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岩古镇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9年3月下半月刊贵阳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高丽泉在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中,历史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之间有着很大的矛盾,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遭受到较为严重的损害和破坏。

目前,在许多古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开发上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必须尽快解决。

本文全面阐述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基本情况,客观分析了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遇到的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青岩古镇历史人文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提供借鉴。

一、青岩古镇基本概况青岩古镇,是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地处贵阳南部山地中的平川之中,古镇原有牢固城墙围合,且有城边险峻五峰的维护。

青岩古镇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是一座因军事城防演化而来的山地兵城,素有贵阳“南大门”之称。

其是贵阳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人文历史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颇具魅力。

古镇中人才辈出,涌现出不少历史名人,如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等。

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和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

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李克农等革命前辈及其家属均曾在青岩秘密居住,青岩古镇还是抗战期间浙江大学的西迁办学点之一。

青岩四面环山,北有狮子山、簸箕山为靠,南有后坡寨与马鞍坡(为两小山)为案,东西有大苗山、笔架山等,其外有玉带河环绕,古镇东西两门均处于两山之间,其东门位于苗佬坡与关山坡之间,西门位于下寨山与黄家坡之间,这种“两山夹一门”的古镇现在很少见,所以,选址的成功造就了青岩的长盛不衰、文人辈出、商业繁荣。

在战乱年代,连寺庙都不能幸免于难,而青岩却因地理位置的特殊而保存完好。

二、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分布情况青岩古镇人文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开发现状见表1。

三、青岩古镇历史人文资源的开发概述(一)青岩古镇总体开发概述在2017年2月25日,青岩古镇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青岩古镇的开发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过商业化下的旅游资源——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例

过商业化下的旅游资源——以贵州省青岩古镇为例
1.树立正确的资源定位 作为贵州省少有的人文旅游资源,做好青岩古镇的定位尤 为重要。青岩古镇以建筑文化民族文化丰富、历史积淀厚重、 人与环境和谐、民风民俗多彩而著称。2005年9月被建设部授 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镇,其文化资 源的保护就尤为重要,仅仅侧重于旅游商品经济的开发是很片 面的,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重点在于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 对于青岩古镇这样的历史文化名镇来说,仅仅侧重于发展商品 经济是对青岩古镇这一文化资源的巨大浪费。古镇的佛教、道 教、儒教、基督教、天主教文化可以大做文章,充分开发现有 资源,吸引周边省市的各教信徒来此膜拜,交流。深入挖掘现 有的旅游资源,恢复其原有的风貌。 2.引导当地居民的合理发展 青岩古镇的文化保存不易,这不仅是因为原本定位的不明 确,正在于当地居民的不合理利用。青岩古镇的民居经过现代 技术的修葺以后已经不再是原有的面貌,其原有的文化底蕴也 已消失殆尽。对于古镇资源不合理的利用,也使得原有的价值 不复存在。当地居民在进行旅游商品的经营时应当明确,旅游 者来此是在“古镇”的前提下,要想保证客源,必须要是游客 来次获得充分的享受。避免对于古镇面貌的破坏和重塑,尽量 避免对资源的重建,迫不得已要对古镇的资源经行重塑时,必 须要做到“修旧如旧”。同时,要在“古”上做文章,凸显古 镇的文化内涵。当地居民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和宣传者,要对古 镇的历史有所了解,使游客了解古镇,体会古镇的文化,才能 够使游客产生在古镇游览的兴趣,增加青岩古镇的重游率。保 证了古镇的商品经营着的充足客源。 3.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 政府部门作为青岩古镇的管理部门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 利,真正做到对青岩古镇的监督、维护、保护。青岩古镇的经 营者为了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必然会在保护资源和争取利润发 生矛盾时倾向于利润的争取,这就必然造成对资源的破坏。政 府部门作为调控者,应当做好监管工作,一切以保护为重,一 切的发展必须以保护资源不受损害为前提。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

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青岩古镇调研报告总结青岩古镇位于中国四川省重庆市南川区,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岩古镇的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及文化特色,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青岩古镇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古镇内有众多建筑物保存完好,包括传统的民居、庙宇和玩船场等。

同时,古镇周围还有山水相映的自然景观,如青岩山和激流勇进的清水江。

这些资源为古镇的旅游开发提供了很大的潜力。

其次,古镇的文化特色独特。

青岩古镇历史悠久,保持着传统的川东民居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

在古镇内,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民俗文化表演和手工艺制作,如川剧变脸和剪纸等。

这些文化特色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青岩古镇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镇内的基础设施亟需改进。

目前,古镇的交通条件欠佳,缺乏便捷的、安全的交通工具,这对游客的到达和游览造成了不便。

其次,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酒店、餐饮和导游等服务设施与古镇的潜力不相符。

最后,青岩古镇需要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虽然古镇目前在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文物被损坏或者流失的情况。

为了促进青岩古镇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加强古镇的交通建设。

政府应该投资改善古镇的交通网络,提供更方便的公共交通工具,引导游客的到来。

其次,提高古镇的旅游服务水平。

政府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到古镇投资,建设更多的酒店、餐饮和旅游服务设施,提高古镇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最后,加强对古镇的文化遗产保护。

政府应该加大对古镇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同时提高游客的文化素质,加强对古镇的保护意识。

总之,青岩古镇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和加强文化保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古镇的旅游吸引力,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古镇居民旅游参与提升策略研究——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古镇居民旅游参与提升策略研究——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

图1 参与意愿调查结果由此可见,一半多的居民都有较为强烈的参与旅游发展的本地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0(0%)3(5.77%根据表1的数据分析,总体来说,发展旅游业使古镇经济和古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提升了本镇的社会知名了古镇卫生状况,提高了古镇内的社会治安水平,发展旅游业利大于弊。

当然,也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如使居民之间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优良传统明显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本镇交通和人口过度拥挤,破坏了社区的宁静环境等。

二、青岩古镇居民参与旅游影响因素(一)缺乏旅游教育培训,居民参与技能水平低青岩古镇民俗文化开发的主体也就是居民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还有待提高。

古镇的旅游项目多为传统观光模式,经营模式相对滞后,没有让游客亲身去体验到古镇的魅力和内在的价值。

而当前青岩古镇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方式十分雷同,比如,相邻的民族工艺品商铺特别多,且商品也都一样,这就使商户们进行激烈的竞争,甚至会演化成恶性竞争。

从访谈中了解到,青岩古镇居民参与人数并不是十分理想,并未达到全民参与,一些居民外出务工,未在学校就读的青少年也并未参与到本地的旅游发展中,多数跳出青岩从事一些其他工作。

真正参与青岩本地旅游发展的居民大多是30~60岁的人群,而已参与的本地居民主要从事基础的旅游服务而且服务技能较低,青岩古镇居民主要以餐饮的方式参与旅游,而且80%的参与餐饮行业的从业者招牌主打青岩猪脚和鸡辣椒。

居民参与面较低,真正参与到对本地旅游的规划开发和决策的居民只是少数。

通过调查了解到,居民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政府、旅游企业及居民委员会对居民的旅游技能培训力度也不够,进行相关培训的往往是旅游企业人员较多,古镇居民参与真正旅游培训的人少之又少。

是否参与过旅游方面的培训调查结果如下:34.62%的人表示参与过旅游方面的培训,而65.38%的人表示未参与过旅游方面的培训。

而根据我们的访谈内容及查阅的相关政府组织机构开展的旅游培训记录:参与培训的居民多为在旅游公司从事后勤杂务的相关工作人员,或是在景区从事清洁工作的环卫人员的常规公司培训,古镇内从事自主旅游活动经营的居民基本上从未参与培训。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案例分析——青岩古镇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复兴案例分析——青岩古镇

“点”的保护
指对古镇内的历史建筑、文化古迹、革命 遗址、有特色的典型民居的保护。
结语
洪武六年,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在驿道上设 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 史称“青岩屯”。 洪武十四年,“青岩屯”逐渐发展成为军民同驻的“青岩堡”。
概况
• 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一 座建于600年前的军事古镇。除了是 当地有名的旅游景区,同时也是独具 特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位于贵 阳南郊29公里,全镇总面积92.3平方 公里,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全 镇人口接近3万,其中镇内人口近8千。 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占了人口总 是的32%,农业人口2.3万,占总人 口的85%。
古镇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1. 山水格局的整体保护 古镇格局是古镇物质 空间构成的宏观体现, 是古镇组成要素和古 镇风貌特色在宏观整 体上的反映。保护好 继承山水古镇的格局, 强化环古城山水绿化 带与古镇结构的关系, 强化道路和河道的走 向、古镇的主要建筑 群位置以及外部空间。
2.保护定位、范围的划分
规划原则
1、集约发展和控制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既要遵循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基本原则,又要适度控制土地使用 强度,避免新城高强度的开发对古城城的压迫和对城镇整体风貌和空 间环境的破坏。 保证新城在建筑体量、空间尺度等方面和古镇取得和谐统一的关系。
规划原则
2、稀化人口、改善环境,体现"以人为本" 的原则 进一步疏解古镇人口,优化古镇功能, 改善原住民的居住条件,努力营造更高品质 的生活和旅游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古镇布局特点
古时建筑匠人们善于观察 并利用地理形势。在古镇 的选址、布局和建设中, 利用自然环境,因地制宜, 建造了极具地域特色的青 岩古镇,既形成了较为完 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又为 道路、住宅、集市留出了 实用空间,整座城的设计 不仅保持了我过古城镇建 筑风貌特点,更产生了规 范、严格、明确功能与效 用。

青岩古镇景区基本情况

青岩古镇景区基本情况

青岩古镇景区基本情况一、基本概况青岩古镇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贵州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素有“南部要塞”、“筑南门户”之称,2014年度,被评为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十佳旅游景区”,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整个景区把人文景点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跨越古代、近代、现代600多年,把明清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国时的风土人情、抗战史实、名人轶事,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变革、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如史诗般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二、交通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1、交通区位优势。

青岩古镇景区规划总面积约5.8平方公里,距贵州省会城市贵阳市中心29公里,位于省会城市1小时经济圈内,发展旅游产业的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青岩镇进一步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步伐,提高青岩旅游可进入性。

2014年,在原先建设的基础上,青岩古镇以贵州省第九届旅发大会的召开为契机新建和改造5条道路(即青燕线、北部环线、东早线、田园南路、桐惠线总长约23公里),优化青岩旅游的时空距离,景区的可进入性得到极大增强。

2、旅游资源优势。

青岩古镇旅游资源禀赋优越,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吸引力,景区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分布集中,旅游资源丰度较高,并有一定的规模。

景区旅游资源覆盖全部8个主类,31个亚类中的21个,155个基本类型当中的51种,并且聚集了数量众多的旅游资源单体,成为主题明确、特色突出的旅游景区。

整个景区以青岩古镇核心区域为中心,向周边田园风光区、文化娱乐产业项目和大型旅游综合服务区辐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

多年的精心保护,使青岩古镇景区完整性较好。

明清建筑、文物景点、店铺等各种单体及整体布局、街道风格保存完好,建筑风格与布局统一。

经过连续投资与建设,景区风貌逐渐恢复,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升。

随着青岩古镇西街、东油榨街、青岩书院恢复、古镇游步道等项目的后续开发,使青岩古镇的军事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展示。

青岩古镇的详细介绍

青岩古镇的详细介绍

青岩古镇的详细介绍
青岩古镇,坐落于青岩县乡村,是一个拥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古镇。

它有着淳朴和谐的乡村景色以及精致精巧的街巷古镇建筑,深受游客们的喜爱和追捧。

一、古镇历史
青岩古镇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据考证,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也就是十一世纪初期。

至今已有近一千个公元历史,可以见证它历史的悠久和古老。

在漫长的历史时光里,它仍然保存着优良的木构建筑,这给青岩古镇留下了它独特的魅力。

二、古镇景色
由于历史悠久古老,青岩古镇四季都有着众多的景色以及种类丰富的特色建筑,游客来到青岩古镇都会被它奇特的风貌迷住。

当穿行在这里的街巷里,看到古拙的屋舍搭建而成的蜿蜒的小巷,望向意境非凡的木构建筑,把握住时光,当下传递出百年前的老派乡村风情,让人感受到岁月静好的心情。

三、古镇文化
青岩古镇的古建筑风貌不仅发人叹为观止,其内部的文化内容更是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精髓。

走进这里,可以深入体验他们悠久未变的民俗文化,感受一处没有繁华喧嚣的历史宝藏。

而每逢节日,人们都会以传统服饰、演奏传统乐曲,来表达他们古老民族的淳朴文化。

四、古镇服务
许多游客来到这里,都可以得到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当地旅行机构,他们不仅可以给游客们提供全面的旅游历史介绍,还可以安排体验古镇生活的乐趣,比如烹饪当地古老美食,体验乡间古朴园林文化、传统工艺等,来感受当地最纯正的风土人情。

让游客们有着一次难忘的旅行和亲身社会体验。

总之,青岩古镇是一个既有着淳朴传统乡村风貌,又保存着精致的游廊街巷的绝佳去处,让游客们感受到历史的熏陶,体验真正本土的文化氛围。

青岩古镇人群调研报告

青岩古镇人群调研报告

青岩古镇人群调研报告青岩古镇是一座位于中国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的历史文化名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青岩古镇的人群特征、生活方式以及对古镇发展的期望。

本报告将对调研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

一、人群特征通过对青岩古镇居民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进行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青岩古镇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年轻人相对较少。

其次,该古镇的人口性别比较均衡,男女比例相差不大。

最后,从职业上来看,古镇居民以农民和传统手工艺者为主,也有部分人从事旅游服务业。

二、生活方式青岩古镇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社区,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仍然保持传统的农耕生活,以种植作物和养殖动物为主。

此外,古镇周边的山区对于农民来说也提供了丰富的采摘和捕捞资源。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比如开设农家乐、民宿和销售特色手工艺品等。

三、对古镇发展的期望通过与古镇居民进行深入交流,我们了解到他们对古镇发展的期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居民希望古镇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保留其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

其次,他们希望古镇能发展旅游业,提升旅游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

另外,居民还希望古镇能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最后,有些居民希望古镇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居民的经济状况。

综上所述,青岩古镇的人群特征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人为主,职业以农民和手工艺者居多;生活方式上,以农耕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从事与旅游有关的工作;对古镇发展的期望主要包括保护古镇、发展旅游业、丰富文化活动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等。

通过对这些特征和期望的分析,可以为古镇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
3.现代人文吸引物:
包含了近两年形成 的南街、北街自由 买卖青岩特产的购 物旅游地段、青岩 特色饮食、土特产; 观音会、春节花灯、 桐木岭跳场等节庆 活动。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
4.抽象人文吸引物:关于周渔璜的民间
传说;《请佛歌》等宗教曲谱;游百病等 特色民俗;班土司父子、袁大鹏、赵国澍 及其家族、赵状元的故事、平刚生平、张 仙老祖的传说、《桐野诗集》、关于青岩 研究的有关典籍、书籍等,构成了正统渠 道与民间传说相互补充的历史人文资源。
6/4/202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4. “活生生”的小镇形象给人以亲切和谐之 感。
6/4/2020
6/4/202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5.地道的地方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6/4/2020
6/4/202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规划设想
6/4/2020
6/4/2Leabharlann 20青岩古镇现状分析——古镇概况
青岩镇共有17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131 个村民小组、86个自然村寨,6975户,青 岩镇2005年总人口为30337,人口密度328 人/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2%。 镇域城市化水平24.05%。共有企事业单位 56个,职工2200人。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
5.影视外景拍摄常用场地:青岩古
镇还是影视外景拍摄的常用场地。电 视剧《情系此山中》、《六马兄妹》、 《秘密使命》及电影《长征》、《寻 枪》、《徐霞客》等,都曾在此拍摄。 这是古镇可开发利用的另一类旅游资 源。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1.多元文化融合现象增添了游客探寻古镇渊源的
青岩镇行政区面积92.28平方公里,城镇建 成区面积0.69平方公里,原古城墙内国土面 积0.3平方公里。古镇城区由东关、东街、 西街、南街、北街五个居委会及南街、西 街、北街三个村委会组成,城区人口9897 人。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古镇概况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龙泉寺)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古镇概况
青岩镇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距
贵阳市南郊29公里,地处东经106度37分— 109度44分,北纬26度17分—26度23分,南 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8公里,海拔1060~ 1200米,东接黔陶乡,南与惠水县接壤, 西与燕楼、马铃乡相连,北邻花溪,是贵 阳通往惠水、罗甸、广顺等地的交通咽喉, 也是花溪区南部的农村商品集散地。
青岩——“活着”的贵州人文博物馆 和美青岩,天人合一的贵州文化盛典 人文青岩,和合之美
所以我对该古镇进行形象标识设计 设计一个代表该地区文化特点和旅游特色
的标识。
6/4/2020
魅力。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2. “石头城”古镇风貌保存较完好。
6/4/2020
6/4/2020
6/4/202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评价
3.少数民族风情增添了古镇的人文魅力。
6/4/2020
6/4/2020
6/4/2020
6/4/2020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状元故居)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状元故居)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万寿宫)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赵公祠)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景点(邓颖超母亲居地)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
贵州省贵阳市青岩古镇现状分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城市规划 祁桂芝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古镇概况
青岩,始建于明朝洪武11年(公元1378
年),为贵州省四大历史文化古镇之一, 1992年评为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5 年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入围央视“魅 力中国!魅力名镇” 25强。
1.自然旅游资源:
包含了山地景观、 喀斯特洞穴、局部 构景河段、自然泉 流、舒适气候、风 景林、古树名木、 自然地标景段等。
6/4/2020
青岩古镇现状分析——旅游资源
2.古代人文旅游资 源:包含了遗址、遗
迹景元、军事防御体 系遗址、宗教建筑群、 名人陵墓、传统民居 群、历史街区、田园、 独立聚落、历史纪念 地(物)、殿堂、楼 阁、石塔、牌坊、碑、 古桥、古井等,构成 了一个小而全的人文 旅游资源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