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考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2014年人教版初中生物总复习资料

总复习一(七年级上)第一单兀生物和生物圈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早节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知识要点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石莼、石花菜、裙带菜、鹿角菜、马尾藻2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墙藓、葫芦藓、地钱3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满江红、胎生狗脊1种子的结构常见题点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作用常见种类繁殖方式被子植物的种子的明发植株的生长-相同点不同点菜豆种子玉米种子2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种子裸落,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1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①探究过程②探究结论水分、温度、空气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完整的活的胚、寿命、休眠3种子萌发的过程胚根---根胚轴伸长胚芽---茎叶1幼根的生长2芽的发育3植株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根尖成熟区细胞从土壤吸收无机盐•有机物由叶的光合作用制造1在标注线后写出所示结构的名称2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它是由四个部分共同构成的。
1号2号3号4号水无有有有空气充足充足充足浸没温度室温室温1C室温现象个对照组,分别是O1 一定时间后观察下表各实验装置,现象如何?该实验设立了结论是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 。
根的生长要靠增加细胞数量,及___________ 体积增大。
2枝条是由_______ 发育而来的。
3植物的生长需要量最多无机盐是---- 禾廿---- 无机盐。
4根尖自上而下包括四区。
1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2受精的过程3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一子房壁一一果皮-胚珠「珠被一种皮1受精卵一胚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1植物生活为什么需要水2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成熟区细胞壁薄、质少、液泡大, 有根毛2水分由导管自下而上运输3茎的结构1植物的蒸腾作用大量失水(1)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叶片的结构(2)蒸腾失水的途径(3)蒸腾作用的意义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开花和结果果实绿色植物和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有机物的制造1花的各部分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直接有关的结构是。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3)

初一上册生物复习资料1. 生物的基本概念1.1 生物的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的个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1.2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1.3 生物的特征•呼吸:生物通过呼吸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营养:生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和营养物质。
•生长:生物具有自身生长发育的能力。
•繁殖:生物可以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繁殖后代。
•运动:生物具有自由移动或局部活动的能力。
•感应:生物可以感知和响应外界刺激。
2. 生物的分类2.1 分类的目的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研究生物的多样性,便于对生物进行认识和研究。
2.2 生物的分类等级生物的分类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等。
•界:最高级别的分类单位,如动物界、植物界。
•门:界的下一级别,如哺乳动物门、鸟纲门。
•纲:门的下一级别,如哺乳纲、鸟纲。
•目:纲的下一级别,如猫目、鹰目。
•科:目的下一级别,如猫科、鹰科。
•属:科的下一级别,如狮属、老鹰属。
•种:属的下一级别,如非洲狮种、金雕种。
2.3 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分类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
•形态分类:根据生物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特征。
•进化分类:根据生物的进化关系进行分类,如基因序列的相似性。
3. 人体结构与功能3.1 人体器官人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包括头颅、面部和颈部。
•躯干:包括胸部、腹部和盆腔。
•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
3.2 人体组织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位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表面,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
•结缔组织:连接和支持其他组织和器官。
•肌肉组织:用于身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神经组织:传递和处理信息的组织。
3.3 人体系统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个系统协同工作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呼吸系统:负责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到全身各个部位。
2014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其他特征:病毒除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概念: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和岩石圈的表面。
(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探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5.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吃与被吃的关系)生物因素:竞争关系(两种生物互相比赛)合作关系(两种生物互相帮助)寄生关系(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7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8.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10.生物部分: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11.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2.食物链书写规则:A、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箭头必须从被吃者指向吃者;C、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精选3篇)

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精选3篇)生物学简称生物或生命科学,其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篇1】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重要复习资料归纳【篇2】一、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二、显微镜的使用1、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3、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三、观察植物细胞:实验过程1、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2014-2015生物学复习提纲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上生物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含义﹚: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进行光合作用,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猎豹捕食羚羊);(2)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植物落叶,动物和人出汗、呼吸和排尿)(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含羞草受碰触就合拢)(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小猫长成大猫,大猫生小猫)(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2、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细菌、真菌和病毒;按照生活环境可以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①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②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③制定计划:围绕“光”这一条件设计方案,所以除了光以外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鼠妇数量等必须都相同,制造出一个“有光”、一个“无光”的环境,其中变量是光照。
(这种只有研究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鼠妇用10-20只,而不用1到2只,为的是【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实验多做几次,或者同一个班级里,几个小组的结果合在一起,求平均值。
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适者生存)如:拟态(枯叶蝶、竹节虫)、保护色、警戒色;海豹加厚的皮下脂肪;沙漠上骆驼刺的巨大的根系;骆驼的结构与特点;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对其所在的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如植物增加空气湿度;蚯蚓松土;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七年级上册生物总复习资料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三、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和对照—记录现象—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变量:光实验步骤:1、取一个长方形铁盘,内铺上一层湿土,一半用纸片盖住;2、在铁盘两侧各放入5只鼠妇;3、静置20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两侧的鼠妇数量。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等B:生物因素:不同种生物之间:捕食、竞争、合作(互利)、寄生同种生物之间:种内互助、种内斗争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例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组成(1)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2)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7、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概念: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2014年中考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1]
![2014年中考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1]](https://img.taocdn.com/s3/m/90ad0c9f33687e21ae45a9be.png)
2014年中考初中生物会考复习资料(人教版)[1]D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
④细胞壁—支持和保护作用⑤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1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
5.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无论植物还是动物细胞中都有线粒体。
13、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制作步骤:(1)先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2)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
(3)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
(4)用镊子夹住一块盖玻片一侧的边缘,将它的另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可减少气泡产生。
(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1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1)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2)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3)把牙签上附着的一些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
(4)盖上盖玻片。
(5)碘液染色。
(6)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15、细胞膜的功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
18、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会有染色体的变化,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 是遗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生物初一上册复习资料

生物初一上册复习资料生物是一门探究生命的科学,涉及的领域广泛且十分有趣。
在初一的生物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许多基础知识,例如细胞、植物、昆虫等。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初一上册生物的复习资料。
一、细胞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基本场所。
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等复杂的细胞器,大多数细菌为原核细胞;真核细胞拥有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多种复杂的细胞器,动植物细胞均为真核细胞。
二、植物生长植物的生长过程通常包括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以及花草植树等不同的阶段。
幼苗生长时主要依靠地下部的根系补给水分和营养物质,同时通过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能量。
植物在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生长变化。
例如光周期会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光照不足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等等。
三、昆虫昆虫是许多孩子十分喜爱的生物。
昆虫的特征包括有六条足、二对翅膀等等。
在生物课上我们学习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昆虫,例如蝴蝶、蚂蚁、蜜蜂等。
同时,我们还了解了一些昆虫的生活习性,例如蚜虫会吸取植物的汁液,蛾类雌蝶会在植物上产卵,等等。
四、环境变化环境变化对生物的生命和生存都会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环境下的温度、水分、光照等条件都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存状况。
人类的活动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工业污染、大面积植树造林等等。
以上仅是初一上册生物学习的一部分内容,我们学到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
同时,对于初一上学期的生物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做习题、看科普书籍、实地观察等方式来加深理解。
期待大家在生物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考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1)生长:指生物体体积由小到大,也就是细胞数目增多和体积增大的结果。
(2)发育:指生物体中各种器官逐渐达到成熟,并具有生殖能力。
(3)生殖:指生物体产生下一代的现象,通过繁殖保持种族的延续。
6.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构成的。
但病毒作为一种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调查的步骤:①明确调查目的;②确定调查对象;③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④调查记录;⑤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⑥撰写调查报告。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不同,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3)按照用途不同,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1.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中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的划分只是大体的划分,三者并不是截然分开)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类。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3.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4.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5.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是与它们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四、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绿色植物——生产者(能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 动物————消费者(不能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动物和植物)细菌、真菌—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遗体和粪便等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3.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4.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最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5.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6.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
7.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
8.食物链和食物网:①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③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越多。
9.在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凡是以相同的方式获取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可分别称作一个营养级。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越强,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彼此互相影响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
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使用凹面镜。
)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①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很小。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2.显微镜的使用①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
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②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显微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③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
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3.目镜长的放大倍数低,物镜长的放大倍数高。
显微镜放大倍数越高,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且变暗。
二、观察植物细胞1.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用生物体上切取下来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如细菌培养液、血液)经过涂抹制成生态系统组成装片——用生物体上撕下来的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如衣藻、水螅、青霉等制成以上三种玻片,都可以制成永久的(永久玻片)和临时的(临时玻片)2.《观察植物细胞》实验制作的是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①细胞壁:支持、保护②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③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
④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⑤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⑥液泡:在细胞质中,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4.实验避免出现气泡的方法: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
5.《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使用稀碘液的作用:便于寻找和观察细胞,可使细胞结构看得更清楚。
三、观察动物细胞(P47 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1.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可以流动2.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4.《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使用生理盐水的作用:保持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燃烧):如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对物质有选择性,有用物质进入,废物排出。
4.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叶绿体叶绿体: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氧气(光合作用)光线粒体线粒体: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遗传信息:受精卵内具有指导身体发育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是由父母传下来的,因而叫做遗传信息2.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存在于细胞核中,具有双螺旋结构②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叫做基因3.染色体①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由于易被碱性染料染色而得名②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③每一种生物的细胞核中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④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⑤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4.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图:5.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6.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整体三、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1.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2.细胞的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
3.细胞分裂的过程①染色体进行复制②细胞核分成等同的两个细胞核③细胞质分成两份④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逐渐内陷,形成两个新细胞4.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而且新细胞核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多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受精卵。
)2.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3.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组织的形成:细胞分化的结果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4.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5.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器官一般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并且以某种组织为主。
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它的生理功能相适应。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植物体与动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植物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3.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4.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P70 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1.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被称为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2.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也有害益处:①鱼的饵料;②净化污水害处:①引发疾病;②形成赤潮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比细胞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