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姓氏家训家规内容(DOC)
赵氏家规家训

赵氏家规家训(一)“家规”二十条家规者,原以振一族之利常,正人伦之大节也。
一族之甲,事务多端,人丁繁衍。
一切规章,焉能悉举,惟择其俗态之所营,为寻常之所习用者,采而录之,俾得家喻而户晓。
凡此,皆人世持身之要道,尤今时之所最禁者也。
后之人定宜着意防闲,严以谨诚,切勿视为具文。
1、父母乃生身之本,为子者内尽其心,外竭其力,晨昏定省,奉养无违,方称孝子。
如有忤逆之辈,该房长及亲支人,立即传族入祠,严加责惩。
倘仍怙恶不悛,定行呈送究惩。
2、尊卑之间,次幼宜重。
长幼之节。
规矩当循。
尊长者固不可以大压小,卑幼得,尤当戒以下凌上。
倘有恃逞强恶,侮慢不逊,凶殴尊长者,旋鸣族户房长,入祠公同责惩。
3、婚姻之礼,大典攸关。
凡属结姻,必择忠厚之家,贤淑之女。
况族大丁多,而重亲叠戚甚众,尤须门户相当,层次不紊。
倘或违例,或尊卑混乱,大小不分,不独称谓失宜,尤为大乖礼仪,尚其严慎之。
4、同姓不婚,古有明训。
纵今各宗各派,溯自受姓以来,何莫非同引一本。
尚未明此义,一里任意联亲,无论乖伦背里即身后之灵主碑碣,大不美于观瞻,凡我族人,定宜戒之。
5、夫妇之间,人伦之始。
娶妇贤良,家之幸也。
或有不贤,为夫者自应多方教训,不可轻言出妻。
凡妻于七出,无应出之条,则于夫无义绝之状。
且七出者,有之不去。
若擅出者,例载追还完娶。
诚以无人妇,则人类绝矣。
定当凛遵。
6、伦常之曲,关系非轻。
世有无耻之徒,有兄亡收嫂作妇,有弟故收弟妇作妻者,名日转房,实属有干条律。
吾族倘有犯者,无论童婚,公同呈究。
即族内之女,嫁与他姓,有犯此者,断不可任意曲徇。
7、养女择婿,亦父母子女之愿。
朱子云: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倘不计较,如何为人。
或贪财卖为奴贱,或受贿与人为妾,陷女终身,玷辱门户。
罪坐女父母。
族内有犯此者,公同传祠责罚之,协禀究追。
8、居丧嫁娶,例禁森严。
若居父母之丧,而自完娶者,罪在十恶不赦之内。
但世俗又有因父母身故,乘未成服之先,辄敢趁时完娶,名为孝内成亲,均属大干法纪。
李氏家规家训

李氏家规家训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端伦常;友昆仲,和夫妇;教子孙,尚勤俭;恤孤寡,戒唆讼;安生理,勿非为;忌毒染,慎嫁娶;勉诵读,重交游;谨丧祭,远酗酒;出异教,省自身;敬祖宗: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子孙之身,祖宗之所遗也;尤木有根无根则枯,如水有源无源则涸;子孙永世得享,承国乐利之泽,祖宗积庆之所致也;不敬祖宗则忘本,忘本则枝叶不昌;故岁时祭祀,晨昏香火,必敬必恭,无厥无慢;至於立身修德,无忝所生,此尤敬祖宗之大本大原;凡我族人念之;敦孝悌:父母之恩,天高地厚,恩情罔极人伦;十月怀胎,三朝乳哺,推乾就湿,保抱抚摩,忧疾病,闻饥饱,调寒暑,父母受尽万苦千辛,方得子女成人长大;为子女者即幸遇父母有寿,急急孝养,难报天恩;人生时日限也,万一错过,殁后即披麻带孝,三牲五鼎,竟亦何裨且孝则天佑,不孝则天谴,吲敢拂违,自罹罪罟;凡我族人念之睦宗族:宗族者,同宗共祖之人也;虽有亲疏贵贱之别,其始同出于一人之身,故尧典曰亲睦九族,周室则大封同姓宗亲之谊,由来重矣;今世俗薄淡间,有挟富贵,而厌贫贱,恃强众,而凌寡弱者,独不思富贵强众,皆祖宗身后之身耶观于此,而利与害共,休戚相关,一体同视可也;倘有博众以暴寡,藉智以欺愚者,当睦宗族为念,凡我族人戒之;端伦常:尊卑有别,长幼有叙,乃定於天人,忤长上乃乱天伦也;须坐则让席,行则让路,口勿乱宣,事不乱专;智不敢先,富不敢加;谦恭逊顺,绝去骄傲放肆之态,方是为伦常之理;先贤云:幼而不事长,贱而不事贵,不肖而不事贤,谓之三不祥;子弟者不肯安分循理,任情倨傲;行不让路,坐不让席,揖不低头,言不逊顺,曾不思尔将来也;做人尊长,尔做窳劣示人,亦将忤尔忤人,实所以自忤;凡我族人念之;友昆仲:兄弟姊妹,同气连枝;父母左提右携,前襟后裾,飨食传衣,亲爱无间,且一本所生,同胞共乳,除却兄弟姊妹,更有谁亲且从父母分形而来,子女之身来自父母,若兄弟姊妹相戕,是戕父母矣;念及父母安忍戕兄弟姊妹乎;勿听他人离间撺掇;兄弟姊妹中纵有不是,大家逊让些何妨若锱锱铢铢计较多寡,彼此相戕,则父母之心不安,死亦不能瞑目;诗云: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凡我族人念之;和夫妇:夫妇为人伦之始;夫和其妇,妇敬其夫;夫以修身齐家事为本,妇以人伦道德情操为重,同事耕耘理家创业,夫妇协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休戚与共,百年好和,白头偕老,同建和谐家庭,万事兴矣;凡我族人念之教子孙:家之盛衰,不在田地多寡、帛金有无,且看子孙何如耳;古云:未看山前土,先观屋下人;子孙果不肖也,眼前富贵不足恃;子孙果贤也,眼前贫贱不必忧;然人未有生而皆能贤者也,当其幼时不可失教;禁其骄奢,戒其淫逸,出外亲正人;闻正言,则心胸日开,聪明日启,久之义理明白,世务通晓,自能担事,振家声,光大门楣;人非同类,切不可令子弟往来;古语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不染自黑;又云:与善人亲,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之化矣;与不善人亲,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时时求教于先生长者;故子弟不宜避宾客,若一味回避,偶接正人必至如樵夫牧竖,手足无所措,大为人所鄙也;家有一贤子孙,则家门生色,子孙不肖,则家门遗羞;故为父母者,切不可不教子孙;有不如教便当责训;至若女子,亦尚且当教他亲兄弟,务教以节孝廉耻;为女者,兼悉三从四德,纺绩针指、厨爨井臼,则长大适人,必成贤妇;如或不教,则儿女不才,有辱门庭;凡我族人念之尚勤俭:俭可助贫,勤能补拙;勤俭者,起家之本,传家之宝,立业之基,人生当务也;勤而不俭,则财流于奢,俭而不勤,则财终于困;人世间,见名门世族,以祖考勤俭为成立之本,下代之福,因子孙奢侈而败家之业;盖俭则富贵长保,家计不难振兴;倘男不务耕作,女不事内,好逸恶劳,鲜衣美食,一旦娇惰,习惯俯仰无资,将祖资财一败而空,拖衣漏食;节俭者治家之要义也;饮食莫嫌蔬食,衣服莫嫌布素, 房屋莫嫌湫隘,婚娶莫竞妆奁,死丧莫竞斋醮;晏客伏腊有时,不可常时群饮,设席数肴成礼,不必杯盘狼藉,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费一文不如节一文;当务勤俭;凡我族众念之;恤孤寡:鳏寡孤独,天下最苦,无告之人也;无家产者,朝不能保暮,饥不能谋食,寒不能谋衣;有家产者,鳏寡不能自行,孤儿幼弱不能自主,凡百家事,皆听于人;我族有此种种苦愁,谁诉亲房伯叔族众当秉公代为经事,阖族尊长俱宜加意怜悯,竭力扶持,庶穷于天下者不致颠连失所、仃伶无靠矣;凡我族人念之;戒唆讼:人之好讼,虽其人之无良,总起於无赖者之教唆;然无赖之徒,专以人之告状为酒肉之窟,为张威趁钱之门,故或两人本无甚怨,装出剖腹之情,而构成大嫌;本人尚可含容,捏作骑虎之势,而使之先发插名作证,便作主盟;两家索贿,反覆颠倒,弄讼者於掌股之上,搅得邻里撩乱,鸡犬不安;渔讼者之财,破讼者之家;即讼者事后懊悔,亦摆他不去;若而人者,国法之所不容;即逃得国法,亦皇天之所必诛者也;凡我族人念之;安生理:士农工商者,然视其天赋择业,士者实去读书,农者实去耕耨,工者实去造作,商者实去经营;若生而愚鲁,不适读书,家道贫寒,无田可种,又无本钱做买卖,又不会做手艺,便与人佣工,替人苦力,也是生活;只要勤心鬻力,安分守己,此中稳稳当当,便有无限受用;至若妇女,亦要勤纺绩,务针指,操井臼,协同丈夫,共成家业,方是贤妇;凡我族人念之;勿非为:非为者,或包搅金帛,侵欺花费,终者竟要卖产赔补不足,殃及子孙,甚而危及性命;或摊场赌博,或群聚酣饮,倾败家业,因而陷死妻儿老小;或掇拐掏摸,或抢夺吓骗,或争斗撒泼,或毁廓侵坟,或占人田土,或伪造货币,或横行乡里,或挟制政府,或嘱托赞剌,此皆亡身破家之举,受祸不浅;凡我族人戒之;忌毒染:世人蠢蠢,吸嗜烟毒日久难收,体魄渐削,形若骷髅,力莫能举,处不能事,名声泯灭;终朝烟雾缭绕,男女混杂,晨错夕颠;典当家财,帛金耗尽,绝嗣戕年;全无利益,自取尤愆;堕其术者,凡我族人绝禁之慎嫁娶:男婚女嫁者,人伦之始,联婚不可不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之常情;执德为首,男女婚姻,不能包办代替,嫁女择佳婿,娶媳求贤女,嫁女勿计厚奁,勿取重聘,勿贻误族女;时下婚嫁,多徇财俗见,或厚赀以耀聘,或竭财以侈妆名;为争门面,则败家产而为;昔者有云;婚姻几见闻丽华,金佩银饰众口夸;转眼经年人事变,妆奁卖与别人家;则女之适人,必戒而行;娶妇事翁姑,经事理,执妇道;凡我族人宜知之;勉诵读:崇师道,习圣贤之书,明君臣父子之大伦,忠孝仁义之大节;人不读书,大伦大节何由而知子弟颖悟者少,迟钝者多;必须延贤师,访益友,涵育熏陶,终归有成;为人子弟者,当体父兄之心,交相劝勉,勿恃聪明,勿安愚昧,勿沽名而钓誉,勿勤始而怠终,随其性之敏钝,以为读书多寡总要细心体认,着意研习,刻刻不忘于久之,隅坐向难析疑;勿生厌薄,勿可荒嬉,耳提面命敬而听之,自有融会贯通处,亦得以所学训子弟开愚蒙诵读之益大矣;我族子弟勉之.重交游:志同者为友,道合者为朋;交游以信为先,信者相通,守望相助;既诺勿欺,订交勿苟;然宜谨慎,择善而握;与善者交如入馥香之室久而自香,直谅多闻,尤宜亲厚;善乎平仲,相敬耐久;凡我族人念之谨丧祭:丧祭者,慎终追远之大事也;丧尽其礼,祭尽其诚;父母在生之时,尽力供养,逝后要从俭治丧,勿须无财大操大办;丧事从简,也不能俭而不顺民情;当慎谨治丧执事;凡我族人切记之;远酗酒:酒浆之酿就,非以为祸,冠香丧祭,礼用清酌,洗爵尊戽,献酬交错;惟彼贪夫;不知节治;终日醉乡,颠狂失措,耗所损精,形骸脱落;贪杯误事者,不胜数也;凡我族人远之远之;出异教:邪教惑众蔑国,触逆国法律条,邪说诬民,法所不允;更有甚者无赖之徒,往往假凶祥祸福之事,以售幻诞无稽之谈;实则诱取资财,阳窃向善之名,阴怀不轨之计;一旦发觉惩逮株连,遗患无穷,凡我族人应出其异教,以正家风;省自身:遵圣训,洁身自律,日当三省,常思己过,莫论他人是非,切不得自甘自戕,辱没家族声望,保其永世清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要意;则家风正耶;享用斯人,永利后世;凡我族人记之李氏治家格言王者江山一统之治,出乎锦绣文明之邦,有浩然之气者,莫不知国恩宗亲当敬也;方今子昧古道,弟黯纲常,皆由家教不端,以致身心失正,亟当鉴省;昔燕山家教有方,五子皆登;孟母庭训有法,儿为亚圣;为父为母者,可不法乎故居家庭,宜以诵读为训;处邻里,崇以谦合为先;洽田园,适力耕耨为本;立身行已,不出恭敬二端;执德待人,正虑骄矜二字;勤能补拙,俭可助贫;奢侈乃败家之初;酒色是戕命之斧;宁可以德胜人;切勿以财帛傲众;不读诗书,纵富能抵国,仍匮乏之家;熟通经伦,虽贫四壁,堪称书香门第;誉实清芳,食青蔬而尝香馥,居茅屋陋室,且胜富丽殿堂;有高才者,必当窗前苦读;多五谷者,须稼穡经营;或劳心,或劳力,人世间食无闲饭;或谯薪,或猎渔,山海中自有帛金;律法无亲,当牢牢而谨记;人情多变,宜步步而提防;‘忠’‘恕’存腹春久驻,自罹罪罟终报应;花香百里,尚有绝香之气;天冠地理,岂无修已之心;阂族勖诸时公元2008年戊子岁次甲寅月孟春上浣十五世孙延昌熏沐谨撰李氏祖训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克勤克俭,毋怠毋荒; 孝友睦姻,六行皆臧;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忾,偏伦异乡,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百孝歌天地之间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应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孝子能把父母孝,下辈孝子照样还;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有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可惜人多不知孝,怎知孝能感动天;福禄皆因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孝子贫穷终能好,不孝虽富难平安;诸事不顺因不孝,回心复孝天理还;孝贵心诚无它妙,孝字不分女和男;男儿尽孝须和悦,女儿尽孝莫嫌烦;爹娘面前能尽孝,能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和睦兄弟争为孝,这孝叫做顺气丸;和睦妯娌争为孝,这孝家中大小欢;男有百行首重孝,孝字本是百行原;女得淑名先学孝,三从四德孝为先;孝字传家孝是宝,孝字门高孝路宽;能孝何在贫和富,量力尽心孝不难;富孝鼎烹能致养,贫孝菽水可承欢;富孝孝中有乐趣,贫孝孝中有吉缘;富孝瑞气满潭府,贫孝祥光透清天;孝从难处见真孝,孝心不容一时宽;赶紧孝来孝孝孝,亲山我孝寿山天;亲在当孝不知孝,亲殁知孝孝难全;孝经孝文把孝劝,孝父孝母孝祖先;为人能把祖先孝,这孝能使子孙贤;贤孝子孙钱难买,着孝买来不用钱;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戒淫戒赌都是孝,孝子成材亲心欢;戒杀放生都是孝,能积亲寿孝通天;惜谷惜字都是孝,能积亲福孝非凡;真心为善是真孝,万善都在孝里边;孝子行事吉神护,为人不孝祸无边;孝子在世声价重,孝子去世万古传;此篇句句不离孝,离孝人伦难周全;念得十遍千个孝,消灾免难百孝传;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为人须当孝父母,孝顺父母如敬天;。
李氏家风、家规、家训

李氏家风、家规、家训李氏家风、家规、家训一、家风,是家族的传统、规范及习俗。
旧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家风是上辈人对下辈人的言传身教,是靠自身的行为影响下一代。
勤劳、孝顺、友善、忍让、舍得、守法。
勤俭持家,和睦相处。
孝,恭,善,勤,俭。
二、家规,是祖上对家族内人的行为规范。
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
1、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要独立完成,今日事今日毕,不可马虎了事,不可依赖父母,不可无故拖延。
2、要吃饱吃好,保证全面营养,不可挑食厌食少食。
3、每天坚持看书2小时。
要坚持课前认真预习,课堂认真听讲,做好详细笔记,课后认真温习,完成各科学习任务4、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每天运动量不得少于一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不可偷懒,不可随意,不可只做自己喜欢的运动。
5、家庭就餐应遵从家规,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礼貌待客,不可无视父母、长辈和客人,不可边吃边玩,不可浪费粮食。
6、要尽可能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可无视父母的感受,要积极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可推辞,不可讲条件。
7、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珍惜幸福生活,遵从父母教导,出门进门要和父母打招呼,不可忘恩,不可与父母顶撞、狡辩或者无理取闹。
8、要学会感激,感激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父母,感激一切曾经关心过爱护过支持过帮助过的人,要珍视社会和自然中一切真实的美好的善良的事物,憎恨虚伪、丑恶的不良现象,不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
9、要尊敬师长,见到老师、长辈、熟人要主动热情打招呼,不可视而不见见而避之。
10、要团结同学,要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可以大欺小,不可歧视弱者,不可嘲笑残疾人或者成绩差的同学。
11、要待人真诚,为人谦虚,要脚踏实地,不可弄虚作假,不可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12、在影剧院、商场、会场、宴会等公共场合要保持举止文雅,谈吐得体,不可大声喧哗,不可嬉戏打闹。
13、要志存高远,锲而不舍,勇往直前,自强不息,不可胸无大志,不可有丝毫懈怠,不可轻言放弃。
家规祖训〗十五大姓氏祖训

家规祖训〗十五大姓氏祖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气,也是一个家族的处世原则。
从世族大家流传下来的家训、家谱,到普通人家父母长辈的一言一行,家规、家教的形式虽不同,但传递的都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
之前央视出了纪录片《家风》,从古代著名家训开始讲起,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大家族的家风历史脉络,以及他们对传统美德的执着追求,让我们看到超越时代的家族凝聚力和责任感。
家风:孕育(上集)“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一个家族的家风,如春风化雨,影响着家族内每一代人的成长。
有句老话言“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一个人的价值观萌芽,孕育期在家里,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到《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钱氏家训》……这些优良家风的教诲,成就了我们熟知的各类大家。
家风:传承(下集)其实每一个姓氏都有属于自己的“祖训”,那是历代祖先对子孙的教诲。
有的祖训可成书,有的则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这都是一个家族传承不可缺少的部分。
端蒙养、重家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虽然载于家谱中的"祖训",多系族长代祖先立言,是他们藉祖先的名义,将自己的意志加于全体族众。
但"祖训"对从精神层面维系家族的统一和团结有着重要作用,除此,祖训闪耀着得一族文化的光辉。
01李氏敦孝悌严教诲睦宗族修祠墓重丧祭谨嫁娶尚勤俭崇礼让——《慈峰李氏宗谱》这8条"祖训"的精神,从根本上说,就在于维系宗族关系,以求宗族势力的发展壮大。
02王氏三槐世第,及至于今,英才辈出,卓尔不群。
孝悌为先,忠信为本,惟耕惟读,恩泽子孙。
不奢不侈,颗粒成廪,婚丧从俭,持家以勤。
嫁女择媳,勿尚重聘,积德行善,不惟俗伦。
自强自立,处事以忍,广结贤良,不谋非分。
当差有事,尊上宽仁,努力进取,友朋谨慎。
勿以诱善,祸及自身,勿以亲恶,招惹公忿。
【家规祖训】中华姓氏--吴氏族训家规

【家规祖训】中华姓氏--吴氏族训家规吴氏族训延陵吴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彪炳辉煌;祖上有德,历史有光。
家风淳厚,家规谨强;世代相传,继承弘扬,发扬祖德,创造辉煌。
家训毋忘,光大发扬;社会为先,国家至上;吾族子孙,裕后前光。
教子务严,健康成长;遵纪守法,循规守章;友爱兄弟,孝顺爹娘。
治学求精,尊师敬长;奋力拼搏,青史留芳;爱国为民,和谐兴旺。
切勿溺爱,恶习须防;教严由小,勿使荒唐;注重道德,正正堂堂。
择偶当慎,品德高尚;莫嫌寒门,不慕富强,唯重品格,德性为上。
恭亲敬老,恭俭温良;夫妇和睦,互敬互让;百岁寿星,远近传扬。
事亲须孝,后代榜样;关注起居,谨奉茶汤;孝顺父母,万世传扬。
嘘寒问暖,冬暖夏凉;有病早治,侍候周详;率先敬老,后辈榜样。
以诚交友,远恶近良;益友是福,有难可帮;亲情友情,淳风浩荡。
损友莫近,小人要防;人以群分,友以义长;同行同事,诚挚谦让。
以德处世,行止有方;戒丑戒恶,戒赌戒娼;自爱是宝,族荣家强。
热心公益,友邻相帮;扶贫帮困,古道热肠;胸怀天下,齐奔小康。
若为人师,师德高尚;解惑授业,传道为上;重道贵德,传承鸿昌。
律己要严,诲人有方;树人育人,造就栋梁;桃李天下,芳名远扬。
若入仕途,官德至上;不贪不占,廉洁莫忘;服务社会,载誉四方。
勤政务实,为民奔忙;无愧天地,政声流芳;文明高尚,繁荣盛昌。
百事可业,农工医商;业无贵贱,品有弱强;自食其力,无限荣光。
不为强贼,不事妓娼;勤奋求精,敬业爱岗;贡献社会,富国强邦。
族训立就,家规须张;承我祖德,光我郡望;同心协力,源远流长。
子孙遵循,代代传扬;振兴华夏,强国兴邦;光宗耀祖,永勿遗忘。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治生宜勤,居家宜俭宁朴勿华,宁俭勿奢不丰不菲,从俗从宜激励族人,教育子孙,规范人生,感召他人。
匡扶正义,自强不息,治学修身,兴家济世。
章氏族训一、孝悌以笃亲长人生天属,父母弟昆。
欲臧百行,宜先是敦。
孝惟爱尽,弟则友存。
温情冬夏,定省晨昏。
牵车服贾,酒醴鸡豚。
曾子养志,冀广亲恩。
周公代武,岂以君尊?推觞让豆,连理同根。
怡怡聚处,和气满门。
光前裕后,报在子孙。
操戈同室,没痛幽魂。
九重泉路,哭泣声吞。
乡闾凉薄,颜垂泪痕。
檐头滴水,亦复何论。
二、诚敬以崇祖宗水则有源,木则有本。
本植枝蕃,源疏流远。
祖孙一气,情相缱绻。
秋露春霜,自切忱悃。
栖神之祠,必洁且稳。
致祭之筵,毋陵且混。
偶入宗枋,整冠束琨。
长守墓茔,禁止开垦。
榆祀蒸尝,恭谨勤恳。
实非有加,何容有损。
实无能先,胡失于晚。
贫则豆笾,富则圭琬。
敬斯尊严,诚斯柔婉。
乡里推称,荣于华衮。
三、雍睦以聊同宗角弓翩反,必宜于张。
行苇践履,惟恶牛羊。
分自一体,宁若参商。
喜则同庆,忧则共伤。
维雍维睦,是辅是匡。
勤修家谱,费取公偿。
袱包箧贮,轮年掌藏。
岁时伏腊,各设豆觞。
杖履情见,负担义彰。
何贫与弱,何富与强。
外人訾议,代分短长。
自家骨肉,更何所妨。
薄俗宗族,竟分炎凉。
清夜自忆,能弗凄怆。
四、耕读自安本业农则惟耕,士则惟读。
二者本业,安之是福。
千仓万箱,于野得谷。
千驷万钟,于朝的禄。
肇牵车牛,远贾难服。
考工尤艰,金石若木。
灯火窗前,夜番篇读。
来耜田间,朝驱黄犊。
二者即兼,非甚仆仆。
秋稼如云,获多积蓄。
文史三冬,书声满屋。
自享优优,何至穷蹙。
二亲在堂,春洒献祝。
快绝胸怀,村前鼓腹。
五、节俭对裕资财一日节俭,数日不饥。
一岁节俭,数岁不衰。
去蔬而肉,食有几时。
去布而帛,服实难支。
中途乞丐,惜无余资。
世上财主,常锁愁眉。
黄昏有米,早起即炊。
落市钱少,局促忧危。
滥叨不得,待悔已迟。
虽所当用,亦复何辞。
有如浪费,仔细自思。
非言嫖赌,日用事宜。
一丝一粟,非易支持。
当夫缺乏,何处挪移。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

中华姓氏族训家规治生宜勤,居家宜俭宁朴勿华,宁俭勿奢不丰不菲,从俗从宜激励族人,教育子孙,规范人生,感召他人。
匡扶正义,自强不息,治学修身,兴家济世。
章氏族训一、孝悌以笃亲长人生天属,父母弟昆。
欲臧百行,宜先是敦。
孝惟爱尽,弟则友存。
温情冬夏,定省晨昏。
牵车服贾,酒醴鸡豚。
曾子养志,冀广亲恩。
周公代武,岂以君尊?推觞让豆,连理同根。
怡怡聚处,和气满门。
光前裕后,报在子孙。
操戈同室,没痛幽魂。
九重泉路,哭泣声吞。
乡闾凉薄,颜垂泪痕。
檐头滴水,亦复何论。
二、诚敬以崇祖宗水则有源,木则有本。
本植枝蕃,源疏流远。
祖孙一气,情相缱绻。
秋露春霜,自切忱悃。
栖神之祠,必洁且稳。
致祭之筵,毋陵且混。
偶入宗枋,整冠束琨。
长守墓茔,禁止开垦。
榆祀蒸尝,恭谨勤恳。
实非有加,何容有损。
实无能先,胡失于晚。
贫则豆笾,富则圭琬。
敬斯尊严,诚斯柔婉。
乡里推称,荣于华衮。
三、雍睦以聊同宗角弓翩反,必宜于张。
行苇践履,惟恶牛羊。
分自一体,宁若参商。
喜则同庆,忧则共伤。
维雍维睦,是辅是匡。
勤修家谱,费取公偿。
袱包箧贮,轮年掌藏。
岁时伏腊,各设豆觞。
杖履情见,负担义彰。
何贫与弱,何富与强。
外人訾议,代分短长。
自家骨肉,更何所妨。
薄俗宗族,竟分炎凉。
清夜自忆,能弗凄怆。
四、耕读自安本业农则惟耕,士则惟读。
二者本业,安之是福。
千仓万箱,于野得谷。
千驷万钟,于朝的禄。
肇牵车牛,远贾难服。
考工尤艰,金石若木。
灯火窗前,夜番篇读。
来耜田间,朝驱黄犊。
二者即兼,非甚仆仆。
秋稼如云,获多积蓄。
文史三冬,书声满屋。
自享优优,何至穷蹙。
二亲在堂,春洒献祝。
快绝胸怀,村前鼓腹。
五、节俭对裕资财一日节俭,数日不饥。
一岁节俭,数岁不衰。
去蔬而肉,食有几时。
去布而帛,服实难支。
中途乞丐,惜无余资。
世上财主,常锁愁眉。
黄昏有米,早起即炊。
落市钱少,局促忧危。
滥叨不得,待悔已迟。
虽所当用,亦复何辞。
有如浪费,仔细自思。
非言嫖赌,日用事宜。
一丝一粟,非易支持。
当夫缺乏,何处挪移。
《廖氏家训、家规》

《廖氏家训、家规》《廖氏家训、家规》广东肇庆《廖氏家训》第一:勤俭以持家,节约以少欲,整洁以明思。
第二:少年读传以明志,青年读史以明事,壮年读法以明行,老年读经以明心。
第三:以家为重,以国为志,以人为友,以社为任。
第四:读书唯专,行事唯实,做人唯简,娶妻唯贤。
第五:不以己之好恶待人,不以人之言辞待事。
不以世之流行待物,不以心之爱好而行。
第六:日未出而起,月未明而眠,事未明而筹,人未成而立志。
第七:每日半小时:练身;练心;练气;练字;读书;记事;明志;和亲;清理居室。
第八:一生必需计划之事:1、立见解以藏宗室;2、见成就以记宗册。
第九:孝亲,爱妻,亲子,助友。
第十:为所立志,细细筹谋,日日行而不息。
附:1、把一生中要做的事记下并随身不离,时时细读。
2、烟,此物虽微于毒,亦宜戒之。
酒,适量以合礼,无乱于行。
色,红颜祸水,娶妻娶贤。
3、欲,不明则惑,不学则乱,及泛则耗志,戒之。
第十一:每天至少仔细的注意一件事情,并发自真心的去理解与赏识。
《廖氏家训》四戒:戒使性,戒赌搏,戒贪酒,戒游手。
四要: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
四慎: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
大竹县观音镇廖家园子廖化龙宗系合族家规《廖氏家规》十则十戒:一戒家长二训子弟三整家规四职勤业五节用费六谨闺阃七和妯娌八睦乡邻九慎交友十广教育一:戒不孝子弟二:戒不和不睦三:戒不勤耕读四:戒不尊家规五:戒不立内定六:戒不禁非为七:戒不训子弟八:戒不端品行九:戒不杜奢侈十:戒不息争讼敬梓《廖氏家训》天理当存,存者盛之;地理当好,好者兴之;人理当尽,尽者安之;书理当习,习者荣之。
人生具此四理而行,则仰不愧,俯不怍,天地庇,鬼神佑,祖宗福,父母顺,兄弟和,夫妇恭,子侄敬,朋友信。
又何患乎身名之不著于国家,徽声之不传于后世哉。
勉之!桂山《廖氏家规》一、孝父母;二、爱兄弟;三、重祖屋;四、重祭田;五、重坟墓;六、重人伦;七、惩闺门;八、禁窃囤;九、重继规;十、重嫁娶;十一、正婚礼;十二、重谱牒张廖氏“七嵌”祖训张廖族历代祖宗对祖先所定的“七条祖训”均刻意经营,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第五世廖道文、廖道行在祖祠旁兴建溪口楼时,更将其大门门嵌特设为七嵌,用意是要子孙时时刻刻铭记祖先留下的“七条祖训”,足见张廖族对祖训的重视,从此,子孙也称这“七条祖训”为“七嵌箴规”:第一嵌:生廖死张,姓曰张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训家规内容(按姓氏笔画为序)1、卜氏堂号:西河堂世长势短,宜忘势而处世;人多仁少,须择仁以交人。
2、马氏堂号:铜柱堂一敬奉祖先;二孝顺父母;三友爱兄弟;四协和宗族;五敦睦邻里;六立身谨厚;七居家勤俭;八严教子孙;九读书明德;十忠厚戚朋;十一慎重言语;十二讲求公德。
3、方氏堂号:河南堂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世上几百年旧家莫非积德。
4、王氏堂号:三槐堂经商则注重诚信,方能成大事;为官则忧国忧民,方为黎民所称颂。
作官理应体察民情,勤于政务,廉洁奉公,务实进取,善待下属,抚慰百姓,方不失为好官。
人生在世,气节为先。
身处逆境,不能弃其志;人生得意,不能易其节。
端正思想:树立高尚情操,奋发进取,有所作为,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热爱祖国:奉公守法,履行义务,维护团结。
尊敬祖宗:了解祖宗懿范与艰苦创业之宝贵精神遗产,饮水思源,弘扬先祖光荣传统。
讲道德:讲礼貌、讲谦让、讲公正,乐善好施,尊老爱幼,敬贤尚士,和邻睦族。
重学习:立大志,明事理,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勤致富:俭持家,务正业,造福子孙。
宜宽让:凡事宽厚为怀,处事光明磊落,待人以仁不诡。
5、邓氏堂号:南阳堂正名节:尊卑长幼,人所当知。
恭顺和睦,不可逞凶斗殴,污伤大义。
正心术:人之心术,赋性本善。
凡人幼之时,须教以礼貌,训以义方,勿至心术变坏,以误终身。
正品行:人生于世,品行为先。
所以人贵志诚,不可欺诈,守信义,不可奸险。
谨言词:嘲语伤人,痛如刀割,大则倾家丧身,小则坏名节义。
其害非轻,不可不慎。
6、丘氏堂号:河南堂做事总要想前想后,顾看局面,毫无败着,方可做去。
凡事未计其成,先计其败,必将败局反复周祥。
算到成固幸事,败亦不至无可收拾乃佳,推之行政用兵皆然。
凡人正派,则无论做何等事都好;如不正派,则无论做何等事都不好。
七十二行,皆可成家立业,只要人品行端,心术正耳。
凡人做事,务要先求其自家本分,所谓厚道也。
凡人家必须有忠孝节义,为贤为圣的人,方为大发。
贫贱生勤俭,勤俭生富贵,富贵生骄奢,骄奢生贫贱。
7、冯氏堂号:颖川堂明昭穆序尊卑和上下睦邻里笃恩爱崇礼义别亲疏黜危异正身修身齐家睦族立纲陈纪珍重固守教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以仁为纪纲。
8、卢氏堂号:范阳堂人生世上,立品宜先。
居家能以忠信之人,立朝乃为正直之士。
毋论家产有无,读书当行善事。
尊祖宗,爱祖国,勤务本、多读书,营农圃、谋生计,禁淫邪、戒恶习,积善行德、保护环境。
9、叶氏堂号:崇信堂孝敬父母人非父母不生亦不长,生而教养成人,劬劳万状,其思罔极。
若违逆执拗,亏体辱亲,仇怨父母,斯为不孝。
友爱兄弟本同一脉,所当友爱,德业相劝,过失相规,倘若同室操戈,当感愧天地矣。
尊敬长上不论名位高低,凡齿行先我、前我者皆长上也,宜其称谓正确。
和睦乡里同乡共井,相见比邻,故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缓急相资,有无相济。
无作非为人无论智愚,家无论贫富,皆有分所当为,与力所能为之事,不得谓之非为。
10、石氏堂号:武威堂万石家声诗与礼,双莲门第孝和忠。
家风遵孝谨,德业绍石申。
孝谨家风绵万石,文章世泽绍三家。
立朝正直嗣刻徂徕圣德之诗,传世谦恭再现万石家法之善。
11、龙氏堂号:纳言堂孝悌:父乾母坤,天经地义;百行之源,万圣之始;忠信友恭,皆为次序;能尽子道,俯仰无愧。
忠信:无偏无党,无贰无杂。
一诺千金,片言九鼎。
礼义:由是而行,有规有矩。
亲亲有序,尊贤有等。
言谨其诚,行谨其敬。
治国之根,立身之本。
廉节:千钟可却,万钟可辞。
天下非泰,箪食岂微。
谨小慎独,常畏四知。
正义参天,操守确坚。
临然不夺,千古永传。
12、伍氏堂号:武陵堂必孝友乃可传家,兄弟忒好无他,即外侮何由而入;惟诗书方能裕后,子孙见闻只此,虽中才不致为非。
13、刘氏堂号:彭城堂至嘱儿孙莫性刚须要忠厚并纯良奸心处世声名臭清白传家姓字香一面威风休使尽十分见识莫恃强家训格言宜遵守免被外人说短长勤与俭治家上策;和与忍处世良规。
俭是持家良策,勤为致富真经。
若要富行正路,欲发财靠人才。
育人要有德,治病须治根。
治恶福大众,为善乐万家。
言之有理该倾听,事关原则应坚持。
勤劳致富家幸福,知足常乐人安康。
民存厚德扬正气,胸怀亮节树新风。
敬人让人非畏人,容人是福;知事省事岂怕事,忍事为高。
14、危氏堂号:太史堂课子弟,睦家族,尊及老,爱及幼,讲忠信,勤农桑,崇俭约,重婚姻,尚节义,禁游荡,忌嫖赌。
15、吕氏堂号:河东堂王法圣训务宜依循为非作恶必获灾害不可骄奢不可淫侈不得奸诈不得害人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忍耐全身本勤俭立业根能行忠与孝福禄万年深恭宽信敏惠廉洁谦让温睿智聪俊远仁义胜贵金品节宜详明德行须坚贞事理学通达和平常存心17、朱氏堂号:沛国堂明承祖训,鹿洞遗成,当铭勤俭持家传万代;忍守家风,考亭折槛,可模忠烈振国颂千秋。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居身务其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莫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施惠无念,受恩莫忘。
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
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节选于《朱子治家格言》18、江氏堂号:彩笔堂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票何妨。
礼义廉耻,四维必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
人而无信,欺人自欺。
言必忠信,跬步不违。
守信维何忠实不欺千金一诺抵死不移19、池氏堂号:西平堂谨慎朴实,子孙象贤,文明家风,著于望族。
笃实流光,择里须当仁济美;庆余积善,入门宜以孝为先。
体先人之心以为心,亲同一体;仁孝子之事祀其事,义本乎仁。
百代垂香,善继善承,不外型仁讲让;一堂裕盛,群昭群穆,惟从饬纪敦伦。
务勤俭以兴家庭,务廉孝以处乡里。
毋酗酒以丧德,毋以富欺贫,毋以贵骄贱,毋以强凌弱。
毋以恶欺善,毋以下犯上。
毋以大压小,毋以小忿而失大义。
毋多言而取祸,毋责人求备,毋为欺心之事而损阴德。
毋有不洁之行,毋辱先人。
毋以小善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21、许氏堂号:高阳堂仁稳妥从事无懊恼,静宜制怒柔克刚;谦谨为人无是非,但愿诸君仁为上。
义求名求利各不同,名利二字把人缠;劝君清正而廉明,留得美名万古传。
道父母恩情重如山,儿女报效难还完;老人能享晚年福,世代相荫乐无边。
德有德之人重友谊,无义之辈不可交;劝君能识好与歹,处世交友要当心。
22、严氏堂号:富春堂遵守法以致平安,齐急公以完赋税;孝孝悌以重伦理,教子孙以勤耕读;隆计教以崇齿让,和乡里以处亲朋。
俭可养廉,勤能补拙。
惟俭与勤,持家要诀。
泛爱圣言,兼爱墨说。
至理所同,儒墨何别?人贵有恒,教明前哲。
庸凡志颓,不常作辍。
主敬存诚,此心莹彻。
处事泰安,家庭团结。
明知数义,保无倾折。
示我子孙,奉为圭臬。
——严应鱼治家格言23、何氏堂号:庐江堂士农工商做得一件便是吾家肖子;礼义廉耻认真四事可为宇宙完人。
24、余氏堂号:绍采堂尚节俭:家中应用,必须量入为出,用其所当,省所当省,当俭毋繁。
明礼让:礼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礼之用,贵于和,而礼之实在于让。
训子弟:启其德性,遏其邪心,见其善者而从之,见其恶者而远之。
贵立品:品也者,应金玉其心,仪表端庄。
言立为坊,行可为表,人人称之为正人君子,循规蹈矩,使足垂范。
其行高、其志洁、其品端,既与日月争光焉。
勤本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求至精境。
守法度:当遵国法守本分,才虽有勿可能妄作,智虽有勿可自恃。
他人之财产勿敢妄侵,非义之财勿可收取。
处世之道,不可过刚,亦不可过柔,凡百应对及一切交际,须适合中。
子孙治家尚俭朴,毋浮靡,安分守己,甘淡薄,习勤苦。
子孙局量器识,需要宽洪深厚,处事接物,须谦卑逊慎,守富贵而若虚处,贤智而若愚,不攻伐人之阴事,不谈论人之过失,勿称量人之有无,勿妒忌人之胜己。
25、吴氏堂号:至德堂吴氏先贤“至德”精神,早在《史记·周本记》中被列出世家第一,吴姓子孙为彰显继承其祖先谦让德风,故将“至德”为吴氏家族祖训,铭刻在心,为齐家治国立世之,毋子弟是纵。
凡事要讲实事求是,是非、黑白、真伪、曲直、善恶、爱憎要泾渭分明。
切记:恶不可积,善不可失;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择友而交,敬人者人恒敬之。
勿以贵轻贱、富骄贫、强凌弱、智欺愚。
勿以谗言伤手足,勿以细节伤大体,勿以势利逐高低。
所事工作要讲职业道德,谨慎、勤勉地为大众服务。
26、张氏堂号:清河堂继承祖德:孝敬父母,族和邻睦,礼信仁义,家教有方。
忠效国家:为国振兴,农工学商;清政廉洁,不图恩偿;执行政令,遵纪守纲。
勤为职业:贵在勤勉,富在自强,欲成大业,在于少壮,从头做起,不惰不旷,勤操苦干,必有报偿。
孝敬父母:父母在世,孝顺敬让。
遇有要事,应与商量。
父母老耄,服侍奉养。
病疾请医,煎药送汤。
父母归仙,节礼安葬。
雍和兄弟:珍视情义,互尊互谅,雍爱和睦,兄恭弟让。
友睦族邻:以和为贵,仁厚谦让。
艺业相扶,困难相帮,邻里之间,互为守望。
不弄是非,多忍多让。
莫欺贫弱,勿恃豪强。
慎结婚烟:择女选郎,切莫轻盲。
德才为先,不偏长相。
勤俭能干,品行端庄。
情深意笃,莫重财妆。
训教子女:从幼抓起,不可疏旷。
溺爱放任,非属良方。
家教要严,教导思想。
习礼知义,循规遵章。
胆识才略,诗书文章。
崇尚节俭:持家之道,勤俭二方。
勤则生财,俭为备荒。
奢侈之人,好景不长。
劝我族人,节俭为尚。
红白好事,不宜铺张。
禁戒非为:为人处世,需求名芳。
忌人说短,怕指脊梁。
品端行正,受人敬仰。
胡作非为,定遭祸殃。
非理之事,不为不想。
不义之财,莫贪莫枉。
27、李氏堂号:陇西堂训孝顺父母训敬老尊贤训和睦亲族训勤读诗书训诫实正业训早完钱粮28、杜氏堂号:京兆堂品贵高而气贵下,行宜实心宜虚。
贤者尔曹亲,恶者尔曹远。
人方有欲要自省,朝夕补救正相宜。
自知之明曰为贵,迷而不悟最可悲。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唯贤唯德受人敬,唯谨唯慎可处事。
为学当知有不足,处事多知留有余。
浮躁骄纵难成器,强梁忌刻无长理。
知耻忍辱扩胸腹,苦骨劳筋炼精神。
须臾不可萌者贪,从业终身不离敬。
富而不可恃财力,贵而不可恃权势。
有余由于有节,无成由于无志。
多怨由于多欲,不明由于不公。
孝以养亲,勤以胜人,敬以持身,和以睦邻。
习一业专精一业,有志之人事竟成。
忠厚之人福必厚,刻薄之人福必薄。
益事日作一二件,益话日说一二言,益书日读一二本,游浮度日枉做人。
富贵娇淫难长享,贫而勤俭必不贫。
忠厚一分一分福,耕稼一年一年谷。
傲不可长,欲不可满,志不可纵,乐不可极;业莫若敬,居莫若俭,行莫若让,事莫若勤。
勤劳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忠厚传家之本。
29、杨氏堂号:四知堂忠:上而事君,下而交友,此心不亏,终能长久。
孝:敬父如天,敬母如地,汝之子孙,亦复如是。
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凿井而饮,耕种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