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
6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0
50
41
32
170
188 614
1355
122 624
1037
37
64
497
48
已灭绝的动物
–英国:黑灰海岸麻雀 ;美国:蓝色狗鱼; 澳大利亚:腹生青蛙……
–中国:华南虎?白暨豚?……
49
• 开展中国重要生态区的研究以及合理布局我国的 自然保护区成了当务之急
• 近10年是我国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最多的 时期,但相应研究工作贫乏,保护区专家少
③生态过程多样性:生态系统内各组成要素间以及各 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或相互关系的多样化。 26
27
28
29
6.6.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0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一种不起眼的野草 (过去)
双氢青蒿素
可用于各类疟疾。尤其适用 于抗氯喹、抗喹哌恶性疟疾 和凶险型脑型疟的救治。
(现在) 31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北天 河山内 辽吉黑上 江浙安 福江山 河湖湖广 广海重 四贵云西 陕甘青 宁新
蒙
龙
古
江
京津北西 宁林 海苏江徽建西东南北南东西南庆川州南藏西肃海夏疆
50
各省市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例(%,至2004年底)
神 农 架 保 护 区
卧龙熊猫保护区
51
6.7 外来种入侵与有效控制
物和二次污染物两类。
23
▪ 一次污染物:是指从各类污染源排出的物质。可分为反 应性污染物和非反应性污染物。
▪ 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经多种理化反应所生成的一系列新 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常见的二次污染物有:臭氧、 过氧化乙酰硝酸酯(PAN)、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 酸及硝酸盐气溶胶、以及一些活性中间产物等。
地球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地球环境与人的关系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规律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
因此,在环境有限地自循环过程中,人类无限制地资源开采和环境破坏无疑打破了这一平衡。
不管是在现有环境中谋求发展,还是抛弃旧的寻求新的环境,人类究竟能走多远?从生物性来看,在与地球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如今这种形式。
1.人类与大气圈大气圈是地球外面由各种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流体系统,是在生命活动参与下长期发育而形成的。
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地球各圈层,尤其是生物圈各组分,与大气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大气各组分之间保持着极其精细的平衡。
30亿年前,大气圈中氧浓度只有现在的千分之一,原始的生命为了躲避紫外线致命的伤害,只能存在于水下10m深处。
到距今6亿年时,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百分之一,出现了臭氧的保护,生命开始出现在水面上,成为生命史的第一个关键浓度。
到4亿多年前,氧浓度达到现水平的十分之一,臭氧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生命才能从海洋登上陆地,这是生命史上的第二个关键浓度。
可以看见,氧浓度对生命的出现与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下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为21%,这是亿万年来生物圈进化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观测到大气氧浓度变化。
然而,作为大气微量组分的一些气体浓度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则是不争的事实。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CO2和O3等气体浓度的变化。
20~30亿年以前,大气圈中CO2的浓度很高,约为今天CO2浓度的10倍。
到16亿年前,随着含氧大气圈的形成,大气CO2的浓度逐渐下降到今天的水平。
一定浓度CO2的存在,对地表温度的调节至为重要。
环境地学赵烨第3章

图3-2 经过大气圈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图解 (据M. J. Pidwirny,2002年资料)
3-大气圈子系统
8
3.2.2 地表辐射平衡
太阳辐射通过星际空间到达地球,实际上 大气层顶单位面积的表面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 能并不均等于太阳常数,而是随时间和空间不 同而变化,其变化受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 日照时间三个因素所制约。
3-大气圈子系统
13
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尽管受到其他因素的 干扰,从全球范围来看,热量分布总趋势仍然 与纬度大致平行,由低纬向高纬呈带状排列, 形成地球上的热量带。热量带的划分有着不同 的标准。
3-大气圈子系统
14
W/m2
图3-5 地表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
(据M.J. Pidwirny,2002年资料)
22
海拔/m
气压/hPa
图3-9 气压随高度变化曲线示意图
(据M. J. Pidwirny,2002年资料)
3-大气圈子系统
23
一般情况下气压场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种: ➢ 低气压(简称低压) ➢ 高气压(简称高压) ➢ 低压槽和高压脊 ➢ 鞍形气压区
3-大气圈子系统
24
快速气流
慢速气流 图3-10 高气压(简称高压)图解(气压/hPa)
3-大气圈子系统
9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包括:一是太阳以平行 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辐射即太阳直接 辐射;二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散射后自天空 投射到地面的辐射即散射辐射。地球是个球体, 正午太阳光线的高度角因纬度而不同,地球表面 不同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是不同的。
3-大气圈子系统
10
图3-3 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差异图解
层
年 资 料 )
(完整word版)人类活动对各圈层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各圈层的影响地球是一个特殊的物理化学系统,它和别的太阳系其他行星不同,不但有生物圈和生命的长期作用,有液态水圈和氮-氧形成的大气圈,还有与固体地圈的板块运动。
从而决定了地球系特有的物质运动与元素行为特征。
因而,这一系列的特征使得这颗特别的星球变得更加神秘而与众不同——因为开始有了人类的出现,生存与发展。
整个地球不是一个均质体,而是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
如果细分,地球总共可以分为八个圈层。
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
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四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幔圈、外核液体圈和固体内核圈。
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
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
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居于中心地位的智慧圈中,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对其他六个圈层干扰强度和广度业已远远超过了他们各自的自然振荡值。
人类活动干扰大自然能力和规模空前增长,使地表覆被、土地利用类型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量多面广的污染物干扰了原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引发了一系列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肆虐、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森林及湿地萎缩、灾害频发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危机。
一切皆源于人类的无序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种种人类生态环境问题,而环境质量演变有无不受制于人文过程以及生态破环境与地球系统的变化,继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现实或潜在的威胁。
一.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大气圈是地球表面由各种气体、水汽和多种悬浮物及其他杂质组成的复杂的流体系统,是生命活动长期参与作用的结果。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二学案4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1节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描述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的关系2.探讨人口增长过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4.讨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与个人生活的关系,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一、人口增长与生态足迹基础梳理1.生态足迹的概念:生态足迹,又叫,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时所需的和。
2.生态足迹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就3.生态足迹分类:(1)维持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的占用——生态足迹所需。
如森林用地、、、等(2)吸纳废物的占用——生态足迹供给。
如(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面积等)易错提示1.人口增长,导致人均耕地减少,植被进一步被破坏()2.与步行相比,开车会减小生态足迹()3.生态足迹的值越大,表明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越多()二、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基础梳理1.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所包含的内容: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等2.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危害:煤、和的大量燃烧以及等导致大气中浓度升高,使温室效应加剧,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盖融化,地球上升,进而对产生威胁3.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及原因:淡水资源占地球水资源的,但是其中可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不到。
以及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危机4.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由于人类对、等化合物的使用,大气中臭氧的含量持续,在南北极附近,甚至出现了,臭氧层变薄意味着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会对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造成极大危害5.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6.生物多样性丧失:(1)表现:物种(2)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入侵(3)危害:物种灭绝后不能再生,人类可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恶化(4)治理措施:和易地保护7.环境污染的表现:最为常见的环境污染是、和。
8.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了威胁,同时也影响了和。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工商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一班陈黎希20111709109摘要: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地球表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场所,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已远远超出海陆表面,达到地球高空,甚至宇宙空间,但地球表层依然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环境。
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键词:人地关系、工业革命、自然灾害、大气污染环境问题引言:今年4月2 2日是第34个世界地球日,我国政府确定今年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资源”。
地球作为太阳系中唯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与物质资料。
但人类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
为纪念“地球日” ,树立全民资源忧患意识,保护地球,本刊编辑部特与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科技处、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共同策划了本期纪念专栏,特邀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李新玉副研究员、王文副研究员、胡小平副研究员就“善待地球、保护资源”撰文,以期提高广大民众的保护意识,善待地球,保护资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建设打好基础。
正文:一、人与地球表层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
在人类改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其实也在改造着人类, 当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物质日益增多,抛向自然环境的废弃物与日俱越来越越多时,大自然平衡就会遭到破坏,这就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根本原因。
其中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大气圈与人类

三、天气、气候与人类
大气中气象要素(温度、湿度)的不同组合及时空分 布的差异,造成长时间或短时间的变化过程对人类的生 产生活产生迥然不同的影响。 例如:每次寒潮爆发,都会导致呼吸器管疾病的人病情 加重。 同时,天气和气候对工农业生产、商业、工程建筑等 都具有重要影响,其中与农业最为密切。 由于全球性气候变暖,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例如:冰川消融后退,冰川融水使世界海平面不断升 高,将危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沿海源自带人类的生产 和生活。温室气体
有CO₂、水汽、 O3、CH4、N2O等成分外, 还包括人类活动释放的污染物质,主要有 氟氯烃化合物及二氧化碳、甲烷等。 含量很小,但温室效应非常明显,对地 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平衡起着极为重 要的作用。
措施:减少矿物燃烧(主要指煤炭、石油和 天然气)的消耗量是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重 要措施
一、大气成分与人类
大气的成分多种多样,人类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 气是人类生命的第一要素。 大气中的微量成分和痕量气体 例如二氧化碳和臭氧 ₂ 在人类的呼吸过程中,当CO₂浓度超过5%时可刺激呼吸中 枢会使呼吸量增加两倍。 eg.当人类呼吸中枢发生抑制时,可用CO₂(5%-7%)和O₂ ₂ ₂ (93%-95%)的混合气体吸入,作为兴奋剂。 臭氧是极强的氧化剂 大量吸收紫外线,有臭氧层的存在,保护了地球上的人 类和生物免受伤害。 能杀死细菌,对人体健康和生物生长有好处。 “地球生命保护伞”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空洞越来越 大。 受人类影响,对流层厚度会发生改变。最近的研究发现,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尤其是温室效应加强和臭氧的减少, 对流层的高度在增加大,也就是说,对流层的高度在增加。
3、改变了局部的和全球的气候
城市化化导致城市热岛效应。过度垦殖、放牧和森林砍 伐导致荒漠化,气候变得干燥。 eg、20世纪80年代亚马孙河地区大量砍伐热带雨林事件, 造成了土地肥力迅速下降、气候恶化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

人类活动对各圈层的影响吴博10082086自然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
从宏观层面上,根据现代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自然环境就是指地球表层系统,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
人类属生物圈的一部分。
也有人为强调人类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单分出一个“智慧圈”,这样就共有五大圈层。
从微观层面上讲(如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组成的。
人类的活动在对大自然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像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和工矿区不断出现,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药等有机合成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而形成公害。
自然界各圈层的成分,状态等受到了很大的改变,各圈层的发展和变动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违背这些规律就可能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一、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
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向大气中持续排放的物质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的变化。
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的时候,我们就说大气受了污染。
像近年来,人们逐渐注意到大气污染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问题。
经过研究,人们认为在有可能引起气候变化的各种大气污染物质中,二氧化碳具有重大的作用。
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
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这叫做"温室效应"。
经粗略估算,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可以增加0.5~2℃。
如果增加100%,近地面温度可以增高1.5~6℃。
有的专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照现在的速度增加下去,若干年后会使得南北极的冰熔化,导致全球的气候异常。
二、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岩石圈的影响有使地壳下陷,土地沙漠化,河流污染,动物大量死去,人类的种植作物大规模的受到害虫的侵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环境科学系2009级一班刘湘益20096380【摘要】:人类活动不断地影响自然环境,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健康。
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产活动方式比较简单、规模比较小时,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不大。
产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和破坏了人类环境,特别是生态系统二十世纪以来,随着煤炭、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猛发展,新的城市和工矿区不断出现,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药等有机合成物质、放射性物质和噪声等严重污染环境而形成公害。
【关键词】:人类活动大气圈二氧化碳大气污染然大气层悬浮颗粒物质人为排放1.概念描述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圈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等。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熄灭煤炭、石油和自然气,这些燃料熄灭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形成的[1]。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用。
它在大气中增加的结果是构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外表变热起来。
因而,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2]。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求人们尽量节约用电(由于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地球上能够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
所以,另一方面我们要维护好森林和海洋,比方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遭到污染以维护浮游生物的生存。
我们还能够经过植树造林,减少运用一次性便当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蹂躏草坪等行动来维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协助减缓温室效应[3]。
温室气体有效地吸收地球外表、大气自身相同气体和云所发射出的红外辐射。
大气辐射向一切方向发射,包括向下方的地球外表的放射。
温室气体则将热量捕获于空中- - 对流层系统之内。
这被称为“自然温室效应”。
大气辐射与其气体排放的温度程度激烈耦合。
在对流层中,温度普通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
从某一高度射向空间的红外辐射普通产生于均匀温度在-19℃的高度,并经过太阳辐射的收入来均衡,从而使地球外表的温度能坚持在均匀1 4 ℃。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招致大气对红外辐射不透明性才能的加强,从而惹起由温度较低、高度较高处向空间发射有效辐射。
这就形成了一种辐射强迫,这种不均衡只能经过空中- - 对流层系统温度的升高来补偿。
这就是“加强的温室效应”。
2.世界性问题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
日本东部海岸伊势湾的一角有个四日市,原有人口25万人,主要是纺织工人。
由于四日市近海临河,交通方便,又是京滨工业区的大门,因此,日本垄断资本看中了四日市,认为此地是发展石油工业的好地方[5]。
人类活动排放的各类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传播,当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大气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有五种: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及碳氢化合物,我国目前环境监测部门主要对PM10、SO2、NO23个污染因子进行日常监测,并以空气污染指数的形式划分环境空气质量等级、评估空气质量的优劣。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清洁的大气,保护大气环境,刻不容缓[6]。
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如果我们仍未清楚的认识到大气污染的严重性而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那么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的身体将面临不可估量的灾难。
为此,了解大气的污染和防治有其重要的意义[7]。
通过分析福建省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建立反映人类活动对福建省脆弱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相关方法和理论,计算出人类活动对脆弱生态环境正、负面影响度及总影响度,再通过自然划分法,把福建省67个县市分成5种影响度类型。
最后,将人类影响度指数与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其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8]。
宜昌市位于长江中上游交界点,地处西陵峡口、长江白西向东流经市区。
境内丘陵起伏气候温和多雨。
这里是我国新型的交通及发电枢纽,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除了由于历史原因新造成的工业布局和城市规化不合理外,山间盆地的地形条件和复杂的气象因素,也是引起大气严重污染的重要原因[9]。
来源即使在远离污染源的地方,大气中也会产生少量的含硫化合物。
在气相中有硫化氢或二氧化硫,在颗粒物中可能有硫酸盐[10]。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可能是从火山喷射出来的,后者也可能是由土壤、坑道、潮汐低地的厌气性细菌产生的(Grey等人,1972)[11]。
3.污染环境带来的的后果以及资源紧缺人类每年向大气排入的污染物超过6.5亿吨。
人类每年制造垃圾17.85亿吨,这数字正以年均8.37%的速度递增。
光化学烟雾、核污染、澡声污染、汽车尾气污染、农药污染、热岛效应、混浊岛效应、地面沉降、城市塌陷、铺天盖地的酸雨[12]。
还有……“如果地球表面温度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升高,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到时南北两极的冰山将大幅融化,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没海洋之中,其中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13]。
”2050年,欢迎到上海看美丽的外滩,欢迎到悉尼歌剧院倾听天籁之音……还有……大气中的氧气比重已由原来的30%下降到21%,耗损了将近三分之一。
从1860到1980年的120年间,大气中的氧气净耗损5000亿吨。
随着人口和能源消费量的增加,森林面积的减少,矿物燃烧量的不断递增,一位俄罗斯科学家估计,今后160年间,大气的氧气含量将再减少25%-30%……[14]。
还有……南极臭氧空洞已经有四个澳大利亚那么大了……还有……橙剂后遗症、水俣病、四日市哮喘病、骨痛病、斑牙病、白血病、埃博拉病、炭疽病……癌症、艾滋病、疯牛病、禽流感、口蹄疫、SARS、猪链球菌病、脑髓炎……这些病都是人类自己的功德,有的可以治好,有的无法治好,但可以断定,不出半年,它们的家族中就会再添上一两个新品种。
还有……谁不向往美国式的生活呢?科技发达,丰衣足食,有牛肉,有面包,有廉价汽车和大房子。
如果全世界都像美国一样生活,科技发达,丰衣足食,有牛肉,有面包,有廉价汽车和大房子,那么,20年之内森林就将消失,7年之内石油耗尽,4年之内铅铝耗尽,半年之内就没有锌了。
某种程度上讲,地球好比是人类的母亲,她的温度不高也不低,正适合人类的生存,就好比是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正适合胎儿的生长一样。
在地球上,生长了各种各样的植物,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就好比是母亲的乳汁为婴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一样[15]。
地球母亲经历了几十亿年的生物演化最终孕育了人类,这个时间和母亲怀胎十月相比实在是太长太长了。
生命与自然环境在长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适应,地球的各种自然条件是如此地适合人类的生存,使我们觉得我们对她的丝毫改变都是一种罪过。
但是,随着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特别是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以后,煤炭、石油等各种能源物质被源源不断地开采出来,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16]。
自然的能量代替了人类的手工劳动,在资本家唯利是图的价值观的引导下,为了追求高额的商业利润,他们应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广泛而大规模的破坏环境的工业生产。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价值观念发生了倒置[17]。
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空气、水、土壤是一文不值的,虽然它们对于人类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我们片刻都不能离开它们。
相反,对于生命极其有害的毒品、香烟、酒类以及一些有害的食品添加剂等各种对生命有害的东西,却因为公众的需要而变得昂贵[18]。
牺牲便宜的东西,而生产昂贵的东西,成为资本家发财致富的“法宝”。
也就是说,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资本家不惜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为代价,来生产人们所需要的商品,无论这种商品是否对人有利,是否对人是必需的,只要能够满足人类奢侈的需要,哪怕是危及生命的商品都会有广阔的市场[19]。
在长期的工业生产过程中,人类的奢侈欲望越来越被满足。
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其生活的豪华和奢侈,完全可以和古代的帝王相媲美。
在人类永无休止的私欲面前,我们得到了丰裕的物质生活,却失去了许多人类生存最基本的,对我们来讲至关重要的东西,空气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从哇哇坠地开始,空气就和我们紧密相伴,使我们觉得它仿佛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使我们一刻都不能离开它。
但是,现代的工业生产为了满足人类某些奢侈的私欲,而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却遭到了破坏,空气的严重污染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20]。
4.人类为了利益为了凉快,人类发明了冷气机,冷气机使这世界一天比一天热。
为了高产,人类发明了农药,农药使所有的粮食都蕴含剧毒。
为了快捷,人类发明了汽车,越来越多的汽车已经使这世界寸步难行。
为了安全,人类发明了原子弹,原子弹使这世界更加危险。
有人说过,人类是最自私和最愚蠢的动物。
他们毫无节制地攫取,疯狂而血腥地杀戮,只是为了自己无耻的虚荣。
哪怕只剩最后一朵花,他们也会把它折下来插在自家瓶里,还说:这就是美。
他们吃,他们吃,他们吃……会飞的,会跑的,无一幸免。
为了一碗燕窝,他们可以杀死所有会筑巢的燕子,他们可以。
他们穿,他们穿,他们穿……有皮的,有毛的,难逃非命。
为了一条围脖,他们可以杀死所有的狐狸,他们可以。
他们用,他们用,他们用……发光的,发亮的,一网打尽。
为了一双筷子,他们可以杀死所有的大象,他们可以。
5.总结总之,人为因子对气候的影响是复杂的。
但其影响主要是通过以下三条途径进行的:一是改变下垫面的性质;二是改变大气中的某些成份(二氧化碳和尘埃);三是人为地释放热量。
这些影响的效果又互相不同,有的增暖,有的冷却,有的增湿,有的变干。
而这些影响又是叠加在自然原因之上一起对气候产生影响,且各个因子之间又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因此,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过程更加复杂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