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
8种用于儿童消化不良的中成药。建议宝妈收藏

8种用于儿童消化不良的中成药。
建议宝妈收藏1、小儿七星茶颗粒含有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叶、钩藤、蝉蜕、甘草。
君药:山楂,消食健胃;臣药:谷芽、生薏米、淡竹叶。
谷芽,清热除烦,生薏米;生薏米,利尿化湿,健脾胃;淡竹叶,利小便;佐药:钩藤和蝉蜕。
钩藤:平肝息风;蝉蜕:疏水透疹;使药:甘草,补肝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的功效。
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2、山麦健脾口服液含有山楂、麦芽、砂仁、陈皮、高良姜、干姜。
辅料为亚硫酸氢钠、蔗糖、甜蜜素。
具有消食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
用于饮食积滞所致的小儿厌食症。
3、小儿健脾开胃合剂含有黄芪、白术、山药、大枣、山楂、莲子、枸杞子、陈皮、珍珠层粉、甘草、蜂蜜、米醋。
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小儿厌食症,消化不良,并促进儿童对钙的吸收。
4、健胃消食片含有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
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以护胃气为主药。
辅以陈皮理气和胃,山药健脾和胃;山楂消一切饮食积滞,尤消肉食油腻之积;麦芽消米面食积。
诸药合用,共奏健脾消食之功。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
5、化积口服液含有鸡内金(炒)、三棱(醋制)、莪术(醋制)槟榔、雷丸、茯苓(去皮)、海螵蛸、红花、鹤虱、使君子仁。
方中茯苓、鸡内金健脾消食积为主药。
槟榔、雷丸、鹤虱、使君子仁杀虫消积,且槟榔、使君子仁能下气导滞,以消脘腹胀满,除里急后重,共为辅药。
佐以三棱、莪术、红花迫血活血行气,消积化滞而止痛。
诸药合用,共奏消积治疳之功。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疳积,症见面黄肌瘦、腹胀腹痛、厌食或食欲不振、大便失调。
6、小儿扶脾颗粒含有白术、陈皮、山楂、党参、莲子、茯苓、蜂蜜(炼)、蔗糖。
具有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
用于小儿脾胃气虚,消化不良,体质消瘦。
注意:糖尿病患儿禁服。
7、小儿消食咀嚼片含有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鸡内金(炒)、槟榔、陈皮。
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应用

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应用作者:吴力群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第17期厌食症对应的中医病名(或范畴)是“厌食”,临床选用中成药时,需根据患儿临床证型、表现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
脾失健运证主要临床表现食欲不佳,精神尚可,面色欠佳,爱流口水,食后腹胀,大便不调。
常用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启脾口服液、健胃消食口服液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厌食症早期。
伴有汗多、手足心热者,宜选用健儿消食口服液;启脾口服液含有人参,感冒发热患儿不宜服用。
脾胃气虚证主要临床表现颜面无光泽,不思饮食,食后不消化,乏力,易出汗,可有腹胀,大便偏稀,可夹有不消化食物。
常用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小儿香橘丸、儿康宁口服液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见于厌食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者。
若伴有睡眠不安,夜汗多可首选醒脾养儿颗粒;小儿香橘丸宜用于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弱所致的面色无光泽、食差、腹胀或大便不调,不宜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清稀、夹有泡沫、气味酸臭或如蛋花状者;儿康宁口服液宜用于脾胃功能弱所引起的上述表现者,不宜用于伴有胃部灼热、喜冷饮、手足心热的患儿。
脾胃阴虚证主要临床表现不思饮食,口干喜饮,形体消瘦,易烦躁,夜间睡眠不安,手足心热,大便干。
常用中成药儿宝颗粒、小儿康颗粒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厌食日久、营养不良的患儿。
儿宝颗粒宜用于病久脾胃功能弱所致的瘦弱、烦躁、食差等,不宜用于呕吐酸腐、腹胀腹痛、大便酸臭、夜啼烦躁、手足心热的患儿。
脾胃湿热证主要临床表现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口渴不欲饮,恶心甚至呕吐,口臭,大便酸臭或大便干。
常用中成药保和丸、枫蓼肠胃康颗粒等。
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饮食不节所致的厌食。
伴有脾胃功能不良、腹泻者不宜单独使用。
肝旺脾虚证主要临床表现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形体偏瘦,两胁胀满,平素烦躁易怒,夜寐欠安,兴奋躁动,口苦泛酸,嗳气呃逆,大便失调。
常用中成药小儿肠胃康颗粒、健儿乐颗粒。
用药指导面色无华,腹胀,腹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稀溏者,宜选小儿肠胃康颗粒;食积少食,甚或拒食,舌苔薄白,脉滑者,宜选健儿乐颗粒。
小孩补脾胃的药物有哪些药名字

小孩补脾胃的药物有哪些药名字作为一个高级养生专家,我经常会接到家长们的求助,他们会问我有哪些药可以用来帮助他们的孩子补脾胃。
其实,补脾胃并不一定需要用药,一些食疗和偏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脾胃问题。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介绍关于小孩补脾胃的药物以及对应的食疗和偏方。
一、药物类1. 保和丸:这是一种著名的中成药,主要成分为党参、茯苓、甘草等,对于脾胃虚弱、胃纳不佳、食欲不振等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使用方法为每次2到4颗,每天2次,口服,建议使用1-2个疗程。
2. 复方丹参片:这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地龙等,对于脾胃气血不足、消化不良、胃肠炎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为每次2到4片,每天2次,口服,建议使用1-2个疗程。
3. 复方黄连素片:这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为黄连、黄柏、山梔、厚朴等,对于脾胃热盛、腹泻等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使用方法为每次2到4片,每天2次,口服,建议使用1-2个疗程。
二、食疗类1. 黄瓜粥:黄瓜是一种非常好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小孩的脾胃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为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熟,然后把黄瓜切成小块,放入锅中,一起煮至粥状即可。
每天食用1-2次,不宜添加过多调料。
2. 粥类食物:粥是一种非常温和的食物,对于小孩的脾胃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来制作粥,如南瓜粥、山药粥、红枣粥等,都有很好的养胃健脾的功效。
3. 蜜枣水:蜜枣是一种非常好的滋补食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小孩的脾胃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制作方法为将蜜枣洗净,用开水烫泡10分钟,然后取出放在碗中,加入适量的白糖和清水,放在冰箱中冷藏即可饮用。
每天饮用1-2次。
三、偏方类1. 红枣薏米粥:红枣和薏米都是很好的养胃健脾的食材,混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缓解脾胃问题的作用。
制作方法为将红枣和薏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清水,放入锅中慢慢煮熟,最后加入适量的白糖即可食用。
10种健胃消食类中成药的功效!

10种健胃消食类中成药的功效!1.小儿七星茶颗粒功能主治:开胃消食、清热定惊。
用于小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大便不畅,小便赤短。
药品特色:药物组成温和,清热不寒凉。
开胃化滞的同时,具有清热定惊之功效。
适用于小儿厌食症,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啼、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低血钙营养不良症。
2.醒脾养儿颗粒功能主治: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
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燥盗汗,遗尿夜啼。
药品特色:除了健脾开胃外,还能祛湿、镇静安神、止泻。
3.健儿消食口服液功能主治:健脾益胃,理气消食。
用于小儿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纳呆食少,脘胀腹满,手足心热,自汗乏力,大便不调,以至厌食、恶食。
药品特色:本品补脾胃,和胃气,清湿热的同时,助运化,清胃火。
4.小儿化食丸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泻火通便。
用于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
症见厌食、烦躁,恶心呕吐,口渴,脘腹胀满,大便干燥。
药品特色:本品主治食积胃热之症,用于小儿食滞化热造成的积滞,胃热停食,腹部胀满,烦躁口渴等症。
5.小儿消食片功能主治:消食化滞,健脾和胃。
用于小儿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
药品特色:消食药中加行气化滞药,治疗小儿食滞胃肠证,症见食少、便秘、脘腹胀满、面黄肌瘦。
6.小儿健脾丸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化滞。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溏泻,体弱无力。
药品特色:本品主治小儿脾虚食滞,症见小儿脘腹胀满,呕吐腹泻,没有食欲,面黄肌瘦等。
7.肥儿丸功能主治:健胃消积,驱虫。
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胀泄泻。
药品特色:本品健胃消食的同时兼能驱虫。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积,乳积,虫疾腹痛,食少泄泻,面黄肌瘦等症。
8.肥儿疳积颗粒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平肝杀虫。
用于脾弱肝滞,面黄肌瘦,消化不良。
药品特色:本品主治小儿脾虚疳积,症见面黄肌瘦,毛发枯稀,腹胀腹泻,消化不良,精神萎靡。
用于小儿消化不良的24种中成药大全

理气消食类中成药的功效特点
理气消食
这类药物主要具有理气、消食、化积的功效,适 用于小儿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等症状。
缓解胃肠道不适
理气消食类中成药能够缓解小儿胃肠道不适症状 ,如腹痛、恶心、呕吐等。
改善肠道蠕动
一些理气消食类中成药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 肠道环境,缓解小儿便秘症状。
消食导滞类中成药的功效特点
理气消食类中成药的适用症状与使用方法
适用症状
脘腹胀满,嗳气频作,恶心呕吐,食欲 不振等。
VS
使用方法
口服,一般每次服用剂量为1-2粒,每天 3次,饭后服用。根据年龄和病情可适当 增减剂量。
消食导滞类中成药的适用症状与使用方法
适用症状
脘腹胀满,大便秘结,食欲不振等。
使用方法
口服,一般每次服用剂量为1-2粒,每天3 次,饭后服用。根据年龄和病情可适当增减 剂量。
健脾消食类中成药的功效特点
健脾消食
01
这类药物主要具有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胃
虚弱、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促进消化
02
一些健脾消食类中成药能够促进小儿的消化液分泌,提高胃肠
道的消化能力,缓解小儿食欲不振、厌食等症状。
调理脾胃
03
这类药物还可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小儿脾胃不和的症状,提
高小儿的免疫力。
05
中成药使用的注意事项与 建议
使用中成药的注意事项
选用中成药时需明确药品成分,避免 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
中成药的剂型有多种,不同的剂型适 用于不同的年龄和症状,家长应根据 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剂型。
儿童使用中成药应严格按照剂量和用 药时间进行,避免超量或不足量使用 。
中成药大多为非处方药,购买和使用 时需注意药品有效期,过期的药品不 可使用。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

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中医儿科常用中成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儿科常见疾病的中药制剂。
这些中成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
1、儿康宁糖浆儿康宁糖浆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养血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睡眠不安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具有清热肃肺、消积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咳嗽、痰多、腹胀等症状。
该药对于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3、婴儿健脾散婴儿健脾散是一种具有健脾、和胃、安神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该药安全有效,适合婴儿使用。
4、鸡内金散鸡内金散是一种具有消食化积、健脾和胃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腹泻、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该药口感好,适合小儿服用。
5、保童颗粒保童颗粒是一种具有解表清热、化痰止咳、导滞消积功效的中成药。
它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感冒、咳嗽、积食等症状。
该药对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中医儿科中成药,它们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家长们也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除了常规的西医治疗外,中成药也是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
1、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常用的冠心病中成药,主要由丹参、三七、冰片等中药组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能够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肌细胞,防止血栓形成。
2、麝香保心丸麝香保心丸是一种含有天然麝香的中成药,具有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的功效。
主治小孩不吃饭的中草药

主治小孩不吃饭的中草药
1、太子参:具有健脾开胃、益气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
2、山楂:具有消食化滞、行气散瘀的效果,可以增进食欲,尤其适用于食积停滞导致的胃口不好。
3、麦芽:具有消食健胃、回乳消胀的作用,适合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的孩子。
4、神曲:有健脾消食的效果,常用于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5、鸡内金:能够健胃消食,对小孩因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食欲不振有很好的效果。
6、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脾胃运化功能,增进食欲。
7、淮山药:健脾养胃,益肾填精,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厌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8、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对于体内湿气重导致的食欲不振有调理效果。
9、党参、白术:均有益气健脾的功效,可以帮助恢复脾胃功能,提高食欲。
10、醒脾养儿颗粒、健儿消食口服液、小儿七星茶颗粒等中成药制剂,是根据儿科病症特点配伍而成,专门用于调理儿童脾胃功能,增进食欲。
小儿厌食症自选中成药

遣 中成 药
开 > > E 5天 为 1疗 程 。一 般 Y  ̄J . J E。 服 药 2 3天 即 可 收 到 明 显 效 ~
大 山 楂 丸 由 山楂 、 神
予锌各 种 原 因 等 认
如 饮食 不节 与偏 嗜 、 后 天不 先
曲 、 芽组 成 , 源 于 元 - 震 麦 方 朱 积 之 功 ,传 统 用 于 消 化 不 良 、 食 滞 停 积 、脘 腹 胀 满 等 病 症 。 用治 小 儿 厌 食 症 效 果 显 著 。 方 2 3岁 服 2克 , ~ ~ 4 5岁 服 3克 。
一 受^ .— — — 受
口 口 牛黄及合成 伪 制 口 口 口
海
陈
草 组 成 , 源 于 汉 ・ 仲 景 《 6 7岁 服 4克 。 ~ 方 张 伤 ~ 8 9岁 服 5克 , 寒论 》 。本 方 寒 热 并 用 , ̄¥ 兼 1 ~ 3岁服 6克 。 I 1 - 01 施 。 利 少 阳气 机 , 能 调和 疏 又 补 中益 气 丸 由黄芪 、 党 上下 升降 。既可疏 通 内外 。 又 参 、 胡 、 归 、 皮 、 麻 、 柴 当 橘 升 白
维普资讯
藏
&
20 ̄3 第3 07 月 期 躺
守 震蒋
— ■ | .童
小 儿 厌食 症
2 %以上 , 烦 躁 不 安 。 壁 5 伴 腹
胃 、 喉干燥 、 咽 口渴 , 发 热 , 或 或 干 咳少 痰 等 症 。 用治 小 儿 厌 食
可运 行 气 血 , 发 外 邪 , 理 术 、 甘草 组成 。 源 于金 ・ 透 调 炙 方 李
修 源
脾 胃, 和营 卫 。 可攻 邪 , 调 既 又 东 垣 《 胃论 》 本 方 有 调 补 脾 脾 。 厌 食 症 是 指 小 儿 较 长 时 可 扶 正 。 凡 表 里 不 和 、 卫 不 胃 , 阳 益 气 之 功 , 统 用 于 营 升 传 间 内 食 欲 不 振 、 食 甚 或 拒 食 谐 、 胃不 和 、 胆 不 利 、 ̄-, 气 虚 发 热 、 倦 乏 力 、 少 腹 厌 脾 肝 J - e . J , 疲 食 的 一 种 病 症 , 程 在 2个 月 以 失 宣 、 阳 不 畅 、 阳 失 调 、 胀 、 热 有 汗 等 病 症 。 用 f d 病 胸 阴 气 身 , " S 上 。 现 已 认 识 到 体 内 锌 的 缺 血 不 调 等 病 机 。 可 以 小 柴 胡 儿 厌 食 症 , 果 显 著 , 有 安 皆 效 具 乏 。可影 响食 欲和 消 化功 能 ; 片宣 畅三 焦 , 转 气 机 。 用治 全 、 格低 廉 、 效高 、 副作 价 疗 无 运 家 长 过 分 溺 爱 和 不 正 确 的 喂 小 儿 厌 食 症 效 果 颇 佳 。 方 法 : 用 等 优 点 。方 法 : 中益 气 丸 补 食 态 度 与 方 式 。 使 小 儿 情 绪 内 服 小 柴 胡 片 ( 片 含 生 药 ( 丸 9克 ) 2 3岁 每 次 14 致 每 每 ,~ / 变 化 。 影 响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功 05克 ) 每 次 3片 , 、 各 1 丸 , ~ . , 早 晚 3 5岁 每 次 13丸 , ~ / 5 7岁 能 。 而 使 消 化 功 能 的 调 节 失 次 ,温 开 水 送 服 , 从 7天 为 1疗 每 次 12丸 。 ~ 2岁 每 次 2 3 / 71 1 去 平 衡 。 另 一 方 面 , 肠 道 疾 胃 病 或 全 身 器 质 性 疾 病 , 良 的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
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小儿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家长最为头疼的事情之。
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者日渐消瘦而成疳症。
小儿厌食症常由于先天不足,脾胃虚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肝气不畅,乘脾犯胃;他病伤脾,脾失健运,胃气失钠。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小儿厌食症可分为脾胃不和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甚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肝旺脾虚证,其中以脾胃不和证较为常见。
脾胃不和证:主症,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至拒食。
兼症,面色少华,口淡乏味,时有流涎,暖气呃逆,恶心,大便软溏,舌淡红,苔薄白或腻,脉濡,指纹淡红。
治宜和胃健脾。
脾胃湿热证:主症,不思进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
兼症,口渴不不欲饮,肢体倦怠,口臭,时有恶心,甚则呕吐,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
治宜健脾利湿。
脾胃气虚证:主症,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
兼症,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形体偏瘦,唇色淡,口淡乏味,脘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色淡红脉细软,指纹淡红。
治宜健脾益气。
脾胃阴虚证:主症,不思进食,厌恶进食。
兼症,面色少华,口渴喜冷饮,唇红,手足心热,汗多浸衣, 形形体偏瘦,大便燥结,小便黄少,舌红,苔花剥,脉细数,
逸仙药师介绍 12 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以供大家 参考。
1、小儿七星茶颗粒:由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 叶、钩藤、蝉蜕、甘草组成。
开胃消滞,清热定惊。
用于小 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 大便不畅,小便短赤。
注意小儿七星茶颗粒对于治疗小儿积 食,内火旺盛效果较好,只适用于实热证,对于脾胃虚寒, 舌淡苔薄白者,则不适合。
2、四磨汤口服液:由木香、枳 壳、槟榔、乌药。
顺气降逆,消积止痛。
用于婴幼儿乳食内 滞证,症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
中老年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
由太子参、枳实、砂仁、鸡内金、山楂、鳖甲、穿山甲组成。
指纹紫或红。
治宜滋养胃阴 肝旺脾虚证: 主症, 食欲不振,
厌恶进食。
兼症,形体偏瘦, 两肋胀满,平素烦躁易怒,夜
寐欠安兴奋躁动,口苦泛酸, 嗳气呃逆,大便失调,舌红苔 薄黄,脉细小弦,指纹紫滞。
治宜疏肝理气,健运脾胃。
以 口服液的特点是顺气降逆,尤其适用于积滞, 3、 启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山楂、 麦芽、甘草、 山药、莲子、六神曲、泽泻组成。
健脾益气, 开胃消食,利 湿。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稀。
4、太子金颗粒:
健脾和胃,消积增食。
用于小儿乳食内滞所致厌食,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面色无华,形体消瘦,大便失调的辅助治疗。
太子金颗粒的特点是所含太子参药性平和,既能益气,又能养阴,补中兼清。
5、醒脾养儿颗粒:由一点红、毛大丁草、
山栀茶、蜘蛛香组成。
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
用于脾气虚所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
醒脾养儿颗粒的特点是除了健脾开胃外,还有祛湿利水、镇静安神、止泻功效。
6、健胃消食口服液:由太子参、陈皮、
山药、麦芽(炒)、山楂组成。
健胃消食。
用于脾胃虚弱所致
的食积,症见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7、宝儿康糖浆:由太子参、茯苓、薏苡仁、
白术(炒)、白扁豆(炒)、甘草(炙)、芡实、北沙参、山楂、陈皮、山药、麦芽(炒)、石菖蒲、莲子组成。
补气健
脾,开胃消食,渗湿,止泻。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精神困倦8、小儿消食颗粒:由鸡
内金(炒)、山楂、六神曲(炒)、麦芽(炒)、槟榔、陈皮组成。
消食化滞,健脾和胃。
用于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食滞,疳积。
9、肥儿糖浆:由山药、芡实、
莲子、北沙参、薏苡仁(炒)、白扁豆(炒)、山楂、白术(炒)、
麦芽(焦)、茯苓组成。
小儿滋补剂。
用于小儿脾胃虚弱,
不思饮食,面黄肌瘦,神困倦。
10、小儿健胃糖浆:由沙参、玉竹、麦冬、山药、荷叶、麦芽(炒)、山楂、白芍、
陈皮、牡丹皮、稻芽组成。
健脾消食,清热养阴。
用于脾胃阴虚所致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11、小儿喜食糖浆:由白
术(炒)、六神曲(炒)、山楂、稻芽(炒)、麦芽(炒)、枳壳(炒)组成。
健脾,消食,化积。
用于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及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
12、婴儿健脾散:
由白扁豆(炒)、山药、鸡内金(炒)、白术(炒)、川贝母、木香(炒)、碳酸氢钠、人工牛黄组成。
健脾、消食、止泻。
用于消化不良,乳食不进,腹胀,大便次数增多。
在我国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众多,其他的中成药还有小儿胃宝丸、小儿复方鸡内金片、参苓白术散、儿康宁糖浆、稚儿灵冲剂、小儿健脾糖浆、小儿消食颗粒、山麦健脾口服液、小儿健脾开胃合剂、儿宝膏、小儿康颗粒、乐儿康糖浆、小儿香橘丸、复方太子参颗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