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常识

合集下载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202X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汇报日期
汇报人姓名
电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使用不当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
电的安全使用
廖晓霖
??
是否人体一接触到电就称为触电呢?
一、什么是触电?
通过人体电流强度
产生的影响
几十~几百微安
略有发麻,对人体有利(电疗)
1毫安左右
有麻痛的感觉
小于10毫安
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根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火线 零线
单线触电
双线触电
低压触电
一般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 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而造成的。
四、触电的急救措施 这种方法行吗 ? 火线 拉电闸、人工呼吸、救护车 火灾时要首先切断电源,再泼水。
C
7、两节干电池(每只3V)给一只“R=10欧”灯泡正常发光,通过的电流为____毫安。一般说,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____毫安就有生命危险。
问:两节干电池能“触死”人吗?为什么?
300
30
项 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00千欧
5千欧
手与脚之间电阻
300千欧
8.8千欧
手与塑料鞋底 之间电阻
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日常用电时,应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本来是绝缘的物体的却不绝缘了。所以应该注意: 防止灯座、插头、电线等绝缘部分损坏; 保持绝缘部分干燥; 避免电线跟其它金属物接触; 定期检查及时维修线路及用电设备。
用电要正式申请,安装、维修要找电工,不准私拉乱接电线。 安全用电,人人有责,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低压线路应安装触电保安器,要合理选用熔丝(保险丝)、熔片(保险片)或熔管,严禁用铜、铝、铁丝代替。 电力线、通讯线和广播线要明显分开。发现电线与其它线搭连时,要立即停电找电工处理。 电线断落时不要靠近,要派人看守,迅速报有关部门紧急处理。 家用电器冒烟或着火时拉断开关,不要带电泼水救火.

电工小常识100条

电工小常识100条

电工小常识100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工小常识100条1. 在进行电气工作时,务必先断开电源,确保安全。

2. 使用绝缘手套、绝缘鞋等防护用具,保护自己免受电击。

3. 检查电线是否老化,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4. 不能使用潮湿的手操作电气设备,以免发生短路。

5. 定期清洁电器设备,保持其正常运行。

6. 接地线要正确连接,确保设备安全。

7. 定期进行电线检查,避免漏电等问题。

8. 使用正确的工具进行电气维修,避免短路。

10. 不要超负荷使用电器设备,避免发生火灾。

11. 电工作业要有专业资质,不能随意操作。

12. 电器设备保险丝要及时更换,保证安全。

13. 用手接触发电器设备时,应该断开电源。

14. 电缆接线要牢固,避免出现接触不良。

15. 不能将濕手插入插座内,以免触电。

17. 电工作业前应对工作区域进行安全检查。

18. 不得用金属物品碰触电气设备,防止短路。

19. 接线时应按照电工标准进行连接,确保安全。

20. 长时间使用电器设备时,要定期检查是否发热。

21. 电缆要远离锐利物品,避免被割破。

22. 接触高压电源时,要穿戴好绝缘服装。

23. 电器设备发现故障应及时停止使用,维修后再启用。

24. 电气设备应避免长时间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中。

25. 使用绝缘胶带修复裸露的电线,确保安全。

26. 维修电器设备时,要先断开电源,防止触电事故。

27. 禁止在电气工作区域吸烟,避免火灾。

29. 保持电气设备通风通畅,避免过热。

30. 电气设备保持干燥,避免潮湿导致短路。

31. 在施工现场应建立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

32.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

33. 电缆连接时应注意正确的相位匹配,避免错位。

34. 电缆线道应整齐布置,避免混乱乱。

35. 熄灯或空闲时,应断开不必要的电源,节约能源。

36. 禁止在电缆线道上堆放杂物,避免影响散热。

37. 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避免手握金属导体。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

安全用电基本常识安全用电是每个家庭和个人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合理的用电习惯和常识,可以确保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室内用电安全1. 安装电源插座:要确保电源插座的安全,应选择质量可靠的电器插座,并确保插座与线路的匹配。

安装插座时,还要注意避开潮湿的地方和易燃的材料。

2. 照明电路:在照明电路中使用的开关、插座和灯具一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安装在干燥的位置。

3. 线路敷设:线路应采用耐热、耐拉力和耐腐蚀的材料,并保持适当的弧度,避免破损和短路。

4. 避免暴露线路:避免电线和插头暴露在外部,避免触电的风险。

5. 遥控电器:使用遥控电器应注意电池的正反极性,防止电池短路发生火灾。

6. 防止插座过载:不要在一个插座上同时插入过多的电器,以免线路过载。

二、家电使用安全1. 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产品:购买家电时,要选择具有安全认证的产品,如国家认证、3C认证等。

2. 定期维护保养:家电设备定期进行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避免短路和安全隐患。

3. 正确使用电器设备: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要随意改变原有结构和线路。

4. 避免长时间使用:长时间使用电器设备容易引起过热,导致短路和着火的风险。

在不使用时,应将电器设备彻底关闭。

5. 定期清洁电器:电器设备需要经常清洁和保养,尤其是电风扇、空调等设备容易积灰,引发火灾。

6. 避免水和电接触:在清洁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注意避免水和电接触,以免发生触电意外。

7. 拔插电源插头:在不使用电器设备时,应拔掉电源插头,以免插座过载、短路等情况发生。

三、安全用电守则1. 避免线路切割:不要随意切割电线,以免引起意外触电事故。

2. 小心使用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要轻拿轻放,避免拉拽电线,以免损坏电线或发生触电事故。

3. 注意用电时的环境安全:在用电过程中,应确保周围环境干燥、无易燃物和易燃气体,以免引发火灾。

完整版)安全用电安全常识

完整版)安全用电安全常识

完整版)安全用电安全常识1.为了避免触电事故,我们应该自觉遵守安全用电规章制度,申请用电、安装和修理都应该找专业电工,不私自乱接电线,还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

2.不能往电线、变压器上扔东西,也不能在电线附近放炮、燃放烟花爆竹、采石、修建房屋、立井架、砍伐树木等活动。

3.不能使用挂钩线、破股线、地爬线和绝缘不合格的导线接电。

4.电话线、广播线和电力线应该分开布置,不要同孔入室。

5.不能攀登、跨越电力设施的保护围墙、遮栏。

6.电灯线不宜过长,要将灯头固定,不要将灯头拉来拉去,当手电筒使用。

7.不能私设电网防盗、捕鱼、狩猎、捉鼠。

8.不能在电力线下盖房子、打机井、堆放柴草、栽种树木。

9.晒衣服的铁丝要远离电线,更不能在电线上挂、晒衣物。

种植藤蔓植物时也不能缠绕电线。

10.应该教育孩子不要攀登变压器,不要爬电杆,不要晃拉线,不要在电线下放风筝等活动。

11.不要在灯泡开关、闸刀盒附近放置易燃物品。

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拉开家用闸刀,查清原因。

火灾时,应立即断电,失火来不及断开电源的,不要泼水救火,要用盖土、盖沙的办法救火。

12.不能在电杆上拴牲口,或用强力撞击电杆,也不能在电线杆附近挖坑取土。

13.跨越房顶的电线,要与房顶保持2.5米以上的距离。

14.应该选择合格的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

15.更换灯泡时,应该站在干燥的木凳等绝缘物上,擦试灯泡或其他电器时,应断开电源。

16.家用电器异常时,应该断开电源,再进行修理。

新购或长时间停用的用电设备,使用前要检查绝缘情况。

17.临时用电,应该办理相应手续,由电工安装,禁止私拉乱接临时电线,用后要及时拆除。

18.发现电线落地时,应该离开10米以外,不要用手去拾,并要看守现场,及时告知供电部门处理。

19.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用手去拉,应尽快切断电源,再进行抢救。

20.雷雨时不要靠近电杆和铁塔、避雷针等高电压设备。

会烧断,电气设备也会损坏。

为了预防电气火灾,我们需要做以下几点:首先,要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时修理或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绝缘部件,防止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安全用电常识30条

安全用电常识30条

安全用电常识30条1. 不随意拆除电线或插头在使用电器时,避免随意拆除电线或插头。

拆除插头时,应先断开电源,然后轻轻拔出插头,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损坏插头和电线。

2. 确保电线承受电器负载确保电线可以承受电器的负载。

过载的电线会产生过多的热量,引发火灾的危险。

如果发现插座或电线周围有热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找专业人士进行检修。

3. 不使用损坏的电线或插头不要使用损坏的电线或插头。

如果电线或插头被损坏,应立即更换或修理。

使用损坏的电线或插头会增加电器故障的风险,同时也会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4. 避免使用拼接电线尽量避免使用拼接电线。

如果需要延长电线长度,应选择合适长度的电源线。

拼接电线容易引发接触不良,增加电器故障和火灾的风险。

5. 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器长时间使用电器会导致电线过热,增加发生火灾的风险。

在不需要使用电器时,应将其断电。

特别是用完电器后,应及时拔出插头,避免长时间通电。

6. 不将电线暴露在高温环境下电线避免直接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如阳光下或靠近火炉等。

电线遭受高温可能会熔化绝缘层,引发触电和火灾的危险。

7. 不将电线压在重物下电线不应被重物压在下面,以免造成电线断裂或绝缘损坏。

应保持电线处于自由的状态,避免受到损坏。

8. 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头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头的状况。

如发现电线表面磨损、插头松动或其他损坏情况,应立即更换或修理,以确保安全使用。

9. 不将电线靠近水源电线应远离水源,避免接触到水分。

湿润的电线容易发生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在使用电器时,也应尽量保持手部和电器干燥。

10. 不将电线放置在易燃物附近电线避免放置在易燃物附近。

电线过热可能引发火灾,因此应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质。

11. 不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电器不应置于潮湿的地方。

潮湿会导致电器损坏、电线腐蚀和电器漏电,增加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12.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如果需要增加电源插座或电线长度,应由专业人士进行安装和接线工作。

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常识

安全用电常识1、不要用湿手或赤脚时接触开关、茶座、插头和各种电器电源接口。

不要用湿布抹照明用具和电器设备。

2、操作电器、开关时最好用右手。

3、移动电器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

4、每一件电器设备单独只用一个插座,不要假设干电器设备共用一个多用插座,以免互相影响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害。

5、发现电器设备冒烟或闻到以为是要迅速切断电源进行检查。

6、通常情况下,电气设备使用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7、发现破损电线要及时更换或用绝缘胶布扎好,禁止用普通医用胶布或药膏片包扎。

8、严禁攀登电杆、变压器等。

9、严禁私自开启公共变配电室和居民楼内开棺箱,以免发生事故。

10、在户外,如发现电线断线、落地线,不要靠近,并应就近及时报告电力部门处理。

11、在使用家电产品时,最好注意下面几件事:a.先阅读使用说明书,尤其要读懂注意事项。

b.弄清所有按扭的用处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

c.有些电器〔如电熨斗〕不能远离,以免引起火灾。

d.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摸电器。

e.电器使用完毕,要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

f.雷雨天,有些电器不宜使用。

外线安装电工安全操作规程1.遵守电工作业的一般规定和高处作业规程。

2.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雨、浓雾、雷电等情况下,严禁登杆作业。

3.登杆工作前必须检查杆基是否牢固。

对新立杆,在杆基未完全牢固以前严禁攀登。

对于明显倾斜,杆根腐蚀,以及冲刷、起土、上拔的电杆应先行加固,或支好架杆,打好帮桩和临时拉线后再上杆。

凡需要松动导线、地线、拉线的电杆应先检查杆根并打好临时拉线或支好架杆后再行上杆。

使用脚扣、登高板应符合安全规定。

4.杆上作业时,地面应有人监护。

材料、工具要用吊绳传递。

杆下坠物范围内不准站人,现场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

5.杆上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系在电杆及牢固构件上,不得拴在横担或瓷瓶上,应防止安全带从杆顶脱出。

6.使用梯子时要有人扶持或绑牢。

7.登杆进行倒闸操作必须由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安全用电知识(三篇)

安全用电知识(三篇)

安全用电知识安全用电是每个人都需要重视和遵守的一项基础安全常识。

合理的用电安全知识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电火灾、电击和其他电气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下面是一个关于安全用电知识的汇总范本,供大家参考。

一、用电安全基本常识1.电器的选择和购买- 购买电器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确保电器符合国家的相关安全标准。

- 选择合适的电器型号和功率,不要随便乱买大功率的电器,以免对电路负荷造成过大压力。

- 购买电器时要注意了解电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信息,避免误用造成事故。

2.正确使用电器- 使用电器前要仔细阅读并遵守电器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正确使用和操作。

- 要按照电器的额定功率来使用,不要超负荷使用电器,避免电路过载。

- 在使用电器过程中要注意维护电器的清洁和安全性能,定期检查电线、插头等设备是否损坏。

- 在使用电器时要注意保持插座的干燥清洁,避免插头带有湿气、灰尘等导致电路短路或火灾。

3.用电线路的安全- 定期检查和维护家庭的电线路,确保电线正常运行,没有老化、短路等问题。

- 电线要避免过度弯曲,不要将电线暴露在外部环境中或接触到锋利物体。

- 安装电线时要保持距离物体的安全距离,避免电线与其他物体擦、压、绞等。

- 家中电线路要注意与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分开布设,避免潮湿环境或温度过高引发安全隐患。

4.插座的使用和保养- 定期检查插座和插头是否正常工作,如果插座松动、损坏等要及时更换或修理。

- 使用插座时要遵循单插单拔原则,避免一次插多个插头或拔电器时扯动插头。

- 插头在插入插座时要插好,不要用力过大插入或拔出,以免造成插座松动或引起电击。

- 插座要避免长时间使用,尤其是在插座附近不要堆放易燃物品,避免引发火灾。

二、家庭用电安全知识1.照明和电源插座的安全用电- 家中使用的灯具要选择合适的功率灯泡,不要使用过大功率的灯泡,以免灯具损坏或引发火灾。

- 不要用湿手触摸开关和插头,以免触电造成伤害。

- 家庭用电器和电源插座要离开易燃和易热材料,避免引发火灾。

用电安全常识

用电安全常识

用电安全常识1.安全电压是根据环境、人员和使用方式,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是42V、36V、24V、12V和6V5种。

常用安全电压是36V、12V。

2.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上的为高压。

在交流系统中。

1kV、3kV、6kV、10kV、30kV等都属于高压,在直流系统中500V即为高压。

3.低压:凡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的为低压。

交流系统总的220V、110V和三相四线制的380/220V及220/110V中性点接地系统均为低压。

4.额定功率与峰值功率:额定功率是指电源在稳定、持续工作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

比如。

电源的额定功率是300W,其含义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持续工作时。

所有负载之和不能超过300W。

额定功率代表了一台电源真正的负载能力。

峰值功率是瞬间或者几分钟能承受的负载,不代表真正的负载能力。

现在很多厂商不标明额定功率,只标明峰值功率(有的也说“最大功率”)。

实际上是在误导用户。

5.正确使用插座:在电源插座上均标明有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两者乘积即为额定功率。

假若在使用多联电源插座时,插了多种电器就应仔细计算下所插电器的总功率是否超过了多联插座允许的额定功率,如果计算所得的总功率比插座的额定功率低。

使用就安伞;相反。

就不安全。

电流通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会升温,通过导体的电流愈大,热效应愈高,发热量也愈大。

当多种电器的电流通过多联插座时,电流愈大,其热效应愈高。

超过额定值后就会烧毁电线和插座。

严重时就会引起火灾。

所以。

使用电源插座时切记不要“小马拉大车”。

6.绝缘与接地:绝缘:利用不导电的物质将带电体隔离或包裹起来,防止触电的措施,称为绝缘。

绝缘通常分为:气体绝缘、液体绝缘和固体绝缘。

7.接地:就是把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把设备上的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8.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用于防止因接触而引起的单相触电事故和因电气设备漏电而造成的电气火灾爆炸事故,有的漏电保护器还具有过载保护、过电压和欠电压保护、缺相保护等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用电常识内容提要本讲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人体触电的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的方法和安全用具、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的方法、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等内容。

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社会和家庭生活中,与此同时,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

为了实现电气安全,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

因此,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

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如短路、过电压、绝缘老化等;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环境和人员的危害,如触电、电气火灾、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

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死亡。

另外,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

§1-1 有关人体触电的知识“安全用电,性命攸关”一、触电的种类和方式(一)触电的种类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三种:电击、电伤和电磁场伤害。

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后,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它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1) 电击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人体内部组织,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在触电事故中,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

电击: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破坏人体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2) 电伤-非致命的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人体伤害。

电伤会在人体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常见的有灼伤、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

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用和机械效应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指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溅出烫伤等。

电伤: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

电伤是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外伤,如电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等。

(1) 电灼伤电灼伤有接触灼伤和电弧灼伤两种。

接触灼伤发生在高压触电事故时,在电流通过人体皮肤的进出口处造成的灼伤,一般进口处比出口处灼伤严重。

接触灼伤面积虽较小,但深度可达三度。

灼伤处皮肤呈黄褐色,可波及皮下组织、肌肉、神经和血管,甚至使骨骼炭化。

由于伤及人体组织深层,伤口难以愈合,有的甚至需要几年才能结痂。

电弧灼伤发生在误操作或人体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而产生电弧放电时,这时高温电弧将如同火焰一样把皮肤烧伤,被烧伤的皮肤将发红、起泡、烧焦、坏死。

电弧还会使眼睛受到严重损害。

(2) 电烙印电烙印发生在人体与带电体有良好的接触的情况下,在皮肤表面将留下和被接触带电体形状相似的肿块痕迹。

有时在触电后并不立即出现,而是相隔一段时I可后才出现。

电烙印一般不发炎或化脓,但往往造成局部麻木和失去知觉。

(3)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的温度极高(中心温度可达6000~10000℃),可使其周围的金属熔化、蒸发并飞溅到皮肤表层而使皮肤金属化。

金属化后的皮肤表面变得粗糙坚硬,肤色与金属种类有关,或灰黄(铅),或绿(紫铜),或兰绿(黄铜)。

金属化后的皮肤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脱落,一般不会留下不良后果。

3)电磁场生理伤害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在高频磁场的作用下,人会出现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等神经系统的症状。

电磁场生理伤害是指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器官组织及其功能将受到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如头晕、头痛、失眠、健忘、多汗、心悸、厌食等症状,有些人还会有脱发、颤抖、弱视、性功能减退、月经失调等异常症状。

其次是出现较明显的心血管症状,如心律紊乱、血压变化、心区疼痛等。

如果伤害严重,还可能在短时间内失去知觉。

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作用是功能性的,并具有滞后性特点。

即伤害是逐渐积累的,脱离接触后症状会逐渐消失。

但在高强度电磁场作用下长期工作,一些症状可能持续成痼疾,甚至遗传给后代。

(二)触电的方式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或线路的一相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之为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1.1所示。

当人的一只手接触到一相带电体时,就会发主单相触电,这种融电事故约占总触电事故的75%以上。

当低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220V。

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

要避免单线触,操作时必须穿上胶鞋或站在干燥的木凳上。

补充:电通常有直流电、交流电。

直流电是指任何是时间电流都是从导体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电流的方向是唯一的。

(电流方向是正极流向负极)。

我们常用的直流电有手电筒内的电池、摩托车上的电瓶等。

交流电是指电流随时间的改变流动的方向也改变。

我们常用的交流电有家里的220V 电源,生产上的380V生产用电等。

概念:三相交流电是指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叫三相交流电。

频率我们通常用的是50HZ,电势就是指电压的高低,我们通常的三相中任何一相对地电压为220V,而相与相之间的电压为380V。

我们区分电的相位通常用黄、绿、红来表示A、B、C三相。

交流电的等级高压35KV及以上中压10KV、6KV、3KV,低压380V、220V、110V,以及安全电压36V、24V、12V2. 两相触电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如图1.2所示。

当人的两只手同时接触两相带电的导线时,不论低压电网的中性点是否接地,都会发生两相触电事故。

此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达到380V。

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

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体经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

以380/220V三相四线制为例,这时加于人体的电压为380V,若人体电阻按1700Ω考虑,则流过人体内部的电流将达224mA,足以致人死亡。

因此,两相触电要比单相触电严重得多。

为救他,立即断开电源!3.跨步电压触电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在接地电流入地点周围电位分布区(以电流入地点为圆心,半径为20m的范围内)行走的人,其两脚将处于不同的电位,两脚之间(一般人的跨步约为0.8m)的电位差称之为跨步电压。

人体受到跨步电压作用时,电流将从一只脚经胯部到另一只脚与大地形成回路。

触电者的症象是脚发麻、抽盘、跌倒在地。

跌倒后,电流可能改变路径(如从头到脚或手)而流经人体重要器官,使人致命。

必须指出,跨步电压触电还可发生在其他一些场合,如架空导线接地故障点附近或导线断落点附近、防雷接地装置附近地面等。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的大小、土壤电阻率、设备接地电阻及人体位置等因素有关。

当人穿有靴鞋时,由于地板和靴鞋的绝缘电阻上有电压降,人体受到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明显降低,因此,严禁裸臂赤脚去操作电气设备。

由于外力(如雷电、大风)的破坏等原因,电气设备、避雷针的接地点,或者断落电线断头着地点附近,将有大量的扩散电流向大地流入,而使周围地面上布着不同电位。

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志跨步电压触电。

为什么说高低压触电都是危险的?高电压会致人死命,这是确凿无疑的。

当人体接触到01千伏左右的高压导线时,就会触电致死。

所以在高压电所设备附近都有“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

但是不能因此得出结论,高压会致人死命,而低压不会致人死命。

当带电的电线断落在地面上(或接地点通过电质时),地表面上即呈现电位,电位随接地点距离而下降,但人或耕畜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带有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其最大值可达160V。

发生这种触电事故的次数虽然不很多,但因此类触电而电死耕畜的事故常有发生,人们遇到这种危险场合,应立刻合拢双脚跳出接地点20m 之外,这就可以保障人身安全。

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

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

接触电压: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所承受的电压。

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

如图1.3所示。

4.悬浮电路上的触电1)1:1隔离变压器次级电路中的触电2)维修触电图1.3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触电3)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带有电荷的设备对人体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

设备带有剩余电荷,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电力电缆、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检修前、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

二、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通电持续时间、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人体的部位(途径)以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

伤害程度一般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1)电流大小----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感应就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

按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和人体所呈现的不同状态,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①感觉电流:指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电流(1-3mA) 。

②摆脱电流:指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10mA) 。

③致命电流:指在较短的时间内危及生命的最小电流(30mA)。

以工频电流为例,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但通常不致有生命危险;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100毫安以上的电流,足以致人于死地。

(2)电压的高低——触电电压(3)频率的高低——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往往难以自主摆脱。

一般认为40~60 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

随着频率的增加,危险性将降低。

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 Hz时,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故医疗临床上有利用高频电流作理疗者,但电压过高的高频电流仍会使人触电致死,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仍然是十分危险的。

40Hz~60HZ交流电对人危害最大。

(4)作用时间的长短——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触电致死的生理现象是心室颤动。

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触电的后果也越严重。

这一方面是由于通电时间越长,能量积累越多,较小的电流通过人体就可以引起心室颤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心脏在收缩与舒张的时间间隙(约0.1s)内对电流最为敏感,通电时间一长,重合这段时间间隙的可能性就越大,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此外,通电时间一长,电流的热效应和化学效应将会使人体出汗和组织电解,从而使人体电阻逐渐降低,流过人体的电流逐渐增大,使触电伤害更加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