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合集下载

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

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有地表入渗的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

裂隙非饱和渗流试验研究及地表入渗裂隙岩体渗流数值分析1.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索裂隙中非饱和渗流现象的实验研究方法和理论,通过数值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具有地表入渗效应的裂隙岩体的渗流特性。

裂隙非饱和渗流是地下工程、环境地质、能源开采等领域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

其复杂性源于裂缝介质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及与饱和和非饱和转换过程的密切耦合。

有鉴于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解这种复杂的渗流行为提供坚实的经验基础和精确的模拟工具。

阐述了裂缝非饱和渗流试验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我们使用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模拟真实的裂缝结构,精确控制水条件,实现非饱和状态下的渗流实验。

在实验中,重点考察了裂缝几何特征(如宽度、间距、连通性)、孔隙介质特征(如粒度分布、孔隙度、渗透率)和边界条件(如压力梯度、入渗速率)等因素对非饱和渗流规律的影响。

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对比实验,该系统收集并分析了非饱和渗流流速、压力分布、水分特征曲线等关键数据,旨在揭示裂缝中非饱和渗流的内在机理及其对各种影响因素的敏感性。

本文建立了地表入渗条件下裂隙岩体渗流问题的详细三维数值模型。

该模型充分考虑了裂隙网络的复杂性、非饱和土壤水动力方程以及地表入渗水流的动态注入过程。

采用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求解模型,模拟不同降雨模式、地表覆盖条件和裂隙网络参数变化下裂隙岩体内部的水传输、饱和度分布和压力场。

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和验证,保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还探讨了非饱和渗流理论在裂隙介质中的适用性和修正性,包括BrooksCorey、van Genuchten等模型在描述裂隙介质水特征曲线方面的适应性,以及考虑裂隙粗糙度和毛细管力效应等因素进行非达西流修正的必要性。

这些理论探索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裂缝中非饱和渗流的基本规律,并为改进模型参数的选择和标定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严格的实验研究与先进的数值分析相结合,系统地探讨了裂隙中的非饱和渗流现象及其在地表入渗条件下的表现。

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研究意义及其工程应用

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的研究意义及其工程应用
4.会议论文 谢定义 对非饱和土基本特性的学习与思考 2005
本文在扼要介绍了当前非饱和土力学在土材料基本特性方面的主要成果后,对进一步研究的有关问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探讨.本文的内容包括基本特 性和若干思考两个部分.
5.期刊论文 刘海宁.刘汉东.王思敬.LIU Hai-ning.LIU Han-dong.WANG Si-jing 黄河下游堤防非饱和土边坡稳定
人民长江 YANGTZE RIVER 1999,30(7) 12次
参考文献(1条) 1.Fredlund DC.Rahardjo H 非饱和土力学 1997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姚攀峰.张明.张振刚.祁生文.YAO Panfeng.ZHANG Ming.ZHZNG Zhengang.QI Shengwen 非饱和土土力
参考文献
1 h删Dc,ftaIla嫡oH.非饱和土力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作者简介 龚壁卫 男 长江科学院土工所工程师 湖北省武汉市43∞10 刘艳华女长江科学院土工所硕士湖北省武汉市430010
●…,…】…,忡,一_ 詹良通男 河海大学硕士江苏省南京市2100% (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期:1998—09—0r7编辑:车友宜)
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0)
利用应力应变控制式非饱和土三轴仪进行了室内非饱和土的渗透试验和强度试验,并得出了非饱和土的渗透参数和强度参数.针对黄河下游堤防这一 典型的非饱和土边坡,采用有限单元法系统地分析了堤防非饱和土边坡在降雨和洪水作用下的非饱和渗流场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非饱和土坡的刚体极限 平衡理论中的普通条分法对堤防边坡稳定性受非饱和渗流场变化影响的大小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对黄河下游堤防的非饱和土边坡在降雨和洪水 条件下的分析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非饱和土土—水特性试验研究

非饱和土土—水特性试验研究

1 非饱 和土 S C呈“ ” , ) WC S 形 含水率 同基 质 吸力 之 间的关系 是连续的 ; 高、 在 低含水率下基质吸力 随含水率变化 的幅度很小 ,
12 土一 水特性试 验研 究 .
在中间段 ( 天然含水 率) 变化迅速 , 由此 可见在天然含水率 下非饱 图 1 出 了不 同 围压 下 S C实测 曲线 , 图 1中可 以发 现 和土的工程性质受含水率 的影响很大 。 给 WC 从
因此应力状态对非饱 和土抗剪强度有 重要 影响 , 在对非饱 和土的 强度和边坡稳定分析中应莺视应 力状态 的研究 。
1 制作试件 , ) 土样 采 自洛 阳地 区粉质黏 土 , 采用 分层压 实法 制作重塑试件。
2 饱 和 陶 瓷 板 , 在 安 装 试 件 前 关 闭压 力 室 各 阀 门 , 给 压 ) 即 并 力 室 充 满 无 气水 , 后 打 开 排 水 阀 门 , 加 3 0k a 40 k a的 然 施 0 P ~ 0 P
随含水量变化 的变化幅度很小 , 在低含水率下 基质吸力随含水率 水率 试件 的基 质吸力 随围压 的增大而成非 线性 减小 , 幅度 随体 且
的增大而缓慢减小 , 中间段 ( 在 天然 含水率 ) 变化迅 速 , 由此可见 积含水率减缓 ; 同一围压 下基质 吸力随体积含水率的变化成反 向

基 质 吸 力 ( 1 3/ P d 一d )k a
图 1 三 级 围 压 土一 水 特 征 曲线
q加 . 模拟研究。本文结合 洛阳地 区非饱和 土三轴试 验对不如 加力状 1 3 晒围压对基 质吸 力影 响研 究 同受 蛐 ; m
各体积含水率 试件 的 围压一基质 吸力关 系见 图 2 从 图 2中 ,

《非饱和—饱和状态变化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非饱和—饱和状态变化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范文

《非饱和—饱和状态变化条件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篇一一、引言在地质工程中,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是关键环节之一。

尤其是在非饱和到饱和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将受到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非饱和—饱和状态变化条件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内在机制。

二、土质边坡稳定性理论概述土质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抵抗变形和坍塌的能力。

边坡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等。

在非饱和状态下,土的强度和稳定性主要受土的干密度、含水率、颗粒大小等因素影响;而在饱和状态下,土的含水率、孔隙水压力等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三、非饱和状态下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在非饱和状态下,土的强度较高,边坡稳定性相对较好。

这是因为土的干密度大,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较强。

此外,非饱和土的吸力作用也能有效抵抗外部荷载。

然而,非饱和状态下的土质边坡也存在一定风险,如干湿循环、风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土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四、饱和状态下的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当土质边坡进入饱和状态时,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将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土的干密度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和咬合力减弱。

同时,孔隙水压力的增加也会降低土的抗剪强度。

在饱和状态下,边坡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土的抗剪强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平衡。

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边坡将面临失稳的风险。

五、非饱和到饱和状态变化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非饱和到饱和状态的变化对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在非饱和状态下,边坡的稳定性主要受物理性质控制;而在饱和状态下,边坡的稳定性将更多地受到水的作用。

在雨水、地下水等的影响下,土的含水率增加,可能导致边坡失稳。

此外,非饱和到饱和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引发渗透性变化、有效应力损失等问题,进一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六、实际案例分析以某地区山体滑坡为例,分析非饱和—饱和状态变化对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函数试验

非饱和土的渗透性函数试验
试验结束,卸除气压,称量湿土样和烘干后土样重,根据量管起始 和结束读数,计算出最后一组试样的含水量,然后反算相应于其他吸 力值的质量含水量,然后用公式推出体积含水量,最后绘制基质吸力 与含水量关系曲线,即土一水特征曲线。
表 1 为根据上面的步骤研究某非饱和土,得到的基质吸力与所对 应的含水量的数据。
19.45
根据表 1 可绘制土-水特征关系曲线, 并可求得体积含水量的最 大值和最1 干-湿循环过程中吸力-含水量关系
4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推求
在非饱和土壤中,因土壤孔隙中部分充气,导水孔隙相应减少,因 而导水率也相应减少。 由于在吸力作用下,土壤水首先从大孔隙中排 出,随着吸力的增加,水流仅能在小孔隙中流动。 所以,土壤从饱和到 非饱和,其渗透性将急剧降低。
19.65
9.47×10-10
332.7
15.94
1.63×10-11
19.10
6.77×10-10
380.1
15.78
9.04×10-12
18.63
4.81×10-10
415.7
15.66
4.30×10-12
18.25
3.36×10-10
510.4
15.37
1.56×10-12
17.92
2.31×10-10
17.42
1.57×10-10
23.25
4.97×10-9
155.0
17.05
1.05×10-10
22.08
2.83×10-9
178.7
16.78
6.81×10-11
21.12
1.89×10-9
202.4
16.58
4.31×10-11
20.32

非饱和土电渗加固的试验研究

非饱和土电渗加固的试验研究

非饱和土电渗加固的试验研究孙益成;杨建贵;李琦梦;张海鹏;彭劼【摘要】电渗法是一种重要的处理软土的方法.电渗固结理论假设土是完全饱和的,而实际工程中处理的土多为非饱和土,电渗加固效果仍尚待研究.为此,采用自制的一维加固电渗仪,进行不同饱和度黏土的电渗对比试验,通过比较试验中电流、排水量、沉降、含水率、最终强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研究非饱和土的电渗加固效果.结果表明,从电渗结束后土体强度增长幅度上看,含水率越低的土样强度增长幅度越小.与饱和土相比,电渗对非饱和土有一定的加固效果,但是加固效果不及饱和土.【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6(016)021【总页数】6页(P307-312)【关键词】高岭土;电渗;饱和度;一维;适用性;效率【作者】孙益成;杨建贵;李琦梦;张海鹏;彭劼【作者单位】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南京210012;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南京21009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72超软土的快速脱水、处理是当前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渗法作为一种处理软土的方法,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学界的关注。

电渗是指在土体上插上电极,并通以直流电,使土中的离子带动水分子一起移动,从而增强土体脱水能力的方法[1]。

这种方法可以使土体的含水率降低,强度提高。

电渗法的施工强度低,排水速度主要取决于电力渗透性能而非土体的水力渗透性能,因而适合应用于加固渗透系数极低的淤泥、淤泥质黏土等,并且已经在工程中得到了一些应用。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试验研究

TES N G TUDY N TI S o PERM EABI TY ARACTEI S CS oF LI CH U TI UN S ATU RATED SoI L
LI ANG n . I Xi o Aimi L U a
( .c o l f c ietr vl n ie r , ig a g h nUnvri , inJa g i 4 0 9 Chn ; 1S h o Arhtcu eCiiE gn ei Jn g n sa iest Ja ,in x 3 0 , ia o ng y 3
o s tse n t de ,whc es u e meh d fr dr c au ig t e h da l o d cii f f i etd a d su d i ih st p a n w to o e t me s rn h y r ui c n u t t o i c vy u s trtd s i. c r igt h etr s l , h eain b t e trc ne t n y a l o d cii s n au ae ol Ac odn ot ets eut te rlt ewe n wae o tn dh d ui c n u t t i s o a r c vy
Ab t a t F rc mp e i n i e s y o n au a e o l e a ir , h r isa g e t f r n e i e me b l y s r c : o o l xt a d d v r i f s t r td s i b h v o s t e e l r a e e c n p r a i t y t u e i d i c a a trsi s e e n u s t r t d s i a ds t a e o l I i d f c l t e f r t s f n au ae o l e a s h r ce it t e n a u ae o l n au t d s i. t si i u t o p ro m t s t r t d s i b c u e c b w r e o u o n c o s W i e s e i l p a a u fse d e p g , e p r e b l y c a a trsi s f n au a e o l fma y f t r . t t p ca p r t so a y s e a e t e m a i t h r ce it s t td s i a h h a t h i c o u r

非饱和土力学复习题

非饱和土力学复习题

非饱和土力学复习题非饱和土力学复习题非饱和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和行为。

它在地基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一些复习题来回顾和巩固非饱和土力学的相关知识。

1. 什么是非饱和土?非饱和土是指土壤中含有一定水分但未达到饱和状态的土体。

它的水分含量介于饱和土和干燥土之间。

非饱和土中的水分既有毛细吸力作用,也有孔隙水压力作用,因此其力学性质与饱和土和干燥土有很大的差异。

2. 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有哪些?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和渗透特性。

其中,强度特性包括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变形特性包括压缩性、膨胀性和剪切变形性;渗透特性包括渗透系数和渗透压力。

3. 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如何描述?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来确定。

室内试验主要包括直剪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

直剪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剪切强度参数,如摩擦角和内摩擦角。

三轴压缩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抗压强度参数,如有效内聚力和摩擦角。

4. 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如何描述?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来确定。

室内试验主要包括压缩试验和膨胀试验。

压缩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压缩指数和压缩模量。

膨胀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膨胀指数和膨胀模量。

此外,还可以通过剪切试验来确定非饱和土的剪切变形性。

5.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如何描述?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可以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来确定。

室内试验主要包括恒定流量试验和恒定水头试验。

恒定流量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

恒定水头试验可以得到非饱和土的渗透压力。

6. 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与饱和土和干燥土有何不同?非饱和土的力学性质与饱和土和干燥土有很大的差异。

首先,非饱和土的强度特性受到毛细吸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共同作用。

其次,非饱和土的变形特性受到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

最后,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受到毛细吸力和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7. 如何评价非饱和土的稳定性?评价非饱和土的稳定性主要考虑其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22期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3(22):3861~38652004年11月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Nov .,20042004年3月10日收到初稿,2004年6月2日收到修改稿。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0205)资助项目。

作者 李永乐 简介:男,1957年生,博士,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水文地质专业,现任教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E-mail :lyl@ 。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李永乐1,2 刘翠然1,2 刘海宁1,2 刘慧卿1,2(1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1) (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郑州 450008)摘要 由于非饱和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渗透特性明显不同于饱和土,并且试验难度较大。

利用特制的非饱和土三轴仪对黄河大堤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为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直接测定奠定了基础。

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了黄河大堤非饱和土土体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围压-渗透系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围压条件下质量含水量-渗透系数关系及其变化规律,同时,对其关系曲线模型进行了拟合,得出了相应的拟合函数。

关键词 土力学,非饱和土,渗透特性,试验研究,拟合分类号 TU 41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6915(2004)22-3861-05TESTING STUDY ON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OF UNSATURATED SOILLi Yongle 1,2,Liu Cuiran 1,2,Liu Haining 1,2,Liu Huiqing 1,2(1Key Laboratory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Wuhan 430071 China )(2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 Zhengzhou 450008 China )Abstract For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unsaturated soil behaviors ,there lies a great difference in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unsaturated soil and saturated soil. It is difficult to perform test of unsaturated soil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With the special triaxial instrument of unsaturated soil ,the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of unsaturated soil of the dyke of Yellow River are tested and studied ,which sets up a basis for direct measuring the coefficient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soil. According to the test results ,the relation and changing law between confining pressure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in different water content ,and the relation and changing law of water content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 are obtained. The relation curves are fitted to deduce correspondent fitting functions.Key words soil mechanics ,unsaturated soil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testing study ,fitting 1 概 述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多种特殊的土体,这些土体多处于非饱和状态,也就是其固体颗粒之间的孔隙不完全被液体充填。

其土体特性和工程性质不符合经典的饱和土力学的概念与原理。

因此在土力学的研究领域中,根据土体的饱和程度,将其区分为饱和土、非饱和土。

实践表明,非饱和土在土体性质和工程性状上与饱和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特别是在土体的渗透特性、应力-体应变关系以及抗剪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

同时,饱和土与非饱和土之间又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随着土体孔隙中含水量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由于非饱和土分布广,在岩土工程中经常遇到非饱和土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施工和运行,从而使得非饱和土问• 3862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年题成为日益紧迫的研究课题。

然而由于有基质吸力的存在,不能用常规的饱和土渗透试验的方法确定其渗透系数,使得非饱和土渗透系数的确定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就是研究非饱和土渗透特性及渗流特征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1]。

长期以来对于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大都是利用土水特征曲线间接求得[2~4],这属于经验推断方法,其精度如何难以预料。

作者根据非饱和土的特点,研制出了非饱和土三轴渗透装置,可用于非饱和土在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直接渗透试验,解决了非饱和土渗透试验的难题;特别是利用了静三轴加压的原理[5],可以模拟实际工程中土体在不同围压条件下受力压缩后渗透系数的变化特征。

所以,该装置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在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2.1 试样制备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的试样采自黄河下游黄河大堤开封段,其土性为粉质粘土。

在试样制备过程中控制土试样的干密度使其等于实际工程的干密度(1.51 g/cm3),采用分层压实法配置不同质量含水量(分别为7.9%,10%,15%,20%)的试样,试样高为4 cm,直径为9 cm。

2.2 渗透特性试验装置特制的渗透特性试验装置(图1)主要由2个部分组成:(1) 加压系统,加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土的静三轴试验相似,由压力室和管路组成,用来施加围压和反压;(2) 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是利用高进气值陶瓷板透水不透气的原理制成,由传感器和微机组成,其中测量的水压是在压力室底座和顶座上安装高进气值的陶瓷板、液压传感器后通过陶瓷板传递所施加的水压。

高进气值陶瓷板中的水将土样中的水和测量系统中的水连接起来,同时,空气不能穿过高进气值陶瓷板进入测量系统[6],即透水不透气,从而达到测量渗透试验参数目的。

2.3 渗透特性试验方法非饱和土渗透特性试验方法较饱和土复杂且困难。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所要施加的压力除了围压外,还要施加底部水压、顶部水压、底部气压、顶部气压。

(2) 测量设备更加复杂,由图1可以看出,渗透特性试验中既要测量底部水压和顶部水压,又要测量底部气压和顶部气压;同时,还要图1 渗透特性试验的三轴压力室Fig.1 Triaxial chamber for permeability property test根据试验条件严格控制顶部、底部的水压和气压。

为实现顶部水压和底部水压与底部气压和顶部气压的分别测量,在压力室底座和试样顶帽上各安装一块高进气值陶瓷板,既有效地防止了气体的外溢,又实现了顶部和底部水压的测量。

试验过程中在保持质量含水量为常数的情况下,加围压到预定值,试样在压力室内固结稳定后,分别在试样顶部和底部施加不同的气压使得试样中的气压差等于基质吸力;再在顶部和底部分别施加一水压力梯度(模拟水头,其大小由试验中具体情况确定)。

施加的各压力的大小由不同的传感器测量并利用计算机自动采集。

当试样的出水量和入水量相等(即达到稳态流动)时,其施加于土样上、下面的水压力差值即为压力水头值,通过试样流出的水量即为渗流量。

本系统的围压、反压、基质吸力和气压控制器由内置的压强传感器和体变传感器组成,测量精度分别为1 kPa和1 mm3;孔压传感器为独立的传感器,用于测量试样孔隙水压力,精度为1 Pa,综合精度优于1%。

3 非饱和土的渗透定律试验表明,试样在某一特定的质量含水量和某一特定的围压条件下,其渗透流量(或渗透流速)与作用于非饱和土上的不同水力梯度(此时为施加于土样上、下面的水压力差值)成正比,两者呈线性关系(其成果见图2),亦即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在同一特定的质量含水量和同一特定的围压条件下是一个常数。

换句话说,通过非饱和土的渗透速度与水力梯度呈线性比例关系,而渗透系数是一个常数,这与饱和土的渗透规律是一致的,由此证明了Darcy 定律也适用于非饱和土。

荷重传感器冲洗用水进水口出气口陶瓷板橡皮圈试样陶瓷板进气口围压出水口冲洗用水水第23卷 第22期 李永乐等. 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研究 • 3863 •图2 渗透速度-水力梯度关系曲线(初始质量含水量为7.9%)Fig.2 The curves of velocity-water gradient (initial masswater content is 7.9%)根据由非饱和土的渗透特性试验得出的某一围压下具有某一特定质量含水量非饱和土的渗透速度和相应的水力梯度,利用Darcy 定律可求得相应的渗透系数。

增加围压重复进行试验。

在增加围压的同时保持孔隙气压力为常数。

每级围压的增量都会引起土试件的压缩,但是不允许水流出,仅允许空气排出试件。

在每级围压达到平衡后测量孔隙水压力,得出新的基质吸力值。

在每级递增的围压下,可以测量出更高的孔隙水压力值和更低的基质吸力值。

在建立每一新的应力状态试验后,重复进行渗透特性试验。

4 不同质量含水量下围压-渗透系数在净围压(σ -µa )从15 kPa 增大到365 kPa 的情况下,图3给出了不同质量含水量下的围压-渗透系数关系。

在拟合过程中,在保持一定质量含水量的情况下,以围压x 作为自变量,渗透系数k 为因变量。

实测结果与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土体体积的压缩(固结)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