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分析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简论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摘要】我国是一个建筑大国,国人从古时候起就开始对建筑进行合理的设计。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建筑设计中渐渐引入了景观设计的一些元素,使建筑设计更加富有美感,人文化气息更加浓郁。
现代建筑既要讲求实用性,也要注重观赏性,两者相互融合,才会使建筑发挥最优的性能,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融合的一些策略,希望可以给同行朋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策略建筑是人们得以安心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它不仅要有大方、漂亮的外部造型和内部设计,还要和周围的景色相互协调,以此形成审美气氛,使生活更加舒心愉悦。
如何将良好的景观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成为了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的重要课题,不仅要注重建筑的安全质量,还要强调建筑的艺术美,使建筑具有集质量、美感、文化等于一体的现代特征。
笔者根据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要点有一些浅见。
一、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原则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建筑不仅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质量,还要注重周围的自然环境,把建筑建设成为“园林式”。
景观设计可以加入自然景观,也可以加入人文景观,比如花园、假山、流水系统,甚至是天然的植被、石群等等。
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的建筑景观设计发展的阶段还比较短,有很多设计流程欠缺合理性。
如果利用现场的优势作为设计的先决条件,就会使景观更加合理、美观,换句话说就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行景观挖掘。
这样一来,景观设计的思想就会根植于建筑的总设计当中,使建设保持质量、美观与舒适三方面的协调统一。
景观设计的思想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它又被称作景观建筑学,是欧美国家建筑业最常用到的。
我们熟知的纽约中心公园、巴黎中轴线景观等,这些是景观设计最为成功的例子。
自我国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的倡导下,景观设计逐渐被运用到各地区的建筑设计当中,像最早的深圳特区,有很多建筑都是景观设计的代表。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摘要:建筑与园林景观如同城市的文字与插画,各自为表达,共同构建城市的故事,两者之间的深入交织,使得城市不仅是繁华的交流中心,还是充满情感和自然气息的生活空间。
探索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之间的融合设计,能够在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创造出既现代又富有自然气息的理想生活环境。
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与融合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融合途径引言: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在表面看来似乎是两个独立的领域,但实际上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与互动。
建筑设计以其坚固的结构、空间的创造与组织为核心,力求为人们创造遮风挡雨、功能性强的居住或工作环境。
而园林景观设计,则着眼于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强调环境的舒适性、美感与生态价值。
两者间的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
建筑与景观在设计时,常常会考虑到彼此的影响和作用。
建筑不仅要有出色的外观和内部布局,更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使其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反之,园林景观设计在规划时也会考虑到周围的建筑风格、尺度及其功能需求,确保两者之间能够和谐共存。
一、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原则(一)可持续性原则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在追求可持续性的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有效地整合两者,使其相得益彰,成为设计师们探索的重点。
在这背景下,利用可再生资源提供创新的设计思维,强调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和资源,而不是过度消耗或破坏。
例如,通过采用天然的材料,如竹和木材,或者是使用日益受到重视的太阳能和风能,有效地将自然的力量转化为建筑的能量供应。
减少能源消耗则是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目标。
通过智能的建筑设计,如合理的窗户布局和高效的保温材料,可以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自然调节,减少对空调或取暖的依赖[1]。
此外,园林景观的合理设计也能够为建筑提供阴凉或遮挡,进一步降低能源的使用。
(二)人性化原则人性化原则指导下,设计师们始终将人的需求和体验放在首位。
如何融合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

如何融合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发展背景下,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空间得到了有效扩展,同为建筑质量的组成要素,建筑设计更加关注实用性的呈现,而景观设计则趋向于观赏性。
如何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实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完美结合是现阶段建筑物设计共同探寻的设计目标。
本文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联着手,就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进行了细致分析。
标签: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谐统一;建筑思维引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在关注建筑设计实用性的同时也关注到景观设计对于建筑设计的补充与协调作用。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相互融合是对建筑效果的完美呈现,二者相辅相成,其中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模拟,它与建筑设计居于同等重要的位置。
然而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印证,景观设计的出现往往还是局限于修饰效果,虽然建筑设计的形态千变万化,然而景观设计却始终难以摆脱花草拼贴的命运,建筑因素与景观因素的结合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呈现。
1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关系论述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对于人居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由于人们工作生活都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传统钢筋水泥的建筑环境显然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生态环境的建设理念,绿色环保建筑模式成为了当前建设设計发展的主流趋势。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回归自然是当前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相互结合的初衷所在,类似花园小区或是景观住宅的出现正是从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融合方面实现了对现有建筑形式的创新,这样的建筑风格广受欢迎。
可见,当前人们在选择住宅时除了对功能结构等因素的考虑之外,更多地是将重点置于社区环境建设方面,是否做到了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和谐统一。
从图1景观设计的构成分析,景观设计的内容极其丰富,并且景观设计学在我国的应用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设计师纷纷意识到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积极影响,并且二者的互相融合也是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分析摘要: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民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升,对于精神文明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
针对于建筑物而言,不仅需要满足其基本的使用功能需求,同时也需要满足其审美以及环保需求。
因此本文将对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进行分析,分析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相应的融合途径,进而为相关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融合引言:现如今,在我国大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社会民众的绿色环保意识逐步提升,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
当前来看,园林景观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融入这一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环境条件,也能够突显出个性化的艺术魅力以及人文特征。
因此设计师应当遵循求同存异的设计理念,将景观设计合理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避免将景观与建筑的孤立,实现设计方案的有效完善。
一、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两者都是设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很多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来看,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相互协调,建筑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而园林景观设计又能够衬托和突出建筑的特点,使整个项目更加和谐统一,在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也能够突显出项目的整体风格。
而从空间关系的角度来看,建筑作为相对静态的实体,往往需要园林景观作为动态的元素来衬托,以增强空间感和层次感。
例如在建筑周围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并结合水景等设计元素,与建筑设计相得益彰,营造出更为丰富的空间视觉效果。
并且,建筑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
建筑设计通常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格和特点,而园林景观设计则常常体现了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
两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相互呼应,共同传达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出创造力和审美情趣,使得设计作品既符合自然之美,又具有独特性。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

l 建筑设计 的过程 当 中景观 设计 介绍
在对建筑 工程施工和设计之 前, 首先要做 的就 是选址 , 只有 充分 的 对建筑工程周边 的环境进行细致而全面 的了解和考察之后 , 才能有效 的 在设计 当中将 景观考 虑在 内, 建筑 设计同景观很好 的进行 融合 。但是 将 在 当下 的设计过程 中, 关的设计人 员往往还缺乏将 景观 设计考虑 到设 相 计当中去 , 或者 说对景观设计不够重 视, 将主要的设计精 力倾注在建筑 的主体设计之上 , 将景观 设计 视为城 市规划 的内容 , 为其可有可无 , 认 这 样导致 的结果就是景观设计与建筑 设计 的相互分裂。正确 的做法就是要 将景观设计当作建筑设计整体建筑的基础和前提 。这样做 的结果就是可 以引起设计人 员足够重视 , 在树立 景观设计的意识过程 中, 以通 过下 可 面的几个方面来实现 :
2 将 建筑 设计 融入景 观设计 当中
通过建筑设计 的主要区别就是 , 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工程 的使用 而 逐渐 进行完善 的, 以我们可 以客观 的将其视为 一种生命 的过程 , 维 所 其 护方面 需要进行系统化的考 虑。
21 要科学的持有理性的态度来控制景观 的生成 .
景观的生成可以有效 的论证 景观设计 的科 学性, 如果景观的生成是 科学 的, 那么其功 能、 生态 、 效应和 经济都 是按照预 定 的逻 辑进行 发展 的 , 是在我国当代的景观设计 当中, 乏有效 的理性 态度, 但 缺 很多具有个 人美学情怀的园林作品还依 旧存在, 偏重主观设计方面的设计作 品也不 少 ,西方 的对 于景观设计 的研究和应用对 于我 国设计 者来说还 是舶来 品, 大多数的人仅仅学到 了表 层的东西, 而对于 内在 的隐含 的较 为深层 的理性却没有学到, 更遑论应用 。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与景观的融合成为了当下建筑设计领域的热门话题。
建筑设计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相互融合。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美感和功能性,也能够为居民创造更好的生活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建筑设计中的建筑与景观融合。
一、自然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融入环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到自然景观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
建筑师应该能够将建筑有机地融入自然环境中,使其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相互依存。
可以通过选址、建筑外观设计、植物景观布局等手段实现。
比如,在设计建筑时可以保留原有环境中的珍贵树木或者湖泊等,使得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和谐的景观。
2. 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的融合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不仅是在整体布局上的融合,更体现在具体的建筑元素与自然元素的融合上。
比如,建筑外墙的设计可以采用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的自然色彩,建筑内部可以引入自然光线和绿植,使得建筑与环境完美融合,创造出愉悦的居住体验。
二、文化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建筑与历史文化的融合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样至关重要。
建筑与历史文化相融合,能够为建筑增添独特的艺术氛围,也能够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比如,在设计建筑时可以参考传统建筑的形式和细节,如传统的屋檐造型、石雕等,使得建筑与历史文化相呼应。
2. 建筑与艺术景观的融合建筑与艺术景观的融合,能够增添建筑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建筑设计可以融入雕塑、壁画等艺术元素,使得建筑本身成为一件艺术品。
同时,建筑的形象也能够为艺术景观提供一种背景和舞台,相互烘托、共同呈现出美的意境。
三、社区景观与建筑的融合1. 强化公共空间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和设计社区的公共空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合理的公共空间布局,能够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的交流与融合。
公园、休闲广场等景观元素的融入,能够为社区提供丰富的活动空间,使得居民在舒适的环境中休憩、锻炼和社交。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作为美化城市面容面貌的重要手段,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其设计中融入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融合机制是有效地实施路径。
从多个方面深入分析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融合要点,意在为优化我国的整体建筑模式,强化绿色建筑理念。
关键词: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探讨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设计又有了新的要求。
在现在的环境下,把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成为建筑的新思路。
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些差距,提升二者融合的技术水平是对相关人才的新要求。
一、建筑与园林景观之间的关系(一)园林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表达形式建筑设计是在建筑工程落实前,根据实际情况及目标要求开展的规划和布置工作,其中包括图纸和方案设计等相关内容,是直观展现建筑内部形态及特点的作业形式。
不同建筑有其不同的特点,它们既是时代发展最为重要的标志性产物,同时也展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而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可对周边环境实行协调处理,实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融合,进而丰富建筑内涵。
如在很多广场设计中,就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内容,通过喷泉、花园景观设计,凸显生态效果,增强广场的美观性。
(二)建筑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衬托建筑设计的重点在于建筑结构、内部体系的分析和研究。
园林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不同,其中融入了较多专业性内容,如园林规划、生态学、地理学、植物学、美学等,通过这些专业知识的融合运用,提升设计水平,凸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建筑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做好建筑与园林景观的融合,是实现和谐发展目标的关键。
所以有必要将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融合起来,增强设计效果,提高整体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如在园林景观中设计一些亭台、长廊等建筑,既让园林景观更加和谐,又可以供游客休息。
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如何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实现建筑与景观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能够提升城市的美感与文化内涵,成为了建筑师与景观设计师们共同面临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并从实践角度给出一些有效的方法与案例。
一、融合的意义与目标建筑与景观设计的融合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追求美学与功能的最佳结合。
它旨在营造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城市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并提升城市的形象与吸引力。
通过将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绿色空间、视觉艺术享受和社区互动,使居民更加舒适与满意。
二、融合的方法与策略1. 结合自然环境: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地域文化,将建筑物的外观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合,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例如,在山水环境中,可以利用建筑的屋顶、立面和园林等元素,与周围的山水相互呼应,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2. 建筑与景观的互动:通过设置庭院、花园、露台等空间,将建筑与景观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可以在室内和室外都能够享受到美景。
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还可以改善室内空间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条件,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3. 创新的设计理念:在建筑与景观的融合中,创新的设计理念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师和景观设计师应该勇于尝试新的设计思路,突破传统的界限,推陈出新。
例如,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墙上种植垂直绿化,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既能够增加绿色空间,又能够降低能耗,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三、成功的案例1. 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滨海湾花园被认为是建筑与景观设计融合的成功典范。
通过将建筑与花园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空间体验。
人们可以在花园中欣赏到壮丽的景色,同时还能够在建筑物内部参观博物馆、购物中心等。
2. 日本高松栗林公园:高松栗林公园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融合问题分析与研究
摘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将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相融合,从而设计出实用性同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建筑,从而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实用和审美的需求。
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分别将两种设计意识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完成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建筑完工之后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
除此之外,建筑的景观设计对于建筑的观赏性也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就此作出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可供同行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融合;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design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design will be combined, thus designed practical at the same time with high ornamental value construction, so as to meet the modern people for practical and aesthetic demand.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only two kinds of design consciousness respectively together to finish building design and landscape design fusion.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the whole building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quality has a great influence, relates directly to the architectural functions could fully play. in addition,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building to building appreciation also has direct influence. this paper made a in-depth analysis
of this research, available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 fus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之间
的辨证统一。
一味的注重建筑设计而忽视景观设计,这就使得建筑只具有实用性而缺乏观赏性。
相反,只注重经过设计而不重视建筑自身的设计,那就是舍本求末,这样的建筑只是一个好看的空壳,失去了作为一个建筑最基本的实用功能。
这就要求广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始终坚持景观意识,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也不能忽视建筑意识,从而设计出既实用又具有观赏性的建筑。
一、建筑设计中的景观意识分析
在进行建筑主体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所处周围的环境以及景观的相关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考察和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建筑设计与景观相融合。
但是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对于建筑的景观设计往往缺乏足够的重视,只是将主要的经历放在建筑本体的设计之上。
他们将景观设计看作是城市规划的一部分,或者是只是将景观设计放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之上,这就导致建筑的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存在着分离的情况。
那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将景观设计作为建筑设计的前提和条件,这样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就会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在建造设计过程当
中应该充分树立景观意识,在景观意识的指导之下进行建筑的本体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整体设计思想。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有整体设计的思想,充分考虑与建筑本体之间存在关系的相关的因素,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建筑本体设计本身。
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将目光放在整体的高度和层次,才能够使设计出来的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成为一体,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使建筑本身成为周围经过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突兀的个体。
2、建筑完善景观环境的积极策略。
周围的环境是建筑存在的基础,建筑是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也不是一味的追求被动的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还要积极主动的通过建筑设计来对周围的环境施加有利的影响,主动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
一是建筑先入式的整体设计导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打破以往的单纯以建筑本体为中心的设计理念的束缚,更应该注重设计中的整体性因素。
首先对建筑周围的环境和景观进行分析和掌握,在整体的高度对建筑进行设计,使建筑的风格和色调与周围的环境相统一。
二是建筑后入式的改造与实施原则。
在既有环境中嵌入新建或改建项目的实践中提出改造与实施的原则,可将变被动地适应环境转变为主动地调整建筑与环境问的关系。
新建或改建单体的加入,势必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同景观的“缝合”理论,因此我们应该寻找适合的元素并进行适度调整以保证建筑与环境
的整体意向。
三是建筑景观化的趋势与导向。
无论是新锐建筑师的
实验建筑,还是建筑大师的设计作品,无论是在欧洲传统城镇还是在亚洲现代都市,我们均能发现这种倾向都市建筑景观化。
这类建筑的共同特点,都是将景观作为建筑的设计要素或是材料、或是形态、或环境效应等,将景观设计领域的方法、技术、工艺融入到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中去,并进行全方位的空间整合。
特别是在地标建筑、实验建筑、文化会展建筑设计中,建筑景观化的趋势更为明显,西方国家建筑设计关注的视角已经从表象的整体协调深入到研究主体与客体的互为渗透上。
二、景观设计中建筑意识分析
与建筑设计不同,景观设计是随着建筑使用的展开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种生命过程,其维护需要系统化的思想及理性的态度。
1、以科学的理性控制景观生成过程。
景观生成过程是对景观设计的科学性进行论证与实施的过程,是景观理性途径的应用。
科学的景观生成过程应是对功能、经济、生态、效应、技术等因素进行严谨的逻辑分析及推理。
对景观场地内的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生物、地下埋藏物等进行“千层饼”模式的垂直分析。
然而,在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中,抒发个人美学情怀的传统造园作品仍然存在,不考虑客观存在的主观设计比比皆是。
西方的景观意识仅仅作为舶来品。
让大多数人学会皮毛,而真正隐含的深层科学理性却无人借鉴。
2、运用建筑理念挖掘景观设计深度。
我国景观设计的实践还处
于初步阶段,学科发展不够系统完善,理念还停留在表层美化的层面。
设计水准良莠不齐,盲目抄袭现象严重。
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问题,或许可以成为目前阶段可取的方式,它使得景观设计不再是花花草草的粉饰、平面化的硬地延伸、对漏洞的简单的遮盖,而是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
运用建筑的思维创造出每个层面不同的功能,以科学的方式将广场与周围的建筑、公共设施结合成为系统化的环境。
3、以建筑手段实现造景创意。
在景观创造的过程中,复杂性与技术性往往制约着造景创意,现代城市中视觉景致的实现同样依靠建筑的支撑以及技术的辅助。
一要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
景观的畅想空间似乎大于建筑,但同样会面对如何实现的问题。
与传统植物造景的风景意象不同,现代的城市景观更关注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因此,技术手段成为景观实现的关键。
伦敦西部帕丁顿地区的卷曲步行桥,在技术的支撑下成为可动的景观。
桥体是而是收起的圆,时而是打开的弧,时而是放下的直线跨越水面,让人们领略了技术的魅力。
现代技术手段拓展了景观的想象空间,为景观创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意。
二要用建筑的思维解决景观限制的问题。
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限制性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夹缝地带,无法实现模式化的城市造景: 或不具备植物条件,或无法实现硬地,但又存在功能性的要求的空间中,可以借鉴建筑思维中分析研究的方法,选择最经济适用
的原则,来解决景观设计中的限制性问题与复杂棘手的难题。
三、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的加快,工作的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加,人们对于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建筑的实用性和审美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
当前建筑设计中,往往过于追求个性化的建筑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没有实现很好的融合,导致一个单独的建筑独立于周围的环境之外,即使设计的很优秀,但是仍然给人一种不协调的突兀的感觉。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过分强调建筑的经过设计,造成建筑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但是却缺乏实用性,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迫切需要将建筑设计与经过设计相融合。
建筑设计对于整个建筑完工之后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建筑的功能能否充分发挥。
除此之外,建筑的景观设计对于建筑的观赏性也有直接的影响。
对于建筑来说应该同时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将建筑设计和经过设计相融合,从而设计出实用性同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建筑,从而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实用和审美的需求。
在设计的过程当中只有分别将两种设计意识融合在一起才能够完成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融合。
参考文献
[1]王婕,胡东海.建筑景观设计浅谈[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3).
[3]金俊.试论景观建筑创作中对文学修辞法的运用[j]华中建筑,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