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合集下载

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考研《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学位)》考试大纲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第 4 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雷主编:《传播学通用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名称: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专业类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适用专业:
一、基本内容
新闻传播学
新闻学部分
(一)新闻学 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新闻学和新闻工作 (二)新闻活动 新闻活动的渠道 (三)新闻 新闻的基本特点、定义、要素 (四)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五)新闻事业的产生 中外新闻媒体产生历史 (六)互联网与新媒体 互联网与新媒体造就传媒新业态及其引发的新问题 (七)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水平、传播工具的物理性、受众的多元需要和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对新闻 事业发展的影响 (八)新闻媒介的性质 新闻事业的阶级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二、考试要求(包括考试时间、总分、考试方式、题型、分数比例等) 考试时间: 3 小时 考试总分: 150 分 考试方式:闭卷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应用题(以上题型不一定同时出现) 分数比例:名词解释、简答题约 50 分;论述题、材料分析题约占 50 介的功能定位、传播效果、我国新闻媒体的作用和任务 (十)大众传媒与社会 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之间的复杂综合关系 (十一)新闻自由和社会控制 新闻自由的含义和起源 (十二)新闻媒介的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新闻媒介的内部管理和运行 (十三)传媒业经营 传媒业经营的基本原则、基本目标、基本路径 (十四)新闻媒介的受众 受众的特点、细分、定位及其地位的新变化 (十五)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战斗性、党性原则 (十六)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选择的具体运用 (十七)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新闻专业理念、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十八)中国的新闻改革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中国新闻媒介的走势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新闻工作者是指从事新闻报道、采访、编辑等工作的专业人士,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修养。

职业修养是指个体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职业道德。

下面将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角度出发,探讨其必备的素质和行为规范。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和扎实的专业素养。

他们需要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和专业素养,才能准确地理解事件背后的含义和影响,并将其转化为简洁明了的新闻报道。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现象的敏感度,发现并捕捉到新闻的价值。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分析问题、提出观点的能力,以便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为读者呈现全面客观的报道。

新闻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他们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和交流,包括采访对象、同事、读者等。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他们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获取更多的信息。

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则可以使他们与同事之间和谐相处,提高工作效率。

新闻工作者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他们的报道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事件的认识和判断,因此他们应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遵循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

他们应该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不歪曲事实,不隐瞒真相,不捏造虚假信息。

新闻工作者还应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他们需要了解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新闻事件。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新的报道方式和表达手法,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作为新闻工作者,职业修养是其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他们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修养,以及丰富的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只有具备这些素质,他们才能胜任新闻报道的工作,为读者提供准确、客观、有价值的信息。

时代新声新闻记者

时代新声新闻记者

时代新声新闻记者时代新声新闻记者承担了传递信息、挖掘新闻、呈现时代风采的重要使命。

他们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记录和传达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

作为新一代的传媒工作者,时代新声新闻记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同时还要秉持客观公正、真实报道的原则。

一、报道现实,关注热点时代新声新闻记者应该时刻关注社会热点,了解人民群众的关切和需求。

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才能收集到真实的信息,了解到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感受。

同时,时代新声新闻记者应该主动关注国家和世界的大事,及时报道重大事件,传递权威信息,让读者了解事实真相,保持对时事的敏感度。

二、多元化报道,展示时代风貌时代新声新闻记者应该具备多元化的报道能力,能够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新闻。

不同的媒介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情感,记者需要根据不同的新闻内容选择适合的媒介表达方式。

同时,他们还应该关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还要关注文化、科技、社会民生等多个领域,全面展示时代的风貌。

三、真实报道,维护职业道德时代新声新闻记者在报道时应该秉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地报道事实真相。

他们要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站在读者的角度出发,用客观的视角呈现新闻。

同时,时代新声新闻记者还应该追求深度报道,通过对事件的多角度分析和丰富的信息搜集,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新闻信息,为读者提供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四、创新报道,引领时代时代新声新闻记者应该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形式和新技术。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记者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社交媒体、手机应用和互动平台等工具,与读者进行互动,开展深度报道。

同时,记者还可以利用数据新闻、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读者呈现更立体、更生动的新闻内容,引领时代的变革。

时代新声新闻记者的使命是记录时代的变迁和个人的成长,他们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底。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工作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人民的利益。

因此,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当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准则,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公正。

首先,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守真实的原则。

新闻是记录时代的镜子,新闻工作者应当客观、真实地报道事件。

不论是政治、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新闻,新闻工作者都应当坚守事实真相,不偏不倚地呈现给读者。

他们应当尊重新闻事实,不得捏造、歪曲、篡改新闻,更不能以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其次,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公正的原则。

新闻报道应当客观公正,不受任何个人或组织的影响。

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报道中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进行恶意攻击或诽谤。

他们应当尊重事实,不以个人偏见或利益驱使报道内容,做到公平公正。

再次,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守敬业的原则。

新闻工作是一项需要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的工作。

新闻工作者应当尽职尽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得懈怠、敷衍、拖延。

他们应当积极主动地挖掘新闻资源,深入调查报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报道能力。

最后,中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诚信的原则。

诚信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他们应当言行一致,言行端正,不得以任何形式谋取个人私利。

他们应当尊重新闻伦理,不得参与或者制造虚假信息,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

总之,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新闻从业者应当严格遵守的行为规范。

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新闻工作者才能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公正地报道新闻,为社会传递准确、有价值的信息,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进步。

希望广大新闻工作者能够牢记职业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摘要:记者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近些年来,随着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记者的职业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新闻道德主要指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它影响新闻从业人员的理念并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可以说,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仍存在的大量的道德失范现象:有偿新闻、虚假新闻、媚俗新闻这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整顿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对搞好新闻事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记者职业道德失范原因措施一、什么是记者的职业道德(一)美国伦理学家麦金太尔在其名著《德性之后》中进行了考察和定义。

他得出了3种德性观:英雄时代即荷马史诗里的德性观。

认为德性是一种品质,它的表现形式是某人能够完满履行他被明确规定了的社会角色所要求的义务。

亚里士多德《新约》中的德行观。

认为德性是一种能够实现人的特有目的的品质,不论这种目的是自然的还是超自然的。

富兰克林的功利主义德性观。

认为德性是一种获得尘世和天堂成功的功能性品质。

(二)美国学者阿特休尔将新闻专业理念归纳为四条:新闻媒介摆脱外界干涉,摆脱政府,广告商甚至来自公众的干涉;新闻媒介为实现公众知晓权服务;新闻媒介探求真理,反应真理;新闻媒介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

(三)理想的记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政治素质 :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企业,热爱职工。

业务素质 : 新闻业务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采访、写作、编辑,以及资料、校对等。

思想道德素质:新闻界同行有个说法,叫做“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

新闻工作者除具有上述职业素质特点外,还应具有相应的个人素养。

第一,要有一颗冷静而清醒的头脑。

新闻是政治主张、政治观点的宣传和直白,同时又是思想情操、伦理道德、人文价值、审美观念的自然渗透。

第二,要有一腔充满正义的热血。

主要表现为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一、引言新闻是社会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记录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传递着信息,引导着舆论。

而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就是新闻从业人员。

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才能够胜任并且有所作为。

二、专业理念1. 确定意义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明确新闻的意义,明白新闻的本质,而不是把新闻当成一种社会赚钱的手段。

新闻是信息的传递者,是社会的监督者,是引导公众思想的推动者。

必须要保持专业理念,把新闻看成是一项神圣的事业,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工作。

2. 提升素养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和素养。

只有不断学习,积极进取,才能保持专业理念和把握新闻的发展方向。

三、职业道德1. 独立客观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保持独立客观的态度,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只有在保持独立客观的前提下,才能够真实地传递信息,撰写客观的报道。

不可因为个人情感或者其他利益而扭曲事实,误导公众。

2.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

不论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报道中,必须要遵循事实真相,不能造假、不能夸大、不能故意删除信息片段。

只有保持诚实守信,才能够赢得公众信任,也才能够为自己树立起良好的职业声誉。

3. 尊重隐私在新闻报道中,新闻从业人员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不可以随意侵犯他人的私生活,不可以为了追求新闻效果而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底线。

只有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才能够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新闻从业者。

四、修养1. 自律自爱新闻从业人员需要有很高的自制力和自律性,不因个人感情冲动而发布不确准确信息,不为高额利益而随意改变报道内容。

需要在工作中保持冷静理性的态度,坚守职业本分,这样才能够有益于自己的修养提升。

2. 社会责任感拥有社会责任感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必备的修养。

要意识到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需要为社会传递积极正能量的信息,需要积极引导公众舆论,关心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发展。

14第十四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14第十四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第十四章 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理 念、职业道德和修养
第一节 新闻专业理念
一、什么是新闻专业理念
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 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 客观、公正的原则。
二、新闻专业理念事关传媒业的存亡兴衰, 是传媒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二、“有偿新闻”现象及其危害
1、有偿新闻——指新闻传播媒介向要求刊 播新闻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 是一种以金钱为中介买卖新闻的现象,实 质是把新闻的商品性庸俗化,是新闻界最 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
2、有偿新闻的种类:
一收取新闻刊播费;二是收受礼金;三是 出卖版面;四是转让刊号;五是混淆新闻 和广告的界限;六是恶意进行新闻炒作。
一、职业理念: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 作的根本宗旨。
二、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 认真、踏实。
三、职业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 照片和资料;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将 保守职业秘密。
四、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 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五、新闻自律运动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 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1、爱党和人民,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 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 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2、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 的方针政策。
一、基本要求
3、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4、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5、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
3、危害:
一是损害新闻传播媒介的权威性; 二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 三是减少新闻传播媒介的广告收入; 四是危及传播者本人的人格、人身及生命 安全; 五是侵害受众的权益、贬损地方形象和毒 化社会风气。

规章制度新闻职业道德

规章制度新闻职业道德

规章制度新闻职业道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提高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和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新闻从业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遵循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履行新闻报道职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第三条新闻从业者应当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新闻报道,不得偏袒、曲解事实,不得捏造、篡改新闻,不得编造虚假新闻。

第四条新闻从业者应当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不得恶意中伤、诽谤他人。

第五条新闻从业者应当保护新闻来源的隐私,不得泄露新闻来源的身份,不得以不正当手段获取新闻信息。

第六条新闻从业者应当遵守职业操守,不得接受贿赂、行贿,不得以权谋私,不得利用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七条新闻从业者应当遵守职业纪律,不得擅自变造报道稿件,不得以个人观点篡改编辑他人稿件,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第八条新闻从业者应当坚持思想解放,敢于批评、敢于创新,不得受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的干扰,不得违背自己的理想和良知。

第九条新闻从业者应当保护新闻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不得歪曲、夸大、缩小事实,不得随意改变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性质。

第十条新闻从业者应当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判断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

第二章新闻报道原则第十一条新闻报道应当遵循真实、准确、全面的原则,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第十二条新闻报道应当遵循及时、及入的原则,做到信息快速传播、反映社会事件。

第十三条新闻报道应当遵循平衡、多元的原则,做到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客观呈现事实。

第十四条新闻报道应当遵循尊重、保护的原则,对新闻报道对象必须尊重其个人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新闻报道应当遵循舆论引导的原则,引导公众理性、科学地看待社会事件,不得炒作、渲染恐慌情绪。

第三章新闻从业者职责第十六条新闻从业者应当履行职业责任,不得随意炒作事件、制造社会恐慌,不得利用媒体平台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公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十分熟悉党 的方针政策。
一、基本要求
▪ 3、于深入实际,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 ▪ 4、比较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 5、熟练的新闻业务才能。Leabharlann 二、“有偿新闻”现象及其危害
▪ 1、有偿新闻——指新闻传播媒介向要求刊 播新闻的单位或个人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 是一种以金钱为中介买卖新闻的现象,实 质是把新闻的商品性庸俗化,是新闻界最 严重的腐败现象之一。
2、有偿新闻的种类:
▪ 一收取新闻刊播费;二是收受礼金;三是 出卖版面;四是转让刊号;五是混淆新闻 和广告的界限;六是恶意进行新闻炒作。
3、危害:
▪ 一是损害新闻传播媒介的权威性; ▪ 二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 ▪ 三是减少新闻传播媒介的广告收入; ▪ 四是危及传播者本人的人格、人身及生命
安全; ▪ 五是侵害受众的权益、贬损地方形象和毒
第一节 新闻专业理念
一、什么是新闻专业理念
▪ 新闻专业理念是:新闻媒介必须以服务大 众为宗旨、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真实、全面、 客观、公正的原则。
▪ 二、新闻专业理念事关传媒业的存亡兴衰, 是传媒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具体体现。
第二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 一、职业理念: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 作的根本宗旨。
▪ 二、职业态度:新闻工作必须严肃、严谨、 认真、踏实。
▪ 三、职业纪律:只用公平的方法获得新闻, 照片和资料;对秘密获得的新闻来源,将 保守职业秘密。
▪ 四、职业责任:竭尽一切努力,以确保新 闻的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五、新闻自律运动
▪ 1、新闻自律——在西方,新闻道德也叫新闻自 律。
▪ 2、新闻自律的产生 ▪ 3、新闻自律运动兴起 ▪ 4、新闻评议制度 ▪ 新闻评议制度是由新闻界和社会代表组成的民间
化社会风气。
作业布置:
▪ 1、西方新闻自律运动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 么?
▪ 2、什么叫“有偿新闻”?它的主要危害是 什么?
本次课推荐和参考文献:
▪ 1、蔡泽铭《新闻学概论新编》暨南大学出 版社,2004年
▪ 2、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9年
▪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本章节主要以学生自 学为主,并学习新闻工作守则,以使学生 对从事新闻工作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评议组织运用自律的方式督促新闻界履行社会责 任的监督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新闻评议组织、 开展日常性的新闻评议活动、出版新闻评议刊物, 执行裁判结果。
第三节 中国新闻事业对新闻工作者的 基本要求
一、基本要求
▪ 1、爱党和人民,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有 在新闻岗位上为宣传真理、捍卫真理,为 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奋斗的献身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