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异性多层砂岩油藏矢量化井网研究
各向异性地层性质及测井响应

各向异性地层性质及测井响应1. 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的电阻率测井响应均匀各向异性介质中电偶极⼦和磁偶极⼦视电阻率表达式,即普通电阻率测井和感应测井的测量结果为:a R R =gm R =2V H H VR R σλσ==为各向异性系数;θ为相对地层倾⾓;对于层状地层,垂向电阻率总是⼤于⽔平电阻率:V H R R ≥,因此,各向异性系数α通常总是⼤于1的。
下⾯给出两种特殊情况的结果:1)对于θ=0的特殊情况,即直井情况,H a R R =;2)对于θπ=/2(90度)的特殊情况,即⽔平井情况,a R =。
因此,在有倾⾓的各向异性地层中,普通电阻率测井或感应测井仪器反映的是地层垂向电阻率和⽔平电阻率的加权平均:由0度时的H R 变化到90度时的从物理机制看,感应测井在直井中的涡流是⽔平⽅向的,因此仅得到⽔平电阻率,⽽在斜井中由于涡流存在于两个⽅向,所以其读数为垂向和⽔平向电阻率的平均值。
在直井中,感应测井只是反映地层⽔平电阻率,普通电阻率测井或侧向测井也主要反映地层⽔平电阻率,这是常规电测井在反映各向异性⽅⾯的局限性。
2. 各向异性指数系数[2,4,12]在各向异性地层中,电阻率测井的响应还与井下仪器的结构有关,不同测井仪器测量出的视电阻率之间往往存在明显的差异。
如在泥岩层中,感应测井仪测量的视电阻率明显低于0.4m 电位测井仪;在砂泥岩互层,梯度测井仪测量值异常地低。
因⽽利⽤各种电测井仪的响应差异可识别电阻率各向异性地层。
在垂直井眼中,假定地层是⽔平的,砂泥岩薄互层、不同粒度⼤⼩的砂岩层、岩层中薄层的电阻性或电导性条带等都使地层表现为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指数主要与砂泥岩电阻率反差程度和砂泥岩相对厚度有关。
图1是砂泥岩互层⽔平电阻率、垂直电阻率与各向异性指数关系图。
图1中R sh =1.0Ω·m ,Rsd=10.0Ω·m 。
h sh =h sd ⽬处是各向异性指数2λ最⼤的地⽅,约为3,此时R h 约为1.8Ω·m ,⽽R v 约为5.5Ω·m 。
各向异性油藏水平井井网渗流场分析

—
—
—
—
—7
—
—
因此 , 对各 向异性 油藏 水平 井 井 网渗 流场 的分 析具
_ _
—
— —
—
—
— —
摘 要 : 直观 地 反 映 各 向异 性 油 藏 水 平 井 井 网地 层 压 力 分 布 及 流 体 运 动 轨 迹 的 特 点 , 用 源 ; 为 利 r - 理 论 、 e ma 积 法 及 压 降 叠加 原 理 , 导 出各 向 异 性 油 藏 水 平 井 井 网 不 稳 定 渗 流 地 层 压 力 N w n乘 推 公 式 , 出 流 线 生 成 方 法 , 究 了水 平 井 井 网 渗 流 场 分 布 规 律 。 结果 表 明 : 层 各 向 异性 、 提 研 储 生产
引
言
中 国很 多低 渗透 油藏 以薄层 砂 岩为 主 , 油藏 内
性, 利用 压 降叠 加 原理 获 得水 平 井 井 网压 力 公 式 ,
给 出流线 生 成方 法 , 制水 平 井 井 网渗 流 场 图 , 绘 分
析储层 各 向异 性 、 生产 时 问和 注采 比等 因素 对水 平
不 同程 度地 发育 着 天然 裂缝 , 成油 藏 渗透率 的各 造
时间和注采 比对水平 井井 网渗流场影响较 大。在 布井 时, 水平井应垂直 于最大主渗 透率方 向, 以便 形成线性水驱 , 高驱替效果 ; 提 生产 时间越 长 , 压力传播 范围越 广 , 出程度越 高; 采 注采 比
越 大, 注入 流 体 的 波及 范 围越 大 , 及 效 率 越 高 。 利 用 该 方 法 产 生的 流 场 图 能 够 为 各 向 异 性 油 波 藏 水 平 井 开 发 井 网设 计 及 注入 方 案 的优 化 提 供 科 学依 据 。 关 键 词 : 向异 性 油 藏 ; 流 场 ; 平 井 ; 网 ; 压 线 ; 线 各 渗 水 井 等 流 中 图分 类 号 :E 1 T 3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2024年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范文

《低渗透油藏井网部署的油藏工程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变得日益重要。
低渗透油藏因其储层特性,开发难度大,需要精细的井网部署和高效的开发策略。
因此,研究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及相应的油藏工程方法,对于提高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策略及其在油藏工程中的应用。
二、低渗透油藏特征低渗透油藏是指渗透率较低的油藏,其储层特性决定了其开发难度。
低渗透油藏的主要特征包括:储层渗透率低、孔隙度小、非均质性强、含油饱和度低等。
这些特征导致油藏开采过程中存在采收率低、产能递减快等问题。
三、井网部署原则针对低渗透油藏的特性,井网部署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根据储层特性和产能要求,合理规划井网密度和井距,确保井网能够覆盖整个油藏。
2. 优化井位选择:根据地质资料和储层特性,选择合适的井位,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
3. 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开发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四、油藏工程方法研究针对低渗透油藏的井网部署,可采用以下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1. 地质建模与储层评价: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为井网部署提供依据。
2. 数值模拟技术: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油藏开采过程,评估各方案的采收率、产能及经济效益。
3. 历史拟合与优化: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对历史拟合结果进行优化,调整井网部署方案,提高采收率。
4. 动态监测与调整:通过动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油藏开采过程中的产能变化、压力变化等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井网部署方案。
五、实例分析以某低渗透油藏为例,采用上述油藏工程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地质建模和储层评价,了解储层的空间分布和特性。
其次,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油藏模型,模拟不同井网部署方案下的开采过程。
通过历史拟合与优化,确定最佳井网部署方案。
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做法与应用效果分析

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做法与应用效果分析作者:张艳梅来源:《教育科学博览》2014年第03期摘要:胜利油田水驱油藏覆盖地质储量约占总储量的80%以上,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但仍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而精细油藏描述就是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的重要手段。
重点介绍了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现状与做法,阐述了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成果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现状发展方向1 胜利油田水驱油藏精细油藏描述现状与做法1.1 开展储层构型研究夹层是油田开发中后期控制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层内夹层对油层的分割作用和对注水的遮挡作用控制着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
在小层或单砂体精细描述的基础上,以层次分析、模式拟合为研究思路,首先结合野外露头、现代沉积以及井网资料建立不同层次(如复合河道砂体、单一河道砂体、单一点坝砂体、点坝砂体内部增生体等层次)的构型模式,然后应用岩心、高分辨率测井、测井精细解释、水平井、动态监测等资料,对开发井网条件下的井间构型进行拟合和预测,建立储层构型约束下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储层构型研究能加深层内夹层及层内非均质性的描述,并可用于油藏数值模拟,为表征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奠定基础。
1.2 低级序断层描述低级序断层延伸短、断距小,基本不控制油气的聚集,但影响油藏注水开发的水驱状况,是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控制剩余油的主要因素。
油藏综合地球物理新技术为提高低级序断层描述精度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构造模式、物理模拟和力学成因分析的指导下,认识到大断层应力转换带可直接产生低级序断层(四级以下小断层),改变了以前断层逐级派生的观点。
以岩石物理及地震正演模拟为支撑,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高分辨率成像的基础上,钻井和地震资料联合储层反演提供了储层三维空间精细地球物理属性模型,提高了低级序断层的描述精度,精度达到断层落差5~10m、延伸长度小于100m。
1.3 剩余油分布定量预测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低级序断层、夹层和物性差异等油藏非均质以及注采方式对储层中流体渗流产生的分割作用控制。
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效果方法研究

引 言
中 国陆 上石 油储 层 大 多 数 属 于河 流 相 沉积 , 非 均质性 较强 , 主河 道 、 滩 、 滩 、 滩 等 , 石 渗 有 边 心 漫 岩
计后 , 在井组 控 制面积 内实现 了均 衡驱 替 , 提高 了采
出程 度 、 善 了开发效 果 。 改
■
透率 的各 向 异性 现 象 比较 显 著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第2 9卷
20 0 7年
第 4期
8月
西 南 石 油 大 学 学 报
Jun lo o twetP t lu Unv ri o r a fS uh s er e m iest o y
Vo . 129 Au g
为P 。 假设水驱油过程为活塞式驱替, 油水界面两侧 的渗 透率 为 K = XK ,。= K , 中 K xXK 其
No 4 . 2 07 0
文章 编 号 :10 2 3 (0 7 0 —0 8 0 0 0— 6 4 20 ) 4 0 2— 4
改善平面非均质 油藏水驱效果方法研究
周涌沂 , 勇 , 汪 田同辉 , 常涧峰
( 中国 石 化 胜 利油 田地 质 科 学 研 究 院 , 山东 东 营 2 7 1 ) 5 0 5
作者简介 : 周涌沂( 92一) 男( 17 , 汉族) 高级工程师 , , 博士 , 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维普资讯
第 4期
周涌沂等 : 改善平面非均质油藏水驱效果方法研究
8 3
要使 X和 Y 向生 产井注 入水 同时 突破 , 么井 方 那 距 应作何 调 整 , 据 渗 流 力 学 推 导 如下 : 井 距 为 根 令
各向异性油藏的矢量井网

石
20 0 6年 4月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Vo1 3 No. .3 2 25 2
PETR OIEU M EXPLOR AT I N N D O A DEVEIOPM ENT
文 章 编 号 : 0 0 0 4 ( 0 6 0 — 2 50 i 0 —7 7 2 0 ) 20 2 — 3
wh n wae ne t n i u e O rti h o maine eg n t er sr ord v lp n .Thswo l a s h tte wae e trijci s sd t eant ef r t n r yi h ee v i e eo me t o o i ud c u e ta h tr
计模 型 的 可 靠性 。 图 3表 l参 l 3 关 键 词 : 透 率 ; 向 异 性 ; 藏 ; 量 井 网; 向 井距 渗 各 油 矢 方
中 图分 类 号 : 3 4Ve t r a l r a g m e n a s t o c r s r o r c o i lwe la r n e nti nio r pi e e v i s
摘要 : 由于储 集 层 的 各 向 异 性 , 注 水 保 持 地 层 能 量 的 开 发 过 程 中 , 入 流 体 沿 高 渗 透 率 方 向优 先 推 进 , 致 不 同 方 向上 在 注 导 的 生产 井 见水 时 间差 别 较 大 , 致使 驱替 过 程 很 不 均衡 , 而 影 响 油 藏 开 发 效 果 。 针 对 上 述 问题 , 出 了矢 量 开 发 思 想 , 从 提 并 基 于 渗 流 力 学理 论 , 五 点 井 网 为 例 , 立 了矢 量 井 网设 计 方 法 , 中包 括 矢 量井 网 中 的 井 网方 向 计 算 模 型 和 方 向井 距 的 以 建 其 确 定途 径 。各 向异 性 油藏 中 , 网 方 向 应 随各 向 异性 程度 进 行 调 整 。胜 利 油 田 桩 1 6块 油 田 开 发 实 例 证 实 了矢 量 井 网设 井 0
随钻电阻率各向异性影响机理分析

阻 率影 响增 大 , 其值 增 大 ; 不 同 源距 的电阻 率 , 使 对
2 井斜角( 地层倾 角) 和地层各 向异性 对 随 钻 电 阻率 的影 响分 析
图2 ~图 3是相 对夹 角与 电阻率 的关 系。 然 , 显
地层水平 电阻率 R ,所 以 R 曲线越接近地层的水 平 电阻率, 越有利于准确的地层评价。 由于各 向异 但 性 的存在, 电测 曲线偏离水平 电阻率, 会使 偏离程度 严重时会导致地层评价结果可靠性变差。电阻率 的
在各向异性介质计算 中利用的 1 和 仃 有效 3 " 值来 自于层状地层的电导率和厚度 ( 体积百分 比) 。 如果层状地层包括具有电导率 1 和 仃 的两种介 3 " : 质, 体积百分 比分别为 a 1a各 向异性电导率由 和 -,
式中: R、 盯 分别为地层水平方向、 R 和 仃 和 垂直 方向的电阻率或 电导率。
通常 , 在直井 中测量的电阻率是水平电阻率 。 当 地层倾角相对较小时 , 通常可忽略各 向异性的影响 , 但 当地层倾角较大时 , 各向异性的影响很大。 图 1 从
不 难看 出各 向异性 与地 层 产状 间的关 系 。
看作为等同于类似水平 电阻产生的平均电导率。垂 直 电导率控 制着 电流垂 直 流到地层 面 。该 电流看 作
是 电阻率 等 同于一 系列 电 阻产生 的平均 电阻率 。
() 1 各向异性可能造成直井 电缆电阻率测井和 L WD电 阻率测 井 曲线 出现偏 离 ,当相对 夹角 0较
高 时更 为突 出 ;
随着 0增大, 各向异性对深探测的电阻率值影响最 大( 越明显) ; 各向异性随 0变化对 电阻率影响表现 为, 对相位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对衰减 电阻率的影响 ; 频率低 , 非均质性对实测 电阻率影响越小 ; ( )当小于 4 。时, 3 0 地层各 向异性对 A C R (D MP E ) DL测 量 结 果 的 影 响 甚 微 , C R、 R、 WR 和 I 两 者测量值基本保持一致且非常接近 地层真 电阻率
水驱砂岩油藏水平井多段流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

( 1 )
石油天然气学报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1 0 0年 2月
[警 P ) ‰ (S 6 (一D一 。 。 。 ] 。 )
3 )气组分 质量守 恒 方程 :
( 2 )
L (一D 6 o o]v d’ 。 [ P 7)o鲁 ( y)q (S ) g gg+匙 6 鲁V D_ 十 J :
水 平 井 渗 流 规 律 、产 能 预 测 、 多段 流 描 述 技 术 、 多 相 流 理 论 以及 变质 量 漉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综 合 采 用 渗 流
力 学 、 油 藏 工 程 、 现 代 数 学 和现 代 计 算 技 术 等 多 学 科 交 叉 的方 法 进 行 研 究 ,建 立 水 平 井 井 筒 一 藏 耦 合 数 油 值 模 拟 的 数 学 模 型 。 采 用 数值 模 拟 的方 法 对 水 平 井 渗 流 机 理 进 行 了研 究 , 同 时 ,进 行 水 平 井 油 藏 数 值 模
1 1 组分 质量 守恒 方程 . 1 )水组 分质 量守 恒方 程 :
[笔 P 7) q一 , ( 一w] ( s w D一 5) 6
2 油 组分 质量 守恒 方程 : )
[ 收稿日期] 2 0 —0 0 0 9 6— 8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 专项课题 ( 0 8 X 5 2 2 0 Z 0 0 2—0 1 。 0 ) [ 者 简介 ] 吕 广 忠 ( 9 4 ) 作 1 7 一 ,男 ,1 9 大 学 毕 业 ,博 士 ,研 究 员 ,现 主要 从 事 油 田开 发 研 究 和 软 件 研 制 等 工 作 。 97年
1 数 学模 型 的 建 立
建立模 型 所做 的基本假 设如下 :① 油藏 中渗 流是 等 温 的 ;②油 藏 中存 在 3相 ( 、油 、气 ) 水 、3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模 型反 映各 向异性 油藏纵 向上各 小层 的储层 叠
合情 况 , 拟 不 同储层 分 布状 况 、 同井 网 、 同井 模 不 不
网方 向等条件 下 的井 网模 式 ,对各种 方案 的开发效
果进行 了分析 对 比。
11 网格 系 统 .
根据 矿场 统计 和数 值 模拟 结 果 , 出 了相对 定 量化 提 的 开发层 系划 分标 准 。陈付 真 、 姜汉 桥 等人 提 出 了
部署 模 式 对 各 向异 性 多层 砂 岩 油 藏 注 水 效 果 的影 响 ,利用p t l 件建 立多 层油 藏 的理 论 地质模 型 , er 软 e
上 各层 之 间物性 差异 的存 在 , 层 的储 量 控制 程 度 各
和水 驱动用 程度 不尽相 同 。有 关学 者 已经研 究 了渗 透率 级差 、 油层厚 度 、 油性 质等参 数对层 问动用状 原 况 的影 响f]并提 出 了一 系列 开发 层 系细 分调 整 的 l, - 4 理论 和方 法 。王 书宝 应用 聚类 分 析综 合 评 价技 术 ,
关 键 词 : 向 异性 ; 岩 ; 各 砂 渗透 率 ; 矢量 化 ; 网 井
中图 分 类号 : E 2 T 34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3 1 8 ( 0 0 0 — 0 8 0 l 7 — 9 0 2 1 )6 0 3 — 3
在多 层砂 岩 油藏 的注水 开 发过 程 中 , 于纵 向 由
一
要 看该 油 田的层 系 和井 网组 合 在总 体上 的合理 性 , 而且 要看井 网对各 层 系内各小层 的适 应性 。层系 和 井 网一般 是 配套 部署 的 , 系细 分着 重 解决 层 间 问 层
题 . 网则 主要解 决 平面 问题 。为 了研究 不 同井 网 井
收稿 日期 :01 — 6 0 2 00—2
摘
要 : 于 同 一 层 系 内部 不 同方 向性 的 纵 向 多 层 组 合 , 数 值 模 拟 技术 与 矢 量 化 井 网 概 念 相 结 合 , 究 不 同 渗 透 基 将 研
率 方 向性 组 合 下 同 一层 系 的五 点 法 和反 七 点 法 的部 署 模 式 。结 果 表 明 , 当 的井 网 方 向 性 能够 改 善 此类 开发 层 系 的 适 注 水 开 发效 果 。
的方 向性来 进 行 模 拟 分析 。模 型孑 隙 度 为02 , L . 最 5
大渗 透 率 为2 x 0 t 0 1 x ,最小 渗 透 率 为5 1 x , m ×0 I m。 呈河 道沉 积分 布 ,即顺 河道 方 向为 主 渗透 率 方 向 , 垂直 河道 方 向 为最小 渗 透率 方 向 ,且 在垂 直 方 向 ,
-
3 ・ 8
肖佳 林 . 德 华 : 向异 性 多层 砂 岩 油 藏 矢 量 化 井 网研 究 刘 各
可量 化 的分层 系 数概 念 , 并利 用O 油 藏 同一层 系在 纵 向 O lm,
上 细分 为两小 层 , 每层 厚 lm, O 合计 网格 数5  ̄ 1 2 15 x = 52 2 , 0 个 油藏平 面长5 0 宽5 0 面积 2 01 0 1 m, 1m. 6 0 m 。
沿河 道轴 心 向外 渗透 率逐 渐减 小 。 对纵 向上 两层 针
1 理 论 地质 模 型 建 立
对一个 多层砂 岩油 田来说 , 研究 井 网部 署 , 不仅
渗 透 率分 布 的差 异 , 次 研 究设 计 了第 一层 和 第二 本 层 的 主 渗 透 率 方 向 角 度 分 别 成 l 、0 4 、0 7 、 5 3 、5 6 、5 9。 0 六种方 案来 进行 对 比分 析 。图 1 映 了纵 向上第 反
层 和第 二层 的主 渗透 率 方 向夹 角成 l 。 时 各层 5度
渗 透率 的分布情 况 。
基 金项 目 : 中石 油 创新 基 金 研 究 项 目( 0 8 一 0 6 0 — 4 2 0 D 50 —2 0 ) 作者 简 介 : 肖佳 林 ( 8 一) 男 , 1 4 , 湖北 人 , 9 硕士 研 究 生 , 究 方 向 为油 气 田开发 。 研
岩油藏 中后期 细分层 系开 发的关键 在 于确定合 理 的 开发层 系和注采 井 网。本 文通过砂 岩油藏 同一层 系 内部不 同方 向性 的小层 组合 模 型 的建 立 , 结合 矢 量 化井 网概 念 , 究不 同井 网部 署模 式对 该 类 油藏 水 研
驱效果 的影响 。
的方 向性 , 油砂体 的分 布形态 、 布面积 和不 同油层 分 层 间渗透 率 的差 异程 度 。 成为 影 响多 油层 油 田开 发 和井 网部署 的 重要 因素 。 这里 我们 着重 针 对一 套 在 开发 层 系 内各 小 层 的各 向异 性 , 即各 小 层渗 透 率 亦
12 参 数 模 型 建 立 .
了层 系细分 的综合评 价标 准 。利 用这些 层系 划分标
准对各个 油 田 、 各个储 层进 行 了细 分开 发层 系调整 , 有效 地改 善 了注水 开发 效果 。但 在划 分 层 系时 , 这
在一般 情况 下 ,油藏 的地 质参 数往 往具有 较强
些方 法 主要依 据渗 透率 、 油 性 质等 地质 参 数来 进 原 行 . 未考 虑 层系 内部 各小 层 的各 向异性 。多层 砂 并
第 1 2卷 第 6期
重 庆科技学 院学 报 ( 自然科学 版 )
21 0 0年 1 2月
各 向异性 多层砂 岩 油 藏 矢量 化 井 网研 究
肖佳 林 1 刘 德 华 1 . 。 .
(. 1长江 大学 , 州 4 4 2 ; . 荆 3 0 3 2湖北省 油 气钻 采工程 重 点 实验 室 ,荆 州 4 4 2 ) 3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