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

合集下载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

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雷达电子战系统及其仿真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是在整个战略纵深区域内大范围地争夺制电磁权、制空权及制海权,是一场强调整体的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战争。

近几场以美国为主导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也给我们以新的启示,那就是电子战已经从传统的一对一的设备之间的对抗,发展到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

在系统对抗中,必须使用多种作战平台$多个电子战作战手段,在作战指挥中心的协调控制下,构成一个全方位、大空域、多频段、多手段的综合电子战作战体系。

1.雷达电子战的概念雷达电子战是电子战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以雷达及由雷达组成的系统为作战目标,以雷达干扰机、雷达侦察机等为主要作战装备,以电磁波的发射、吸收、反射、传输、接收、处理等形式展开的,是侦察、压制敌方电磁频谱的使用并增强我方电磁频谱使用有效性的作战行为。

雷达电子战系统包括雷达系统、雷达干扰系统、雷达抗干扰措施三个方面,雷达系统是测试和仿真的主要对象,雷达系统是通过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信号提取目标信息,主要有远程警戒雷达、目标搜索雷达、跟踪雷达等各种不同的种类。

雷达抗干扰系统是通过施放或制造干扰信号破坏雷达的正常工作,使之不能正常的探测、测量和跟踪真正的目标。

根据有无源可以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

有源干扰有脉冲干扰、连续波干扰及速度欺骗等等,无源干扰主要包括投放干扰丝形成干扰走廊、干扰云以掩护目标或欺骗对方等。

实际使用中各种干扰样式是可以组合使用的,使干扰效果更佳。

雷达电子战的发展和有效展开也离不开先进的雷达抗干扰技术和措施,雷达抗干扰的基本原理是阻止干扰环节链的形成,以及抑制干扰条件下雷达系统的输出干信比。

现代雷达的抗干扰主要在空域、时域和频域内全面开展,空域内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超低副瓣天线、副瓣对消、副瓣匿隐、单脉冲角度跟踪、相控阵天线扫频捷变和雷达组网等,频域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宽带频率捷变、窄带滤波、频谱扩展等,雷达在时域里的抗干扰措施主要有距离选通、抗距离拖拽、重频捷变等等。

雷达动态探测目标的仿真建模

雷达动态探测目标的仿真建模

雷达动态探测目标的仿真建模谢卫,陈怀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成都 610036)摘要:通过对雷达动态探测目标过程分析,提出了雷达探测目标仿真模型的方法,实现了雷达目标检测、多目标滤波跟踪、资源调度管理等数字模型。

实际表明这些模型满足数据融合中雷达探测目标数据的需求,并且建模方法对数据融合传感器模型建立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雷达;建模;仿真;数据融合Radar detection of targets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ingXIE Wei,CHEN Huai-xin(CETC No.10th Research Institute, Chengdu, China; )Abstract: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radar dynamic detecting targets, a method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based on of radar detect targets is presented, some mathematic models (such as target indication by radar, variable number of targets tracking,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Scheduling algorithm) are realized. An actual experiment that the simulation data provided by radar detecting model can supply for the study of data fusion was made, simultaneity modeling method has a certain actual instructing meaning at the aspect of sensor detecting model of data fusion.Key words: radar; modeling; simulation; data fusion1 引言现代战场上各种目标的出现,要求利用多种传感器组网来采集信息并加以融合,充分利用不同目标各个方向、不同频段的反射特性,最大限度地提取信息,满足战场需要。

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一种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雷达仿真方法



随 着计 算 机 技 术 的发 展 和 广泛 应 用 , 拟 训 练 模
真 是对 已知 概 率 的 随机 事 件 , Mo t al 用 neC r o法 进
行试 验 , 从而 得 到该 随机 事 件 的 一个 模 型 。这 种 仿 真 方法 实时 性好 , 属于 低分 辨率模 型 , 以满足 大规 可
(. 1 防空 兵 指 挥 学 院 , 州 4 0 5 ,. 京 军 区 司令 部 , 京 1 0 8 ) 郑 50 2 2 北 北 0 0 5
摘要: 目前已经陆续装备部队的对空情报雷达普遍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在分析目前雷达仿真方法不足的基础上, 根
据 现 代 雷 达 数 字 化 技 术 特 点 , 工 程 应 用 的 角 度 出发 , 出 了 雷 达 真 实 信 号 实 际算 法 仿 真 方 法 。 为 了寻 求 普 通 硬 件 从 提
m e h d, c o d n o t e c a a t rs is o i i l a i n t c n q e f m o e n r d r , h s p p r t o a c r i g t h h r c e itc f d g t i t e h i u s o d r a a s t t e a ri t l g n e r d r h th s e u p e h o c s i u c s i n g n r ly s r c : r s n h i n e l e c a a s t a a q i p d t e f r e n s c e so e e a l i
t i a e r s n st e sm u a i n m e h d o e e a a a sb s d o u t r s l t n mo e . u l s h s p p rp e e t h i l t t o fg n r l d r a e n m li e o u i d 1 b i o r — o d

遥测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系统

遥测雷达数字化设计与仿真系统

天候 及 昼夜 影 响 的特 性 , 了早 期应 用 于军 事 探 除
0 引 言
随着雷 达遥 测 技 术 的 突飞 猛 进 , 用 其 不受 利
收 稿 日期 l0 1 6 6 2 1 —0 —2 作 爿 篱 介 振 宇 (9 2 ) 男 , 士 。主 要 从 事 雷 达 系 统 仿 I | 周 18一 , 博
真 、 于 民用探 测领 域 。
随着全 球科 学 技 术 的 不 断提 高 , 洋 成 为 各 海

wh l a a y tm.B on i lto o er d rs se yj i tsmua in,t esmua in s s e a h e e l t ef n t n f h i lto y tm c iv sa1 h u ci so o
t l me r a ron c mput r .The s f wa ea hi v st i ul i n o e e t y r da o es o t r c e e hesm ato fwho et lm e r a r l e e t y r da i c e tve wa n a,r a i y,p ov d s t e c a y e i e e ft e hn o y f a i iiy f niorn r i e r n h nc v d nc s o he t c ol g e sb lt or mo t i g
To c ne ta l he f on c l t unc i n mod e y t e ltme r fe t mo y ne ,S s t tt to ul s b he r a i e lc i me r t O a o ge he ng
周 振 宇 , 贺 志毅 , 汤 斌

基于SystemVue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技术

基于SystemVue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技术

收稿日期:2018年10月17日,修回日期:2018年11月7日作者简介:姚国国,男,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雷达导引技术。

∗1引言近年来,随着建模仿真技术的进步,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的应用更是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同时对于仿真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2]。

在雷达领域,数字化装备、相控阵技术的应用与普及,雷达系统复杂度不断提高。

数字化仿真手段作为雷达系统设计提供分析、研究、评判和决策的重要手段,提前预知、发现系统设计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雷达装备系统越来越复杂,雷达数字仿真要求其仿真精细程度越来越细化和深入,在仿真某一属性的同时要兼顾到多种属性,对仿真平台和仿真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大多的仿真软件很难做到同时兼顾。

现有的支持雷达系统仿真软件有SPW (Signal Processing Work System )软件、Simu⁃link 软件包等。

SPW 软件是基于Unix 、Linux 等系统,普及程度不高,应用范围有限。

而Simulink 软件包是Matlab 平台下的一个仿真子平台,适用于动态系统模型的建模和仿真,但它不具备雷达专业模型库,需要结合其它软件才能实现端口控制和实时控制等[3~5]。

SystemVue 是KeySight 公司开发的用于电子系统级(ESL )设计的专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环境,可支持系统架构师和算法开发人员在无线、航空航天、国防和通信系统的物理层上进行创新设计,为射频、DSP 和FPGA/ASIC 的设计人员提供独特的仿真平台。

SystemVue 作为ESL 设计和信号处理的专用平台,可替代通用的数字、模拟和数学环基于SystemVue 的相控阵雷达系统性能评估仿真技术∗姚国国(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洛阳471009)摘要针对传统武器装备雷达系统数字仿真手段的不足,阐述了使用SystemVue 进行雷达系统仿真的优越性。

结合某相控阵雷达系统实例,利用SystemVue 仿真软件完成了系统接收链路的模型构建与设计,介绍了主要仿真模块,并给出了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利用SystemVue 实现相控阵雷达系统设计和仿真的可行性,同时也体现出SystemVue 在复杂雷达系统设计与仿真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对相控阵雷达系统设计与数字系统仿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雷达侦察设备数字仿真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雷达侦察设备数字仿真试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路完成对雷达信号的相关输 出。
关 键 词 : 字注入式 仿真试验系统 ; 数 电磁环境 ; 实时相关输 出
中图 分类 号 : N 5.1 T 975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N 211(010—05 3 C 3— 32 1)4 8— 4 0 0
De i n a a i a i n o g t lS m u a i n Te tS s e f r sg nd Re lz to fDi ia i l to s y t m o
s g li om plt d i na n e t n smu ain t s y tm ; lc r ma n t n io me t r a—i y wo d : iia in lijci i lt e t s s e ee to g e i e vr n n ; e l me o o c t
庄 展 , 陈 丽
( 舶 重 工 集 团公 司 7 3 , 州 2 5 0 ) 船 2 所 扬 20 1
摘要 : 论述 了一种雷达侦察设备数字 注人式仿 真试验 系统的设计 及实现 , 该系统采 用软硬件 相结合 的方 法 , 算雷 解
达 侦察 设 备 电磁 环 境 中每 个 雷 达 脉 冲的 到 达 时 间 、 率 、 宽 、 度 等 信 息 , 后 将 数 据 发 送 到 硬 件 电 路 中 , 硬 件 频 脉 幅 然 由
Ab ta tTh sp p rds u s st ed sg n e l a ino id o iia j cin smu ain t s sr c : i a e ic se h e i na dr ai t f k n f gt ln e t i lt e t z o a d i o o

雷达仿真参数

雷达仿真参数

雷达仿真参数雷达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雷达工作过程的一种方法。

在雷达仿真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参数来描述雷达系统的性能和特性。

这些参数包括雷达的发射和接收信号、天线参数、目标参数等等。

本文将着重介绍雷达仿真中常用的参数及其含义。

1. 雷达发射信号参数雷达发射信号的参数主要包括频率、脉冲宽度、重复频率、功率等。

频率用于描述雷达发射信号的频率范围,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

脉冲宽度表示雷达发射信号的脉冲宽度,可用纳秒(ns)为单位。

重复频率是指雷达脉冲的发射频率,一般以赫兹(Hz)表示。

功率表示雷达发射信号的功率大小,常以瓦特(W)为单位。

2. 雷达接收信号参数雷达接收信号的参数包括波形、带宽、信噪比等。

波形用于描述雷达接收信号的波形特征,可以是连续波(CW)或脉冲波。

带宽表示雷达接收信号的频带宽度,常以赫兹(Hz)为单位。

信噪比是衡量雷达接收信号中信号与噪声的比值,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3. 雷达天线参数雷达天线参数主要包括天线增益、波束宽度、极化等。

天线增益描述天线的辐射效率,一般以分贝(dB)表示。

波束宽度表示天线主瓣束宽的角度范围,常以度(°)表示。

极化是指天线辐射电磁波时的电场或磁场方向,可以是垂直极化、水平极化或者其他极化方式。

4. 雷达目标参数雷达目标参数是描述被雷达探测到的目标的性质和位置信息。

包括目标的距离、速度、方位角、仰角等。

距离表示目标距离雷达的距离,通常以米(m)为单位。

速度表示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运动速度,常以米每秒(m/s)表示。

方位角是指目标相对于雷达的方位角度,仰角是指目标相对于雷达的仰角度。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合理设定和调整,可以模拟出不同雷达工作状态下的信号和目标响应,从而进行雷达性能评估、系统优化等工作。

雷达仿真是雷达系统设计和研发中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减少实际试验成本和提高系统性能。

总结起来,雷达仿真参数是用于描述雷达工作过程的一系列参数,包括发射信号参数、接收信号参数、天线参数和目标参数。

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

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

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雷达技术逐渐成为军事、航空航天、无人驾驶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仿真技术作为雷达系统设计与仿真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探讨其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引言雷达图像仿真是指通过计算机模型和算法,模拟真实雷达目标在雷达系统中的响应,生成与实际雷达图像相似的仿真结果。

图像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可以通过分析目标的外观和特征,实现对雷达目标的识别与分类,为雷达图像仿真提供数据支持。

二、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1. 目标特征提取为实现雷达图像的仿真,首先需要对雷达目标的图像特征进行提取。

传统的雷达目标特征主要包括幅度、散射截面、功率等。

而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则着重于目标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视觉特征的提取,通过对目标图像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得目标特征的数值化表达形式。

2. 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分类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可以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目标的分类和识别。

通过构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支持向量机(SVM)等,提取目标图像的特征并建立分类模型。

基于这些模型,可以进行目标的自动分类,大大提高了雷达图像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雷达系统仿真通过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可以实现对真实场景雷达系统的模拟。

仿真过程包括场景生成、目标生成、信号处理和图像生成等步骤。

首先,根据实际场景构建物体几何模型,并生成雷达目标的位置、速度、方位等参数。

然后,根据目标特征和雷达系统参数模拟散射信号的回波,并通过信号处理算法生成仿真雷达图像。

三、应用与展望基于图像识别的雷达图像仿真方法在军事训练、系统设计和性能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军事训练中,仿真结果可以为士兵提供实战体验,提高训练效果。

在雷达系统设计中,仿真可以提前评估性能指标,优化系统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蒋德富 程 钧(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南京210013)摘要 描述了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

通过数字仿真,可以验证雷达的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的算法和性能。

实时数字仿真还可用于确认雷达系统指标和雷达工作方式。

关键词 雷达系统,数字仿真,数据处理中图分类号:TN959.72 文献标识码:AReal Time Digit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Radar SystemJiang De fu C HENG Jun(Nan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Technology Nanjing210013) Abstract Real ti me digi tal simulation method for radar system i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The algorithms and performances of signal processing as well as data processing can be verified by digi tal simulation.Real time digital si mulation can also be used to validate radar system specifications and operation mode.Key words radar system,digital si mulation,data processing0 引 言现代雷达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目标探测手段,而是集目标探测、目标打击、电子战、情报综合为一体的情报综合和指挥系统。

研制这样的系统,一方面,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设备复杂,研制周期长、研制费用高;另一方面,没有实际的电磁环境和目标用于系统指标和工作方式的验证和确认。

因此,雷达研制存在费用高、风险大的问题。

雷达系统的数字仿真包括雷达电磁环境、目标特性和雷达的仿真,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建立雷达电磁环境库、目标特性库及雷达系统的数字模型库,采用数学的方法,对电磁环境、目标及雷达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仿真研究。

在项目立项之前,进行全面的数字仿真,验证雷达采用的软件算法,确认雷达的性能指标,既可以为项目立项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降低研制风险;项目研制后,通过对试验数据的仿真分析,检验雷达体制和工作方式设置的合理性、雷达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算法的有效性,为雷达系统性能指标的确定和修正提供依据。

1 数字仿真的功能雷达数字仿真就是利用数字化的各种目标仿真信号、环境仿真信号和数字化雷达模型,完成下述功能:a.检验雷达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的算法有效性;b.验证雷达的性能指标、工作方式的合理性;c.测试雷达功能的完备性;d.通过系统建模与仿真的交替迭代,优化雷达的系统设计;e.作为部队平时训练的仿真平台。

2 数字仿真的组成框图雷达系统数字仿真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在图1的仿真模块中,雷达回波产生、数字波形产生、信号处理、数据处理、显示控制、通信这几个模块为实时处理模块,目标特征库和杂波、干扰库是非实时处理模块。

图1 雷达数字仿真框图雷达回波产生模块仿真雷达天线座、天线、波束控制、激励源、发射的功能及性能,数字波形产生模块接56第26卷 第11期2004年11月现代雷达Modern RadarVol.26 No.11November2004收稿日期:2004 03 11 修订日期:2004 05 18收雷达回波产生模块的目标回波信号幅度和距离,同时接收数据处理模块的波形参数(信号形式、时宽、带宽、接收距离门等),产生单脉冲三通道的I、Q数字视频信号。

信号处理模块接收I、Q数字视频信号、数据处理模块的工作方式指令和波形参数,对I、Q数字视频进行硬件处理和软件处理,硬件处理主要是I、Q数字视频的存储和数字脉压等,软件处理包括脉冲对消、相参积累、恒虚警目标检测、目标信息提取、抗干扰等算法,信号处理硬件基于通用的信号处理平台。

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任务管理、目标管理、控制显示、测试和故障诊断、通信等软件的算法,数据处理硬件基于雷达数据处理的平台。

实时处理仿真模块之间采用与雷达一样的接口形式,并按照雷达的定时同步要求传输数据。

可编程同步器接收数据处理模块的指令产生各种形式的定时同步信号,用于同步实时处理模块间的数据传输。

控制、显示、通信模块仿真雷达的人机操作界面和对外通信。

非实时处理模块含有雷达的作战场景信息,包括目标的模型、目标轨迹、地形、杂波、各种干扰等,这些信息仅仅与雷达的位置、地形、目标轨迹、目标特性、作战策划等有关,可以根据使用的要求输入相关信息参数,形成数据库存入磁盘阵列,供实时仿真时雷达回波模块调用。

3 目标特征库目标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散射中心组成的几何体,这些散射中心是已知特征的圆盘、锥体、球体、平板、圆柱体等一些简单的几何体[1]。

雷达的目标特征由这些散射中心的回波幅度及它们相对雷达的空间位置来决定。

根据文献[1]给出的方法,目标被分解成若干个几何子单元,利用物理光学的原理计算几何体表面反射的回波,利用绕射的几何原理计算边沿和连接处的回波。

散射中心的幅度用雷达波长、散射中心子单元的尺寸、雷达观测角、雷达极化角、目标旋转角的函数来描述。

根据文献[2]的介绍方法,对于雷达波束不能照射的几何区域,不考虑这些区域散射中心的贡献,其他区域散射中心的幅度进行全相参相加,得到目标的全部散射回波信号,由此计算得到目标的RCS。

对目标轨迹上的每个取样点,计算并存储雷达可照射区域各散射中心的每种极化方式下的RCS,用所有散射中心点合成的方法,得到目标窄带信号波形或宽带信号波形照射下的RCS特征值。

目标特征库的输出包含目标在轨迹上取样点上的位置、速度矢量、距离、距离门、窄带波形和宽带波形RCS等信息。

4 杂波数据库地杂波与雷达站点的选择、地形及雷达工作参数有关。

雷达站的地形用数字地形数据库和地表特征数据库来描述。

数字地形数据库以栅格形式记录地形的高程,地表特征数据库记录地表的植被情况和障碍物特征(如树、建筑、塔等)。

有关地形描述见参考文献[2]。

对于障碍物(如树、建筑、塔等)杂波源,杂波的RCS可以表示成=42A2f!id i∀i(1)式中:A f为电磁波垂直照射障碍物的面积;d i、∀i分别为第i种散射体的密度和反射系数。

对于粗糙表面后向散射杂波,RCS可以表示成= 0A c(2)雷达接收的地杂波是多径传播、绕射、折射几个方面的综合效果[3]。

在仅考虑多径传输的条件下,雷达杂波的单向波瓣因子损耗为F2=|f(#d)+!if(#i)∀i e j2 ∃Li|2(3)式中:f(#)为天线波瓣因子;∃L i为第i个反射面直射波与反射波的路径差。

反射系数∀为∀=∀0∀r(4)式中:∀0为Fresnel反射系数;∀r为粗糙表面的散射系数,可以表示为∀r=e-2(2 h si n%)2(5)式中: h为表面高度起伏的方差;%为下视角;为波长。

气象杂波主要是云、雨/雪杂波,气象杂波的RCS 与单位体积的反射截面和雷达照射杂波的体积有关。

杂波数据库记录各种典型雷达每个雷达距离单元杂波的RCS及起伏特性,可按雷达工作参数检索备用。

5 干扰数据库雷达干扰主要包括宽带噪声干扰和欺骗干扰。

对宽带噪声干扰,需要输入宽带噪声干扰的功率和带宽,(下转第67页)57第11期蒋德富,等:雷达系统的实时数字仿真方法射波和反射波的叠加来进行幅度均衡,实现了对中心频率为720MHz,带宽500MHz 的遥感卫星中频信号进行频域均衡。

给出的公式对工程运用具有指导作用,产品已投入实际运用,满足系统要求。

其中心频率为720MHz,带宽超过500MHz,它具备以下特点:a.电路简单;b.均衡斜率可调,可实现正、负斜率调整;c.均衡线性较好;d.较好的输入输出匹配。

参 考 文 献1 袁 刚,江 涛.差模跟踪技术的应用.现代雷达,2004,26(1):49~522 曹志刚,钱亚生.现代通信原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3 Collin R E.Foundation for microwave eng i neering.M cGraw Hill,19664 吴明英,毛秀华.微波技术.西安: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5江 涛 男,1969年出生,工程师,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

现主要从事接收技术的研究,为在读工程硕士。

吴桂生 男,副教授,1990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雷达信号处理研究工作,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

(上接第57页)干扰机的位置参数,雷达站的参数,计算干扰信号随距离变化的时间序列,存入干扰数据库;对欺骗式脉冲干扰,可以是单独的距离欺骗、角度欺骗或速度欺骗,也可以是三者的组合,在输入欺骗干扰的功率、欺骗的规律以及被保护的对象(目标)、雷达的参数后,计算干扰信号随距离变化的时间序列,存入干扰数据库。

6 雷达回波产生数据处理向回波产生模块发送指令,指定雷达的工作方式(搜索、确认、跟踪等)、波形参数、波束指向、天线位置、接收波门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等,雷达回波产生模块,根据这些指令参数,从目标特征库、杂波库、干扰库中,提取目标、杂波、干扰的参数信息,计算目标、杂波和干扰随距离变化的信号幅度、相位,按照雷达的和差波瓣图,计算目标、杂波、干扰进入和、方位差、俯仰差接收机的信号幅相和距离。

回波产生模块还可以仿真天馈线、伺服、波控等的状态信息,通过专用接口送给数据处理。

7 数字波形产生数字波形产生模块,接收数据处理的工作方式(搜索、确认、跟踪等)、波形参数、接收波门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等指令,对和、方位差、俯仰差信号按工作方式进行放大处理,产生送信号处理处理的I 、Q 视频数据。

数字波形产生模块可以将接收机的状态信息,通过接收机与数据处理的接口,送数据处理。

8 结 论采用建立数据库和雷达数字模型的方法,对雷达系统进行实时数字仿真是现代雷达系统设计先进而有效的技术手段。

依据文中表述的雷达系统数字仿真平台正在建设中。

由于目标及电磁环境的复杂性以及雷达体制的多样性,需要不断地修改完善数据库,建立和完善雷达的数字模型,通过建模和实验分析,不断迭代完善数字仿真方法。

参 考 文 献1 Crispin J W,Maffett A L.Radar cross section es timation for simpleshapes.IEEE Proc.1965,53(18):833~8482 Bassem Mahafza,Stephen Welstead ,et al.Rea time radar si gnal si mulation for the ground based radar for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IEEE 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19983 Hellard D Le,Henry J Ph,Agnesina E,et al.Ground clutter sim ulation for surface based radars.IEEE 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1995蒋德富 1963年生,1993年3月获东南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学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