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城市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学对策研究

关键 词 : 城市绿地系统; 景观生态学;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 号 : ¥ 7 3 1 . 2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3 3 5 6 ( 2 0 1 3 ) 0 3 - 0 0 6 5 — 0 2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中最 丰富 、 发展最 快、 影 响最广泛 的学科 之一 , 在城乡土地利用规
价绿地系统的各项指标。
2 改善城 市公 园绿 地布 局
2 . 1 调 整公 园绿 地斑 块 的空 间布局
划、 环境保护、 森林管理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景
观生态学 的许多理论 、 观点 、 原理对城 市绿地系 统建设都有直接 的指导意义 , 可 以有效地减少一
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 , 以准确详实 的现状资料为数据基础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 , 提 出科学系统 、 布局合理 、 功能均衡 、 可行性更强 的 城市绿地系统理想模式 。应结合城市肌理 , 具体 布置参照综合公园 8 0 0 m, 社区公园 5 0 0 m, 街旁绿 地2 0 0 m的合理服务半径 ,提出指导性更 强基于 街区尺度 的优化规划模式 , 提高可操作性【 l 】 。 2 . 2 合 理利 用城 市廊 道 空 间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 , 绿地系统 布局反映城市环境特征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
因暴雨发生水系污染 。另一方面 , 在雨水被大量
排走的同时 , 北方城市= i 丕 . 面 临着地下水位迅速下
具有适合并强化城市 总体布局 、 强化绿地生态空
间格局 、 塑造城市绿地空间特色 、 优化城市边缘 地带的生态属性的功能性作用。城市绿地系统规 划范围应适 当超越城区范 围, 并具有一定的前 瞻 性, 在遵从城市肌理的前提下 , 适 当提前实施 , 引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

生态学原理在园林中的应用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化得到长足发展,但许多绿地形式单调、功能单一、维护投入大,而重景观、轻生态以及过分追求“一次成型”的状态也远未改变,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的健康和服务功能。
一、自然不属于人类,人类属于自然自然态系统是与当地环境长期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的产物,其结构复杂,稳定性高,具有自我维持、更新和发展能力。
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顶级群落是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类型。
二、园林绿地系统是连接人工环境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桥梁人居环境地,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
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合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生态学研究尺度与园林绿地之间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态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开敞空间方法加入生态学理论,给城市规划注入新的血液,开始了城市生态绿化的研究和实践。
城市生态绿化是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融合自然的生态游憩空间和稳定的绿地基础上,运用生态的原理和技术,借鉴地带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规律,以植物群落为绿化基本单元,科学而艺术地再现地带性群落特征的城市绿地。
现今已对城市生态绿化的研究主要有:1.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
2.城市生存环境绿色量群的研究。
3.城市森林绿地和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研究。
4.城市生态绿地的效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
发展最早和最快是美国从19世纪下半叶至今,生态的设计思联盟想先后出现了四种倾向:1.自然式设计——与传统的规划设计相对应,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从形式上表现自然,立足于将自然引入城市的人工环境。
2.乡土化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及其周围环境中植被状况。
和自然史的调查研究,使设计切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并反映当地的特色。
3.保护性设计——对区域的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通过合理设计减少对自然的破坏,以保护现状良好的生态系统。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在城市生态园林中的应用摘要对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指出“生态园林”要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认为园林和景观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旨在为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提供方法论。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园林”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园林改造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造园要以植物为主要材料,模拟再现自然植物群落,提倡自然景观的创造。
生态学只是为园林提供了一部分目标及原则,并稍稍涉及到一些原理途径。
人类盼望园林和生态两门学科互相引进互相借鉴,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融合以创造更美化、优化、净化的高质量生活环境。
景观生态学的兴起提供了这一契机,它提供的概念系统可直接应用于园林,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理论原则上的指导,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方法论。
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1.1关于斑块的基本原理1.1.1斑块尺度原理。
一般来说,只有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才有可能涵养水源,联接河流水系和维持林中物种的安全和健康,庇护大型动物并使之保持一定的种群数量,并允许自然干扰(如火灾)的交替发生。
总体来说,大型斑块可以比小型斑块承载更多的物种,特别是一些特有物种只有可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
对某一物种而言,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不过小斑块也可能成为某些物种逃避天敌的避难所。
1.1.2斑块数目原理。
减少1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抹去1个栖息地,从而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
增加1个自然斑块,则意味着增加1个可替代的避难所,增加1份保险。
一般而言,2个大型的自然斑块是保护某一物种所必须的最低斑块数目,4~5个同类型斑块则对维护物种的长期健康与安全较为理想。
1.1.3斑块形状原理。
一个能满足多种生态功能需要的斑块的理想形状应该包含一个较大的核心区和一些有导流作用及能与外界发生相互作用的边缘触须和触角。
第十二章景观生态学应用

•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设计是决定自然保护区经营成功 的重要因素,下述设计方式被普遍认为对自然保护是有 效的,对克服人为干扰有积极的作用,即:①建立绝对 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②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 动对核心区的干扰;③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④适当 增加景观异质性;⑤在关键性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 斑块;⑥建立物种运动的“跳板”以连接破碎生境斑块; ⑦改造生境斑块之间的质地,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 度以减少生物穿越边界的阻力。
(一)城市绿地景观建设
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一般常 用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地覆盖率来衡量城市的绿化 水平。但是以上指标有两个明显缺陷,一是由于 建成区界限划分的人为性使基数面积变化产生绿 地率的差异,二是未反映绿地分布的空间格局, 未考虑到居民实际上所能享用绿地的情况。
景观可达性是指从空间上任意一点到达该景观 的相对难易程度,可用距离、时间、费用等指标 衡量。可达性实际上反映了景观对某种水平运动 过程的阻力,因而可通过绿地景观的可达性来衡 量绿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可能性或潜力。
• 自然保护区景观规划和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生物保护优先原则,考虑保护目标物种的生态特性 和种群最小生存能力,根据生物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需 求进行核心斑块、缓冲区和廊道设计;
②系统与个体相结合的原则,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 是针对某一目标种群,而且也要考虑目标种群所赖以 生存的景观空间,因此必须注意不同斑块之间的相互 联系,建立合理的缓冲区和生境廊道,在加强栖息地 之间联系的同时,促进生物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五种景观生态建设类型 :
(一)湿地基塘体系景观模式 (二)沙地田、草、林体系景观模式 (三)平原区农田防护林网络体系景观模式 (四)南方丘陵区多水塘系统景观模式 (五)黄土高原农、草、林立体镶嵌景观模式
浅析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浅析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作者:郝轶杨莹莹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生态学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基本原理的研究,从总体规划特征及规划模式方面介绍了景观生态学思想在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关键词:城市;景观布局规划;景观生态学Abstrac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basic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eory,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from the aspects of planning and overall planning modelKeywords: City;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ecology中图分类号:TU-85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引言景观生态规划模式是继I. McHarg的“自然设计”之后,又一次使城市绿地景观规划在生态规划方向上发生了质的飞跃。
自然设计模式摒弃了追求人工的秩序和功能分区的传统规划模式,强调各项土地利用的生态适应性和体现自然资源的固有价值;而景观生态规划原理则强调景观空间格局对过程的控制和影响。
景观生态思想与景观布局规划2.1景观生态思想及其发展“景观生态”一词最早是由Troll于1939年提出的。
当时,航片开始普及,使科学家们能有效地在景观尺度上进行生物群落与自然地理背景相互关系的分析。
但直到80年代之后,景观生态学才真正在把土地镶嵌体作为对象的研究中逐步总结出自己独特的一般性规律,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有别于系统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科学。
景观格局是景观元素的空间布局,这些元素一般是指相对均相的生态系统和水体,森林斑块,农田斑块,建成区等。
生态学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研究

生态学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风景园林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尊重自然的理念也受到推崇,本文在生态学的理念下介绍景观生态学机理并将它运用在城市绿地设计中,为城市居民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成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生态设计;景观生态;风景园林1生态景观设计理念生态设计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一种生态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的核心。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设计。
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
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
目前国内景观设计现状是无论五一、十一的花坛,还是景观大道或是城市广场,或者是郊野“自然公园”还是整治一新的市区水系;从普通的住宅绿地设计,到“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的建设,人们所看到的却是非生态的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的创造,所以,有必要对生态设计的原理加以认识,以指导正确的景观设计。
2景观生态学的机理景观生态学一词首次出现在1937年德国地理学卡尔特罗撰写的《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一文中。
这个概念是在他利用航空照片进行东非土地利用空间的研究之旅中总结而来的。
他在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因为看到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各自的不足以及相互之间的互补关系。
因此,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研究考虑,才能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生物群落之间、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问题[2]。
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并迅速在中欧传播开来。
现今,其所谓的景观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并具备了自身的要素和特征。
景观生态学理念包罗的内容丰富多彩,气象万千。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黄石市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本次研究区域为《 黄石市城市 总体规划 ( 2 0 0 1 — 2 0 2 0 ) 》 确定 2 3 7 k m 2 . 所用数据为国际科学数据服务平 台( h t t p : / / d a t a m i r r o r . c s d b . o n / ) 下
遥感技 术的支持 下对黄石市土地进行分类并提取 绿地信 息 , 对绿地 系统的景观 格局进行 了定量研 究和分
析 。研 究表 明 , 黄石 市绿化覆盖率较 高, 但绿 地斑块 的分布 不够合理 , 人 口密集 区是 一片低 绿化 区。并运 用景观 生态学原理 , 对城市绿地 系统规 划提 出 了建议 。
第 3期
基 于 景 观 生 态 学 的 黄 石 市 城 市 绿 地 系统 研 究
尹发 能 , 叶 勇 , 龙 满, 董元 华, 张友涛 , 陈贵兵
( 湖北 师 范学 院 城 市与环 境 学 院,湖 北 黄石 4 3 5 0 0 2 )
摘要 : 城市绿地 系统合理 的规划对发挥城 市绿地 系统的综合 效益具有重要 意 义。运 用景 观生 态学原理 , 在
第3 3卷
湖北师范学 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na r l o f H u b e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t u r l a S c i e n c e )
V0 1 . 3 3 No . 3, 2 01 3
0 引 言
景观 生态 学是 地理 学 与生态 学交 叉形成 的学科 , 以整个景 观为研 究对 象 , 通 过能量 流 、 物质流 、 信
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 , 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 , 研究景观 的空间构造、 内部功能及各部 分直接 的相 互关 系 , 探讨 景 观异 质 性 发 生 发 展及 保 持 异 质 性 的机 理 , 建立景观的“ 时 一空 ” 模 型…。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生态学理念的应用日益重要。
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建设中要遵循继承性原则、尊重自然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同时要优化园林的道路规划、水景规划和绿地规划,构建健康、完善的生态系统,提供生态功能的服务,为人们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生态学习理念;风景园林;规划策略前言: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凸显,风景园林建设中应用生态学理念已成为研究热点。
生态学理念作为当前的一种重要建筑设计思想,着眼于探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复杂性。
而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更注重人类审美需求和城市规划,而缺乏对生态系统的充分考虑。
生态学理念在建筑应用面向多个方面,涉及景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改良和保育、水资源管理、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生态学原理,可以实现风景园林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存,保护环境资源,提升城市生态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风景园林中生态理念含义在风景园林中,生态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将生态系统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设计和规划中,以实现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
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采取措施恢复已受损的生态系统。
二是自然与人工的融合,生态理念强调将自然和人工元素融合在一起,实现景观的自然与人文价值的统一,通过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植被配置、材料选择等,营造出逼真的自然景观,创造出美观、可持续和可用性的空间。
三是功能与生态的整合,生态理念要求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兼顾功能性和生态性,除了考虑休闲、生活和运动等需求,还要考虑水源保护、生物栖息地、植物多样性等,以实现功能和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生态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设计原则(一)继承性原则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继承性原则旨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节能环保,并将城市的现状与设计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