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详细图解

合集下载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2例报告)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2例报告)
( e a met f ersr r , D pr n uou ey ̄ t oN g a dI si l n e l l i r w f ao a t s T lo O 80 , h a t l p a, n r ̄ g J Un e i r t n l e ,  ̄g a 2O O C i ) e - t I c i oa v s o N i i i i n
Ab ta tObe tv : ic s h p r t ea p o c n u u h f i l x ein eo ra — sr c : jc ie Todsu st eo eai p ra h a ds m p t ec nc p r c fte t v i ae e

要: 目的 : 讨 显 微 手 术 切 除岩 斜 区 脑 膜 瘤 的 手 术 方 法 , 结 l 治 疗 经 验 . 法 : 探 总 晦床 方 通过 回顾 性 分 析 我科
19 9 7年 8月至 2 0 0 7年 2月经显微切 除 2 2例岩斜区脑膜瘤的l 晦床资 料 , 主要采用岩 骨乙状窦前入路 、 下经 颞
igpt c vl nn i ( M ) Meh d : d a rcrs f 2p t ns i erc v l nn n er l a me igo P oi ma . to sMe i l eod ai t w t p t l a me i・ c o2 e h oi
gima wh r p r t d o r m g 1 7 t b 2 07 we ea ay e e r s e tv l o o we e o e a e n fo Au 99 o Fe 0 r n l z d r to p ci ey.Th o — efl lwi g f ura p o c e r s d:s bt mp a r i mod a pr a h, u e or lt a tnt ra o n o p r a h s we e u e u e or lp e g i p o c s bt mp a r nse o il s a r a h, u o cpia e r i mo d a p o c c pp o c s b c i t l r to g i p r a h, ombi d s p a e o il— i r t n o ila r a h. s ne u r t nt ra nfa e t ra pp o c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s r s f 1 a e r e iw d o te mirs ria x r n e f p t c ia u r. T e ta s t s l e i o 8 c s wee rve e n h c o ug c l e p i c s o r l l mos e s e e e o v t h rn p r a e o p s i n i p r a h Wa d p e n 6 c e ,te t n p t s l p ra h i a e , h rn p t s l rs ̄ od o t g od a p o c s a o t i a s h a s r a p o c 3 c c sa d s r e o a n s t et s r a e i i a e o p a po c n 6 c s s n e t sp e o d la p o c n 3 c s s Re u t T tlrs cin W c iv n 1 p ra h i a e ,a d t r s h n i a p r h i a e . s l h n a a s oa e e t a a h e e i 2 o s d c s s u ttl e e t n n e e , p r a e e t n n c e a d o e t c re .Co cu i n a e ,s boa rs c i i 5 a s a t l s i i 1 a , n n d ah e u rd o s i r c o s c n so l Mirs ria e v l se e t e frte t ame t f t eia u r c o ugc l mo a f i o r t n r l l mo . r i c v h e op o v t e

岩骨斜坡脑膜瘤患者的护理PPT

岩骨斜坡脑膜瘤患者的护理PPT

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术后并发症。
定期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确保早期发现问题。
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均衡的营养,促进恢复。
根据患者的状况,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营 养素。
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通过对症护理和药物管理,减轻患者的疼痛 和不适感。
定期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提高生活质量
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提供心理支 持和康复训练。
积极与患者沟通,鼓励其参与康复活动。
患者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预防并发症
监测术后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及时处 理。
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
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增强患者的社交支持。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定期评估
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监测患 者的恢复情况。
记录患者的功能恢复进度与反应情况。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患者反馈
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收集其对护理服务的 反馈。
根据反馈,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满足患者需 求。
如何评估护理效果? 团队合作
这种肿瘤可能导致神经症状和颅内压增高。
什么是岩骨斜坡脑膜瘤? 病因
岩骨斜坡脑膜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部分患者可能有家族病史。
什么是岩骨斜坡脑膜瘤?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头痛、视力模糊、听力下降等症状 。
这些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活。
患者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患者护理的目标是什么? 减轻症状

岩-斜区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岩-斜区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岩-斜区脑膜瘤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摘要】岩-斜区脑膜瘤位置很深,与脑干腹侧面Ⅲ~Ⅻ对颅神经、椎-基底动脉、上颈髓关系密切,脑膜瘤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当临床出现症状、得出诊断时,往往体积较大,与周围重要结构粘连包裹,手术风险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目的提高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连续收治的16例岩斜区脑膜瘤。

6例肿瘤大于4.0cm。

采用了经颞下-小脑幕、颞下-乙状窦前、颞下-迷路、枕下-极外侧入路。

结果肿瘤全切除10例,近全切2例,小部分切除1例。

结论影响手术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小脑前下动脉、小脑上动脉和小脑后下动脉及其供应脑干的穿通支被肿瘤包裹及脑干受累情况。

【关键词】岩斜区脑膜瘤纤维手术【病例资料】 16例中女13例,男3例。

年龄30~62岁,平均46岁。

病程2个月-5年。

其中1例曾在外院接受过手术:1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另一例行枕下乳突后入路肿瘤部分切除术。

【临床表现】全部都有第3~12颅神经中数支受损的表现,以第5、第7~11支受损为多。

伴有头痛6例,肢体无力4例,共济运动障碍5例,癫痫小发作1例。

【影像学特征】 1) MRI:均行此项检查。

肿瘤最大径大于4.0cm者12例。

病变为等T1、略长T2、长T2信号,增强明显。

可见肿瘤将基底动脉推移。

1例见椎动脉被包绕,3例见肿瘤内有基底动脉的分支穿过。

合并脑积水12例。

2) DSA 5例行此项检查。

肿瘤供血来自脑膜垂体干和颈外动脉的分支。

椎-基底动脉未见明显供血,但该系统血管移位明显。

1例行颈外动脉供血动脉术前栓塞。

【手术入路选择及依据】根据肿瘤主体位置、累及的范围,选择不同的入路。

1、肿瘤大小。

2、斜坡受累区域及邻近区域。

3、脑干受压范围和程度。

4、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是否被肿瘤包绕。

5、肿瘤的血管化,血供来源和静脉回流。

6、术前神经功能缺失程度。

7、手术目的是根治还是次全切除。

【解剖基本要点】第1孔位于星点内下。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期刊名称】《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7(6)2
【摘要】目的总结岩斜区肿瘤显微手术的经验.方法岩斜区肿瘤18例,均经显微手术治疗.6例脑膜瘤经乙状窦后入路,3例脑膜瘤经岩入路(幕上幕下联合或乙状窦前入路),4例脑膜瘤、1例听神经瘤和1例胆脂瘤经改良的乙状窦前入路,2例脊索瘤和1例转移瘤经口鼻蝶入路切除.结果 12例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5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肿瘤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161-163)
【作者】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沈阳,11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经硬膜内颞下岩尖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J], 徐硕;于群;鲁艾林;陆小明
2.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肿瘤 [J], 薛洪利;魏学忠;于春泳;熊剑;宋守智;唐超
3.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冷晓磊;韩鹏;李旭琴;于军;金点石;魏伟
4.显微手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53例 [J], 廖晓斌;刘子彪;吕志成;康承湘
5.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J], 罗冬冬;彭彪;秦明筠;张训;赵海林;胡骕;李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斜区肿瘤常见的8种类型、10种手术入路,手术难度何在?

岩斜区肿瘤常见的8种类型、10种手术入路,手术难度何在?

岩斜区肿瘤常见的8种类型、10种手术入路,手术难度何在?岩斜区位于颞骨岩部背面与枕骨斜坡部的岩斜裂汇合处,从岩骨尖至颈静脉孔。

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第Ⅴ、Ⅶ 和Ⅷ脑神经,上缘为鞍背,下缘为颈静脉孔水平;下方为枕骨大孔区。

岩斜区肿瘤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结构,肿瘤全切除难度巨大,且有较高的术后致残率,较高的术后复发率,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难点。

近年,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和各种颅底入路的尝试和改进,显著改善了手术的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介绍岩斜区肿瘤的常见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及手术入路等的选择手术难度,并附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岩斜区脑膜瘤手术病例一例。

岩斜区复杂的骨质、神经、血管解剖关系,图来自D. Fisher一、常见病理类型1. 脑膜瘤:约1%颅内脑膜瘤起源于岩斜区,是岩斜区常见病变。

它向上可侵犯岩骨尖、小脑幕、Meckel腔、鞍旁和海绵窦;向下侵犯内听道和颈静脉孔;向内侧达脑干和椎基底动脉。

当肿瘤很大时,可包绕同侧Ⅲ~Ⅺ 脑神经。

患者临床可表现头痛、复杂的脑神经麻痹、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者表现为偏瘫、认知功能障碍。

岩斜区脑膜瘤多数表现良性过程,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方式。

2. 脊索瘤:岩斜区是脊索瘤的第二好发部位,约占35%。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残留的脊索组织,从rathkes憩室扩展至斜坡,继续向下累及尾部的椎体。

典型的斜坡脊索瘤的特点为居中线区的肿块,内见部分钙化,破坏斜坡骨质,并可见软组织肿块突入蝶窦或鼻咽。

3. 软骨肉瘤:软骨肉瘤发生部位不一,常与颅缝相关。

在岩斜区,其通常发生于岩枕缝。

大部分颅面部的软骨肉瘤是低级别的,其罕见、生长缓慢、局部侵犯。

4. 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生长迅速可侵袭和破坏骨质。

5. 转移瘤:斜坡转移瘤少见,骨质破坏通常与转移瘤组织代替正常脂肪信号骨髓组织所致。

6. 腺样囊性癌: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总数不到10%,但占恶性大小涎腺肿瘤的40%左右。

该肿瘤的特点有生长缓慢、容易复发、较长的临床病程、晚期转移。

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大型、巨大型岩斜区脑膜瘤的手术策略
x i n j ‘ i a n g me d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Re s ul t : Th e g r o s s t 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wa s a c h i e v e d i n t we l v e c a s e s ,n e a r t 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i n t we l v e c a s e s ,a n d s u b t 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 中 国 医 学 创 新》 第1 0 W第1 6 期( 总 第2 6 2 期) 2 0 1 3 年6 月 经验体 会 J i n g y a n t i h u i
大型 、巨大型岩斜 区脑膜瘤 的手① 卡合 尔曼 . 卡德 尔 ①
杜郭佳① 成晓江① 汪永新① 刘波 _ l ① 柳琛l ① 栾新平②
【 摘 要 】 目的 :探讨大 型、巨大型岩斜 区脑膜 瘤的手术效果 ,以提高和改 善预后 。方 法 :回顾性分析 新疆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 医院神经
外科 2 0 0 0 年 1 月一 2 0 1 1 年6 月显微手术切除的 3 2 例岩斜区脑膜瘤的临床资料 。结果 : 3 2 例岩斜 区脑膜瘤 , 肿瘤全切除 1 2 例, 次全切除 1 2 例,
me n i n g i o ma s,n e a r t o t a l r e s e c t i o n i s a r e s e a n a b l e c h o i s e .
【 K e y w o r d s 】P e t r o c l i v a l m e n i n g i o m a ; M i e r o s u r g e r y

斜坡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PPT优选版

斜坡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PPT优选版

术后
• 下斜坡脑膜瘤
远外侧枕下入路
为最佳选择,从非常外侧显露下斜 坡和枕大孔前缘的脑膜瘤与脑干的界面, 因此,允许切除肿瘤而不牵拉脑和脊髓。
经口咽-斜坡入路
直接到达下斜坡,在脑干和颅神 经前面切除肿瘤。但显露范围小,适应 证窄,术后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的并发 症发生率高,现已很少采用。
经部分枕骨髁入路-枕大孔腹侧脑膜瘤
血管被肿瘤包绕--术前评估比术
中真正发现的要多,存在界面时可将其 分离,不存在界面时,尤其是分离穿支 动脉更为困难,推荐次全切除。剩余肿 瘤可观察或γ-刀治疗。
术后即刻神经功能障碍是常见的, Sekher报告术后一周内神经功能恶化达 60%,但大多数在3个月内可完全恢复。
永久性神经功能缺失与肿瘤大小有 关,在肿瘤与脑干间没有蛛网膜界面的 病人,发生永久性神经缺失的比例较高。
• 全切除技术上困难--肿瘤血管化、肿瘤 质地太硬, 肿瘤与脑干间缺乏蛛网膜平 面,血管和颅神经被包绕和移位等。
• 仔细的术前评估,正确选择颅底入路,仔 细的术中技术,手术医师的经验是取得全 切除和良好结果的重要因素。
• 术前评估
脑干与肿瘤的界面-- 术前MR显
示脑干水肿,有基底动脉供血,提示肿 瘤侵犯脑干,有很高的永久性神经功能 缺失的危险,可考虑次全切除。
面神经麻痹
5例
近10年,影像学技术和颅底外科的进展,扩大肿瘤的显露,减少对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损伤,改善手术效果。
本组发现脑干水肿与基底动脉供血有关,提示软膜破坏。
眶颧颞极入路-鞍结节上斜坡脑膜瘤
②斜坡受累的区域
-良好合作的队伍可减少术者的疲劳
斜坡脑膜瘤的生长分期(Sekhar)
⑧术者的经验和嗜好
本组病人手术时间最短7小时,最长16小时,因此术者的体力和精力也不能忽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斜区巨大脑膜瘤手术详细图解
岩斜区位于颞骨岩部背面与枕骨斜坡部的岩斜裂汇合处,从岩骨尖至颈静脉孔。

内侧至斜坡中线,外侧至第Ⅴ、Ⅶ和Ⅷ脑神经,上缘为鞍背,下缘为颈静脉孔水平;下方为枕骨大孔区。

岩斜区脑膜瘤由于位置深,毗邻重要解剖结构,很难实现肿瘤全切除,且有较高的术后致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手术的治疗难点。

对于岩斜区肿瘤的手术理念和主张多样,入路选择多样,有额颞入路,枕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小脑幕入路,颞下入路,耳蜗入路等。

但是对于巨大肿瘤或者同时向幕上幕下生长的肿瘤,INC国际美国William T. Couldwell教授等认为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更为合适,幕上幕下联合入路可以进行成功全切,他认为手术入路的优点是暴露的视野大,可在直视下处理,减小对神经血管的损伤,对小脑、颞叶牵拉轻微,可在手术早期离断肿瘤血供,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也可用于松果体区肿瘤切除,牵开枕叶与小脑,可获得良好的暴露。

该手术入路图解选自Couldwell教授主编的专著《Skull Base Surgery of the Posterior Fossa》Chapter 7 Petroclival Meningiomas. 作者Amol Raheja and William T. Couldwell.
图:岩斜区脑膜瘤和周围神经组织的复杂关系
图A: 采用幕上-幕下联合入路,颞枕联合皮瓣,在颞部行低位颞部骨瓣开颅。

图B:病人采取侧卧位,应根据人体的四个生理弯曲及身体轴线,避免过度拉伸及屈曲,同时尽可能坚强压力集中的压迫点的压力。

图C:切除在颞枕区域至枕下区域延伸的L形骨瓣后,沿着乳突周围外层开始逐步完成乳突切除术。

骨瓣大小取决于听力状况和基础暴露的需要。

图D:硬脑膜切口设计
图E: 打开硬膜,避免损伤横-乙状窦及Labbé静脉,该区域后颞叶的静脉引流存在变化(有时是多种多样的),结扎上岩窦后,并确保颞叶的引流通畅,沿着岩骨尖分离天幕,定位并注意保护滑车神经等。

图F:在分离、暴露、切除肿瘤过程中,注意保留所有颅神经及重要血管
图G:肿瘤成功全切,神经组织保存完好。

图L+M:岩斜区脑膜瘤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对比
小脑幕上幕下联合入路最常见的是经乙状窦前入路联合颞下入路,但该入路耗时且创伤大;另外,面听神经功能障碍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高,故其应用也受到限制。

国内有学者主张,对于该类肿瘤行颞下和乙状窦后联合入路,这种一期联合入路手术时间长,并发症高,因术者疲劳而易导致肿瘤残留。

也有学者主张采用幕上、幕下分期入路,主张采用经颧一额一颞入路和经乙状窦后入路,多次分期切除肿瘤。

Couldwell教授提倡的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以颞枕区和枕下为开颅骨瓣,切除乳突,可以良好分离、暴露并全切肿瘤。

INC国际翻译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