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主要有: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
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
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初三历史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初三历史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以来,新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性变革和巨大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以及对中国及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一、中国历史的断代与新时代的开启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断代,结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此前的中国社会饱受列强侵略和内乱之苦,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社会秩序混乱。
新中国的建立为广大农民、工人和一般大众带来了真正的解放。
它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为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维护新中国的成立还标志着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得到了维护。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领土一直受到列强的侵占和割让。
新中国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成功地夺回了中国台湾地区的主权,并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了中印边界争端。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赢得了国家自主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三、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坚持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下,通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国有经济的建设,成功地示范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
新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促进了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启示。
四、国际影响力的增强和和平发展的倡导新中国的出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并进一步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推动建立了一系列多边机制和国际组织。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合作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
综上所述,新中国的诞生具有深远的伟大意义。
它标志着中国历史的断代和新时代的开启,守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同时,新中国的成立也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与坚持提供了重要经验,并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首先,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无尽的苦难和屈辱中解放出来。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数十年的列强欺凌和殖民统治,经历了多次战争和内乱,生灵涂炭,国家民族陷入深深的危机之中。
而新中国的成立,将中国推上了解放和独立的道路,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
中国人民获得了翻身做主人的权利,恢复了自己作为一个伟大国家的尊严和自信。
其次,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世界格局,推动了国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局势,冷战的迅速升级导致了世界分化为东西两个阵营。
在这一背景下,新中国的强大崛起不仅改变了亚洲地区的力量对比,也为世界给予了第三种选择。
中国坚决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非洲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亲密伙伴,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新中国的成立也意味着中国人民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统一和稳定。
新中国坚定地奉行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了一系列的和发展,以实现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通过土地、农业合作化、国营企业等一系列的措施,中国实现了农村地主阶级的革命,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外,通过开放的举措,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国人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机会。
国家的独立和稳定也为中国人民提供了持久的和平环境,让他们能够专注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最后,新中国的崛起也激励了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寻求自身独立和自主的道路。
中国的成功经验以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投入,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通过合作和互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发展和实现独立。
开展南南合作,加强亚非拉国家的团结,为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和影响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不仅体现在中国从屈辱和苦难中解放出来,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人民通过新中国的成立获得了希望、尊严和自信,世界也因此而得到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

论述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政治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一历史事件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为实现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前提和制度保障,汇聚起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新中国的建立,也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的执政党,使得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得以实现,为中国的政治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大幅提高,对外开放深入拓展,人民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经济实力的提高,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文化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历史舞台。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中国文艺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得到贯彻,涌现出一批具有深刻反映时代主题和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这一历史事件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增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感。
社会意义:新中国的成立,也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
新中国的成立,也使得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为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历史性变革。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简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一项重大历史事件,它既是新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从古老国度重新走向国家主权和社会经济进步的开始。
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不仅体现在中华人民从实现解放和强大起来,还体现在中华文化的复兴、世界和平的维护和世界多样文化的促进以及开放朋友圈的增强等方面。
首先,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正式走出了悲惨的奴隶社会,结束了侵略者压迫中国人民长达百年之久的专制统治。
新中国成立使中国人民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都获得了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解放,从而使中华民族有了发展实现自强的可能,使中华文明显示在世界范围之内,拉近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其次,新中国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复兴,为了更好地应对外部国家的侵略,中国政府建立了一套以统一政治、推进经济科技发展、加强军事体系的政治体系,从而使中华文明走上了复兴的道路,恢复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豪迈。
第三,新中国成立为世界和平的维护、多样文明的促进、友好朋友圈的增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外交机制。
新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仅仅是开放中国,更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建立友谊交流,加强国际友谊,促进文明对话,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总之,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不仅走出了悲惨的奴隶社会,而且拉开了走向国家主权和社会经济进步的新的征程,充分体现了实现解放、复兴中华文明、促进世界和平以及强化友谊朋友圈等多方面
的伟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中国的历史进入一个新纪元。
2、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3、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大国,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结语: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官话,是正史的记载而已,但是,你静下心来就能发现,这些官话背后那些说不出的情绪。
历史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历史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标志着中国迎来了从封建落后到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这一时刻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它代表着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和牺牲之后,取得国家民族解放和独立的胜利;代表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开始,奠定了中国发展的基础;代表着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希望和未来。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实行集体化的农业生产,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初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对中国人民有着巨大的意义,对世界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新中国的出现,标志着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重大胜利,对全球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中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为全球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深远而广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新中国的光荣传统,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1、新中国成立的意义:A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B国际意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维护了亚洲和让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打击了国际霸权主义。
4、抗美援朝精神: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舍家为国、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等精神。
5、1950年土地改革的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7、1956年国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9、1956年“中共八大”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10、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①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00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是各族人民举国同庆共享喜悦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国家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历史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直居于世界前列。
中国的生产力总量从公元170年(东汉)到1820年间(清朝中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一直占1/4到1/3以上。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领先长达14个世纪以上。
只是由于封建制度延续时间太长,在16—18世纪,西欧各国相继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情况下,中国仍停滞在封建社会,才逐步落伍了。
在鸦片战争前夕,英国、法国、沙俄、日本、美国、西班牙、葡萄牙等资本主义国家,就处心积虑地向中国扩张,侵略中国。
1840年前的40年,西方列强就从中国掠去26000多万两银元以上的财富,相当于清政府8年的财政收入的总和。
历史惨不忍睹,记忆难以逝去。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从鸦片战争到清朝覆灭的71年间,在帝国主义的炮舰威逼下,中国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从清朝覆灭到全国解放前夕的38年间,中国又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了500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合计1000多个。
被迫割让占领瓜分中国领土30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到1/3以上。
下面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简要地概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方式、手段、罪行和特点。
(1)军事侵略。
首先,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近代百年,英、法、日、美、俄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了大小数百次侵略战争,致使国都三次沦陷。
其中,大规模的战争有: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0—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
仅从1840年至1919年的近80年间,较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就有10多次。
侵华战争的参与国之多,历时之长,频率之高,危害之重,世界罕见。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的军事侵略,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列强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外国侵略者还屠杀了大批中国人,如旅顺大屠杀等。
这些自称为“西方文明传播者”的侵略者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充分地暴露了资本——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文明的野蛮本性。
其次,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一次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列强都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此割占中国领土,强占中国租界,强租中国港湾,并且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仅俄国在19世纪后半叶就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通过战争和武力威胁,列强割走香港、台湾,“租借”澳门,侵夺、蚕食了大片国土。
仅仅百年,便有181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侵占,分别相当于3个法国、5个德国、7个英国的面积。
其间,中国与外国先后签订了1100多项条约、章程,其中大部分是帝国主义迫使中国接受的不平等条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司法、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正像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军全权专使额尔金谈到《天津条约》时说的那样,这些条约是“用手枪抵在咽喉上逼勒而成的”。
俄国控制了长城以北,英国控制了长江流域,法国控制了两广和云南,德国控制了山东半岛,日本控制了辽东、台湾和福建,祖国的大好河山,就这样任人宰割,四分五裂。
谭嗣同声泪俱下地高呼:“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第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来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却要中国人民加倍地承担其战争费用。
如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朝地方政府缴纳广州赎城费600万元(银元),通过《南京条约》攫取赔款2100万元(银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各得800万两白银的赔款。
甲午战争后,日本共从中国获得2.315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5倍。
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额高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加上利息以及各省的地方赔款,本息合计达近10亿两之巨。
至少相当于清政府12年财政收入的总和。
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遭受过如此频繁、惨重的战争伤害?又有哪个国家在支付了自己年收入3倍乃至12倍的赔款后,还能指望得到发展?“凄凉读尽支那史,几个男儿非马牛!”(邹容:《有感》)国家一旦失去主权,人民的生命与尊严也就没有了保障。
不仅如此,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和珍宝,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侵略者自己承认,他们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
这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势力践踏文明的野蛮本性。
(2)政治控制。
首先,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统治中国,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当然这种对中国的政治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在鸦片战争时期,外国侵略者还只是通过中国内部的妥协投降派贵族大臣,如琦善等人来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和影响。
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在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同时,表示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才终于使清政府基本屈服。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就是说,外国公使可以在北京直接向中国政府发号施令。
列强的公使是以战胜者的姿态进驻北京的,他们不是普通的外交官,而是一步步成为了清政府的“太上皇”。
其次,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帝国主义列强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为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他们动用陆海军对太平军作战,对义和团运动更是进行了残酷镇压。
英军血洗定海、镇江,日军对旅顺屠城,俄军在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赶尽杀绝,沙基惨案、五卅惨案、济南惨案,以及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可以说,为摧毁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侵略者进行了最为野蛮的持续杀戮。
“东亚病夫”,这就是洋人眼里的中国人形象;“猪仔”,这就是对被骗卖到海外华侨的蔑称!爱国诗人丘逢甲曾经愤怒地指出:“英之在香港,以狗与华人并论;俄之在旅大,则人与牛马同税”。
在旧上海外滩公园,则设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告示牌。
在殖民者眼中,中国人就是牛马猪狗,甚至不如,否则,怎么可能使出扫射、枪刺、挖心等高达170余种的虐杀手法?第三,扶植并收买代理人。
为了控制中国政治,把中国政府变成自己的驯服工具,资本——帝国主义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如支持通过北京政变掌权的恭亲王奕和洋务派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等,鼓励他们实行媚外妥协的外交方针。
到清末民初又支持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段祺瑞等人,并扶植各派系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支持他们割据地盘和进行混战。
这些人曾都是列强扶植的对象。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系、皖系、奉系和若干小派系,各自投靠帝国主义,充当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走狗,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3)经济掠夺。
首先,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在那里,外国人依仗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控制当地的工商、金融事业,甚至设立租界,实行殖民统治。
通商口岸大多成了列强在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基地。
其次,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主权。
列强通过《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和《天津条约》逐步剥夺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海关不仅不能起到抵制外国商品倾销、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1898年,中国海关关税作为外国借款抵押担保,用于赔款。
甲午战争后,税收抵押由海关关税扩大到内地的消费税,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全部关税和盐税。
第三,实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外国资产阶级凭借种种特权,对中国开展了以商品输出为中心的经济侵略,把中国变成了他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来源地。
甲午战争后,随着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大量工厂,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在炮舰掩盖下疯狂掠夺。
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疯狂地增长,由20世纪初的1509.3百万美元,发展到1930年的3487.6百万美元,1936年的4285.4百万美元,1941年的9161.8百万美元,27年中增长了5.07倍。
帝国主义对华投资收入是它投资的10.6倍,换句话说,利润高达2120%。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投资,不只是一种资本输入制度,而且是一种资本掠取制度,具有双重的超经济剥削性质。
第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列强在中国设立银行,开采煤矿,控制交通运输,强迫清政府举借外债偿付战争赔款,外国资本在中国近代工业中形成了垄断地位,帝国主义的侵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也造成严重破坏,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并被纳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比如,帝国主义在中国设立的银行,拥有雄厚的实力,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中国设立了上万家洋行和贸易公司(1930年为8297家),控制了中国90%的进出口贸易。
把持的铁路达到92%。
“以借贷形式控制中国,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一种重要手段”。
1898—1911年间,清政府借外债110项,外债累计超过12亿银两。
借贷附有极其苛刻的条件,具有极大的掠夺性和奴役性。
利息很高,折扣很大,以关盐税作担保。
帝国主义控制了中国的关税和盐税,等于控制了中国的财政。
借贷成为帝国主义操纵中国内政和束缚中国人民的锁链。
(4)文化渗透。
首先,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渗透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19世纪60—90年代,各地群众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并不是偶然的。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他们在中国创办报刊,反映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和要求。
此外,还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企图美化侵略,麻醉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