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厦门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首先,厦门通过实施跨岛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城市框架,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发展。这包括提升本岛与拓展海湾相结合、城市转型与经济转型相结合、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相结合、凸显城市特色与保护海湾生态相结合。跨岛发展不仅拓宽了城市框架,还加快了岛内城市更新和旧城旧村改造步伐,同时促进了岛外新城建设,实现了同安、马銮湾、翔安等新城的快速崛起。

其次,厦门在经济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厦门的经济总量从个亿级向千亿级跨越,实现了经济外向度的提升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的增加。40年间,厦门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厦门取得这些成就的经验主要包括:一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引入“改革活水”,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二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三是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四是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未来,厦门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强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

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已成为了国家经 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种城市化问题也不断涌现,如城市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然而,通过建设大中小城市,中国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和引领 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大城市建设研究分析 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是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深圳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如何对其 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学者们对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已经将城市化的相关问题全局解码,以便从中发现可借鉴的成功 经验和经济发展战略。 二、小城市转型发展特点 小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具有转型、发展快速 等特点。如厦门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营销策略,推广文化及其他 特色事物,吸引了大量旅游和创业者,让该城市在文化旅游和房 地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其他城市也将创新、文化、旅游等文明 创新作为发展战略,引导小城市的未来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三、绿色城市建设 环保、环保、环保。绿色城市建设已成为今天城市化的重要讨论话题。绿色城市建设的范畴包括调控城市土地利用,建设节能清洁的建筑,推广低碳交通,治理污染等。中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对于全球环保事业具有重大影响。初步验收的青岛市曾在十三五规划阶段提出了“绿色出行、生态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土地管理”五个重大举措,意在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四、教育城市建设 教育资源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差异。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可支持和鼓励高端人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既然小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也需通过政府引导在有限资源下提高教育质量。例如,杭州提出了“智慧教育”智慧杭州发展战略。它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协调教育供需,发掘掩盖的人才,实现教育与城市经济的融合。 综上所述,中国城市建设经验主要分为大城市建设、小城市转型、绿色城市建设和教育城市建设。这些探索和实践都反映出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和趋势,并为未来城市化之路提供了启示和经验。当前,为平衡城市化进程,必须注重调整城市区域空间,加

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总结

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阅历总结 起首,厦门经济特区在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 显著的成就。通过大力推行环境保卫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严 格执法监管,有效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厦门经济特区成功实现了 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一方面,特区建立了健全的环保政策与法 律法规,加强了对各类排放源的监管管理。通过加大对高污染企 业的整治力度,特区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源,改善了大气、水体 和土壤质量。另一方面,特区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低碳生活 方式,乐观进步生态旅游业,增进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进步。特 区通过不息完善生态产业体系,推动了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经济 的进步,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卫的双赢。 其次,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成功阅历值 得借鉴。第一,重视制度创新。特区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作用,完 善了环保法律法规体系,确立了权责明确、监管有力的制度框架。特区还重视社会参与,乐观构建多元化的环保治理体系,推动企业、社会和大众的参与,形成了共同治理的良好局面。第二,重 视科技创新。特区加大了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利用高科技手段 解决了环境治理难题。特区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与低碳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为经济进步提供了坚实的 环境保障。第三,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特区大力培育绿色产业, 推行生态旅游的进步,乐观引导人们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特区重视宣扬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营建了全民参与环保 的深厚氛围。 最后,要进一步推行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起首,要加强法治建设,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法与监管。 要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高污染、高排放企业 的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与追溯机制。其次,要增进科 技创新,推动环境保卫科技的进步与应用。要加大对环境科研项 目标投入,鼓舞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环境治理技术创新,推动绿 色产业的进步。最后,要加强宣扬教育,提高大众的环保意识和 参与程度。要提议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教育,培育人 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友好行为。 综上所述,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 著的成就,为全国生态治理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特区的成功 阅历在于重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然而,目前 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法治建设、科技创新和 宣扬教育,推动生态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只有 不息探究创新,不息加强合作与沟通,才能使我国的生态治理体 系更加现代化、科学化、智能化 综上所述,厦门经济特区在生态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措施,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可持续进步。然而,依旧面临 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法治建设不够完善、科技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以及大众环保意识培育等方面。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及发展思路

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在海西效应、“世博”游等的多重效应的驱动下,旅游市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26.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5%,旅游总收入38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6.89%,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2.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71%,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6%,旅游经济整体呈现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2010年厦门市旅游经济运行特点 (一)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动力强劲 2010年,我市国内旅游市场增长强劲,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863.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86%,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386.3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08%;国内一日游游客1476.94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64%,国内旅游收入3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9%。 1、假日旅游拉动明显。全市两个黄金周共接待游客166.4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2%;旅游总收入达到16.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5%。“五一”假期,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40.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95%;实现旅游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黄金周和小长假的休假期间游客云集,显示出假日旅游的拉动效应。 2、城际旅游运力大幅提升, 动车彰显带动效应。全年航空抵达旅客635.6万人,比上年增长15.2%;铁路抵达旅客753.28万人,比上年增长107.22%;水运抵达旅客174.75万人,比上年增长7.6%;公路抵达旅客2508.36万人,比上年增长1.48%。特别是福厦动车开通以来,不仅大大减轻了民航和公路运输的压力,同时也推进了动车沿线区域特色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厦门旅游带来丰厚收益。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儿童写作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儿童写作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包括厦门发展最快、改革开放程度最高、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最强三个方面。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周密部署下,特区人民迎难而上,抓住了历史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锐意进取,奋勇拼搏,厦门经济特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近五年来,经过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幅位居福建省第一,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十大经济热点城市行列,成为海峡西岸现代化国际性港口风景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 厦门市是我国著名侨乡之一,是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党中央对厦门经济特区寄予厚望,不仅赋予她“对台工作”的使命,更给予了很多优惠条件和扶植措施。为实现这些目标,厦门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励精图治,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篇章,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1978 年至2007年间,厦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47亿元跃升到2070.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增长19倍、26倍、23倍和31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7.2亿元提高到401.28亿元,翻了5番;财政收入从8.57亿元猛增到291.89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98亿元攀升到2063.47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外贸出口由33.15亿美元增加到463.14亿美元,增长6倍多;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从1182元提高到24869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46元提高到67951元,翻了两番还多……40年来,厦门与祖

国同呼吸,共命运,以建设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综合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逐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格局和现代化都市风貌。

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进程中,中 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经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旨在回顾中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经验,探讨其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经济特区的兴起 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大门打开,开放政策的实施逐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1979年,中国宣布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以更 为灵活的产权经营方式、更为便利的税收、关税和行政审批机制,鼓励外商在境内投资,注入技术和资本,提高产业竞争力。 经济特区建设初期,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区,通过去除土地自然资源使用、企业 注册以及外汇管制等一系列障碍,大胆尝试市场经济体制,开拓了国际贸易,逐步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经济模式。 二、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 自经济特区在中国大地上诞生以来,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难以计数。作为我国 吸收外资的重要载体,截至2018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经济特区364个,实际 利用外资2.5万亿美元。特别是在深圳、珠海等沿海经济特区的支持下,中国成功 地迎来了大规模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特别是顺应科技进步、信息革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进入中国。 同时,中国经济特区也成功促进了中国企业的走出去,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 全球化战略。特别是在“走出去”加速的今天,中国企业吸收了外界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同时,也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带向更广阔的地域,让中国对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力,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热议。 三、经济特区的经验和启示

那么,发展经济特区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呢? 首先,我国发展经济特区的历程验证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市场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具活力、最创新的经济形式。特区在建立之初就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基本原则,鼓励市场经济的发展,吸引外资,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在当时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和理论体系中是具有颠覆性的。此举使得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市场,实现了高速增长。这个历程给我们启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形式,政府也应该坚持着力扩大市场方面的改革,要让更多力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 其次,发展经济特区给我们带来了对人力资本、城市发展等各个领域的有益启示。特别是在城市发展方面,特区的建立大大加速了我国的城市化,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地位。城市是开放的、包容的,城市发展应该注意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在未来的城市管理和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经济特区建设的历程还为我们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缺陷、截至当期根本还没有特区等制度漏洞。建设特区是一场深刻意义的改革实验,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通过特区的建设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改革和开放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不停地推出更好的内容从而推动中国的高速发展。 总之,发展经济特区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区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益的经验和启示。重视市场经济、加速城市化、推进人力资本等各方面的完善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让我们回顾历程并借鉴经验,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的新道路,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完)

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给水排水|海绵城市试点案例:厦门经验 城市概况: 厦门市域由厦门岛、鼓浪屿及内陆沿海地区组成,全市现状土地面积1573.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5万人。 城市性质:我国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空间结构:“一岛一带双核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下垫面概况:厦门市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厦门市植被覆盖率约为60%,其中山区的植被覆盖率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降雨:多年平均降雨量1530mm ;时空分布不均,3~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10月至来年2月为秋冬少雨干燥季节 厦门年暴雨日数(一年内日降雨量达到或超过 50mm 的天数)平均4.4天,近几十年来,厦门暴雨日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频繁出现 海绵城市建设特征分析 自然生态空间格局:依托山体、溪流、海岸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建设格局,构建“山、水、林、田、湖”相融共生的自然生态空间格局。

海绵城市建设需求:水资源问题本地缺少大的储存调蓄水库,河道独流入海,河短坡陡,降雨不易收集和储存 人均水资源 331 立方米 / 年,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城市用水 75% 靠外调,本地水资源短缺严重 水安全问题常受台风天气影响,短历时暴雨强度大;排水易受海潮顶托,湾区容易产生内涝,部分旧城区(城中村)排水管网建设标准偏低,改造难度大 水环境问题近年来厦门市主要溪流劣 V 类河段比例居高不下( >80% ),离《全

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确定的 2020 年的要求(20%以下)差距甚 远厦门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水质类别比例仅占1.2%,三、四类海水水质类别为4.8%,其余均为劣四类海水。近海岸水域的水质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水生态问题早期的防洪工程建设中,河道硬质化,渠道暗涵化,明沟“三面光”,造成渗、蓄、净能力降低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分析:优先构建大海绵体城市建设区外围海绵体建设,极大的提高绿化率,植被覆盖率,做成巨大的绿色海绵体;把10条溪流的水源地的水文过程搞平缓,去极值化;山区的洪水和平原的

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

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 标题:赴厦门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 一、引言 城市建设规划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它关系到城市的宜居性、环境可持续性以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次赴厦门考察旨在深入了解厦门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情况,以及厦门市在城市规划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其他城市的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背景介绍 厦门市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近年来,厦门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城市建设成就,城市规划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选择厦门作为考察地点是合适的。 三、考察内容和方法 1. 考察内容 - 厦门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 厦门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 - 厦门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交通规划。 - 厦门市的卫生、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厦门市的历史文化保护和旅游规划。 2. 考察方法 - 实地考察:参观厦门市的城市建设项目,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等。 - 座谈交流:与厦门市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了解厦门市的规划理念和实施情况。

四、考察结果和发现 1. 厦门市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规划中将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厦门市合理划分建设用地和保护用地,确保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 厦门市高度重视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规划中,厦门市采取了多种交通方式的综合布局,包括地铁、公交、自行车等,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3. 厦门市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旅游规划的结合。通过保护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厦门市成功打造了多个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 五、结论与建议 1. 厦门市的城市建设规划经验值得借鉴。其他城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可以参考厦门市的做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规划和历史文化保护。 2. 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城市建设规划应该更加注重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将规划编制与实施相结合,确保规划的顺利落地。 3. 加强规划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征集。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广泛征集公众意见,形成多方共识,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六、参考文献 1. 厦门市城市规划局官方网站。 2. 《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0年)》。 以上是我关于赴厦门学习考察城市建设规划的考察报告,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厦门金融业发展现状

厦门金融业发展现状 厦门是中国南方沿海的一个重要港口城市,也是福建省的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之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厦门金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厦门金融业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以前,厦门几乎没有金融机构,金融服务十分有限。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厦门吸引了大量的金融机构进驻,如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浦发银行等。目前,厦门已经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期货等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其次,厦门金融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厦门是一个开放型经济特区,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尤其是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海洋经济等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为这些产业提供了融资支持、风险管理、资金结算等服务,推动了产业的发展壮大。此外,厦门还注重金融与科技的融合,积极推进金融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再次,厦门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较高。厦门是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金融业承接着大量的跨境贸易金融业务。同时,厦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吸引了大量的外资金融机构进驻,如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安盛天平保险等。此外,厦门还有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和更加优惠的金融政策。

最后,厦门金融业在风险防范和监管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金融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的增加,厦门金融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了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力度。同时,厦门还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金融服务平台,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了金融业的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厦门金融业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在服务实体经济、国际化水平、风险防范和监管等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随着中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相信厦门金融业将会在未来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厦门和福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厦门的发展历程

厦门的发展历程 厦门是福建省的一个沿海城市,也是中国最早的四个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从一个小渔村逐渐发展为国际化的现代化城市,厦门的发展历程可谓翻天覆地。 厦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明朝时期的嘉靖年间,当时厦门只是一个简单的渔村。随着时代的变迁,厦门逐渐成为一个繁华的港口城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厦门成为中国海商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之一,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内外贸易、航运、金融、服务及其他行业的中心。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迈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厦门被国家确定为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投资者。厦门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各个产业迅速崛起。尤其是围绕着厦门港的经济发展,成为厦门重要的经济支柱。厦门港逐渐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与世界各大港口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厦门的旅游业也逐渐兴起。厦门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海滨风光而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厦门的鼓浪屿、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等景点都成为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21世纪初,厦门又以其举办的金砖国家会议和厦门国际马拉松等大型国际活动而吸引了全球的关注。这些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厦门的国际形象,为厦门的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厦门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社会资源的消耗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厦门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环境保护、推动节能减排和发展清洁能源等,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厦门已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化城市,经济总量和人均GDP都在全国排名前列。厦门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旅游业等都十分发达,对外交流和合作也日益深入。同时,厦门也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让居民和游客都能享受到美丽宜居的城市。 厦门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厦门人民的智慧和努力。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厦门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愿意为国际交流和合作作出贡献,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厦门市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与启示

厦门市营商环境工作经验做法与启示 一、厦门市营商环境发展基本情况 (一)发展历程 近年来,厦门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构建常态长效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向“赢”商环境转变,2019年一2023年,连续三年在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18个“一级指标”均获评“全国标杆二 厦门市营商环境发展历经1.0—5.0,正全力冲刺6.O o1.0版本:参照世界银行评价标准,在全国率先优化提升;2.0版本:紧盯国家评价体系,争创国家标杆城市;3.0版本:精准服务产业需求,打造厦门招商金子招牌;4.0版本:聚焦包容普惠创新,提升宜居宜业品质;5.0版本:智慧赋能营商环境,数字驱动迭代升级; 2023年6月,厦门市政府印发《厦门市再创营商环境新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数字口岸平台建设、多式联运提单改革”等28大方面列举全新措施,细化为126项任务。该《方案》标志着厦门正式冲刺6.0版本: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再创新优势,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金融建设 (1)建立“企业应急还贷机制:2023年9月30日,厦门

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厦门市财政局、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中国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企业应急还贷资金管理办法》,对辖内符合条件的资金紧缺企业提供用于归还贷款机构贷款的短期周转资金。该机制中涉及的应急还贷资金由市级财政预算安排,纳入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部门预算管理,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资金唯一管理人负责日常运营管理,人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厦门银保监局负责引导贷款机构加大对应急还贷资金的使用力度,督促相关机构按规定办理应急还贷业务。具体业务办理流程如下: 企业向贷款机构申请应急还贷资金一一贷款机构对申请人续贷申请进行审批,签订续贷承诺,并于贷款到期前5个工作日将相关材料提交至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管理人”)——管理人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签订《借款合同》,办理相关手续。(应急还贷借款金额不高于贷款机构承诺的续贷金额,且不超过申请时的应急还贷资金可用金额)一一管理人将应急还贷资金直接汇入贷款机构设立的内部专用账户一一申请人使用应急还贷资金结清贷款后,贷款机构按照续贷承诺及时办理续贷一一续贷资金中应用于归还企业应急还贷资金的部分,直接以受托支付方式转入管理人应急还贷资金专用账户。 该机制中的应急还贷资金,使用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需要延长时间的,需要在《办法》规定的情形中,向管理人

厦门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厦门城市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厦门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被誉为中国的“花园城市”。近年来,厦门在经济、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为中国东南沿海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之一。本文将对厦门城市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厦门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1.经济发展:厦门是中国著名的特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厦门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目前,厦门的GDP 连续多年稳定增长,经济总量占福建省的比重较大。主导产业包括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化工等。厦门也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拥有先进的港口设施和完善的物流体系。 2.旅游业发展:厦门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 游客。著名的景点包括鼓浪屿、南普陀寺、嵩屿等。此外,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也为厦门的旅游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厦门正在积极发展旅游+文化的 产业模式,提升旅游的品质和附加值。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国际化城市,厦门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市交通便利,有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等。此外,厦门还拥有现代化的医疗设施、教育资源和金融机构等。 4.生态环境保护:厦门位于东海岸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厦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如禁止使用塑料袋、加强水体和大气的污染防治等,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厦门城市发展未来趋势展望 1.创新驱动发展:未来,厦门将加大力度推动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建设科技创 新中心、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和支持,厦门将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

力。同时,厦门也将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产学研结合的创新生态圈。 2.智慧城市建设:厦门将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建设。通过推动大数据、物联网 等新技术应用,厦门将打造高效便捷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城市的综合智能化水平。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旅游等领域的应用将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3.绿色低碳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厦门将继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绿色建筑等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厦门还将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通过这些举措,厦门将打造宜居宜游的绿色城市形象。 4.文化旅游发展:厦门将继续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将厦门的优秀传统文化、海洋文化等与旅游融合,丰富旅游产品和体验,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此外,厦门还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 综上所述,厦门作为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城市之一,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通 过创新驱动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和文化旅游发展等措施,厦门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品质,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厦门的未来发展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的文案简短

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 介绍 位于厦门市思明区的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是一座重要的历史纪念馆,旨在向游客展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示手段,生动地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时期以及厦门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游客通过参观纪念馆,不仅可以了解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还可以领略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厦门经济特区的成立 1.中国改革开放的背景 •毛泽东时代的封闭局面 •改革开放的呼声 2.厦门经济特区的筹建 •中国经济特区的设立 •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选择原因 •厦门特区的政策优势 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 1.引进外资与开放经济 •引进外资的政策与措施 •经济特区的开放政策与地理优势 2.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 •特区改革的先行先试 •厦门特区的经验与启示

厦门经济特区的成功案例 1.经济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的快速发展 •经济特区对厦门的影响 2.城市建设 •城市面貌的改变 •厦门特区的城市建设经验 3.人文交流 •厦门特区对文化交流的促进 •特区在人文领域的成就 参观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的意义 1.了解历史 •通过参观纪念馆,可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厦门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 •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和意义 2.学习经验 •厦门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区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参观纪念馆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学习和吸取特区发展的经验教训 3.感受变化 •通过展览和展品的生动展示,可以让人们亲身感受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增强对发展的信心和对未来的期望 以上是一个简短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厦门经济特区纪念馆及其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关系。如果有机会,请务必亲自前往参观,亲身感受那段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历史!

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概述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支撑起来的新型经济形态。近年来,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厦门市作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前沿城市之一,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并且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本报告将深入分析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概况及未来投资可行性,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二、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1.数字经济产业总体概况 根据厦门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截至2020年底,厦门市数字经济总量达到5478.8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其中,数字经济主导产业(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内容、互联网金融等)营业收入达到2573.3亿元,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2.数字经济产业领域划分 根据厦门市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数字文化等领域。其中,电子商务是数字经济产业的最大领域,同时也是最具市场前景

的领域之一。 3.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优势 厦门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策优势:厦门市政府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方面非常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如鼓励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构建数字经济生态体系等。 (2)地理优势:厦门市作为我国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便于与海外地区进行商贸往来,也有利于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 (3)人才优势:厦门市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数字经济人才队伍,对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发展及投资可行性 1.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前景 厦门市数字经济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一方面,数字经济产业已经成为厦门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推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宽,数字经济产业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

厦门市加快海湾型城市建设实施纲要 《纲要》要点 总体目标:到2021年,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崛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中 心城市和港口及风景旅游城市,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发展得更快些,确 保到202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阶段(2021-2021年),修编、完善城市规划;加快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优化岛内,进一步突出功能特色,提高发展层次;加快环西海域、同集 经济带的产业区和城区建设;启动环东海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下阶段开发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21-2021年)。厦门岛实现城市化、信息化;建成环东、西海域新城区的交通骨干路网;基本建成环西海域、同集经济带的产业区和城区框架;东 部片区进入大规模开发建设阶段,产业区和城区初具规模,基本建成海湾型城市框架。 《纲要》数说 ●基本建成两个重要基地和四大中心 高新技术生产研发基地、对台交流合作基地以及航运物流中心、金融商贸中心、旅游 会展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 ●重点建设四个特色功能区 鼓浪屿艺术之岛、厦大―曾厝��文教区、杏林湾文教区、大嶝对台经贸旅游区 ●重点发展五大产业区 岛内高层次产业区、海沧产业区、西部产业区、同集经济带、东部产业区 ●重点建设六个主要城区 厦门岛、海沧城区、马銮湾城区、集美城区、大同城区、东部城区 《纲要》关键词 现代化城市格局:形成快捷完善的城市干道网、辐射型的对外交通网和现代化的市政 服务网,建成海沧城区、马銮湾城区、集美城区、杏林湾文教区、同集经济带等,东部地 区的开发拉开框架,初具规模。城市建成区面积力争达到200平方公里左右,城市化水平 达到75%。

厦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厦门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成就与经验】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厦门市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 城市管理经验成为了许多城市学者和管理者研究的焦点。在厦门的发 展历程中,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本文将从厦门 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深入探讨其成就和经验,并从简到繁地 进行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二、城市建设成就 1. 厦门的城市规划和建设 厦门自1980年代以来,通过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打造了一座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城市规划以生态环境为基础,注重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在城市建设中,厦门注重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和特色建筑,让城市保留了浓厚的历史韵味。 2. 厦门的基础设施建设 厦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 设施完善,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高速公路、桥梁等交通设 施的完善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经济发展成就 1. 厦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 作为特区城市,厦门积极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通过对外开放,吸引了 大量的外资和外资企业。厦门港成为了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物流运输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厦门的产业升级和创新推进 厦门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现代物流等为代表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厦门还大力发展服务业,形成了以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四、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 1. 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 厦门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注重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实现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对外开放,引进外资 厦门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大力引进外资和外资企业,积极参与全球 经济合作和竞争,提升了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五、个人观点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现状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位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和泉州市境内,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创新示范区和海西经济区核心区域,自建设以来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详细介绍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现状,包括区域发展优势、重点领域发展情况、政策支持措施以及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区域发展优势 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处海西经济区核心,依托三地先进的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布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福州市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电子信息产业核心区,厦门市是国际性港口城市和综合性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区,泉州市是中国侨乡和台胞创业示范地,三地相互衔接,形成了产业互补、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为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重点领域发展情况 自主创新示范区紧紧围绕“四个面向”,即面向未来产业、面向推广应用、面向国际标准和面向优质服务,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突出核心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企业和产品,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政策支持措施 政府对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给予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技术评估、技术转让等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四、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未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对核心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用结合,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努力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努力将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