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2023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是指将地下空间(如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商业街等)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行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面资源逐渐紧缺,地下空间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在满足城市功能需求的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一、市场规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约100个城市开展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4000万平方米。

尤其是一线和二线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较高,成为了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手段。

二、市场需求1. 地下停车场需求由于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地面上的停车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而地下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可以用于建设地下停车场,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

因此,地下停车场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的重要需求之一。

2. 地下商业街需求地下商业街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商业发展模式,将商业业态从地面转移到地下。

与传统的商业街相比,地下商业街不受天气和季节的限制,能够在下雨、刮风、大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经营。

因此,地下商业街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也成为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市场的重要需求之一。

3. 地下储存需求地下空间一般具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和自然保护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需求的储存场所,如地下防空洞、地下仓库等。

这些地下储存空间可以用于存放货物、文件、文物等,能够有效地保护这些物品不受外界环境的破坏,满足各类机构和企业的储存需求。

三、市场发展趋势1. 多功能化发展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将呈现多功能化发展趋势。

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的同时,地下空间可以用于建设市政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科研设施等,为城市增添更多的功能和魅力。

2. 绿色环保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项目应注重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等。

(完整版)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完整版)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

简述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一.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特点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起步早,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的发展历程,经验成熟。

(一)欧美等国城市大规模开发地下空间始于建设地铁并大力发展城市地铁(二)第二世界大战中,战略轰炸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巨大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各交战国充分认识加强民防建设,修建地下防护设施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城市注重立体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多功能四通八达的地下城从地铁交通工程、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城,形成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人流疏散休闲购物工程。

市政设施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公共建筑转向地下发展:如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文化体育教育设施。

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四)值得参考借鉴的国家事例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了解其特色和经验,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日本的经验作法、特点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地下街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瑞典的经验作法、特点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

在地下空间利用方面,除了住宅的地下室及城市设施外,利用坚固的岩石洞穴建设城市构筑物,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及地下避难所等。

2023年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城市地下空间行业是指城市地下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包括地下商业、地下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紧缺,地下空间的发展成为解决城市化问题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现状:1. 市场规模逐年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地下建筑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1500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3000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000亿美元。

中国地下建筑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据相关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地下建筑市场规模为8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1500亿元。

2. 地下商业成为主导地下商业是城市地下空间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地下商业已经成为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的主导。

随着线上购物的兴起,传统商业零售业遇到了较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商家将目光转向地下空间开发。

地下商业不受天气、时间和地域限制,能够提供更加舒适和便利的购物环境,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3. 地下交通需求强劲增长随着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加,地下交通需求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目前,地下交通已经成为一些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铁路、地下快速路、地下隧道等成为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

在中国,地下交通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地下轨道交通系统,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地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主要出行方式。

4. 地下综合管廊发展迅猛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行业中的新兴领域,目前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城市的各种管线(如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等)整合在一起,通过一条地下通道进行管理和维护。

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公共设施的效率,减少地面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目前,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已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各地相继启动了相关项目。

尽管城市地下空间行业市场发展迅猛,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

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

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

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1.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北欧这些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最具特色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从80年代以后,日本单个的地下街的规模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国家在立法、规划、设计质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利用体系,据统计日本已经在26个城市建设地下商业街146所,日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9/1。

地下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地下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地下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地下城市建设是一项独特而具有挑战性的工程,它将人类的生活空间延伸到地下,以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增长、土地紧缺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空间利用效率和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视,地下城市建设逐渐受到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地下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地下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型城市中,如东京、纽约、新加坡等。

这些城市面临着土地有限、人口增长迅猛等问题,地下空间的利用成为缓解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此,地下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城市建设的主要形式包括地下商业中心、地下交通枢纽、地下公共设施等。

例如,东京的地下商业中心街地铁站,成为了当地居民的购物和娱乐中心。

新加坡的地下交通枢纽和地下购物街,则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出行和购物体验。

此外,一些地下公共设施如地下车库、地下防空洞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地下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1. 实用性与可持续性的并重未来地下城市建设将追求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的并重。

实用性意味着地下城市的建设必须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可用空间。

可持续性则涉及到地下城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考虑。

2. 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地下城市建设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智能化发展。

例如,地下城市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将实现对城市设施的智能监控和运营,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科技创新也将为地下城市的设计和施工带来更多可能,如地下隧道的全自动施工、地下水资源的科学利用等。

3. 城市生态与文化融合未来地下城市建设还将更加注重城市生态与文化融合。

在地下城市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特色,营造宜居的地下空间。

同时,地下城市也需要与地表的城市进行有机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挑战与应对地下城市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地下工程的施工水平和安全性。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从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开始,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已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国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地下街)再到地下城(与地下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相结合的地下街系统),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地下市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供水系统,地下大型能源供应系统,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道(共同沟)。

与旧城改造及历史文化建筑扩建相随,在北美、西欧及日本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大型地下公共建筑:有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会议中心、展览中心以及体育馆、音乐厅、大型实验室等地下文化体育教育设施。

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从专项规划入手,逐步形成系统的规划。

其中以地铁规划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最为突出。

一些地下空间利用较早和较为充分的国家,如北欧的芬兰、瑞典、挪威和日本、加拿大等,正从城市中某个区域的综合规划走向整个城市和某些系统的综合规划。

各个国家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

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

1930年,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地下步行通道两侧开设商业柜台形成了“地下街之端”。

至今,地下街已从单纯的商业性质演变为包括多种城市功能的、有交通、商业及其它设施共同组成的相互依存的地下综合体。

1973年之后,由于火灾,日本一度对地下街建设规定了若干限制措施,使得新开发的城市地下街数量有所减少,但单个地下街规模却越来越大,设计质量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在立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已形成一套较健全的地下街开发利用体系。

据统计,日本已至少在26个城市中建造地下街146处,日进出地下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的九分之一。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完整版)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自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第一条地下铁道以来,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20世纪后,大城市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改善了城市交通服务,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然而,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现在,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经济、地理、社会和城市等方面的因素。

1.1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欧洲等在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方面成就较高。

1.1.1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比北欧等国家起步较晚。

但是,日本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建设了许多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和地下商场。

其中,地下商业街的规模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抗灾能力也越来越强。

同时,国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规划和设计质量方面的法规。

1.1.2 美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美国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域。

其中,纽约市的地下空间利用最为广泛,包括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等。

此外,美国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如在旧金山建设了地下水库,以储存城市的饮用水。

1.1.3 欧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欧洲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北欧国家和瑞士等地。

这些国家的气候寒冷,因此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了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

在城市中心区域,地下商业街、地下车站等设施也很常见。

同时,欧洲在地下空间的利用方面也有一些创新,如在瑞士的洛桑市建设了地下垃圾处理站,以解决城市的垃圾处理问题。

2.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起步较晚,但是在近年来也有了一些进展。

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市中心区域,包括地下商业街、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场等。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地表空间已经越来越有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地下空间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探讨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现状国内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地下商业体已经成为城市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商业街、地下购物中心等各式各样的商业设施在城市中逐渐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和休闲体验。

其次,地下交通网络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地铁、地下通道等交通设施不仅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效率。

此外,地下停车场、地下储能设施等也成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 多功能化: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注重多功能性。

除了商业和交通设施外,地下空间还可以用于公共设施、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的利用。

例如,地下图书馆、地下体育馆等设施将会逐渐兴起,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文化娱乐选择。

2. 生态化: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地下空间的生态化利用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城市地下绿化、地下湖泊等生态设施将会逐渐出现,为城市增添绿色和生机。

3. 智能化: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注重智能化。

智能地下停车场、智能地下储能等设施将会逐渐普及,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

4. 安全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未来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将更加注重安全性,加强地下空间的防灾防护能力,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 绿色化:城市地下空间的绿色化利用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例如,地下种植、地下养殖等农业设施将会逐渐兴起,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

三、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挑战尽管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地下空间的开发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

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为转折点。

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⑴经济方面:高密度市中心区地价的高涨使地下空间开发有利可图(投资上的赢利性);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使地下空间的建设成为可行(投资上的可行性)。

⑵地理因素:北欧、北美气候寒冷,广泛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形成一个四季温暖的地下世界,人口的无限制增长需要不断地拓展新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质量上寻求高密度环境下的秩序性和高效率的交通联系。

⑶社会和城市方面:节能抗灾的考虑;保护历史性风貌和复苏城市中心活力之间折衷的产物;城市中心凝聚性和吸引力客观上产生建筑和人口的高密度和立体化交通的需要;同时,进入信息化社会,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需要更多功能化和集约高效的综合空间。

此外,大型城市地下空间的建设对有效地使用土地,节省市政,公用设施的投资,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城市经营管理费,保护和改善城市景观都具有综合效益。

1.1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国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成就较高的是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

1.1.1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日本国土狭小,城市用地紧张,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虽然比北欧这些国家起步晚,但是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下商场已经居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最具特色是地下商业街的建设规模大,抗灾能力强,从80年代以后,日本单个的地下街的规模越来越大,设计指标越来越高,抗灾能力越来越强,同时国家在立法、规划、设计质量方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健全的地下商业街开发利用体系,据统计日本已经在26个城市建设地下商业街146所,日进入地下商业街的人数达到1200万人,占国民总数9/1。

日本的地下共同沟建设经验成熟,建设数量居于世界前列。

1.1.2北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美国:虽然国土辽阔,但因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矛盾仍十分尖锐,而土地压力和地价上涨并没有构成一种压力因素,反而促进了记下空间的利用。

美国基本上是实行道路交通的地下化。

波士顿中央大道就是经历了城市由高架道路转入地下到的过程,验证了城市道路及高架道路走进地下化的发展趋势。

现在我们国家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普遍采用地上高架路,实际上地上高架路投资比地下快速道高一点,只要哪一段高架路发生问题,整个城市就陷入瘫痪,所以中国现在的城市发展在国外在过去修建高架路的做法,现在国外是拆高架路,修建地下交通快速道。

美国的地铁建设在世界上运营最长,纽约有443公里,车站的数量达504个,每天接待510多万人次,每年将近20亿人次,真正的市中心曼哈顿地区常住人口只有10万,但白天进入该地区是300万,多数是乘坐地铁到目的地。

地下步行通道,很好地解决了人、车分流的问题,如典型的洛克菲勒中心地下步行道系统,在10个街区范围内,将主要的大型公共建筑通过地下通道连接起来;休斯敦市地下步行道系统也有相当规模,全长4.5km,连接了350座大型建筑物。

除此之外,美国地下建筑单体设计在学校、图书馆、办公楼、实验中心、工业建筑中也有显著成效,一方面较好地利用地下特性满足了功能要求,同时又合理解决了新老建筑结合的问题,并为地面创造了开敞空间加拿大:加拿大国土辽阔,比中国还大一点,北部冬季高寒漫长,出行困难。

加拿大突出的做法就是重点建设地下步行系统,以庞大的交通,综合的服务设施和优美的环境享有盛名,保证加拿大在严冬时期,各种商业、文化及其他事务交流活动的进行。

蒙特利尔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借助1972年举办世博会,成功地开发了大规模的地下综合体,被认为是西方国家最先进、最大的地下购物中心之一。

全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达360多万平方米,并建成了世界最长的地下步行街系统。

多伦多地下步行道系统在70年代已有4个街区宽,9个街区长,在地下连接了20座停车库、很多旅馆、电影院、购物中心和1000家左右各类商店,此外,还连接着市政厅、联邦火车站、证券交易所、5个地铁车站和30座高层建筑的地下室。

这个系统中布置了几处花园和喷泉,共有100多个地面出入口。

北美几个城市的地下步行道系统说明,在大城市的中心区建设地下步行道系统,可以改善交通、节省用地、改善环境、保证了恶劣气候下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为城市防灾提供了条件,它们的经验是要有完善的规划、设计要先进、管理要严格,其中重要的问题是安全和防灾,系统越大,问题越突出,必须予以足够重视。

通道应有足够数量的出入口和足够的宽度,避免转折过多,应设明显的导向标志。

1.1.3北欧和西欧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瑞典的地质条件良好,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地区,地下开发空间利用与民房工程建设相结合,实现平战兼容是其突出特点。

瑞典是一个多山体北欧国家,他们除了国家要求在住宅下要修建地下室以外,他们利用坚固的岩石和山体的洞穴修建地下工程,如地下商城、地下街道、地铁隧道、公用设施沟、停车场、空调设施及地下的污水处理场,地下工厂、地下核电站、石油储罐、食品仓库、地下避难所还有文化娱乐设施等。

瑞典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在世界上是领先地位,城市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都在地下,特别是瑞典的南部整个地下排水系统达到80多公里长,埋深30-90米,靠重力自流。

还有斯德哥尔摩,城市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全在地下,大型排水隧道200公里。

拥有大型污水处理厂6座,处理率为100%。

芬兰重视开发地下空间,基本上实施了市政建设地下化,地下文化体育娱乐设施建设项目多、规模大。

赫尔辛基市拥有大型地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公里,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其市购物中心的地下游泳馆面积达10210平方米。

法国也是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比较早的国家,第一就是对废弃的矿井再开发利用,改变为城市的下水道、共同沟和防空设施,巴黎市早在18世纪末就开发利用了几个世纪之前的废弃矿井,于1890年成功用于巴黎世博会中国馆和印度馆的设计,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

再一个就是大力建设地下车库,巴黎市地下建设了83座地下车库,可容纳43000多辆车,弗约大街建设有欧洲最大的地下车库,地下四层,可停放3000辆车。

第三就是保护历史文化景观,巴黎市中心的卢浮宫是世界著名的宫殿,在无扩建用地,又要保留原有的古典建筑的情况下,设计者利用宫殿建筑周围的拿破伦广场下的地下空间容纳了全部扩建内容,为了解决采光和出入口布置,在广场正中和两侧设置了三个大小不等的锥形玻璃天窗,成功地对古典建筑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巴黎的列·阿莱地区是旧城再开发充分利用地下空间的典范。

俄罗斯属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先进国家,特点是地铁系统和城市共同沟系统发达。

莫斯科地铁,分为三层,纵横交错,埋深达80多米,地铁以其建筑和运营上的高质量而闻名于世,每年客运量高达26亿人次。

俄罗斯的地下共同沟也相当发达,莫斯科地下有130公里的共同沟用于敷设各种管线。

另外,战后修建的纪念馆、博物馆、商业中心也多数利用的市中心广场的地下空间。

北欧地下空间的利用与民防工程的结合是其一大特点。

1.2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趋势分析利用地下空间成为新兴的稳步发展的国际潮流。

伴随着城市的增长,现在和未来的高科技将使这种运动潮流有更大的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也将更加多样化。

从国外地下空间现状分析,其发展有以下一些趋势。

①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自然延伸的简单利用(消极空间)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实体(积极空间)。

②因地铁建设地下空间的内容和范围大大拓宽,从布置上分散,功能单一的孤立的地下建筑物发展成功能复杂的大型综合空间,并因经济上的赢利性调动社会在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积极投资。

③在旧城再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交通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

交通拥挤是二十世纪不变的城市问题,城市道路建设赶不上机动车数量的发展也是二十世纪城市发展的规律。

地下高速轨道交通将成为大城市和高密度、高城市化地区城市间交通的最佳选择。

⑤一些先进城市地下浅层部分已基本利用完毕,且深层开挖技术和装备的逐步完善,使之在竖向上进行功能分区、逐步向深层发展成为可能。

同时各空间层面分化趋势越来越强,以减少相互干扰,但又能消除传统城市分区格局中功单元之间联系不便的弊病,便分隔和联系得以统一。

⑥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逐渐克服、缓解地下空间一些固有不足,塑造成为富有特色的地下环境,从技术建筑中分离出来,设计上注重文化价值。

虽然地下建筑与传统的地上建筑相比,在建设初期的费用更高一些,但是更多的实际经验,大规模的开发和技术的进步能够保证在建筑使用年限的全过程中,建筑的价格无论地下还是地上会持平。

由于世界范围内加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地价的飙升,城市基础设施的越来越膨胀,以及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地下空间利用的增长已成必然。

在技术上,日本、瑞典、美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已经证明了利用地下空间是非常切实可行的。

然而,要改善地下空间的使用,使地下空间在将来变成一种完全可行的选择,就必须在一些领域中,尤其是诸如工作条件,对健康(生理的和心里的)的益处,睡眠条件,创造性成果以及心理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理念的创新。

2. 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2.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我国过去开发的城市地下空间,在80年代以前,即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多是以战备为目的人防工程,强调人防作用,组织上平用“群众运动”,技术上采用“群众创造”,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功能单一、灵活性差、质量低,大部分工程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建设脱节,除少数多层百货商店在地下室内经营商业外,很少单独或综合开发。

80年代初期,有一些过去修建的地下人防工程为了平战结合而被改造成商业空间,尽管质量较差,但只要地点适中,也能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南京夫子庙地下商场,成都地下商业街,在当时城市商业网点稀少的情况下是很自然的。

8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随改革开放而逐渐繁荣,各种城市矛盾也急剧尖锐化,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大城市已经或正在准备对部分矛盾集中的地区实行综合开发。

例如:上海人民广场南半部的再开发,沈阳北部客站地区的再开发,吉林、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地下街的建设,鞍山、西安、石家庄、郑州等城市站前广场的再开发,徐州市中心广场的改建,以及兰州中心广场的再开发规划,其中地下空间的开发都占有一定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已建或正在建的地下综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