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复试参考书复试经验一、复试组织管理及准备工作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及各专业复试小组。
学院复试工作小组成员由主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各系主任、专家教授组成;各专业复试小组成员由该专业副高专业技术职称以上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硕士生导师组成,北京交通大学考研复试,一般不少于5人,各专业复试小组配备秘书1人,由本学科专职教师或研究生秘书担任,协助工作小组负责人做好复试工作。
复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复试工作。
各专业复试小组负责该专业复试笔试及综合能力面试工作。
复试小组成员应遵循复试要求、严格纪律、保守秘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复试前,学院组织对考生资格进行认真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资格审查时考生应携带以下材料:准考证、二代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应届生查验学生证原件)、本科学习成绩单原件(加盖本科学校教务处公章或者人事档案存放部门公章),收取身份证及学历学位证书(学生证)复印件和本科成绩原件等相关材料。
二、复试录取工作办法1.进入复试的分数要求。
第一志愿考生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各单科及总分分数线,且排名在我院规定的复试分数线之内,北京交通大学考研复试,可以进入复试。
2014年我院统考生复试分数线具体如下:报考专业专业代码分数线要求总分:320分,英语、政治成绩38分及以上,专业课1、建筑学081300专业课2成绩90分及以上。
总分:320分,英语、政治成绩38分及以上,专业课1、城乡规划学083300专业课2成绩90分及以上。
总分:325分;英语、政治成绩34分及以上,专业课1、设计学130500专业课2成绩90分及以上。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总分:330分,英语、政治成绩38分及以上,专业课1、工业设计工程085237专业课2成绩90分及以上。
2014年我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如下: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人数建筑学08130020人城乡规划学0833007人设计学13050020人(其中已获推免资格6人)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5人(其中已获推免资格4人)工业设计工程0852376人(其中已获推免资格3人)2.只有当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规定的复试比例人数时,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复试,我院才接受调剂生源。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复试
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进入复试的分数要求:
报考专业专业代码总分
单科分数
英语政治专业课1专业课2
建筑学(学硕)08130031050349090
城乡规划学08330035250349090
设计学13050033536369090
建筑学(专硕)
(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08510031050349090
工业设计工程
(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08523730034349090
艺术设计13510835636369090
美术13510733536369090第一志愿考生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各单科及总分分数线,且排名在我院规定的复试分数线之内,可以进入复试。
2018年我院统考生复试分数线具体如下:“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划定,具体如下:
“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复试分数线:满分为500分的总分不低于300分,满分为300分的总分不低于170分。
2018年我院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如下: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招生人数(不含推免、“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
建筑学(学硕)0813005城乡规划学0833008设计学1305003建筑学(专硕)08510020建筑学(专硕)(非全日制)08510020工业设计工程(全日制)0852374工业设计工程(非全日制)08523715艺术设计1351089美术1351072。
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常见问题汇总

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考研常见问题汇总1.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学院介绍: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的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建筑系。
1951年该系迁京组建为北方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建筑系。
1952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建筑系迁入天津大学。
1985年北方交通大学恢复建筑学专业招生,1991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改为五年。
1996年建筑学教研室改设为建筑系,隶属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002年增设艺术设计本科专业,学制4年。
2007年7月,建筑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划出,单独组建建筑与艺术系,2009年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制4年。
2012年5月,建筑与艺术系改设为建筑与艺术学院。
2013年增设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学制5年。
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5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设计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
教学、研究领域覆盖工学、艺术学2个学科门类。
在读学生733人,其中本科生595人(含留学生9人,港澳台学生1人),硕士生138人(含留学生3人)。
迄今为止,建筑与艺术学院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筑与艺术学院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和媒体与设计艺术系。
设有建筑物理及环境模拟实验室、数控模型实验室、数字化辅助设计实验室、数字静态影像采集实验室、数字影像设计实验室、数字动态影像采集实验室、数字录音实验室等7个实验室以及建筑与艺术图书分馆。
学院设有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分院、建筑遗产与景观研究所、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研究所、轨道交通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所等研究平台,并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共建结构风工程与城市风环境实验室、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中心。
建筑与艺术学院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教学严谨、思想活跃,发展趋势良好的师资队伍。
从19年报考数据看,这些院校是考研重灾区!

从19年报考数据看,这些院校是考研重灾区!01这些院校是报考重灾区1、北京地区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信息,2019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38万余人,较2018年增加了5万余人,增幅达到18.7%,也突破了历史新高。
其中,应届研考生18.9万人,约占49.3%,非应届研考生19.4万人,约占50.7%。
在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中,有16.1万人报考学术型专业,约占42%;22.2万人报考专业学位,约占58%。
从就读方式来看,32.8万人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86.6%;5.5万人报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占14.4%。
考生最青睐的十大专业分别是: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和新闻与传播。
从报考专业分布上看,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2.54万人,随后为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58万人和金融专业的1.33万人。
从考生报考志愿分布看,报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16个招生单位的人数均超过1万人。
2、复旦大学2019年度,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考生人数继续增加,接近2.8万人,其中来自上海市的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社会考生近8000人在复旦大学考点参加初试。
3、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在2019考研网报结束的时候就公布了报考人数。
19考研共计有26760名考生通过网报系统报考厦大,较去年增加了2876人,创造了历史新高。
厦大的招生简章中计划招生人数是5000人上下,其中还有1400多人的推免生,这么一算统考生的报录比将会达到7:1。
4、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5400人左右,网报27000人,比去年增加37%。
5、山东大学2019年数据暂未公布,照往年情况与厦门大学相差不大,2018年报考人数是23018人。
6、南开大学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19157人正式确认报考南开大学,较上年度增长18.6%,再创历史新高。
北交大的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内容

北交大的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内容北交大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内容北京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北交大)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是一项招收非全日制学生的建筑学专业入学考试。
该考试旨在选拔具备一定建筑学基础和能力的学生,以便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顺利跟上并全面掌握建筑学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一、考试范围该考试主要围绕建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展开,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设计基础:包括建筑学基本原理、建筑形态和空间组织、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设计方法和工具等。
2. 建筑历史与理论: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于建筑史上的重要建筑和设计理论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对于建筑历史和理论发展的认识。
3. 建筑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施工和建筑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对于建筑技术的应用和操作的能力。
4. 建筑设计实践:主要是考察学生在实际设计项目中的应用能力,例如设计方案的编制、模型制作和图纸绘制等。
二、考试形式北交大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具体的考试形式如下:1. 笔试:笔试是考察考生对于建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的重要途径,主要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题等形式进行。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简答题考察对于具体问题的回答和分析能力,综合题则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2. 面试:面试是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环节。
面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个人简介、学习和工作经历、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
面试的目的是进一步了解考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并对其未来在建筑学领域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估。
三、备考建议为了顺利通过北交大非全日制建筑专业考试,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1. 建立扎实的基础: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建筑学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
因此,考生应该在备考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建立扎实的基础。
2. 提高解题能力:考试中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题目,考生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提高解题能力。
北交大考研复试班-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交大考研复试班-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铁路总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和具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高校。
学校牵头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
2017年,学校正式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将围绕优势特色学科,重点建设“智慧交通”世界一流学科领域。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源可追溯到1896年,前身是清政府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
1917年改组为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1921年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合并组建交通大学。
1923年交通大学改组后,北京分校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
1950年学校定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任校长。
1952年,北方交通大学撤销,京唐两院独立,学校改称北京铁道学院。
1970年恢复“北方交通大学”校名。
2000年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
2003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学校曾培养出中国第一个无线电台创建人刘瀚、中国第一台大马力蒸汽机设计者应尚才、中国第一本铁路运输专著作者金士宣、中国铁路运输经济学科的开创者许靖、中国最早的四大会计师之一杨汝梅,以及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郑振铎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杰出人才。
“东京审判”担任首席检察官的向哲浚,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等都曾在学校任教。
建筑与艺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成立于1946年的原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建筑系(后改为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1951年建筑系迁入北方交通大学北京校区办学。
1952年底全国院系调整,建筑系迁入天津大学。
1985年北方交通大学恢复建筑学专业招生,1991年建筑学专业本科学制改为五年。
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及招生计划

2019年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考研复试分数线及
招生计划
分专业招生计划及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绩基本要求
学院按照教育部制定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结合生源、培养要求和招生计划安排等情况,确定各专业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其他学术要求。
2019年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不含MBA)复试分数线
③“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见学校复试方案。
2019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及近年复试线招生人数情况介绍

二、专业考试科目学伟803管理学《管理学》(2013年修订版),(第一、二、三篇),科学出版社,张明玉628 公共管理学综合公共管理学60%、公共政策分析40%。
《公共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陈庆云432统计学《统计学》(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贾俊平436 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财务会计》,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年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用书编写组;《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5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939 管理运筹学《管理运筹学》,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第3次印刷),张文杰、李学伟199管理类联考数学高分指南、数学分册。
海滨逻辑、写作高分指南。
数学1000题、逻辑1000题。
五、考研备考经验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
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
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本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动手做真题,形成答题模式,做完的真题可以请考上目标院校的师兄、师姐帮忙批改,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试大纲!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刘老师对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北京交通大学,招生人数,研究方向,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复试分数线,考试大纲等几大方面。
一、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位于中国首都,政治、文化、科教中心北京,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的“2011计划”、“轨道交通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14个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学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是具有研究生院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
081300 建筑学
二、学硕招生人数:
全日制拟招生人数(推免生):8(5)
三、学硕研究方向:
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2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历史与理论
04 建筑技术科学
四、学硕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11101 建筑综合知识或11102 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
01-03 方向只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或室内设计、园林景观及其相近专业的考生,不招收其它跨专业考生;
01-03 方向复试科目必选11101 建筑综合知识;
04 方向接收跨专业考生,复试科目可选11101 或11102。
085100 建筑学(专业学位)
五、专硕招生人数:
全日制拟招生人数(推免生):32(6)
非全日制拟招生人数:25
六、专硕研究方向:
01 建筑设计
02 城市设计
03 历史建筑保护设计
04 建筑技术设计
七、专硕考试科目:
初试科目: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③355 建筑学基础
④501 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复试科目:11101 建筑综合知识或11102 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备注:
不招收同等学力;
只接收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或室内设计、园林景观及其相近专业的考生,不招收其它跨专业考生。
八、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建筑构造》(第4版)(上、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
柳孝图.《建筑物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建筑制图标准》(G B/T50104-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2002年3月1日;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 50001—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实行日期:2011年3月1日;
《总图制图标准》(G B/T50103-2001)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2002年3月1日;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6月。
九、近三年北京交通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十、考试大纲:
初试考试大纲:
355建筑学基础
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比较全面地了解建筑历史发展演变的进程,掌握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技术条件下的各种建筑特点;能够分析历史上各种建筑创作思想、总结传统经验以适应现实需要。
建筑构造: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种类及其基本性能;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501建筑快题设计(6小时)
考试时间为6小时,考试工具由考生自备;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新建、改建或扩建设计。
以单体建筑为主,包含规划和场地设计等,可能涉及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景观、地域文化等设计相关内容。
不指定考试范围。
复试考试大纲:
11101建筑综合知识
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设计理论。
掌握一般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规范及标准。
熟悉一般民用建筑的房屋构造,掌握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熟悉建筑重点部位的构造节点、构造措施和材料做法。
了解城市设计的目标、任务及主要方法,了解城市设计相关理论及技术手段。
11102建筑技术综合知识
包括建筑物理与建筑构造两个部分,其中建筑物理60%,建筑构造40%。
掌握建筑热工学、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的相关理论体系及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
理解相关物理现象及其原理;能熟练应用原理及基础知识分析和论述各种建筑物理技术特点。
掌握中小型民用建筑构造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建筑工业化以及大型公共建筑构造的一般构造原理和基本构造方法;
能根据建筑材料及一般结构知识进行一般中﹑小型民用建筑的构造设计,完成平、立、剖面及部分构造详图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