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8.2 共圆中国梦 教学反思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与反思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与反思《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与反思⼀、教育价值1.⾃我成长:体会个⼈与国家同⼼协⼒圆满的幸福感,⽤有梦实⼲彰显中国⼈⾃信品质。
2.我与他⼈的关系:在交往中,不卑不亢、开放包容,树⽴主动平和的合作竞争⼼态。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理性认识国家取得的成就,认同内化国家制度理论、价值追求。
将个⼈梦与中国梦统⼀在⼀起,⾃觉参与实现中国梦,做⾃信中国⼈。
⼆、教学⽬标1、理解把握什么是真正的对国家⾃信,知道实现中国梦的⽅法。
2、形成全⾯分析问题的能⼒,学会理性客观认识国家发展,做⾃信中国⼈。
3、通过本课学习,能对⽂化有底⽓、对国家有认同、对发展有信⼼,能将国家发展与⾃⾝联系在⼀起,做⾃信中国⼈。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难点:如何做⼀个⾃信的中国⼈四、教学过程导⼊:为同学们展⽰C919⼤飞机模型,并提问:你知道它对于我们国家有什么意义吗?播放视频简单了解C919进程。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模型,引出主题,激发学⽣兴趣。
环节⼀:圆梦时分让我们把⽬光聚焦到⾃豪的圆梦时分,2017年5⽉5⽇,⼤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飞,标志中国成为第五个⾃主⽣产⼤飞机的国家,并再次⽤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请结合学案与所查找的资料,思考⼤飞机梦成功实现的原因。
师:中国梦还有强国梦、强军梦····,每种梦想的实现都离不开中国道路、中国⼒量、中国精神和党的领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飞机梦例⼦的深⼊挖掘,培养学⽣⾃主探究能⼒,在激发民族⾃豪感的同时让学⽣感悟中国梦实现要素。
环节⼆:圆梦释疑C919是中国第⼀个具有⾃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飞机问世以后,国⼈⼼潮澎湃,众多评论中有两种说法:C919这架飞机许多关键零部件都是进⼝货,中国只是造了⼀个壳⼦⽽已?C919会替代美国波⾳、欧洲空客!成为⼤飞机届新⼀代霸主。
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看法,讨论后出⽰波⾳客机组成、C919⼤飞机核⼼技术展⽰,C919的成功⾸飞展⽰了中国不断崛起的⼯业强国的最新实⼒。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8.2《共圆中国梦》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8.2《共圆中国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共圆中国梦》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理解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国家、民族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中国梦的具体内涵,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方式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途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梦的内涵,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途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讨论、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梦的卡通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的含义。
2.探究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和方式。
3.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和途径。
4.实践环节:让学生写出自己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计划和目标。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内涵: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每个人的梦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途径:努力学习、锻炼能力、贡献力量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8.2共圆中国梦 》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8.2共圆中国梦》教案-2023-2024学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8.2共圆中国梦》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以及我国政府和人民为实现中国梦所做的努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展现了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就在眼前。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中国梦这一概念,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但未必能深刻理解其内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中国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我国取得的成就,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梦的实现。
2.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图表,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练习题目,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取得的成就,如GDP、科技创新、文化繁荣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梦的实现就在眼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中国梦?为什么我们要共圆中国梦?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两个阶段”)是什么?
采取提问或齐读方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时间:3分钟左右)
第二环节:
自主与合作学习(读、议)
▲1.我们国家怎样实现中国梦?(建议或措施)
▲2.为什么中国能自信、民族能自信?(自信的根本原因)
2022年秋季九年级上册第八课中国人 中国梦教学设计
课题
8.1我们的梦想
主备人
审核
九年级备课组
课时
1
教学方法
“读、议、展、点、练”教学法
教具
多媒体、课本与复习资料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中国梦及其意义。
2.知道 “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两个战略安排”的内容。
3.知道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新时代指导思想。
难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学方法或设计意图
第一环节:
复习巩固
▲1. 我国怎样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
2.我国为什么要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治基础各是什么?
采取提问或齐读方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时间:3分钟左右)
用幻灯片展示本课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要求学生把问题标注在书本上,并勾画出答案。让学生熟系内容,加强感知认识。(时间:10分钟左右)
第三环节:学生展示自学成果(展)
让学生或小组展示自主与合作学习的效果,看看第二环节的问题答案找到与否,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中掌握、理解知识情况。
共圆中国梦 教案及反思

共圆中国梦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理解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紧密联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中国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其实现路径。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
2.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
并结合实际情况,讲解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3.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中国梦相关的案例,如优秀人物的事迹、地区发展的成功经验等,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或地区是如何实现中国梦的。
4.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中国梦,以及如何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
讨论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参与度。
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6. 探究中国梦的历史脉络(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梦的历史发展,从近代以来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到现代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具体内容和实践路径。
7. 讨论中国梦的现代表达(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梦如何体现在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和未来规划中。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讨论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
关于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圆中国梦》教学反思

关于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圆中国梦》教学反思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共圆中国梦》教学反思1 为了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我国当前的发展状况,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理念,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中国当前的发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如何才能够实现中国梦,让他们知道中国的自信以及民族的自信在哪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中国精神等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在学习中可以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与品格,让学生与时代一起进步,与祖国共同成长。
写这篇教学案例重点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教学过程1.课前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案例一:如何正确进行课堂导入?在对《共圆中国梦》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小梦想”进行导入,另外还要搜集一些大人物的“小梦想”,最后导出中国梦。
首先教师需要针对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同学们,大家有没有梦想啊?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学生会对此进行回答:“有,我想当医生,可以救死扶伤。
”“我想当宇航员,想去看看月球上面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当老师,像您一样传授知识。
”“那么大家的梦想要依靠什么来完成呢?”“自己的努力。
”“好好学习。
”“是的,需要依靠你们自己的努力,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但是你们有没有往更深的层次想过呢?你们的梦想实现了是能够推动我们祖国的发展的。
”当教师将学生的梦想与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后,学生好像瞬间被点醒了一样,非常关注教师所说的。
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生对于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谈一谈什么是梦想,利用一些名人的梦想来引出中国梦。
比如袁隆平爷爷曾经说过,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的梦是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稻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另一个梦想就是“我希望我的水稻亩产1000公斤。
”现在虽然第一个梦没有实现,但是水稻亩产1000公斤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宪法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一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法治意识、公民责任、道德素养。
1.请简述宪法的基本概念,并说明宪法的作用和制定修改程序。
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2.请列举宪法的组成部分,并简要说明其内容。
-宪法的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职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通常需要经过特定的程序和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2.宪法的组成部分:
-宪法正文:包括序言、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内容。
1.法治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理和内容,增强法治意识,明白法律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8.2《共圆中国梦》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共圆中国梦》教案一、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1.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内涵,认识到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和追求中国梦的使命感。
2.让学生明确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核心领导作用,坚定对党的信心,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健全人格: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了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责任意识: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通过自身的行动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培养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的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学生需要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掌握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紧密联系,明白每个人的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源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理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重要原因。
难点:1.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中国梦引导学生将中国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思考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生活场景中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奋斗,需要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实践能力。
2.做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全面理解做自信的中国人需要在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