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IGMA管理的计划与实施(下)

6SIGMA管理的计划与实施(下)
6SIGMA管理的计划与实施(下)

第五课:6SIGMA治理的打算和实施(下)

Lesson 5: the plan for 6SIGMA management and its execution

(1)

6SIGMA治理的打算和实施(下)

□ 王金德依照测量时期的实施要求,在测量业绩并描述过程以及打算数据收集之后,需对测量系统进行验证,并开始测量过程能力。

3.验证测量系统

测量系统是指测量特定特性有关的作业、方法、步骤、量具、设备、软件、人员的集合。为获得6SIGMA治理所需的测量结果应建立完整有效的测量过程,以确保测量系统精确可信。应对测量系统进行的分析和验证包括:

1.分辨力:确保测量仪器、仪表等设备的

2.准确度:阻碍准确度的因素包括环境、设备校准、操作人员等,除必须对测量器具执行严格的周期检定/校准外,还应确保测量系统在使用环境、时刻等变化条件下的稳定性;

3.周密度:确认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和试验其结果相

互间的一致程度。阻碍周密度的要紧因素涉及测量器具的重复精度及不同测量人员的操作水平。通过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分析(GR&R),达到验证测量系统的目的。

4.测量过程能力

过程性能为过程的标准差的六倍,即PP=6 。

其中6 包含有正常波动和专门波动,因而它不要求过程一定要稳定。的计算,把收集的数据,看作一个大样本,再计算其样本标准差S。

(2)过程能力(Process Capability)

过程能力为过程的标准差的六倍,即PC=6。

现在,过程的波动仅由正常波动源引起,过程是稳定的。即PP = PC。当过程不稳定时PP>PC (有时定义长期过程能力为过程性能)。可用样本极差R和标准差S来可能。

(3)过程能力指数

在以下三项假设成立的条件下定义过程能力指数

①过程受控,即过程的质量特性X的波动仅由正常波动引起。

②过程质量特性X服从正态分布N(μ,σ2)(GB 4882-85,正态性检验)。

③规格限(LSL,USL)能准确表示顾客的要求:

当过程平均不在规格限的中心,CP不能真实反映过程满足顾客的要求,但能反映过程的潜在能力。因此,实际过程能力指数有:

C PK也能够用以下公式计算:

四、6 SIGMA治理的实施过程之二--分析时期

依照S4模式,6 SIGMA治理实施的第一时期,即测量时期之后,即进入第二时期,分析时期。那个时期需要对测量时期中得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出波动源,提出并验证波动源与质量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假设。在因果关系明确之后,确定阻碍过程业绩的决定因素,这些决定因素将成为下一时期--改进时期关注的重点。这一时期应完成的要紧任务是把握要改进的问题,并找出改进的切入点,即绩效结果的决定因素。这一时期的要紧工作能够用图14来表示。

1.收集并分析数据

在测量时期,已对过程业绩、产品特性等输出变量以及过程参数等输入变量进行了识不和测量。测量的目的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因此要制定好数据收集打算,打算中应包括数据收集的地点、具体收集方法、数据收集的人员等。此外,在收集数据时,应对数据进行审核,以确保收集过程能遵循所规定的程序,并没有偏误。现在可应用实时的数据系统,记录并保存测量到的数据,也可应用数据收集单、数据检验单等形式收集数据。这些数据单差不多上在企业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工具。

针对收集到的数据要利用一定的工具进行处理,以便更清晰、直观地分析数据,找出数据变化的趋势。现在常用的工具有坐标图、直方图等。

数据收集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对数据进行观看、归纳和整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