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C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优化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优化能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如何优化能源利用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程序。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步骤第一步:能源审查进行一次全面的能源审查是制定有效节能策略的关键。
以下是进行能源审查的步骤:1. 收集能源消耗数据:收集有关组织各个部门和设备的能源消耗数据。
这包括电力、燃气、水等方面的消耗。
2.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和潜在的节能机会。
3. 评估节能潜力:对发现的节能机会进行评估,确定节能潜力以及实施相应措施的成本效益。
第二步:实施节能措施在完成能源审查并确定节能潜力后,可以开始实施具体的节能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节能措施:1. 能源效率提升:通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或采用更高效的技术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能源管理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能源管理系统,监控和控制能源消耗,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3. 培训和意识提高:提供员工培训,增加他们的意识和参与度,让他们能够主动采取节能措施。
第三步: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除了优化能源利用,管理温室气体排放也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工作。
以下是一些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的建议:1. 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建立一个清晰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记录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2. 碳足迹评估:进行定期的碳足迹评估,评估组织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并为减排提供指导。
3. 减排措施:根据碳足迹评估的结果,制定减排措施计划,并逐步实施这些措施。
总结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程序,组织可以实现能源效益的提升,并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些步骤可以作为参考,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温室气体盘查与排放管理程序

分發 (Copy to) :GM QA RD SD AD PD PP MD版本履歷 (Revision History)版次Rev版本描述 (Revision Description)日期 DateA.00 初版作成Prepared審核Reviewed承認 Approved1 目的1.1為了溫室氣體(CO2/CH4/N2O/HFCs/PFCs/SF6)排放盤查資料與來源符合相關性、一致性、完整性、準確性與透明度等原則並規範公司溫室氣體的信息管理文件記錄保存,特制定本程序。
2 適用範圍2.1適用於公司溫室氣體報告書編制和查證涉及到的相關部門。
3 權責3.1環安衛:負責定期進行資料收集和資料核查、修正缺失;負責按要求進行溫室氣體報告書的變更或解釋說明及批准後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的內部發佈和對外公佈。
3.2管理者代表:負責溫室氣體推行與維護、組織邊界設定主導召開GHG管理審查會議制定減排目標和政策聲明。
4 名詞釋義4.1温室气体(GHG):自然与人为产生的大气气体成分,可吸收与释放由地球表面、大气云层所释放的红外线辐射光谱范围内特定波长之辐射。
4.2温室气体源(greenhouse gas source ):释放温室气体进入大气的实体单元或过程。
4.3温室气体排放与移除量(greenhouse gas emission and removal):在特定期间内排放到大气与自大气中移除的温室气体总质量。
4.4温室气体排放或移除系数(greenhouse gas emission or removal factor)与温室气体排放或移除活动数据有关的数据。
5 內容5.1溫室氣體盤查作業流程圖5.2公司邊界描述:包括製造車間、倉庫、辦公室、餐廳、保安室、配電房等。
5.3溫室氣體盤查種類:在ISO14064-1中定義的六種溫室氣體一般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EICC5.1版)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1、目的做好本公司节能减排温室气工作,在公司发展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2、范围本程序所规定的范围为本公司的日常运作范围。
3、职责3.1各部门:负责按照本文件要求,在本公司运作过程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3.2财务部门负责对各部门排放源的识别及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给予支持。
4、定义无5、内容5.1管理方针和理念5.1.1成立环保管理系统(EMS),促进和管理一切环保减排的目标和政策;5.1.2生产运作时,对环境的伤害和风险减至最低;5.1.3在主要的环节中减少对能源、原料、水、电能等的消耗;5.1.4确定要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要求;5.1.5提供给客户和第三方的环保和减碳排放的信心;5.1.6提高所有员工对环保和减排的学习和重视;5.1.7最大化有效地使用所有资源;5.1.8建立一个良好的、有责任的环保形象企业。
5.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5.2.1确定工厂和供应商的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5.2.2重点处理在生产时工厂能控制的排放气体;5.2.3收集有关数据,作分析、处理和定立目标等依据。
5.3减少能源消耗5.3.1尽可能少用空调,多开关窗户,控制工厂的温度;5.3.2检查和监控室内的温度、湿度,用以确定如何控制空调的温度;5.3.3照明灯要正确使用,尽可能使用窗外的自然光源;5.3.4经常和定期检查和保养所有影响能源效用的设备;5.3.5所有生产的机器,下班后要立刻关机,没有工人使用的机器要把电源关上,避免机器空转而浪费能源;5.3.6使用节约类型的生产机器,增加能源效益。
5.4废料处理5.4.1把生产所产生的废料减至最少;5.4.2把所有废料和垃圾分类存放;5.4.3把所有收集的废料尽量循环利用;5.4.4一定要按当地的法律法规搬运、丢弃和处理。
5.5水的使用5.5.1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节约用水;5.5.2检查所有水管是否有破损;5.5.3最大化使用水的功能;5.5.4洗手间使用完后要及时关闭水龙头。
温室气体核查量化和报告管理程序

温室气体核查量化和报告管理程序温室气体核查量化和报告管理程序是指将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查、量化和报告的一套管理程序。
在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都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程序来核查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
一、温室气体核查量化程序1.确定核查范围:首先需要明确核查的对象,包括温室气体的种类、排放源的分类和区域范围等。
通常会根据国际公约或国家政策确定具体的核查范围。
2.收集排放数据:通过调查和监测,收集温室气体排放源的相关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能源消费量、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量等。
同时,还需要获取相关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收集到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计算不同排放源的排放量,确定排放趋势和分布规律等。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核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核查量化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结果。
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如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等。
1.编制报告要求:根据相应的法规、政策或国际公约的要求,制定温室气体报告的具体要求。
报告一般包括核查结果、排放趋势、排放源的分布和影响因素等。
2.报告编制:根据编制要求,对核查量化的结果进行整理和编制成报告。
报告的内容应包括清晰的排放数据、分析结果和建议等。
4.报告公布和传递:经过审核后,将报告公布和传递给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如政府部门、环保组织、产业协会等。
5.监测和追踪:对报告公布后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监测和追踪,以便及时掌握排放趋势和变化情况。
同时,可以根据监测结果对温室气体管理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
温室气体核查量化和报告管理程序的实施可以帮助各国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的情况,为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报告的公布和传递,可以增加社会公众对温室气体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促进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和控制。
RBA(原EICC)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表格

0.0000
0.0000
4月
577105.0000
13575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5月
76108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总计
2102325.0000
1079250.0000
4.8.2.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出现在公司持有或者控制的排放源,例如公司车辆等产生的燃烧排放;
4.8.2.2电力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公司消耗的采购电力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8.2.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例如生产采购的原材料,以及使用出售的产品和服务所产生的排放。
4.8.3控制措施
4.8.3.1制定合理的运行规程,使用清洁能源,减低能源设备能源消耗,达到减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柴油平均低位发热值=42.705MJ/kg*0.835kg/L
4.4.6定期统计电能消耗,检查节俭措施落实情况。
4.5水资源消耗的控制
4.5.1管理部负责在公司主要用水处张贴标语和提示语,对公司员工进行节约用水的意识教育;
4.5.2加强供水管道的保养和维护,杜绝跑冒滴漏,管理部负责日常监督。
4.6复印纸及办公用品消耗的控制
4.6.1复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用纸应注意节约,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降低使用量。如:可行时,复印纸应双面使用。
实际消耗
实际消耗
实际消耗
实际消耗
实际消耗
实际消耗
1月
222280.000055 Nhomakorabea100.0000
优化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优化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优化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通过采取一系列策略和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资源利用优化为了优化资源利用,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能源节约:通过使用高效的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浪费。
这可能包括使用节能灯泡、优化建筑隔热、控制空调和供暖系统的温度等。
2. 水资源管理:增加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以通过收集雨水、安装节水器具和优化灌溉系统来实现。
3. 原材料的循环利用:鼓励回收和再利用原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可以建立回收站和垃圾分类系统,同时采用环保包装材料。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为了管理温室气体排放,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 促进可再生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和生物质能源设施来实现。
2. 能源效率提升: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使用高效的电气设备、改进交通运输系统和推广节能型建筑。
3. 碳排放监测和披露:建立碳排放监测系统,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并向相关利益相关方披露。
4. 推广低碳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低碳生产技术和绿色经营理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5. 教育和宣传: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鼓励个人和组织采取行动减少排放。
总结通过优化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我们可以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上措施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向,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实施。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建立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实施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和确定。
】。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EICC5.1版)

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1、目的做好本公司节能减排温室气工作,在公司发展的同时,为环境保护做贡献。
2、范围本程序所规定的范围为本公司的日常运作范围.3、职责3.1各部门:负责按照本文件要求,在本公司运作过程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3.2财务部门负责对各部门排放源的识别及数据收集方面的工作给予支持。
4、定义无5、内容5.1管理方针和理念5.1.1成立环保管理系统(EMS),促进和管理一切环保减排的目标和政策;5.1。
2生产运作时,对环境的伤害和风险减至最低;5。
1。
3在主要的环节中减少对能源、原料、水、电能等的消耗;5。
1.4确定要遵守所有相关的法律要求;5.1。
5提供给客户和第三方的环保和减碳排放的信心;5。
1.6提高所有员工对环保和减排的学习和重视;5.1。
7最大化有效地使用所有资源;5。
1。
8建立一个良好的、有责任的环保形象企业。
5。
2控制温室气体排放5。
2.1确定工厂和供应商的最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5.2。
2重点处理在生产时工厂能控制的排放气体;5.2。
3收集有关数据,作分析、处理和定立目标等依据。
5。
3减少能源消耗5.3.1尽可能少用空调,多开关窗户,控制工厂的温度;5.3。
2检查和监控室内的温度、湿度,用以确定如何控制空调的温度;5.3。
3照明灯要正确使用,尽可能使用窗外的自然光源;5.3。
4经常和定期检查和保养所有影响能源效用的设备;5。
3。
5所有生产的机器,下班后要立刻关机,没有工人使用的机器要把电源关上,避免机器空转而浪费能源;5。
3。
6使用节约类型的生产机器,增加能源效益.5。
4废料处理5。
4。
1把生产所产生的废料减至最少;5。
4.2把所有废料和垃圾分类存放;5。
4.3把所有收集的废料尽量循环利用;5.4.4一定要按当地的法律法规搬运、丢弃和处理。
5。
5水的使用5。
5.1在生产过程中减少用水,节约用水;5.5.2检查所有水管是否有破损;5。
5.3最大化使用水的功能;5。
RBA6.0(EICC)管理手册(高级范本)

8.5强体力型工作
8.6机器防护
8.7公共卫生、宿舍和餐厅
8.8健康与安全沟通
9.环境
9.1环境许可和报告
9.2污染预防与资源节约
9.3有害物质
9.4废水和固体废物
9.5废气排放
9.6材料限制
9.7暴雨管理
9.8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10.道德规范
10.1诚信经营无不正当收益
10.2信息披露
员工代表
为了贯彻执行RBA管理体系的政策要求,经各部门基层员工民主选举,产生员工代表,履行员工代表的职责.为了表示公司支持各痊员工代表行使其义务及职责,公司及其它员工应大力支持其开导工作.
员工代表的职责:
1)参与RBA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评审;
2)听取员工对公司管理的各项建议;
3)与管理层协商员工的任何要求;
s)负责本公司的RBA方针、社会责任、环境健康安全及道德规范要求传达给相关方,并对其施加影响;
t)负责化学品的安全归口管理,并对岗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6.3.3采购部
a)负责对供方的环境安全评估,并对危险化学品供方等相关方重点施加影响;
b)负责本部门社会责任、健康安全及环境风险评估、识别重要风险;
RBA手册的编写、保存及修订应根据〈〈文件和记录控制程序〉〉进行,企划部管理处负责及时发放本手册的最新版本,同时回收废弃版本,并保持适当的收发记录。
手册的解释权归公司RBA管理者代表。
6.管理职责与权限
6.1总经理根据公司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劳工管理工作的需要,决定公司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分配,明确各部门和管理体系所涉及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予以公布.并采用培训、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使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并严格按照规定行使职责且保证所有活动符合规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温室气体源 greenhouse gas source 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的物理单元或过程。
4.4 温室气体排放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在特定时段内释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总量(以质量单位计算)。 4.5 温室气体排放因子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factor 将活动数据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联的因子。 4.6
气体盘查报告。 6.8 温室气体排放核查 (1)内部核查
10
定期由公司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组成内部核查小组,交叉检查整个盘查流程 ,提高数据质量。 (2)外部核查
雇佣或由政府指定第三方核查机构对组织温室气体排放进行独立核查。确保声明的温室气体排 放是准确的,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据及排放系数搜集与 动强度数据管
管理
理表Biblioteka 2. 盘 查 量 化 及 2. 温 室
计算说明
气体排放系数
管理表
3. 温 室
气体排放量计
算表
1. 核 查 温 室 气 体盘查数据
2. 温 室 气 体 盘 查检查与纠正,
检查通知 单
温室气体 盘查推行小组
制作《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报 告》书》
将清查所得资料
制作成温室气体盘查
由推行小组对厂内各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计算,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活动数 据与排放因子的选用、计算公式的应用及排放量汇总等。 6.6 制作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清单 根据本程序文件,制作该年度温室气体盘查清单,存档印出送交主任委员核准最后由驻厂最高 主管签核。
6.7 制作温室气体盘查报告 参照,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制定温室
注:温室气体活动数据例如能源、燃料或电力的消耗量,物质的产生量、提供服务的数量或受影响的土地面积。
4.10 温室气体声明 greenhouse gas assertion 责任方所作的宣言或实际客观的陈述。
注 1:温室气体声明可以针对特定时间,或覆盖一个时间段。 注 2:责任方做出的温室气体声明宜表述清晰,并使核查者能根据适用的准则进行一致的评估或测量。 注 3:温室气体声明可通过温室气体报告的形式提供。
注:不确定性信息一般要给出对可能发生的数值偏离的定量估算,并对可能引起差异的原因进行定性的描述。
4.21 排除门槛 exclusion threshold 用于界定不予量化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否构成实质性的定性或定量的标准。
注:组织或核查员在对温室气体排放做排除时应考虑“排除门槛”。
5.参考文件:深圳市标准化计划指导文件《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规范及指南》 6.作业内容: 6.1 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流程图,如附件一。 6.2 成立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小组架构图如附件二。
10
文件
EICC-COP-054
版本
A0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管 理 程 序 编号
生效
2018-03-06
页数
6 OF 7
日期
10
附件一. 温室气体盘查管理流程图
权责单位
盘查流程
主任委 员
副主任委 员
制定盘查计划 盘查展开准备
执行盘查
温室气体 盘查推行小组
温室气 体盘查推行小 组
排放源鉴别及排 放量计算
10
其它 5 中气体。 6.5 温室气体排放源鉴别及排放量计算 6.5.1 基准年设定与调整 6.5.1.1 基准年设定:基准年为 2013 年排放的平均值。 6.5.1.2 基准年调整:
重要限度设为 5%。当出现下列情况、并达到重要限度时,应重新编制基准年温室气体清 单,并形成文件: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注: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当量等于给定气体的质量乘以它的全球增温潜势。
4.16
10
基准年 base year 用来将不同时期的温室气体排放,或其他温室气体相关信息进行参照比较的特定历史时段。
注:基准年排放的量化可以基于一个特定时期(例如一年)内的值,也可以基于若干个时期(例如若干个年份)的平均值。
4.17 重要限度 significance threshold
生效
2018-03-06
页数
日期
A0 2 OF 7
10
1.目的: 为使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盘查与报告,能符合相关性、一致性、完整性、透明性与准确性等原
则,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凡本组织与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搜集、计算、报告书制作及核查的相关部门。 3.权责: 3.1 拟定年度温室气体盘查计划:主任委员 3.2 核准温室气体盘查计划:管理代表 3.3 发出温室气体盘查及核查通知:副主任委员 3.4 执行温室气体盘查及提出报告: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 3.5 审查温室气体盘查报告:副总经理 3.6 温室气体盘查内部审核与纠正: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 3.7 记录存查:温室气体盘查推行小组 4.定义: 4.1 组织 organization
用于界定重要结构变化的定性或定量标准。组织或核查员有责任确定考虑基准年排放量重新计 算的“重要限度”。多数情况下,“重要限度”取决于采用的信息、组织的特点及结构变化的特征。
4.18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
文件
EICC-COP-054
版本
A0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管 理 程 序 编号
生效
注:温室气体报告中可包括温室气体声明。
4.14 全球增温潜势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将单位质量的某种温室气体在给定时间段内辐射强迫的影响与等量二氧化碳辐射强迫影响相 关联的系数。
注:附录 C 给出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小组提供的全球增温潜势。
4.15 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CO2e) 在辐射强迫上与某种温室气体质量相当的二氧化碳的量。
10
文件
EICC-COP-054
版本
A0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管 理 程 序 编号
生效
2018-03-06
页数
5 OF 7
日期
10
a) 运行边界发生变化; b) 温室气体源的所有权或控制权发生转移(进入或移出组织边界); c) 温室气体量化方法学变更。 6.5.2 温室气体排放源范围界定每年定期由推行小组对厂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清查 与范围界定,范围界定原则如下: 6.5.2.1 范围 1:源于本公司所有可控制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根据深圳市碳排放交易 体系,目前只识别和报告 CO2 排放。 6.5.2.2 范围2:所有用电设施和设备 6.5.2.3 范围3:本次盘查不做识别。将来根据需要识别。 6.5.3 活动数据搜集与管理 6.5.3.1 由推行小组对厂内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源进行盘查,对于各项排放源之活动强度数 据、单位、 来源及保存单位进行记录,再交至副主任委员进行记录,同时向文管中心申请记录之保 存途径、权限,以利厂内相关人员可随时查看. 备注:每年的 2 月份,相关部门提供上一年度排放源活动数据
10
直接温室气体排放 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7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energy 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0
文件
EICC-COP-054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生效
日期
EICC-COP-035 2018-03-06
版本 页数
A/0 1 OF 7
10
版页 本号
原有内容
修订履历 修订后内容
批 准人
日期
10
深圳市 XX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文件
EICC-COP-054
版本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管 理 程 序 编号
4.11 温室气体信息管理体系 greenhouse ga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用来建立、管理和保持温室气体信息的方针、过程和程序。 4.12 温室气体清单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组织的温室气体源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汇总的文件。 4.13 温室气体报告 greenhouse gas report 用来向目标用户提供的有关组织温室气体信息的专门文件。
2018-03-06
页数
4 OF 7
日期
10
设施 facility 属于某一地理边界、组织单元或生产过程中的,移动的或固定的一个装置、一组装置或设备。 4.19 核查 verification 根据约定的核查准则对温室气体声明进行系统的、独立的评价,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4.20 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与量化结果相关的、表征数值偏差的参数。
版本
A0
温 室 气 体 排 放 管 理 程 序 编号
生效
2018-03-06
页数
3 OF 7
日期
10
组织消耗的外购电力、热、冷或蒸汽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4.8 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other indirec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因组织的活动引起的,而被其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温室气体源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包括 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 4.9 温室气体活动数据 greenhouse gas activity data 产生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定量数据。
内部核查 小组
检查盘 查过程及成 效检验
制作碳盘放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