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读书心得

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如何鼓起教学的勇气?我想,不单是体现在平时的上课,同时也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更多的体现在自己主动地付出。如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开发自制实验教具一个成功的自制实验教具,对激发学生兴趣、改进教法学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设计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为了更有效体现教具的实用性和直观性,更广泛地运用身边材料体现其经济性和普及性,更全面地考虑它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必须做到“四个一”:

一、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

有的青年教师一提到自制实验教具就谈虎色变,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设计制作教具是一件纷繁复杂的事情,不愿或不敢去尝试。其实小学科学课的自制实验教具并不需要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追求结构的复杂。我们需要的是有一颗善于探索的心和一份敢于尝试的勇气;我们追求的是将教学中的经验和感悟转化为新颖独特的创意并付诸于行动。在日常教学中,抱着积极勤奋的工作精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探索,不断锤炼。

二、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

我们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问题的“左眼”。自制实验教具要贴合教材和教学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还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留心观察学生,善于寻找问题,发现

问题,多分析,多反思。这些都是教师自制实验教具的灵感源泉。例如:在研究不同材料热传递的过程比较中,我们在发现比较的困难时,是否可以想到改变教具达到效果。常带着这样的“左眼”,你一定会有思考与收获。

我们还需要有一只善于捕捉生活的“右眼”。小学科学老师要学会做一个“拾荒者”。时刻留意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及时收集整理,物尽其用,将旁人眼中的“垃圾”为我所用。在制作教具时,尽量做到能不买的材料就不买,能少买的材料就少买。同时也号召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发动学生也参与其中,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氛围。如果你常带着这样的“右眼”去观察周围,那你的“左眼”将更加明亮,就会成为一对“慧眼”——你的创造将无限广阔。

三、有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

自制实验教具不是教师孤芳自赏的个人行为,我们需要有一只认真倾听学生意见的“左耳”。自制实验教具的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就是自制实验教具最好的评委,教师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教具的活动,让自制教具活动成为师生互动的科技活动,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切实需要来不断完善自制实验教具,使其更贴近学生生活,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玩具”。

我们还需要一只善于倾听同行意见的“右耳”。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要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多了解和搜集自制教具方面的最新资讯和技术,认真借鉴别人制作自制教具时成功的思路和

方法,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

四、有一双善于制作的巧手

在自制实验教具的具体制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材料,既要学会使用不同的工具,又要掌握不同的加工方法,还要了解不同材料性能和特点。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知识面,拥有一双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手。这是对教师的一种能力锻炼,需要在日常的活动中,不断锤炼和提高,最后就会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个教学细节——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课尾,教师就“斯杰潘老人为什么把抢挂在了肩头离开了且再没有动过?”出示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评点哪个是老师的?

(1)斯杰潘老人认为天鹅是一群可爱的鸟儿,不能打,人类应该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2)老天鹅不惜用自己的身体为天鹅群打开生存之门的壮举,深深的感动了斯杰潘老人,使他不忍心伤害它们。

(3)斯杰潘老人看到了天鹅在生死关头表现出的英勇和团结,具有人类一样的精神和品格,内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4)斯杰潘老人从天鹅在危难之时表现出来的壮举中,感受到了天鹅那样的鸟儿也闪现出生命的光辉、闪现出生命的美,为自己曾伤害过它们而感到惭愧、自责。从此,他放弃了猎枪。

学生读后,都认为第四个答案最完整、水平最高,肯定是老师的。而教师说:这些都是老师的解答。老师每读一遍课文,都思考一次这个问题,写下一个答案。我读了四遍课文,每次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启发,

也就有了以上四个答案。(学生恍然大悟)如果我读了第五遍呢?生:就有第五种答案。

师:对了,课堂阅读有课堂的理解;课后阅读,有课后的感受;长大了再读,你的感受就会更深刻。同学们,在人生的不用阶段阅读文章,你会对文章有不同的理解,这就叫读书。

是的,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受到学习策略的启迪。有人说,“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案例中的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一招一式、一点一滴上,更立足于生活、关注发展,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迁移性。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是教师自觉追求与学生人格平等、见解相声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有一种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气象万千的美。

而在严老师的《微雕课堂》一书中,这样让你眼前一亮的细节印象还举不胜举,读罢全书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身为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研读。新教材在教学题材的选取上已充分关注了学生,许多教学情境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点亮智慧。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刻感悟教材资源,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领略课堂的内在魅力,引领学生享受思考的快乐,实现教材的“高附加值”。在认真解读教材的基础上,做到心中有教材,才会有慧眼发现教学中的小问题,才会有教育智慧去解决教学中的小细节。

当然,细节需要功夫,功夫需要揣摩,揣摩需要不断更新,更新离不开课堂实践。作为读者的我们,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重要的是将书

中所学付诸实践。每一个关注教学艺术的教师都会关注教学细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学细节,叩问教师的耐心,叩问教师的童心,叩问教师的真心,这样才可能发现一个个细节蕴含的教育真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