知晓英国富强之所以也。 ——大久保利通 (日本人)与今日美欧之人绝不不同,只在于学与 不学而已……其为急务者,莫先于学校。……我国今 日的文明非真文明,开化非真开化。 ——木户孝允 “毛奇(德总参谋长)言‘法律、正义、自由之理, 不足以保护国内,也不足以保护境外,非有兵力不可。 万国公法,也是系于国力之强弱……大国无不以其国 力来实现其权利’ 。 ——木户、大久保深表赞同
此次游历开阔了考察团的视野:第一认 识到致富是治国的根本,发展资本主义工 商业乃是致富的可靠途径。第二感到要想 富国强兵,必须建立法制,实行专制的集 权主义统治。第三文化教育方面与西方各 国的差距很大,有必要进行改革。第四找 到从小国走向大国之路,确立了“内治优 先”的方针。第五赞赏德国军事制度,主 张学习德国的军事经验。
浙江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28)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权利法案》是“英国宪政”中的奠基性文件。
它确立的原则是A.君权神授B.王权独尊C.议会至上D.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利,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所以C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我国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天堂》,深情表达了对家乡内蒙古的赞美。
历史上蒙古族建立了国土空前辽阔的元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B.忽必烈C.努尔哈赤D.阿保机【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故B符合题意;成吉思汗建立的是蒙古政权,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阿保机建立的辽。
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根据《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A.齐、燕B.齐、鲁C.宋、晋D.宋、鲁【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西周分封了齐、鲁两国,故山东称“齐鲁之地”,故B符合题意;燕在河北,故A不符合题意;宋在河南,故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结合所学知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相结合,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集体所有制优势。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题干表达了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肯定。
福建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 (98)

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1.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
这种行为A.破坏了自然环境B.造成了人口问题C.导致了普遍饥荒D.引发了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反映了人类为追求自身的享受而无限地向大自然索取,这将导致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
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2.《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这部法律颁布的时间是A.公元前18世纪B.公元前5世纪C.公元6世纪D.公元19世纪【答案】B【解析】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公元前450年属于公元前5世纪,故B符合题意;公元前18世纪、公元6世纪、公元19世纪与《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时间不符,排除ACD,故选3.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早期人工栽培水稻的是A.河姆渡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种植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
北京人、山顶洞人会用火,半坡人种植粟,故BCD均不答题意。
故选A。
4.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进。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中投入使用。
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A.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B.促进了工厂规模的扩大C.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D.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
1774年,瓦特改造的蒸汽机在一家冶金工厂正常运转,为鼓风机、汽锤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因此蒸汽机的直接作用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
选项D符合题意;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影响,A排除;蒸汽机的使用,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厂规模的扩大,B排除;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排除。
日本明治维新

等改革措施,为日本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02
明治维新过程与措施
明治天皇即位及政府组建
1868年,明治天皇 即位,宣布“王政复 古”,结束了幕府统 治。
颁布《五条誓文》, 提出富国强兵、殖产 兴业、文明开化三大 政策。
组建新政府,以萨摩 、长州等西南诸藩的 下级武士和中下级官 员为主。
废藩置县与四民平等政策实施
坂本龙马与倒幕运动关系
1 2
倒幕思想
坂本龙马是倒幕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推 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统一和民主化。
海援队创建
他创建了海援队,积极从事海上贸易和军事活动 ,为倒幕运动提供了物资和人员支持。
3
大政奉还
坂本龙马在倒幕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终促 使幕府将军将政权交还给明治天皇,实现了“大 政奉还”。
倒幕运动及其成果
0形成,他们要求推翻幕府统治,实现
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
02
武装倒幕
倒幕派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统治,实现了“王政复古”的目标。
03
明治政府的成立
明治天皇即位后,颁布《五条誓文》和《政体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
原则和近代天皇制的基本框架。同时推行“废藩置县”、“四民平等”
明治政府通过外交努力,成功废除了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 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加入国际社会
明治政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加入了一系列国际组织,加强了与西 方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对外扩张与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先后发动了甲午战争和 日俄战争等侵略战争,对亚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经济困境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 ,日本传统经济受到严重 冲击,农民生活困苦,商 业萧条。
明治维新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废除不平等条 约有哪些有利因素?
1)政治: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封建害据,建 立中央集权国家。
2)经济: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军事:军事实力得到很大增强。通过甲午中 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5)国际环境:欧美列强对日政策出现多元趋势, 欧美之间矛盾重重。
过程: 1909年召开修改不平等条 约会议 1910年发出了废除不平等 条约的通知,同时着手 签订新的主权对等的互 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 主和法权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后废除不平等 条约的任务最终完成
五、迅速崛起的日本(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 1、经济:
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2、政治:
3、外交: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
80年代以纺织业为中心轻工业
‖ ‖
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 19C末20C初,垄断组织逐渐统治了各个 工业部门,并向帝义阶段过渡。垄断的特点: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
为日本奠定工业化基础;日本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国,缩短日本近代化时间。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
3.军事: 富国强兵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皇军) (2)武士道教育:尚武、忠君 (3)设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4)改进军事机构,(为军部独断专行奠定基 础)扶植军事工业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
1、明治政府成立之初,殖产兴业 的重点是 A、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 B、发展交通运输业 C、创办国营企业 D、推动民间企业的发展
A
2、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资本主义薄弱(原因) ‖
(第一阶段)官营企业-模范工厂-劝业政策 ‖
(第二阶段)处理官营企业和大力扶持, 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优惠转让大资本家)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特点 是政府扶植和保护大资实用本文档家
实用文档
军国主义——侵略扩张
【重难点分析】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中,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2)成立团体(明六社),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3)生活习俗西化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明治维新时期实用学文档 校教学情景
实用文档
3、明治维新的意义(如何评价) 性质:
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 革
积极: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亚洲强国, 摆脱了民族危机 局限:
封建残余(如天皇制,地主土地所有制)
专题八 日本明治维新二
二 明治维新的举措
(1868年)
根本原因: 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前提 倒幕运动成功,明治政府成立,为维新运动提供了政 治保障。
实用文档
快速浏览书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 2、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分为哪几方面? 3、明治维新的结果和意义?
实用文档
项目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成功
失败
资本义发展水平较高 社会 封建统治相对薄弱 背景
资义发展不充分 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实力强大 力量 掌握了政权
资阶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 措施
大刀阔斧,全面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空文
1)自由资义时期 1)向帝义过渡阶段 国际 2)西方侵略中国的 2)列强掀起了瓜分 环境 (有利的国际环实用境文档)中国的狂潮;
实用文档
三、基本措施:
1、政治方面:彻底破除旧的政治体制 (1)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
武士特权。 (3)派出了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
资本主义制度。
实用文档
1871年日 本使节赴 欧美进行 了为期1年 10个月的 考察
实用文档
2、经济方面:
实用文档
一、目的:巩固新政权
实现民族振兴、独立
出 洋 考 察
实用文档
二、施政纲领——《五条誓文》
明治新政府 建立后,颁布了 《五条誓文》作 为施政纲领,表 示改革的决心。
实用文档
资料:
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项目
明治维新前
明治维新后
国家 政体
幕府制度
先建立中央集权政体,后 确立近代天皇制度
中央地 方关系
地方藩国相对独立
废藩置县、地方置于中央 直接管辖之下
居民身 士、农、工、商等级 “四民平等”,取消等级身
份制度 制度
份制度和武士特权
土地 制度
领主土地所有制
地主私有制
工业生 产方式
手工工厂
近代工业化
经济 政策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
力量对比 的力量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较大的
实力,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政策措施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
改革者素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质
国际环境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 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
境
实用文档
延伸拓展: 日本明治维新(19C60、70年代)成功 中国戊戌变法(19末期)失败
对内镇压,对外侵略,摆脱了 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
实用文档
近代日本海军 实用文档
4、思想文化:文明开化(用西方文化改造封建文化) (1)教育改革 • A、整顿旧的教育机构——文部省 • B、颁布法令——《学制》,建立近代学校体制 • C、创立专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 • D、推行军国主义教育,树立天皇神权为中心的皇
明治维新时期实用的文档 日本纺纱厂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3、军事方面:富国强兵
(1)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强化武士道精神 (侵略扩张) (2)培养军事人才,设立军事院校 (3)改革军事机构: 形成陆军省、参谋本部和监军本部三大军事机构。 (4)扶植军事工业 (5)建立近代警察制度——“国家警察”制度。
重农抑商
国家大力发展工业
对外 政策
锁国政策到被迫开实国用文档积访问极欧学美习,西疯方狂,对派外使节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