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状况及其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围绕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展开研究,分析了暴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结合现有对策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策略并探讨其实践应用。

在引言中,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总结了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结论建议。

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健康保护意识,促进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水平的提升。

未来应继续深入研究,完善应对策略,促进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暴露因素、对策分析、应对策略、实践应用研究、总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结论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护理人员作为医疗领域中的重要人群,承担着照料病患、提供医疗服务的重要职责。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逐渐受到关注。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疾病病原体、有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等危害因素,存在着显著的职业暴露风险。

接触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处理医疗废物、接触放射性药物等都可能使护理人员面临潜在的健康风险。

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既要关注其对护理人员健康的影响,也需重视其对患者和社会的潜在影响。

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对策,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职业暴露问题,对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护理人员健康、维护医疗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1.2 研究意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一个长期存在且备受关注的问题,对于护理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深入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危险和风险,为有效的防范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暴露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政策,从而保障护理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对策和应对策略,有助于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职业保护体系,提升其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通过探讨实践应用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参考,促进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的规范化管理和解决。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护理人员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直接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常常会面临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

本文将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目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传染病风险: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如结核病、流感、肝炎等。

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病原体通过空气、体液等途径传播给护理人员。

2. 化学品暴露: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使用各种化学品,如消毒液、药品等,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容易引发过敏反应、呼吸道疾病等。

3. 职业性体力劳动:护理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行走,肢体力量的消耗较大,长期下来容易导致肌肉疼痛、骨骼疾病等。

为了应对上述职业暴露风险,应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职业防护培训: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培训,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控制感染病病原体的传播等,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和操作能力。

2.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医疗机构应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有效避免感染风险。

3. 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医疗机构应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体检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暴露带来的健康问题。

4. 调整工作方式和时间:医疗机构可以通过调整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时间,减轻其体力劳动的负担。

比如提供合适的工作台和椅子,合理安排轮班等。

5. 提供心理支持: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常常面临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医疗机构应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为护理人员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护理人员面临职业暴露的风险较高,但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培训、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定期体检和健康监测、调整工作方式和时间以及提供心理支持等对策,可以有效减少其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保证其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原因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摘要】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一项长期不容忽视的工作.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具有复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通过探讨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关键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54-02随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细化和完善,医院管理制度的规范,管理技术水平的提高,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关注和重视.由于社会人群传染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综合医院面临的职业防护问题更加严峻.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安全防护能力已成为医疗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我院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技术培训,并对培训前后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问卷,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技能,为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医疗环境,确实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医疗暴露损伤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职业暴露分布特点1.1M1ishal等采用前瞻性研究并定义医务人员为职业暴露高危人群[1].发生职业暴露以临床一线医生、护士为主,美国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在270例艾滋病医务工作者中,232例是护士,所占比例高达85.9%.临床重视预防护生医疗暴露的发生,相关文献显示护生职业暴露伤害为74.5%-83.6%[2-3]由于医疗废物处理环节的薄弱,相关从业人员的职业暴露自2007年以来已引起重视.现有资料显示护士、医生、保洁员和护工在职业暴露中居前4位.1.2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时刻面临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性及社会精神性等诸多不安全因素.项涛、姜明[4]通过网络、手工和参考索引检索资料显示在总共报道医院460家5138名医护调查报告显示,发生职业暴露原因前4位是锐器及血液、体液损伤,物理及辐射伤,化学损伤,社会及心理损伤.2职业暴露危险因素2.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有相当一部分医护人员对标准预防概念不清楚,还有一些新上岗人员对医院感染、消毒、灭菌、隔离了解甚少.2.2自我防护意识差,在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不戴手套,缺少职业防护意识,不用或不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认为戴手套影响手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戴面罩、戴眼镜影响视物的清晰度,部分医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戴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洗手不规范,不彻底,习惯于使用过的针头复帽.拔下输液器针头后不及时按医疗废物处理,违反操作规程.2.3护理行为不规范,有的护士慎独意识差,暴露后的处理流程不规范,血液、体液喷溅到眼结膜后不能及时彻底冲洗,挤压、消毒.2.4化学因素由于工作性质、环境要求,医务工作者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有效氯、臭氧、甲醛、戊二醛等高效消毒灭菌剂,潜在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随着抗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其毒性、致畸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已被证实2.5噪声的危害: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令人生烦躁情绪,干扰工作和休息,妨碍注意力集中,产生不愉快感.我国对医院的环境噪音标准理想值为35dB,极限值为45dB[5].据测定,ICU 噪声白天为50~70dB,夜间为45~55dB,而透析机单机报警噪音就有35~73dB.高于WHO 规定的白天35~40dB,夜间低于30dB的噪音标准. 2.6辐射的危害国内专家对职业受照年均剂量在1.46~2.30Msa/a的X线作业者进行调查发现,随着接触剂量的增加,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和血红蛋白含量异常的检出率也会增高.射线可激发空气中气体电离,产生氮化物、臭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进一步危害医务工作者的健康. 2.7社会及心理损伤在我国医务人员不足,工作紧张、劳动强度大,医患矛盾突出等客观原因存在,使相关人员存在不同的社会及心理问题.李小妹等报告[6],医疗人员有情绪疲惫感59.1%、无成就感53.2%,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3% .3预防职业暴露干预措施3.1职业防护教育可提升职业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以系统健康教育为核心做好岗前培训和在职医务人员培训.呼吁医学卫生院校开展职业暴露防护学科,提高基础性防御知识及能力. 3.2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明确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的保证落实废物处置.加强现场检测,明确法律责任,完善监管档案.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等知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和疾病自我预防意识.3.3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减轻职工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缓解其紧张情绪.进行相关检测和疫苗接种,提供预防性用药.建立健全的心理支持系统,为当事人提供咨询,并定期监测随访.必要时给予心理干预. 3.4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消毒、灭菌、隔离标准预防的概念,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严格掌握七步洗手法的正确方法操作,对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毁型,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护士对抽血或注射后的针头取、放是必须严格小心,切勿伤及自身. 3.5定期进行职工防护意识强化培训,认真学习并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在处置病人时坚持标准防护. 3.6医务人员损伤后应在处理伤口的同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由专人指导暴露者的伤口处理流程,如若处理不当指导其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3.7加强对职业暴露安全防护的管理与教育医务人员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度很高,而目前我国关于职业暴露的管理监控力度仍欠缺.医疗机构管理层应完善有关职业暴露防护的规章制度,制定有关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配置充足的防护用具及设备,加强对医务人员有关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 3.8洗手医务人员在接触血液、体液后要洗手,包括脱手套后.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应立即用肥皂流动水按六步洗手法洗手至少3分钟,之后用清洁毛巾擦干手,再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双手至少1分钟.3.9着装应规范医务人员在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着装应规范,穿工作服和或隔离衣,戴口罩、帽子,更换工作鞋,必需时戴护目镜.工作服或隔离衣要有一定厚度,吸水性强,口罩必须遮住口鼻,工作鞋必须遮盖脚背.口罩、帽子、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及护目镜要定期清洁消毒,污染时及时更换.着装规范是防范职业暴露有效的防护措施,它能对医务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3.10清洁消毒当地面、台面、物品、医疗器械被血液污染时,应先用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 后再清洁,对不能浸泡的物品或医疗器械可用消毒液擦拭消毒.3.11提供必需的防护用品部分医务人员因为防护物品供应不足而放弃防护措施.因此,做好防护工作,既要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的素质,又要医院管理者有充足的防护用品准备,才能保障防护措施落实到位[7-8]. 综上所述完善职业防护需要政府建全相关法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落实相关政策,强化基础防护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综合知识水平和行为执行力,促使医务人员将职业防护知识和意识自觉转化为实际行为并应用于工作中,从而达到保证医务人员与患者安全的双刃剑效应,减少医疗暴露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1]MishalY,YosefyC.Riskofviraldiseasebyneedlepuncturesandcatsin[ hospitalhealthcareworkers.Harefuah,1998,135(9):337.2]石朝晖,我校护生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11,23(29)97[ -98.3]陈长香,李进民,张艳,等.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4,10(19):51-53.4]项涛、姜明,医疗职业暴露及防护荟萃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2,10(14)[ 388-3895]Wilbum SQ,Eijkem Ⅻ G.Preventing needle stickinjuries amonghealthcare WOrkers:A WHO -ICN collaboration 闭.IntJOccup[ EnvironHealth.2004,10(4):451??6.6]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疗杂志,2000,35(11):645. [7]容冰.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24):63[ ~64.8]孙伯英,李明艳.医院护理人员锐器伤防护教育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5):1~3.。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一员,经常面临各种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将针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为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工作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对策研究一、引言护理人员是医疗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承担着护理、照顾病人的重要职责。

在工作中,护理人员也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的风险,例如接触传染性病原体、药物暴露、工作压力等。

这些职业暴露不仅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分析1. 传染病暴露:护理人员在接触病人时经常会暴露于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之下,例如艾滋病、结核病、甲型流感等。

这些疾病的传播不仅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可能引发感染传播链条的延续。

2. 化学品暴露:护理人员在使用药物、消毒剂等化学品时,容易受到化学品暴露的影响。

在长期暴露的情况下,可能对呼吸系统、皮肤等造成损害。

3. 职业暴露压力: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临床护理、医疗技术、沟通协调等多重任务,长期的高强度工作容易导致心理压力过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个人健康。

4. 健康危害: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例如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心理健康问题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1. 加强风险评估:针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评估潜在的职业暴露风险,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概率。

2. 健康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健康管理制度,包括定期体检、健康档案管理、健康宣教等措施,提升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水平,有效防范职业暴露对健康的影响。

3. 职业技能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其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增强在实际工作中预防职业暴露的能力。

4. 职业心理健康关怀:建立护理人员心理健康关怀机制,及时发现和干预职业暴露压力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升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卫生保健服务的提高,护理已经成为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在日常的工作中,护理人员往往面临着一系列职业暴露和危险。

随着护理技术和手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愈发凸显。

本文将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1、生物学因素职业暴露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容易受到生物学因素的职业暴露,如传染病、化脓性感染等。

病患的各种疾病病原体可能通过呼吸道、粪口途径等进入护理人员身体,严重的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疾病。

同时,护理人员在处理病患排泄物、血液、呕吐物等体液时,也容易受到感染。

护理人员在执行化疗、放射治疗、静脉输液及雾化治疗等过程中,存在化学品接触的风险。

一些药物剂量过大,聚集在护理人员的体内,影响健康。

使用消毒剂时容易直接接触化学物质,导致皮肤、呼吸道等部位受到侵袭。

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物理、机械装置的暴露,如照射、压力等。

包括电磁辐射、X射线、手术器械等。

其次,护理工作中常需进行轮班工作,生活和工作环境可能相对恶劣,睡眠不足、长期低氧、高温等放射在身体上的影响较大。

1、完善培训且提高技能护理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加强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了解常见的疾病病因,反复强化洗手、消毒、采样等防护方法,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和预防传染病技能。

2、规范化用药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和开药规范,标注病史、症状、确诊结果。

选择无菌及缴税毒理性小、安全性高的药物,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控制剂量。

3、科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护理人员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饮食、合理性、科学少量多餐、勿留熬夜、睡眠和文化娱乐。

同时,要加强职业卫生工作,确保工作环境安全、物品整齐有序、居住环境卫生、空气循环明确、阳气充足。

建立日常的清洁操作流程,地面和门、窗、墙面等用品的清洗、更换和节省的,为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个人防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穿戴防护设备,包括口罩、防护服、鞋套、手套等,用符合规范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保护自己免受感染。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

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现状及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职业暴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职业暴露(OccupationalExposure)是指个体因为工作关系可能暴露于危险因素中,继而危害健康或者危及生命的情况。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截至2020年2月11日,中国已有1716名医务工作者感染,病死率约为0.3%,医务工作者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

有研究显示,在医务人员中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最高,占比为45%,其次为医生,占比为17%。

感染科是医院里非常重要的科室,对于感染科的护士来说,接触到的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物质,大多数都带有传染性,往往导致职业暴露的发生,这不仅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还有可能引起院内感染。

因此,本文就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和防护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和防护对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增强护士防范意识、促进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现状;防护对策引言护理是伴随高度压力和身心耗竭的高风险职业,工作幸福感是个体职业目标和价值得以实现时的愉悦体验和感受,用于衡量员工对工作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

工作3年以内的低年资护士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工作时间短,既要完成多种角色转变,又要适应不同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其个性鲜明,对工作幸福感要求较高。

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43%的护士认为自己的工作压力大或较大,影响工作幸福感。

我国已出现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非典型肺炎(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等10余种新发传染病。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染性疾病不但未消失,反而以新的种类、新的形式反复出现,感染科护士工作面临更高的觉知压力和职业风险。

觉知压力是个体将其生活状况评估为有压力的程度,当护士将生活事件或刺激评估为对自身重要、有威胁且无法应对时,就会知觉到压力。

如何提高感染科护士的工作防护对策,强化护理“储备军”力量,是当前护理界需要解决的问题。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护理人员作为医疗行业中的一员,经常与病人接触,容易暴露在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风险之中。

研究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和保护他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护理人员经常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包括病毒性感冒、结核病、艾滋病等。

由于病毒具有较高的传染性,护理人员容易暴露在感染源前方,增加感染的风险。

2. 工伤风险:护理工作要求长时间站立、提起病人、移动病人等,容易导致腰椎疾病、关节炎等工作相关疾病。

护理人员还可能面临被患者家属打骂、袭击等暴力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1. 保护措施: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隔离衣等防护装备,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院应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确保护理人员有充足的供应。

2. 应急预案:医院应制定职业暴露应急预案,明确护理人员在暴露后的处理流程,包括及时报告、隔离观察、检查治疗等。

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他们对职业暴露风险的认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3. 职位调整:对于长期从事高风险岗位的护理人员,可以考虑适时进行职位调整,将其安排到相对较低风险的工作岗位,减少职业暴露的可能性。

医院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心理支持: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医院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也非常重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冲突和暴力事件的发生。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护理人员作为医疗领域重要的一员,长期面临着各种职业暴露风险。

本文通过对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的分析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主要包括接触传染病、化学品以及工作压力等。

暴露原因主要源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工作强度。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应对策略。

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及加强职业健康管理,可以有效减少其职业暴露风险,并提升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现实挑战,相信通过持续的关注和努力,将会取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保障。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原因、对策、技能培训、健康管理、总结、展望、建议、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护理人员是医疗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承担着照顾病人、协助医生诊断治疗等重要工作。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职业暴露风险也日益凸显。

由于长期接触感染病人、接触各种化学药品以及长时间站立工作等因素,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医疗体制下,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主要表现为身体健康受损、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等。

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也给其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和压力。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2 问题提出护理人员作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照料患者的重要任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会面临各种暴露风险,包括感染性疾病、化学品暴露、职业性压力等。

这些暴露问题不仅对护理人员自身健康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受到感染或其他安全隐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
项 回顾 性 调 查 发 现 , 2 0 0 5 年 一2 0 1 2年 共 发 生 职 业 暴
露 2 2 6人次 , 其 中锐器 伤 1 8 3人 次 , 占8 1 . 0 , 其次 为 体液 溅人 3 7人 次 ( 1 6 . 3 ) ; 锐 器伤 最常见 的暴露 部 位 为手 指 ( 9 O . 7 ) 。一项 对 县 级 医 院护 士 的 调 查 显 示 , 护士血 源性 职业 暴 露 发 生率 为 8 3 . 5 l g ] 。余 金 泉 等_ 3 的分析发 现 , 注射 过程 针刺 伤 发 生 率最 高 , 占职业 暴露 的 3 0 . 0 %, 其次为丢弃 锐器 或清理锐 器盒 ( 2 3 . 5 ) 。 2 0 1 4年埃 塞 俄 比亚 的一项对 3 1 7名 医护 人员 的调查显
安 全 问题 。
关键词 : 职业暴露 ; 锐 器伤 ; 护 士; 因素 ; 预 防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7 . 0 6 . 0 1 3
位 是手 。 2 护 士 职 业 暴 露 的 相 关 因 素
康 甚 至生命 的危险 因素 中。护士 在工作 中每 天接 触 病
人, 进 行 注射 、 输液、 抽血 、 吸痰 等 容 易 接触 锐 器 、 病人
血 液 和体液 的操 作 , 不可 避免 的增 加各 种化 学 性 、 放 射
护 士 的发 生 率 最 高 , 占 5 0 . 7 ~8 0 . 3 l 2 ] 。职 业 暴
露 对护 理人 员 的 身 心 健 康 造 成 严 重 危 害甚 至 威 胁 生 命 。因此 , 需 重 视护 士 的职业暴 露 情况 , 保 障护 士 的 职 业 健康 。本 文就 护 士 职 业 暴 露 的 现状 及 其 相 关 因素 、
学 附属 医 院护士 的调 查 发 现 , 护 士 规 范 操 作 的 知 识 和
项 对南 方 某 医 院护 士 的调 查 显 示 , 护 士 职业 暴
露 的发生 率 为 6 3 . 0 %, 最 常见 的损 伤 类 型 为 锐 器 伤 , 占8 6 . 0 , 其 中 由于针 头 回套 造 成 的 占 3 1 . 4 %, 其 次 为分 离 针 头整 理 用物 ( 3 0. 0 )、 动 静 脉 穿 刺 ( 1 2 . 4 9 / 5 ) ] 。张立 娟等 【 8 对某 传 染病 医 院护 士进 行 的
的 血液 和 体 液 暴 露 发 生 率 最 高 的 人 群 为 护 士 , 高 达
4 4. 3 E 1 3

我 国的调 查 也 显 示 , 医 务 人 员 职 业 暴 露 中
8 3 . 5 。张银莉 等口 l _ 研究 发 现 , 发 生 职业 暴 露 的 护 士 中, 工作 年限小 于 1 年 占5 0 . o H, 2 年~5 年 占4 0 . 6 9 / 6 , 大 于 5年仅 占 9 . 4 。罗斌 华 等 [ 1 纠 调查发现 , 工作 年 限

能 力与 工作 年 限无 关 u 。提 示 护 士工 作 年 限 与 职 业 暴 露 的关 系可 能存 在 国别 差 异 , 原 因 可 能是 各 国护 士 工 作制 度 和环 境 不尽 相 同 。在我 国 , 低 年 资护 士 往 往 承担更 多 的一 线治 疗 工 作 , 可 能 导 致 他 们 职业 暴 露 的 发生 率 占 比重 较 高 。 因此 , 我 们 需 重 视 低 年 资护 士 的 职业 暴露 培训 , 但 也 不 能 忽 视对 高 年 资 护 士 的 知识 巩
Ne t w o r k ) 2 0 1 2年 报 告 , 医 务 人 群 中 职 业 暴 露 中最 重 要
的危 险 因素 认识 不 足 , 操 作 不 熟 练 或 不 规 范等 易 造 成 职 业暴 露 的发 生 率 升 高 。童 书蓉 等 ] 调查发现, 在 发
生 职业 暴 露 的 护 士 中 , 工作5 年 及 以下 的护 士 占
性 及 物理 性伤 害 的 危 险性 , 是 职业 暴 露 的高 危 人 群 美
2 . 1 工作 年 限
工作 年 限较 短 的护 理人 员 , 对操 作 中
国防 暴 露 信 息 网 ( E x p o s u r e P r e v e n t i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
CH I N ESE GEN ERA L PRA CTI CE N UR SI NG Fe br u a r y 2 017 Vo 1 .1 5 No. 6
护 士职 业暴 露 状 况及 其 相 关 因素 、 预 防措 施 的研 究 进 展
崔晓 娜
摘要 : 就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其相 关因素、 预防措施进行 综述 , 指 出护士是职 业暴露 的 高危人群 , 医 院 管 理 者 应 重 视 护 士 的 职 业
预 防措 施进 行综 述 。 1 护 士 职 业 暴 露 的 发 生 率 及 常 见 种 类

小于 5 年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 生率最高 , 占7 4 . 3 , 其
次 是 5年 ~ 1 0年 的 , 仅 1 3 . 8 % 。 李 飞 斐 ] 调 查 也 发
现, 工作 年 限小于以上 的 护士 。而 阿联 酋 的一 项 对 大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4 7 4 8 ( 2 0 1 7 ) 0 6 0 6 7 8 0 3
职业暴 露 是指个 体 由于 职业 因素 而暴 露 于危 害健
其中 2 9 . 0 为 针刺 伤口 。可见 , 护 士职 业暴 露 的发 生 率 较高 , 其 中最 常见 的种类 是锐 器伤 , 最容 易 受伤 的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