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1)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1)
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练习题及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______。

(猜想假设)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____________。

【答案】硫酸铜氢氧化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需排除其干扰③⑥⑥ 2NaOH+MgCl2=Mg(OH)2↓+2NaCl 氯化钾

【解析】

【分析】

题干中提到的几种物质的重要性质:1.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

Mg(NO3)2和KCl均溶于水;2.Cu2+为蓝色;3.Ba2+和SO42-或CO32-反应生成BaSO4、BaCO3白色沉淀,Mg2+和OH-反应生成Mg(OH)2的白色沉淀,其中BaSO4既不溶于也不溶

于酸、BaCO3和Mg(OH)2可以溶于酸;4.KOH、K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根据步骤Ⅰ可判断一定不存在CuSO4,

根据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可以将

K2CO3反应完,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判断碱性物质一定有KOH;根据实验探究二中(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判断沉淀一定没有BaSO4,一定有BaCO3,可能有Mg(OH)2,猜想③⑥成立;(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原沉淀中一定有Mg(OH)2,从而推出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Ba(NO3)2、K2CO3、KOH、Mg(NO3)2,一定没有CuSO4和 Na2SO4,而KCl是否存在对实验现象无影响。

【详解】

实验步骤Ⅰ: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说明一定不含硫酸铜。实验探究一: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则原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钾。

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加入足量CaCl2溶液,碳酸钾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能排除碳酸钾的干扰。

实验探究二:

(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则沉淀中一定不含硫酸钡,可能是BaCO3,也可能是Mg(OH)2、BaCO3的混合物,故选择③⑥

(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为氯化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镁沉淀,同时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MgCl2=Mg(OH)2↓+2NaCl.说明猜想⑥成立。

归纳总结:题目中提供的试剂均不能与氯化钾溶液反应,对于整个实验无影响,故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氯化钾。

【点睛】

此题是对混合成分确定的考查,对此类题型的解答,应根据实验的每一过程产生的现象,作出准确判断,如果与实验现象吻合的物质一定存在,与实验现象不吻合的一定不存在,对实验现象不产生干扰的物质可能存在。在分析过程中,特别注意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成分、选用试剂及用量、生成物等对实验的干扰。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2.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D是红棕色固体,E、F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 所属物质类别是_____(填“酸”“碱”或盐”)。

(2)C 的化学式是_____。

(3)F 的一种用途是_____。

(4)写出D 与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酸 H 2O 灭火 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解析】

【详解】

(1)A 、B 、C 、D 、E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 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所以B 是碳酸钠,D 是红棕色固体,所以D 是氧化铁,E 、F 常温下为无色气体,E 、F 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E 会与氧化铁反应,所以E 是一氧化碳,F 是二氧化碳,A 会与碳酸钠、氧化铁反应,所以A 是盐酸,盐酸、氧化铁、碳酸钠、二氧化碳都会转化成C ,所以C 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盐酸或硫酸,所属物质类别是:酸;

(2)C 的化学式是:H 2O ;

(3)F 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4)D 与E 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3

23CO+Fe O 2Fe+3CO 高温。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3.已知A 一G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I 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F 是白色沉淀;A 和G ,D 和E 的相关信息(重叠部分表示两种物质的共同点)及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E的化学式___________, F的化学式__________ 。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化学反应中,A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反应。

【答案】 O2 CaCO3 3CO +Fe2O3 2 Fe +3CO2还原

【解析】

【分析】

I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I是氢氧化钙,C能和I的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所以C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钙;A是红色物质,G是黑色物质,并且A和G含有相同的元素,所以A是氧化铁,G是四氧化三铁,所以A和B反应生成C和D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所以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和E都是单质,且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E是氧气。

【详解】

(1)E是氧气,化学式O2;F是碳酸钙,化学式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3CO +Fe2O3 2 Fe +3CO2;一氧化碳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发生还原反应。

4.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4===Cu+FeSO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是氧化铁,X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和X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推断出C溶液为硫酸亚铁,根据A物质可以生成铁锈且可以和X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和浅绿色溶液C,可以确定A为单质铁,(1)根据图中A和Y溶液可以生成水溶液C和气体,Y溶液为一种酸,而这种酸中含有硫酸根则Y溶液为硫酸;(2)单质铁生成氧化铁的条件,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铁生成铁锈的条件为与水和氧气

接触,(3)已知A为单质铁,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则我们可以推断出A和X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如答案所示。

【点睛】

本体的关键是知道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铜,浅绿色溶液在已知和铁相关的情况下一般为亚铁离子。

5.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__________________;B→G: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 H2O2 H2O+CaO=Ca(OH)2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解析】(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

(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H2O+CaO=Ca(OH)2;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6.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只有A为单质,B和C含有的元素完全相同,D与其它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E是一种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己省略),请回答: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B→E: __________________

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处理_______。

(3)请写出由A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的名称________。A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________。由此,你对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_________。A的单质用途非常广泛,请举出一例____。

【答案】H2CO3 2C+O2点燃

2CO CO2+Ca(OH)2=CaCO3↓+ H2O 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

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金刚石、石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中的叙述可知,E为碳酸钙、D为碳酸C为一氧化碳、B为二氧化碳、A为碳;故

(1)D的化学式为H2CO3 ;(2)对应物质的转化为2C+O2点燃

2CO; CO2+Ca(OH)2=CaCO3↓+

H2O;;在日常生活中,对可能有物质C生成的情况,处理方法为提高氧气的浓度或增大可燃物和氧气的接触面积;(3)碳元素的不同的单质为金刚石和石墨,碳的单质之间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性质、用途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为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或石墨作电极等。

考点:物质的性质和推断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

(2)向固体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4)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

(5)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

【答案】氢气(H2) Cu+2AgNO3=2Ag+Cu(NO3)2碳、银(或C、Ag) 碳、铝、铜(或C、

A1、Cu) 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解析】

(1)根据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解答;(2)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解答;(3)根据铜与硝酸银反应及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解答;(4)(5)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解答。(1)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2)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2AgNO3=2Ag+Cu(NO3)2;(3)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4)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5)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和硝酸(或Al(NO3)3、Cu(NO3)2、 HNO3)。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8.已知奥运五环中A、B、C、D、E为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氧化铁、水中的一种,且相连环内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E是常见的溶剂。请回答:

(1)B物质是__________。

(2)A与B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H2SO4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E是常见的溶剂,故E是水,能与水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D是二氧化碳,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故C是氢氧化钠,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硫酸,故B是硫酸,因此A是氧化铁,据此解答。(1)B是硫酸(或H2SO4);(2)A是氧化铁,B是硫酸,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红色固体溶解,生成淡黄色溶液;(3)C是氢氧化钠,D是二氧化碳,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9.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O2 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

【分析】

【详解】

(1)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甲反应生成B,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C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所以甲是O2;

(2)A、B、C、D、X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X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X可

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X可能是二氧化碳,A、B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C,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钠,C是碳酸钙,D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OH)

2+Na2CO3=CaCO3↓+2NaOH。

10.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_____;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

【答案】CuSO4;碱。减小Fe+2HCl=FeCl2+H2↑;复分解反应。

【解析】

【分析】

由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B为CuSO4;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C为铁;故乙为铜或者硫酸亚铁;铁可以生成的氯化物只有Fe+2HCl=FeCl2+H2↑,故D为盐酸;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可知B、D硫酸铜和盐酸都可反应,故A为氢氧化钠。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

(1)B的化学式是CuSO4;A氢氧化钠所属的物质类别是碱。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质由硫酸铜变为硫酸亚铁,质量减小,溶剂不变,故溶液质量减小。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A与B反应的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11.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是金属氧化物,如图所示是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举出E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答案】(1)Fe2O3,CaO;(2)FeCl3+3NaOH═Fe(OH)3↓+3NaCl;(3)改良酸性土壤.

【解析】

试题分析:(1)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会生成无色气体C和D,所以A是碳酸钙,C是二氧化碳,D就是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F是氢氧化钠,B是金属氧化物,与盐酸反应会生成黄色溶液,黄色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所以B是氧化铁,G就是氯化铁,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H是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出的各种物质均满足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合理,所以B是:Fe2O3,D是:CaO;(2)反应①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通过推导可知E是氢氧化钙,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

12.已知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三种物质中均含有相同的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丙是_____(填化学式);若乙、丙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乙转化成丙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若三种物质都含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盐中的一种,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3)若乙是建筑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且甲是纯碱,则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O2吸热置换反应 Ca(OH)2+CO2═CaCO3↓+H2O

【解析】

【详解】

(1)若甲、乙组成元素相同,乙是最常见的溶剂,则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甲可转化为乙和丙,则丙为氧气,若乙、丙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丙是有毒气体,则丙为一氧化碳,乙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一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故填:O2;吸热

(2)若三种物质都古有铜元素,且分别是单质、氧化物和盐,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甲为氧化铜,乙、丙为铜单质和铜盐,则乙、丙相互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3)乙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乙为碳酸钙,甲为碳酸钠,则丙为二氧化碳。则丙转化成乙的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在北方多年抗击雪灾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的成分是由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组成。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可能的组成)。

﹙2﹚请写出在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食盐融雪,造成土壤中含盐浓度偏高,使路旁树木死亡。目前专家已研究出一种新型融雪剂,既能融化冰雪,又能起施肥养护树木的作用。具有上述作用的新型融雪剂是

_______。

A.氯化钠氯化钙 B.尿素硝酸钙硝酸镁

C.氯化钠醋酸钙镁 D.氯化钠氯化镁

【答案】氯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和硝酸钠;氯化镁、氯化钠和硝酸钠MgCl2+2NaOH== Mg(OH)2↓+2NaCl NaCl+AgNO3==AgCl↓+NaNO3B

【解析】﹙1﹚融雪剂的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故肯定不含硫酸铜,然后加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剩余三种物质只有氯化镁与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确定一定含有氯化镁,加的是适量的氢氧化钠过滤后的溶液中含有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还可能含有原来的氯化钠,滴入硝酸银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说明融雪剂一定含有氯化

钠,另外硝酸钠和实验中的物质都不反应.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融雪剂的组成可能是:氯化镁和氯化钠;氯化镁和硝酸钠;氯化镁、氯化钠和硝酸钠。﹙2﹚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MgCl 2+2NaOH== Mg(OH)2↓+2NaCl;②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反应方程式为:

NaCl+AgNO 3==AgCl↓+NaNO 3;﹙3﹚植物需要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只含有氮磷钾中的一种元素时,含氮元素是氮肥;含有磷元素是磷肥;含有钾元素是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时为复合肥。尿素含有氮元素,为氮肥,故选B 。

14.硝酸钙可用于无土栽培等。一种利用石灰石制备硝酸钙晶体的流程如下:

已知:硝酸会挥发、受热会分解。

(1)气体X 为_______(填化学式)。

(2)“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_______(填字母)。

a 溶液

b 悬浊液

c 乳浊液

(3)写出“中和”步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工业生产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_____。

(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_。

(6)若省去“制浆”步骤也可制得硝酸钙。但硝酸利用率会降低、同时会产生污染气体NO x 。产生NO x 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CO 2 b ()23322Ca(OH)2HNO Ca NO 2H O +=+ 溶液的pH 等于7 结晶步骤能耗过多 CaO 与HNO 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 3受热分解产生NO x

【解析】

【分析】

【详解】

(1)煅烧石灰石会使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所以X 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是:CO 2。

(2)氧化钙中加水后得到的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因为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部分溶于水,部分悬浮于液体中,所以“制浆”所得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填:b 。 (3)“中和”步骤主要反应是硝酸与氢氧化钙生成硝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3322Ca(OH)2HNO Ca NO 2H O +=+。

(4)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如果氢氧化钙没有完全反应,液体中就有悬浮的颗粒物,另

外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如果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溶液应该呈中性,pH=7,所以工业生产常根据以下两项指标判断“中和”反应完全发生:容器内混合物基本变澄清和溶液的pH 等于7。

(5)“制浆”时须控制好加入水的量。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加入水量太少会导致制浆困难;而如果加入水量太多会导致溶液中水分太多,蒸发浓缩时消耗的能量过多,故填:结晶步骤能耗过多;

(6)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硝酸受热会分解,而氧化钙和硝酸反应放热,故此法过程中产生NO x的原因是:CaO与HNO3反应放出大量热,HNO3受热分解产生NO x。

【点睛】

解答本题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碳酸钙受热分解出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制成氢氧化钙的悬浊液,然后加入稀硝酸中和得到硝酸钙。不直接利用氧化钙与稀硝酸进行反应,是因为氧化钙与硝酸溶液反应时会放热,使得硝酸分解产生有害气体NO x。

15.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碳酸钠。某海边工厂利用贝壳、海盐等生产纯碱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工业上常用_____的方法制取氮气,该过程属于_____变化。

(3)操作 a 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在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_____。

(4)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 CO2加剧温室效应。下列做法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是_____(填序号)。

a 焚烧秸秆肥田

b 提高火力发电量

c 大力使用清洁能源

(5)有一种处理 CO2的方法,是将 CO2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CaCO3高温

CaO + CO2↑分解分离液态空气物理过滤玻璃棒 c CO2+4H2

一定条件

CH4+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反应①是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高温

CaO+CO2↑;反应②中,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

分解反应。

故填:CaCO3高温

CaO+CO2↑;分解反应。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时,只是把氮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分离液态空气;物理。

(3)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把碳酸氢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故填:过滤;玻璃棒。

(4)a.焚烧秸杆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

b.火力发电时需要燃烧大量的煤,煤燃烧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剧温室效应;c.发展太阳能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故选:c。

(5)CO2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

一定条件

CH4+2H2O。故填:CO2+4H2 一定条件

CH4+2H2O。

16.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_溶液;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_________。

【答案】MgCl2和Na2SO4 Na2CO3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 CO32-和OH-

NaOH+HCl=NaCl+H2O 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的杂质是MgCl2和Na2SO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 是Na 2CO 3溶液,加入过量B 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3)滤液②中除Na +和Cl -外,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CO 32-)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 -);

(4)实验Ⅲ所加试剂C 是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 2O ;

(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所得NaCl 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蒸发结晶。

【点睛】

所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因此碳酸钠要在氢氧化钡之后滴加。

17.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 (NH 2)2]的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

(2)图中分离空气的过程属于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稳定”)。

(4)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 4,点燃CH 4之前应_____。8gCH 4完全燃烧消耗32gO 2,生成agCO 2和18gH 2O ,则a=_____。

②由CH 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有_____变化(填“能量”或“原子个数”)。

(5)写出NH 3合成尿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答案】N 2 物理 稳定 验纯 22 能量 32

2222NH +CO CO(NH )+H O 低温加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体积分数78%),化学式(分子式)为N 2。故填:N 2。

(2)将空气分离为氮气和氧气,利用的是它们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3)空气中含有的少量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反应,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故填:稳定。

(4)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都要进行验纯。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222

CH+2O CO+H O

16644436

8g32g ag18g

点燃

,所以8g+32g=ag+18g,a=22。故填:验纯;

22。

②由CH4在该流程中的作用表明:它燃烧产物CO2参与合成尿素的反应,同时放出的热量提供给氨气的合成过程。即化学反应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也会伴随能量变化。故填:能量。

(5)由流程图可知,合成尿素需要氨气和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生成尿素和水。故反应的方

程式为:

32222

2NH+CO CO(NH)+H O

低温加压

【点睛】

本题关键要仔细观察流程图的各个细节。

18.白云石是重要的工业矿石,利用它可制硫酸镁,进而制得用途广泛的氧化镁。

(制备MgSO4)

(1)白云石矿石是含有MgCO3、SiO2等物质的混合物,写出一个在酸浸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2)矿石进行酸浸前进行粉碎的意义在于______。

(3)流程中经过“系列操作”得到渣质是通过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实现的,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备MgO)

用硫酸镁制备氧化镁的方案很多,其中之一是用活性炭还原硫酸镁,简要流程如图:

(4)反应原理为:2MgSO 4+C 高温2MgO +CO 2↑+2X↑,生成物中的X 的化学式为_____;工业上可用烧碱溶液将其吸收处理后排放,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活性炭在煅烧炉中除了做硫酸镁的还原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_____;体现这一作用的化学反应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过滤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SO 2 2NaOH+SO 2=Na 2SO 3+H 2O 产生了热量 22C+O CO 点燃

【解析】

【分析】

【详解】

(1)白云石矿石是含有MgCO 3、SiO 2等物质的混合物,酸浸池中碳酸镁能与稀硫酸反应,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MgCO 3+H 2SO 4=MgSO 4+H 2O+CO 2↑。

(2)矿石进行酸浸前进行粉碎的意义在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3)过滤能将固液分离,流程中经过“系列操作”得到渣质是通过过滤实现的,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可知,2MgSO 4+C 高温2MgO + CO 2↑+2X↑,反应前后镁原子、硫原子、氧原子、碳原子的个数分别为2、2、8、1和2、0、4、1,故2X 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氧原子,故生成物中的X 的化学式为SO 2;工业上可用烧碱溶液将其吸收处理后排放,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O 2=Na 2SO 3+H 2O 。

(5)活性炭在煅烧炉中除了做硫酸镁的还原剂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产生了热量;体现这一作用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放出了大量的热,化学反应是22C+O CO 点燃。

19.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

资料: +2 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_____ 转变为电能。

(2)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 SO2、HCl 等有害气体。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就是吸收这些有害气体,请你写出石灰浆吸收 HCl 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溶解步骤中,产生的 H2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此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②Fe2O3+3H2SO4=Fe2(SO4)3+3H2O;③Fe+Fe2(SO4)3= 3FeSO4,这三条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

(5)请你就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_____

【答案】化学能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Fe + H2SO4 = FeSO4 + H2↑②降温结晶保护气,防止+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

【解析】

(1) (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2)石灰浆显碱性,能够吸收酸性气体,所以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除去烟气中含有的SO2、HCl等有害气体,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 + Ca(OH)2 = CaCl2 + 2H2O;(3)溶解步骤中,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①为:Fe+H2SO4═FeSO4+H2↑;②Fe2O3+3H2SO4═Fe2(SO4)3+3H2O,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花合价不变;Fe+Fe2(SO4)3═3FeSO4,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改变;(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得到硫酸亚铁铵晶体,基本操作步骤: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再过滤;最后洗涤干燥,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避免+2价的铁元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5)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等是为生活垃圾处理提出的一条很好的建议。

20.Ⅰ.高纯氧化铁可作现代电子工业的材料,以下是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Fe2O3)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1)操作Ⅰ和操作Ⅱ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检验滤液Ⅱ中阳离子的操作是:取样,滴加____溶液,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Ⅱ.下图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A 、B 、C 、D 、E 是初中化学所学物质,分别由 Fe 、H 、O 、Cl 中的一种、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已知:难溶性碱加热时会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Ⅰ题中的产物Fe 2O 3是上图中的_____物质(填序号)。

(2)B →A 的转化对应Ⅰ题中的反应_______(填序号)。

(3)C →B 的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是____。

(4)除了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外,还存在哪些转化关系,请写出其中一道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引流 2442=F Fe+H SO SO +H e ↑ 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 B ① H 2O 322FeCl +Fe=3FeCl 或()33FeCl +3NaOH=Fe OH +3NaCl ↓或

22FeCl +Mg=Fe+MgCl

【解析】

【分析】

【详解】

Ⅰ. 制备高纯氧化铁

(1)操作Ⅰ和操作Ⅱ都是过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流程中反应①得到的固体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铁和未反应的二氧化硅,因为二氧化硅不能和硫酸反应,故反应②是铁和稀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2442=F Fe+H SO SO +H e ↑。

(3)反应③是硫酸亚铁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和硫酸铵,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故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4)因为滤液Ⅱ是硫酸铵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根据铵根离子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的性质,可以检验铵根离子,故检验滤液Ⅱ中阳离子的操作是: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合理即可),微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石蕊试纸由红变蓝,则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

Ⅱ. 有关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因为Ⅰ题产物Fe 2O 3中铁元素显+3价,氧化铁又是氧化物,根据题中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图,Fe 2O 3是上图中的B 。

(2)因为图中的B 是氧化铁,而A 是单质,故B →A 的转化为氧化铁转化为铁,Ⅰ题中反应①发生的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一氧化碳和氧化亚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故该转化对应Ⅰ题中的反应①。

(3)因为C 是碱,且金属的元素化合价为+3,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该金属元素一定是铁,C 是氢氧化铁,根据难溶性碱加热时会生成对应的氧化物,B 是氧化铁,则C →B 的反应是:32322Fe(OH)Fe O +3H ΔO ,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是:H 2O 。

(4)根据题中关系图和提供的四种元素,图中A 是铁,B 是氧化铁,C 是氢氧化铁,D 是氯化铁,E 是氯化亚铁,除了图中所示的转化关系外,还存在氯化铁转化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转化为铁、氯化铁转化为氢氧化铁这三个转化关系,实现这些转化的化学方程式是:322FeCl +Fe=3FeCl [或22FeCl +Mg=Fe+MgCl 或

()33FeCl +3NaOH=Fe OH +3NaCl ↓]。(写出其中一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