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合集下载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玉米倒伏是指玉米植株在遭遇强风或其他外力作用下,无法维持正常生长姿态,而发生倒伏的现象。

在玉米生产中,倒伏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因此预防玉米倒伏是农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1.生长阶段:在玉米一生中,转折期(拔节-开始抽雄)和生育期(开始抽雄-灌浆)是倒伏的高发期。

转折期时,玉米抽雄、抽秆速度加快,而根系尚未完全发育,导致植株稳定性较差,容易倒伏。

生育期时,随着玉米结实和鲜秆重量的增加,对植株稳定性提出更高要求,容易导致倒伏。

2.外力作用:强风、暴雨等自然气候因素是引起玉米倒伏的主要外力因素。

强风可以通过对玉米植株施加较大的压力,使其无法保持直立姿态而倒伏。

暴雨则会使土壤变得松软,减少了植株与土壤的粘结力,进而减弱了植株的支持力,导致倒伏。

3.农艺措施不当: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当、排水不良、虫害和病害等因素也会导致倒伏。

种植密度过大会导致植株之间竞争激烈,造成植株生长不均匀,根系发育不良,容易倒伏。

施肥不当会导致根系分布不均匀和根系生长不良,减弱了土壤粘结力,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排水不良会导致土壤过湿,减少植株根系对土壤的粘结力,易发生倒伏。

虫害和病害的侵害会削弱植株的生长能力,使其无法支撑自身重量,容易倒伏。

为了预防玉米倒伏,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的品种选择:选择抗倒伏性较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抗倒伏性强的品种具有较粗壮的秆径、较小的叶片角度和较深的根系,能够更好地抵抗自然灾害的侵害,减少倒伏的风险。

2.适当控制种植密度:合理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是防止倒伏的关键。

密度过大会增加植株之间的竞争,容易导致倒伏,而密度过小则容易造成产量低下。

种植密度的选择应根据土壤肥力、水分状况、品种特性和机械化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3.注意施肥和水肥一体化:合理施肥是减少倒伏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需要进行合理施肥,避免出现过浓或过稀的施肥现象。

同时,应注意水肥一体化,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提高植株的抗风性。

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玉米空秆、倒伏的原因及防止措施1.玉米空秆的原因玉米空秆是指玉米植株上部缺乏穗粒或穗粒不饱满的现象。

玉米空秆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长期气候不利:夏季高温、干旱及强光等不利气候因素,会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阻,影响玉米穗粒的形成和充实程度,从而出现空秆现象。

(2)种植密度过大:过密的种植密度会使玉米植株互相竞争光照和营养物质,导致部分玉米植株发育不良,空秆的现象增加。

(3)土壤养分不足:土壤缺乏养分会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和发育,导致玉米的穗粒形成不良,从而产生空秆。

(4)病虫害侵扰:玉米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侵扰,导致部分植株受损,影响了穗粒的形成和充实,使玉米产生空秆。

2.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倒伏是指玉米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或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植株倒伏。

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包括:(1)风力过大:强风会使玉米植株根部稳固性不足,导致植株倒伏。

(2)结实不良:玉米穗粒的形成和充实不良会减弱玉米植株的稳固性,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3)秆粗壮:玉米植株由于长势旺盛,而秆粗壮导致抗风性能下降,容易发生倒伏。

(4)地力差:土壤贫瘠或养分不均衡会使玉米植株生长不良,稳固性差,易倒伏。

(5)病虫害侵袭:玉米植株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侵袭,导致植株受损,增加了倒伏的风险。

3.预防玉米空秆和倒伏的措施(1)合理施肥:在种植玉米前,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施肥,合理配置氮、磷、钾等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减少空秆的发生。

(2)适当密植:在种植玉米时,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当的种植密度,避免过密种植导致植株竞争激烈,影响穗粒充实和空秆的发生。

(3)管理留膛:玉米的生长过程中,适当进行留膛,加大植株间的距离,有助于光照和通风,提高玉米植株的穗粒质量,减少空秆的产生。

(4)防治病虫害:在玉米生长期,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科学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并治理病虫害,减少对玉米植株的危害,降低空秆的发生率。

玉米抗倒伏技术分析

玉米抗倒伏技术分析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多的农作物之一,而玉米倒伏是种植户经常遇到的问题。

因玉米倒伏而导致的减产最高可达50%,从全国来看每年因倒伏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接近100万吨。

玉米倒伏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玉米种植的大问题。

因此,必须了解致使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掌握相应的抗倒伏技术,以促进玉米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及抗倒伏技术进行了分析。

一、玉米倒伏的主要原因1、恶劣天气强风和暴雨是造成玉米倒伏的最直接的原因。

我国7-9月份是高温多雨的时节,此时正是玉米生长的旺盛期,由于茎秆还未成熟,组织中的水分比较大,茎秆的韧性差,在风吹雨打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发生倒伏。

大雨会使土壤中水分量增多,土壤变得稀软,固持根系的能力降低,植株变得不够稳固。

而且大雨对植株反复的冲击,也加重了植株的负担,再加上大风形成的推力,使植株不停摇摆,根系变得松动,大面积的倒伏常常是在风雨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

2、品种特性多年种植玉米的实践证明,玉米品种与其抗倒伏性有密切关联。

植株高,茎秆细,下部茎节长,叶片平展,穗位较高,根系不够发达的品种,其抗倒性比较差。

经多年观察和研究,玉米茎秆的质量越差,穗位高低形成的重心位置越高,倒伏率也相应提高。

穗位越高,重心越不稳定。

但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地域种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此应根据区域的不同进行品种选择。

3、栽培管理①播种密度大。

播种密度会对玉米的产量带来较大的影响,而密度越大,倒伏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密度可以对植株的生长状况产生影响,并易引起病虫害发生。

当密度过大时,会导致玉米植株长势差,茎秆细弱,节间较长,根系发育不良,并且易发生纹枯病,茎腐病和玉米螟等病虫害。

因为密度大使植株间对养分、水分的争夺加剧,往往无法满足群体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导致植株无法正常生长发育,抗倒伏能力明显降低。

②耕作不到位。

在玉米种植中,由于中耕不及时,中耕的深度不符合要求,培土质量不高,杂草未完全清除等,都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不良,使茎秆不够健壮,提高了植株倒伏的几率。

玉米倒伏的五个因素及预防

玉米倒伏的五个因素及预防

一、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7月中旬至8月上旬正好是高温、多雨、多风的季节,既容易引起玉米茎秆徒长,又为玉米的倒伏提供了诱因;2.夏玉米进入到拔节期以后,茎秆生长速度较快,茎组织幼嫩、脆弱,极容易发生倒伏或折断;3.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植株郁闭、茎秆徒长;4.施肥时期不当,拔节期大量追施氮肥促进了茎秆不必要的旺长;5.肥料单一、重氮、缺磷、少钾的地块更容易发生倒伏。

二、玉米倒伏的类型:玉米的倒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根倒,即玉米植株自地表处连同根系一起倾斜歪倒。

2.茎折,即玉米植株未发生根倒,而是从基部某节位折断。

3.弯倒,即玉米植株既没有发生根倒,也没有发生茎折,而是植株中上部弯曲、匍匐。

三、玉米倒伏后的对策:发生根倒的地块,在雨后应该尽快人工扶直植株并进行培土,以便重新将植株固牢。

发生弯倒的地块,雨后可用长秆轻轻挑动植株,抖落雨水(抖落雨水时要注意尽量不要翻动植株,以防人为造成茎秆折断)以减轻植株压力,待天晴后让植株慢慢恢复直立生长。

由于目前雨水较多,有的丘块玉米发生倒伏或田间渍水,应采取的措施有:1、防治洪涝灾害,抢排田间积水,对倒伏的玉米进行绑架。

叶片因田间渍水出现紫红色的丘块,应增施磷肥,严重的田可先喷施“肥料王”或磷酸二氢钾溶液。

2、密切注意玉米纹枯病的发生,根据历年纹枯病的发生情况,穗期多雨会严重发生,一般应防治1~2次玉米纹枯病,尤其是稻田春玉米。

药剂有井冈霉素等,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加喷一次效果更佳,防治时药剂应对准玉米中下部施用。

3、注意小斑病的发生,高温高湿易造成小斑病流行,防治药剂有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用50%代森铵8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

玉米遭遇大风后倒了?怎么办?

玉米遭遇大风后倒了?怎么办?

玉米遭遇大风后倒了?怎么办?
农民种地,至今仍然逃脱不了“靠天吃饭”的命运,所以对于一些天灾人祸都是十分惧怕的。

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人为能够改变的,所以人们能做的,只能是提前预防和发生后的应急补救。

那么,玉米遭遇大风之后倒伏的话,咱们该怎么解决呢?一起来看看!
刮风暴雨造成的玉米倒伏是玉米种植过程中时常发生的一种情况,面对这种情况,咱们该这么做:
一、首先要尽快排水
大风、大雨总是时刻相伴,所以刮大风的时候经常会有大雨,而玉米又是一种既不耐旱又不耐涝的作物,一旦田内湿度过大时,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甚至会造成玉米死亡。

所以最要紧的事是先做好田内的排水措施。

二、对于倒伏的玉米,根据情况管理
1、倒伏情况比较轻的(倒伏角度没超过45°)玉米,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扶。

因为玉米本身有着一定的调节能力,所以倒伏状况比较轻的,可以靠着自身的调节自然直立起来。

而如果强制扶起来的话,有可能会伤及根部,反而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2、对于倒伏比较严重的,要及时扶起来并在根部培土。

培土可以促进玉米根系的生长,增加根量,提高抗倒伏的能力。

扶的时候最好两人一起进行,一边扶一般培土,并用脚踩实,培土的高度大概在7、8cm左右。

三、对于倒伏严重且茎秆已经折断的玉米,要及时清理出地块
这种情况的玉米基本上已经很难存活了,如果不清理出去的话,在高湿条件下植株很容易腐烂、生病,会影响其他正常植株的生长,所以要注意这一点。

四、及时补肥
玉米倒伏之后,生理机能会受到影响,根系吸水、吸肥能力下降,光合作用降低,所以营养供给会出现不足。

所以这时候要做好补肥的
措施,保证玉米健康生长。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媾施

玉米茎倒 或根倒对玉 米的高产 、稳 米 。 展型稀植 品种 ,每 6 7 伸 6 平方米留苗 产都有 较大影响 。造 成玉米倒 伏的原 因 3 0 株 左 右 , 、 距 2 厘 米 ×7 厘 米 。 50 株 行 7 0 有以下五个方面 : 采用 宽窄行种植 方式 ,以改善群体 的光 1 自然条件 造成 的。玉米 是高秆作 照条件 。 .
方式 因地 制宜 , 确定适宜 的种植密度。 竖 茎 干节间伸 长 ,促进茎干增 粗 ,根 系发
叶 紧 凑性 品 种 ,每 6 7 方 米 ( 亩 ) 留 达 ,增 强抗 倒伏能力 。( 6平 1 赵春香 马和 东
苗 4 0 株左右 , 、行距 1 厘米 ×8 厘 嘉祥县 万张 乡农技 站 邮编 :2 20 50 株 7 0 7 4 0)
5管理粗放 。在玉米苗期 , . 对有些有 水 , 要 控 制 水 量 , 勿 大 水 漫 灌 。玉 米 但 切 旺长趋 势的地 块未能及 时蹲苗 。在 玉米 穗 期阶段要 灌好两 次水 ,一是大 喇叭 口 大 喇叭 口期未 能正常使用 植物生 长调 节 期前后 , 结合追穗肥进行浇水。 次, 第2 抽 剂 ,造成植株过高 ,抗倒能力差 。
劣环境 时植株 易倒伏 。 保叶攻粒肥。 壮苗攻秆肥 , 当玉米 5 叶 ~7 3种植密度过大。 . 密度大导致 田间郁 展开时 ,6 平方米施氮磷钾复合肥 ( 5 67 2- 蔽,通风透光差 , 茎秆徒长 , 再加上有些 1-1 )1 千克 。壮秆攻穗肥 ,当玉米有 0 5 5 玉米地块播 种后不 问苗 ,造成 田间群体 9 1 叶 片 时 , 行 第 2 追 肥 , 6 平 方 ~ 2 进 次 67
过大 , 、钾肥及微量元素较少,造成茎 应 ,使 地 上 部 节 间缩 短 ,根 系 入 土 深广 。 磷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玉米倒伏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020年7~8月份,狂风暴雨接连不断,致使玉米生产田出现大面积倒伏。

狂风暴雨过后玉米出现倒伏,令农户头疼不已,尤其是种地大户。

针对倒伏原因以及目前农户最关注的问题“玉米倒了怎么办”“到底是不是扶”,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应对措施。

一部分人说如果不扶任其自然生长的话,玉米地里不通风透光,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就不会结穗。

有些人认为,雨后倒伏的玉米不要扶,理由是扶玉米时会伤害到根系,后期生长受到影响。

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具体情况应当具体对待,现就玉米倒伏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对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1玉米倒伏的原因1.1苗期浇水太多,容易出现徒长,使植株节间过长,容易引起倒伏。

1.2根系欠发达。

磷肥用量不足,影响根系生长;再者整地质量差,扎根浅,影响气生根生长。

1.3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重心在植株上部,在遇到狂风暴雨时易发生倒伏。

1.4密度过大。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通常情况,高密度为4000~6000株/亩,低密度为3000~3500株/亩,中密度为3500~4000株/亩。

超过品种适宜的密度10%以上,遇到不良气候就极易发生倒伏。

1.5氮肥过多,钾肥不足,茎部韧性差,容易发生倒伏。

1.6玉米病虫害。

玉米螟、青枯病等病虫害容易引起玉米茎部折断。

2玉米倒伏类型玉米倒伏分为根倒伏、茎倒伏、茎折断3种情况。

2.1根倒伏。

灌水后遇大风或因暴雨而引起,主干不弯不折,植株根系在土壤发生改变,多发生在玉米拔节以后。

2.2茎倒伏。

玉米根系固定在土壤中的位置不变,而植株弯曲现象出现在中上部分。

茎秆坚韧的品种或密度过大的地块易发生茎倒伏。

2.3茎折断。

在土壤中玉米根系不发生移动,茎秆不弯曲,从茎的某一个节间折断。

个别抗倒性不好的品种,或者受到病虫害影响的玉米,遇到狂风暴雨容易发生。

3预防玉米倒伏的措施3.1合理密植。

严格按照品种说明确定玉米的种植密度,对于密度太大的玉米田,可采取间苗、定苗的办法,保证合理的密度,防止发生倒伏。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

导致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预防补救措施摘要本文分析了导致玉米倒伏的三个主要因素,介绍了防止玉米倒伏所要采取的五种措施以及玉米一旦倒伏后所采取的三个补救措施,以供生产中参考应用。

关键词玉米;倒伏因素;技术措施玉米倒伏可分为:茎倒伏、根倒伏、茎倒折三种,但不论何种倒伏都会对产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玉米产量不断提高对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随着玉米栽植密度的不断加大,致使玉米倒伏的风险也不断加大,对玉米的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所以说玉米倒伏是玉米生育期中的一个非常主要的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玉米大幅度的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防止玉米倒伏是玉米栽培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1玉米倒伏的原因玉米倒伏主要有三种因素:一是品种因素;二是人为造成;三是天气影响。

1)品种因素。

主要是指玉米品种本身因素,是由生物遗传因子所决定,大致可总结出两个方面。

①是植株的生理缺陷,品种植株过高或穗位过高,杆细杆瓢,或次生根少。

②是品种的抗逆性缺陷,品种本身不抗病虫害或者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差,致使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导致倒伏现象发生。

2)人为因素造成。

①密度过大,把低密度品种当作高中密度进行播种,或者把高密度品种过于密植,造成群体内通风透光减少,光合产物减少,导致个体发育不良,植株偏高或茎秆偏细,遇到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造成倒伏。

②种植密度虽然合理,但是行距与株距不和谐,行距过窄或株距过小,都可以造成玉米倒伏。

③施肥不合理,氮磷钾等主要肥料没能合理搭配,施肥量过大,特别是氮肥过多,施肥深度过浅(不利于根系的下扎)或距离根太近而造成烧根。

④田间管理措施不当,既不实行宽窄行种植,出苗后也没有进行间定苗,又不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⑤玉米整地质量不好,土壤过于板结,致使玉米根系不能下扎,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少,也是造成倒伏的主要原因。

3)天气条件影响。

天气条件是玉米倒伏的关键因素。

苗期的雨水过多(不利于蹲苗)、拔节期的阴雨寡照和灌浆期的暴风骤雨都能引起玉米的倒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玉米在种植时倒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抽穗结实之间倒伏可能会造成绝收情况,而后结实后倒伏也会产量和质量有所影响,造成减产和品质较差的情况。

那么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一起来亲农网看看吧。

1、倒伏类型
根据玉米的倒伏情况可分为根倒伏、茎倒伏和茎倒折三种类型。

跟倒伏:表现为种植的茎叶没有发生变化,不弯不折,只是玉米的根系在土壤中的位置发生改变,都发生在生长拔节抽穗期。

茎倒伏:变现为根系无明显变化,还在土壤中固定位置,但植株的茎杆发生弯曲现象,一般发生在种植密度高或者玉米茎杆韧性较强的品种上。

茎倒折:茎倒折则是茎倒伏的升级版,根系无明显变化,但茎杆从某一节间直接折倒,这种情况影响最大,严重时颗粒无收。

2、倒伏原因
玉米倒伏的原因可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品种,有些品种植株生长高度高,但是茎杆细弱,根系不发达,导致结实后,茎杆承受不住结实的重量而倒伏;二是人为,人为原因的有很多,比如种植密度大,植株间通透性差,导致生长不良造成大面积倒伏,还有就是施肥不当造成的倒伏;三是天气,所谓天灾人祸,在暴雨和大风季节(台风),磅礴大雨和强劲的风力直接将其压倒或吹倒。

3、预防措施
三种造成倒伏的原因中,除了天气不能掌控外,另外两种皆能提高人为预防,选种时选择植株生长强健,抽穗较矮,茎杆较粗的品种。

种植时要合理掌握密度,不宜过密,根据不同的品种,一般每亩保持在3500-4500株之间。

在7-11月及时化控,喷施叶面肥,加强植株生长,合理施肥,在抽穗期时可隔行去雄,待授粉后将雄穗全部去除,防倒伏的效果较好。

4、解决方法
在玉米抽穗期前发生倒伏情况,不可动,不可伏,在倒伏几天后会自然折起,靠近地面的茎节会自然的扎根,后期不会发生二次倒伏,相反增加了根量,不会到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果将其扶起,可能会发生二次倒伏现象,而且还不会扎根,影响产量。

在抽穗后倒伏,不能剪叶,不能去头,只能将其扶起,再对其进行扎把,扎把的颗数不宜过多,一般3-4棵即可,扎把要扎紧,不能松动,最好时当天倒,当天扎,超过三天不宜进行扶起,否则对根系会造成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