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14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三下《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唱:夏夜美丽的黄昏》是苏少版音乐三下的教学内容,歌曲以五线谱的形式呈现。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五线谱的记谱方式,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歌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演奏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唱:夏夜美丽的黄昏》。
2.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对五线谱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增强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唱:夏夜美丽的黄昏》的歌词、旋律,能用正确的音准、节奏演唱。
2.教学难点:五线谱的识谱能力,对歌曲中音高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指导。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感受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
4.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个别指导。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五线谱等。
2.钢琴:用于教学示范和伴奏。
3.图片、视频资料:展示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
4.分组标志:用于学生分组演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播放夏夜美丽的黄昏景色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老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五线谱。
然后,老师用钢琴弹奏歌曲,学生跟随老师学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相互纠正、指导。
老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纠正发音、音准等问题。
4.巩固(10分钟)老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唱,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五线谱) 唱:夏夜 美丽的黄昏-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夏夜》一、教学内容学唱《夏夜》,并配合双声部的演唱。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自然、有感情的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体验三拍子音乐带来的美感。
学唱《夏夜》,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感受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指导学生用天真、纯朴的情感来演唱歌曲。
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感受、体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学唱歌曲。
2、学唱《夏夜》,通过欣赏歌曲,学生能感受歌曲的不同演唱形式。
四、核心问题用天真活泼的声音演唱《夏夜》,并配合二声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双响筒六、教学过程1、学生跟着音乐《奥尔夫身体音阶歌》进入教室。
2、出示有声(夏夜的三)图片,师生讨论图片的内容,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播放段音乐,请小朋友们选择最能描绘这幅图画的音乐生:第三段3、猜谜语谜面:夏夜里 | 谁提来 | 一盏一盏小灯 | 笼 - - |小灯笼 | 像星星 | 一闪一闪亮晶| 晶 - - |提示:那—不是 | 灯 - - | 也 - 不是| 星—— |最后的提示:那是小小的 | x x x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答案:那是小小的 | 萤火虫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4、萤火虫高高低低的,漫天飞舞,让我们唱出它们的位置,用科尔文手势。
Sol mi do mi do sol*5、谜语也是一首谜语歌,教师范唱。
萤火虫漫天飞舞,飞到了一些字的后面,充当休止符的意思。
6、分段教授谜面:夏夜里 | 谁提来 | 一盏一盏小灯 | 笼 - - |小灯笼 | 像星星 |一闪一闪亮晶| 晶 - - |学生看谱回答乐曲的调性调号,看谱演唱。
提问:乐曲的一二两句有什么联系生:一二小节相同,三四小节不同。
“同头换尾”提示:那—不是 | 灯 - - | 也 - 不是| 星—— |演唱歌歌谱加入歌词,加上动作。
答案:那是小小的 | 萤火虫 | 飞到东来飞到 | 西 - - |演唱歌歌谱加入歌词,加上动作。
唱:夏夜 美丽的黄昏-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唱:夏夜美丽的黄昏-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唱歌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情感体验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歌曲《夏夜美丽的黄昏》。
三、教学过程1. 歌曲欣赏与感受首先,老师可以播放的录音或视屏,让学生先体验歌曲的整体效果和氛围,让学生对这首歌有一个大概的感性认识。
2. 歌曲学习1.先让学生依据歌曲的节奏,轻拍左手,体验歌曲的节奏感,了解歌曲的节奏特点和脉络。
2.逐字逐句地学习歌词,与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意境、音乐表现手法,并进行适当的讲解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3.唱歌练习,根据歌曲的情感和旋律,分段练唱,加强对歌曲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进行表情面部肢体动作辅助,增强舞台表现力。
4.组合练习,让学生在合适的分组里面,协作合唱,同时培养学生的团战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歌曲表演实践1.整合歌曲表演细节:指导学生每节歌曲表演中的动作、情感和声音的正确运用,以提高歌曲表演的风格化和专业化。
2.进行小组表演,让学生在同龄人之间进行展示表演,加强学生自信和表现力的提高,并进行合适的点评和评估。
4. 知识点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的知识点:1.歌曲的基本韵律和节奏;2.歌曲的歌词和依据歌词展现的大体情感;3.歌曲表演细节和表现技巧;4.合作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完成以下的任务:1.在合理的时间内尽可能的熟悉和熟练掌握歌曲;2.增强学生对歌曲基本韵律和节奏的理解和掌握;3.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舞台表现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1.通过平时的听觉练习和家庭作业考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2.观察学生在合唱时的声乐和表现技巧是否得当;3.通过表演的现场展示和点评,对学生的表演作品进行评估和改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已经达到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学生的音乐素养、表现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苏教小学音乐三下《8星星点灯》word教案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美丽的梦神》唱:《夏夜》动:用色彩表现音乐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轻盈、可爱的萤火虫形象。
并能背唱这首歌曲。
2、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美术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赏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与体验;并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控制,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彩颜料、画笔、纸、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多媒体画面:迷人的夏夜,轻柔的小夜曲,时时还有清脆的蛙鸣声,蛐蛐声……)师:同学们,在迷人的夏夜里,谁在婉转歌唱?生:青蛙、蟋蟀、……师:有一种小昆虫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多媒体展示)谜语: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它是什么?生:荧火虫(多媒体画面:一只只萤火虫,闪闪烁烁在画面飞过)二体验情感,歌曲教学。
师:有一个钟维国叔叔把这首谜语改编成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唱的?(播放歌曲)1、视听吟唱,走近歌曲师:这些小朋友的歌声真是太美妙了,他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生:有两个声部演唱,是合唱2、联系生活,学习歌曲师:同学们,萤火虫怎样发光?生:一闪一闪,时亮时暗师:那你能把歌曲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大歌谱:八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处闪烁几次)生:像萤火虫在闪烁师:哪些地方是表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漫天飞舞的情景?生:①引导学生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提示:高低两声部接唱处的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要处理准确)②听音乐用“”经声模唱旋律,感知音高(播放伴奏音乐,教师同时用音乐棒在电子五线谱板上指出旋律的进程,帮助学生准确感受音高)③学习演唱歌词3、体验情感,表现歌曲。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动:我的编创1(小星星变奏曲)综合表演(夏夜)我的编创2》D1

0 0 0 ▏ 0 0 0 ▏ 0 0 0 ▏ 03 3 6 5 ▏
啊 小灯 笼
5 0 3 0 1 0 ▏3 0 1 0 5.0 ▏ 6 1. 6 1. 6 3 ▏ 2 - - ▏
小 灯 笼 像 星 星 一闪 一闪 亮晶 晶
.
张 俊词 鲍元恺 曲
0 0 0 ▏0 0 0 ▏ 0 0
.
小 灯 笼 像 星 星 一闪 一闪 亮晶 晶
▏
3 - 56 ▏6 - -
那 不是 灯
也
▏ ▏1 不是 星
▏ 0 6 .6 3. 2 ▏
23
▏
3
啊
亮晶 -
晶 -
▏
▏0 56 6 ▏
▏0
不是 灯
3 3 5 1 1 ▏3 0 5. 0 1 0 ▏ 5 .6. 5 .6 . 5 .2 ▏ 1
那是 小 小的 萤 火 虫 飞到 西来 飞到 东
4 4
改变旋律编创《小星星变奏曲》
1 1 5 5 | 6 6 5 ̶ | 4 4 3 3 | 2 2 1 –|
5 5 4 4 | 3 3 2 ̶ | 5 5 4 4 |3 3 2 –|
1 1 5 5 | 6 6 5 – | 4 4 3 3|2 2 1 ̶ ‖
1 · 3 5 1 | 6 ·பைடு நூலகம்16 5 ̶ | 4 · 5 3 1 | 2 2 1· 0 |
5 5 4 4 | 3 3 2 ̶ | 5 5 4 4 |3 3 2 –|
1 1 5 5 | 6 6 5 –| 4 4 3 3 | 2 2 1 ̶ ‖
1
=
C
4 4
改变节奏编创《小星星变奏曲》
1 1 5 5 | 6 6 5 ̶ | 4 4 3 3 | 2 2 1 –|
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8单元《唱:夏夜 》教学设计

夏夜教学内容:唱:《夏夜》教学目标:1.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轻盈、可爱的萤火虫形象。
并能背唱这首歌曲。
2.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美术的有机整合,学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赏互动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并用色彩和线条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与体验;并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控制,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难点.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1.(多媒体画面:迷人的夏夜,轻柔的小夜曲,时时还有清脆的蛙鸣声,蛐蛐声……)师:有一种小昆虫,他们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独特而的风景,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多媒体展示)谜语:生:荧火虫师:是的,在夏夜里有一群可爱的萤火虫,他们一会闪闪烁烁、一会又漫天飞舞,看老师忍是怎么模仿萤火虫在夏夜里飞舞的!2.感受音乐,跟音乐律动师:老师邀请小朋友跟我来模仿萤火虫飞舞,(第二遍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跳)师:老师是用什么动作模仿萤火虫闪烁和漫天飞舞的呢师:让我们再来模仿一次。
二、体验情感,歌曲教学。
1.学习第一乐句:师:可爱的萤火虫听说我们今天要开音乐会,也想来参加,它们正唱着歌飞来呢让我们观察它们的飞行路线是怎的(出示第一乐句歌谱)生:闪闪烁烁、漫天飞舞a.先听老师唱歌谱,第二遍请学生在最后一个长音处演唱并加上科尔文手势。
b.生跟琴模唱乐谱,注意长音处加上科尔文手势。
2.学习第二乐句师:我们的声音真美妙又吸引到了一些萤火虫飞过来(出示第二乐句歌谱)师:它们依然是怎么飞来哒我们发现他们闪烁的地方和第一队是一样的,我们直接唱一唱,注意了他们此时漫天飞舞的高度发生了变化,飞低了!c.听老师唱一唱歌谱,生在心里默唱。
d.生跟琴模唱乐谱,注意长音处加上科尔文手势。
e.让我们把这两条旋律连起来唱一唱。
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音乐教案教学设计

苏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星星点灯音乐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星星点灯》中的歌词和曲调。
2.能够简单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
3.能够用手鼓伴奏唱歌并掌握合拍。
二、教学重点1.歌曲《星星点灯》的歌词和曲调。
2.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的音乐技巧。
3.合拍演唱,掌握合拍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歌曲的前奏和间奏的音乐技巧。
2.合拍演唱,掌握合拍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星星点灯》。
2.播放歌曲,并让学生跟着唱。
2.乐理知识讲解(10分钟)1.教师介绍“前奏”和“间奏”的概念。
2.向学生演示前奏和间奏,并解释其作用。
3.小组讨论,让学生自行总结出前奏和间奏的特点。
3.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20分钟)1.教师向学生演示前奏和间奏的演奏方法。
2.让学生分组演奏前奏和间奏。
3.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奏前奏和间奏,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演奏方法。
4.合拍演唱(1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合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合拍的重要性。
2.向学生演示如何用手鼓伴奏歌曲并掌握合拍。
3.让学生分组合拍演唱,并互相检查。
5.总结(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让学生自行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并作出反思。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歌曲《星星点灯》的歌词和曲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简单演奏歌曲的前奏和间奏,并能够用手鼓伴奏唱歌并掌握合拍。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仍存在着合拍不准、漏拍等问题,需要加强训练。
另外,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需要更注重学生的互动与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苏教小学音乐三下《8星星点灯》word教案

第八单元星星点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听:《美丽的梦神》唱:《夏夜》动:用色彩表现音乐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富有表现力的声音通过合唱的形式表现轻盈、可爱的萤火虫形象。
并能背唱这首歌曲。
2、通过音乐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与美术的有机整合,使学生在歌曲演唱和欣赏互动中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能用色彩和线条自信地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歌曲中富有特色的节奏及音高进行感知与体验;并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控制,有表情地歌唱。
2、调动学生参与音乐体验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个性,不断提高对音乐的感悟能力。
3、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人文素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五彩颜料、画笔、纸、钢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谜语导入。
(多媒体画面:迷人的夏夜,轻柔的小夜曲,时时还有清脆的蛙鸣声,蛐蛐声……)师:同学们,在迷人的夏夜里,谁在婉转歌唱?生:青蛙、蟋蟀、……师:有一种小昆虫在夏夜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多媒体展示)谜语:夏夜里,谁提来一盏一盏小灯笼?小灯笼,像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
那不是灯,也不是星,那它是什么?生:荧火虫(多媒体画面:一只只萤火虫,闪闪烁烁在画面飞过)二体验情感,歌曲教学。
师:有一个钟维国叔叔把这首谜语改编成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是怎么唱的?(播放歌曲)1、视听吟唱,走近歌曲师:这些小朋友的歌声真是太美妙了,他们是以怎样的形式来演唱的?生:有两个声部演唱,是合唱2、联系生活,学习歌曲师:同学们,萤火虫怎样发光?生:一闪一闪,时亮时暗师:那你能把歌曲中表现萤火虫一闪一闪的节奏找出来吗?(多媒体出示大歌谱:八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处闪烁几次)生:像萤火虫在闪烁师:哪些地方是表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漫天飞舞的情景?生:①引导学生分声部按节奏朗读歌词(教师提示:高低两声部接唱处的八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要处理准确)②听音乐用“”经声模唱旋律,感知音高(播放伴奏音乐,教师同时用音乐棒在电子五线谱板上指出旋律的进程,帮助学生准确感受音高)③学习演唱歌词3、体验情感,表现歌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三年级下册《星星点灯唱:夏夜美丽的黄昏》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
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美丽的黄昏》
一、教材分析:
《美丽的黄昏》是一首四三拍的欧美歌曲,由三个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六小节,歌曲短小而优美,通过简练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以及人们的一些动态表现过程,给人雅致、休闲的感觉。
第二乐句是对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第三乐句用“do”的同音反复来模仿美妙的钟声。
这首歌曲不是单纯的轮唱歌曲,轮唱部分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要求,所以在轮唱中又有合唱,那么我的教学重难点自然是三度模进的感受,以及通过轮唱来体验三度叠置的二声部合唱效果。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黄昏下天空、教堂、钟声所呈现的宁静的画面感以及三度叠置和声所带来的和谐、雅致、悠闲的意境。
2、学生能用优美、和谐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3、明确双声部的进行,学习三度叠置的二声部轮唱,感受美妙的和声效果,焕发对多声部音乐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三度模进的感受、体验
2、二声部轮唱,体验和声带来的美妙音效。
四、设计理念:
《美丽的黄昏》这首歌曲是继《白鸽》之后出现的又一首轮唱歌曲,但同时这首歌曲在轮唱部分又有比较严格的三度叠置的和声效果,所以较《白鸽》又上了一个层次。
纵观小学教材中的合唱教学,这首歌曲正好处于过渡阶段、承前启后。
根据课标的教学原则与理念,我以绘黄昏——赏黄昏——唱黄昏——表黄昏为路径展开教学,利用情景再现、体态律动表现、感受旋律乐句之间的变化与音高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