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培训班议程

合集下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实验室的工作也日益增多。

然而,生物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复杂,实验材料具有较高的危害性,因此生物实验室的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定期进行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防范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保障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和稳定。

二、培训目标1.了解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包括生物危害物质的分类、性质、危害特点和防护要求等。

2.提高实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实验操作的安全技能。

3.学习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提高实验室工作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4.深入了解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三、培训内容1.生物安全基础知识(1)生物危害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生物危害物质的危害特点和防护要求(3)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2.实验室安全操作技能培训(1)生物实验室的常见危险和事故(2)实验操作中常见的安全风险和防护措施(3)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3.生物安全管理与突发事件应急处置(1)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2)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3)应急救援演练四、培训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讲座、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向实验人员介绍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操作的安全技能。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实验人员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3.现场演练组织实验人员进行生物安全操作技能的现场演练,强化实际操作能力。

4.模拟演练模拟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场景,组织实验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培训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负责人、生物安全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

六、培训要求1.培训人员应全员参加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2.培训内容应结合实际情况,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

3.培训过程中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互动和交流,确保培训效果。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表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表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表
一、培训目标
本次生物安全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操作技能,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止生物危害的传播和扩散。

二、培训对象
实验室工作人员、新员工、实习生等。

三、培训内容
1.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介绍生物安全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 生物危害识别与评估: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物危害,包括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

3. 生物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实验操作中的生物安全规范,包括实验前准备、实验操作、实验后处理等环节。

4. 个人防护装备使用:学习如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服、口罩、手套、护目镜等。

5. 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以及事故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6.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加深对生物安全操作规程和个人防护要求的理解。

四、培训形式与时长
1. 培训形式:线上培训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2. 培训时长:共计4小时,其中2小时线上培训,2小时线下实践操作。

五、考核与证书
1. 考核方式:培训结束后,将对员工的生物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形式为线上测试。

2. 证书颁发:通过考核的员工将获得生物安全培训证书,以证明其具备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六、后续跟进
定期组织生物安全知识回顾与操作技能考核,确保员工对生物安全知识掌握牢固,不断提高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一、背景和目的生物安全是一项涉及人类健康、环境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工作。

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防止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的,以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培训对象1. 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管理人员;2. 实验室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3. 实验室清洁人员和维修人员;4. 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督机构人员;5. 其他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介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使学员了解国家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律要求和政策措施。

2. 生物安全基础知识:介绍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等级划分等,使学员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 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等技术,使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

4.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介绍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的配置、使用和维护,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使学员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和管理要求。

5. 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介绍生物安全事故的分类、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使学员掌握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6. 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和建设:介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设计原则、建设标准和验收要求,使学员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建设要求。

7. 生物安全实验动物管理和使用:介绍实验动物的生物安全管理和使用要求,使学员掌握实验动物生物安全操作技术。

四、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案例分析等形式,对生物安全法律法规、基础知识、操作技术等进行系统讲解。

2. 实践培训: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现场,对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技术、设施使用和维护等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2024年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2024年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为了确保检验科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使实验室人员了解生物安全的最新标准和最佳实践,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如何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措施。

一、培训目标1.增强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确保实验室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的生物安全政策和程序。

3.提高实验室人员应对生物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4.促进实验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生物安全意识一致。

二、培训对象所有检验科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医生、技术人员、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辅助人员。

三、培训内容1.生物安全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安全等级的定义、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则、常见的生物危害物质及其处理方法。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包括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样品处理、设备操作、废物处理等。

3.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如何识别和评估实验室内的生物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紧急情况处理:包括意外暴露、感染性物质泄露、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措施。

5.实验室安全检查:如何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6.最新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解读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的最新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室操作符合规定。

7.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实验室人员对生物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和处理能力。

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系统讲解生物安全知识。

2.实操培训:在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3.模拟演练:定期组织模拟生物安全突发事件,检验和提高团队的应急处理能力。

4.在线学习:利用网络资源,提供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生物安全知识。

5.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员工分享经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应贯穿全年,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课程。

定期培训可安排在每月的固定时间,不定期培训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组织。

生物安全教育活动主题

生物安全教育活动主题

生物安全教育活动主题生物安全教育活动主题:保护生物多样性,倡导生物安全一、活动目标:1. 增强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重要性;2. 提高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行动;3. 传播生物安全的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质。

二、活动内容:1. 生物安全科普讲座通过组织生物安全专家、科学家和教育者的讲座,向公众普及生物安全知识,介绍生物安全的意义和现状,以及生物安全的相关法规和管理制度。

重点宣传生物安全意识的培养、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规范操作、生物材料的安全运输和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2. 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展览组织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展览,展示宝贵的植物、动物样本,介绍不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措施,引导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重要性和方法进行深入了解。

展览中还可以设置互动环节,如小游戏、问答等,提高参与者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 生物安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邀请对生物科学感兴趣的学生和公众参观生物安全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设施以及相关的生物安全措施和操作规范。

通过现场指导和解答疑问,让参观者真正了解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工作方式和生物材料的安全处理流程。

此活动还可以为有志从事生物科学研究的学生提供实质性的指导和指导。

4. 制作生物安全科普宣传资料组织志愿者并联合相关专家编写生物安全科普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小册子、视频等,以便向更多的人传播生物安全知识。

将这些科普资料发放给学生、媒体、社区等多个渠道,并积极推广使用新媒体传播生物安全知识。

5. 生物安全专题研讨会组织生物安全专题研讨会,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和相关研究机构代表参加。

在研讨会上,讨论和交流生物安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生物安全问题。

通过开展专题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

三、活动方案:1. 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和参与对象- 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比如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等与生物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相关的重要日子开展;- 地点:可选在公共场所,如学校、博物馆、社区活动中心等;- 参与对象: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公务人员、社区居民等。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1.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1.1分类1.1.1壹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不使用实验脊椎动物和昆虫)。

1.1.2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1.2分级每类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各分为四级。

各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依次为:壹级最低,四级最高。

1.3适用范围1.3.1壹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l.3.1.1壹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已知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如用于教学的普通微生物实验室等。

1.3.1.2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或环境具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

1.3.1.3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已有预防传染的疫苗。

艾滋病病毒的研究(血清学实验除外)应在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1.3.1.4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实验室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和上述情况类似的不明微生物,也必须在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中进行。

待有充分数据后再决定此种微生物或毒素应在四级仍是在较低级别的实验室中处理。

1.3.2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其适用微生物范围和同级的壹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相同。

2.壹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2.1壹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2.1.1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2.1.1.1壹般无须使用生物安全柜等专用安全设备。

2.1.1.2工作人员在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防护眼镜。

2.1.1.3工作人员手上有皮肤破损或皮疹时应戴手套。

2.1.2实验室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2.1.2.1每个实验室应设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

(生物科技行业)广东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壹、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规定(广东省卫生厅2009年6月27日以粤卫〔2009〕73号发布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壹条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下称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和人体健康有关的壹、二级实验室及其所从事实验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的病原微生物是指《名录》中公布的病原微生物,以及其它未列入《名录》的和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

本规定所称的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是指从事和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含有或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样品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本规定所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是指为了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且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第四条壹、二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

县级之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辖区内壹、二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第五条省卫生厅成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组,负责全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相关政策和规范的起草工作,承担对壹、二级实验室的设立和运行的技术咨询工作,负责制定全省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和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第六条壹、二级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均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等规定。

第七条壹、二级实验室管理制度要求:(壹)壹、二级实验室所在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

实验室负责人是第壹责任人,负责实验室日常活动的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及内容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及内容

生物安全培训计划及内容一、前言生物安全是指预防、缓解生物灾害的一种全面的预防措施,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安全问题。

生物安全涉及到生物实验室、生产场所、生物界入侵等多个领域。

本次生物安全培训旨在提高参与者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生物实验室和生产场所的生物安全意识和知识,预防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生物安全概念和基本知识生物安全的概念和基本知识是本次培训的重点内容。

包括对生物安全概念的解释和生物安全的基本知识,如何预防和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怎样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等。

2.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实验室是生物安全的重点场所。

对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包括生物实验室的分类及标识、生物实验室的使用要求和操作规范、生物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等。

3.生物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生物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是保障生物安全的重要手段。

本次培训将重点对生物防护设施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措施的选取和使用方法进行详细的讲解。

4.生物事故的应急处理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应对生物安全事故,如何进行应急处置,是保障生物安全的关键。

本次培训将介绍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方法,培训参与者的生物安全应急处理技能。

5.生物界入侵的防治生物界入侵是生物安全的一大隐患。

本次培训将介绍生物界入侵的概念和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控制生物界入侵。

三、培训形式本次培训将采用面对面教学和交互式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通过讲解、演示、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将生物安全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培训目标1.提高参与者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生物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掌握生物实验室和生产场所的生物安全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3. 提高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预防和减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强化对生物界入侵的防治意识,提高对生物界入侵的预防和控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0-13:50
加拿大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有关法规的介绍
13:50-14:10
转基因作物的研发
14:10-14:30
澳大利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法规
14:30-14:50
美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法规
14:50-15:20
茶歇
第四部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会议主持:LOW博士UNEP项目经理
15:20-15:40
进口转基因大豆的调查和环境监测
南京环科所
刘标博士
调查和监测的方法及主要结论
11:10-11:30
靶标害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抗性风险监测和治理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吴孔明研究员
试验背景、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11:30-12:00
讨论
12:00-13:30
午餐及休息
第七部分:环境影响监测(继续)会议主持:金鉴明院士(国家环保总局)
第壹部分局生态司)
9:00-9:20
致辞
国家环保总局吴晓青副局长
9:20-9:30
致辞
UNEP驻中国办事处主任邵雪民先生
9:30-9:40
致辞
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高振宁所长
9:40-9:50
致辞
Dr.Fee-ChonLow
ProjectManager,
Implementationof
13:30-14:00
水稻转基因通过基因漂移逃逸及其生态风险
复旦大学
卢宝荣教授
14:00-14:20
转基因抗虫水稻对靶标害虫的抗性及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中国水稻研究所
赖凤香研究员
14:20-14:40
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水稻的抗性风险评估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
吴孔明研究员
14:40-15:10
提问和讨论
15:10-15:40
11:20-11:40
《议定书》和WTO规则对转基因生物贸易的影响及其协调对策
对外经贸大学
夏友富教授
《议定书》和WTO规则有关转基因生物贸易的规定,中国政策法规和《议定书》及WTO规则的关系,协调国家政策和国际规则的对策和措施
11:40-12:00
提问
12:00-13:30
午餐及休息
第三部分:生物安全立法和政策(继续)会议主持:程伟雪顾问(国家环保总局国际司)
生物多样性国际合作项目主持人:国家环保总局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副主任:罗高来先生
13:30-14:00
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介绍
UNDP的代表
14:00-14:30
GEF生物多样性伙伴关系项目的介绍
孙雪峰博士,国家环保总局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四处处长
14:30-15:00
提问和讨论
15:00-15:30
13:50-14:10
动物信息节点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纪力强研究员
动物数据库系统演示
14:10-14:30
微生物信息节点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马俊才研究员
微生物数据库系统演示
14:30-14:50
植物信息节点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桑卫国研究员
植物数据库系统演示
14:50-15:20
茶歇
15:20-15:40
8:30-8:50
转基因病毒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中国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孙修练博士
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目标、程序、方法等
8:50-9:10
动物用转基因细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周智爱研究员
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目标、程序、方法等
9:10-9:30
转基因鱼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张剑智博士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
项目目标、主要考核指标、开展的主要工作、项目产出等。
11:00-11:20
中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立法的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
王灿发教授
我国立法现状和问题、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转基因生物安全法内容构架、行政许可及其听证制度、风险评估及环境监测制度、越境转移管理制度、应急处理制度、损害赔偿制度。
茶歇
第八部分:公众信息和公众参和
主持人:罗高来副主任国家环保总局对外经济合作办公室
15:40-16:00
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和生物安全公众参和制度
南京环科所
薛达元研究员
国际上转基因生物标识制度和生物安全公众参和制度的相关做法、我国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6:00-16:20
国家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的建设
转基因植物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南京环科所
刘标博士
转基因植物的基因流、入侵性、对非目标生物影响和目标害虫对转基因植物的抗性评估
15:40-16:00
植物用转基因细菌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中国农科院
陆伟博士
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目标、程序、方法等
16:00-16:20
转基因水稻对稻田群落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壹组:政策和法规,召集人:王灿发、薛达元
第二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召集人:卢宝荣、刘标
第三组:环境影响监测,召集人:吴孔明、王长永
第四组:公众信息和公众参和,召集人:程伟雪、张剑智
10:00-10:20
茶歇
10:20-11:00
全体大会,各小组汇报讨论内容,每小组10分钟
11:00-11:30
UNEPLOW博士对项目进行评估
浙江大学
陈学新教授
16:20-16:40
转基因食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技术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徐海滨
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目标、程序、方法等
16:40-18:00
讨论
19:00-20:30
宴会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主要内容
第2天2005年12月13日上午9:00
第五部分: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继续)会议主持:钱迎倩研究员(中国科学研究院)
知识产权信息节点
国家知识产权局阎永红女士
生物多样性知识产权信息网
15:40-16:10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的政策和建设规划
南京环科所
徐海根研究员
信息共享政策、信息交换机制建设规划
16:10-16:30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中心的维护和管理
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李蔚
16:30-18:00
讨论和提问
2005年12月16日上午
南京环科所徐海根研究员
信息共享政策,信息交换机制和国家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所的建设情况
16:20-16:40
国家生物安全信息交换机制的维护和管理
国家环保总局信息中心李蔚女士
16:40-18:00
讨论
第三天12月14日上午
第九部分转基因生物安全分组讨论和总结
8:30-10:00
分组讨论,分成四组,各组讨论重点:中国取得的经验、存在的不足、今后工作重点和国际合作优先领域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培训班议程
附件壹:
UNEP/GEF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实施项目
UNEP/GEF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能力建设和
国家履约报告国际研讨会初步日程
2005年12月11日-16日
时间
报告题目
报告人
主要内容
2005年12月11日北京西苑饭店报到
第壹天2005年12月12日上午(8:00-8:50继续签到)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梁利群研究员
风险评估的范围、原则、目标、程序、方法等
9:30-10:00
讨论
10:00-10:20
茶歇
第六部分:环境影响监测会议主持:卢宝荣教授(复旦大学)
10:20-10:40
转基因大豆的风险评估和环境监测
南京环科所
王长永研究员
试验背景、目的、方法和主要结论
10:40-11:10
第三次国家报告和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主持人: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司司长万本太博士
8:30-9:00
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三次国家报告的介绍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朱广庆先生
第三次国家报告编写回顾,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9:00-9:40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就和展望
赵士洞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
9:40-10:00
生态系统和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介绍
张剑智博士,国家环保总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办公室
10:00-10:30
茶歇
10:30-11:30
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成果
刘纪远所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和资源研究所
11:30-12:00
提问和讨论
12:00-13:30
午餐
2005年12月16日下午
万本太司长总结发言
11:30-12:00
万本太司长会议总结
12:00-13:30
午餐和休息
第三天12月14日下午
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主持人:LOW博士UNEP项目经理
13:30-13:50
UNEP/GEF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换机制能力建设项目汇报
南京环科所
徐海根研究员
开展的主要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等。网站信息以及全国自然保护区基础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生态旅游数据库、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等演示。
NBFProjects,
UNEP-GEFBiosafetyUnit
9:50-10:20
会议代表合影
茶歇
第二部分:生物安全立法和政策会议主持:朱广庆副司长(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
10:20-10:40
UNEP正在实施的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实施项目的介绍
LOW博士
10:40-1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