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细辛的功效与作用

细辛的功效和作用

镇静、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小剂量可使动物安静、驯服、自主活动减少;大剂量可使动物睡眠,并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

解热作用细辛挥发油灌服对多种原因如温刺法,伤寒、副伤寒混合疫苗所引起的家兔实验性发热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啤酒酵母所致的大鼠发热也有明显的解热效果。还能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平喘、祛痰作用细辛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而呈现平喘作用。离体实验证明,细辛挥发油对组胺和乙酰胆碱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挥发油成分甲基丁香酚对脉鼠气管亦有明显的松弛作用。

提高机体的代谢功能从细辛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具有β-受体激动剂样的广泛药理效应,有强心、扩张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和升高血糖等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细辛醇浸剂、挥发油等对革兰阳性菌、枯草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煎剂对结核杆菌和伤寒杆菌亦有抑制作用。

细辛的化学成份

北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5%,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酚、黄

樟醚、细辛醚、榄香素,尚含优香芹酮、爱草醚、蒎烯、莰烯、桉油精、dl-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hignamine)、辛味物质派立托胺和(2e,4e,8z,10e)-n-异丁基-2, 4,8,10-十二碳四烯酰胺等.华细辛全草含挥发油2.6%,油中主要成分为α-侧柏烯(α-thujene)、月桂烯(myrcene)、γ-松油醇、榄香素,尚含α-松油醇、黄樟醚、甲基丁香酚、肉豆蔻醚、芳樟醇、细辛醚、柠檬烯等.华细辛还含有正十五烷、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芝麻脂素和n-异丁基十四碳四烯酰胺等.汉城细辛含挥发油1%,油中主要成分为优香芹酮,另含α-或β-蒎烯、桉油精(1,8-cinede)、甲基丁香酚、黄樟醚、α-甲氧基黄樟醚、榄香素、细辛醚等。

细辛的用药禁忌

气虚多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等忌服,反藜芦。

《本草经疏》:凡病内热及火生炎上,上盛下虚,气虚有汗,血虚头痛,阴虚咳嗽,法皆禁用。

《得配本草》:风热阴虚禁用。

《本草别说》: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半钱匕,多即气闷塞,不通者死。

《注解伤寒论》: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

细辛的不良反应

毒性成分:黄樟醚。

①细辛对肾脏有一定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②细辛每日用量超过20g→口唇、舌尖、趾指发麻感,停药后可以恢复。

细辛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细辛 药材名称: 细辛[毒][国家保护3类] 拼音名称: XIXIN 别名: 小辛、细草、少辛、细条、绿须姜、独叶草、辽细辛、金盆草、万病草、卧龙丹、铃铛花、四两麻、玉香丝。 科属: 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汉城细辛或华细辛的干燥全草。 产地: 北细辛多分布于东北及山东省、山西省、河南省、陕西省等地;华细辛多分布于陕西省、四川省、山东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等地;汉城细辛多分布于吉林省、辽宁省。 性味: [性味、归经]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中成药: 共有297种中成药使用细辛:细辛脑胶囊细辛脑片细辛脑氯化钠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庆余辟瘟丹寄生追风液附桂风湿膏云香精川芎茶调颗粒追风壮骨膏等。应用:

1、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鼻塞等症。细辛主要能散寒止痛,常与羌活、荆芥、川芎等同用,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较剧的病症;对于外感风寒、阴寒里盛的病症,亦可应用,须配合麻黄、附子等同用。 2、用于头痛、齿痛、风湿痹痛。细辛止痛力强,对于头痛、齿痛都有较显着的疗效,头痛可配合羌活、白芷等同用,齿痛可配合白芷、石膏等同用。对于 风湿痹痛,以属于寒湿者为宜,可与羌活、川乌、草乌等配合应用。 3、用于痰多咳嗽。细辛能温肺以化痰饮,所以主要用于治疗肺寒咳嗽、痰多质稀色白的病症,常与干姜、半夏等配伍应用。 4、用于鼻渊,常配合白芷等应用。 此外,本品还可以用于口舌生疮,可单用一味细辛,研末敷于脐部。 用法用量: 煎服,1~3G;散剂每次服0.5~1G。 注意事项: 阴虚阳亢头痛、肺燥伤阴干咳者忌用。不宜与藜芦同用。 采收加工: 夏季果熟期采挖,去双叶,保留根茎,阴干。栽培品于栽后生长3--4年采收。该品不宜日晒和水洗。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炮制工艺: 1、细辛:将原药拣去杂质,筛去泥土,拣去双叶,切段,晾干。 2、蜜炙细辛取炼蜜用适量水稀释后,倒入细辛根茎,拌炒至蜜汁吸尽,取出,放凉。该品宜随炒随用。每100克细辛根茎,用炼蜜25克。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细辛醚、黄樟醚等多种成分。另含有N—异丁基十二炭四烯胺、消旋去甲乌药碱、谷甾醇、 豆甾醇。 2、药理作用: (1)解热镇痛作用:细辛挥发油灌胃,对由温热刺激、伤寒菌苗和四氢Β- 萘胺所致的家兔发热模型有解热作用,并能使动物正常体温降至正常以下。细

白芷膏的功效与作用

白芷膏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白芷膏吗?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利用白芷膏治疗呢?白芷膏的治疗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芷3两,白蔹3两,白术3两半,白附子(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白及3两,细辛(去苗叶)3两。 【制法】 上为末,用鸡子白搜和匀,为丸如弹子大,瓷合中盛。 【功能主治】 面皯疱。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白芷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处方】

白芷1两半,生干地黄1两半,甘草半两,当归3分,白蔹3分,附子3分(去皮脐),川椒2合。 【制法】 上锉细。以绵裹,用猪脂3斤,煎白芷焦黄,膏成,滤去滓,收盒器中。 【功能主治】 生肌。主金疮。 【用法用量】 每取涂于疮上。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八 【处方】 白芷半两,芎藭半两,木通半两,当归半两,辛夷半两,细辛3分,莽草3分。 【制法】 上锉细。以不中水猪脂1升,煎5-7沸,候白芷色焦黄,滤去滓,

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 鼻痛。 【用法用量】 每以枣核大,绵裹纳鼻中,日3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 白芷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去皮脐),白芍药半两,当归半两,川椒半两(去目),羌活半两,独活半两,藁本半两,川乌头半两(去皮脐),细辛半两,生姜5两,白僵蚕半两,黄蜡5两,猪脂2斤半(水浸2宿,逐日1换)。 【制法】 上锉细。先煎猪脂,去滓,入诸药,煎白芷色焦赤,以绵滤去滓,澄清,拭铛令净,慢火熬,入蜡消为度,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风毒流注,骨节疼痛,筋脉挛急。 【用法用量】 每取少许于火畔熁手摩之。 【摘录】 《圣惠》卷二十五 【处方】 白芷1两,当归1两,鸡屎白5两。 【制法】 上药用猪脂7两,麻油3两,以慢火煎白芷色黄,去滓,纳鸡屎白,搅和,煎如膏。入瓷器内盛。 【功能主治】 灭瘢。主伤寒豌豆疮愈后。 【用法用量】 每日涂摩疮瘢上。 【摘录】

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在临床应用与化学成分上的对比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30271581) 作者简介:杨文宇,男,1973年生;医学硕士,执业药师;研究方向:中药/民族药的化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 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在临床应用与化学成分上的对比研究 杨文宇 张 艺 张 静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灯盏细辛两种主要制剂的分析,探讨灯盏细辛在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物质基础。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和HP LC 分析方法。结果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灯盏花素有相同的临床用途和截然 不同的化学成分;提出了可用于中药疗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临床—化学”新研究模式。结论 咖啡酰衍生物和灯盏花素都是灯盏细辛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眼科疾病的有效成分。 关 键 词: 灯盏细辛;有效成分;临床—化学研究模式;文献分析;HP LC 中图分类号: R28411;R93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0668(2005)0420040203 灯盏细辛制剂在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有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灯盏花素片、灯盏细辛胶囊、灯盏花颗粒、青光康片及注射液、益脉康片等,其中,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应用最为普遍。灯盏细辛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眼科疾病。以往的研究认为野黄芩苷(灯盏乙素,scutellarin )是灯盏细辛的主要有效成分,但是由于其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有必要对灯盏细辛的药效物质进行全面研究。1 两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化学成分分析1.1 临床文献分析 在灯盏细辛的临床应用文献中[1-5],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片(注射液)均有明显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后遗症如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和眼科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药理实验证实,两制剂均对血黏稠、血小板聚集有一定改善作用。 根据临床文献分析可知,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后遗症和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方面都有效,其疗效反映了灯盏细辛“活血祛淤,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以推断,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都含有“活血祛淤,通络止痛”的有效成分。1.2 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花素的化学成分分析1.2.1 仪器、试剂与药品 Agilent 1100series 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G 1310A Is o Pum p ;G 1313A A LS 自动进样器;G 1316A colcom 柱温箱;G 1315B DAD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美国安捷伦公司)。乙腈为色谱纯(T edia C om pany Inc.);磷酸为分析纯(成都化学试剂厂);水为重蒸水。 灯盏细辛注射液(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20404);灯盏花素片(云南植物药业 有限公司,批号:20020101);野黄芩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批号:880—200001)。1.2.2 色谱条件[6]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2(250mm ×4.6mm ,5μm ,大连依利特有限公司);流动相为乙腈—水—磷酸(18:82:0.2);流速0.8ml/min ;检测波长284nm ;柱温40℃。1.2.3 HP LC 图谱 由如图1AC 可知,灯盏细辛注射液中野黄芩苷的峰(保留时间t R 13.347)很低,与其它主要峰相比几乎可忽略不计;灯盏花素的主要成分为野黄芩苷。1.2.4 紫外光谱 图2分别为野黄芩苷和咖啡酸的紫外光谱。根据文献,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由300~400nm 的带Ⅰ和240~280nm 的带Ⅱ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7];典型的咖啡酰衍生物的紫外光谱由310~330nm 强吸收带、285~310nm 肩峰和215~245 nm 吸收带组成[829] 。虽然仅根据紫外光谱推断化合物的类型缺乏依据,但文献已报道从灯盏细辛中分离鉴定了多个黄酮类化合物和咖啡酰衍生物[9210]。 分析图1B 中各峰,发现除13.347min 峰外,只有23.592min 峰的紫外光谱符合黄酮类的特征;而4.334min 、5.166min 、5.656min 、6.401min 、6.578min 、6.804min 、15.040min 、16.762min 、23.066min 和24.186min 各峰的紫外光谱与图2B 咖啡酸的吸收带和谱线轮廓一致,这10个峰构成了图1B 的主要峰;此外,7.320min 、10.592min 和27.060min 峰的峰面积均较图中黄酮成分峰面积大,但其成分类型尚不能确定。在图1C 中,13.351min 峰为野黄芩苷,23.641min 峰与 ? 04?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年12月第28卷第4期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 C M Dec.2005,V ol.28,N o.4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白术功效和配伍 白芍的功效作用 【性味归经】苦、酸,微寒。入肝、脾经。 【功效】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养阴平肝。 【功效特点】本品酸能收敛,苦凉泄热,而有补血敛阴、柔肝止痛、平肝之功,为治疗诸痛之良药,凡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肝郁不舒之胸胁、胃、腹绞痛、四肢拘挛、肝脾不和、腹中挛急作痛、泻痢腹痛、营阴不固、虚汗不止以及肝阴不足、肝阳亢盛的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肌肉跳动等证,皆可应用。 【功效作用】 1.补血敛阴:①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可与当归、川芎、熟地等同用。②用于表虚自汗,可与桂枝同用,以调和营卫;用于盗汗,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药同用。③用于崩漏、子宫功能性出血,可与熟地、阿胶、焦白术等同用。 ④用于血痹,症见肌肤麻木不仁,不痛,状如风痹,营气虚

则不仁,故用白芍养血和营,可配当归、川芎、黄芪、白术等药同用,效果更好。 2.柔肝止痛:①用于肝气不和所致的胸胁、胃、腹胀满疼痛,可与柴胡、香附、郁金等疏肝解郁药同用。②用于脘腹疼痛、四肢拘挛,可与甘草同用。③用于痢疾腹痛,可与黄芩、黄连、木香等药同用。 3.养阴平肝: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亢盛引起的头痛、眩晕等,可与生地、天麻、石决明、钩藤、桑叶、菊花等同用。 【鉴别应用】 1.白芍与当归,二者皆能补血,且常同用于血虚之证,然 当归性温,主治血虚有寒之证,而白芍微寒,主治血虚有热之 证,均能止痛,但当归补血活血,专治血虚有瘀滞或有寒之痛, 不似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而止痛。

2.白芍与赤芍,古代二者不分,统称芍药,但其功能差异显著,临床应用时自有分别,白芍以养血敛阴柔肝为主,赤芍以泻火凉血、化瘀活血为主,虽都有较好的止痛作用,但前者柔川止痛,后者化瘀止痛。 3.欲敛其阴,平肝多生用,用以舒肝和脾、调经止痛多炒用。 【配伍应用】 1.配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长于动而活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为血中阴药,善于静而敛阴。一动一静,相配有养血理血之效,主治心肝血虚之心悸不宁、头晕耳鸣、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等。 2.配桂枝桂枝能助心阳,通经络,解肌以去在表的风邪,芍药养阴和里,能固护在里的营阴。桂枝为阳药,芍药为阴药,其意在于一散一收,阴阳相配,刚柔相济以达到调和营卫、养阴止汗的目的。 3.配柴胡:柴胡疏肝解郁,和解透邪,白芍和营止痛,平肝缓急,二药配合,补散兼施,既疏达肝郁,又能养阴滋液,对肝脾失调有和解止痛之功。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射干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 射干的功效射干的作用射干的治病附方射干的副作用识别 真假射干 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主产于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以秋季采收为佳。除去苗茎、须根及泥沙,洗净,晒干。切片,生用. 射干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泻火解毒,消痰,利咽等功效。主治热毒痰多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等。射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李时珍总结前人及当时应用的情况曰:“射干即今扁竹也,今人所种多是紫花者,呼为紫蝴蝶,其花三四月开,六出大如萱花,结房大如姆指,颇似泡桐子。《本草纲目》载:“射干,能降火,故古方治喉痹咽痛为要药。孙真人《千金方》治喉痹有乌翣膏。张仲景《金匮玉函》方治咳而上气,喉中作水鸡声,有射干麻黄汤。又治疟母鳖甲煎丸,亦用乌扇烧过,皆取其降厥阴相火也。火降则血散肿消,而痰结自解,癥瘕自除矣。” 射干别名:乌扇、乌蒲、黄远、乌萐、夜干、乌翣、乌吹、草姜、鬼扇、凤翼、扁竹根、仙人掌、紫金牛、野萱花、扁竹、地扁竹、

较剪草、黄花扁蓄、开喉箭、黄知母、冷水丹、冷水花、扁竹兰、金蝴蝶、金绞剪、紫良姜、铁扁担、六甲花、扇把草、鱼翅草、山蒲扇、剪刀草、老君扇、高搜山、凤凰草射干的功效【性味】苦,寒,有毒。《蜀本草》:微寒。《本经》:味苦,平。《滇南本草》:性微寒,苦辛,有小毒。【归经】入肺、肝经。《本草经疏》:入手少阳、少阴,厥阴经。《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三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主咽喉肿痛;咳壅咳喘;瘰疬结核;疟母癓瘕;痈肿疮毒。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陶弘景:疗毒肿。《珍珠囊》:去胃中痈疮。《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用于感受风热,或痰热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等症。射干为治咽喉肿痛常用的药品,能清热毒、消肿痛,常和牛蒡子、桔梗、甘草等

灯盏花素分散片学术推广

灯盏花素分散片学术推广资料生产企业: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学术推广:深圳市清大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代理商:深圳市贝特实业有限公司

的技术领先优势 概述 灯盏花素(Breviscapin),系从菊科植物灯盏细辛(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由于灯盏花素不溶于水,现有口服剂型常因崩解、溶出缓慢而影响药物吸收;其注射剂由于加入碳酸氢钠使之溶解而稳定性变差,会导致较多的毒副作用。因此,研发、生产新剂型灯盏花素分散片是非常必要的。 问题的突破与技术创新 2002年,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合作,采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ZL02153445.4),使用先进的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等进口辅料,首次提出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质量指标,研发、生产出灯盏花素分散片。 项目普通片分散片 处方使用淀粉、糊精、蔗糖等 普通辅料。 使用先进的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微粉硅胶等进口辅料。 生产工艺普通压片工艺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专利技术生产。 质量指标无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 质量指标。 首次提出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质量指标。 2、灯盏花素分散片与注射剂的剂型对比: 项目适应症制备工艺毒副作用 注射剂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 病,心绞痛。侧重于临床 急救。 灯盏花素不溶于水, 可溶于碱水,在制备 时必须加入碳酸氢钠 使呈碱性,因此稳定 性差。 中药注射剂,由于稳定性 差,成分复杂,易引起较 大的毒副作用。 分散片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 病,心绞痛。侧重于长期 服用,降低发病率和复发 率。无需加入碳酸氢钠, 稳定性好。 口服新剂型,不良反应 少,适合于长期服用。 项目胶囊普通 片 分散片对比 服用方水分散后服用××√灯盏花素分散片,可以在水中分散后 服用,也可以咀嚼、含吮、吞服,而 普通片只能吞服。因此,分散片更适咀嚼××√ 含吮××√ 灯盏花素分散片

中药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中药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石菖蒲的功效和作用 抗惊厥作用:细辛醚能部分地对抗震颤素(tcmlibemorine)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巴金森综合征的肌肉震颤,但作用不及阿托品。菖蒲挥发油对单突触的膝反射无抑制,但对多突触的屈肌反射呈抑制作用,说明其抗惊作用与眠尔通类相似,系中枢性的肌肉松弛剂,作用部位在脊髓或皮层下。 抗电惊厥作用: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70只,雌雄皆可,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射α-细辛醚90mg,115mg,130mg,140mg,150mg/kg;苯妥因钠50mg/kg;以0.6ml/20g计,30分钟后按文献方法给予额定电流刺激,结果表明,α-细辛醚具有对抗电惊厥发作的作用,明显优于苯妥英钠。另有报道,α-细辛醚对电休克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 对抗戊四氮阵挛性惊厥的作用: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30只,雌雄皆可,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腹腔注140mg/kg α-细辛醚;50mg/kg苯妥因钠;对照组以0.6ml/20g计。30分钟后再腹腔注射38mg/kg戊四氮,以出现阵挛性惊厥作为发作指标。小细辛醚能明显对抗戊四氮致阵挛性惊厥作用。另有报道,α-细辛醚对戊四氮惊厥无明显对抗作用。实验结果表明α-细辛醚140mg/kg不能消除士的宁,咖啡因引起的小鼠强直性惊厥。140mg/kg腹腔注射也能对抗兔侧脑室注射乙酰胆碱引起的惊厥。

20、30g/kg水煎剂及30g/kg去油水煎剂均能提高小鼠戊四氮致阵惊厥。 石菖蒲与硫贲妥钠的协同作用:小鼠腹腔注射给药,以翻正反射消失与恢复为指标,观察药物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石菖蒲12.426g/kg(1/5 ld50),6.213g/kg(1/10 ld50)组均无1只小鼠出现睡眠。硫贲妥钠40mg/kg,16只小鼠中10只出现睡眠,但分别注射上述剂量石菖蒲20分钟后再注射40mg/kg硫贲妥钠,则能加强其催眠作用(p 石菖蒲的附方 ①治癫痫:九节菖蒲(去毛焙干),以木臼杵为细末,不可犯铁器,用黑豮猪心以竹刀批开,砂罐煮汤送下,每日空心服二、三钱。(《医学正传》) ②治少小热风痫,兼失心者:菖蒲(石上一寸九节者),宣连、车前子、生地黄、苦参、地骨皮各一两。上为末,蜜和丸,如黍米大,每食后服十五丸,不拘早晚,以饭下。忌羊肉、血、饴糖、桃、梅果物。(《普济方》菖蒲丸) ③治痰迷心窍:石菖蒲、生姜。共捣汁灌下。(《梅氏验方新编》) ④治温热、湿温、冬温之邪,窜入心包,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连翘三钱(去心),犀角一钱,川贝母三钱(去心),鲜石菖蒲一钱。加牛黄至宝丹一颗,去蜡壳化冲。(《时病论》) ⑤治好忘:远志、人参各四分,茯苓二两,菖蒲一两。上四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千金方》开心散) 石菖蒲的药用禁忌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中药药理学》答案

《中药药理学》辅导资料 一、选择题 A型题 1.枳实有效成分中具有α-受体兴奋作用的是 A.柚皮甙 B.忍冬甙 C.新橙皮甙D.对羟福林 E.右旋柠檬烯 2.解表药解热作用主要通过哪些作用产生? A.发汗或促进发汗 B.抗菌抗病毒 C.抗炎D.以上均是 E.与上述作用均无关3.目前认为黄芩抗过敏作用机理为 A.抗组胺和乙酰胆碱 B.直接松弛肠平滑肌 C.抑制过敏递质的释放 D.A和C E.A、B和C 4.天麻中枢抑制作用不包括 A.镇痛 B.镇静 C.解热 D.抗惊厥 E.以上均不是 5.大多数收涩药含有以下成分 A.生物碱 B.挥发油 C.无机盐D.皂甙 E.鞣质、有机酸 6.采用注射给药可导致药效产生质的变化的药物是 A.人参 B.当归 C.附子 D.枳壳 E.白术 7.茵陈抗菌作用的有效成分是 A.茵陈炔酮 B.β-蒎烯 C.6、7-二甲氧基香豆素 D.茵陈黄酮 E.绿原酸 8.川芎扩张冠脉的有效成分是 A. 蒿本内酯 B.川芎哚 C.川芎挥发油 D. 阿魏酸E.川芎嗪 9.温里药对缓慢型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表现在 A.改善房室传导 B.恢复窦性心律 C.加快心率 D.降低异博定中毒死亡率 E.以上均有 10.使血管收缩而产生止血作用的止血药是。 A.白芨 B.艾叶 C.三七 D.仙鹤草 E.茜草 11.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是 A.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B.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C.以药物的选择性作用作为分类依据 D.A和B E.A、B和C 12.妊娠忌服药大多是 A.有致畸作用 B.毒性较强 C.药性峻烈 D.A和B E.A、B和C13.秦艽碱甲对糖代谢的影响表现在 A.血糖 B.血脂 C.肝糖元 D.A和C E.B和C 14.温里药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A.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 B.抗胃溃疡 C.刺激消化液分泌 D.镇吐 E.增加胃肠蠕动,排出胃肠胀气 15.泽泻的利尿作用与采收季节的关系是 A.春季采收作用强 B.夏季采收作用强 C.秋季采收作用强 D.冬季采收作用强 E.一年四季采收作用相同 16.能增加血液中凝血酶活性而止血的止血药是 A.三七 B.白芨 C.紫珠草 D.地榆 E.仙鹤草 17.酸枣仁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6克,炮附子6克,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温服。 功效:助阳解表,温经散寒。 主治:阳虚外感证。发热,恶寒重,虽得厚衣重被仍恶寒不减,神疲,脉沉弱。 制方要义:本方原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所谓太少两感证而设。阳气素弱,多有内寒相兼;复感风寒,病位也较深,且阳弱而无力鼓邪外出。治宜助阳扶正与解表散寒兼顾,以祛邪不伤正。方中麻黄辛温,开泄皮毛,发散风寒;附子辛热,补肾助阳,温经逐寒;此君臣相伍,内外兼顾。佐以细辛,既外助麻黄解表,又内助附子温里,通彻表里。三味相合,有温里助阳、发汗解表之功。 效用特点:从本方的原主病证来看,本方以温肾助阳、解表散寒为其功用特点。但从药味性能及配伍来看,麻黄宣肺气能止咳平喘,畅皮毛能散邪退热,开上焦能利水道;附子温命暖肾而扶阳,温经逐寒而通脉,化气行水而消肿;细辛辛温而归肺、肾,其辛香祛风通关窍,温肺化饮治咳喘,温经通络止痹痛。全方合之,宣上温下,通彻表里,有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化饮止咳、温经定痛、通阳复脉、开窍利咽等多种作用,其中以“温散宣通”四字为要。 临床应用:本方现代较多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急性肾炎早期、慢性肾炎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三叉神经痛、过敏性鼻炎、荨麻疹、喉炎等病,其中有些病证已不限于中医阳虚外感证。 用方原理:本方所主脏腑为太阴、少阴二脏。足少阴肾位于下焦,司气化,主骨与作

强,与足太阳膀胱相表里;其经脉上行,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根;其支脉出肺络心,注胸中。手少阴属心,上夹咽喉,入目连脑系。手太阴肺位于上焦,上连咽喉,外通皮毛;司宣降,为水上之源。若少阴阳衰,内不能温脏腑而易生内寒,外不能御表而易感外寒。寒客于心则心阳痹阻、脉道涩滞而见胸闷或痹痛;阻于肾则寒水不化,聚津成饮而见咳嗽痰涎;滞于肺则肺失宣降,水道不行而见肿胀尿少;寒客所属经脉,则可见阳痿、阴缩、胸痛、舌强、喉痹、齿痛、暴盲、头痛等。本方既能温助阳气,又能通脉宣痹、化饮行水、逐寒止痛,故除用阳虚表寒证外,还常用于阳弱里寒诸证。现代临床根据其“温通”的功用特点,较多用于心血管和关节系统的疾病属于寒凝痹阻之痛证的治疗。 临证运用经验: 1、根据原方主证病机中表寒、阳虚、里寒等侧重,在调整方中药量配比的基础上适当加味,如表寒重见恶寒无汗,选 加桂枝、苏叶、生姜;里寒重见肢冷形寒 ,加肉桂、干姜、吴茱萸;阳气虚甚见神疲脉微,选加人参、黄芪、甘草。 2、随病证加减:①肺系疾病:感冒属于阳虚感寒见发热、肢冷神疲,加桂枝、黄芪、炙甘草;支气管炎属风寒阻肺见咳喘苔白,加杏仁、紫菀、制百部,寒饮聚肺见咳唾稀痰、背冷加干姜、半夏、五味子;急慢性风疹属于风寒郁滞见皮疹色淡、遇冷痒重,加荆芥、防风、川芎。②心系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窦性心动过缓属于少阴阳虚见胸闷心悸、脉迟,加栝楼、制薤白、三七(痰瘀阻滞),或人参、桂枝、当归(气血不足),或补骨脂、仙灵脾、菟丝子(肾阳虚甚);房室传导阻滞属于阴阳两虚见心悸气短、脉结代,加人参、麦冬、五味子。③肾系疾病:肾炎早期属于肺肾气化受阻见咳嗽、水肿尿少,加桑皮、茯苓皮、生姜皮、车前子;慢性肾炎属于肾阳虚衰见水肿、腰痛畏冷,减麻黄量,加熟地、菟丝子、怀牛膝、泽泻;阳痿属肾虚寒滞见小腹不温、神疲脉弱,加苁蓉、巴戟天、仙灵

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53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12 Dec . ,2011 α-细辛醚,又称α-细辛脑(α-asarone)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名为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 苯。同时也是细辛[1],假蒟[2] ,胡萝卜籽[3],Guatteria gaumeri Greenman [4] 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鉴于临床上对α-细辛醚以及以α-细辛醚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1 镇静、抗惊厥、抗癫痫 早在1961年Sharma JD 等实验发现α-细辛 醚能够延长戊巴比妥、环己烯戊巴比妥、乙醇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时间。并且可以对抗由电休克、戊四氮、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并具有抗乙酰胆碱 的作用[5] , 随后Dandiya PC 等研究也发现α-细辛醚具有相似的作用,比如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抑制大鼠条件逃避反应,博弈行为,并与氯丙嗪和利福平具有协同作用。α-细辛醚可以对抗电休克引起的惊厥但并不具备与利福平和氯丙嗪的协同作用,甚至增加了与氯丙嗪组合使用组的大鼠死亡率,其确切 机制有待阐明[6] 。近年来研究表明, 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 表达来抑制PTZ 点燃癫痫未成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并可以显著提高幼鼠的电刺激诱导的反应性以及电致惊厥阈[7]。临床上也有α-细辛醚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病 人疗效显著的报道,但由于样本量较小[8],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确认。 2 抗氧化 噪音可以诱导大脑内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 Manikandan S 等发现α-细辛醚可以使噪音诱导的大鼠脑内升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以及降低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还原型谷胱 甘肽蛋白质巯基含量恢复正常[9] 。Pages N 等发现60mg/kgα-细辛醚可以完全避免电刺激、戊四唑、印防己毒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毛果芸香碱点燃癫痫实验中小鼠的发作和死亡,并且对镁缺乏依赖的听原性癫痫发作也有作用。由此进一步研究发现α-细辛醚可以诱导纹状体、海马、皮 质的抗氧化物酶[10] 。 3 其他神经保护作用 Lee HS 研究发现α-细辛醚与NMDA 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通过阻断NMDA 受体功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NMDA,谷氨酸盐诱导的兴 奋性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1]。此后, Gu Q 等研究称α-细辛醚可以通过刺激谷氨酸盐转运蛋白EAAC1介导的谷氨酸盐的摄取,抑制EAAC1 介导电流由此抑制神经兴奋性毒性[12] 。Limón ID 等经研究认为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和颞颥皮质的NO 产量过剩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毒性起到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空间记忆 功能[13] 。 α-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 300193)摘 要: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 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α-细辛醚;镇静;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抗炎;神经保护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12- 0053- 03 收稿日期:2011-06-17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3107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科学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20080063000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青年)项目(81001654)作者简介:王玉璘(1986-),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代谢研究。通讯作者:胡利民(1966-),男,内蒙古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毒理研究。E-mail :huliminth@https://www.360docs.net/doc/654928044.html,。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α-asarone WANG Yu-lin,WANG Shao-xia,GUO Hong,HU Li-min (Ins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Abstract : α-asarone have the effects of sedation,antioxidation,lowering blood lipid,choleretic,insecticide,bacteriostasis,anti-inflammation,relieving asthma and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es and mechanisms of α-asarone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 sedation ;antioxidation ;lowering blood lipid ;choleretic ;bacteriostasis ;anti-inflammation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丹参膏的功效与作用

丹参膏的功效与作用 丹参膏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丹参膏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丹参膏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丹参、赤芍药、白芷,各等分。 【炮制】 上细,以酒淹三宿,入猪脂半斤,微煎令白芷黄色,滤去渣,入黄蜡一两。 【功能主治】 治乳肿、乳痈毒气作赤热,渐成攻刺疼痛,及治乳核结硬不消散。通顺经络,宣导壅滞。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时时涂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丹参、防风、白芷、细辛、芎?、黄芩、芍药、甘草(炙)、黄耆、牛膝、槐子、独活、当归。 【功能主治】 生肉。主发背发乳,口己合,皮上急痛;踠折。 【用法用量】 《外台》无甘草、黄耆,有大黄。诸药各一两。 【摘录】 方出《鬼遗》卷五,名见《外台》卷二十四 【处方】 丹参4两,人参2分,当归4分,芎?2两,蜀椒2两,白术2两,猪膏1斤。 【制法】 上切,以真苦酒渍之,夏天2-3日,于微火上煎,当着底搅之,手不得离,三上三下,药成绞去滓。

【功能主治】 养胎易生。主妊娠7月,或有伤动见血;及生后余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如枣核大,以温酒调下,1日3次,稍增可知;若有伤动见血,服如鸡子黄者,昼夜6-7服。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深师方》 【处方】 丹参3两,蒴藋3两,莽草叶1两,踯躅花1两,菊花1两,秦艽2两,独活2两,乌头2两,川椒2两,连翘2两,桑白皮2两,牛膝2两。 【功能主治】 伤寒时行,贼风恶气,在外即肢节麻痛,喉咽痹;寒入腹,则心急胀满,胸胁痞塞,并瘫缓不遂;风湿痹不仁,偏枯拘屈,口?耳聋,齿痛头风,痹肿,脑中风动且痛痈,结核,漏,瘰疬,坚肿未溃,及丹疹诸肿无头,状若骨疽者,及恶结核走身中者,风水游肿。

灯盏花素分散片学术推广

灯盏花素分散片学术推 广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灯盏花素分散片学术推广资料生产企业: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学术推广:深圳市清大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总代理商:深圳市贝特实业有限公司

的技术领先优势 概述 灯盏花素(Breviscapin),系从菊科植物灯盏细辛(短葶飞蓬)Erigeron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全草中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由于灯盏花素不溶于水,现有口服剂型常因崩解、溶出缓慢而影响药物吸收;其注射剂由于加入碳酸氢钠使之溶解而稳定性变差,会导致较多的毒副作用。因此,研发、生产新剂型灯盏花素分散片是非常必要的。 问题的突破与技术创新 2002年,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合作,采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ZL02153445.4),使用先进的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等进口辅料,首次提出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质量指标,研发、生产出灯盏花素分散片。 项目普通片分散片 处方使用淀粉、糊精、蔗糖等 普通辅料。 使用先进的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微粉硅胶等进口辅料。 生产工艺普通压片工艺北京天衡药物研究院专利技术生产。 质量指标无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 质量指标。 首次提出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质量指标。 项目适应症制备工艺毒副作用 注射剂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 病,心绞痛。侧重于临床 急救。 灯盏花素不溶于水,可 溶于碱水,在制备时必 须加入碳酸氢钠使呈碱 性,因此稳定性差。 中药注射剂,由于稳定性 差,成分复杂,易引起较 大的毒副作用。 分散片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 病,心绞痛。侧重于长期 服用,降低发病率和复发 率。无需加入碳酸氢钠,稳 定性好。 口服新剂型,不良反应 少,适合于长期服用。 项目胶囊普通片分散片对比 服用方法水分散后服用××√灯盏花素分散片,可以在水中分散后 服用,也可以咀嚼、含吮、吞服,而 普通片只能吞服。因此,分散片更适 合于吞咽困难的患者服用。 咀嚼××√ 含吮××√ 吞服√√√ 崩解时限 软胶囊60分钟 硬胶囊30分钟 15分钟3分钟 普通片因崩解和溶出缓慢而影响药物 的吸收;分散片在水中分散快,易吸 灯盏花素分散片

中药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木香的功效和作用 解痉。 其对豚鼠肠痉挛有直接的松弛作用。对乙酰胆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其解痉作用类似罂粟碱而较弱。 行气止痛。 擅长于调中宣滞,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理气疏肝。 用于肝胆气滞引起的胁痛。 健脾消滞。 止吐。 镇痛。 降压作用。 所含内酯类化合物50mg/kg、木香烃内酯35mg/kg、二氢木香烃 内酯65mg/kg及二氢木香内酯60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狗均有降 压作用;去内酯部分的油10mg/kg及12-甲氧基二氢木香烃内酯 25mg/kg降压作用更强,主要由于直接扩张血管及抑制心脏的作用。 抑制平滑肌。 以上各成分1——10μg/ml浓度对离体兔十二指肠有弛缓作用,对豚鼠离体回肠有对抗乙酰胆碱、组胺、氯化钡的作用,而以去内 酯油的松弛作用最强,在内酯成分中以二氢木香烃内酯解痉作用最强,与罂粟相似;各部分对乙酰胆碱及组胺喷雾豚鼠所致的支气管痉 挛均有解痉作用。

温中和胃。 如《本草纲目》曰:“木香乃三焦气分之药,能升降诸气。”临床多用于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所致的呕吐、腹泻等证。 低浓度的木香挥发油及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各种内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与兔离体心脏的活动,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的水提液与醇提液能兴奋在体蛙心与犬心,大剂量则有抑制 作用。云木香碱1-2mg静脉注射能兴奋在体猫心,对心室的兴奋作 用比心房明显。 木香的食用方法 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砂仁、香附(醋制)、槟榔、甘草、陈皮、厚朴(制)、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 适应症: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禁忌: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孕妇慎用。 (2)忌生冷油腻食物。 (3)本药宜空腹用温开水送服。 (4)本药为香燥之品组成,如遇口干舌燥,手心足心发热感的阴 液亏损者慎用。 (6)服药三天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胃痛加重或其他症状时,应去 医院就诊。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四.处方中各药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一) 麻黄 麻黄茎主要含有生物碱,麻黄的成分因种而不同。草麻黄茎中生物碱含量约1.3% ,其中l一麻黄碱(I-ephedrine)占6O%以上,其次为d一伪麻黄碱(d-pseu-doephedrine)、微量的l—N一伪麻黄碱、麻黄次碱、麻黄噁烷、2,3,4一三甲基苯噁唑烷、3,4一二甲基苯噁唑烷、L一去甲基麻黄碱、d一去甲基伪麻黄碱、苄甲胺及麻黄噁唑酮。挥发油含量为0.25%,油中有2,3,5,6一四甲基吡嗪、l-a一萜品烯醇、萜品烯醇、萜品烯醇一4、月桂烯、二氢葛缕醇等。其中四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的含量为2.26%和1.92%。黄酮类含芹菜素、小麦黄素、山柰酚、芹菜素一5一鼠李糖苷、草棉黄索、无色飞燕草索、3一甲氧基草棉黄索、山奈酚鼠李糖苷、芦丁、白天竺葵苷、白花色苷、无色矢车菊索、槲皮素、4’,5,7一三甲基羟基一8一甲氧基黄酮醇一3一O—β一D一葡萄糖苷、3—0一β一D一吡喃葡萄糖基一5,9,4’一三羟基一8一甲氧基黄酮、5.7,4’一三羟基黄酮、4’,5,7-三甲基羟基黄酮醇、5,7,4’一三羟基黄酮一5一鼠李糖苷、Herbacetin、3-methoxyherbacetin、4’,6,7-三羟基黄酮醇鼠李糖苷。有机酸类含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肉桂酸、对一香豆酸、原儿茶酸;还含有麻黄多糖A、B、C、D、E、儿茶酚鞣质、无机元素se及Mo等。中麻黄生物碱含量约为1.1% ,其中l一麻黄碱占30~40%.麻黄碱占原生药0.31%。木贼麻黄生物碱含量约1.7%,其中l一麻黄碱占85~90%。另含有有机酸、鞣质、黄酮苷、糊精、淀粉、果胶、纤维素、葡萄糖及少量挥发油(O.124%)。 麻黄平喘作用,沿用千年,但其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探讨,直至 20世纪 30年代开始进行。实验研究证明麻黄碱是平喘的有效成分。[78] (二)细辛 细辛的主要成分是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a-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月桂烯(myrcene)、细辛醚(Sarisan)、柠檬油精(limonene)、黄樟醚(safrol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3-蒈烯(3-carene)、伞花烃(p-cymene)、1,8-桉叶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异松油烯(α-terpinolene)、番桧烯水合物(sabinenehydrate)、樟脑(camphor)、优香芹酮(eucarvone)、4-松油烯醇(terpinen-4-ol)、对-聚伞花-α-醇(p-cymen-α-ol)、α-松油醇(α-terpineol)、爱草脑(estragole)、3,5-二甲氧基甲苯(3, 5-dimethoxytoluene)、甲基丁香酚(methyleugenol)、三甲氧基甲苯(trimethoxytoluene)、β-古香油烯(β-gurjunene)、α-蛇麻烯(α-muurolene)、肉豆蔻醚(myristicin)、正十五烷(pentadecane)、榄香素(el-emicin)、苦橙油醇(nerolidol)、β-细辛脑(asarone)、卡枯醇(kakuol)、百秋李醇(patchoulial- cohol)、二十碳烷(eicosane)、派立托胺(pelli-tor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 )、冰片(borne-ol)、2-甲氧基黄樟醚、萘(naphthalene) 、正癸烷(n-decane)、N-异丁基十二碳四烯酰胺

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白术茯苓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白术茯苓汤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 白术汤 【处方】 白术4两,茯苓2两,甘草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逐支饮,通利小便。主饮积胸痞,痰停膈上,头痛目眩,噫醋吞酸,嘈烦忪悸,喘咳呕逆,体重胁痛,腹痛肠鸣,倚息短气,身形如肿。及时行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振振身摇;脾虚泄泻,脉缓者。

【用法用量】 白术汤(《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泻由乎湿,脾土虚弱,不能制御于中,故偏渗大肠,泄泻不止焉。白术崇土燥湿,茯苓渗湿和脾,炙草缓中益胃,兼益中州之气也。水煎温服,使湿去土强,则脾能健运而敷化有权,泄泻无不自止矣。此健脾渗湿之剂,为脾亏泄泻之专方。 【摘录】 《鸡峰》卷十八 【别名】 白术汤 【处方】 白术1两,白茯苓1两,半夏1两,炒曲2钱,麦糵面5分(炒)。 【功能主治】 实脾胃。主胃气弱,风邪羁绊于脾胃之间,身重有痰,恶心欲吐。 【用法用量】

白术汤(《普济方》卷二十五)。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处方】 白术5钱,茯苓5钱。 【功能主治】 湿泻,或食积、湿热作泻,脾胃虚弱,不能克制水谷,湿盛作泻者。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煎,食前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脾胃者,土也。土虚则不能四布津液,水谷常留于胃而生湿矣。经曰:湿盛则濡泻。故知水泻之疾,原于湿也。白术甘温而燥,甘则入脾,燥则胜湿;茯苓甘温而淡,温则益脾,淡则渗湿,土旺湿衰,泻斯止矣。 【摘录】 《医统》卷三十五引《机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