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山早行》ppt课件课件ppt

合集下载

《商山早行》PPT优秀课件

《商山早行》PPT优秀课件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yún
温庭筠
duó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zhǐ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 ②叶 落 山 路 , 枳 ③花 明 驿 墙 。 因 思 杜 陵 ④梦 , 凫 ⑤雁 满 回 塘 ⑥ 。
点拨: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 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 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 声绘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精读细研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明”字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点拨:“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 亮”之意。枳树的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天色的 昏暗,突者介绍
温庭筠(约801—866),唐代诗人。本名岐,字飞卿,太
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是 政亦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与李商隐齐名,称 “温李”。他也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代表作有《梦 江南》《望江南》等。
知识备查
背景资料
这首诗准确写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联系温庭筠生平, 他曾被贬隋县尉;徐商镇襄阳,他被辟为巡官。据夏承焘 《温飞卿系年》记载,这两件事均发生在唐宣宗大中十三 年(859年),当年温庭筠58岁。自长安赴隋县,当道出商 山。此诗当是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经过商山时 所作。温庭筠虽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视之为故乡。 他久困科场,年近六十又为生计所迫出为一县尉,说不上 有太好的心绪,去国怀乡之情在所难免。
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商山早行》(共21张PPT)

《商山早行》(共21张PPT)
3.此为虚写,以想象之景传达家乡之美好,传达出思乡之 情。
《商山早行》——小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 象,运用组合、相互映衬、虚实相生、 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 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
失意的落寞情怀。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 (1)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乡愁 席慕容
► 故乡的歌
► 是一支

清远的笛
► 总在
►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 故乡的面貌
► 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
► 仿佛
► 雾里的

挥手别离
► 别离后
► 乡愁

是一棵
► 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 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 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 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 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 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 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 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愁、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人们思乡缘由是: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诗人在吟诗之后不知为什么忽感闷闷不乐,原来是蓦亮了驿站的泥墙。 (黄庭坚《寄黄几复》)

《商山早行》ppt课件

《商山早行》ppt课件

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 秋思》 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陆游《书愤》)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杜甫《旅夜抒怀》)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寄黄几复》 (黄庭坚《寄黄几复》)
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 意象:驿道、 鸿雁、 羌笛、 浮萍、飞蓬等。 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 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 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 慨。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 战乱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 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无归期。宦游在外,身不由己等。 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 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 乐景衬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 家人想自己) 家人想自己)等。
巩固练习

高适)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写景有“虚景” 实景”之分, 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具体说 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说这首诗写了哪些虚景和实景。 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 答:实景:白雪、牧马、明月、羌笛、戍楼; 虚景:梅花、关山。 虚景:梅花、关山。 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整首诗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想 此诗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 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到梅花之落,表现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00016_(完整版)《商山早行》ppt课件

00016_(完整版)《商山早行》ppt课件

表现技巧
探讨诗歌在音韵、节奏、结构等方面的表现技巧,以及这些技巧对诗歌整体效 果的影响。
2024/1/26
10
03
诗词中意象与意境分析
2024/1/26
11
典型意象如“鸡声茅店月”等
01
02
03
“鸡声茅店月”
以清晨鸡鸣、茅屋小店和 月色等典型意象,勾勒出 商山早行的静谧与凄清。
2024/1/26
(完整版)《商山早行》ppt课 件
2024/1/26
1
contents
目录
2024/1/26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诗词中意象与意境分析 • 知识拓展:相关诗词欣赏 • 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 • 总结回顾与课后作业布置
2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2024/1/26
3
温庭筠生平及成就
2024/1/26
25
鼓励自主阅读更多相关作品
《唐诗三百首》中的 其他诗歌
有关唐代诗歌的鉴赏 、评论类书籍
2024/1/26
温庭筠、李商隐等唐 代诗人的代表作品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6
27
17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旅行诗比较
2024/1/26
东方旅行诗
《天净沙·秋思》- 元代马致远:“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西方旅行诗
《奥德赛》- 古希腊荷马:“告诉我 ,缪斯,那位聪颖敏睿的凡人的经历 ,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堡后,浪迹 四方……”
18
05
16
不同风格流派对比欣赏
2024/1/26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外古诗词《商山早行》课件(共28张PPT)

九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课外古诗词《商山早行》课件(共28张PPT)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 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
3、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思想情 感。
作者介绍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 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 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 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 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 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 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 词人之上,被誉为花间派鼻祖。对词的发展影 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 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 及《金奁集》。
“客行悲故乡”中“悲”换成“思”好不好, 为什么?
不好。悲不止有“思”之意,还有“悲伤” 的意思,诗人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 (chuan),前途未卜”。因思故乡而悲,“悲” 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分析两句的结 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其中 “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 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两句共写 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 的词。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精读探究
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刚打鸣就上路,道路上霜痕还 在。)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一路上的落叶还文丝未动, 明亮的月光还照在驿站的墙壁上。)这两联都是紧扣“早行来 写的。
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 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商山早行温庭筠》课件

《商山早行温庭筠》课件

商山地区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 位,是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也是文 化交流的重要地带。
诗歌赏析
03
语言特色
01
02
03
语言简练
温庭筠的诗歌语言简练, 用词精准,每个字都有深 刻的含义。
音韵和谐
他的诗歌注重音韵的和谐 ,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 音乐美感。
修辞丰富
温庭筠善于运用各种修辞 手法,如比喻、拟人、夸 张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 象。
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 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像诗人一样
勇敢前行。
生活虽然充满了艰辛,但我们要 学会在困境中寻找美,像诗人一 样从旅途的艰辛中感受到生活的
美好。
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 ,像诗人一样用心感受生活中的 点滴,让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THANKS.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重要作品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被视为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 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艺术成就
该诗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简练的语言、深远的 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表达都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巅峰水平,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意义
该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 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对于研究唐代文化和历史具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感。
对比手法
他常常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 的特点,使诗歌更加鲜明生动。
意象营构
温庭筠善于通过营构独特的意象 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诗歌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主题
04
主题思想
思乡之情
通过对商山早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 念之情。
人生感慨
通过对旅途艰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 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商山早行课件(共19张PPT)

商山早行课件(共19张PPT)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木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人凌乱的足迹。 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3、“客行悲故乡”中“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组合:没有动词,只有名词组成的意象叠加在一起。
表现手法:运用反衬,以梦中的乐景反衬眼前的 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实一虚,虚实相生。
春天来了,我的家乡杜陵,一群群凫雁,正欢快地嬉戏在曲折、温暖的池塘里。
(黄庭坚《寄黄几复》)
哀情;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实一虚,虚实 相生。
《商山早行》——感早行之情
4、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曾经对欧阳修说: 最好的诗,应该“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诗中的“ 不尽之意”吗?
诗人本是太原祁人,但由于在长安南 郊安了个家,所以在他的一些诗歌里,是 把长安南郊说成他的故乡的。唐宣宗大中 末年,他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 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时,还念念不忘“故乡 ”;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
《商山早行》——解题
题目交代了哪些内容?
商山:地点
早:时间 行:事件
《商山早行》——知识拓展
羁旅诗的常见特点
1、意象:驿道、马、舟、鸿雁、月、羌笛、浮萍
、飞蓬等。
2、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 独彷徨、思乡思亲;怀才不遇、幽怨愤慨;战乱 频仍,背井离乡、久戍边关、遥无归期;宦游 在外,身不由己等。
3、手法: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烘托、乐景衬 哀情、侧面落笔(不说自己,却说家人想自己, 想象)等。

商山早行优秀PPT课件

商山早行优秀PPT课件

05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
CHAPTER
分组朗诵比赛
分组
0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商山早行》中的一段进行朗
诵。
评选
02
根据朗诵的准确度、流畅度和表现力评选出优胜组,并给予奖
励。
意义
03
通过朗诵比赛,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分享个人阅读心得和感悟
情感美
诗人在描绘景色和人物的同时,将 自己的内心感受和情感融入其中, 使诗歌具有真挚的情感和感染力。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丰富了诗歌题材
商山早行作为一首优秀的山水田 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和内容 ,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借鉴
和启示。
展现了诗人才华
温庭筠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 ,商山早行充分展现了他的诗歌 才华和艺术造诣,对后世产生了
讨论现代人在异乡生活中如何抒发情感
话题引入
分组讨论
分享交流
总结归纳
意义
介绍现代人在异乡生活 的普遍现象,引导学生 思考如何在异乡生活中 抒发情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选取一个角度(如 诗歌、散文、音乐、绘 画等)进行讨论,探讨 现代人在异乡生活中如 何通过这些方式抒发情 感。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 ,在课堂上分享本组的 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可 以进行补充或提问。
《夜雨寄北》
李商隐的一首羁旅诗,通过夜雨和寄信的场景, 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商州客舍》
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通过描绘商州客舍的景物 和氛围,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落寞和无奈。
不同风格羁旅诗词比较
豪放派与婉约派比较
豪放派诗词气势磅礴、意境开阔,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而婉约派诗词则细腻 柔美、含蓄隽永,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境的特点。
一座茅草店,沐浴在晓月的余辉中, 木桥上,覆盖着早春的寒霜,早已印着行 人凌乱的足迹。枯败的檞叶,落满了山间 荒径,驿站墙头枳花开放,闪烁着白色的 光。唯有报晓的雄鸡啼声高亢,但它们并 未给这灰白冷寂的世界带来丝毫生气。
凄 清 、 冷 寂
雁,正春欢天快来地了嬉,戏我在的曲家折乡、杜温陵暖,的一池群塘群里凫。美好
(5)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今陕西西安东南),古为杜伯国,秦置杜 县,汉宣帝筑陵于东原上,因名杜陵。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 友,途经商山。这句意为:因而想起在长安时的梦境。
(6)凫(fú)雁:凫,野鸭;雁,一种候鸟,春来往北飞,秋天往南飞。 这句写的就是“杜陵梦”的梦境。
(7)回塘:圆而曲折的池塘。
《商山早行》ppt课件
《商山早行》——作者介绍
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 词著称。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 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 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 风骨,与李商隐并称“温李”;词多写女子闺 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被誉为花间派 鼻祖。
《商山早行》——名句赏析
1、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此联选取了哪 些意象表现景色的?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抒 发了什么感情? 选取六种景物:鸡声、茅店、月、人迹、板 桥、霜,构成典型环境。
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因 为雄鸡报晓,残月未落之时上路算很“早行” 了,然已是“人迹板桥霜”,说明有更早的人, 真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啊!
旅途早行的景色,使诗人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 乡景色:“凫雁满回塘”。春天来了,故乡杜陵,回 塘水暖,凫雁自得其乐;而自己,却离家日远,在茅 店里歇脚,在山路上奔波。此联的梦境与前面所写的 现实相映衬,以乐景反衬哀情,同时“杜陵梦”,补 出了夜间在茅店里思家的心情,与“客行悲故乡”首 尾照应,互相补充,首尾圆合;而梦中的故乡景色与 旅途上的景色又形成鲜明的对照。眼里看的是“槲叶 落山路”,心里想的是“凫雁满回塘”。“早行”之 景与“早行”之情,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现。
《商山早行》——小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 意象,运用组合、相互映衬、虚实相 生、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 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整体感知,读懂诗意
清早起来出行,马车上的铃铛响声不断, 出门人想念家乡倍感悲伤。
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 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足迹。
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驿站墙头, 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于是,想到我昨夜梦会杜陵的故乡景色: 凫和雁布满了曲折的池塘,嬉戏玩乐。
《商山早行》——整体感知
《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 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 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请找出相 应的诗句
异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故乡: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
2、找出两幅画面相应的意象,并用形象
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并概括两幅画面的
《商山早行》——整体感知
3、“客行悲故乡”中“悲”换成“思”好不好, 为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不好。悲不止有“思”之意,还有“ 悲伤”的意思,诗人悲“生不逢时,仕途 多舛(chuan),前途未卜”。因思故乡 而悲,“悲”字所表现的情感超越了“思 ”。
“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 点明了题旨。
《商山早行》——名句赏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体会这一 联的写作特点。
组合:没有动词,只有名词组 成的意象叠别在一起。
《商山早行》——名句赏析
组合手法(意象叠加)的实例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环境凄清、寂寞,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 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
《商山早行》——名句赏析
2、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 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难 写之景”和“不尽之意”吗?
难写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 人迹板桥,寒霜初降。
不尽之意:旅途艰辛,羁旅愁思。
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鸡刚打鸣就上路,道路上霜痕还在。)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一路上的落叶还文丝未动,明亮的月
光还照在驿站的墙壁上。) 这两联都是紧扣“早行”来写的。 2、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
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年春枝抽芽时 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开花,可见是春季。
温 馨
《商山早行》——意象、意境、情感 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运用了哪些 表现手法?
►作者由异乡的景色联想到昨夜梦中故乡的景 色,渲染烘托了作者的悠悠乡思。这两幅画 面虽然意境不同,但是表现的诗人的感情是 一致的。(情感)
►表现手法:运用反衬,以梦中的乐景反衬眼 前的哀情;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实一 虚,虚实相生。
【注释】 (1)商山:也叫楚山,在今陕西商洛市东南山阳县与丹凤县辖区交汇处 。
作者曾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60)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 (2)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
铛。铎:大铃。 (3)槲(hú):陕西山阳县盛长的一种落叶乔木。叶子在冬天虽枯而不落,
3、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杜甫《旅夜抒怀》)
4、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庭坚《寄黄几复》)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两句,仍 是写早行中山路上的自然景色。 “落”“照”二字,生动传神,点染事 物,赋情与景。此联对仗工巧,进一步 充实了上联所描绘的典型环境,使气氛 更显寂静、悲凉。
春天树枝发芽时才落。每逢端午用这种树叶包出的槲叶粽也成为了当地特色。 (4)枳花照驿墙:照:使……明艳。枳(zhǐ):也叫“臭橘”,一种落叶
灌木或小乔木。春天开白花,果实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药。驿(yì) 墙:驿站的墙壁。驿:古时候递送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这 句意为: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