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器工作原理
编程器的原理

先解释一下这个图,其实原理很简单的,先说下单片机编程,就好比我们电脑做系统一样,你要有WINDOWS光盘(程序),还得有光驱(编程器),才能把系统文件安装到硬盘上。
目的就是把编译好的程序,烧录到芯片中去,通过AT89C51的规格书(也就是白皮书)可以知道,决定它工作状态的是是31脚,给他施加VPP电压,也叫编程电压。
它就进入烧录状态(就好比电脑设置光驱启动一样)。
电脑做系统,需要计算机开机运行;单片机也是,要往他里面写程序,起码也得让它先工作,于是我们参考51规格书,在它18,19脚接一个晶体震荡器,加两个小电容,一个单片机系统就搭建好了,这个时候通电它就开始工作了~和一台没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一样~呵呵。
它工作了以后,只要我们再把它的31脚加上VPP电压,它就进入编程状态,就可以往他里面写程序了。
但是VPP取多少,怎么往里面写呢?得有个通讯的路啊,电脑做系统我们知道数据从光驱出来通过数据线进硬盘了,89C51肯定也得有吧?对的,呵呵,我们通过再查89C51的规格书就能发现,VPP根据厂家和产品型号情况,一般是取+5V,+12V,比如我们用的89C51,89C2051就是12V,89CS51就是5V~VPP知道了,继续看规格书,就能发现10 RXD;11 TXD两个引脚,说到这里,有不少朋友应该知道了,呵呵,在有些交换机,串口通讯,猫,光收发器等设备常见到,就是数据收发引脚~呵呵,我们的数据写入和读出,也就是用这两个引脚。
好了,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想让51运行,就需要搭建个基本系统,在18,19脚接个晶体震荡电路,给单片机提供一个工作的频率,通上电,就可以了;如果要给它编程,就在31脚加个VPP电压,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10,11脚进行数据的读写了。
参考一下上面的电路,相关的部分,能理解吧?我们继续~ 再仔细看89C51规格书介绍,我们还能获取一个信息:89C51可以外接晶体震荡器来工作,但是也可以直接从外部引入一个震荡信号来工作,这样如果89C51的工作环境附近有稳定的震荡信号,就可以直接引过来接到19脚,18脚空着即可。
plc原理与应用

PLC的工作原理:PLC通电→内部处理→通信处理→自诊断→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PLC采用周期循环扫描的方式,集中输入集中输出。
优点是: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是:响应速度慢、响应滞后。
PLC会采用WDT(看门狗)来监视扫描是否超过预定时间。
内部自处理:包括硬件初始化、I/O模块配置检查、停电保护范围设定等等。
在自诊断测试阶段,CPU检测PLC各模块的状态,若出现异常立即进行诊断和处理,同时给出故障信号,点亮CPU面板上的LED指示灯。
当出现致命错误时,CPU被强制为STOP方式,停止执行程序。
CPU的自诊断测试将有助于及时发现或提前预报系统的故障,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通信处理阶段:PLC和自身带有CPU的智能模块以及其他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完成数据的收发,响应编程器的命令,更新编程器显示的内容,更新时钟以及特殊寄存器的内容。
在通信处理阶段,CPU检查有无通信任务,如果有则调用相应进程,完成与其他设备(例如,带微处理器的智能模块、远程I/O接口、编程器、HMI装置等)的通信处理,并对通信数据做相应处理。
(自诊断→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输出刷新→)为一个扫描周期输入采样阶段:扫描所有的输入端子并且将其的状态(0/1)存放到输入寄存器(PII)中。
然后关闭输入通道,进行下一步程序。
这种方式可靠性高,但是会有一定的时间延迟,在大型的项目中,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会采取定期输入取样、直接输入取样、中断输入取样、智能I/O接口模块取样,用来提高速度。
用户程序执行阶段:此阶段中,数据从输入寄存器(PIQ)和内部元件寄存器(内部继电器、计数器、计时器)中,将有关元件的状态和数据取出,按照程序中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将结果写到输出映像寄存器和相关存储器中。
所以,在PLC内部,内部元件寄存器的状态是一直在改变的。
输出处理阶段:程序执行完成后,把内部元件寄存器中的所有输出继电器状态在输出阶段一次性转存到输出锁存器中,经过隔离、驱动功率放大电路输送到输出端,并且外部PLC接线驱动实际负载。
noahlink无线编程器 原理

noahlink无线编程器原理一、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概述noahlink无线编程器是一款用于调节助听器的设备,它可以通过蓝牙连接到用户的手机或电脑,让用户可以方便地调整助听器的音量、音质等参数。
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了先进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信号处理,从而提供更加准确、自然的听觉体验。
二、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工作原理1. 蓝牙通信noahlink无线编程器通过蓝牙与用户的手机或电脑进行通信。
在通信过程中,noahlink无线编程器作为从设备接收指令,并将数据传输回主设备。
这种通信方式具有高速度、低功耗、安全可靠等优点。
2. 数字信号处理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将输入的模拟声音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包括滤波、降噪、增益控制等步骤,最终输出经过优化后的声音。
3. 助听器调节noahlink无线编程器可以通过与助听器进行连接来实现对助听器参数进行调节。
通过调节助听器的音量、音质等参数,可以使得用户得到更加舒适、自然的听觉体验。
noahlink无线编程器支持多种品牌的助听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noahlink无线编程器的优势1. 便携性强noahlink无线编程器体积小巧,重量轻,便于携带。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助听器参数的调节,不必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2. 操作简单noahlink无线编程器操作简单,只需要通过蓝牙连接手机或电脑即可进行调节。
noahlink无线编程器还提供了易于理解的界面和操作指南,让用户能够轻松上手。
3. 调节精准noahlink无线编程器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高精度、高速度的信号处理。
通过对助听器参数进行精准调节,可以提供更加准确、自然的听觉体验。
四、noahlink无线编程器在助听行业中的应用noahlink无线编程器是一款先进、实用的设备,在助听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九章 可编程控制器的原理及应用

返回
二、FP1系列PLC的编程元件
输入继电器(X) 输入继电器是PLC接收外部开关量信号的 窗口。它的动合触点、动断触点取用次数不限。 输入继电器的状态唯一取决于外部输入信号的 状态。
动0 合触S点T X0X从0 左母X线0闭开合始 驱1 动输O出T继Y电0器线Y圈0接Y0通 动2 断触S点T/X1X从1 左母X线1断开开始 驱3 动输O出T继Y电1器线Y圈1接Y1通 驱4 动输O出T继R电1器线R圈1接R1通 动5 合触S点T 从R左1母线R开1触始点闭合 驱6 动输O出T继Y电2器线Y圈2接Y2通
计数器(C)
计数器(C)的触点是计数器指令(CT) 的输出。如果计数器指令计数完毕,则其动合 触点闭合,动断触点断开。
返回
三、FP1系列PLC的主要性能 以FP1系列的C56为例 1. I/O点数32/24 程序容量 5000步 扫描速度 1.6msK 指令数 基本指令81 高级指令111
返回
2. I/O地址分配 X为I/O区的输入继电器,Y为I/O区的输出继
解:
X0 X1 Y0
Y1
返回
3.或(OR)、或非(OR/)指令
ORO:R、并O联R动/ 合用触于点单的个连触接点指与令前。面电路的并联, 并O联R/点:的并左联端动从断母触线点(时或的S连T接、指ST令/点。)开始,右 端与前面一条指令对应触点的右端相连。
指令
梯形图
语句表
0 ST X3
OR
1 OR Y4
有很好的柔性。 4.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编程器的原理

编程器的原理编程器是一种用于对集成电路进行编程的设备,它可以将特定的程序代码加载到芯片中,从而实现芯片的功能。
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编程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通信、汽车、医疗、工业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编程器的原理及其工作方式。
编程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芯片的编程接口、编程算法、编程器的控制逻辑以及编程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方式。
首先,芯片的编程接口是编程器进行编程操作的入口,它通常包括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等。
在进行编程时,编程器通过这些接口与芯片进行通信,将程序代码加载到芯片中。
不同类型的芯片具有不同的编程接口,因此编程器需要支持多种接口标准,以满足不同芯片的编程需求。
其次,编程算法是编程器实现编程操作的核心。
编程算法包括将程序代码转换为特定格式的数据,然后通过编程接口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芯片中。
在编程过程中,编程器需要根据芯片的特性和编程规范来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和传输,以确保程序代码能够正确地加载到芯片中并正常运行。
另外,编程器的控制逻辑是编程器实现编程操作的关键。
编程器通常包括控制器、存储器、时序逻辑等,它们协同工作以实现对芯片的编程操作。
控制逻辑需要能够准确地控制编程算法的执行流程,并在编程过程中对芯片的状态进行监控和反馈,以确保编程操作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最后,编程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方式是编程器实现与计算机之间数据传输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编程器通过USB、JTAG、SPI等接口与计算机进行连接,通过这些接口实现对编程器的控制和数据传输。
在与计算机通信过程中,编程器需要能够准确地解析计算机发送的指令和数据,并将编程结果反馈给计算机,以实现编程操作的完整流程。
总的来说,编程器的原理涉及到芯片的编程接口、编程算法、编程器的控制逻辑以及编程器与计算机的通信方式。
了解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编程器的工作方式,从而更好地应用和维护编程器,提高编程效率和质量。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

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基本结构及原理PLC的基本组成可分为两大部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一、硬件系统:(一)CPU 运算和控制中心:起“心脏”作用。
1、当从编程器输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户程序存储器中,然后CPU根据系统所赋予的功能(系统程序存储器的解释编译程序),把用户程序翻译成PLC内部所认可的用户编译程序。
2、输入状态和输入信息从输入接口输进,CPU 将之存入工作数据存储器中或输入映像寄存器。
然后由CPU把数据和程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把结果存入输出映像寄存器或工作数据存储器中,然后输出到输出接口、控制外部驱动器。
3、组成: CPU由控制器、运算器和寄存器组成。
这些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CPU通过地址总线、数据总线与I/O接口电路相连接。
(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半导体电路。
分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用以存放系统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监控程序以及对用户程序做编译处理的解释编译程序。
由只读存储器、ROM组成。
厂家使用的,内容不可更改,断电不消失。
2、用户存储器: 分为用户程序存储区和工作数据存储区。
由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组成。
用户使用的。
断电内容消失。
常用高效的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寿命一般为3~5 年。
(三)输入/输出(I/O )模块输入输出模块简称I/O模块,相当于人的眼睛、跺、鼻子手、脚是联系外部信息和大脑(CPU )的桥梁。
1、输入接口:光电耦合器由两个发光二极度管和光电三极管组成。
发光二极管: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入端加上变化的电信号,发光二极管就产生与输入信号变化规律相同的光信号。
光电三极管:在光信号的照射下导通,导通程度与光信号的强弱有关。
在光电耦合器的线性工作区内,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有线性关系。
输入接口电路工作过程:当开关合上,二极管发光,然后三极管在光的照射下导通,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当开关断开,二极管不发光,三极管不导通。
向内部电路输入信号。
也就是通过输入接口电路把外部的开关信号转化成PLC内部所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第二章 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组成与基本结构PLC是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PLC 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只不过它比一般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具有更适用于控制要求的编程语言,具有更适应于工业环境的抗干扰性能。
因此,PLC是一种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它的实际组成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相同,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一、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硬件系统PLC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系统、输入/输出扩展环节及外部设备组成。
1. 主机系统图2.1 PLC结构示意图(1) 微处理器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CPU是PLC的核心部分,它包括微处理器和控制接口电路。
微处理器是PLC的运算控制中心,由它实现逻辑运算,协调控制系统内部各部分的工作。
它的运行是按照系统程序所赋予的任务进行的。
(2) 存储器。
存储器是PLC存放系统程序、用户程序和运行数据的单元。
它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在使用过程中只能取出不能存储,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在使用过程中能随时取出和存储。
(3) 输入/输出模块单元。
PLC的对外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类接口模块的外接线,实现对工业设备和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
通过各种输入/输出接口模块,PLC既可检测到所需的过程信息,又可将处理结果传送给外部过程,驱动各种执行机构,实现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
通过输入模块单元,PLC能够得到生产过程的各种参数;通过输出模块单元,PLC能够把运算处理的结果送至工业过程现场的执行机构实现控制。
为适应工业过程现场对不同输入/输出信号的匹配要求,PLC配置了各种类型的输入/输出模块单元。
(4) I/O扩展接口。
I/O扩展接口是PLC主机为了扩展输入/输出点数和类型的部件,输入/输出扩展单元、远程输入/输出扩展单元、智能输入/输出单元等都通过它与主机相连。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一、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1.1 1.2 1.3 1.4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的分类 PLC的应用和发展 的应用和发展
1.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是面向用户的专用工业控制计 算机,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②编程直观、简单; ③适应性好; ④功能完善、接口功能强,目前的可编程控 制器具有数字量和模拟量的输入输出、逻辑和算 术运算、定时、计算、顺序控制、通信、人机对 话、自检、记录和显示等功能,使设备控制水平 大大提高。
PLC的更新很快:
PLC技术发展特点为高速度、大容量、系列化、模块化、 多品种。 PLC的编程语言、编程工具多样化,通信联网功能越来 越强。 PLC的联网和通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PLC之间的联网 通信,多制造厂商都有自己的专有联网手段;另一类是PLC 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网通信,一般PLC都有通信模块用于计算 机通信。 在网络中要有通用的通信标准,否则在一个网络中不能 连接许多厂商的产品。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83年提出的制 造自动化协议(MAP——Manufacture Automation Protocol) 是众多通信标准中发展最快的一个。MAP的主要特点是提供 以开放性为基础的局部网络,使来自许多厂商的设备可以通 过相同的通信协议而相互连接。由于MAP的出现,推动了通 信标准化的进程。
二、PLC组成与工作原理 PLC组成与工作原理
2.1 PLC的组成及其各部份的功能 的组成及其各部份的功能 2.2 PLC的编程语言 的编程语言 2.3 PLC的工作原理 的工作原理
2.3 PLC的工作原理 的工作原理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其扫描过程如 下图:
内部处理
停止
通信操作 输入处理 程序执行 输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数据结构
BCD码(BCD:BINary Code Decimal)——用二进 制形式表示的十进制数,常采用8421BCD码。
常用BCD码编码开关将BCD码数据送入PLC; PLC常以BCD码格式将输出数据送数码显示器显示。
浮点数据(标绘值)
二进制浮点数常用于高精度浮点运算;
Date: 2012-6-7
Page: 25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状态(S)
状态有五种类型:
初始状态S0~S9共10点 回零状态S10~S19共10点 通用状态S20~S499共480点 保持状态S500~S899共400点
报警用状态S900~S999共100点
Date: 2012-6-7
十进制浮点数用于实施监视。
Date: 2012-6-7
Page: 20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输入继电器(X)
在PLC内部,与输入端子相连的输入继电器是光电隔离的电子继 电器,采用八进制编号,用无数个常开和常闭触点。
输入继电器不能用程序驱动。
电源
公共端
COM X0
梯形图
X1 Y0
公共端
EX—输入专用扩展模块 2C、2N
I/O总点数 0、2、ON、 EY—输出专用扩展模块 系列序号
Date: 2012-6-7
Page: 4
一、型号及意义
I/O点数:16~256点
单元类型
M——表示基本单元 E——表示扩展单元及扩展 模块 EX——扩展输入单元 EY——扩展输出单元
Date: 2012-6-7
高速计数器C235~C255共21点,共享PLC上6个高速 计数器输入(X000~X005)。高速计数器按中断原则 运行。
Date: 2012-6-7 Page: 30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定时器(T)
定时器实际是内部脉冲计数器,可对内部1ms、10ms和100ms 时钟脉冲进行加计数,当达到用户设定值时,触点动作。 定时器可以用用户程序存储器内的常数k或H作为设定值,也 可以用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作为设定值。
连接专用编程器(FX-20P、FX-10P);
连接个人电脑(PC),实现编程及在线监控;
连接工控机,实现编程及在线监控;
连接网络设备(如调制解调器),实现远程通讯; 连接打印机等计算机外设。
Date: 2012-6-7
Page: 15
I/O扩展接口——采用并行通讯方式 扩展I/O模块;
Date: 2012-6-7
Page: 27
T10
驱动
Tx 加法计数器 相等 比较 器 Tx 触点动作
时钟脉冲
K、H或D 设定值
X0
T10 K123 T10 Y1
普通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Date: 2012-6-7 Page: 28
T250 X2
设定值K 1
计数器
X1
相等 比较器
Tx 触点动作
100ms时钟脉冲
编程设备
计算机 打印机等
通讯模块
功能模块
PLC系统结构示意图
Date: 2012-6-7 Page: 7
FX 系列PLC的硬件配置图
Date: 2012-6-7
Page: 8
FX 系列PLC的网络通信能力
Date: 2012-6-7
Page: 9
二、PLC硬件系统组成
微处理器(CPU)
接收并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Page: 13
输出单元——带光电隔离器及滤波器 多种输出方式:晶体管
晶闸管
继电器 驱动直流负载(晶体管输出单元); 驱动非频繁动作的交/直流负载(继电器输出单元); 驱动频繁动作的交/直流负载(晶闸管输出单元)。
Date: 2012-6-7
Page: 14
二、PLC硬件系统组成
通讯及编程接口——采用RS-485或RS-422串行总线
通用辅助继电器M0~M499(500点)
掉电保持辅助继电器M500~M1023(524点)
特殊辅助继电器M8000~M8255(256点) 只能利用其触点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可驱动线圈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通用辅助继电器与掉电保持用辅助继电器的比例,可通 过外设设定参数进行调整。
Date: 2012-6-7 Page: 23
普通定时器(T0~T245)
100ms定时器T0~T199共200点,设定范围0.1~3276.7s; 10ms定时器T200~T245共46点,设定范围0.01~327.67s。
积算定时器(T246~T255)
1ms定时器T246~T249共4点,设定范围0.001~32.767s; 100ms定时器T250~T255共6点,设定范围为0.1~3276.7s。
Page: 26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定时器(T)
定时器实际是内部脉冲计数器,可对内部1ms、10ms和100ms 时钟脉冲进行加计数,当达到用户设定值时,触点动作。 定时器可以用用户程序存储器内的常数k或H作为设定值,也 可以用数据寄存器D的内容作为设定值。
普通定时器(T0~T245)
扩展位置控制模块(如F2-30GM);
扩展通讯模块(如FX-232AW等); 扩展模拟量控制模块(如FX-2DA、FX-4AD等)。
Date: 2012-6-7
Page: 16
三、PLC软件系统组成
运行管理 管理程序 系统监控程序 软件系统 用户程序 数据表格 生成用户元件 系统内部自检
解释程序
Date: 2012-6-7 Page: 24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状态(S)
状态是对工序步进型控制进行简易编程的内部软元件, 采用十进制编号。与步进指令STL配合使用;
状态有无数个常开触点与常闭触点,编程时可随意使用;
状态不用于步进阶梯指令时,可作辅助继电器使用。
状态同样有通用状态和掉电保持用状态,其比例分配可 由外设设定。
Page: 12
输入单元——带光电隔离电路
多种辅助电源类型:AC电源DC24V输入
DC电源DC24V输入
DC电源DC12V输入 接收开关量及数字量信号(数字量输入单元); 接收模拟量信号(模拟量输入单元); 接收按钮或开关命令(数字量输入单元);
接收传感器输出信号。
Date: 2012-6-7
在PLC内部,外部输出触点与输出端子相连,向外部负 载输出信号,且一个输出继电器只有一个常开型外部输 出触点。 输出继电器有无数个内部常开和常闭触点,编程时可随 意使用。
Date: 2012-6-7
Page: 22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辅助继电器(M)
由内部软元件的触点驱动,常开和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 限,但不能直接驱动外部负载,采用十进制编号。
只能利用其触点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00:运行监控用,PLC运行时M8000接通。
M8002:仅在运行开始瞬间接通的初始脉冲特殊辅助 继电器。
M8012:产生100ms时钟脉冲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可驱动线圈的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30:锂电池电压指示灯特殊继电器。 M8033:PLC停止时输出保持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34:止全部输出特殊辅助继电器。 M8039:时扫描特殊辅助继电器。
型号的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方式
FX
PLC的组成
D—DC电源 A1—AC电源 H—大电流输出扩展模块 V—立式端子排的扩展模块 C—接插口输入输出方式 F—输入滤波器1ms 扩展模块 L—TTL输入扩展模块 S—独立端子(无公共端)扩展模块
特殊品种
输出形式 单元类型 R—继电器输出 M—基本单元 T—晶体管输出 E—输入输出混合扩展单元 S—晶闸管输出 16~256点 及扩展模块
诊断电源、PLC工作状态及编程的语法错误; 接收输入信号,送入数据寄存器并保存; 运行时顺序读取、解释、执行用户程序,完成用户 程序的各种操作; 将用户程序的执行结果送至输出端。
Date: 2012-6-7
Page: 10
二、PLC硬件系统组成
系统存储器——系统程序存储器+系统数据存储器
X1
T250
K345
T250
X2 RST T250
Y1
积算定时器的工作原理
Date: 2012-6-7 Page: 29
五、软元件(逻辑元件)
计数器(C)
计数器可分为通用计数器和高速计数器。
16位通用加计数器,C0~C199共200点,设定值:1~ 32767。设定值K0与K1含义相同,即在第一次计数时, 其输出触点动作。 32位通用加/减计数器,C200~C234共135点,设定值: -2147483648~+2147483647。
十六进制数(HEX:HEXdecimal number)
与十进制数一样,用于指定应用指令的数值型操作 数及指令动作常数(H)。
Date: 2012-6-7
Page: 18
四、数据结构
二进制数(BIN:BINary number)
PLC内部数据类型,通过外设进行监视时,各软元件 的数值自动变换为十进制数或十六进制数。
存放系统工作程序(监控程序);
存放模块化应用功能子程序; 存放命令解释程序; 存放功能子程序的调用管理程序; 存放存储系统参数。
Date: 2012-6-7
Page: 11
二、PLC硬件系统组成
用户存储器——RAM/EPROM/EEPROM
存放用户工作程序;
存放工作数据。
Date: 2012-6-7
Page: 5
一、型号及意义
型号变化
DS——24VDC,世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