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37页PPT
合集下载
《空气污染》课件

。
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物的排放。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等,提高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生产。
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减少机动车使用。
垃圾分类等,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05 结论
空气污染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 了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道疾 病、影响植物生长等。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 我们有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 空气污染行动
个人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私家车、 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燃烧活动等方式 来减少空气污染。
社区行动
社区可以推广清洁能源、建立步行和 自行车道、组织植树活动等方式来改 善空气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 应形成酸雨,对水体和土 壤造成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 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加剧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工业排放的污染源分布广泛,涉及钢铁、化工、造纸、电力等多个行业,需要采取 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直径较小,易被 人体吸入肺部,对健康危害较大,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
优化能源结构,鼓励使用清洁能 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发展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空气污染 物的排放。
推广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等,提高可再生能源 的利用率。
政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研发和生产。
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减少机动车使用。
垃圾分类等,共同改善环境质量。
05 结论
空气污染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 了严重的影响,如导致呼吸道疾 病、影响植物生长等。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政策的推动, 我们有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来减少 空气污染行动
个人行动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减少使用私家车、 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燃烧活动等方式 来减少空气污染。
社区行动
社区可以推广清洁能源、建立步行和 自行车道、组织植树活动等方式来改 善空气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酸雨的形成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化学反 应形成酸雨,对水体和土 壤造成污染。
全球气候变化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导 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 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 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室效应加剧
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 加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工业排放的污染源分布广泛,涉及钢铁、化工、造纸、电力等多个行业,需要采取 综合措施进行治理。
汽车尾气
汽车尾气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之一,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氮 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
汽车尾气中的颗粒物直径较小,易被 人体吸入肺部,对健康危害较大,需 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PPT课件

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活垃圾、工业生产固体废物等 废气物会对土地资源造成污染。
生活垃圾污染土地
探索
固体废弃物污染
整理并分析固体 废弃物污染的表 现,及其产生的 影响。交流展示 小组研讨结果。
侵占土地
污染周 围空气
探索
环境问题的影响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全球变暖等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发,这些环 境问题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人类不合理 的活动会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探索
收集资料,了解全球变暖的情况
研讨
如果全球变暖不断加剧,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 地球上的沿海地区将发生什么情况?
拓展
你知道噪声也会形成污染吗? 观看视频,了解什么是噪声污染。
气候反常
白内障、 皮肤癌
探索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未经处理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 废水,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都 会导致水质恶化,进而导致水资 源短缺。
工业废水污染水质
探索
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
整理并分析水资源短 缺与水污染的表现, 及其产生的影响。交 流展示小组研讨结果。
停水
细菌滋生
鱼虾锐减破坏居住环境索五年级下《环境与我们》第2课
聚焦
环境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场所。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演变和 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引发的环 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现象。
聚焦
地震
自然灾害
洪涝
台风
干旱
滑坡
聚焦
除了自然灾害外,人类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森林锐减 臭氧层破坏
土地荒漠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海洋污染 酸雨
聚焦
除了自然灾害外,人类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 空气质量的影响
人类活动影响空气质量的实例
汽车尾气排放
乱砍滥伐森林 工业废气排放 过度使用煤炭 居民吸烟和取暖
......
中国汽车销量增长图(2000-2013)
汽车尾气排放
车尾气所含有的有害物质
一氧化碳 氮氧化合物 烃类物质 醛类 含铅物质 硫化物 ......
雾霾和光化学烟雾
图为一只飞蛾正在对花卉授粉,研究 表明,车辆尾气带来的污染会破坏昆 虫的授粉能力。
缓解措施
控制数量
购买数量和使用数量
提高质量
提高燃油质量 严格把关 推广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
绿色技术
尾气处理技术 气汽车
加强宣传
思考
分析人类其他活动(如乱砍滥伐森林)对空气的污染,并 提出解决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教程(ppt 37页)(共36张PPT)

27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2010年山东卷)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答案: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28
解析:
第(1)题,根据地图信息可以得出A地河流上游有数量众多的聚落分布,势必有居民产生生活污水,同时河流上 游有化工厂分布,化工厂属于污染水源的工业,因此有工业污水的产生;这些污水会造成河流水质下降,导致水生 生物死亡等生态问题。第(2)题,B流域与A流域相比,B流域有大量林地的存在,试题出现了等高线说明地形有起伏,因此 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20
聚焦点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污染及其防治,关键是把握其概念、危害与防治的原则与具体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2011届新课标高中总复习——浙江地理 (4)措施主要是节能降耗减排等。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第20讲 环境保护(选修Ⅵ) 聚焦点一:生态环境保护 地形起伏、有沉积物、植被少、降水集中且强度大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而一旦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则空气中的灰尘就会减少,混浊天气减少或消失。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重用轻养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草工程 属中温带、亚热带边远山区 长江流域1998年比1954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经济水平高、财富较多。 据图可以判断出空气重度污染范围明显缩小,这一变化与该地区的绿化美化有密切关系。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自然灾害加剧,危及人体健康 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变浅; 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
10
(1)该市混浊天气出现日数最多的是______月,出现日数最少的是______月。
人类影响环境PPT演示文稿

年份
19 99
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
人口增长
人均耕地减少
植被破坏
燃料需求增加
耕地退化
自然灾害频繁 作物单产不高不稳
开垦土地
开垦土地
开垦土地
需要更多劳动力
人口继续增加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 再增长 生存空间、 资源减少 资源紧张
人类不 恰当活 动
土地资源压力 水资源压力 能源危机 环境污染
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1930年12月1日到5日,比利时马斯 河谷工业区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 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 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许多牲畜 死亡。 2、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下旬,美国的宾夕 法尼亚州多诺拉城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 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 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中国人口数量变化(单位:亿)
年代(公元) 2 740 数量 0.55 0.48 年代(公元) 1928 1949 数量 4.70 5.40
1393
1578 1764 1849
0.60
0.60 2.00 4.10
1989
1995 2000 -
11.00
1变化(单位:亿)
3、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夏季,洛杉矶市 250万辆汽车燃烧的1100吨汽油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 气体,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了浅蓝色 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1955年和 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该类事件,分别有400多人死 亡和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4、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 的烟雾事件。1952年12月那一次,伦敦大雾,燃煤排 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无法散去。迫使所有飞机停飞,汽车 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道疾病患 者猛增,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 多人死去。
【课件】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地或农田的面积
生态足迹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
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
林地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
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的林地面积。
建设用地
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表示人类基础设施所
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 所需的水域面积。
③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
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全》P127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000km 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丧失
K值为15亿
《全》P125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 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生态足迹为一只负载人类和人类所创造的城市、耕地、铁路等的巨“足”踏
在地球上时留下的足印 碳足迹
表示扣除海洋对碳的吸收量之
林地 表示生产林木产品所需
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
的林地面积。
建设用地
CO2所需的森林面积。
表示人类基础设施所
占用的土地面积。
渔业用地 表示支持水产品生产 所需的水域面积。
③要停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扩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治
理沙尘暴的有效手段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全》P127 2.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 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辐射粒子云,被送到了2000km 外的北欧 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 ,需要全人类的关注与合作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到人类 的生存和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短缺 生物多样性丧失
K值为15亿
《全》P125 2.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下列对“环境容纳量 ”的理解,错误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随着生产的发展,环境容纳量在不断加大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但却不能使人口数量长时间超越环 境容纳量 D.生物圈的稳态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第四单元第七章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件(共28张PPT)

我国自然保护区已超过2000个 ,对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重 要意义。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 环境。当前,人类活动使环境恶化的问题特别 需要我们关注。不少地方的森林被砍伐,那里 的环境正在恶化;不少河湖爆发水华,水质恶 化变臭;许多地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 气体在增加,还不时降落酸雨;“垃圾围城” 正在不少城市上演。面对些问题,我们是无能 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 公民,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问题1: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 响?
空气质量下降、水土流 失、洪水、干旱、
土地肥力下降、土地荒 漠化
动植物急剧减少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采用毒素的方式捕鸟,主要采用蜘蛛毒, 还有就是使用夹套的方式捕鸟。
物种减少,虫害泛滥、食物链受到破坏, 导致生态不平衡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不赞成,这不仅如此,还有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 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减少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3.人口增长会引发哪些问题呢?
人口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21-2022学年集体备课
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保 护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一生物圈,为了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 大国,人口问题非常突出。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 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大气环境保护ppt课件演示文稿(1)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 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 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 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 物还强。
颗粒物常表示为总 悬浮微粒物TSP、 飘尘和降尘。
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样器在 滤膜上所收集到的颗粒物的 总质量,通常称为总悬浮颗 粒物。它是分散在大气中的 各种粒子的总称,也是目前 大气质量评价中的一个通用 的重要污染指标。
大气环境保护
目 录
第一节 大气概述 第二节 大气污染 第三节 大气污染控制 第四节 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第一节 大气概述
一、大气的成分
N2、O2等气体 没有水汽和悬 浮颗粒的空气 称为干洁空气
水汽(如云滴、雾滴)
悬浮颗粒(尘埃、花粉)
二、大气的分层
1000 800 400 200
高度km
散 逸 层 暖 层 能反射无限电波 中 间 层
紫外线产生 强烈照射N2、 O2不同程度 离解
90 80 70 60 50 30 20
O3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每升高100m 降低0.65℃
10 200 250 绝对温度 K 300
第二节 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 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 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 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 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 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 境的现象。
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和间
接的经济损失。
(四)大气污染对大气环境的危害
大气污染会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它对降
水化学的影响表现在酸性化合物的输入,即
出现酸雨。大气污染还会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全球 变暖、人们大量生产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的 臭氧层耗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