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响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及措施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生态系统内所有生物在物种层次、遗传层次和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境类型的多样性、生物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多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 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若一个物种数量减少,或者某一环节的破坏,都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保持生态平衡,让生物物种之间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得到保障,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存在的美学价值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拥有独特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功能,自身已经成为人们观赏和探索的对象,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尤其是珍稀濒危、特有的物种更是显得珍贵和独特,值得珍惜和保护。
3. 对经济的支持和推动生物多样性支撑着全球范围的产业,对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如鱼类、陆地植物、昆虫、林木等都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和产品生产的原料。
然而,因为人类的过度捕捞和过度砍伐破坏等原因,很多物种数量减少,很可能在未来对人类经济和生计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能够促进可持续经济发展。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1. 保护生境生境是物种存活、繁殖和自然选择的基础,保护生境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第一步。
保护生境就是通过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修复破坏的自然环境,保护关键地区的物种和生境,重建自然生态系统,以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并恢复生态平衡。
2. 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是指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而建立的地理区域。
自然保护区通常通过设立保护区和生物保护地、自然保护区等方式来保护重要物种和栖息地,从而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让生物在安全、自由的状态下生存繁殖。
3. 建立法律制度和标准建立有关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和标准非常重要。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分析报告

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分析报告概述: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快,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这种需求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保护策略,同时对这些策略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
保护策略:1. 制定保护区网络:制定保护区网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等方式,可以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中国制定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将重要生态功能区划为国家公园并加以保护。
2. 推动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认识的关键方法。
各国需加强对学校、社会和媒体等方面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举办科普展览、开展生态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方法。
3. 促进国际合作: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合作。
共同研究、共享经验和技术,加强跨国保护区建设和物种保护项目。
例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组织发起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倡议,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保护行动。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分析:1. 保护措施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保护措施对物种多样性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直接影响包括减少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关键物种、控制非法捕捞和非法狩猎等;间接影响则包括改善环境教育水平,提高公众对保护的意识,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减缓物种灭绝速度,恢复生态平衡。
2. 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护: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对人类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保护措施的实施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护。
例如,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可以维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吸存等功能,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可以维护渔业资源和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健康。
3.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环境保护则是指保护自然环境,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本文将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是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为各类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水源和居住空间。
同时,环境污染和破坏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其次,生物多样性保护也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护,能够提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的健康发展。
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需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挑战然而,实际情况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性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过度的资源开发、过度的农药使用、过度的城市化进程等,都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也对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威胁。
气候变暖、海洋酸化等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和功能变化。
此外,缺乏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也是困扰的因素之一。
三、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是必要的。
首先,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定。
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进行严厉惩罚。
其次,加强科研力量,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科学的发展。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也称生物样式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这包括物种丰富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 维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网络。
物种的消失或减少会破坏这个平衡,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2. 促进物种适应性生物多样性使得物种能够适应和应对各种环境压力和变化。
物种的多样性意味着它们具备了多样的基因组,拥有更强的适应性和进化潜力。
这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疾病传播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3. 提供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获取各种生物资源的基础。
包括食物、药物、纤维材料等在内的大量资源都来自于生物多样性,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保护1. 核心威胁因素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许多威胁。
其中,栖息地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变化和污染是最主要的威胁因素。
栖息地破坏导致了许多物种失去了生存的栖息地,物种灭绝使得地球失去了大量独特的生命形式,气候变化加剧了许多生物的生存困境,污染使得水体和土壤变得不适合生物生存。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法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和恢复物种的自然栖息地。
(2)加强对非法狩猎、盗猎和走私活动的打击,保护濒危动植物免受非法捕杀。
(3)推广可持续的农业和林业管理模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
(4)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5)加强公众意识,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鼓励保护行为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对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1. 经济意义生物多样性对于经济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个生物圈内,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体特征,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环境信息,对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影响非常大。
一、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均有深远的影响。
(一)保持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平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不同的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根据自身特点、习性等不同的因素,以某种方式和程度相互作用,整体上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如果一个物种的数量减少或消失,就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不平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生态缺失、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二)保持物种遗传多样性物种的生存和发展,不但取决于它们的数量和生长情况,还取决于物种内和物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保持遗传多样性有利于自然选择在物种中发挥作用,使物种适应环境,进而产生更多的基因变异和新的遗传特征,从而增强物种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三)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方面,生物多样性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物种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另一方面,生态系统中的许多微生物、昆虫和植物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生物控制、有机肥料等有益的服务功能。
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防止生态系统发生灾难性的变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涉及到广泛的领域,包括伦理、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并需要各方面协力合作,在政府、企业、科学、社会等方面形成有机合力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二)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目标,因为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促进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不同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下文将从经济、环境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来论述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它对我们的生活和未来的影响。
1. 经济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为各个行业提供了许多资源,包括食物、药物、纤维和能源等。
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农作物和药材都来自生物多样性,例如小麦、玉米、医用植物等。
如果失去了某种物种,这将对相关行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另外,生物多样性提供了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保护、气候调控和土壤保持等。
这些服务对于农业、旅游业和能源产业等都至关重要。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确保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长期可持续性,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 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对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构建复杂的食物链和生态网络,生物多样性可以控制害虫和疾病的传播,维持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另外,生物多样性对于气候调节也起着重要作用。
森林等生态系统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同时,海洋生物多样性也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防止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的退化,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健康。
3. 生态影响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加生物群落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角色和功能,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当某些物种受到威胁或灭绝时,整个生态系统可能会受到破坏,导致连锁反应。
另外,生物多样性还对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当生态系统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物种的多样性能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适应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和生态修复。
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分析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保护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物种及其所占据的各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是地球上自然界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文化意义,其保护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分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的保护措施,并探讨如何在实践中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1. 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各种物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网络。
当某个物种数量减少或消失时,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其他物种数量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不稳定。
2. 保护基因资源: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基因的库存和延续。
不同的物种携带着独特的基因组合,对人类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确保基因资源的丰富性和可持续利用,为人类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生物资源。
3. 维护生态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水资源的净化、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
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将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 保护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文化密不可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与生物多样性紧密相关。
许多文化习俗、宗教仪式和艺术形式都与特定的自然物种或生态系统有关。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味着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智慧的延续。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分析1.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是最直接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之一。
通过划定保护区边界,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
同时,保护区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2.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制定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对侵犯生物多样性的行为进行处罚。
加强侵权行为的监测和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从而促使公众和企业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类、种群和基因的多样性。
它包括所有生物体和它们所存在的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被认为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对维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环境保护就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域、土壤和自然资源等要素。
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促进和依赖。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环境稳定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生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各种生态系统功能,如提供食物、水源和气候调节等。
不同生物种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作用和依赖,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雨林中的植物是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的关键,它们还可以保持水源的稳定性,防止土壤侵蚀,从而保护水域的质量。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环境保护措施,如保护自然栖息地、控制污染和非法捕捞等,可以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自然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只有保护了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才能确保物种的繁衍和生存。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保护赔偿机制等方式,可以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它们的栖息地,增加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减少这些负面影响,并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更好的环境。
此外,生物多样性和环境保护也与人类的福祉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如食物、药物和自然资源等。
许多药物和医疗技术都是从自然界中的生物中提取和发展而来的,失去生物多样性将丧失这些宝贵的资源。
当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丰富时,它还会吸引游客和研究人员前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因此,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保障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体污染物种类繁多,依据污染物质所造成的环境问题, 主要有以下类型:
(1)富营养化污染。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经常含 有一定量的氮和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水体中过量的磷和 氮,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蓝绿藻和红藻迅 速生长,它们的繁殖、生长、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 少,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使水质恶化。 (2)重金属污染主要是汞、镉、铅、铬、钒、钴、钡等。 重金属在工厂、矿山生产过程中随废水排出,进入水体 后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经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终进入 人体。 (3)石油污染。在石油的开采、贮运、炼制及使用过程 中,由于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进入环境而造成污染。当 前,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问题。近年 来,一般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左 右。
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 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 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 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 从而使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 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 把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 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 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 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 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臭氧层空洞的原因及其防治保护 原因:大量排放氟氯烃(氟利昂) 保护臭氧层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消耗 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如使用无氟冰箱, 并组织 人力物力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生பைடு நூலகம்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原因1:人口迅猛增加
-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口的数量就在增长。在生产力落后 的时候,人口的数量受到自然因素如旱灾、虫灾、火灾、水灾、 地震等的控制; 另外,人类自身制造的灾难如战争、贫困也使得 人口数量得以控制.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的数量与寿命 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 - 19世纪工业革命后,人口的增加就成了全球的主流,在经 济发展中国家最为明显。1830年全球人口只有10亿,1930年达 到20亿,2000年达到了60亿 - 中国1790年人口约3亿,1860年约4亿, 1970年8亿人口, 2000年就超过13亿人口了
在种群水平上的影响。物种是以种群的形式存在的, 最近研究表明,当种群以复合种群的形式存在时,由于 某处的污染会导致该亚种群消失,而且由于生境的污染, 该地方明显不再适合另一亚种群入侵和定居。此外,由 于各物种种群对污染的抵抗力不同,有些种群会消失, 而有些种群会存活,但最终的结果是当地物种丰富度会 减少在生态系统层次上的影响。污染会影响生态系统的 结构、功能和动态。严重的污染可能具有趋同性,即将 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最终变成基本没有生物的死亡区。 一般的污染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结构,导致功能的改变。 值得指出的是,重金属或有机物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经食 物链作用,会有放大效应,最终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生物多样性是近年来国内外最为流行的一个词汇。 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 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 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 现在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 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 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 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遗传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 息的总和。这些遗传信息储存在生物个体的基因之中。 因此,遗传多样性也就是生物的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任 何一个物种或一个生物个体都保存着大量的遗传基因, 因此,可被看作是一个基因库。一个物种所包含的基因 越丰富,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基因的多样性是生 命进化和物种分化的基础。
(2)对人类健康的贡献
大部分药物是依靠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世界上各国、各民族都有源于物种的传 统药物,如日本的和汉药、朝鲜的东药、 印度的阿育吠陀药、中国的中药、藏药、 蒙药等。 中国有记载的药用植物已有5000种,常 用的约有1000种,相当多的动物已经作 为主要的药物,如水蛭素是珍贵的凝剂, 蜂毒治疗关节炎,某些蛇毒能控制高血 压,斑蝥素可以治疗某些癌症。
生物多样性对环境的影 响及保护
13级生科2班 刘晶晶
形形色色的植物
形态各异的动物
原鸡 丹 顶 鹤
褐马鸡
金猫
白唇鹿 斑 羚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介绍 生物多样性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 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 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原因4: 外来物种入侵
- 外来种的入侵从字面上理解是增加了一个 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事实上,历史上那些无害的 生物也是通过人的努力而扩大了分布范围的,一 些驯化的作物或动物已经成了人类的朋友,如我 们食物中的马铃薯、西红柿、芝麻、南瓜、白薯、 芹菜等;树木中的洋槐、英国梧桐、火炬树;动 物饲料中的苜蓿;动物中的红鳟鱼、海湾扇贝等, 这些物种进入到异国他乡带来的利益是大于危害 的然而,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来讲,生物 的入侵毕竟是个扰乱生态平衡的过程,因为,任 何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是经过了几十亿 年演化的结果,这种平衡一旦打乱,就会失去控
生态系统是各种生物与其周围环境所构成的自 然综合体。所有的物种都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在生态系统之中,不仅各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 此制约,而且生物与其周围的各种环境因子也是相 互作用的。从结构上看,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所构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对地球 上的各种化学元素进行循环和维持能量在各组分之 间的正常流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是指地球上 生态系统组成、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各种生态过程的 多样性,包括生境的多样性、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 的多样化等多个方面。其中,生境的多样性是生态 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生物群落的多样化可以反 映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破坏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决定 他的内在因素是基因的多样性,外在因素是生态系 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 多样性,生态系统又往往引起基因的变化。而破坏 环境恰恰破坏了系统的多样性,进而破坏生物种类 的多样性,最终破坏了基因的多样性当动植物在特 定地区进化并适应当地的环境特征时,便与其他地 区的物种有了区别,而很多都是本地区所特有的, 以致在其他地区无法生活。任何生物群落区内部都 有很多生态区,有着自己独特的动植物、气候条件、 土壤条件等。而破坏了这些东西,就有可能改变生 物的变化,日积月累会导致生物基因的改变,也就 影响了物种的遗传多样性等……
原因3: 环境污染
- 随着人类的发展,环境污染也加剧。环境污染会 影响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而导致 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目前有两 个基本观点:
一是由于生物对突然发生的污染在适应上可能存 在很大的局限性,故生物多样性会丧失; 二是污 染会改变生物原有的进化和适应模式,生物多样 性可能会向着污染主导的条件下发展,从而偏离 其自然或常规轨道。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多样性 在遗传、种群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降低在遗传 层次上的影响。虽然污染会导致生物的抵抗相适 应,但最终会导致遗传多样性减少。这是因为在 污染条件下,种群的敏感性个体消失,这些个体 具有特质性的遗传变异因此而消失,进而导致整 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污染引起种群的 规模减小,由于随机的遗传漂变的增加,可能降 低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 污染引起种群数量减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 生物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物种多样 性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指一定区域内 的物种丰富程度,可称为区域物种多样 性;其二是指生态学方面的物种分布的 均匀程度,可称为生态多样性或群落物 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衡量一定地区 生物资源丰富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生态系统多样性
温室效应
应使气 温升高, 两极冰 川将熔 化。淹 没沿海 城市和 农田。 加剧了 沙漠化。
冰川融化让我们的北极熊无家可 归。。。。。。。
土壤的污染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 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和人畜粪尿中含有 许多植物需要的养分,用污水灌田或施用粪肥一般 会使农作物增产。但这些废水、废物中的病原菌、 病毒、寄生虫及虫卵等则进入农田,沉积于土壤中, 造成土壤的生物性污染。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一)直接价值
(1)提供食物来源
全世界估计万余种陆生植物,而迄今为止仅有150余种 被人类大面积种植作为食品。 世界上90%的食物来源于20个种。目前人类所需的粮食 75%是来自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大麦、甘薯和 木薯7种农作物。前三种又占总产量的70%以上。
大 气 环 境 问 题
大气中的杀手“酸雨”
水污染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 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 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 河湖海,污染了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 径流总量的14%以上。
双氢青蒿素 可用于各类疟疾。尤 其适用于抗氯喹、抗 喹哌恶性疟疾和凶险 型脑型疟的救治。 (现在)
一种不起眼的野草 (过去)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地球上的物种总数大约在1000— 3000万种 之间。大量物种将被人类发现和描述。目 前记述到的物种175万种。
全世界目前约有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 动物濒临灭绝。
(3)微生物与人类
栽培大型真菌; 应用茯苓、猴头、灵芝、冬虫夏草等 入药; 抗生素已使天花消灭,霍乱、骨髓灰 质炎等疾病得到控制。 微生物用来大规模生产酶制剂、有机 溶剂、酒及酒精、氨基酸、维生素、 菌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