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测试卷讲评
高三语文第二次周测讲评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闺情的词作。上片通过写景表现时 光的流逝,来烘托心中的闺思。下片通过人物行为 表现对心上人的思念,情感委婉、真实。 上片从分手的时候写起:“去时梅萼初凝粉,不 觉小桃风力损。”“萼”,花萼,花瓣下的一圈绿 色小片。“初凝粉”,指花蕾刚开始孕育,在花萼 中呈现出雏形。“小桃”,桃花的一种,开花在旧 历正月,梅花开后。“损”,伤。这里指桃花被风 摧残而凋谢。这两句是说:分手的时候,梅花刚要 长出花蕾,不知不觉小桃花也已经凋谢。“梨花最 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梨花在清明前后开 放。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清明。”这两句是说:开花最晚的梨花都已经凋落, 你因为什么事耽搁还确定不了归来的日期?上片三 折而下,写心上人久不归来,闺中人相思日重。
审题与立意
这则材料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讲的就是三 个不同的家庭对待别人无偿捐助的三种态度。材料要求是 自选角度,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立意。 从捐助人富翁的角度来看,他白手起家,成了富翁, 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可以写他富贵不忘本,赞扬 他行仁义之行,做仁义之事,行德积善,精神可嘉。
对于美术班来讲,最重要的是基础题和作文。 翻阅两个班试卷后发现,本次考试21、22班两 个班除了基础题(选择题)和文化班差距较大之 外(解决方案就是多做题,多做错题集),作文 差距也很大,我们作文得分大多在45分左右,而 文化班作文大多在55分左右。本次作文得分在 50分以上的有: 21班:尚晓龙(50)严皓(50)、戚家伟(53) 陈超(51)张前(50)黄杰(50)刘玮(50) 丁磊(56)刘威(52)李志(54)田超(50) 刘季丽(50)蒋秋云(50)李叶涵(50) 22班:胡静(50)孙兰兰(53)万妍(50)刘文 亚(54)叶荣荣(50)李萌(50)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汇总6篇教案对于教师是非常必要的。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教案标题: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教学目标:1. 分析高三语文试卷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和易忽略的知识点;2. 提供有效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试卷得分;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高三语文试卷;2. 教师准备的试卷答案和评分标准;3. 教师准备的讲评PPT或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2. 提问学生对于高三语文试卷的感受和困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二、分析试卷(15分钟)1. 教师将试卷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行阅读和批改。
2. 教师通过投影或板书的方式,展示试卷中学生常犯的错误和易忽略的知识点。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并与学生一起找出解题的技巧和策略。
三、解题技巧和策略讲解(20分钟)1. 教师结合试卷中的具体题目,讲解解题技巧和策略。
2. 教师通过示范和解析典型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3. 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四、学生练习(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指导,自行完成试卷中的部分题目。
2. 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五、学生分享和讨论(15分钟)1. 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解题过程中的疑问和困惑,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强调学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学生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做高三语文试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2. 提供更多的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3. 组织模拟考试和讲评,帮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度;2. 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和解题过程;3. 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高三语文试卷的出题特点和考察重点。
2.掌握高三语文试卷的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3.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讲评的试卷为高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具体内容如下:1. 选择题选择题共30道,每道题目有四个选项,其中包括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两部分。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共20道,每道题目有四个选项,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共10道,每道题目有四个选项,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5道,包括阅读理解、作文等题型,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次讲评采用讲解、分析、解题演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试卷出题特点和考察重点,掌握解题技巧和答题方法。
1. 选择题部分单项选择1.第1题:根据句意和语境,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根据句意和语境,理解“不可避免”的含义,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第5题:下列各句中,加粗部分的语言文字表达最为准确、得体的一项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根据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得体性,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完形填空3.第11题:根据短文内容,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整体理解和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根据短文的内容和语言文字的连贯性,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2. 非选择题部分阅读理解4.第31题: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需要学生根据短文的内容和问题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作文5.第36题:根据所给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解析:本题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学生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思考,写出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周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语文周测一、现代文的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文艺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卖弄。
表现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实而有光辉”,虽经苦心雕琢,却是天衣无缝,自然熨贴,不现勉强作为痕迹。
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像一个大家闺秀,引人注目而却不招邀人注目,举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贞静幽闲,有她的高贵的身份。
艺术和人一样,有它的品格,我们常说某种艺术品高,某种艺术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见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态度。
品高的是诚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华完美。
品低的是内不充实而外求光辉,存心卖弄,像小家娼妇涂脂抹粉,招摇过市,眉挑目送的样子。
文艺的卖弄有种种方式。
最普遍的是卖弄词藻,只顾堆砌漂亮的字眼,显得花枝招展,绚烂夺目,不管它对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绝对的必要。
从前骈俪文犯这毛病的最多,现在新进作家也有时不免。
其次是卖弄学识。
文艺作者不能没有学识,但是他的学识须如盐溶解在水里,尝得出味,指不出形状。
有时饱学的作者无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学识,我们尚不免有“学问汩没性灵”之感,至于有意要卖弄学识,如暴发户对人夸数家珍,在寻常人如此已足见趣味低劣,在文艺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呕了。
过去中国文人犯这病的最多,在诗中用僻典,谈哲理,写古字,都是最显著的例。
新文学作家常爱把自己知道比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盘托出,不管它是否对于表现情调、描写人物或是点明故事为绝对必需,写农村就把农村所有的东西都摆进去,写官场也就把官场所有的奇形怪状都摆进去,有如杂货店,七零八落的货物乱堆在一起,没有一点整一性,连比较著名的作品如赛珍珠的《大地》,吴趼人的《二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之类均不免此病,这也还是卖弄学识。
第三是卖弄才气。
文艺作者固不能没有才气,但是逞才使气,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
像英国哲学家休谟和法国诗人魏尔兰所一再指示的,文学不应只有“雄辩”(eloquence),而且带不得雄辩的色彩。
“雄辩”是以口舌争胜,说话的人要显出他聪明,要博得群众的羡慕,要讲究话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镇压人说服人的本领给人看,免不掉许多装模作样,愈显得出才气愈易成功。
高三期末语文试卷讲评教案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高三期末语文试卷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2.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反思的能力,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得分点和失分点。
2. 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习惯和思维方式。
2.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高三期末语文试卷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得分点和失分点。
2. 提出本次讲评的目标:分析试卷,总结经验,提高应试能力。
二、讲评试卷1. 分析作文:(1)评价作文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
(2)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具体修改建议。
(3)总结作文高分技巧,如:立意深刻、结构清晰、语言优美等。
2. 分析现代文阅读:(1)针对每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题,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常见错误。
(2)讲解答题技巧,如:快速定位、筛选信息、归纳总结等。
(3)强调阅读理解题的答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分析古诗文阅读:(1)针对古诗文默写题,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常见错误。
(2)讲解古诗文默写技巧,如:熟读背诵、注意字词等。
(3)强调古诗文阅读题的答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分析文言文阅读:(1)针对文言文翻译题,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常见错误。
(2)讲解文言文翻译技巧,如:掌握常见实词、虚词、句式等。
(3)强调文言文阅读题的答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5. 分析古诗鉴赏:(1)针对古诗鉴赏题,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指出常见错误。
(2)讲解古诗鉴赏技巧,如:了解作者背景、把握诗歌意象等。
(3)强调古诗鉴赏题的答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总结反思1.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答题习惯和思维方式,找出问题所在。
2. 鼓励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应试能力。
四、布置作业1. 针对试卷中的失分点,进行针对性练习。
2. 每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检验改进效果。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次讲评的重点内容,强调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课》说课稿

《试卷讲评课》说课稿《试卷讲评课》说课稿1一、说教学情况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有效的试卷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查漏补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每一个同学发现自己的亮点、优点,激发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
然而,在试卷讲评课中,有不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有些试卷讲评教学走进了以下一些误区:1、注重面面俱到,忽略主次需要。
习惯于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面面俱到。
这种讲评方式信息量大,但是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耗时长,课堂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注重结论呈现,忽略思维过程。
只核对答案和结论,而不进行思维过程的呈现,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知道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注重单向传授,忽略学生参与。
“教师一言堂”,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体验与思考的尊重,学生少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4、注重知识归纳,忽略拓展运用。
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但是不能针对学生记忆过程中识记伴随着遗忘的特点及时安排拓展训练,缺乏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巩固。
二、说教学设计我觉得以下教学策略能够使教学走出误区,让试卷讲评课充分发挥作用。
1、锁定教学目标,重视学生需要。
总体原则是把备课的重点由“备试题”转向“备学生”,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对广而杂的知识点认真分析,要让试卷“为我所用”,敏锐地分清主次,锁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2、引导自主探究,总结规律方法。
试卷讲评课不能上成教师的一言堂,而应是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群言堂。
在试卷讲评课中不能单纯告诉学生结论、事实等,而要学生通过积极主动参与,拥有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才有利于强化正确思维方式,弥补自己思维方法的缺陷。
3、巧设试题链接,形成知识体系。
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组织的条理性。
试题受卷面、时间的限制,不可能将所学知识全部涉及,在试卷讲评时应当从一“点”出发,调动原有知识积累,并适当地补充新知识,把“面”带出来。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此次考试情况,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三个,1、分析字音、翻译、句子的完整连贯及图文转换四个题。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

以景作结,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 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 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 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来表达丰富而难以 言传的思想感情内涵,构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从而使读者 感到余韵无穷、意犹未尽,并进而从景物描 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言有 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效果)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
16.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柏拉图说:“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 中最光荣的胜利。”
②卢梭则谈到:“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 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③鲁迅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 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迁移应用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 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以景作结(借景抒情)。 (点明手法:
术语)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的天际,以
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 ,(阐运用:景
情关系)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产生
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析情感或
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同答。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
(2)柏拉图侧重的是
。
卢梭侧重的是
。
鲁迅侧重的是
。
16.(1)人要有勇气。(1分)(2)人要有勇气战胜自己; 没有勇气的后果;人要有勇气面对不幸。(各1分)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
高考现代文之
标题
高三语文试卷讲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楚、赵之君非不富 且贵也,恶乎成其名!谷口郑子真不诎其志,耕 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楚 两龚(龚胜、龚舍)之洁,其清矣乎! 我以为:君子自蓄其德,则名声可立。梁、齐、 楚、赵等诸侯王并非不富贵,可是用什么来成就 他们的名声呢?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耕作于岩 石之下,名声却响于整个京城,难道是因为其身 为公卿吗?难道是因为其身为公卿吗?楚地两龚 自洁其身,有清明之名!
其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
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成帝时,元舅(妻子的
大哥)大将军王凤以礼聘子真,子真遂不诎而终。 这之后,谷口有郑子真,蜀有严君平,都能修身 自重,不该穿的不穿,不该吃的不吃。汉成帝在
位时,大舅子大将军王凤以礼招聘子真,子真以
不屈服而终。
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 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 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 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 君平在成都街市上占卜算卦,他认为:“占卜虽 然是低贱的职业,但是可以使众人得到好处。有 卜问邪恶不正之事的,就依照蓍草和龟甲向他言 明利害。给做儿子的占卜,就依孝道解说;给做 弟弟的占卜,晓以顺服之理;给做臣子的占卜, 以忠君的思想为依据。这样因势利导,引导不同 的人们都走向善的方面。遵从我的话的人,已有 一大半了。”
杨雄年轻时曾从其游学,后来在京师做官而名声
显著,多次对朝廷贤德的官吏称赞严君平的品行。
杜陵人李强一向和杨雄很好,后来做官为益州牧,
高兴地对杨雄说:“这下我真要得到严君平了。”
雄曰:“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 也。”强心以为不然。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 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扬子云诚知人!”
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 《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汉时避 汉明帝刘庄讳,改“庄”为“严”)之指著书十 余万言。
他每天才接待几个人,收入百钱能够维持生活了, 就关闭铺子放下帘子教授《老子》。并大量阅读 各种书籍,无不通晓,依照老子、庄周的理论, 著书十余万字。
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 位贤者称君平德。杜陵李强素善雄,久之为益州 牧,喜谓雄曰:“吾真得严君平矣。”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初报边烽照石头,旋闻胡马集瓜州。 诸公谁听刍荛①策,吾辈空怀畎亩忧。 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 岂知今日淮南路,乱絮飞花送客舟。
注:①荛:樵夫,这里代指普通人
注释 ①七兄:指陆游仲兄陆濬,行七。 ②扬州帅:即淮南东路安抚使。扬州,今属江苏。 ③幕:幕府。④边烽:边界上报警的烽火。 ⑤石头:山名。在江苏江宁西,北缘大江,南抵秦淮口,城在 山后。六朝以来,皆守此为固。诸葛孔明所谓钟山龙蟠,石头 虎踞者,即指此。 ⑥旋:很快,紧接着。 ⑦胡马:指金兵。 ⑧瓜州:地名,在今江苏扬州南,亦称瓜埠洲。当运河之口, 与镇江斜值,为南北襟要处。 ⑨诸公:指当时在朝中掌权的人。 ⑩荛:刈草曰刍,析薪曰荛。指樵夫而言。刍荛(chú ráo)策: 普通人的意见。这里谦指自己的政见。 ⑪畎(quǎn)亩忧:指在野的人的忧虑。畎亩,田间。 ⑫危楼:高楼。 ⑬淮南路:宋代路名,辖淮河以南地区,后分为淮南东路和淮 南西路,东路沿扬州。
文言文翻译
汉兴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 当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 闻而召之,不至。其后吕后用留侯计,迎而致之。四人 既至,从太子见,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为重,遂用 自安。 汉王朝兴起后,有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 这四个人在秦王朝统治天下时,逃避到商雒山深处,等 待天下平定。汉高祖听说后召见他们,他们没有来。后
融合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相辅相成:辅,辅助,帮助,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一以贯之:指用一个根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 一脉相承:一脉:一个血统;相承:继承。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 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士,那些没有文化的农夫樵子细民野老也不是隐士;只有那些能保持独立人格、
追求思想自由、不委曲求全、不依附权势、具有超凡才德学识并且是真正出自内 心不愿入仕的隐居者,才能被称之为隐士。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严君平博览群书,他还根据老子和庄子的理论写下十几万字的著作。 B.元舅大将军王凤用厚礼聘子真,想要子真辅佐他,郑子真却不愿屈服 于他人;杜陵李强也用厚礼聘君平,希望君平辅佐他,严君平也不愿屈 服,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C.杨雄很了解严君平的性格,多次对朝廷官吏称赞严君平的品行,还写 书称赞他不做苟合之事,不操苟且之业,长久幽居却不改变节操,堪称 国家的宝贝。 D.郑子真、严君平与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同样都是隐士, 但后四人在太子恳请下出来辅佐太子,协助政事,而郑子真与严君平不 肯当官也不肯出来协助政事。
B.初生牛犊不怕虎 D.巾幗不让须眉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美感作为感觉,是在对象化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不能超脱的诗人, 总是执著于某一些特殊的对象。他们的心灵固结在美感上, ▲ 。 ▲ , ▲ , ▲ 。 ▲ , ▲ 。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最大的祸害 莫过于执著于某些特殊的对象了。 ①他们不能成为美感的主人 ②他们的美感又固结在这些特殊的对象上 ③美感就失去寄托 ④反而让美感受对象的役使 ⑤心灵就会遭受致命的打击 ⑥一旦丧失这 些对象 A.②⑥③⑤①④ B.②③⑥④①⑤ C.⑤②①④⑥③ D.⑤①④②③⑥
扬雄说:“你要以礼待之,他这个人可见而不可
屈为人所用。”李强内心不以为然。待其到蜀地 上任后,和君平以礼相见,却始终不敢提出召其 为属吏的事,于是叹道: 啊!” “杨子云确实了解人
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 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其论曰: “或问: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盍势诸名卿可几? 严君平活到九十余岁,到死都以占卜算卦为业, 蜀地的人都热爱和尊敬他,至今仍赞不绝口。后 来杨雄著书言及当世之士,特别称赞这两个人。 他评论说:“有人问:君子怕终身于世而无名可 称,何不以名卿之势成就其名?
B 选项,原文是说李强“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并未说 到严君平无声地拒绝了李强。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 ⑴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 子》。(5分) • 他每天才接待几个人,收入百钱能够维持生活了,就关 闭铺子放下帘子教授《老子》。
• ⑵郑子真、严君平皆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 近古之逸民也。(5分) • 郑子真、严君平等均未曾做官,然而他们的风范、名声 足以遏制贪婪、激励世俗,为近古避世隐居之人。
4. A ②中“他们的美感”紧承上文“固结在美感上” ②居首⑥“这 些对象”紧承 ②“特殊的对象上” ②⑥确定③“就失去”与⑥“一旦丧失”相接⑥③确定 ⑤心灵就会与③美感就失去是递进关系⑤在③后①主人与④役使相对确定①④ 位置。
5.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①音乐室: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 ②科技馆: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 ③书画室: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④档案室: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 ⑤实验室: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5.C(C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 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阳春白雪、流水 高山乐曲名。 ②阅览室③山水符合画的特点④纳百川 说明容纳内容多,千古之典说明知识丰富,阅览室⑤ 躬行 亲身实行。实验室
一、语言文字运 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把诗歌、绘画、书法、篆刻完美 ▲ 起来,一幅传统的文 人画才算完备。诗、 书、画、印 ▲ 又互相映衬,令人回味无穷。从唐宋开始,这种创作特色为画 家和欣赏者所普遍接受,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当代水墨写意画正 是与传统文人画 ▲ 的。 A.结合 相辅相成 一以贯之 B.融合 各得其所 一以贯之 C.结合 各得其所 一脉相承 D.融合 相辅相成 一脉相承 C 1. 凝结在一起。泛指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密切联系。2. 指结为夫妻。
来吕后采用留侯张良的计策,迎接到自己身边,辅佐自
己。四人到来后,随从太子见高祖,高祖敬重他们而待
为上宾,太子也由此受到重视,地位因此得以稳固。
用宰相乔行简荐,监镇江西酒库。
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术、 绮里季吴实 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 期隐藏在商山(今陕西省商洛市境内),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 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 为官,而被拒绝。他们宁愿过清贫安乐的生活,还写了一首《紫 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 疗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 兮,不如贫贱之肆志。"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 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 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 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 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 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 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 "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 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汉惠帝。
2.D(A.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发挥……的作用;B.主谓搭配不当。形象……
改变;C.成分赘余。删去“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