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青岛大学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工学学科下的本科专业,授予学生工学学位。

本专业在实施中分为两个培养方向:成衣生产与经营管理、服装营销与贸易。

本专业着力培养基础理论雄厚、专业面较宽,具有一定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致力于培养具备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成衣工艺设计与管理,以及服装经营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产品设计、服装生产工艺设计与管理、服装营销、服装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在系统学习服装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在成衣设计与生产管理、服装营销与贸易等方向上进行强化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3.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4.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5.掌握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鉴别和初步开发的能力;6.具有服装生产管理、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服装贸易方面的工作能力;7.熟悉国家和管理部门对服装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8.具备良好的中外文使用能力。

三、主干学科:服装设计,服装材料与服装舒适性,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市场营销。

四、主要课程:服装史,服装材料学,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制作,服装生产工艺与管理,服装CAD,服装营销学,电子商务,服装贸易。

服装设计与工程(081406)专业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081406)专业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081406)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经营管理(服装表演)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服装艺术设计方向)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设计、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有创造能力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能够从事时装模特,模特师资,时装表演编导、模特经纪管理以及服装设计与形象设计、服装营销等职业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培养要求(服装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服装设计与服装产品开发所需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有较好的创造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知识,获得服装设计的方法与技能,掌握服装表演的基本技能;获得服装表演、服装表演编导、形象设计以及服装营销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服装设计与表演以及组织策划服装表演的能力。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审美能力;2.掌握服装设计方法和成衣结构工艺;掌握服装款式、服装结构和工艺设计方法;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绘制的能力,具备独立进行服装艺术设计和工艺制作的实践能力;3.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和鉴别的能力;4.具有服装市场预测和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5.了解服装学科和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动态;6. 具备市场调研和产品企划的能力;7.具有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服装CAD技术;8.掌握一门外语。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键盘上,敲击键帽的声音似乎在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人才培养,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对于服装设计这一充满创意与激情的领域。

下面,就让我以意识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蓝图。

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服装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扎实功底、宽广视野、良好职业素养的服装设计师。

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服装设计基础,还要具备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跳出传统框架,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2.扎实功底:要求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材料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3.宽广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时尚趋势,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装风格,提升审美能力。

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

我们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规划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服装设计原理、服装材料学、服装工艺学等,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图案设计、服装配饰设计等,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3.实践课程:安排学生参加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适应力。

4.素质教育课程:涵盖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案例教学:以经典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2.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企业讲座:邀请行业专家、企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

四、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1.引进人才: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培训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服装设计与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服装设计与工程 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1602普高生源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知识和能力,适应服装、艺术设计、管理、营销贸易等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在服装行业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产品策划和设计、工艺技术、生产经营管理、行业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服装设计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创新设计的基本素质和从事服装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装营销策划等方面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良好的身体与心理素质、诚信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以及人文学科知识和艺术修养;2.具有从事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技术所需要的自然科学、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本专业发展现状和趋势;3.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和工艺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具有在本专业领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技术,能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服装辅助设计和信息化管理,了解数字化服装技术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能力;5.能充分利用中外文图书、期刊和网络等资源,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等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开发、组织和较强的自学能力。

三、学制及授予学位学制四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四、主干学科设计学纺织科学与工程五、核心课程服装美术基础、服装学概论、时装画技法与效果图、服装材料学、面料纹样设计、服装立体裁剪、女装结构设计、服装设计学、服装工业样板技术、中国服装史、服装营销学、服装人体工程学、外国服装史。

六、课程结构体系中学分学时分配、毕业最低学分要求注:毕业最低课内学分应达180学分。

军事理论(1学分)、就业指导(1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等是本科生毕业必须获得的学分课程,计6学分。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让知识带有温度。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建设与社会进展需要,具备服装专业基本理论学问和综合实践能力,能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生产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同学主要学习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接受服装设计办法和成衣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管理和和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学问和能力:1.把握服装学科的基本理论、学问和技能;2.了解服装学科和服装行业的进展动态,具有初步的学科讨论能力;3.把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办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备从设计构思到成衣制作的自立实践能力,并能娴熟运用计算机举行服装辅助设计;4.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和较强的审美能力;5.具有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的基本能力;6.把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办法。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学制、授予学位和相近专业1.学制:四年2.授予学位:工学学士3.相近专业:艺术设计四、课程设置1.主干学科:艺术学、纺织科学技术。

2.主要课程:素描、颜色、装点基础、服装史、服装材料学、服装画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CAD、立体裁剪、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

4.主要专业试验:服装工艺试验。

五、毕业规定本专业同学应完成教学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5学分。

其中公共基础课48学分,专业基础课28学分,专业课29学分,限制性选修课12学分,公共选修课8学分,自立设置实践40学分,毕业设计(含论文)及毕业答辩合格,准予毕业。

六、各学期教学方案总体支配表(略)七、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方向)教学方案总体支配表(略)八、各课程模块学时学分结构表(略)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服装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层面上,更注重服装的款式、品质和个性化。

“服装独特而不乏时尚感”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培养目标1.增强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服装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掌握,使其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

2.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其对于时尚的敏感度,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3.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项目,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服装制作的各个环节。

4.塑造良好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培养方案1.学科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包括服装设计理论、纺织科学、面料和材料、服装制版、服装制作工艺等基础理论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课程:包括服装设计创意、色彩设计、时尚趋势分析、服装工艺设计、服装装饰设计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电脑辅助设计:开设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服装设计和图案设计。

(4)实践性课程: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实践性课程,如服装模特表演、服装制作实践、企业实习等,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实践项目(1)课程设计:设置课程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2)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进行全过程的设计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和制作能力。

(3)校外实习:与服装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企业实际运作以及市场需求,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

3.培养环境(1)实验室设施:提供先进的服装设计和制作设备,如服装CAD系统、绣花机、裁剪机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2)教师队伍:招聘一批有丰富经验和实际工作背景的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时尚动态,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为4学分,共70学时,分开安排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是各门课程必须完成的教学环节,占课程成绩 40%-50%。

程 类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服装色彩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Clothing Color
服装设计款式表达 Fashion style design
服装流行趋势预测 Fashion Trends
服装对外贸易实务 Apparel Foreign Trade
服装材料实验
Clothing Materials Test
3 54 40 14 3 54 40 14 3 54 40 14 3 54 40 14 3 54 40 14 3 54 30 24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4 考试 2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②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3
公 and Basics of Law
共 基
必 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②
3
础 课 The Principles of Marxism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②
Mao Zedong Thought and the
4
1
4
25
16
2
18
总计
118 14
3
4
16
2
4
37 198
附表二: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方向)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程 类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大学英语① College English

服装设计跟工程 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跟工程 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服装成衣款式设计、服装样板与工艺技术、服装数字化技术应用、服装材料与功能服装开发等领域的高层次技术和产品研发人才;以及从事服装产业经济、服装市场营销、商检和贸易、品牌管理与运作等领域经营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与拓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与拓展合格标准。

5、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正确方法,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意识;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设计方法和成衣化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的艺工结合特色;6、具有独立完成服装设计构思、效果图、基础纸样和推板及确定加工工艺与成衣制作的基本能力,进行服装工业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与指导的能力;7、掌握主要服装材料的结构性能和特点,具有对服装材料的选择、鉴别和初步开发的能力;8、具备服装设备(平缝机、包缝机、锁眼钉扣机、整烫机等)操作、维护等能力,了解服装设备、服装技术的发展方向,具备继续学习和职业变化的能力;业务范围:1、服装设计、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部门;2、服装生产管理部门:3、服装品牌策划和市场营销部门;4、服装高校和科研机构;5、服装媒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力要求
外语要求
设 计 类
工 艺 类
管 服装CAD操作 理 类
工作经验
思 想 素 质
技 能 应 用
创 新 精 神
英语四级及以上
√√
英语四级及以上 √ √ √
英语四级及以上
√√
英语四级及以上 √

英语、日语


英语四级及以上 √

英语四级及以上 √ √ √
韩语、日语
√√
英语四级及以上
√√
不限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我国服装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市场经济下的服装企业是多元化的,企业的人才需求也 是多元化的。随着服装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品牌意识 的加强、企业管理的规范和职业分工的细化,独自承担 设计、生产、管理及营销等任务的全才已不能适应市场 的需要,多职种的人力协作是服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服装产业链中重要一环的服装教育,如何及时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来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多元化 的人才需求,是服装院校所面临的又一新的课题。

职业道德素质 √

吃苦耐劳精神 √

团队协作精神 √
英语运用能力 √
计算机操作能力 √

款式设计能力 √

结构设计能力 √
应 服装制作能力


CAD运用能力 √
企业管理能力

面料运用能力 √
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


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没有必要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 保证人才方案运行的措施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依据
1、教育部07教高1号、2号文件 2、贺院长《巩固评建成果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
识、专业技能和商业运营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
神和创业能力,适应我国服装行业发展需要的市
场化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人才方案的调整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 山东是服装大省,居全国第四位,现有服装企业近 万家,但70%—80%是定牌生产,中高档服装缺乏市 场竞争力。要实现我省快速做大做强服装业的规划目 标,企业需打造市场品牌和强化设计以提升产品的附 加值,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知识与经验兼备的复合型服 装高级专业人才。
• 从青岛、烟台等市职业介绍中心调查到的数据显示, 服装业需求人数占各用人行业的前三位。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 1、进行广泛的企业调查、学生调查和国内办学调查。
• 2、经过反复研讨,明确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市 场化服装专业人才。
• 3、确定服装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素质和知识。
• 4、根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规格。 • 5、根据培养目标和规格设置课程体系,确定平台+模
不限 不限 不限
3年以上 3年以上 2年以上 3年以上 3年以上 2年以上 2年以上 2年以上 2年以上
√ 熟练 √ √ 熟练 √ √ 较熟练 √ √ 熟练 √ √ 熟练 √ 较熟练 √ √ 较熟练 √ √ 较熟练 √ 较熟练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的学生调查
评价内容
• 教学模式形式单一,课程设置相互分离,课程间缺乏 横向交融,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与社会生产实践、社 会需要脱节。
• 国内高等服装教育的师资在知识结构、研究方向等方 面虽各有所长,但因忙于教学科研,缺少接触企业的机 会,实践经验相对薄弱。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北京和依据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山东省服装人才需求情况
努力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
人才方案的调整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内容
• 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调整 • 课程体系的调整 • 课程设置的调整 • 实践教学环节的调整
人才方案的调整内容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培养目标的调整

以大服装的人才培养理念为指导,培养具
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现代化服装专业知
块的模式和理论+技能+实践的比例。 • 6、根据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市场需要确定开设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的企业调查
企业要求
公司名称 鲁泰 新郎 昊宝 即发 桑莎
迪尚凯妮 兰雁
德昌服饰 国人
学历 要求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专科 本科
知识要求
高层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和具备的知识能力都 不能满足市场对服装人才的需求。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我国高等服装教育现状
• 课程结构总体偏重于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缺乏市场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
• 普遍存在偏艺术教学的倾向,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培 养质量,也影响到学生的就业观念。
人才培养方案的国内办学调查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新课缘 双语课程 实践课程 计算机课程
东华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 江南大学 青岛大学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和依据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
• 坚持高等教育适应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 • 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 • 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 • 根据课程特点确定教学方式; • 根据教学方式确定师资结构。
服装效果图
流行趋势

图案设计


平面构成
针织构成
CAD设计
工 服装工艺制作
艺 服装工业制版

服装CAD
管理类课程
贸易类课程
艺术修养类
其 他
前沿知识
经济类课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文类课程
市场调研
课程评价
很有必要 一般
√ √ √
√ √ √ √ √ √ √ √
√ √ √ √

没有必要
能力评价
评价内容
很有必要 一般

爱岗敬业精神 √
培养水平》的报告 3、季院长《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报告 4、教务处《德州学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意见》 5、05年人才培养方案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人才培养工作汇报
德州学院服装系
山东省高等服装教育现状
山东省服装专业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 前山东省具有普通服装本科的院校只有六所,其中工 科类三所,规模都较小,且人才培养模式陈旧,缺乏 创新,不能与快速发展的服装产业接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