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二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修复成为当今重要的任务之一,与此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变得尤为迫切。

本文将深入探讨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方法以及存在的挑战。

一、重要性1. 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旨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功能,维持生物圈内各个物种的平衡。

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所需的一系列生态服务,如水源、空气净化、土壤保持等。

只有保护好生态系统,才能确保地球上的各种生物能够正常生存与繁衍,并且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2.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有助于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我们人类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与决策对自然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保护生态环境与多样的生物种群,能够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方法1. 生态系统恢复针对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包括植树造林、湿地的恢复、河流的清理与改善等。

通过恢复原本的生态系统状态,可以恢复其功能,并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2. 物种保护与复育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对珍稀物种的保护与复育。

建立自然保护区、禁猎区等手段,限制人类活动对物种的侵害,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与繁殖地。

针对濒危物种,通过繁殖与放归,增加其种群数量,防止灭绝。

3. 教育与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是保护工作的关键一环。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宣传,让公众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推动人们的环保行为,减少对自然的损害。

三、存在的挑战1. 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生态环境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与经济利益的平衡问题。

一些非法的经济活动可能会导致环境的破坏,但是又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如何在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专业知识

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专业知识

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专业知识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是当下社会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知识,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或利用生物物质,以达到制造产品、提高生产力、治疗疾病等目的的科技。

而生态环境则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生物技术与生态环境紧密相关,它们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

正确理解、应用和管理生物技术,可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起到积极作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的相关专业知识。

一、基因编辑技术与生态环境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中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

它可以通过改变动植物的基因结构,使得它们具有更好的抗病性、适应性等特点,从而提高生物的生产力和品质。

然而,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对生态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改变植物的基因结构可以提高其耐旱性和抗病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但是,这也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改变植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因此,在应用基因编辑技术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和监管,以尽量减少不良影响。

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不同生物种类和种群的遗传、物种和生态多样性。

它是生态系统健康和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还能够具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生物技术的应用。

例如,基因库技术可以收集保护珍稀物种的种子或细胞样品,以确保这些物种在未来能够得到恢复和保护。

同时,通过人工繁育和撤离技术,可以使得一些濒临灭绝的物种得到成功保护。

三、生态系统的修复与可持续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气候变化等。

这些影响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到了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成为了当下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知识点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科学,而环境保护则是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行为和措施。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因为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知识点。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它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于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保护生态系统可以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以及减少污染等方式来实现。

2.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指的是某一地区或特定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程度。

保护物种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人类活动对于物种多样性的破坏主要包括森林砍伐、过度捕捞、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以及生境破坏等。

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我们应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推动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以及加强对非法野生动植物贸易的打击。

3.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生物学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气候变化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非常显著。

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等现象会对生物的生存和繁衍产生重大影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等。

4. 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

在环境保护方面,生物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可以开发出高效的生物农药来替代化学农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利用生物技术可以研发出高效的生物能源生产方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5.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培养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以及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

生物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应该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生态链、生态网,维持着地球上复杂的生命体系。

而生物多样性则包括了所有生物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多样性,它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非生物和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自然系统。

在自然界中,因为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生物体得以吸取养分、利用光能和水分等,同时也可以循环利用这些物质。

其中,生物体利用这些种属多样的营养物质,也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生物多样性包括了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等,这些因素都与生态系统的平衡密切相关。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它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密切相关。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作用,而过度的物种消失和减少都将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例如,如果某一物种消失,则其食物链上和下游的生物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境多样性是指自然界不同地域内的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境类型。

这些繁多的生态环境条件和生境类型,对生物的适应能力、分布和繁殖都有着直接影响。

如果生境多样性得到保护,那么不同种类的生物体都可以在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中得到良好的生长和繁殖。

同时,生境多样性也意味着生态系统中更为丰富的物种,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基因多样性是指同种物种内部存在的遗传差异,它是生态系统内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多样性可以通过繁殖和选择等方式来保持。

同时,基因多样性也有助于抵御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从而保证生态系统的持久性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维护着地球上复杂的生命体系。

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这是我们对未来、对人类福祉负有责任的一种表现。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新高考二轮复习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54张)

2.(2020·山东等级考)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 无公害农业通过禁止或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加大 有机肥的应用,对土壤生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某土 壤中部分生物类群及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三种农业模 式土壤生物情况如表所示:
食物网复杂程度 取样深度/cm 农业模式 生物组分(类)
(相对值)
常规农业
C [土壤中的小型动物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如一些植物害 虫,分解者如蚯蚓等,A错误;实现物质循环至少具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由 题干信息可知,泥浆生物反应器中只加入了分解者,因此不能实现物质循 环,B错误;据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信息可知,加入的菌种进行有氧呼吸,分解污染物获取 生命活动所需营养物质,属于分解者,C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由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由题意可知,泥浆生物反应 器中只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D错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 物理 行为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 生物的种间关系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 (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__合__作__用__或化__能__合__成__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二、研透教材
1.易误辨明
(1)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
C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 能相对稳定的能力,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既存在于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内部,B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 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强,C正确;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但其恢复力 稳定性低于草原生态系统,D错误。]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

2011----2012(2)学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现代生命科学导论论文题目: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学生:学号:成绩:浅谈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摘要: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生态环境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之中包含着生物的多样性,各种各样的生物共同组成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生态环境。

为了人类的生存,我们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关键词:生物生物多样性生态生态环境保护一、生物多样性(一)、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0世纪后叶生命科学各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突破性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位子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很多科学家认为在未来的自然科学中生物科学将成为带头学科,甚至预言本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

据可靠的数据说明每天约有100多种生物在地球上绝灭,很多生物在没有被人类认识以前就消亡了,这对人类无疑是一种悲哀和灾难。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也越来越多,例如,在美国近年统计48万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从事生命科学的占51%。

在生物科学诸多的分支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生物科学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也是全球生物学界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目前,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比如森林砍伐、植被破坏、滥捕乱猎、滥采乱伐等,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6篇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6篇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选6篇为大家收集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通过调查、收集与分析资料,提高信息收集能力。

3.培养爱护动植物,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难点:正确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爱国大熊猫暖暖的短视频,激发学习兴趣,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珍稀生物呢?(金丝猴、藏羚羊、华南虎、水杉、广西火桐、对开蕨等。

) 设疑:对于这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它们?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1.建立自然保护区多媒体展示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提问:什么是自然保护区?(可以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通过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进而保护生物。

) 教师讲解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意义,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课前查阅的自然保护区相关内容。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开展生物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还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和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教师补充: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展示资料卡:把濒危物种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提问: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叫做迁地保护,能够对濒危生物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3.建立濒危种质库展示中国国家种质库内景,提问:我国建立了哪些种质库?他们有什么作用?(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作用: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颁布法律出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文件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提问:这些法律和文件资料对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作用?同桌间交流。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的基石,是地球生命和生态系统的保障。

它不仅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还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而生态系统功能则是指生态系统通过交互作用和物质转换等过程提供的物质、能量和服务,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产等。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方面来阐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一、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群落组成,其中每个群落都包括大量的生物种类。

这些生物种类通过建立和维护复杂的生态相互作用网络,提供了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重要基础。

一旦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相互作用与生物群落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以影响生态系统功能。

例如,如果某生态系统中某种植物的数量大幅减少,它与其他生物种类之间的相互作用就会受到干扰,这就会导致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性变差,使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二、生态系统功能对生物多样性的依赖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与提高也非常重要。

这是因为生态系统中的每种生物种类都具有特定的生理生态特性及其产生的生态功能,这些生态功能是驱动生态系统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机制。

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对于土壤的养分循环和质量生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植物中的植物吸收营养,促进光合作用和氧气分解等复杂生态功能也需要由不同的生物种类合作完成。

因此,生物多样性对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这一点不容小觑。

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相互促进同时,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之间也具有双向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可以促进生态系统功能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缓生态系统受到外部干扰的程度,从而使生态系统更具自我修复能力。

另一方面,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也可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题型三 材料题 类型二 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1. (2018岳阳)阅读材料作答 【资料一】过去,在洞庭湖湿地栽种了大量欧美黑杨,该树生长快、耗水多。调查还发现种植户选湖泊湿地,挖沟起垄,沟排水垄植树,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发展。为了尽快修复湿地,目前西洞庭湖正在全力清理欧美黑杨。 【资料二】袁隆平院士团队利用半野生水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获得了180个品种,通过耐盐碱栽培实验,有三个品种正常生长!对这三个品种的后代继续进行耐盐碱选育,获得了耐盐碱效果更高的海水稻。其最低亩产300公斤,最高亩产620公斤,口感香甜甘糯,且栽种过程不需要施用化肥。我国盐碱地有9900多万公顷。袁隆平院士表示继续对海水稻优化选种,力争在2020年种植1亿亩盐碱地,按最低亩产计算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昔日贫瘠荒芜的盐碱地将变成希望的田野! (1)资料一,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美黑杨当初作为经济林木和抑螺血防林引入,我们熟悉的辣椒、红薯也是自国外引入的。对外来物种的引进,说说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碱能力不断提升都是变异,这些变异包括________。 A. 单纯受盐碱环境影响 B. 基因的重新组合 — 2 —

C. 染色体数目加倍 D. 基因的改变 (3)种植海水稻不用施化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有研究设想:将海洋生物高耐盐的性状利用到栽培稻上。需要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 2. (2018湘潭)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相对于传统水稻能在较高盐碱浓度的水田里正常生长,1986年,陈日胜偶然在海水短期浸泡过的土地边发现了一株带芒的水稻,从那时开始,陈日胜每年一代代种植,不断对其进行繁殖、筛选,最终,选育出名为“海稻86”的新品种。“海稻86”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具有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但早期“海稻86”亩产比较低。2014年,袁隆平团队参与改良“海稻86”,通过杂交试验和选育,到2017年秋,海水稻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轰动全国。 (1)水稻与玉米一样,同属于单子叶纲植物,水稻种子的营养主要储存在________(填种子结构名称)中。海水稻能从盐碱地有选择地吸收无机盐,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2)从以上信息可以推断,育种工作者运用选择育种和________的方法培育出高产、耐盐碱的新品种,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多样性。 (3)海水含盐率约为3.5%,某品种海水稻的耐盐率约为0.8%。在大面积海水稻试验田中,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该品种海水稻:Ⅰ直接利用海水灌溉;Ⅱ用淡化至0.9%的海水灌溉。试判断,试验后最可 — 3 —

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 A. 全部存活 B. 前者全部死亡,后者可能有部分存活 C. 全部死亡 D. 前者全部死亡,后者必定有部分存活 3. (2018江西)阅读以下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鱼类、虾等动物为食,通常栖息于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干流。每年春天,江豚开始进入繁殖期,10月生产,每胎产1仔。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西鄱阳湖的草洲浅滩,成了江豚抚育幼仔的重要场所。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江豚野外数量急剧下降。现在政府采取保护措施后,它的数量有所回升。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也在逐步提高,如过往船只纷纷为长江江豚主动让道,惟恐江豚受惊。 (1)根据“江豚10月生产,每胎产1仔”可判断长江江豚在动物类群中属于________。 (2)“雌豚有明显的保护、帮助幼仔的行为,表现为驮带、携带等方式”。江豚的这些行为从行为方式(类型)上划分属于________行为。 (3)鄱阳湖草洲浅滩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固定的太阳能。该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4)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意识的提高有助于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生 — 4 —

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的多样性。 4. (2018鄂尔多斯)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2月14日,4名中国志愿者在密闭试验舱内进行了为期180天的科学试验,为未来地外星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统技术的预先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此项试验通过高等植物和微藻,为航天员生产食物、氧气和水,并去除航天员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饲养动物,为乘员提供动物蛋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系统内的废物转化为可利用物质,从而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完全闭合循环。该试验真正实现了系统内食物、氧气和水等基本生命物质的全部再生……

第4题图 (1)据资料分析,维持试验舱内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还必须具备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资料,此生态系统中微藻的作用是提供____________。 (4)某些植物在自然环境中易于结出种子,但在此密闭环境中却比较困难,解决此问题的办法可采用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作用都非常重要,一旦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志愿者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5 —

5. (2018娄底)2018年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的空间基地生命保障系统——地基综合实验装置“月宫一号”取得圆满成功,志愿者封闭生存370天出舱。 “月宫一号”是基于生态系统原理将生物技术与工程控制技术有机结合,构建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障。 我国此项技术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研究成果将为我国今后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第5题图 (1)“月宫一号”系统内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植物在系统中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不可食部分、人的粪便和排泄物、生活垃圾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从而维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腐生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 (4)假设“月宫一号”中携带的微生物中有硝化细菌,该细菌能氧化氨,并利用此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和氧气,你认为硝化细菌应该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 — 6 —

(5)要维持该系统内物质能量平衡,长期稳定运转,你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014岳阳)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旨在进一步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6月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介绍环境质量状况时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形势严峻,对74个城市空气中PM10、PM2.5、SO2、NO2、CO和O3六项污染物进行监测评价,达标率仅为4.1%。 “雾霾”成为2013年度十大关键词。雾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一旦进入呼吸系统,轻则会造成鼻炎等,重则会造成肺部硬化,甚至造成肺癌。雾霾天气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专家建议:市民在雾霾天气应减少出门;家中门窗紧闭时可用空气净化机净化空气;雾霾天气出门时尽量戴有特殊功能的口罩等。 (1)雾霾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危害是增加______系统的发病率。 (2)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________。但呼吸道对气体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空气中的颗粒可以透过________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3)作为中学生,遇到雾霾天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在我国不少地区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和 — 7 —

健康。对治理雾霾,你有何建议?(请答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1. (1)栽种了大量的欧美黑杨,耗水多;种植户选湖泊湿地,挖沟起垄,沟排水垄植树 自然保护区内要慎重引入外来物种,否则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 (合理即可) (2)BD (3)盐碱地(海水)中有大量无机盐 转基因技术 2. (1)胚乳 控制物质进出 (2)杂交育种 基因 (3)B 3. (1)哺乳类 (2)繁殖 (3)光合作用 更弱 (4)基因 4. (1)阳光、温度、湿度、空气、水分、土壤等 (2)微藻(植物)→动物→人(或“微藻(植物)→人”) (3)氧气和食物 (4)人工授粉 (5)食物链被破坏 5. (1)太阳能(或太阳,光能) (2)制造有机物,为系统内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维护碳—氧平衡 (3)分解者 (4)生产者 (5)有相对稳定的物质循环(合理即可,如光照、植物的数量等) 6. (1)呼吸 (2)清洁 肺泡 (3)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答案合理均可) (4)减少开私家车出门,采用步行、骑自行车及公交车等低碳方式出行 家用厨房选用清洁能源、清洁灶具(答案合理均可)

参考答案及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