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然而,这种变化却正逐渐削弱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一、生境破坏:1.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大片的自然栖息地被开发建设,导致大量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存环境。

2.砍伐森林和过度开垦土地,直接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物种失去了栖息地。

同时,这也破坏了生物间的相互依赖和平衡关系。

3.水体污染和土壤退化,加剧了动植物物种的损失。

水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数量减少,土壤退化则影响了植物生长,间接影响了其他生物。

二、物种外来入侵:1.由于全球化的推动,不同地区的物种被引入到新的环境中,这些物种对原生生物造成了威胁。

这些入侵物种可能通过竞争、疾病传播等方式,占据原有物种的资源,导致后者数量减少或灭绝。

2.外来物种的入侵还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改变动植物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某些外来植物可能无法被原有动物食用或传粉,导致食物链断裂。

三、过度捕捞和破坏性捕鱼:1.全球渔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过度捕捞。

长期以来,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了许多鱼类物种的衰退和灭绝。

2.使用炸药、毒鱼剂和不合理的渔业管理手段,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这不仅影响了鱼类本身,还对其他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导致了许多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和栖息地发生变化。

某些物种可能无法适应变化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等条件,进而减少其数量甚至灭绝。

2.全球变暖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现象,这对海洋生物和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威胁。

为了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物种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自然栖息地,避免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土地。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物种之间的差异和相互关系。

然而,由于人类的发展和活动,生物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

本文将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首先,人类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房屋、道路和工厂,这导致了许多物种失去了原有的栖息地。

例如,森林被砍伐来建设城市和农田,湿地被填塞用于工业发展。

这些行为使得大量野生动植物失去了原本所依赖的环境,有些物种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

其次,人类的农业活动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大规模种植单一作物成为了常见的实践。

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碎化,使得大量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

此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也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害。

农药残留会对昆虫和其他动物产生毒性影响,而化肥的使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

第三,气候变化也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由于过度使用化石燃料,人类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温度升高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这使得许多海洋生物失去了栖息地。

同时,气候变化还会引发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水和飓风等,这些灾害会导致大量物种死亡和栖息地破坏。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一系列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力度。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各种生物栖息地和物种的关键措施,通过划定保护区域并加强巡逻和监测,可以有效减缓种群衰退和栖息地破坏。

其次,我们应该鼓励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实践。

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方式,有助于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同时,推广多样化农作物种植和耕地轮作,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提供更多的食物来源。

第三,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

我们需要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转向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此外,大规模植树造林和恢复湿地等措施也有助于吸收二氧化碳和保护栖息地。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生物种类的数量和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命系统的基础,维持着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然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以及生态系统的破坏。

以下将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探讨。

首先,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物种的灭绝。

过度的捕猎、森林砍伐、土地开垦和污染物的排放等活动,破坏了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导致它们无法生存和繁衍。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数据,全球每年有数百个物种灭绝,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高出1000倍以上。

许多动物,如熊猫、老虎和北极熊,正面临着濒危和灭绝的威胁。

其次,人类活动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减少。

不断扩大的农业需要大量的耕地和化肥农药的使用,这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农田的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用于农地和人类居住,这使得林地动植物的数量大大减少。

另外,过度的捕捞活动导致了许多鱼类和海洋生物的减少,甚至有些海洋生物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第三,人类活动带来了生态系统的破坏。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危害了许多生物的生存环境。

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使得许多动植物无法在污染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此外,过度的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自然栖息地,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最后,气候变化也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类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的不稳定。

这对许多动植物造成了威胁,许多栖息地受到了破坏。

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的变化使得许多物种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条件,从而减少了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以限制砍伐森林、过度捕捞等破坏生态系统的行为。

其次,应加大对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力度,以划定特定区域,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和种群,促进生物种类的繁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
享学课堂
自然因素 雪灾、洪涝、火山……
人为因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类的不合理活动直接或间 接产生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对生物资源的过渡利用
濒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而 且致危因素仍然存在的物种; 渐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物种的。 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同时引 起20—30个物种的灭绝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是物种多样性减 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森林的过度砍伐、渔业过度 捕捞等。在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同时物种多样性 急剧减少。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破坏
环境污染
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过度放牧、开垦荒地、 偷猎走私、大规模城 市化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外来物种引入 等
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栖息地岛屿化
人工选择品种 遗传多样性丧失
……
例:大熊猫、美国大豆……

第十章生物多样性 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教案

第十章生物多样性 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教案

第十章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本章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通过科学事实说明了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过度采伐、捕杀、破坏栖息地、污染环境正在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长久的福祉,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迫在眉睫。

二、课题:第十章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扼要叙述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举例生活中的一些活动说明人类的这些活动可能破坏生物栖息地、污染环境,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利用富集作用的概念分析污染物质对人类自身的危害。

简要描述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应对垃圾危机,你能做什么”等活动,提高环境保护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逐步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懂得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污染环境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

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每一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懂得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并转化为自觉的行动。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类活动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面影响着生物多样性。

难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人类不合理活动。

六、教学用具:自制PPT八、板书:第十章第3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1、濒危物种2、渐危物种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1、栖息地破坏2、环境污染三、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九、评价:1、应对垃圾危机,你能做什么?分类统计你家一星期的垃圾里,可再生、可利用和不能利用的量。

统计全班同学家庭中日常垃圾的情况。

你有什么建议可以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让你家的垃圾量降下来?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你有什么建议?2、制作一份小报,介绍一种入侵生物,分析其结构和生理特点,提出合理控制措施。

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化,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深入,生物多样性正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着重分析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一、人类活动的类型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森林和自然栖息地被开发用于住房、农业和工业。

这种变化导致了物种栖息地的丧失,严重冲击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气候变化: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显著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迁改变了许多物种的栖息环境,打乱了生态平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导致物种灭绝。

3.外来物种引入:随着全球贸易和旅行的增加,外来物种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中。

这些外来物种往往会与本地物种发生竞争,侵占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

4.污染:人类活动排放的工业废物、农业化肥和农药等污染物不仅影响了水土质量,还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这种污染可能导致生物基因的突变、种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灭绝。

二、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后果生物多样性的下降对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包括:1.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弱:生物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能更好地提供清洁水源、土壤肥力和气候调节等生态服务。

一旦生物多样性下降,这些服务的供给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

2.疾病的传播:生物多样性减少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使得某些物种繁殖过快,从而成为病原体的宿主,提高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这种情况在农业生产和人类公共卫生领域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3.经济损失:许多行业,如渔业和旅游业,依赖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一旦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相关行业可能受到冲击,导致经济损失,同时影响到人们的就业和生活。

4.文化与教育的损失:生物多样性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显著。

这种影响涵盖了各个层面,从栖息地破坏到物种灭绝,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潜在的解决方案。

一、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影响最显著的方面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原始森林、湿地和草原等自然栖息地不断收缩。

大量的土地被开垦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直接导致了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

这使得许多动植物失去了合适的生存空间,许多物种面临威胁和灭绝。

解决方案: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和恢复栖息地。

政府可以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栖息地的破坏。

同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城市建设,鼓励人们采用环保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方式,减少对自然栖息地的侵占。

二、物种灭绝人类活动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

过度的狩猎、非法采伐和非法贸易等活动严重威胁到了珍稀濒危物种的存活。

例如,大象、犀牛和老虎等野生动物正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威胁。

同时,生态平衡的破坏也会导致其他物种的灭绝,因为每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解决方案: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国际社会应强化法律和执法力度,打击非法狩猎、采伐和贸易。

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充足的栖息地和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

教育公众关于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保护物种的行动。

三、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还体现在气候变化方面。

工业化带来的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

这对许多生物来说是巨大的威胁,因为它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解决方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

国际社会应加强全球合作,制定并落实减排目标。

同时,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此外,投资于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以帮助生物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及其影响研究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它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持地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生境破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的大量开发和改造必然伴随着对本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而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般都是持续性的,这就会导致生态破坏的程度不断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就越来越大。

2.生物入侵人类活动使得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同时也带来了生物多样性的跨越流失和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很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当地生物的竞争力下降,从而导致原有物种减少或消失,影响了整个生态平衡。

3.资源过度开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会损害地球生态系统的健康。

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的开采和利用,短时间内使得人类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这也消耗了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极大地破坏了当地的原始生态系统。

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1.维护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扮演着维持整个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角色。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保证了食物链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每种物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其他物种的存在。

2.提供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天然产物,包括木材、纤维、纸张、食物等,同时也提供我们最普遍的药物来源。

3.社会文化利用生物多样性还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包括民俗文化、传统习俗、宗教信仰和文学艺术等方面。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能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2.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保护人类自身,因为许多食物、药物来源都需要从自然界获得;3.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利于保护地球环境,提高人类环境质量。

四、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限制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费,保持生态系统平衡;2.设立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3.通过公共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种多样性丧失的现状
从1600年~1800年间,地球上的鸟类 和兽类物种灭绝25种;从1800年~1950年 地球上的鸟类和兽类物种灭绝了78种。曾 经生活在地球上的冰岛大海雀、北美旅鸽、 南非斑驴、印尼巴厘虎、澳洲袋狼、直隶 猕猴、高鼻羚羊、台湾云豹、麋鹿等物种 已不复存在。
• 地球38亿年进化以来,物种总数达500万 种左右; • 现代全球有记录和命名的物种约170万种, 其中6%在寒带、59%在温带、35%在热带; • 目前全球每天都有物种的灭绝或消失, 每年灭绝和消失的物种可能高达万种; • 20世纪已有约20%物种灭绝或消失,预计 至2050年将有25%以上的物种灭绝或消失;
我国生物入侵状况
中国是遭受外来 生物入侵最严重的 国家之一。 目前入侵中国的 外来物种有400多种,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 盟公布的全球100种 最具威胁的外来生 物中,中国有50余 种。每年造成的经 济损失达570多亿人 民币。
当初从欧洲引进作为园艺植物的沙枣和柽柳,如今在亚利桑 那州的谢伊峡谷国家纪念地肆虐,破坏土壤、扰乱野生栖息地, 对本地柳树和杨树造成威胁。有关部门曾调用全国各地国家公园 的门票收入,训练和装备了一支由当地纳瓦霍印第安人组成的队 伍,把峡谷地面上的这种顽强灌木清除;但接续这项工作的经费 尚无着落,而据公园工作人员表示,清除工作需要十年时间.
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1、栖息地破坏 2、环境污染
水 体 污 染
云南滇池爆发蓝藻 生灵涂炭
环境污染
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臭 氧层破坏等。 1、水污染。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又叫 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 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 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 现象。 2、其他污染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空心莲子草(水花生) 苋 科。多年生草本。具肉质 贮藏根,具形成不定芽能力。 茎全卧或上部斜升,常呈粉 红色,中空,节着地生根。 叶对生,长圆形。 原产巴西,我国20世纪50 年代后,南方许多地方曾经 将此草作为猪饲料引种扩 散,北京、江苏、浙江、 江西、湖南、四川、陕西 等省市,后逸为野生。
豚草属菊科,豚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北美 洲,是一种适应力极强,生长旺盛的杂草,株高可达一米。 每年7-8月份开花。在抗日战争期间,豚草的种子随着日 本侵略军的马饲料传播到中国和亚洲大陆,豚草产生的 花粉是人类花粉过敏症(枯草热,也称花粉症)的主要致 病原,引发过敏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等,危害人类健康。
• 飞机草,学名香泽兰,为菊科 植物,植株高达3-7米。 • 原产于中美洲,现在南美、 非洲、亚洲热带地区。 • 20世纪20年代作为香料植物 引入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 南南部首次发现,现已侵入 海南、广东、台湾、广西、 云南、贵州、香港、澳门等 地,并向亚热带扩展。飞机 草可危害多种作物,侵犯牧 场,还能放发出化感物质抑 制邻近植物生长。其叶有毒, 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 还可引起家畜、家禽和鱼类 中毒。
2、水体中如果含有DDT,则经过一段时间后,以下生 物体内含DDT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水蚤 B.水藻 C.食肉性鱼类 D.食草性鱼类 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影响的叙述中,错 误的是( ) A.猎杀野生动物是加快物种灭绝的原因之一 B.栖息地大量破坏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 C.只要人类不再猎杀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就不会再 减少 D.生态系统中一个物种的灭绝可能会影响其他物种的 生存
保护区核心区发现大熊猫足 迹的雪地上,大量的黑色铁 合金粉尘让人触目惊心
在比斯坎国家公园的边缘,迈阿密城区的扩张鲸吞掉绿地; 一个500户新社区的开发计划必须毁掉范围内的23公顷湿地, 只有2.7公顷得以保留。政府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来减轻这个 开发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发商需要额外付出的成本还不 到100万美元——只要卖掉其中一座意大利式豪宅就有了。
• 水葫芦在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引进推 广,现在已经泛滥成灾。河道、湖泊、池 塘中的覆盖率往往可达100%,由于降低了 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水生动物死亡。
美国白蛾是一种食性杂、 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 途径广、危害严重的国际性 植物检疫害虫。它专门取食 植物叶片,食性很杂,能危害 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 花卉、蔬菜等在内的300多 种植物。 原产北美 , 广泛分布于 美国北部、加拿大南部和墨 西哥。在我国是1979年首次 在辽宁省丹东发现,现在已 经蔓延到中国很多个城市, 包括沈阳、唐山、秦皇岛、 烟台、上海等地。
越野车在弗罗里达州南部的大赛普里斯国家保护区辗压 出总长3万7千公里的车痕,新的法规限制越野车只能在 640公里长的指定路线上行驶。
涌入弗罗里达湾的船只数量暴增,在这些又窄又浅的 水道中,常常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据艾弗格雷兹国家公 园工作人员的估计,船只已经损坏了4000公顷以上的海 草床,而这些水下草原正是重要的野生栖息地。
C
C
1、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 2、人类对物种资源的过度利用是 物种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发菜终结者
人类活动 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1、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 2、人类对物种资源的过度利用是 物种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一个物种的灭绝对其他物种的 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多样性 的影响
思考: 人类哪些活动会对生态系统多样 性产生影响?
大气污染
北美死湖事件 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是西半球工业 最发达的地区,每年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 硫2500多万吨。其中约有380万吨由美国飘 到加拿大,100多万吨由加拿大飘到美国。 七十年代开始,这些地区出现了大面积酸 雨区,酸雨比藩茄汁还要酸,多个湖泊池 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
固体废弃物污染
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 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1、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
*濒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 而且至危因素仍然存在的物种
人类活动 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1、濒危物种和渐危物种
*渐危物种 ——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 物种的物种
人类活动 对物种多样性的威胁
第十章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
1、物种多样性
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 包括某一特定区域内物种的丰富度以及物种分布均匀度。
2、遗传多样性
物种内基因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3、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的多样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人类活动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三、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
人类活动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1、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
2、对农作物的影响
人类各种活动使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减低。 (A)英国Yirkshire的原始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之 一),有丰富的植物、昆虫和鸟类。(B)变成农作 物田以后,在全世界都看到类似的土地利用改变 对于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改变
北美旅鸽
十九世纪初(1800年左右),北美大陆生活着一种叫 北美旅鸽的鸟,又名漂泊鸠,喜欢成群飞行和栖宿,它们 的数量最多时在北美大陆有50亿子孙,它的肉质鲜美,是 猎手们最佳的捕捉对象。 它们终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北美大陆上,每到迁徙的 季节,它们成千上万遮天蔽日。当欧洲人刚踏上北美大陆 时,这里有50多亿只旅鸽。可是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后,由 于旅鸽肉味鲜美,开始遭到他们大规模的围猎。从此,旅 鸽也就一步步走向了灭绝。当时鸽肉在市场上轻易买到, 密执安州一个季节里就捕获了750万只旅鸽。在不到100 年的时间里,旅鸽从几十亿猛减到濒临灭绝。
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1、栖息地破坏
藏北高原令人心痛的一幕
人类活动对栖息地的破坏
过度的船只运输 对生境的破坏
断成两截的 中华鲟!
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熊猫栖息地被破坏
保护区周边约10个铁合金厂排出的大量 有毒气体和粉尘飘向保护区的山林
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熊猫栖息地被破坏
保护区内放牧将对 地表生态造成破坏
人类活动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1、栖息地破坏 2、环境污染
3、不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
宁夏的荒漠化
沙进人退
• 加拿大一枝花,又 名“黄莺”。原产 于北美。1935年从 日本作为花卉引入 台北,后来陆续传 入我国,现在遍布 南方各地。 • 在原产地,加拿大 一枝黄花并未影响 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但在入侵地野生状 态下能够 “疯长”, 迅速形成单生优势, 破坏入侵地的植被 生态平衡。
课堂练习
2、我国野生的虎已经处在灭绝的边 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D) A、虎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下降
B、虎处的营养级较高,食物不足
C、环境污染造成虎的出生率下降 D、虎被乱捕乱杀且栖息的森林减少
课堂练习
1、人类活动造成生物物种濒危和灭绝的主要 原因是( B ) ①自然衰亡②栖息地的改变和破坏③人类 掠夺狩猎④环境污染⑤物种的退化⑥自然 选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⑤⑥
集约化过程中作物多样 性的下降。Mexico、倭瓜混 种(上)。单种种植的玉米 (右)。
小结
1、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2、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课堂练习 1、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灭绝的 濒危物种 物种称为_____________ 。在 不久的将来可能成为濒危物种 渐危物种 。 的称为___________
松材线虫原产北美洲。在日本、 韩国和墨西哥等国均有发生。 以松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 松树毁灭性病害。松树感染40 天后便死亡,此病传播途径广、 蔓延速度快、防治难度大,被 称为松树的“艾滋病”。1982 年从美国和日本传入我国,是 国家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目 前松材线虫已造成江苏、安徽、 广东、重庆、山东和浙江五省 的1600万株松树死亡,直接经 济损失18.2亿元人民币,造成 森林生态效益损失216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