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分析考试复习题
数字图像期末考试试题

数字图像期末考试试题#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灰度化处理通常使用以下哪种方法?A. 直接取RGB三个通道的平均值B. 只取红色通道C. 只取绿色通道D. 只取蓝色通道2.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以下哪个算法不是边缘检测算法?A. Sobel算子B. Canny算子C. Laplacian算子D. Gaussian模糊3. 在图像增强中,直方图均衡化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图像的对比度B. 减少图像的噪声C. 改善图像的色彩D. 锐化图像的边缘4. 以下哪个是图像滤波中常用的高通滤波器?A. 高斯滤波器B. 均值滤波器C. Laplacian滤波器D. 中值滤波器5. 在图像分割中,阈值分割法是基于什么原理?A. 图像的纹理特征B. 图像的灰度分布C. 图像的颜色分布D. 图像的几何形状##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数字图像的基本属性及其在图像处理中的重要性。
2. 描述图像锐化的基本步骤,并解释为什么锐化可以提高图像的可读性。
3. 解释什么是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并简述其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1. 给定一个大小为 \( 256 \times 256 \) 的灰度图像,其像素值范围从0到255。
计算该图像的直方图,并说明如何根据直方图进行图像的对比度增强。
2. 假设有一个图像,其尺寸为 \( 100 \times 100 \) 像素,且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为 \( g(x, y) \)。
请写出使用高斯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的公式,并描述其对图像噪声的影响。
## 四、综合应用题(共30分)1. 描述如何使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行图像边缘的提取,并解释其算法的步骤和原理。
2. 给出一个实际应用场景,说明如何利用图像分割技术来解决该场景中的问题。
## 五、论述题(共30分)1. 论述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对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潜在影响。
数字图像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1、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是什么?1.提升图像的视觉质量以提供人眼主观满意或较满意的效果。
2.提取图像中目标的某些特征,以便于计算机分析或机器人识别。
3.为了存储和传输庞大的图像和视频信息。
4.信息的可视化。
5.信息安全的需要。
2、试简述数字图像处理的特点。
1.处理精度高2.重现性能好3.灵活性高4.图像信号占用频带较宽5.处理费时3、习题1.3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1.图像获取与数字化2.图像增强3.图像复原4.图像重建5.图像变换6.图像编码与压缩7.图像分割8.图像融合4、习题1.4图像、视频、图形及动画等视觉信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图形和图像:图形和图像都是多媒体中的可视元素。
图形是指从点、线、面到三维空间的黑白或彩色几何图形,也称为矢量图形。
图像是由称为像素的点构成的矩阵图,也称为位图。
图像和视频:最大区别就是图像是静止的图像信号,而视频则是连续的。
视频和动画:最大区别就是视频是一组真实图像数据连续播放形成而动画则是由计算机模拟的连续图像播放而成。
第二章5、习题2.2色调、色饱和度、亮度的定义是?在表征图像中一点的颜色时,起什么作用?色调表示颜色的种类,用角度来标定,用-180~180或0 0~360度量。
色饱和度表示颜色的深浅,在径向方向上的用离开中心线的距离表示。
用百分比来度量,从0%到完全饱和的100%。
亮度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用垂直轴表示。
也通常用百分比度量,从0%(黑)到100%(白)。
6、习题2.6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Visual C++2.MATLAB的图形处理工具箱VC++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能的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用它开发出来的Win 3 2 程序有着运行速度快、可移植能力强等优点。
VC++所提供的Micr osoft基础类库MFC对大部分与用户设计有关的Wi n 32应用程序接口API 进行了封装,提高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大大缩短了应用程序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数字图像分析考试复习题

数字图像分析复习题1.没有眼睛也可以具有视觉,只要它能够感知客观世界的空间结构与存在。
答:视觉定义:人(动物)通过光学(非光学)特性来感知理解客观世界空间结构、特点及运动规律的功能;没有眼睛也可以具有视觉,只要它能够感知客观世界的空间结构与存在。
光学特性不是视觉感知的唯一手段。
视觉系统的研究目的:感知视觉世界的空间存在,了解周围视觉世界的空间结构、特点、组成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规律,与感知类型无关。
2.数字图像分析有哪三个层次?答:低层处理,中层模型表达,高层理解及描述3.低层处理的内容有哪些?答:基于图象特征抽取与分割阶段4.为什么要进行中层建模?答:为了进一步进行描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
基于物体的几何模型与图象特征表达;5.高层分析要做哪些工作?答:基于景物知识的描述与理解6.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哪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答: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红、绿、蓝三种锥状细胞,锥状细胞感知白天的光线敏感,并能分辨色彩7.视网膜的作用是哪些?答:起光电传感器的作用,由感光细胞(锥状细胞核杆状细胞,吸收光量子,输出生物流)按一定的结构排列组成。
8.锥状细胞(红、绿、蓝):对白天的光线敏感,并能分辨色彩9.杆状细胞:对暗淡的光线敏感10.什么是视觉的对比性或适应性?试举例说明?答:适应性或对比性:依赖于相对比较而得到感受的视觉特性;这种受到先前模式影响的视觉适应性或对比性成为视觉的“惰性”;举例:马赫带现象:视觉的对比性夸大了实际敏感度变化的现象。
11.金字塔数据结构所需要的数据量是原始图像的多少倍?答:金字塔结构是一个图像序列{M L, M L-1,…M0} ,其中M L是具有原图像,一次降低一倍分辨率得到该图像序列。
当原图像的分辨率是2的整数幂时,M0仅对应于一个像素。
当需要对图像的不同分辨率同时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这种数据结构。
分辨率每降低一层,数据量减少4倍,处理速度则提高4倍。
那么金字塔结构存储所有图像矩阵需要的像素个数为:N2(1+1/4+1/16+…)≈1.33N212.什么是图像增强?答:图像增强是指按特定的需要,突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同时,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的处理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试题及答案

数字图像处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数字图像的基本属性包括:A. 分辨率B. 颜色深度C. 存储格式D. 所有以上答案:D2. 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灰度化处理的目的是:A. 减少数据量B. 增强图像对比度C. 转换彩色图像为黑白图像D. 以上都是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图像的几何变换?A. 平移B. 旋转C. 缩放D. 噪声滤除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数字图像的采样过程。
答案:数字图像的采样过程是将连续的模拟图像转换为离散的数字图像。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步骤:空间采样和量化。
空间采样是按照一定的间隔在图像上取样,量化则是将采样点的连续值转换为有限的离散值。
2. 描述边缘检测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
答案:边缘检测在图像处理中的作用是识别图像中物体的边界。
它是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图像理解的基础。
通过边缘检测,可以将图像中的不同区域区分开来,为进一步的图像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三、计算题1. 给定一幅数字图像,其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24位,计算该图像的存储大小(以字节为单位)。
答案:图像的存储大小 = 分辨率的宽度× 高度× 颜色深度 / 8。
所以,1024 × 768 × 24 / 8 = 2,097,152 字节。
2. 如果对上述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存储大小会如何变化?答案:灰度化处理后,颜色深度变为8位(每个像素一个灰度值),所以存储大小变为1024 × 768 × 8 / 8 = 786,432 字节。
四、论述题1. 论述数字滤波器在图像去噪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答案:数字滤波器在图像去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低通滤波器可以去除图像中的高频噪声,保留低频信息,但可能会导致图像细节丢失。
高通滤波器则可以增强图像的边缘和细节,但可能会放大噪声。
带通滤波器则可以同时保留图像的某些频率范围,但设计复杂度较高。
数字图像处理考试试题

数字图像处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个是数字图像处理的主要研究内容?()A 图像增强B 图像压缩C 图像分割D 以上都是2、图像数字化的过程不包括()A 采样B 量化C 编码D 滤波3、灰度直方图反映了图像中()A 灰度级的分布情况B 像素的分布情况C 图像的清晰度D 图像的对比度4、中值滤波的主要作用是()A 去除噪声B 增强边缘C 平滑图像D 锐化图像5、图像旋转后出现的空白区域通常采用()方法进行填充。
A 最近邻插值B 双线性插值C 均值插值D 零值填充6、以下哪种图像压缩算法是无损压缩?()A JPEGB MPEGC Huffman 编码D 小波变换7、在图像分割中,阈值分割法是基于图像的()特征。
A 灰度B 纹理C 形状D 颜色8、边缘检测算子中,对噪声比较敏感的是()A Roberts 算子B Sobel 算子C Prewitt 算子D Canny 算子9、图像的几何变换不包括()A 平移B 旋转C 缩放D 傅里叶变换10、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评价图像增强的效果?()A PSNRB MSEC SNRD 以上都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数字图像可以用矩阵来表示,矩阵中的元素值对应图像的______。
2、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包含的______越多。
3、图像锐化是为了增强图像的______。
4、常见的彩色模型有 RGB、HSV 和______。
5、图像平滑处理中,均值滤波的窗口越大,平滑效果越______,但同时也会导致图像细节丢失越多。
6、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将图像从______域转换到______域。
7、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通常依据图像的______特性来划分区域。
8、图像压缩的目的是减少图像的______,以便于存储和传输。
9、形态学图像处理中的膨胀操作可以使图像中的目标______。
10、图像的对比度是指图像中______的差异程度。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简述图像增强的目的和常用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期末复习试题及其答案

遥感与数字图像处理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数字影像:数字图像指用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图像,是一种空间坐标和灰度均不连续、以离散数学原理表达的图像。
空间域图像:由图像像元组成的空间频率域图像:以空间频率(即波数)为自变量描述图像的特征图像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称为采样灰度量化:将像素灰度值转换为整数灰度级的过程像素:数字图像最基本的单位是像素,像素是A/D转换中的取样点,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每个像素具有特定的空间位置和属性特征二、填空题:1、光学图像是一个_____二维的连续的光密度______ 函数。
2、数字图像是一个_____二维的离散的光密度______ 函数。
3、光学图像转换成数字影像的过程包括________采样和量化_______ 等步骤。
4、一般来说,采样间距越大,图像数据量___越少_____,质量_____越差_____;反之亦然。
5、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航天遥感__、__航空遥感__和__地面遥感__。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可见光遥感___、__红外遥感___和__微波遥感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主动遥感___和__被动遥感__。
6、遥感机理是通过利用__传感器__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__太阳辐射的反射__或__自身反射__的__电磁波__,通过__非接触传感器__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__遥测目标地物的几何与物理特性__的目的。
7、黑体的性质是吸收率为_1__,反射率为_0__。
8、水体的反射主要集中在__蓝绿__波段,其它波段吸收都很强,近红外吸收更强。
9、常见的遥感平台有__地面平台__、__航天平台__、__航空平台__、_____和__宇航平台__等。
10、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_大气窗口__。
11、ETM的全称是__(Enhanced Thematic Mapper)增强型专题制图仪__。
数字图像处理复习(参考版)

题型:选择10道20分,填空10-15道10-15分,名词解析3-4道15-20分,简答题2道20分,程序题1道10分,计算2道20分一、1、数字图像的特点:图像数据量庞大;精度高;再现性好2、数字图像的应用领域:医学:x-ray,超声波成像,CT遥感:农作物估产,地质勘探,天气预报工业:无损探伤,外观自动检查。
军事公安:巡航导弹地形识别,指纹识别,手迹鉴定考题:如医学上数字图像的应用表现在:x-ray,超声波成像,CT3、DIP的应用:电磁波,声波,超声波,电子,合成;电磁波:Gamma 射线(PET),X射线(CT),紫外线,可见光,红外(多光谱遥感),微波(雷达),无线电波(MRI)二、1、人眼的构造:锥状细胞:分辨力强,色彩;白昼视觉;杆状细胞:对低照度敏感;夜视觉(填空或选择题)2、不同照明下,人眼辨别光强度变化的能力不同。
(低照明时,亮度辨别较差(韦伯比大)高照明时,亮度辨别力好(韦伯比小)(填空题)3、马赫带效应:当亮度发生跃变时,视觉上会感到边缘的亮侧更亮些,暗侧更暗些。
在图像轮廓部分发生的主观亮度对比度加强的现象,又称为边缘对比效应。
(名词解析题)4、同时对比效应:眼睛对物体的主观亮度强烈的依赖于物体自身的背景。
当灰色物体周围是黑色背景时,主观亮度增强;当周围背景变明亮时,主观亮度会减弱。
(名词解析题)5、1)图像获取的步骤答:采样Sampling:图像空间坐标的数字化。
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换成离散点的操作。
量化Quantization:图像函数值(灰度值)的数字化。
将像素灰度转换成离散的整数值的过程。
2)影响采样和量化的因素答:空间分辨率:图像中可辨别的最小细节。
采样。
采样间隔越小,像素数越多,空间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
采样间隔越大,像素数越少,空间分辨率低,图像质量差,严重时出现像素呈块状的国际棋盘效应;灰度级分辨率:灰度级别中可分辨的最小变化。
量化量化等级越多,图像层次越丰富,灰度分辨率高,图像质量好,但数据量大;量化等级越少,图像层次欠丰富,灰度分辨率低,会出现假轮廓现象,图像质量变差,但数据量小。
数字图像复习题及答案

数字图像复习题及答案1.MATLAB和图像相关的命令的功能。
(1)Size()函数:获取图像矩阵大小。
(2)Zeros()函数:零矩阵函数(3)fft2(),ifft() 函数:ftt2()函数为二维快速傅里叶变函数;ftt2()函数为二维逆快速傅里叶变换函数。
(4)Imhist()函数:图像直方图函数。
(5)Imrotate()函数:旋转图像函数。
(6)Imnoise()函数:给图像增加噪声。
(7)Histeq()函数:直方图均衡化函数(8)Edge()函数:边缘检测函数。
(9)Title()函数:给图像加标题。
(10)Xlable(),Ylable()函数:对图像的x轴,y轴加标注。
2.什么是直方图,直方图均衡算法。
直方图:图像的直方图是图像的重要统计特性,是表示数字图像中每一灰度级与其出现的频数(该灰度像素的数目)间的统计关系。
其横坐标表示灰度级,纵坐标表示频数。
(杨帆)灰度直方图:灰度直方图是关于灰度级分布的函数,是对图像中灰度级分布的统计。
其横坐标表示灰度值,纵坐标表示像素个数。
灰度直方图将数字图像中的所有像素,按照灰度值得大小,统计其所出现的频度。
其横坐标表示灰度值,纵坐标表示像素个数。
(朱虹)(简称直方图)灰度直方图有两种表示形式1)图形表示形式:横坐标表示灰度级,纵坐标表示图像中对应某灰度级所出现的像素个数。
2)数组表示形式:数组的下标表示相应的灰度级,数组的元素表示该灰度级下的像素个数。
灰度直方图的性质:所有的空间信息全部丢失;每一灰度级的像素个数可直接得到。
(老师课件)直方图均衡算法:直方图均衡化是将原图像的直方图通过变换函数修正为均匀的直方图,然后按均衡直方图修正原图像。
直方均衡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值(即对画面起主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值(即对画面不起主要作用的灰度值)进行归并。
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朱虹)基本步骤:①统计直方图每个灰度级出现的次数;②累计归一化的直方图;③计算新的像素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像分析复习题1.没有眼睛也可以具有视觉,只要它能够感知客观世界的空间结构与存在。
答:视觉定义:人(动物)通过光学(非光学)特性来感知理解客观世界空间结构、特点及运动规律的功能;没有眼睛也可以具有视觉,只要它能够感知客观世界的空间结构与存在。
光学特性不是视觉感知的唯一手段。
视觉系统的研究目的:感知视觉世界的空间存在,了解周围视觉世界的空间结构、特点、组成以及它们的空间运动规律,与感知类型无关。
2.数字图像分析有哪三个层次?答:低层处理,中层模型表达,高层理解及描述3.低层处理的内容有哪些?答:基于图象特征抽取与分割阶段4.为什么要进行中层建模?答:为了进一步进行描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
基于物体的几何模型与图象特征表达;5.高层分析要做哪些工作?答:基于景物知识的描述与理解6.人的视网膜上存在哪三种不同的锥状细胞?答:人的视网膜上存在红、绿、蓝三种锥状细胞,锥状细胞感知白天的光线敏感,并能分辨色彩7.视网膜的作用是哪些?答:起光电传感器的作用,由感光细胞(锥状细胞核杆状细胞,吸收光量子,输出生物流)按一定的结构排列组成。
8.锥状细胞(红、绿、蓝):对白天的光线敏感,并能分辨色彩9.杆状细胞:对暗淡的光线敏感10.什么是视觉的对比性或适应性?试举例说明?答:适应性或对比性:依赖于相对比较而得到感受的视觉特性;这种受到先前模式影响的视觉适应性或对比性成为视觉的“惰性”;举例:马赫带现象:视觉的对比性夸大了实际敏感度变化的现象。
11.金字塔数据结构所需要的数据量是原始图像的多少倍?答:金字塔结构是一个图像序列{M L, M L-1,…M0} ,其中M L是具有原图像,一次降低一倍分辨率得到该图像序列。
当原图像的分辨率是2的整数幂时,M0仅对应于一个像素。
当需要对图像的不同分辨率同时进行处理时,可以采用这种数据结构。
分辨率每降低一层,数据量减少4倍,处理速度则提高4倍。
那么金字塔结构存储所有图像矩阵需要的像素个数为:N2(1+1/4+1/16+…)≈1.33N212.什么是图像增强?答:图像增强是指按特定的需要,突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同时,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的处理方法。
13.什么是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答:灰度级的直方图就是反映一幅图像中的灰度级与出现这种灰度的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形。
14.直方图均衡化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直方图均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对在图像中像素个数多的灰度级进行展宽,而对像素个数少的灰度级进行缩减,从而达到清晰图像的目的。
15.什么是颜色直方图?答:颜色直方图是在许多图像检索系统中被广泛采用的颜色特征,它所描述的是不同色彩在整幅图像中所占的比例。
色彩直方图是高维直方图的特例,它统计色彩的出现频率,即色彩的概率分布信息。
16.为什么要进行伽马校正,试解释伽马校正的基本原理答:Gamma变换用于通常的对照度操作,扩展暗的灰度级,压缩亮的灰度级。
原理:校正(Gamma Correction,伽玛校正):所谓伽玛校正就是对图像的伽玛曲线进行编辑,以对图像进行非线性色调编辑的方法,检出图像信号中的深色部分和浅色部分,并使两者比例增大,从而提高图像对比度效果,不然会失真。
17.一个好的平滑方法应该是既能够去掉图像中的寄生效应又不使图像的边缘轮廓和线条模糊。
(选择题)18.试阐述均值滤波器(中值滤波器)的算法?答:(1)以待处理像素为中心,做一个m*m的作用模版;(2)在模板中,选择K个与待处理像素的灰度差为最小的像素;(3)将这K个像素的灰度均值(中值)替换掉原来的像素值。
19.什么是低通滤波?什么是高通滤波?答:低通滤波,:图像的边缘、跳跃部分以及颗粒噪声代表图像的高频分量,而大面积的背景则代表图像的低频分量,用低通滤波的方法滤除其高频部分就能够去掉噪声,使图像得到平滑。
高通滤波:由于图像中的边缘及急剧变化部分与高频分量有关,所以利用高通滤波器衰减图像信号中的低频分量,就会相对强调其高频分量,从而加强了图像的边缘及急剧变化部分,达到图像锐化的目的。
20.什么是图像尖锐化?答:图像尖锐化处理主要是增强图像的边缘及灰度跳变部分。
21.试阐述理想低通(高通)滤波的基本思想。
答:理想低通滤波是指以截频D0为半径的所有频率都能无损地通过,而在截频之外的频率分量完全被衰减。
理想高通滤波的传递函数形式:D0成为截止频率,D(u,v)是从频率域的原点到(U,V)点的距离。
由于图象中的边缘及急剧变化部分与高频分量有关,所以利用高通滤波器衰减图象信号中的低频分量,就会相对强调其高频分量,从而加强了图象的边缘及急剧变化部分,达到图象锐化的目的。
22.试阐述同态滤波的基本思想。
?答:消除不均匀照度的影响, 增强图象细节。
压低频同时增高频。
23.什么是图像复原?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定义: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善给定的图像的质量,在图像复原的过程中,人们试图利用某种先验知识,把一幅模糊图像,经过计算机处理,使其恢复或接近原来真实的图像,我们把这种去掉图像模糊的过程就认为是一个复原问题。
其基本思想就是逆滤波复原。
通过图来说清楚。
24.什么是图像重建?其基本思想是什么?答:根据物体横剖面的投影数据,经过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物体横剖面的图像,这种从数据到图像的处理技术,称为图像重建。
基本思想:代数迭代法、傅立叶变换法、滤波逆投影法25.为什么要进行图像分割?答:提取出感兴趣的对象,为进一步的理解和识别做准备,有利用对每一个区域来进行后续的区别。
26.图像分割的特点有哪些?答:均匀性、连通性、边缘完整性、反差性27.什么是全局门限?什么是局部门限?答:全局门限:对整个图像,所有的像素值使用一个门限值;局部门限:对整个图像,每个像素值都具有自己的一个特定的门限值。
28.试给出Ostu二值化方法的算法?算法的输入是一副图像,输出是灰度图像,根据输入图像获得图像的直方图,让图像从最高到最低的灰度级,对图像分成两类,找出其中最大的。
,则归并之。
,若邻块标记第四步:检查所有的相。
重复第三步。
当前的中的父亲结点表示作为四叉树为一个格子。
用它们的,,,若是,则合并检查,,,个方格,记为:树上同父的其余叉,则找出它的对应于四第三步:若复第二步;,并分别对它们逐个重,,,为则分,若第二步:对于三步操作;依次作下列第二步、第格子一层开始,对于每一个第一步:从四叉树的某区域不符合均匀条件区域符合均匀条件均匀性准则函数为大小为设图象为true R R H R R R R R R R true R R R R H R R R true R H R R R R R false R H R R true R H R H I j i j i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l l =⋃=⋃⋃==⎩⎨⎧=⨯)(,)(3)(,)(,Rfalse R )(:)(,22,111111111111111111432129. 试给出基于四叉树的分裂与合并图像分割算法。
30. 试阐述皮肤颜色建模的基本思想?答: 1)将检测图象转化为标准化的(r,b);模版匹配2)求出概率图象: 3)进行二值化处理; 31. 什么是像素的邻接关系?答:对于图像中的两个像素点P 与Q ,若Q 存在于P 的8领域或4领域中,则称P 与Q 具有邻接关系。
32. 什么是连通?什么是连通域?答:对于图象中的两点p 与q ,若存在一条路径连接p 与q ,则称p 与q 是连通的; 若对于图象中的一个点集,中间任意两点都是连通的,则称该点集组成一个连通域。
33. 什么是连通域标记?答:就是对每一个连通域用阿拉伯数字标记,生成的标号图象的像素值就是像素所在连通域的标号。
34. 试给出基于行程的连通域标记算法? 答:答:算法: 行程编码(run_based )RI1)第一遍扫描: 对于图象的第一行,将若干个新的标号赋予第一行的行程 2)对于第二行及以后的行:假如在某一行的行程不和前面的任一行程相邻,则赋予一个新的标号; 若正好和前面的一个行程相邻,那么就将它的标号赋予新的行程; 若和前面不止一个行程相邻, 则发生标号冲突;3)第二遍扫描:根据等价表的信息对行程进行重新标注。
35. 二值数学形态学的作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构成?答:作用:充当二值图像的探针,可以填充区域,驱除杂点。
]m)-(X C m)-(X 21- exp[1-T构成:二值图像B和结构元S36.试给出图像膨胀(腐蚀)操作的思想?答:膨胀:让结构元S的原点对图象进行扫描,一旦遇到二值图象的“1”像素时,结构元整体形状就与输出图象进行“或”运算。
腐蚀:让结构元S的原点对准二值图象上每一个像素,如果结构元上每一个“1”像素全都覆盖二值图象上的“1”像素时,则将值“1”与输出图象进行“或”运算。
37.网络摄像机一般包括哪三部分?答:包含CCD模块、网络服务器及网卡三大部分38.试利用DVR构造一个简单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答:首先摄像头录制的视频信号,经过是视频分频器,分为两路,一路给DVR,一路给矩阵,给DVR的通过视频编码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传送给上一层或者存储到硬盘供视频解码服务器解码播放,到矩阵的供分局调看任一路视频信号。
:首先摄像头录制的视频信号,经过视频分配器,分为两路,一路给DVR,一路给矩阵,给DVR的通过视频编码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传送给上一级或者存储到硬盘供视频解码服务器解码播放,到矩阵的供分局调看任一路视频信号。
39.给出通过图像相减实现变化的检测算法?40.描述利用一阶递归滤波器实现运动目标提取的算法?答:采用一阶递归滤波器来实现背景图象或背景帧的自适应生成,用当前帧与之相差得灰度图象,再用形态学的开操作清除噪声,填补空缺。
若当前原始图象前一帧为Fj-1,背景帧为Bj-1,则当前背景帧Bj可以采用一阶递归滤波器来生成:Bj = (1 – a) Bj-1 + aFj-1 ;其中0<a<1为自适应系数。
运动区域可以通过计算当前原始帧与当前背景帧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来提取,若此差值超过一个给定的门限值T,则认为此象素是活动的,即:Mj=1 (Fj-Bj)的绝对值>T0 否则其中Mj为二值化的只包含运动区域的图象。
41.试推导出光学流方程。
42.试阐述智能视觉视频监控的意义?答:可以这样归纳:智能视觉视频监控主要意义在于代替人力,对活动视频进行24小时的计算机自动分析,并把视频分析的结果用于到各种应用领域中,如:公共安全防护、反恐活动等43.什么是简单边界点?什么是端点?答:简单边界点:对于S中的一个点P,如果其邻域中属于S的点只有一个与其相邻接的连通分量,则P为S的简单边界点。
端点:S中的一个点P,如果其邻域中属于S的点只有一个1像素,则P为S的端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