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
农业部关于2016年种子工程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等32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农业部关于2016年种子工程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等32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5.31•【文号】农计发〔2016〕72号•【施行日期】2016.05.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关于2016年种子工程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等32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农计发〔2016〕72号安徽、福建、湖北、贵州、山西、黑龙江、浙江、四川、陕西、甘肃、江苏、河南、新疆、吉林、辽宁、湖南、天津、河北、山东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你单位报送的品种测试项目(品种试验站、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品种登记认证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收悉。
经研究,原则同意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等32个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现予以批复(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32)。
项目建设期两年,自投资计划下达之日起计算。
请你单位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敦促项目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与概算,按程序和审批权限组织专家评审并及时完成报批手续。
要切实履行项目监管职责,确保资金到位后及时开工。
敦促项目单位严格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的招投标,注意核实田间工程的工程量,遵守基建财务制度,注重档案资料完整,开展固定资产标识管理,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尽早发挥项目建设效益。
请按月在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模块,)中填报实施进度等相关信息。
附件:1.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阜阳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3.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襄阳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4.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贵阳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5.山西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6.黑龙江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7.浙江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8.四川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9.陕西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0.甘肃省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1.深圳市国家农作物品种登记认证检测分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2.江苏省农科院国家水稻、小麦、棉花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3.浙江省农科院国家农作物品种抗性鉴定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4.安徽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5.河南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作物品种抗旱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6.湖北宜昌市农科院国家水稻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7.新疆巴州农科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8.吉林农业大学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19.辽宁锦州市农科院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0.山西中部生态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1.甘肃陇东旱塬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2.山东省烟台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3.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4.湖南雪峰山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5.天津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6.吉林省中部地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7.河北冀东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8.江苏省徐淮地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29.浙江省中南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30.湖北省鄂中丘陵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31.辽宁省中部区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32.陕西省宝鸡市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表农业部2016年5月31日。
【水稻品种】荃优665水稻品种好不好?

【水稻品种】荃优665水稻品种好不好?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096品种名称:荃优665申请者: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育种者: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荃9311A×R665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
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5.2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0.1天。
株高122.1厘米,穗长24.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每穗总粒数167.7粒,结实率85.5%,千粒重29.2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6.3、6.3,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高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抽穗期耐热性3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6%,垩白粒率8.0%,垩白度1.5%,直链淀粉含量16.3%,胶稠度77毫米,长宽比3.1,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
产量表现:201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60.09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60%;2017年续试,平均亩产631.11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75%;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5.60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18%;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0.43千克,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0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
可参照当地丰两优四号同期播种,每亩大田用种量1.0千克左右,秧田用种量8~10千克,播种前用强氯精浸种;稀播、匀播,培育壮秧。
2.适时移栽,插足基本苗。
秧龄控制在25~30天,建议栽插株行距20.0厘米×26.7厘米,每穴插2粒谷苗。
3.采取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
一般亩施纯氮14千克,氮磷钾比例为1:0.5:1。
4.浅水返青,薄水分蘖,插秧后20~25天视苗情晒田控苗,孕穗至抽穗期保持浅水层,若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可以灌深水,后期干干湿湿,直至黄熟。
5.病虫害防治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016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及基本特性分析

不育系 ) , 江西审定 3 7 个( 含3 个不育系 ) , 湖北审定 3 4
个( 含8 个 不育 系 ) , 湖南 审定 2 9 个( 含8 个 不育 系 ) , 福 建审定 2 8 个( 含7 个不育系 ) , 云南和广西各审定 1 8 个, 黑龙 江和浙 江各 审定 1 6个 , 贵州 审定 1 2个 , 江苏 和吉林各 审定 1 1 个, 河南 审定 1 0 个, 四川 审定 9 个,
专 论 与 研 究
DOI : 1 0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8 0 8 2 . 2 0 1 7 . 0 6 . 0 0 1
.
中 国帚 米 2 0 1 7, 2 3 ( 6 ) : 1 - 6
2 0 1 6年 我 国 审定 的水 稻 品种 及 基 本 特 性分 析
品质进行全面的鉴定 , 根据 品种在 区域试验 中的表现 , 结 合抗逆性鉴定和 品质结果 , 对 品种进行综合评 价 , 是 评 价品种 的科学依据 ,也是品种审定推 广品种科学布 局 的重要 依据 。本文 以各 通过审定 品种在农业 部和各 省水 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中的产量 、 品质 、 抗 性等数
定 的水 稻品种主要性状 进行 了分析 ,以为水 稻优质高 产育种及 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个次) , 具 体品种 名称见 表 1 。在这 4 9 2 个水稻 品种 中, 国家 审定 6 6个 ( 其 中有 1 3个 品种走 绿 色通道 ) , 广东
审定 6 1 个, 安徽 审定 5 6 个, 海 南审定 3 8个 ( 含1 5个
为6 2 4 . 9 4 k g / 6 6 7 m , 比区试对 照增产 7 . 4 8 %; 粳型杂交稻为 6 5 1 . 9 6 k g / 6 6 7 m , 比区试对照增产 8 . 9 1 %。 品种品质表 现
2016年湘审晚稻品种(2)

17农资荟萃(续第3期第26页)糯1优687(湘审稻2016012)由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杂交一季晚糯稻品种。
在湖南省作一季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27天。
株高124.9厘米,株型适中,生长势较强。
叶姿直立,叶鞘无色,稃尖无色,无芒。
每667平方米有效穗17.9万穗,每穗总粒数190粒,结实率84.1%,千粒重26.3克。
抗性:叶瘟6.3级,穗颈瘟7.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6.7,白叶枯病7级,稻曲病8级。
糙米率77.2%,精米率67.5%。
201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17公斤;2015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607.5公斤。
和丰优6377(湘审稻2016013)由广东和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兆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籼型杂交中熟晚稻品种。
在湖南省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3天。
株高110厘米,株型适中,生长势强。
叶姿直立,叶鞘紫红色,稃尖紫红色,中长芒,半叶下禾,后期落色好。
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0.6万穗,每穗总粒数145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7.2克。
抗性:叶瘟3.8级,穗颈瘟6.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2,白叶枯病5级,稻曲病4级。
糙米率80.4%,精米率71.1%。
201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每667平方米产量577公斤;2015年续试,每667平方米产量662.8公斤。
隆香优华占(湘审稻2016014)由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籼型杂交中熟晚稻品种。
在湖南省作晚稻栽培,全生育期115天。
株高100.2厘米,株型适中,生长势强。
叶姿直立,叶鞘紫红色,稃尖紫红色,无芒,叶下禾,后期落色好。
每667平方米有效穗22.9万穗,每穗总粒数137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5.4克。
抗性:叶瘟3级,穗颈瘟4.7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1,白叶枯病6级,稻曲病3级。
糙米率80.3%,精米率68.3%。
全国南方稻区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

国家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试行)一、试验概况1、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质地:按我国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填写。
(2)土壤肥力:分肥沃、中上、中、中下、差5级。
2、秧田(1)种子处理:种子翻晒、清选、药剂处理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2)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3)播种量:秧田净面积播种量,以公斤/亩表示。
(4)育秧方式:水育、半旱、旱育等及保温防护措施。
(5)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6)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治虫等措施及药剂名称与浓度。
3、本田(1)前作:冬闲田、绿肥田、水稻(小麦、油菜、蔬菜等)生产田等。
(2)耕整情况:机耕、畜耕、耙田等日期及次数。
(3)田间排列:完全随机区组排列(区试)、大区随机排列(生产试验)。
(4)重复次数:区试重复3次,生产试验不设重复。
(5)保护行设置:对应小区(大区)品种。
(6)小区(大区)面积:实插面积,以亩表示,保留小数点后2位。
(7)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8)行株距:以寸 寸表示。
(9)每穴苗数:1粒谷苗、2粒谷苗、3粒谷苗、4粒谷苗等。
(10)基肥:肥料名称及数量。
(11)追肥:施肥日期及肥料名称、数量。
(12)病、虫、鼠、鸟等防治:防治日期、农药名称(或措施)及防治对象。
(13)其它田间管理措施:除草、耘田、搁田等措施及日期。
4、气象条件:生育期内气象概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
5、特殊情况说明:如病虫灾害、气象灾害、鸟禽畜害、人为事故等异常情况及其对试验的影响,声明试验结果可否采用。
二、试验结果在填写书面记载表和制作电脑文件时,中籼、晚籼、晚粳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统一编号顺序、早籼区试及生产试验各组按试验方案中的品种顺序填写,以便电脑汇总分析。
1、生育特性(1)播种期:实际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移栽期:实际移栽日期,以月/日表示。
(3) 秧龄:播种次日至移栽日的天数。
(4)始穗期:10%茎秆稻穗露出剑叶鞘的日期,以月/日表示。
优质稻晶两优1468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稻晶两优1468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厉招阳1黄情2童金花3易平3*冯春水3罗兴红4肖原岩5(1浏阳市大瑶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湖南浏阳410312;2浏阳市农业农村局,湖南浏阳410300;3浏阳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湖南浏阳410300;4浏阳市小河乡农业农村办公室,湖南浏阳410308;5浏阳市淮川金稻种子经营部,湖南浏阳410300)摘要再生稻“一种两收”,解决了水稻“双改单”的困扰,又成功解决了水稻“单改双”中劳动力紧张、水稻产量低和种植效益差的现实问题,缓解了劳动力紧张,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种植效益,堪比双季稻种植模式,是具有“一种两收三头好”优越性的稻作制度。
晶两优1468是湖南百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晶4155S为母本,以R1468为父本选育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两季米质优良。
晶两优1468为优质型水稻品种,2019年被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评定为重点推广的再生稻品种之一,也是浏阳市近年来作为优质稻推广的品种之一。
本文着重阐述了晶两优1468在浏阳市作再生稻的种植表现,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再生稻;晶两优1468;种植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7-0016-05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7.005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浏阳市北盛镇位于湖南省浏阳市西北部,捞刀河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7.6~19.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50mm,年无霜期315d,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706.6h。
镇域耕作区以丘陵山地为主,自古有“北盛仓”之美誉,是浏阳市的四大粮仓之一。
该镇距离浏阳市主城区30km,距离省会长沙38km。
北盛镇现辖15个行政村,拥有耕地2439.8hm2,平均海拔高度115m,人均耕地面积仅为453.56m2,而工商业十分活跃,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经济富裕的乡镇之一。
水稻新品种简比试验

取以上抗旱措施,已经在较大程度上产 生了良好的效果,大豆在生长期间受干 旱的影响已经得到了降低,从而提升了 大豆的总产量, 提升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桂珍 . 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集成初探 [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35. [2] 孙 颖, 李 敬 岩 . 阜 新 市 水 资 源 现 状 及 节 水抗旱农业发展建议 [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3):227.
栽培育种
ZAI PEI YU ZHONG
水稻新品种简比试验
欧上源 柳城县沙埔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545203
摘 要:为了鉴定评价新选育水稻品种在当地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今后在当地大面积推广优良 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于 2016 年开展水稻新品种简比试验,探讨水稻新品种田间生长及产量等特性。结果表明,畾优 1067 和 F 优 498 是当地水 稻生产较适合推广的品种,产量高、生育期适中,在当地示范推广有利于水稻增产增收。 关键词:水稻;试验;新品种
畾优 1067 5.3 7.1 9.4 14.6 13.0 9.4 72.3 分蘖盛期 05-16 05-16 05-16 05-16 05-16 拔节期 05-20 05-20 05-20 05-20 05-20
处理 F 优 498 5.1 6.8 9.7 15.4 12.4 8.4 67.7 幼穗分化初期 05-24 05-24 05-24 05-25 05-25
表 1 分蘖情况观察记载表
(二)试验结果 1. 分蘖情况 各处理水稻分蘖情况如表 1 所示。 2. 生育期 各处理水稻的生育期如表 2 所示。 3. 农艺性状 各处理水稻的农艺性状见表 3。 4. 产量 各处理水稻的产量情况见表 4。 四、结果分析 在同等栽培管理条件下,各品种产 量的差异还是较大的。通过本次试验 5 个小区的对比可以看出,理论产量和田 间测产产量均达到 667 m2 产量 600 kg 以 上 的 是 畾 优 1067、F 优 498;667 m2 产 量 超 过 500 kg 的 是 五 优 新 占、 徽 两 优 898,参试品种的 667 m2 产量在当地属 较高水平。 五、结论 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水稻品种
杂交稻泰优390在永州市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泰优390是由湖南金稻种业有限公司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泰丰A 与广恢390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湘审稻2013027)。
为进一步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品质,适应市场需求,确保水稻生产的稳健发展。
2014—2015年在永州市零陵区、宁远县等地进行试种,经2年的试种示范,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耐肥、抗倒、分蘖力强、植株整齐、米质优、抗病虫、增产潜力大,一般在零陵区作双季晚稻产量6450~7950kg/hm 2,在宁远县作烟后稻产量6600~7950kg/hm 2,较适合永州地区作晚稻栽培。
现将其在永州市零陵区和宁远县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产量表现2014年引进零陵区黄田铺镇做双季晚稻试种,平均产量7132.5kg/hm 2,比对照湘丰优186增产214.5kg/hm 2;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7306.5kg/hm 2,比对照湘丰优186增产327.0kg/hm 2。
2014年引进宁远县湾井镇做烟后稻试种,平均产量7183.5kg/hm 2,比对照湘丰优186增产45.0kg/hm 2;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7537.5kg/hm 2,比对照湘丰优186增产558.0kg/hm 2。
2特征特性2.1生育期泰优390属三系杂交迟熟晚稻品种,在零陵区和宁远县引种试种全生育期平均117~120d ,比湘丰优186迟1~2d 。
2.2主要农艺性状泰优390表现株型适中,分蘖力较强,生长势强,植株整齐一致,叶姿平展,抽穗整齐,稃尖秆呈黄色,顶芒较短,后期落色好,耐寒性较强、抗倒伏,有效穗数301.5万穗/hm 2,穗总粒数148.2粒,结实率81.2%,千粒重25.2g 。
2.3抗性泰优390在湖南省区试的结果:叶瘟4.8级,穗颈瘟6.7级,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4.7,白叶枯病抗性6级,稻曲病抗性6级。
2015年永州市各稻作区后期阴雨天较多,多数品种稻曲病发生严重,而泰优390在零陵区黄田铺镇及宁远县湾井镇稻曲病发病率较轻,对产量没有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2016年湖南省水稻品种区试及生产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为筛选和鉴定我省近年选育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其他重要特性,为品种审定、推广提供依据,以加快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步伐,特安排本试验。
二、参试品种和承担试验单位(一)区试及生产试验开展早稻、中稻、一季晚稻、晚稻和优质稻等5个类型的区试和生产试验,参试品种126个(不含对照品种),详见附表1、3、5、7、9 。
区试承担单位15个,分别是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郴州市农科所、永州市农科所、衡阳市农科所、益阳市农科所、岳阳市农科所、常德市农科所、湘潭市农科所、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怀化市农科所、邵阳市农科所、桂东县农科所、龙山县种子管理站、桑植县种子管理站、会同县农业局。
生产试验承担单位:早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衡阳市种子管理站、湘潭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永州市种子管理站;中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怀化市种子管理站、娄底市种子管理站、邵阳市种子管理站、龙山县种子管理站、会同县农业局;一季晚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衡阳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株洲市种子管理站、郴州市种子管理站;晚稻、优质稻生产试验承试单位为衡阳市种子管理站、永州市种子管理站、益阳市种子管理站、郴州市种子管理站、湘潭市种子管理站。
(二)筛选试验开展早稻、中稻、一季晚稻、晚稻等4个类型的新品种筛选试验,参试品种635个(不含对照品种),详见附表2、4、6、8 。
试验承担单位 8个,分别是省水稻所、贺家山原种场、攸县水稻原种场、永州市农科所、怀化市农科所、湘西自治州农科所、桂东县农科所、邵阳市农科所。
(三)不育系鉴定试验(详见附表10)1.分期播种:湖南农业大学、隆平种业、省贺家山原种场2.起点温度鉴定:湖南师大、湖南农大、湖南亚华科学院三、种子提供和接收要求(一)供种要求1、种子质量:纯度98%以上的非包衣种子,其他项目达国家标准。
2、种子数量及分装规格:①早稻、中稻、一晚、晚稻筛选试验:1250g,5×250g;②早稻区试:3500g,14×250g,续试品种和同时参加生产试验的另加2500g,5×500g;③中稻、一晚、晚稻区试:4000g,16×250g,续试品种和同时参加生产试验的另加2500g,5×500g;④优质稻区试:3500g,14×250g,续试品种和同时参加生产试验的另加2500g,5×500g。
⑤不育系鉴定试验:第一年1×800g、第二年1×1000g。
⑥续试品种按湖南省种子管理局湘农种管【2011】8号文件的要求同时送交标准样品种子3公斤及父本、母本种子各100克。
3、分装要求:将参试品种用规格为20×30cm的橘黄色扎绳小尼龙网袋分装,按本款第(2)项的要求分装成250g和500g两种规格,分装成的小袋用编织袋按要求数量装成一大袋,在大袋内外各放置和加挂一个标签,标签上标注名称,参试组别,单位和联系人情况,小包装内不放置标签和作任何标记(需要尼龙网袋的参试单位请与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联系)。
4、按要求填写《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试验种子收样单》一式两份, 详见附表11。
5、种子寄(送)时间:早稻、中稻2012年3月13日前寄(送)到;一季晚稻、晚稻、优质稻2012年4月5日前寄(送)到。
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
6、寄送地址: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
7、邮寄试验种子一律要求采用直接送达收件人收的中国邮政“特快专递”方式,不得采用“普通包裹”、“快件包裹”等方式,否则不予收取。
也可直接送达。
禁止将种子直接送区试点。
未按规定寄送种子和缴费的将取消试验。
(二)收种要求各试验点收到试验种子后应及时对品种编号、种子数量和种子质量进行核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科和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联系解决。
各试验品种种子均由省种子管理局品种科统一分组、编号后发给各试验点,各试验点试验时不得再重新分组、编号。
(三)参试费用各品种参试费用具体事宜请与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联系,并将缴费银行回单复印件同参试种子一并寄(送)达。
DNA指纹鉴定和转基因检测费用具体事宜请与湖南省种子质量检测中心联系。
四、试验设计与要求(一)区域试验(TJSD-750-IV土壤紧实度仪)1、试点要求。
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排灌方便,无影响试验结果公正性的因素,专人负责,保证质量。
2、试验设计(TMJ-I区域面积测量仪)2.1 早、晚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平方米,全部收获计产,四周设不少于5行的保护行。
试验密度:早稻16.7×20厘米(5×6寸),一季晚稻16.7×26.7厘米(5×8寸),晚稻、优质稻20×20厘米(6×6寸),一般每蔸插2-3粒谷秧。
对照品种:早稻株两优819(中熟组)、陆两优996(迟熟组);双晚岳优9113(中熟组)、天优华占(迟熟组)、天优华占(优质组);一晚C两优343。
播种期:早稻所有品种均在3月25-30日同期播种,一晚所有品种均在5月20-25日同期播种,晚稻所有品种均在6月20-25日同期播种。
2.2 中稻: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平方米,全部收获计产,四周设不少于5行的保护行。
试验密度:20×26.7厘米(6×8寸),杂交稻每蔸插2粒谷秧,常规稻每蔸插4-5粒谷秧。
对照品种为T优272(中熟组)、Y两优1号(迟熟组)。
播种期:所有品种均在4月20-25日同期播种。
2.3所有对照不编号,但对照须安排在第一重复的中间位置,不得安排在两边,第二、三重复所有品种随机排列。
3、田间管理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全生育阶段注意虫害防治,不防病害(纹枯病除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畜等危害;每项田间管理措施和测定宜在同一天内完成,如遇特殊天气,同一重复必须同一天内完成。
优质稻组区试要求采用中等施肥水平。
4、试验记载承试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进行调查记载,并填写好《湖南省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观察记载表》,不得漏项、空项。
5、品质检测所有区试品种均进行品质检测,早稻、中稻品种由怀化市农科所负责取样,一晚、晚稻品种由衡阳市农科所负责取样,优质稻品种由湘潭市农科所负责取样,寄送至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委托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进行检测。
6、抗逆性鉴定6.1 稻瘟病:稻瘟病抗性鉴定委托省植保所、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湘西自治州农科所进行,鉴定及评价依据:《水稻抗稻瘟病鉴定及评价方法》(DB43/T319-2006)。
6.2 稻曲病:中稻、晚稻、一季晚稻、优质稻稻曲病抗性鉴定委托省水稻所通过人工接种方法进行,鉴定及评价依据:《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范》(DB43/T505-2009)。
6.3 白叶枯病: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委托省水稻所进行。
鉴定及评价依据:《中国水稻品种试验与审定标准》。
6.4 早稻耐寒性由各试验点调查记载;中稻、一晚耐高温试验,一晚、晚稻耐低温试验委托省贺家山原种场进行;中稻耐低温试验委托龙山县种子管理站进行。
7、DNA指纹鉴定和转基因检测:所有区试品种从参试样品中取样,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DNA指纹鉴定和转基因检测。
转基因检测依据:农业部953号公告-6-200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转BT基因抗虫水稻定性PCR方法》、SN/T1202-2003《食品中转基因植物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DNA指纹鉴定方法执行:NY/T1433-2007《水稻品种鉴定DNA指纹方法》。
(二)生产试验(TPSC3-3不锈钢杆太阳能杀虫灯)1、试点要求:交通便利,排灌方便,田园化质量较高,肥力水平中等偏上且均匀。
试点要有显目的标志牌(同属国家展示点的按全国农技中心文件要求制作),标志牌格式一致,每个试验小区也应有品种名称标志牌。
各试点务必专人负责试验,认真落实好试验任务,搞好记载,保证试验质量。
2、试验设计:不设重复,在核心区每10个品种设一个对照,间比法排列,首、末小区必须是对照品种,每个品种种植0.2亩以上,同熟期所有品种必须种植在同一丘块,全区收获计产,四周需设置保护行,保护行不少于5行,种植对应品种。
栽插密度:早稻16.7×20厘米(5×6寸),中稻20×26.7厘米(6×8寸),一季晚稻16.7×26.7厘米(5×8寸),晚稻、优质稻20×20厘米(6×6寸)。
对照品种:早稻:株两优819(中熟组)、陆两优996(迟熟组);中稻:T优272(中熟组)、Y两优1号(迟熟组);一晚:C两优343;双晚:岳优9113(中熟组)、天优华占(迟熟组)、天优华占(优质组)。
在核心区外每个品种视实际情况种植0.5亩,以区试相应对照品种为对照,播种量、播种期、种植密度参照当地生产习惯。
生产试验品种、对照不编号。
3、栽培管理:一般按当地生产习惯。
施肥水平与当地生产水平相当;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全生育阶段注意病虫害防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鸟、鼠、禽、畜等危害;每项田间管理措施和测定宜在同一天内完成。
4、试验记载:承试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进行调查记载;记载项目:生育性状、主要经济性状、产量性状、抗性。
(三)筛选试验(SLY-E称重型高精度电子自动数粒仪)1、试验设计1.1 早、中、一晚、晚稻。
采用随即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10平方米,全部收获计产,四周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行。
试验密度、对照品种、播种期同区域试验。
1.2 所有对照不编号,但对照须安排在第一重复的中间位置,不得安排在两边,第二重复所有品种随机排列。
2、试验记载承试单位要严格按照《湖南省水稻品种试验观察记载项目、方法及标准》进行调查记载,并填写好《湖南省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观察记载表》,不得漏项、空项。
3、筛选试验不进行室内考种。
4、试点要求、田间管理同区域试验。
五、其他事项(一)试验期间如遇不可预见的灾害影响试验准确性或导致报废的试点,要立即告知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
(二)各试点对试验中出现的极值(如杂株率超标、主要病害发生严重、倒伏超标、产量异常等情况)的相关图文资料(包括发生原因和田间照片)存档并发送至湖南省农作物良种引进示范中心。
(三)试验完成后,区域试验和筛选试验承试单位填写《湖南省水稻区域试验(或预备试验)观察记载报告》;生产试验承试单位填写《湖南省水稻生产试验观察记载报告》,报告包括:试验目的、试点概况、参试品种、试验设计、田间管理、品种评价、生产试验主要性状记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