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电力系统无线测温方案

电力系统无线测温方案一、系统概述本无线测温系统专为电力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和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实现对电力设备关键部位温度的实时监测。
系统具备彩色显示功能,直观展示温度数据及状态信息,同时具有灵活可设的参数和方便的操作界面,能广泛应用于变电站、配电室、输电线路等场景。
二、系统组成(一)温度传感器1. 采用高精度、低功耗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广(-55℃至 125℃),精度可达±0.5℃。
2. 传感器体积小巧,便于安装在各类电力设备的接触点、连接点等部位,如开关柜触头、母线接头、电缆接头等。
(二)无线传输模块1. 基于 ZigBee、LoRa 或蓝牙等无线通信技术,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低功耗设计,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三)数据集中器1. 负责收集来自各个传感器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和存储。
2. 具备以太网、RS485 等通信接口,可与上位机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四)上位机软件1. 基于 Windows 操作系统开发,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
2. 彩色显示界面,以直观的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温度数据及变化趋势。
3. 支持灵活的参数设置,如报警阈值、采集周期、通信频率等。
4. 具备数据存储和查询功能,可保存历史温度数据,便于后续分析和追溯。
三、系统功能(一)实时温度监测1. 系统实时采集各监测点的温度数据,更新频率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2. 在彩色显示屏上实时显示各监测点的温度值,并以不同颜色区分正常、预警和报警状态。
(二)温度报警功能1. 用户可根据电力设备的运行要求,灵活设置温度报警阈值。
2. 当监测点温度超过阈值时,系统立即发出声光报警,并在显示屏上突出显示报警信息。
3. 支持短信、邮件等方式将报警信息推送至相关人员,确保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三)数据分析与统计1. 系统对采集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生成日报表、月报表、年报表等统计报表。
2. 以曲线、柱状图等形式展示温度数据的变化趋势,帮助用户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和潜在故障。
基于WiFi的耳标式生猪体温监测系统设计

0引言近年来,在大规模养殖过程中,随着养殖规模与生猪品种的增多,猪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
体温是判断生猪疾病的主要生理指标,一般猪感染传染病时,体温会发生明显变化。
体温是诊断生猪疾病重要依据之一,也是给病猪用药的重要依据。
观察生猪的体温变化,有助于对猪病做出判断[1]。
传统的生猪体温测量方式一般使用直肠测温法,此操作方法操作难度大,而且只能单次测量,不能做到对体温数据的实时监测,使得养殖人员无法第一时间对生猪的健康问题做出有效的措施与预防。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大型养殖场实现智能体温监测是必然的趋势。
因此设计出能实时监测生猪体温的系统,能够尽快发现病畜的早期症状,在疾病大面积爆发之前,实现有效的隔离和控制疾病的传播[2]。
1系统设计思路物联网大致分为应用层、平台层、网络层和感知层四个层面。
平台层使用的是移动OneNET物联网平台;网络层和感知层使用ESP8266作为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直连MF54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NTC)热敏电阻集成在猪耳标上;应用层使用基于OneNET云平台技术开发的手机应用。
系统总体设计框架如图1所示。
为避免测量过程中繁杂的布线问题,本设计采用基于WiFi的耳标式生猪体温监测系统设计许宏为,秦会斌,周继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新型电子器件与应用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0)摘要:传统生猪体温测量一般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生猪直肠温度来确定体温,该方式不能做到对生猪体温的实时监测。
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生猪体温监测系统。
采用ESP8266作为主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块,温度传感器使用MF54系列的NTC热敏电阻,软硬件上采用非平衡桥电路和平均值滤波法,使得测量数据的精度达到±0.1℃。
因生猪具有活动性,监测节点集成在猪耳标上,通过采集耳腔温度来实现体温的实时监测。
平台层使用移动OneNET物联网平台,开发了移动端应用作为监测系统的显示终端。
zigBee无线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zigBee无线温度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于博;丁高林;郑宾【摘要】在传统的模拟信号远距离温度测量系统中,需要很好地解决引线误差补偿问题、多点测量切换误差问题和放大电路零点漂移误差问题等技术问题,才能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
另外一般监控现场的电磁环境都非常恶劣,各种干扰信号较强,模拟温度信号容易受到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因此,在温度采集系统中,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新型数字传感器和新兴的ZigBee无线传输技术桐结合的方案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案,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DSl8820具有体积更小、精度更高、适用电压更宽、采用~总线、可组网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良好的测温效果,另外通过为系统添加新的测量手段,无线技术能够帮助其改进流程。
%In the traditional analog signal distance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w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oad error compensation, multimetering cut error and amplifying circuit of zero drift and so on, get higher measurement accuracy. In addition,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of ordinary local monitoring, there are stronger interference signal, analog temperature signal is easy to be interferenceed so that produce measurement error ,so affect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Therefore, in the temperature acquisition system, the most effective scheme is taking use of the scheme which combines the higher antijamming capability of new type of digital sensor with burgeoning ZigBee wireless transmission. The new type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volume, higher accuracy, applying to further voltage, adopting to one-wire bu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we obtain favorable effect of temperature measuring. On measurment means,wireless technology is able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process. DS18B20 possesses smaller and Network Connection, the side through add new 【期刊名称】《电子测试》【年(卷),期】2012(000)012【总页数】4页(P38-41)【关键词】ZigBee;无线传输;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820【作者】于博;丁高林;郑宾【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40 引言工业无线技术被称为工业控制领域的革命性技术,是继现场总线之后的又一个热点技术,是降低自动化成本、提高自动化系统应用范围的最有潜力的技术,也是未来几年工业自动化产品新的增长点。
无线测温系统解决方案

无线测温系统解决方案(一)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向着大电网、高可靠性、高自动化水平方向迅猛发展,电网运行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控水平已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问题。
高压配电开关柜是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承担着开断和关合电力线路等重要作用,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开关的触点、母线及出线连接等部位因氧化腐蚀或因紧固螺栓松动等原因至使接触电阻增大,在高负荷运行情况下,连接点发热并形成恶性循环,且发热点温度无法监测,最终导致连接部位温度过高甚至烧毁,造成事故停电。
近年来,电力系统已发生多起因设备过热而发生火灾和大面积停电事故。
据统计分析,我国每年发生的电力事故,有40%是由高压电气设备过热所致;而在采用高压开关柜和电力电缆的供电系统中,有70%以上的电缆运行故障是因为连接部位接触电阻变大、过负荷等引起接头温度过高所致。
因此,对高压开关柜连接点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及预警是非常必要的。
(二)各种高压温度测量设备系统比较:(三)无线测温系统的优点:一、安全性高:它通过采用先进的数字温度传感器,避免了传感器输出模拟信号的传输受到电场、磁场的干扰。
二、可靠性高:通过采用先进的扩频通讯、数据纠错、自适应调频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数据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另外,无线射频传感技术不受震动以及外界灰尘的影响,测温精度高。
三、智能化水平高:在常规模式下,温度值以分钟间隔进行采集并传输到监控中心,当发生突发事件导致温度升高到报警阈值或温度升速增快时,温度测量节点将进入快速反应状态,持续以秒为间隔密集采集温度并传输报警,从而避免错过任何可能的温升事故。
四、安装方便:无线温度传感器体积小、没有接线,可以很方便地安装在开关触头、电缆接头等安装空间狭小的被测点上。
五、免调试:通电即可使用,无需调试,特别适合停电时间短、安装工期紧的改造项目。
(四)高压开关柜无线测温系统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测温技术的高压开关柜温度监测系统首先通过无线温度传感器感测设备表面温度,然后通过电磁波将温度信号传输至无线温度监测仪,再通过网络将无线温度监测仪连接至中心监测计算机来实现无线测温。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现代社会,温度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医疗保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研究背景部分将深入探讨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目前,传统的有线温度监控系统存在布线复杂、安装维护困难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一些特定场景下的应用。
而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以其布线简便、实时监测等优势逐渐被广泛应用。
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多数存在监测范围有限、数据传输不稳定等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更为稳定、可靠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
本文将基于单片机技术设计一种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监测范围和数据传输稳定性。
通过对单片机、温度传感器、通信模块等关键部件的选择和设计,构建一套高性能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1.2 研究意义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温度监控的效率和精度,实现对多个点位的远程管理和监控。
通过使用单片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多个温度传感器的同时监测和数据传输,使监控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这对于各种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的场合如实验室、制造业、医疗行业等具有重要意义。
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也有助于推动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家居、智能城市等领域打下基础。
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提升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安全。
研究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设计并实现基于单片机的多点无线温度监控系统,通过对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传输,实现对多个监测点的实时监控。
具体目的包括:1. 提高温度监控系统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使监控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实时获取监测点的温度数据,为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供有力支持;2. 降低监控系统的成本,利用单片机和无线通信模块取代传统的有线连接方式,减少线缆布线成本和维护成本;3. 提升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精心选型与设计,以及合理的系统实现过程,确保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4. 探索未来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从实际应用情况出发,进一步优化系统性能,并为未来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基于51单片机和CC1101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和CC1101无线温度监控系统设计前言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片机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进步与发展,温度监控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传统微机化的温度监控系统中,均是以有线方式来实现温度监控。
传统的温度监控系统,其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有线通信,线缆传输连线麻烦,需要特制接口,颇为不便,且实用性不强,成本高,造成系统的普及性降低,同时也带来了制作繁琐,外围电路复杂的缺点。
近年来,随着各种单片机及无线收发芯片的出现与推广,使得基于CC1101的无线温度监控系统的实现成为可能。
温度是工业、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和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在生产过程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微型机进行温度检测、数字显示、信息存储及实时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伴随工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发展,温度测量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重要。
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温度监测环境范围大,测点距离远,布线很不方便。
这时就要采用无线方式对温度数据进行采集。
利用无线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比使用传统的有线电缆有不可比拟的优点,如可移动性、方便灵活性等多方面都更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
实现无线数据传输的方法多种多样,使用高频无线电技术、激光技术、红外技术等等均能满足无线传输要求。
本设计是以宏晶科技推出的STC89C52RC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提出以DS18B20的单线分布式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通过CC1101无线收发模块收发信息。
监控点将接收到主控点的信息后,经过一些处理,然后相应的监控点将采集并发送数据给主控点。
主控点通过串口将收到的温度信息回馈到上位机(PC机),从而远程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检测与控制。
一.总体方案设计温度监控系统有着共同的特点:测量点多、环境复杂、布线分散、现场离监控室远等。
若采用一般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则需要设计信号调理电路、A/D 转换及相应的接口电路,才能把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计算机去处理。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器设计_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院)2013届题目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温度检测器设计学生姓名 ***** 学号 200902020005 专业自动化年级班 2009级2班指导教师 ****** 职称讲师填写日期:2013 年1月18日设计(论文)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检测领域的现状,以及组建无线检测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研究和开发一种新型无线检测系统来实现传感器的温度数据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现阶段,无线测温仪在国内外许多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柯兆盛,郭树旭,刘宝琦,凌子松,李英博利用nRF401芯片做的无线传输远程测温系统,在测量端使用24位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实现温度参数的模数转换,精度可达到0.5℃。
将数字温度参数以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在接收端应用远程可视化编程系统接收采集数据,并实时完成温度信号处理。
系统对温度信号的采集及时准确,无线技术使温度信号传输方便,远端可视化控制系统使温度参数采集、过程监控更加直观。
高廓,田小建,田宁君利用nRF24E1做的多点无线温湿度测量系统,介绍了基于单片无线收发芯片nRF24E1的短距离无线多点温湿度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实现过程。
系统以嵌入51单片机内核的单片射频收发芯片nRF24E1为核心,采用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l8B20及模拟式湿度传感器HMl500,应用传感技术、无线收发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多点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和短距离无线传输。
国内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感知环境、智能教室等少数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环境检测上得以应用。
检测技术的发展始终与最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使用者不断对检测的简便性及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必须要更好地、更及时地应用最新技术,这样才能使得远程检测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从总体来讲,国内关于传感器网络的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但是由于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兴技术,国内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不很大,可以预见,传感器网络技术必将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和成熟,各种功能的传感器网络在不远的将来会广泛地使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及时开展这项对人类未来生活影响深远的前沿科技的研究,对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国防将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基于ZigBee的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

基于ZigBee的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的设计关键词:ZigBee,温度传感器,单片机,串行时钟,射频收发器1 引言冷库是担负农、畜、水产等易腐食品以及饮料和部分工业原料等商品的加工、储藏任务的必要设施,是商品流通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安全卫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每年技术监督部门都要对全市各冷库食品进行抽检,检查后发现市民每年消费的农产品及其他易腐食品中有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冷藏、冷冻未达到要求而变质的,因此对冷库温度的实时监测对于贮藏品的质量保证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中,往往由于监测地点过于分散,分布范围广或由于条件恶劣无人值守,常常给测试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尽管通过电话线亦可以传输数据,但往往事倍功半,且对于通信电缆无法架设的地域来说更是无法进行有线数据传输。
本文设计的多个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通过基于ZigBee的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实际问题。
在本系统中,每个冷库监测单元PC机通过以太网将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到监测中心PC机,从而实现对多个冷库温度的实时监测。
其中,单个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温度数据采集系统(无线终端下位机)和温度数据接收系统(上位机),上位机与下位机为一对多关系,并分别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搭建的ZigBee网络平台相联系。
采用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省电,可靠度、安全性高,高度扩充性,成本低廉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在冷库温度监控中对传输距离、能耗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2 ZigBee协议规范研究及分析本文设计的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采用了近年发展起来的ZigBee无线通信技术。
下面将简要介绍ZigBee技术在冷库温度无线监测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ZigBee网络拓扑结构、数据传输机制和节能技术。
IEEE802.15.4/ZigBee协议中明确定义了三种拓扑结构:星型结构(Star)、簇树结构(cluster tree)和网状结构(Mesh)[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专业通信工程作者姓名程丰收学号2011201827单位理工学院指导教师黄慧2015 年 6 月教务处编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表明。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1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摘要 ................................................. 21.2 选题依据和意义 (3)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 (4)1.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 (5)1.5 未来前景展望 (6)2 ZigBee协议简介 (7)2.1 ZigBee的概述 (8)2.2 ZigBee的网络基础 (9)2.2.1 网络节点类型 (10)2.2.2 网络拓扑形式 (11)2.3 ZigBee的工作模式 (12)3 核心板介绍 (13)3.1 CC2530核心板 (14)3.2 CC2530引脚描述 (11)3.3 温度传感器介绍 (16)3.3.1 DS18B20温度传感器特性 (12)3.3.2 DS18B20管脚介绍 (18)4 系统总体设计 (19)4.1 温度采集模块 (20)4.2 微控制模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无线通信模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系统软件设计 (16)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18)致谢无线测温系统设计1.1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
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联网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连接。
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一个多跳自组织网络本设计为了满足对环境温度的检测,进而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自组网络。
本设计采用这种方式是因为操作简单方便,兼容性比较强等优点,能够满足我们对于环境温度测量的需求。
本系统的核心芯片为cc2530,温度传感器采用的是DS18B20,本设计是无线温度测量采用无线组网。
实验中表明,在温度测量过程中,本系统具有灵活组网,测量精确稳定等优点。
关键词: CC2530无线射频芯片;温度监测;ZigBee技术;DS18B20温度传感器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Design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s a kind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 its ending is can sense and check the sensor of the outside world. Sensor way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the WSN, the flexible network Settings, equipment location can change at any time, can also with the Internet connection cable or wireless way. Throug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e to form a multiple hopsself-organizing networkThis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detection, and designed a kind of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based on ZigBee technology. This design USES this approach because,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compatibility is stronger, able to meet our demand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core chip of this system for cc2530, temperature sensor USES DS18B20, this design is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ing wireless network. Experiments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is system with flexible networking, stable measurement precision, etc.process,the system can flexible network.Key words:CC2530;temperature monitoring;ZigBee;DS18B201.2 选题依据和意义根据现在当前通信领域的发展趋势看无线将会逐步取代有线,使用简单快捷的方式传递讯息是通信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发展目标。
基于这种发展背景,无线传感器网络不断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无线网络协议呈现多元化的是伴随着无线网络传感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蓝牙技术、无线保真、超宽带以及Zigbee技术等热点技术继出现,都有着各自的技术特点和应用市场。
而ZigBee技术有很多优点比如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等,在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和许多设备的兼容性也很好。
简而言之,ZigBee 就是一种非常低廉的,功耗非常小的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进步,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趋成熟,它被广泛应用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测量、工农、交通、家居等越来越广泛的领域。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的功耗小、距离近、成本低、布网简易等特点十分适合于要求自动不间断采集数据、局域分布测量、联网数据处理等测量场合。
在日益追求讯息通信和交换的实时,简单,耗能低,传输可靠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上,研究Zigbee 技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应用十分有必要。
另外,我们大学生在校园中更多的是学习理论知识,参加应用实践的的机会比较少,选择ZigBee这种无线组网方式为研究对象是很合理的选择。
一方面是这种技术的实用性比较强,会得到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也不会流于表面。
1.3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背景及意义21世纪以来,全球各种技术的发展呈现了一种井喷模式,各种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网络技术成为了各种发明和各种服务的源泉,而且更多的改变正在蓄势待发,就像望远镜让我们能够感受宇宙,显微镜能够让我们观测微生物一样。
引导人们生活、工作和思维大变革的网络多是采用有线进行的,各种总线技术,局域网技术等有线网络传输质量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网络的安全性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
有线传输是在网线之间发生的,这样就决定其安全性能是相对高很多的,监听难度增加了许多。
但无线数据传输有很多方面是有线不能比的,那就是无线有很高的移动性和灵活性。
在移动性方面有线通信显然落在了下风,例如布线繁琐、线路故障难以判定、设备更改布局就要更改布线等这些有线网络先天带有的缺点却愈发地明显,有线通信在这些方面不如无线通信优势明显。
这也是有线通信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优势,那就是无线通信具有极高的移动性和灵活性。
同时,随着近年来集成电路技术、射频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功能的实现变得越来越简单可行,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体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市场。
在人们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今天,人们把目光转向了无线通信上面,一些典型的无线应用产品顺势而生,如:无线智能家电,无线查表,无线点餐,无线数据采集归类,无线设备监控,汽车仪表数据的无线读取等。
人们享受无线信息传输系统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又同时针对发展的新的需求而不断探索。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传感器网络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
大量节点都是随机部署在监测区域的,有的是监测区域的内部,有的则是分布在监测区域的附近,网络的形成采用自组织的形式是比较常见的。
传感器节点监测的数据沿着其他传感器节点逐跳地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监测数据有被多个节点处理的可能性,在经过多跳之后路由到汇聚节点,最终通过因特网或者卫星能够到达管理节点。
传感器节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负责监测区域内信息的采集和数据转换是在传感器模块;负责控制整个传感器节点的操作是在处理器模块,处理器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处理数据,有些数据是别的节点发过来的;无线通信模块的功能是与其它节点进行无线通信的,还有交换控制信息和收发采集数据等;能量供应模块提的功能是为传感器节点供所需运用到能量。
协议栈还包括三个平台: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
这些管理平台可以让传感器节点效的方式协同工作,节省能源。
转发数据是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进行的,另外还提供多任务和资源共享的作用。
无线自组网中的节点上是有很多的,有时几十个的,有的时候根据需要也可以达到上百的。
无线自组网顾名思义肯定采用的是无线通信方式,还采用动态组网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网络。
这样可以满足具有服务质量要求的多媒体信息流通过动态路由和移动管理技术传输。
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考虑能量问题的,因为节点是可以提供能量的。
传感器网络和无线自组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两者之间的差别也是巨大的。
传感器网络节点数目相对无线自组网来说是更为庞大的,是监测、控制以及无线通信为一体的网络系统;节点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能量耗尽也会对它照成影响环,更容易出现故障;网络拓扑结构会有发生变化的可能,大多数是因为环境干扰和节点故障;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节点本应是固定不动的。
另外,传感器节点在能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等很多方面都有着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