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合集下载

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对策思考

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对策思考

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7期(总第445期)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对策思考余永庆(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 西宁 810000)[摘要]加快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对于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保护与建设青海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青海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既有深厚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也面临着一些特殊困难和限制因素。

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生态优先,发展特色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融合是青海农牧业发展走向环境友好、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的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青海;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发展[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A农牧业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占据重要地位,是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加快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青海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 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青海以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不断调整和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1.1 农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初见成效近年来,青海农牧业发展坚持生态优先,大力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牧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初见成效。

一是全面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科学组织实施并完成了退牧还草、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和祁连山流域等重大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有效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二是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奖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三是加大农牧区环境资源整治,广泛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建立和完善了农田残膜回收机制,广泛开展养殖环节综合污染治理,农牧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2 农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引导下,近年来,青海农牧业发展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统筹考虑区域优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优化和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农牧业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引言青海高原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宝库之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草原资源和水资源。

为了加快青海高原经济的发展,同时保护好这片美丽而宝贵的土地,探讨和推动青海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1. 发展青海特色农业青海高原的农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发展特色农产品。

其中,高原牧场牛羊肉、高原蔬菜、高原草原奶等是青海的特色农产品。

通过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提高青海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进一步拓宽市场。

另外,农业旅游也是青海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途径。

在农田之间建设农家乐,让游客体验农耕生活,了解青海高原的农业文化,为农民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 利用青海矿产资源青海高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盐矿、铜矿、铁矿等。

要发展青海的特色经济,可以利用这些矿产资源进行资源加工、综合利用。

例如,利用盐矿资源,可以发展盐湖食盐加工业,并开发高端盐产品。

此外,利用铜矿资源,可以发展铜加工业,生产铜制品,提高附加值。

在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通过科学的矿山开采和尾矿处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推动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青海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特别是牛羊养殖业。

青海高原的牧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牲畜生长周期长,肉质好。

通过科学养殖管理和优质饲料的使用,可以提高青海高原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此外,发展加工畜产品的冷链物流业也是重要的一环。

将青海高原的优质牛羊肉或奶制品加工成干肉、牛羊肉制品等,并进行远程运输,可以扩大市场,提高附加值。

4.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青海高原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保护生态环境对于发展青海特色经济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科学的生态保护政策,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强对青海高原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工作,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

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事实上 , 文化并不 是随经济 亦步 亦趋地 发展 , 文化有 自己 的独立
“ 文化中心户 文化大院、 、 文化经 纪机构等载 体 , 通过启 动实施非物质 性 , 一旦形成 , 就有其相对 稳定性。文化 除受经济 的根本作 用外 , 受 还 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 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节 厌活动 、 参加各种展 示会等 历史积淀 、 传统演化等多种 因素的影响。作为非上层建筑层 面的文化 , 方式 , 不断丰富内容 、 拓展 范围、 创新形势 , 充分 挖掘、 利用蕴 藏 丰厚 的 属 于非正 式规则的文化 , 它经历 了数百年 , 至数千年 , 历了一代 又 甚 经 民族 民间文化资源 , 黄河奇石 、 绣、 便 刺 剪纸 、 唐卡、 根雕 、 民族歌舞 、 民
当今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文 化经济发展 8代 , 寸 文化 在经济发 展中 占 动作用 。保护文化就是促 进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 区域特色文 化也正在
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 , 文化 与经济的相 互融合 、 互渗透 , 成了经济 成为拉动旅游业的引擎。保 持各地的民间艺术有利于维 持更多 人的长 相 形
涵和独特魅力的文化产业项 目和 文化旅游产 品 , 已经形 成或正在 形成 发展过程中 , 具有稳定 、 平衡、 协调 的作用 。 亮点和品牌 。全省以政府 投入 为主 , 力实施 “ 大 百县 千乡 宣传文 化工 尽管青海文化产业发展有了一个好 的发展 势头 , 探索了路子 , 但也 程 “ 、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 、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两馆建设项 要看到 , “ 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 一是青海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了阵地和场所 , 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
区域 经 济
青海区域特色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思考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青海支柱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在经济发展方面立足实际,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筑了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四大支柱产业,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特别是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随着青海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优势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四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2年,四大支柱产业的资产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的57%,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60%、56%和64%。

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1、电力工业。

青海水能资源丰富,全省水能理论蕴藏量2537万千瓦,列全国第五位。

其中黄河龙羊峡至寺沟峡段可修建大中型水电站13座,装机1302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

装机128万千瓦的龙羊峡水电站和装机200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已建成发电;还有尼那等水电站都将相继开始发电。

在电源结构上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水火电比为84:16。

截止2000年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为395.37万千瓦;变电容量434.48万千伏安,35千伏安及以上输(配)电线路6628.76公里。

2000年全省发电量138.80亿千瓦时,供电量104.73亿千瓦时,用电量98.67亿千瓦时。

2002年全省水电发电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2719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0012万元,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915532万元,实现利税总额9298万元。

目前青海形成的电力格局有力的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石油天然气工业。

青海石油天然气经过40多年的勘探开发,到目前已发现地面构造140个,潜伏构造94个,探明油气田24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亿吨,探明天然气储备1574.96亿立方米,建成了年加工原油生产能力100万吨的格尔木炼油厂;涩北至格尔木、涩北至敦煌、涩北西宁兰州天然气输气管道已投入使用。

青海高质量发展心得

青海高质量发展心得

青海高质量发展心得青海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青海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在这个过程中,青海探索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青海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筹。

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资源宝库,生态环境的保护是青海发展的重要基础。

青海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坚持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青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青海积极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产业,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青海注重创新驱动和科技支撑。

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关键就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青海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

青海还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通过科技创新的支撑,青海不断提升产业水平和技术含量,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第三,青海注重区域协调和城乡发展的统筹。

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青海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

同时,青海注重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青海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第四,青海注重对外开放和合作共赢。

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对外开放。

青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青海还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外资进入青海,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通过对外开放,青海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了与国际接轨。

青海高质量发展的心得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科技创新,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这些经验不仅对青海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青海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高原特色产业发展建议在高原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增长,还能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优秀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推动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我提出以下建议:1.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高原地区的特色产业应该注重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通过对当地特色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品牌。

同时,注重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推广,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2.加强科技创新:高原地区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应注重科技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加大科研力度,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为特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在高原地区建设特色产业园区,集聚相关产业要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特色产业园区可以提供企业融资、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支持服务,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的集群发展和壮大。

4.引导农民就业创业:高原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应注重农民就业创业问题。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引导农民通过农产品加工、旅游服务、手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创业,实现农民稳定增收和就业。

同时,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5.加强合作交流:高原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交流,借鉴他地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可以举办特色产业展览、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6.注重环境保护: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资源,避免过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和消耗,保持生态平衡和文化传承。

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注重绿色产业的培育和推广,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总之,高原特色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实践和社会的参与共建。

青海省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

青海省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

青海省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思考作者:王乾马鸿波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24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三江源头,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发展壮大青海高原现代农业,必须立足实际,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通过机制创新,建设有特色的现代农业。

一、青海省建设现代农业的优势(一)具备一定的投资能力和较好的生产条件“十一五”期间青海全社会农牧业累计投资335.98亿元,资金的有力投入,促进了农牧业增长向依靠科技和资金投入的转变,农牧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促进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化升级。

至2010年,全省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建成牲畜暖棚3.3万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47个。

生产条件的改善有力地带动了一大批特色产业的发展,2010年马铃薯、油料、蔬菜面积较2005年均有较大增长;薄皮核桃等小杂果16万亩;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牛羊肉、蔬菜等特色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78%。

(二)科技推广能力较强,产业化水平较高“十一五”期间青海省累计推广各类农牧业实用技术175项,取得科技成果22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的23项。

具有本地特色的油菜杂交育种和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杂交油菜、牦牛复壮、藏羊品种选育、全膜双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得到普遍应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提高到90.2%,牲畜改良及本品种选育面提高到205.6万头(只);累计举办各类农牧业技术培训班5.12万期,建成了一支能力较强的农牧业技术员队伍。

全省州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0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省级50家。

省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出口创汇8220万美元,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化率由2005年的17%提高到27%。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论文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思考[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

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

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

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即“人无我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即“人有我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历史等因素形成的。

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

首先,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不是特色经济。

其次,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

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市场,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其经济就越有特色。

第三,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

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有了特殊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名牌产品,产品都是大路货,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

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药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

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经济的一些思考
[论文关键词]青海特色经济思考
[论文摘要]特色经济是具备特有竞争力的优势经济。

作者就青海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问题进行了具体探讨和分析。

根据西部大开发规划和工作部署,青海省确定了“ 加强两个建设,发展四大特色经济” 的基本思路。

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资源特色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旅游业。

一、特色经济的基本特点
特色经济中的特色是针对区域而言的,特色经济是指具有明显区域特征、且较高竞争优势的经济。

特色经济的内涵也有两种:一种是指只有本区域才有条件、才能发展的经济,即“人无我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和专利制度而形成的;另一种是指本区域具有较高竞争力的经济,即“人有我廉”的经济,也就是具有明显低成本竞争优势的经济,这主要是由于管理、历史等因素形成的。

特色经济一般具有可持续、外向性、名牌性等特点。

首先,特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其兴也忽、其亡也忽”的产业和不是特色经济。

其次,特色经济具有外向性。

即其销售主要是面向区外市场,而不是仅仅面向地方市场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品销售范围越广、销售量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好,其经济就越有特色。

第三,特色经济具有名牌性。

品牌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

产品一旦成为名牌产品,身价就会大幅度提高,它就有了自己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它就会成为区域经济的象征,有了特殊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没有名牌产品,产品都是大路货,区域经济就没有特色。

二、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地理环境及自然、人文资源独特,具有发展特色经济的优势,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本条件,具体为:
(一)青海有丰富的特色资源。

青海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高原牦牛、藏羚羊等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野生动植物也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中以沙棘等为代表,中藏药材、牛羊肉及副产品等颇具竞争优势。

青海的能源、矿产资源优势日渐突出,石油、天然气在全国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开发潜力巨大。

这些都是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资源基础。

此外,青海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
中青海湖、塔尔寺等都是具有垄断性的顶级品牌,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青海省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所拥有的经济、社会资源的有机总和,涵盖了该地区的自然、物质、技术、经济、社会等外部因素。

交通运输方面,随着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和兰青铁路复线的开工建设,青海省已初步形成了以西宁、格尔木为枢纽的铁路交通。

公路运输已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运输络,基本实现了西宁出口道路高等级化。

西宁、格尔木机场完成扩建,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航空运输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园区建设方面,全省园区建成面积近14 平方公里,入园600 余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00 余亿元,实现生产总值近百亿元。

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提高了西宁的城市品位和资源配置效率,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和城镇人员就业问题,带动了民间投资、技术设备的更新,促进了能源、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竞争力,带动了产业聚集。

人居环境方面,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资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广场、公园、生活小区,市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省会西宁市已摘下省级园林城市桂冠,格尔木市荣获“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实施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等一大批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高原人民的生存环境正在逐步改善。

此外,青海先后开展了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建设步伐,收到了良好成效。

经济全球化要求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当前发达国家将加快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给青海特色经济发展带来更加有利的发展机遇。

(三)具备发展高原特色经济的基础。

青海依托优势资源开发,已基本上形成了以盐化工、水电、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铝、高原农牧业、高原旅游业、中藏药业为主的特色经济基础。

以水电、石油天然气开采为主的能源工业,以盐湖资源开发为主的盐化工业,以有色金属冶炼为主的冶金等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高原特色旅游业发展迅速,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较快,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青海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多,农畜产品数量大,开发前景好。

矿产资源丰富,盐湖资源储量巨大,不少金属、非金属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

柴达木盆地是矿产资源的富集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高原风光、丰富的遗址古迹、古老的宗教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现已探明地质储量分列全国的第10 位和第4位,涩- 宁- 兰输气管道建成通气,管道沿线地区已用上了清洁的油气资源。

全省水能储量在1 万千瓦以上的河流有108 条,黄河
上游水电产业群正在形成,一批火电厂、水电站、光伏电站正在建设。

三、青海发展特色经济的一些认识
(一)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和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相结合。

农业综合开发与西部大开发重点生态区域相结合。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继续坚持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继续加大草原建设力度。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可利用的草场亿亩,草原畜牧业是全省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具有明显高原绿色特点。

保护、改良天然草场,加快退化草场治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重视生态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青海省因其是中国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流域的发源地,三江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流域内各省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依靠科技增效益。

青海经济发展的难点在科技,潜力和希望也在科技。

要真正将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上来。

四、结语
发展青海特色经济,观念转变至关重要。

不论是常规还是特色的发展都需要有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力诸要素的强有力的支持,在国家有限的投资难以满足的情况下,我们要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自理更生上。

因此,在发展特色经济的措施上,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把投资环境的改善,技术的应用,资源的开发配置,体制的创新,结构的优化等重大问题放在全国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高度来运作。

参考文献
赤旦多杰,迎接西部大开发加快青海特色经济发展[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2(85):11-13
刘海斌,青海特色经济发展浅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XX,7(4):58-60 郭华,青海特色经济发展途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XX,11(6):53-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