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学基础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免疫幻灯课件

人 类 T 细 胞 白 细 胞 病 毒 I(HTLV-1) 与 成人T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有关。
病毒诱发肿瘤的特点
( 1).病毒主要通过其DNA或RNA整合到 宿主细胞DNA中,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 表达肿瘤抗原。恶性细胞的抗原保留病毒 核酸的遗传信息。
(2).由同一病毒诱发的肿瘤,不论其动物种 属及组织来源如何,均表达相同的肿瘤抗
带瘤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其为外来 物,故不具有免疫原性。但TAA在异种动 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可用其制备异种 抗血清来检测带瘤宿主的肿瘤细胞或血清 中的这类物质。
1 胚胎性抗原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在正常情 况下仅出现在胚胎组织中,胎儿出生 后逐渐减少或消失。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时相应编码基因 可被激活呈异常表达,出现在细胞质、 膜表面或分泌在血流中,其含量与细 胞的恶性程度往往呈正相关。
•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RNA肿瘤病毒的 深入研究,证实了病毒癌基因的存在, 至今已鉴定出30余种病毒癌基因。
•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分子杂交等技术,发现在 动物和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与病毒癌基因同 源的序列,参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发育,在正常 情况下低表达或不表达,被激活后高表达引起细 胞癌变,称这种基因为细胞癌基因。由于细胞癌 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以非激活状态存在,故又称为 原癌基因。
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是T细胞识别的特异性 肿瘤抗原。
4 正常静止基因表达的肿瘤抗原
瘤细胞中某些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 往 往 由 正 常 状 态 下 的 静 止 基 因 ( silent genes)所表达,除人的正常睾丸细胞外, 这些基因一般只在恶性细胞中被激活而 呈异常表达。
• 从人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已发现 多种这类基因,例如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 (melanoma antigen-encoding gene, MAGE)。已知MAGE家族至少有12个成员 (MAGE-1-- MAGE-12),MAGE家庭成员在 不同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多个成员也 可在同一肿瘤中表达。
病毒诱发肿瘤的特点
( 1).病毒主要通过其DNA或RNA整合到 宿主细胞DNA中,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 表达肿瘤抗原。恶性细胞的抗原保留病毒 核酸的遗传信息。
(2).由同一病毒诱发的肿瘤,不论其动物种 属及组织来源如何,均表达相同的肿瘤抗
带瘤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其为外来 物,故不具有免疫原性。但TAA在异种动 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可用其制备异种 抗血清来检测带瘤宿主的肿瘤细胞或血清 中的这类物质。
1 胚胎性抗原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在正常情 况下仅出现在胚胎组织中,胎儿出生 后逐渐减少或消失。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时相应编码基因 可被激活呈异常表达,出现在细胞质、 膜表面或分泌在血流中,其含量与细 胞的恶性程度往往呈正相关。
•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RNA肿瘤病毒的 深入研究,证实了病毒癌基因的存在, 至今已鉴定出30余种病毒癌基因。
•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分子杂交等技术,发现在 动物和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与病毒癌基因同 源的序列,参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发育,在正常 情况下低表达或不表达,被激活后高表达引起细 胞癌变,称这种基因为细胞癌基因。由于细胞癌 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以非激活状态存在,故又称为 原癌基因。
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是T细胞识别的特异性 肿瘤抗原。
4 正常静止基因表达的肿瘤抗原
瘤细胞中某些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 往 往 由 正 常 状 态 下 的 静 止 基 因 ( silent genes)所表达,除人的正常睾丸细胞外, 这些基因一般只在恶性细胞中被激活而 呈异常表达。
• 从人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已发现 多种这类基因,例如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 (melanoma antigen-encoding gene, MAGE)。已知MAGE家族至少有12个成员 (MAGE-1-- MAGE-12),MAGE家庭成员在 不同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多个成员也 可在同一肿瘤中表达。
肿瘤免疫学基础 PPT课件

3.Mφ:加工递呈肿瘤抗原;释放溶酶体酶和NO 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通过ADCC作用杀伤肿瘤 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 增强抗肿瘤免疫。
4.DC:具有很强的递呈肿瘤抗原的作用
NK细胞抗肿瘤作用
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对肿瘤杀伤有选择性 与肿瘤抗原结构无关 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无关 能杀伤对放化疗抵抗的肿瘤细胞 只有激活的巨噬细胞才有抗肿瘤作用
3.自发性肿瘤抗原
自发性肿瘤是指一类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迄今 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人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
突变的基因产物 自发性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 可能为突变基因的产物,包括癌基因(如ras等)、 抑 癌 基 因 ( 如 p53 等 ) 的 突 变 产 物 以 及 融 合 蛋 白 (如bcl-abl等)。
第二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
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主要 作用。
一、体液免疫应答
抗肿瘤抗体通过下列方式发挥作用 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介导ADCC 调理作用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 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
抑制性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产生异常与Th1/Th2漂移
Th1:分泌IL-2、IFN、LT Th2:分泌IL-4、IL-6、IL-10
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
免疫效应细胞功能异常 NK、 LAK、 TIL的活性低下
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和未成熟的髓样 细胞增多
复习题
论述肿瘤抗原的分类及特点? 论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论述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
为膜表面的胚胎抗原,在胚胎2-6月期大量表达于 胎儿肠、胰腺、肝脏等组织细胞表面。
4.DC:具有很强的递呈肿瘤抗原的作用
NK细胞抗肿瘤作用
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
对肿瘤杀伤有选择性 与肿瘤抗原结构无关 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无关 能杀伤对放化疗抵抗的肿瘤细胞 只有激活的巨噬细胞才有抗肿瘤作用
3.自发性肿瘤抗原
自发性肿瘤是指一类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迄今 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人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
突变的基因产物 自发性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 可能为突变基因的产物,包括癌基因(如ras等)、 抑 癌 基 因 ( 如 p53 等 ) 的 突 变 产 物 以 及 融 合 蛋 白 (如bcl-abl等)。
第二节: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及机制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包括体液免 疫和细胞免疫两个方面。
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中发挥主要 作用。
一、体液免疫应答
抗肿瘤抗体通过下列方式发挥作用 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介导ADCC 调理作用 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抑制肿瘤细胞 的生长 抗体使肿瘤细胞的粘附特性改变或丧失
抑制性T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产生异常与Th1/Th2漂移
Th1:分泌IL-2、IFN、LT Th2:分泌IL-4、IL-6、IL-10
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
免疫效应细胞功能异常 NK、 LAK、 TIL的活性低下
树突状细胞功能缺陷和未成熟的髓样 细胞增多
复习题
论述肿瘤抗原的分类及特点? 论述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机制? 论述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
为膜表面的胚胎抗原,在胚胎2-6月期大量表达于 胎儿肠、胰腺、肝脏等组织细胞表面。
肿瘤免疫 ppt课件

➢ 最初通过免疫排斥实验被发现,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
➢ 理化因素或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多为TSA
发现和鉴定TSA途径:
A. 移植排斥出现的新 抗原(neoantigen)、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 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 分类:肿瘤抗原特异性
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 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检测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的重要血 清标志物。
28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 及其产物: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常过量 表达或表达结构异常的糖脂或糖蛋白, 此类肿瘤抗原既可用作肿瘤诊断的标 志物,也可用作肿瘤免疫治疗的靶分 子。
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胚胎抗原、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过量表达的抗原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1.突变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产物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3.致癌病毒表达的肿瘤抗原 4.胚胎抗原 5. 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及其产物
但目前这类肿瘤抗原尚未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突变的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1)正常细胞也表达(水平低)但在肿 瘤细胞出现了异常表达
(2)肿瘤睾丸抗原:在机体出生后只表 达于睾丸或卵巢等生殖母细胞(不表达
antigen, TRA)
➢ 理化因素或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多为TSA
发现和鉴定TSA途径:
A. 移植排斥出现的新 抗原(neoantigen)、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 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 分类:肿瘤抗原特异性
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 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检测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的重要血 清标志物。
28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 及其产物: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常过量 表达或表达结构异常的糖脂或糖蛋白, 此类肿瘤抗原既可用作肿瘤诊断的标 志物,也可用作肿瘤免疫治疗的靶分 子。
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胚胎抗原、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过量表达的抗原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1.突变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产物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3.致癌病毒表达的肿瘤抗原 4.胚胎抗原 5. 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及其产物
但目前这类肿瘤抗原尚未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突变的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1)正常细胞也表达(水平低)但在肿 瘤细胞出现了异常表达
(2)肿瘤睾丸抗原:在机体出生后只表 达于睾丸或卵巢等生殖母细胞(不表达
《肿瘤免疫学》PPT课件

肿瘤抗原的证实
近交系小鼠移植瘤实验 化学致癌剂/病毒诱发肿瘤具有肿瘤特异性 移植抗原
肿瘤抗原
MCA
1943年Gross C3H 肉瘤 再移植 MCA C3H(20%自行消退) 排斥 C3H(结扎) 再移植(排斥) 照射后免疫 不排斥 C3H 再移植肿瘤(排斥)
(一)动物肿瘤抗原
1957年
Foley,preh n C3H先移植正 常皮肤或细胞
PCR分型 MAGE-1:+ MAGE-3:+ Tyrosinase:Melan-A:+ gp100:+
临床疗效 MAGE-1.Cw16 MAGE-3.A2 抗原肽+ Melan-A.A2 佐剂 gp100.A2.A gp100.A2.B 或 蛋白+ 佐剂 MAGE-1 MAGE-3 Melan-A gp100 测定CTL免疫应答
体外测定患者肿瘤细胞 HLA表型和肿瘤抗原
五、肿瘤免疫治疗
1.过继免疫治疗(adoptive immunotherapy) LAK TIL CTL 2.抗体导向治疗
(二)被动免疫疗法
McAb与化疗药、核素、毒素或超抗原等偶联
双特异性抗体:CD3,CD16
五、肿瘤免疫治疗
1.原理:用DNA转移技术,将正常的或新的基因转入靶细胞内,以 达到治疗目的。 离体法和体内法
巨噬细胞或粒细胞释放杀伤因子杀伤肿瘤细胞; 杀伤因子包括溶酶、活性O2、氮的中间产物等。
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肿瘤抗原 降解成肽段 8-10寡肽 MHCI 类分子 内吞 降解成肽段 14-25寡肽
APC
抗原肽
MHCⅡ 类分子
IL-2 受体 CD8阳性 T细胞 克隆增殖 激活的 CD8阳性 CTL
肿瘤免疫PPT精选课件

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1
(二)根据肿瘤发生情况的分类 1.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特异性高而抗原性弱 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肿瘤抗原间很少出现交叉反应
12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肿瘤(无论其组织来源或 动物种类如何不同),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且抗原性 较强。因为此类抗原是由病毒基因编码,因此称之为 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29
MHC I分子表达低下
30
缺乏协同刺激分子
31
4.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TGF-b、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
子或其他免疫抑制物质抑制机体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包括NK细 胞)的功能。 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可表达FasL和抑制性分子,诱导 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肿瘤细胞还可通过主动诱导荷瘤机体产生调节性T细 胞(Treg)和Gr-1+CD11b+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而抑制免疫应答。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
4
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理
细胞癌变 过程中合 成了新的 蛋白质分 子(Her2/neu)
由于基因 突变或重 排等使正 常蛋白质 分子的结 构发生改 变(p53、 Ras蛋白)
由于糖基 正常情况 致癌病毒 化等原因 下处于隐 表达的肿 导致异常 蔽状态的 瘤抗原 的细胞蛋 抗原表位 (人乳头 白及其产 暴露出来。 瘤病毒 物(神经 (MAGE) E6、E7) 节苷脂 GM2和GD2)
的类似于化学诱发的肿瘤的抗原,也有的类似于病毒诱发的 肿瘤。 如:Ras突变蛋白10%的肿瘤病人表达,乳腺癌表达的Her2/neu等。
11
(二)根据肿瘤发生情况的分类 1.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特异性高而抗原性弱 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肿瘤抗原间很少出现交叉反应
12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肿瘤(无论其组织来源或 动物种类如何不同),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且抗原性 较强。因为此类抗原是由病毒基因编码,因此称之为 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29
MHC I分子表达低下
30
缺乏协同刺激分子
31
4.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TGF-b、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
子或其他免疫抑制物质抑制机体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包括NK细 胞)的功能。 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可表达FasL和抑制性分子,诱导 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肿瘤细胞还可通过主动诱导荷瘤机体产生调节性T细 胞(Treg)和Gr-1+CD11b+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而抑制免疫应答。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
4
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理
细胞癌变 过程中合 成了新的 蛋白质分 子(Her2/neu)
由于基因 突变或重 排等使正 常蛋白质 分子的结 构发生改 变(p53、 Ras蛋白)
由于糖基 正常情况 致癌病毒 化等原因 下处于隐 表达的肿 导致异常 蔽状态的 瘤抗原 的细胞蛋 抗原表位 (人乳头 白及其产 暴露出来。 瘤病毒 物(神经 (MAGE) E6、E7) 节苷脂 GM2和GD2)
的类似于化学诱发的肿瘤的抗原,也有的类似于病毒诱发的 肿瘤。 如:Ras突变蛋白10%的肿瘤病人表达,乳腺癌表达的Her2/neu等。
《肿瘤免疫学》PPT课件

• 整合到宿主DNA上的RNA肿瘤病毒基因表达病毒蛋白并移向细胞膜,使转化细胞出现病毒 胞膜抗原和病毒内部抗原。
•
转化细胞均可表达癌基因产物等肿瘤特异性或肿瘤相关抗原。
•
细胞表面的抗原又称肿瘤特异性细胞表面抗原,可激活CTL以杀伤转化的肿瘤细胞。
•
(病毒抗原和病毒癌基因编码的抗原都有病毒特异性。)
4.胚胎抗原
• 黑色素瘤MAGE1、MAGE3等。
2.肿瘤相关抗原
•
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在肿瘤细
胞和同组织类型的正常细胞中均可表达,只是肿
瘤细胞中表达量高,因此此抗原只与肿瘤相关,
抗TAA抗体可与正常细胞可发生交叉反应而不具特
异性。
• TAA多为改变的膜糖蛋白及糖脂中糖苷侧链。
三.肿瘤抗原的分类
• 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及肿瘤相关抗原; • 根据肿瘤诱发因素分为:化学因素诱发的抗原;物理因素诱发的抗原;病毒诱发的
抗原;自发抗原;癌胚抗原等。
1.肿瘤特异性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 •
(tumorspecific antigen,TSA) 指
只存在肿瘤细胞表面,而正常细胞不存在的,能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由 此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的抗原。
• 还有一些TAA在胎儿时表达,成人后消失,发 生肿瘤时则又大量产生。
3.实验性肿瘤抗原
•
1)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化学结构为糖蛋白,抗原性强。因嵌入胞膜质
脂双层不易脱落,易被免疫系统识别而成为免疫攻击的靶。
• 该抗原表现为明显的肿瘤特异性:
机制:
同一种化学致癌剂在基因型相同的不 同细胞上的作用位点不同,引起的突变基 因不同,从而使其编码的抗原产物各异。
肿瘤免疫医学免疫学课件

伤。
肿瘤疫苗
通过注射含有肿瘤抗原的疫苗 ,激发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 性免疫反应。
细胞治疗
利用自体或异体免疫细胞,如 CAR-T细胞、TIL细胞等,对肿 瘤细胞进行杀伤。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改机体 的基因表达,增强免疫细胞的
抗肿瘤能力。
肿瘤疫苗
黑色素瘤疫苗
针对黑色素瘤患者的疫苗,可激 发机体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免疫反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的抗原丢失和抗原调变
01
肿瘤细胞通过降低自身抗原表达水平或改变抗原特异性,从而
降低被免疫系统识别的风险。
抑制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02
肿瘤细胞可以产生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如TGF-β和IL-10等,
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
03
肿瘤细胞通过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为自身提供充足的营
养和转移途径。
肿瘤的免疫治疗策略
主动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如疫苗接种和细 胞治疗等。
被动免疫治疗
通过给予患者抗体或其他免疫调 节剂来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 ,如抗体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治疗等。
CHAPTER 03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分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 点,如CTLA-4、PD-1等,激 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
应。
HPV疫苗
针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疫苗,可 预防因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等恶 性肿瘤。
前列腺癌疫苗
针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疫苗,可激发 机体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抑制剂
通过抑制PD-1信号通路,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
肿瘤疫苗
通过注射含有肿瘤抗原的疫苗 ,激发机体对肿瘤细胞的特异 性免疫反应。
细胞治疗
利用自体或异体免疫细胞,如 CAR-T细胞、TIL细胞等,对肿 瘤细胞进行杀伤。
基因治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修改机体 的基因表达,增强免疫细胞的
抗肿瘤能力。
肿瘤疫苗
黑色素瘤疫苗
针对黑色素瘤患者的疫苗,可激 发机体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免疫反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肿瘤细胞的抗原丢失和抗原调变
01
肿瘤细胞通过降低自身抗原表达水平或改变抗原特异性,从而
降低被免疫系统识别的风险。
抑制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02
肿瘤细胞可以产生某些抑制性细胞因子,如TGF-β和IL-10等,
从而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
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和淋巴管生成
03
肿瘤细胞通过促进血管和淋巴管的生成,为自身提供充足的营
养和转移途径。
肿瘤的免疫治疗策略
主动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 攻击肿瘤细胞,如疫苗接种和细 胞治疗等。
被动免疫治疗
通过给予患者抗体或其他免疫调 节剂来增强患者免疫系统的功能 ,如抗体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 剂治疗等。
CHAPTER 03
肿瘤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分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检查 点,如CTLA-4、PD-1等,激 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
应。
HPV疫苗
针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疫苗,可 预防因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等恶 性肿瘤。
前列腺癌疫苗
针对前列腺癌患者的疫苗,可激发 机体对前列腺癌细胞的免疫反应。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PD-1抑制剂
通过抑制PD-1信号通路,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
最新医学免疫学肿瘤免疫精品PPT教学课件

TSA 主 要 诱 发 T 细 胞 免 疫 应 答 , 能 被 CD8+CTL识别。源自2020/12/85
2020/12/8
6
2020/12/8
7
2、肿瘤相关抗原 (Tumor assosiated
如AFP正常浓度: <20 ng/ml ➢异常浓度
antigen ,TAA ):
➢100-350 有可能是肝细 胞癌
子间接杀伤。
第一课件网在线
2020/12/8
15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一) 肿瘤细胞方面: ❖ 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及抗原调变 ❖ 肿瘤细胞“漏逸”(sneaking through)。 ❖ MHCⅠ表达低下 ❖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
IL-10等 ❖ 缺乏协同剌激分子 ❖ 肿瘤细胞抗凋亡 (二) 宿主方面:
第二十二章 肿 瘤 免 疫
( Tumor Immunology )
2020/12/8
第一课件网在线
1
发展史:
上世纪初(1909年Ehrich)研究者发现
从一个动物移植至另一动物的肿瘤,通常在
宿主体内仅生长很短的时间即被清除,设想
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与正常组织不同的抗原。
直到50年代科学家用甲基胆蒽诱发小鼠
➢ 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 肿瘤抗原产生机制:
2020/12/8
4
肿瘤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
1 、 肿 瘤 特 异 性 抗 原 ( 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
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 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也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 瘤排斥抗原(TRA)如MAGE1
2020/12/8
6
2020/12/8
7
2、肿瘤相关抗原 (Tumor assosiated
如AFP正常浓度: <20 ng/ml ➢异常浓度
antigen ,TAA ):
➢100-350 有可能是肝细 胞癌
子间接杀伤。
第一课件网在线
2020/12/8
15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避机制
(一) 肿瘤细胞方面: ❖ 肿瘤细胞的抗原缺失及抗原调变 ❖ 肿瘤细胞“漏逸”(sneaking through)。 ❖ MHCⅠ表达低下 ❖ 分泌免疫抑制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
IL-10等 ❖ 缺乏协同剌激分子 ❖ 肿瘤细胞抗凋亡 (二) 宿主方面:
第二十二章 肿 瘤 免 疫
( Tumor Immunology )
2020/12/8
第一课件网在线
1
发展史:
上世纪初(1909年Ehrich)研究者发现
从一个动物移植至另一动物的肿瘤,通常在
宿主体内仅生长很短的时间即被清除,设想
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与正常组织不同的抗原。
直到50年代科学家用甲基胆蒽诱发小鼠
➢ 诱导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可作为肿瘤免疫诊断和治疗的靶分子。
➢ 肿瘤抗原产生机制:
2020/12/8
4
肿瘤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
1 、 肿 瘤 特 异 性 抗 原 ( 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
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或只存在于某种肿 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新抗原。 也称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或肿 瘤排斥抗原(TRA)如MAGE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要求
❖ 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及分类 ❖ 掌握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机制 ❖ 熟悉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
第一节:肿瘤抗原与肿瘤的免疫原性
一、肿瘤的起源 tumor 与 cancer 组织来源分类:内胚层或外胚层 瘤 中胚层瘤 单细胞瘤
肿瘤发生的机制 ❖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功能的失调 ❖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的变异 ❖ 化学、物理因素诱导的癌变
➢ TAA无肿瘤特异性,只有表达量的变 化,如AFP和CEA。
肿瘤抗原的种类和特点
1.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特异性抗原 ❖ 特点:免疫原性较强,特异性高,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 特点:同一病毒诱发的不同组织或动物的肿瘤,均表达相
同的抗原,具有病毒特异性。 3.自发性肿瘤抗原 ❖ 特点: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免疫原性一般较弱。 4、胚胎肿瘤抗原 ❖ 特点:对自身宿主无免疫原性
❖ 1.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特异性抗原
❖ 化学致癌剂(如甲基胆蒽、氨基偶氮染料等)或物理辐射 (如紫外线、X-射线等)等可致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或使潜 伏的致癌病毒激活,由此诱发肿瘤并表达新抗原。
❖ 此类肿瘤抗原的特点是:免疫原性强、特异性强、高度 异质性。 同一种化学致癌剂或物理辐射诱发的肿瘤,在不同种系、 同种系的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其肿瘤抗 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各异。
甲胎蛋白
(alpha-fetoprotein,AFP)
➢ 为分泌性的胚胎抗原,在胚胎期 由胎肝和卵黄囊产生。
➢ 正常成人血清含量<20ng/ml ➢ 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显著升高,
是肝癌早期诊断、判断疗效、监 视复发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13
可编辑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是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 胞的抗原。
❖ TSA是通过动物的肿瘤移植排斥实验发 现和证实的,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 抗原(TSTA)。
肿瘤特异性抗原的发现和证实
(二)肿瘤相关抗原(TAA)
➢ 在正常细胞也有微量表达,只是在细 胞癌变时表达明显增加的一类抗原。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特点
❖ 无种系、个体和器官特异性,但具有病毒 特异性。由同一病毒诱发的肿瘤均表达相 同的肿瘤抗原,
❖ 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 由不同DNA病毒或RNA病毒诱导的肿瘤抗原,
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各异。
❖ 默克公司的4价6、11、16和18型人乳头瘤 病毒重组疫苗,商品名为Gardasil。本品是 首个有如下作用上市的疫苗:预防16和18型 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宫颈癌。
肿瘤免疫学基础
❖ 肿瘤免疫学:研究肿瘤的抗原性、机体对 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的免疫功能与肿瘤 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的免疫诊断 和免疫防治等的科学。
❖ 研究目标:①阐明宿主与肿瘤的免疫学关 系;②利用免疫反应实现对肿瘤的诊断、 预防和治疗。
学习内容
❖ 肿瘤抗原与肿瘤的免疫原性 ❖ 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 肿瘤细胞免疫逃逸机制
❖ 由于不同或相同理化因素诱导的肿瘤抗原间很少有交叉 成分,故难以用免疫学技术诊断和治疗此类肿瘤。
用化学致癌剂MCA诱发小鼠的肿瘤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 因病毒感染转化而来的肿瘤能够提供对宿主 而言是外源的肿瘤相关抗原
➢ EBV—B细胞淋巴瘤、鼻咽癌 ➢ HPV—宫颈癌 ➢ HLTV-1—T细胞白血病 ➢ HBV、HCV—原发性肝癌
多种病毒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病毒 乳头状瘤病毒 HBV和HCV
EBV 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
肿瘤 子宫颈癌
肝癌 B细胞淋巴瘤 急性T细胞白血病
病毒导致肿瘤细胞产生的原因
❖ 增加细胞突变的机会 ❖ 病毒携带的致癌基因整合于宿主细
胞基因组 ❖ 某些病毒(如HBV)的蛋白质抑制抑
癌基因的表达
病毒的致癌基因直接整合导致肿瘤细胞的产生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 原癌基因:直接或间接控制细胞增 殖与分化的基因。
❖ 抑癌基因:具有“监视”其它基因 突变,抑制肿瘤发生的基因。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功能失调导致肿瘤细胞 的产生
基因启动
抑制基因 异常启动
抑制基因突变
原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 正常细胞
原癌基因 瘤变细胞
病毒感染与肿瘤细胞的产生
❖ 多种病毒与肿瘤的发生相关 ❖ 病毒导致肿瘤细胞产生的原因
❖ 某些自发性肿瘤抗原是由所谓“沉默基因 (silent gene)”在细胞恶变时表达(如黑色素 瘤抗原MAGE1~MAGE-12等)。
4、胚胎肿瘤抗原
➢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 ➢ 在胚胎发育期由胚胎组织产生的正常成
分,出生后逐渐消失,或仅表达微量。 当细胞癌变时,此类抗原可重新合成, 在肿瘤细胞表面大量表达。
3.自发性肿瘤抗原
❖ 自发性肿瘤是指一类无明确诱发因素的肿瘤.迄今 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人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
❖ 突变的基因产物 自发性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 可能为突变基因的产物,包括癌基因(如ras等)、 抑 癌 基 因 ( 如 p53 等 ) 的 突 变 产 物 以 及 融 合 蛋 白 (如bcl-abl等)。
解产物 4.隐蔽状态的抗原表位暴露 5.多种膜分子的异常聚集 6.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肿瘤抗原的种类
➢ 肿瘤抗原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 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 肿瘤特异性抗原 (tumor-specific antigen,TSA) ➢ 肿瘤相关抗原 (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 根据肿瘤的诱发因素分类 ❖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自发肿瘤抗原和胚胎抗原 (fetal antigen)
病毒基因
宿主细胞基因 正常细胞
瘤变细胞
二、肿瘤抗原
第一节 肿瘤抗原
➢ 肿瘤抗原(tumor antigens)
➢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 以及过度表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 肿瘤抗原是肿瘤免疫学诊断和治疗 的重要靶分子。
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
1.细胞癌变过程中合成了新的蛋白质分子 2.基因突变或重排使正常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 3.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的特殊降
28
癌胚抗原(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