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内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门店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门店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药品陈列检查操作规程,规范药品摆放工作,保证药品质量,方便顾客购买药品。

2.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

3.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门店药品陈列和检查工作的全过程。

4.责任:门店营业员。

5.内容:5.1营业员应按照药品剂型、用途及贮存要求分类陈列;设立醒目标志,类别标签要求字迹清晰、放置准确;药品陈列于销售柜台或货架上,摆放整齐有序,避免阳光直射。

5.2 陈列时药品分类要求: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区陈列,并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专用标志;处方药不得采取开架自选的方式进行陈列和销售;外用药设臵专用药品专柜;拆零药品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特殊管理药品和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不得陈列,按有关要求专人负责;冷藏药品存放于冷藏设备中,按规定对温度进行监测和记录,并保证存放温度符合规定;中药饮片斗谱前写正名正字;装斗前认真复核,防止错斗、串斗;定期清斗,防止生虫、发霉、变质;非药品专区存放,与药品明显隔离,并有醒目标志。

5.3药品养护员依据陈列药品流动情况,进行养护检查,每月月底检查一次。

5.4药品养护检查:药品养护员在质量检查过程中,依据陈列药品的外观质量变化情况,抽样进行外观质量检查,依据外观检查要点,质量合格的继续销售;质量有疑问或问题的应立即下架停止销售并详细记录,同时上报质管员进行复查。

5.5中药饮片养护检查:中药饮片要按其特性进行分类存放,药斗要做到一货一斗,不得串斗、错斗;新进饮片装斗前要填写“清斗记录”按要求真实准确记录相关项目;养护员每月检查饮片质量,防止生虫、走油、霉变、结串等现象;对易变质饮片要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如有变化药及时采取相应养护措施并详细记 录。

5.6药品效期检查:药品养护员每月对陈列药品进行检查,并在电脑系统上生成养护记录。

陈列药品养护检查系统操作如下:GSP管理 库存药品质量养护记录 新开单据 选择养护员 录入明细 保存 截图如下:。

药房门店药品陈列检查的管理规定

药房门店药品陈列检查的管理规定

药房门店药品陈列检查的管理规定一、目的:为确保在店陈列的药品质量稳定,避免药品质量问题,制定本制度。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

三、范围:药品陈列检查工作适用本制度。

四、责任:门店质量负责人、营业员对本制度的实施负责。

五、内容:1、门店应配备用于监测和调控温度、湿度的设备,如空调、电风扇、温湿度计、阴凉柜、冷藏柜等。

阴凉柜(阴凉区)、冷藏柜监测并储存温湿度的设备,能自动对阴凉区(阴凉柜)、冷藏柜陈列储存药品过程中的温湿度环境进行不间断监测和记录,至少每隔1分钟更新一次测点温湿度数据,储存过程中至少每隔30分钟自动记录一次实时温湿度数据。

2、营业员每天两次观察店内的湿度、温度,观察时间:上午9:00-10:00时:下午14:30-15:30时,并进行记录。

每天两次上午9:00-10:00,下午14:30-15:30观察阴凉柜(阴凉区)、冷藏柜温湿度监测储存设备温湿度数据,每周日将阴凉柜(阴凉区)、冷藏柜温湿度监测数据导出备份至安全的环境保存。

3、根据药品质量特性,门店内温度控制10-30℃之间:阴凉柜(阴凉区)温度控制在0-20℃:冷藏柜温度控制在2-10℃之间:正常相对湿度控制在35%一75%之间。

4、门店内温度过高:开启空调或电风扇降温;湿度过高:开启空调或电风扇除湿;湿度过干:洒水拖地。

以上采取的调控措施,时间以能保持到正常范围为止,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阴凉柜(阴凉区)、冷藏柜温湿度异常,及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5、根据“三三四”原则对门店陈列药品进行检查(即一般养护检查),每季度最后一月30日前将在柜品种按类别完成养护:对易变质的品种、近效期品种、专门管理的品种、贵重及易变质的中药材或中药饮片应进行重点检查(即重点养护检查),每月30日前按品种完成养护。

6、检查时,重点检查其外观质量如包装是否污染,药品是否变形、需变、吸潮等;中药是否风化、泛油、霉变、虫蛙、变色等:陈列货柜、货架是否清洁,陈列是否规范;中药材或饮片采取了如晾晒、冷藏等处理措施的,应在“中药材、中药饮片陈列检查记录”中如实记录。

门店药品陈列、养护操作规程

门店药品陈列、养护操作规程

1.目标为规范门店药品进行合理陈列和养护,立即发觉药品质量问题,确保所售药品质量,特制订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适用于企业门店药品陈列、养护管理操作。

3.内容3.1陈列管理3.1.1门店配置进行药品陈列展示和储存养护设施设备:3.1.1.1便于药品陈列货架、货柜,分区分类标示牌等。

3.1.1.2监测和调控药品陈列环境温湿度计、空调、冷藏柜、灭蚊灯、捕鼠夹等。

3.1.1.3便于操作拆零镊子、剪刀、酒精棉、拆零包装袋等;3.1.1.4便于中药饮片销售和养护戥称、电子秤、捣罐、粉碎机等。

3.1.2陈列药品时须进行货架货柜、橱窗清洁卫生,应洁净明亮。

3.1.3上架陈列时须检验药品质量和包装,符合要求才许可上架。

3.1.4上架陈列药品先根据用途分类,再依此根据品名、规格分开整齐摆放,分类标签、产品标签应放置正确,字迹清楚。

3.1.4.1陈列储存可参考《中国药典》所表示药品贮藏项下要求条件遮光:指使用不透明容器包装;密闭:指容器密闭,以预防尘土或异物进入;密封:指将容器密封以预防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阴凉处:不超出20℃;凉暗处:避光并不超出20℃;冷处:2-10℃。

常温:10-30℃。

除另有要求外,【贮存】项未要求贮藏温度,通常系指常温。

3.1.5 非药品应和药品分开陈列,并和药品区域有显著隔离。

3.1.6 外用药和其它药品分开陈列,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应分区陈列,分区标示牌应放置正确。

处方药不得以开架自选方法陈列、销售。

判定非处方药以药品零售单元包装右上角“OTC”专有标识为准,无“OTC”专有标识药品为处方药。

3.1.7门店陈列药品时,药品应和墙、顶、散热器间距大于30厘米,和地间距大于10厘米。

3.1.8冷藏药品应陈列在温度在2-8℃之间冷藏柜中,冷藏柜中不得储藏药品以外其它物品。

3.1.9同一个药品有2个以上批号,应按批号或失效期前后次序陈列,方便“先产先出”销售。

3.1.10拆零药品应集中存放于拆零专柜。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1. 药品陈列要求1.药品陈列区域(1)药品陈列区域应有专门的储存场所,区分存放不同种类或用途的药品,标明相应名称和批号。

(2)具有一定规模的药店应有专门的储药间,并按规定办理贮存备案手续。

(3)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和功能进行区分陈列,分类别标示,标明名称、剂型、规格、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

2.药品摆放(1)陈列应整齐、划一、美观,资料齐备,标签清晰,易于辨认,方便消费者挑选。

(2)药品周围应干净整洁,无杂物妨碍视线,货架上陈列的药品应平稳,不倾斜,不碰撞,避免因交叉放置引起误用。

(3)药品摆放应遵循特殊规定,如脑外伤、精神病、癫痫、芬太尼类等特殊药剂,应在特殊货架上陈列,并有专人负责出售。

2. 药品检查要求1.药品检查区域(1)药品检查区要求宽敞、明亮、干净,并具备良好的通风和隔离条件。

(2)药品检查区要做到深月次检,及时发现不合格药品,妥善处置。

2.药品检查程序(1)对新进货的药品应有专人(验收人员)进行检查,做到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方面的审查,同时检查规格、批号、灭菌标志、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项目,对确有疑问的应及时查询相关信息或联系供货方确认。

(2)在销售前,对需要检测的药品进行随机检测,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期、品质状况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药品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及相关标准要求。

(3)对有争议药品应及时退货或送样送检,拒绝销售。

3. 其他要求1.药品具体信息的标签(1)应标明使用说明,不得造成误解或误用。

(2)如遇使用费用较高的药品,应事先向消费者提示,以确保消费者权益。

2.药品包装(1)药品包装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内药瓶或外包装盒应完好无损。

(2)药品包装应有清晰标签,标明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有效期等重要信息。

3.实行货品保质期管理制度应按照药品品种、批号、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储存,定期检查保质期药品并及时处理。

4.建立责任制度应建立药品销售和检查的责任制度,规定有关人员职责和不良情况的处理方式。

门店药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

门店药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

门店药品养护检查管理制度第一条配备专职或兼职药品养护人员,对库存、陈列药品进行养护检查,以保证药品质量。

第二条从事药品养护工作的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岗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三条在总部质量管理部的指导下,总部药品养护组负责对连锁门店药品养护工作进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每日巡回检查店内药品陈列条件与保存环境,每天上下午两次在规定时间对店堂的温湿度进行记录,发现不符合药品正常陈列要求时,应采取措施予以调整。

第五条对有不同温湿度保存条件要求的药品,应保证其存放药柜与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六条每月20日对店内陈列、储存的药品根据流转情况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并做好记录,对检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暂停销售,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进行复查处理。

第七条养护与检查记录应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二年。

第八条对中药饮片按其特性,采取干燥、降氧、熏蒸等方法进行养护。

第九条定期向总部养护组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陈列药品的质量信息。

第十条对养护用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管理。

第十一条对待处理、不合格及质量有疑问药品,应按规定隔离存放,建立相关台帐,防止错发或重复报损等事故发生。

零售药店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零售药店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望京金象大药房药品质量管理操作规程一、药品采购、验收、销售操作规程1、药品采购1.1 人员要求:采购员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需经过专业岗位培训,并经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1。

2 制定采购计划:采购员根据市场需要、季节特点、病疫情况以及结合库存余缺定期编写采购计划,报质量负责人审查同意后进行采购。

1。

3 建立采购记录: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向总部提出配送申请,与总部协调相关的进货事宜,待配送申请成功提交后,根据采购商品的品名、数量、生产厂家、价格、生产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进行记录并按月装订留存。

2、药品验收2。

1营业员收货:营业员依据药品采购人员所做的“药品采购记录”以及配送人员提供的“分店回执单"对照实物进行核对,确认包装箱无破损后收货,并在“分店回执单”上签字.如包装箱有损坏要立即拒收并通知质量管理员。

2.2药品待验:营业员要将所购进的药品放置于待验区,及时通知验收员到场进行验收。

2.3验收的场所、步骤与方法:验收员在待验区内首先检查药品外包装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规定的,予以记录并开箱检查药品。

根据“商品配送单"上的商品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单价进行逐个品种验收,符合规定的,在“商品配送单"上盖合格章并签字.并将“商品配送单”按月装订存档;同时通知营业员办理药品入店手续.凡发现有不符合规定情况时,应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交质量负责人复查处理。

2.4 验收记录:药品验收记录即总部提供的“商品配送单”验收员按月顺序装订,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3、药品销售3。

1 验收完毕后,验收员在验收记录上盖合格章、签字并交营业员;营业员依据验收合格结论和验收员的签字将药品放置于相应的销售区域内,按照近效期先出原则进行上架销售。

3.2 营业员如发现药品有货与单不符、包装不牢或破损、标志模糊等质量异常情况时,有权拒收并报告质量负责人处理.二、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1、处方审核1。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

营业场所药品陈列与检查操作规程1. 前言药品是危险品,必须遵循相关规定来进行储存、陈列、销售等操作。

本文档旨在规范营业场所药品的陈列与检查操作,保证药品安全,防止由于药品操作不规范导致的不良后果。

2. 责任制度为保证药品操作规范,应建立药品操作的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责任。

•药库管理人员负责药品的进货、入库、配送等工作。

•药师应对药品进行检查、维护、更新、处理等操作。

•负责排班的营业员应检查药品的陈列、销售、保管等情况。

3. 药品陈列规范为让客户清晰地了解到各种药品的信息,营业场所的药品陈列应该是整齐地、统一地、有序地陈列。

药品陈列的规格规范如下:3.1. 陈列物品药品应按照品种、类别、批号、有效期等信息进行分类陈列。

3.2. 陈列顺序•药品的分类应按照功能、性质、用途和应用范围合理分区。

•平时购买量较大,或者比较常用的药品应该放在显眼的地方。

•药品应该按照类别顺序放置,规划以卫生品开头,其他按照字母表排序,以确保客户可以更方便地查找产品。

同时,具有相同活性成分的药品应该放在一起。

3.3. 安全警示•药品应该放在有遮盖的、通风、明亮的地方。

•禁止在药品货架上进行其他商品陈列。

•集中陈列药品时,应留有足够的通道和出口,保证药品货架旁边有明显的标识和编号。

4. 药品检查操作规程正常的药品检查操作是确保营业场所药品安全的重要步骤。

药品检查的规范如下:4.1. 检查时间应按照制定的检查规程安排药品检查时间,建议每天检查。

4.2. 检查内容检查内容应确保药品的安全性、质量和规格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4.2.1 检查过期药品检查过期药品,将过期药品放到指定的处置区。

4.2.2 检查药品外包装检查药品的外包装是否完好,如出现破损或污染现象,应及时处理,防止影响药品的销售及使用。

4.2.3 检查药品标识每种药品均有唯一的标识码,检查应根据标识码对照药品数量是否与系统内记录匹配。

4.2.4 检查药房环境检查药品陈列是否符合规范、有没有霉变、虫蛀、含尘等现象。

5药店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5药店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

一、目的保证药品在陈列过程中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营业场所药品的陈列及检查。

三、职责陈列检查员:负责药品在营业场所陈列的管理工作和检查工作。

包括:环境温度状况监测,药品正确分区分类陈列,陈列药品检查等。

四、内容1.温湿度的监测和调控:1.1.营业场所的温度符合常温要求。

1.2.每日两次(上午9:00,下午2:00)记录店堂温度情况,如果超标应采取处理措施,措施实施后,应观察效果并记录。

2.陈列及检查:2.1.有阳光直射的药品陈列区域,应采取有效的避免阳光直射的预防措施。

2.2.门店每三个月对陈列一个月以上的药品进行循环检查,重点检查拆零药品和易变质、近效期、摆放时间较长的药品以及中药饮片。

3.陈列检查计划:3.1.每三个月对陈列满一个月以上的药品进行循环检查。

3.2.按照陈列检查计划原则,计算机信息系统生成陈列检查表,按计划进行检查。

4.重点检查品种重点检查:4.1.按重点检查品种目录筛出本店重点检查品种。

4.2.近效期、在店时间较长的品种也应重点检查。

5.陈列检查内容:5.1.按照《药品外观质量检查要点》进行不同剂型和类别药品的检查。

5.2.陈列位置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药品陈列管理制度的规定。

5.3.中药饮片陈列检查内容:5.3.1.无杂质、灰屑,无变质、发霉、虫蛀、鼠咬、泛油等现象;5.3.2.性状符合该饮片质量标准要求:如形状、大小、色泽、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等。

6.陈列检查处理:6.1.发现药品陈列位置不正确,立即纠正。

6.2.发现不合格药品立即下柜,停止销售,报告质量管理员,进行确认放置不合格区。

6.3.发现有质量疑问且不能自行确认的药品应当立即下柜,停止销售,放入待处理区,向总部质量管理部门报告。

7.陈列检查记录:7.1.在计算机系统内填写《陈列药品检查记录》,记录项目应至少包括检查时间、药品名称、批号、规格、生产企业、问题情况、确认结果、处理意见、确认人员等。

8.有效期管理:8.1.对陈列药品应检查有效期,保证无过期药品销售,对近效期药品应重点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通过制定店内的药品陈列及检查操作规程,有效控制店内的药品陈列及检查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2、依据:《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指导原则》(修订稿)。

3、适用范围:适用店内的药品陈列及检查全过程。

4、责任者:营业员。

5、内容:
5.1药品陈列
5.1.1营业员按照药品剂型、用途以及储存要求分类陈列;设置醒目标志,类别标签要求字迹清晰、放置准确;药品陈列于销售区域柜台或货架上,摆放整齐有序,避免阳光直射。

5.1.2药品分类要求:处方药、非处方药分区陈列,并有处方药、非处方药专用标识;处方药不得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陈列和销售;外用药设置外用药品专柜;特殊管理的药品和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的药品不得陈列,按有关要求专人负责;
5.2陈列药品检查方法
5.2.1营业员依据陈列药品的流动情况,根据自动生成的陈列检查计划,对陈列药品每一个月检查一次,并认真填写“陈列药品检查记录”。

5.2.2药品陈列检查:营业员在陈列药品检查中,依据陈列药品的外观质量变化情况,抽样进行外观质量的检查;抽样的药品依照“药品外观质量检查要点”,按照药品剂型逐一检查,检查合格的药品填写好“陈列药品检查记录”可继续上架销售;质量有问题或有疑问的品种要立即下柜停止销售,并详细记录,同时上报质量负责人进行复查。

5.2.3中药饮片(预包定装)陈列检查:中药饮片(预包定装)要按其特性分类存放,营业员每月检查饮片质量,防止发生生虫、霉变、走油、结串、串药等现象;夏防季节,对易变质饮片要每天检查;如有变化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并如实填写“中药饮片(预包定装)检查记录”。

5.2.4药品效期管理:药品营业员根据每月对陈列药品的检查,填报“近效期药品催售表”;一式三份,质量负责人、营业员各一份,柜组一份,质量负责人督促营业员按照“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进行销售;营业员每月对近效期商品进行核查,在“近效期药品催销表”上如实记录已售、退货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