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克

合集下载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文军

北大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文军

6.CityclustersinChina:airandsurfacewaterpollution.FrontiersinEcologyandtheEnvironment.4(7):35
3-36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Li,W-J,Ge,X.andLiu,C.2005.Hikingtrailsandtourismimpactassessmentinprotectedareas:Jiuzhaigou
2008,12(2):35-52.
Li,W.J.,Ali,S.andZhang,Q.Propertyrightsandgrasslanddegradation:astudyoftheXilingolPasture,Inn
erMongolia,China.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7,85:461-470.
/vol16/iss2/art1/
ZhangQianandLiWenjun.2009.HierarchicalFrameworkforRangelandManagement:ACaseStudyinIn
nerMongolia.JournalofAridLandStudies.Vol.19,No1:81-8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 学术期刊 Pastoralism:Research,PolicyandPractice 编委 中国生态学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科研项目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1.草畜平衡的弹性管理:系统外因素的影响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1-2015.12 2.Reframingpolicynarrativesforpastoralareadevelopmentthroughaclimatechangelens.FordFoundati on.2012.6-2014.8 3.中国北方 干旱半干旱地区 草场资源集约化 利用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 国家自然 科学基 金.2009.1-2011.12. 4.政策干预与草场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与对策.FordFoundation.2010.8-2012.12. 5.保护区资金缺口调查分析.东南亚环境经济项目.2011.4-2011.12 代表性论文

四川大学2018年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_川大考研网

四川大学2018年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推免生专业目录_川大考研网
CAD/CAE)优 化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徐建军 卢灿辉 夏和生 曹亚 王玉忠 陈英红 刘渊 刘习奎 刘向阳 蓝方 邹华维 费国霞 张伟 沈佳斌 陈金耀 聂敏 白时兵 梁梅
李光宪 杨鸣波 李忠明 谢邦互 杨其 杨杰 杨伟 陈军 尹波 陈玄 张杰 严正 高雪芹 吴世见 陈利民 黄亚江 廖霞 雷军 牛艳华 钟淦基 刘正英 王孝军
郭少云 刘向阳 雷毅 冉起超 杨坡 徐建军 汪映寒 杨刚 汤嘉陵 雷景新 张爱民 王玉忠 刘习奎 张军华 李莉 梁梅
科学学位
0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吴宏 秦家强 邹华维 盖景刚 周涛 皮红 曾科 姜猛进 费国霞 陈金耀 聂敏 冯玉军 张晟 梁兵 王克 叶林 刘鹏波 武建勋 赵晓文
王琪 王跃川 淡宜 黄光速 陈枫 夏和生 冉蓉 张楚虹 包建军 陈英红 邓华 王柯 任世杰 徐云祥 李乙文 张新星 江龙 赵长生 罗祥林 谭鸿 谢兴益 余喜讯 孙树东
赵长生 罗祥林 谢兴益 谭鸿 余喜讯 孙树东 李建树 陈元维 李洁华 丁明明 罗锋 赵伟锋
李光宪 杨鸣波
科学学位 专业学位
02 材料高性能化及功能化
李忠明 谢邦互 杨其 杨杰 杨伟 陈军 尹波 陈玄 张杰 严正 高雪芹 吴世见 陈利民 黄亚江 廖霞 雷军 牛艳华 钟淦基 刘正英 王孝军
傅强 黄光速 张熙 郭少云 淡宜 王克 陈枫 冉蓉 汪映寒 蔡绪福 王跃川 雷毅 杨刚 汤嘉陵 任显诚 冯玉军 张军华 蔡燎原 刘鹏波 刘艳 李瑞海 张琴
03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原理 0805Z2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 01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
李建树 陈元维 李洁华 丁明明 罗锋 赵伟锋
傅强 张熙 蔡绪福 李瑞海 张琴 刘渊 曹亚 李姜 卢灿辉 向明 任显诚 蔡燎原 蓝方 刘艳 沈佳斌 张伟 吴锦荣 白时兵

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

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

4.环境工程学科名人及其工作介绍4.1陈俊一(Jeffrey Chen)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土木系,1969年取得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学位。

曾任美国DRAVO工程公司研发部经理,兼任匹兹堡大学博士生导师、美国铝业公司(ALCOA)LANCY 环境公司研发部主任。

现任水环纯(STS)泛亚销售部技术经理。

目前研究重点在“深床生物膜应用于水处理及脱氮的科技”,在此领域内有多项著作专利,现为美国环境工程院院士。

4.2郝吉明(1946.8.25-)出生于山东省梁山县。

1984年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博士学位。

现任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经过20年的系统研究,在酸雨控制规划方面取得的成果,为确定我国酸雨防治对策起了主导作用。

建立了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规划方法,促成我国轻型车排放标准与欧洲标准的接轨。

针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特点,在大气复合污染的形成及控制策略方面有深入研究。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

代表性箸作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酸沉降临界负荷及其应用》、《城市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等。

兼任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工程与环境委员会委员。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3陶葆楷陶葆楷,1906年10月1日出生于江南水乡无锡,给排水工程与环境工程学家、工程教育家,是我国卫生工程、环境工程教育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培育的几代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给水排水专业和环境工程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长期研究实践的总结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雨量实用计算公式,为改善我国环境工程的落后面貌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于1935年编写了我国最早的一本《给水工程学》中文教材,其中收集了我国的人工凿井法、井水提升法和井管保护设施等,在结合中国实际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他还编写了《卫生工程名词草案》一书。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郑祥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郑祥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郑祥郑祥,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任。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

郑祥博士长期致力于膜分离技术、水污染控制技术、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研究。

在环境系统中病源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系统开发、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等技术与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

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14篇,EI收录14篇,ISTP收录8篇。

从2008至今,主持编写7部行业分析报告:《2008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2008膜生物反应器行业分析报告》、《2009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2009膜生物反应器行业分析报告》、《2010中国膜产业发展报告》、《中关村膜产业发展报告-2012年》《2012-2013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膜工业卷》。

2008年入选北京科技新星,201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明德青年学者,201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基本资料姓名:郑祥性别:男民族:汉最后学历:博士专业职称:副教授行政职务: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系主固定电话:82502694电子邮件:Zhengxiang7825@办公地址:科研楼A座703联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座802室环境学院办公室转交(100872)2教育背景2009.12-2010.02:德国卡塞尔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与德国德意志研究联合会(DFG)资助2008.11-2008.12: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意大利环境、领土与海洋部联合举办的―生态管理:战略与政策‖高级培训班(第六期),学员1998.09-2003.06: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工程专业,博士1994.09-1998.07:武汉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专业,学士3工作经历2005.07-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副教授;2003.09-2005.06: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研究城市水体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究5教授课程现代环境生物技术膜分离技术:理论与应用)微生物学6科研项目[6]2012.01-2015.12,―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北运河水系中游段生态治理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村镇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标准体系构建技术研究,研究任务负责人[5]2012.01-2015.1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报告系列‖):中国水处理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负责人[4]2010.07-2013.12,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以非常规水源补给的城市水域病原微生物风险及其控制,课题负责人[3]2010.09-2011.12,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温榆河水系微生物污染调查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课题负责人[2]2008.01-2012.06,霍英东教育基金优选资助课题:生活垃圾小型可持续填埋技术研究,课题负责人[1]2008.01-2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病毒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行为归趋及其削减途径研究,课题负责人7近三年学术成果7.1论文:[27]ZhiweiWang,HongguangYu,JinxingMa,XiangZheng*,ZhichaoWu,Recentadvancesinmembranebio-technologiesforsludgereductionandtreatment,biotechnologyadvances,/10.1016/j.biotechadv.2013.02.004(SCI)[26]LeiYUAN,XiangZHENG,KaijiaoDUAN,HaoHU,JinggangW ANG,SeongIhlWOO,ZhimingLI U,TheeffectofpreparationconditionsofPt/Al2O3onitscatalyticperformancefortheH2-SCRintheprese nceofoxygen,Front.Environ.Sci.Eng.DOI10.1007/s11783-013-0512-5,2013(SCI)[25]RONGCHENG,XIANGZHENG,JIAN-LONGW ANG,NanoscaleFe0ParticlesforPentachlorophenolRemovalfromAqueousSolution:TemperatureEffectand ParticlesTransformation,J.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y(JNN),2013(SCI,accepted) [24]XiangZheng,MiaoYu,HengLiang,LuQi,HongZheng,HaraldExler,WernfriedSchierandFranz-Be rndFrechen.MembranetechnologyformunicipaldrinkingwaterplantsinChina:progressandprospect,DesalinationandWaterTreatment,2012.49,1-3:281-295(SCI)[23]LuQi,Hong-chenWang,XiangZheng,Gui-baiLi.Effectsofnaturalorganicmattersmolecularweight distributionontheimmersedultrafiltrationmembranefoulingofdifferentmaterials.DesalinationandWat erTreatment,2012(50:1-3):95–101.(SCI)[22]LuQi,RongCheng,Hong-chenWang,XiangZheng,Guang-mingZhang,Gui-baiLi.Recycleofalum sludgewithPAC(RASP)fordrinkingwatertreatment.DesalinationandWaterTreatment,2011(25):170–175.(SCI)[21]ZHENGXiang,ZHOUY ufenandCHENShaohua,HongZheng,ChixingZhou,SurveyofMBRmark ettrendsandperspectivesinChina,Desalination,2010(250):609-612(SCI,EI)[20]QiaolingLiu,YufenZhou,LingyunChen,XiangZheng﹡,ApplicationofMBRforHospitalWastewaterTreatmentinChina,Desalination,2010(250):605-608(SCI,EI)[19]郑祥,雷洋,陈迪,王志伟,膜吸附反应器(MABR)对饮用水系统中病毒的去除,中国科学:化学.2012,42(10):1479-1486.[18]郑祥,雷洋,陈迪,程荣,纳米TiO2对模型病毒——f2噬菌体的吸附特性,中国科学B:化学,(已接收)[17]杨勇,魏源送,郑祥﹡,王亚炜,北京温榆河流域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9-18[16]管策,魏源送,郑祥.镁橄榄石与钢渣除磷特性的比较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已接收)[15]陈迪,管策,郑祥﹡,魏源送,杨勇四种人工湿地填料对模型病毒-f2噬菌体的吸附特性,,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已接收)[14]陈迪,杨勇,郑祥﹡,魏源送,河流生态治理中人工湿地对病原微生物去除的研究进展,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已接收)[13]陈迪,郑祥*,王琪,中国水资源的战略补充:海水淡化工程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专刊(20),481-487[12]管策,郁达伟,郑祥*,魏源送.我国人工湿地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脱氮除磷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31(12):2309-2320.[11]于淼,魏源送,郑祥,温榆河水化学特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1-8[10]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环境科学,2012,33(5):1021-1624[9]郁达伟,郑祥﹡,许瑞娜,肖庆聪,膜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12,28(2):1-5[8]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专刊):76-84[7]杨勇,王玉明,王琪,杨烨,孙翀,郑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运行现状分析,给水排水,2011,38(8):35-39[6]肖庆聪,郁达伟,郑祥﹡,膜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水工业市场,2011,8,72-76 [5孙翀,李洁,孙丽艳,许瑞娜,郑祥﹡,雷洋,杨烨,气体膜技术分离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研究,现代化工,2011,31,增刊1:19-23[4]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专刊):233-236[3]于淼,周玉芬,郑祥﹡,文献计量学法分析膜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水工业市场,2010,1:47-50[2]鹿瑞瑾,林心颖,郑祥﹡,我国水务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现状,水工业市场,2010,10:35-38[1]周玉芬,于淼,杨勇,郑祥﹡,MBR在我国应用现状与市场发展趋势,工业水处理,2010,30(7):5-7﹡为通讯作者7.2近3年会议论文/报告[44]郑祥,中国膜产业——过去、现在与未来,第四届北京国际水处理工程师大会,2013年3月11-12,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会报告)[43]LiuShiyuan,ZhengXiang﹡,YangYe,LiuJia,TheRemovalandinhibitoryeffectofCNTsonmodelviruses,2012ChineseMaterials Conference,July13-16,2012,Taiyuan(ISTP,EI收录)[42]ChenYanan,ZhengXiang﹡,ChenDi,YangYe,Thestudyofnanometerphotocatalytic-membranereactorforremovingvirus,2012 ChineseMaterialsConference,July13-16,2012,Taiyuan(ISTP,EI收录)[41]LiuJia,ZhengXiang﹡,YangYe,ChenYanan,LIfengmin,Researchofantibacterialpropertiesofthreenanoparticals,2012Chi neseMaterialsConference,July13-16,2012,Taiyuan[40]X.Z.Zheng,X.Zheng﹡,H.Z.Zhao,Comparativestudyofvirusremovalbyaluminumusingelectrocoagulationandchemicalcoagulation,The8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ustainableWaterEnvironment,July18-19,2012,Guilin(PosterPre sentation)[39]郑馨竺,郑祥﹡,Comparisonofvirusremovalbyelectrocoagulationandchemicalcoagulation,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学术研讨会,2011年11月24至25日,清华大学[38]林心颖,郑祥,―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珠海,2011年11月18-19日[37]雷洋,郑祥﹡,王艳芹,膜生物反应器(MBR)在饮用水与污水系统中对病毒的去除研究,第七届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浙江大学,2011,11月4-7日,杭州[36]郑祥,王琪,陈迪,杨烨,膜技术在公共卫生敏感领域的应用前景,第三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大会报告),2011,9月南京,6-10[35]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李锋民,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1),武汉,2011,9 [34]肖庆聪,郁达伟,郑祥﹡,邱天然,膜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2011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高峰论坛,北京,2011年6月8-9日[33]郁达伟,肖庆聪,郑祥﹡,膜技术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2011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讨会,青岛,6月20-23日[32]HuiLI,YongY ANG,XiangZHENG﹡,ResourceassessmentandpotentialforpowergenerationfromLandfillGasinChina,The5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WasteManagementandTechnology,December15-17th,2010,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China第五届固体废物管理与技术国际会议,2010年12月15-17日(ISTP收录)[31]ZHENGXiang,Y umiaoandZHOUYufen,MembraneTechnologyforDrinkingWaterinChina---ProgressandProspect,5thIWASpecialMembraneTechnologyConferenceforWaterandWastewaterTreatment‖,1-3Septembe r,2009,Beijing,China[30]ZHENGXiang,ZhouYufenandChenShaohua,SurveyofMBRmarkettrendsandperspectivesinChi na,MDIW08congress,20-22October2008,Toulouse,France(ISTP收录)[29]QiaolingLiu,XiangZheng﹡,ApplicationofMBRforHospitalWastewaterTreatmentinChina,MDIW08congress,20-22October2008,Toulouse,France(ISTP收录)[28]ZHENGXiang,ChenShaohua,andLiuJunxin,EffectsoftemperatureandSRTonnitriteaccumulationinMBR,IWARegionalCo nference―MembraneTechnologiesinWaterandWasteWaterTreatment‖,2-4June2008,Moscow,Russia.[27]ShaohuaChen,ZHENGXiang,andJunxinLiu,MembraneFoulantsinMBRforLandfillLeachateTreatment,IWARegionalConference―MembraneTechnologiesinWaterandWasteWaterTreatment‖,2-4June2008 ,Moscow,Russia.(Presentation)[26]ZHENGXiang,LIUJunxin.MechanisminvestigationofvirusremovalinaMembraneBioreactor,Le ading-EdgeStrategiesandTechnologiesForSustainableUrbanWaterManagement,TheHongKongUni 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ongKong16-20September,2006:129-139(Presentation)[25]ZHENGXiang,JunxinLIU,Y.Z.Peng.DevelopmentandcostanalysisofMBRforwastewatertreatm entandreuseinchina,WorldEngineers’Convention2004.Nov.2-6,2004,Shanghai.China (Presentation,ISTP收录)[24]ZHENGXiang,JunxinLIU,OptimizationofoperationalfactorsofaMBRwithgravitydrain,2004IWAcongress,September2004,Morocco.(Presentation,ISTP收录)[23]ZHENGXiang,JunxinLiu,Printinganddyeingwastewatertreatmentusinganewmembranebioreact orwithgravitydrain,The2nd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pplicationofMembraneTechnology,Sept.27-29,2002,Beijing.C hina(Presentation).[22]雷洋,郑祥,王艳芹,膜生物反应器(MBR)在饮用水与污水系统中对病毒的去除研究,第七届膜与膜过程学术报告会,2011,11月杭州[21]郑祥,王琪,陈迪,杨烨,膜技术在公共卫生敏感领域的应用前景,第三届全国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讨会(大会报告),2011,9月南京,6-10[20]郑祥,周玉芬,雷洋,陈迪,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CEPPH2011),武汉,2011,9(ISTP 收录)[19]肖庆聪,郁达伟,郑祥﹡,邱天然,膜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2011年中国工业废水处理高峰论坛,北京,[18]郁达伟,肖庆聪,郑祥﹡,膜技术在石化行业中的应用,2011全国非常规水源利用技术研讨会,青岛,6月20-23[17]郑祥,MBR在我国应用现状与市场发展趋势,第五届中国水务高峰论坛,2010年11月17-18,北京国家会议中心[16]杨勇,郑祥﹡,AnalysisonLandfillGasRecoveryfromMunicipalSolidWasteinChina(我国城市垃圾沼气回收利用前景分析),第二届中国能源科学家论坛,10月18—19日,2010,江苏徐州(ISTP收录)[15]杨勇,魏源送﹡,王亚炜,郑祥﹡,北京温榆河流域微生物污染调查研究,国家水污染控制专项河流主题―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2010年10月11日13日,浙江大学[14]雷洋,王玉明,杨勇,郑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系统能源回收的潜力分析,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10月22—23日,2010,山东济南[13]郁达伟,杨烨,孙翀,肖庆聪,郑祥﹡,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电厂水处理的应用:现状与未来,2010中国电力脱盐技术论坛,2010年8月26-28日,内蒙古鄂尔多斯[12]周玉芬,郑祥﹡,膜对饮用水中病毒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2010年膜法市政水处理研讨会‖,2010年5月21~24日,上海同济大学[11]郑祥,于淼,周玉芬,金明花。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昌敦虎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昌敦虎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昌敦虎1基本资料姓名:昌敦虎性别:男专业职称:讲师固定电话:(86-10)82502989电子邮件:nicostigerer@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1008722教育背景2002-2005,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理学博士1999-2002,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工学硕士1995-1999,武汉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理学学士3工作经历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所,环境规划专家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学术部副部长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水环境经济与管理5科研项目[14]2009-2011,再生水分质供水的价格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13]2008-2010,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战略与政策主题,水环境保护价格与税费政策示范研究课题,子课题“再生水开发利用政策设计与试点研究”负责人、课题联系人[12]2009-2010,北京市再生水开发利用的价格政策分析,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课题负责人[11]2009-2010,环保投资统计报表建立与核算、发布制度研究,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公益项目”,课题专家[10]2009-2010,北京市COD减排核算方法研究,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研究课题,课题负责人[9]2009-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营质量评价标准,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课题专家[8]2009-2010,城镇污水处理厂效能增强及监管机制的研究,环境保护部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排污交易专题项目,课题专家[7]2009,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环境规划,北京市顺义区环境保护局课题,课题负责人[6]2009,山东省微山县可持续发展规划,山东省微山县课题,课题专家[5]2007-2008,三江平原湿地保护项目“湿地水质管理”子项目,亚洲开发银行课题,子项目专家[4]2007-2008,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管理研究——基于流域管理的视角,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3]2007-2008,大气污染损失的环境经济评估,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委托课题子项目,子项目负责人[2]2006-2007,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1]2002-200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交通部课题,课题负责人6学术成果6.1书籍(Books)[2]迈克尔·贝尔著.环境社会学的邀请[M].昌敦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戴安娜·黑尔斯著.健康的邀请[M].昌敦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2论文(Articles)6.2.1期刊论文[10]高宗祺,昌敦虎,叶文虎.港口城市发展战略初步研究——兼评“港兴城兴,港衰城衰”的发展思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2):127-131.[9]胡虎,李宏军,昌敦虎.关于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可接受度的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2009,35(8):83-87.[8]黄心洁,马中,昌敦虎.从建筑中水到社区中水——以北京市为例[J].环境保护.2008,404(18):4-7.[7]陈禹桥,昌敦虎,金兰淑,宋倩,林国林.七星河湿地地表水污染因子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5)增刊:71-72.[6]昌敦虎,社会资本的视角考察企业环境责任[J].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2007.[5]昌敦虎、宁淼、古丽鲜·安尼瓦尔等,多年冻土地区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65-74.[4]昌敦虎,退耕还林工程与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古胜村退耕还林工程的“本土化+制度化”[J].林业科学,2005,41(5):169-174.[3]昌敦虎、陈济丁、孔亚平,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关键因子[J].公路,2005(6):130-134.[2]昌敦虎、陈鹏、陈济丁,青藏高原与天山山地多年冻土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比较分析[J].交通环保,2005,26(3):15-18.[1]昌敦虎、安海蓉、王鑫,环境问题的复杂性与公众参与行为扩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4):131-133.6.2.2会议论文[2]昌敦虎.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规划预测的一般模式[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环境规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探讨[C],第二作者.大学环境类课程报告论坛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6.3研究报告(Reports)[6]2008,三江项目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污染调研报告(2008.07)[R],提交亚洲开发银行;[5]2008,七星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管理研究报告[R],提交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4]2007,三江项目水质监测年度报告(2007)[R],提交亚洲开发银行;[3]2007,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有效性分析[R],提交黑龙江省七星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2006,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监测报告(2006)[R].,提交黑龙江省林业厅;[1]2005,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公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研究报告[R],提交交通部.7奖励与荣誉称号[4]200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优秀论文[3]2008,北京市优秀辅导员[2]2007,中国人民大学校级工会积极分子[1]2007,中国商品学会年会优秀论文。

【免费下载】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教授简介

【免费下载】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教授简介

欢迎大家报考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学院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由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经济学和地籍管理五门课程综合而成。

专业课总分150分中,其中五门课程均会全面的考查,所占分数每年也有所不同。

在复习过程中,大家应该抓住重点,以土地管理学和土地资源学两门为重中之重,同时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你真正了解了命题的基本特点,那么它必将为你节约大量的人力与宝贵的时间,在考研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位置。

每年真题的比例来看,有5-8个名词解释,4-8个简答,1-2道论述,但主要考查的仍是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

中农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的出题老师每年基本上固定,出题风格在几年内基本保持了一致。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历年试卷,尤其是05年至今的试卷对大家的备考会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抓重点,针对性一定要强,比如说历年真题,有些题目复现率很高,绝对是重中之重。

中农852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考试没有规定的考试大纲,只列出了参考书目,2009年相对较好,给出了复习范围,对于范围以外的内容可以不必看。

具体的复习方法、重要的知识点我都会在课程中结合近年的命题规律给大家详细讲解。

相信有大家的努力加上我近年来的一些规律总结,在通信类专业综合的考试中拿下130分以上的高分并不难。

土地资源管理教授概况之——中国农业大学(2009-04-23 14:11:31)标签:教育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成立于1988年,现有教授7名,副教授7名,博士生导师5名,为国家学位办批准的土地资源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

张凤荣土地利用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土地评价,土地利用规划、持续土地利用管理,土壤地理学;社会兼职: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家组成员;《资源科学》、《水土保持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与《土壤通报》编委。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鲁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鲁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齐鲁1基本资料姓名:齐鲁性别:男民族:汉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最后学历:工学博士专业职称:讲师固定电话:86-10-82502692电子邮件:qilu@办公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座701室联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座701室(100872)2教育背景2007.03-2010.07,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市政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2003.09-2006.06,青岛理工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9.09-2003.0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环境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3工作经历2010.08-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系,讲师;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污水生物处理技术膜组合工艺技术5目前教授课程水环境学(本科生学科专业基础课,2学分)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新技术(硕士研究生专业课,2学分)环境污染与控制概论(全校公共选修课,2学分)6科研项目[6]2011-今,“污水处理曝气系统低碳运行关键设备开发与产业化”,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子课题负责人;[5]2009.08-2012.08,“污水处理高效曝气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国家"863"计划项目,科技部,课题主要参与人.[4]2009.01-2010.12,“基于不同水质的膜污染机制及污染控制技术”,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课题主要参与人;[3]2009.01-2011.12,“超滤膜处理含藻水过程中藻源污染层的形成机制及其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主要参与人;[2]2008.09-2010.12,“引黄水库水超滤膜为核心的深度处理集成技术与示范”,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重大科技专项,科技部,课题主要参与人;[1]2006.11-2010.12,“东部小城镇有机污染水源膜处理组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主要参与人。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磊

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磊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石磊1基本资料姓名:石磊性别:男职称:讲师电子邮件:shilei@联系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1008722教育背景2006-2007,国家创建高水平大学项目,南京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计划2005-2008,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工学博士2001-2004,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理学硕士1997-2001,青岛大学,环境科学系环境科学专业,理学学士3工作经历2008-,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理论经济学博士后,讲师2004-2005,青岛市环境保护局副主任科员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与管理。

5科研项目[23]2008-201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流域型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设计及示范子课题,科技部,项目负责人[22]2008-2010,资源型城市物质代谢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63),主要参加者[21]2006-2010,苏州城市循环经济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2A18),主要参加者[20]2008-2009,国家环境功能区划前期研究对外委托课题-环境功能区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环保部,技术负责人[19]2008-2009,加强中国大气环境保护监管能力研究,能源基金会和环保部,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8]2008-2009,中国节能管理体制研究,能源基金会和国家发改委,主要申请者和参与者[17]2008-2009,新时期环境管理职能转变和体制创新,世行和环保部,主要参与者[16]2008.3-2008.4,铜陵市循环经济试验园循环经济产业规划,铜陵市发改委,主要完成人[15]2007-2008,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安徽省沿江四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安徽省重点科研计划项目(07020304097),参与者[14]2007-2008,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产业升级实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CJY014),主要参与者[13]2006-2008,重大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机理及预警、防范机制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6132),参与者[12]2006-2008,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501027),主要完成人[11]2006-2007,长三角两省一市环境平台建设研究,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6016-1),主要申请完成人[10]2006-2007,常熟氟化工园生态工业园规划,常熟氟化工经济开发区,完成人[9]2006-2007,区域环境管理统筹研究,国家环保总局,主要申请完成人[8]2006-2007,我国资源再生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以废纸及纸制品为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70641005),主要申请完成人[7]2005-2007,基于Agent的生态工业园仿真模型及优化调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471057),主要参加完成人[6]2005-2007,逆向物流决策模型开发及应用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主要完成人[5]2005-2006,长江三角洲(江苏部分)区域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保总局/江苏省环保厅,江苏省环保科技项目(2005034-2),主要申请完成人[4]2005-2006,江阴市生态工业集中区规划,江阴市环保局,主要申请完成人[3]2005-2006,武进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常州市武进区环境保护局/江苏省环境保护厅,主要完成人[2]2004-2005,青岛国际帆船中心环境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山东省环境保护科技项目(2004060),主要申请完成人[1]2001-2005,石化废水生物处理应用技术研究,国家863项目(2001AA214191),科技部,主要完成人6学术成果6.1论文(Articles)[36]邢璐,石磊,邹骥.2020年小康社会目标下的居民生活能源需求预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6):131-135[35]LeiSHI,LuXING,GenfaLU,etal.EvaluationofsolidwasteabatementinChina[J].InternationalJour nalofEnvironmentandPollution(SCI/EI源刊),ArticleinPress.[34]LuXING,JiZOU,LeiSHI,etal.EvaluationofcoalutilizationefficiencyofregionsinChina[J].Internat 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IEEEXplore,(EI/ISTP收录),2009.[33]马中,石磊.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制度评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09,第四辑:109-116.[32]邢璐,石磊,邹骥.押金返还政策在我国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中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经济研究进展,2009,2:113-116.[31]马中,石磊,崔格格.关于区域环境政策的思考[J].环境保护,2009,7A:20-22.[30]马中,石磊.新形势下改革和加强中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思考[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12:18-21[29]ZhongMA,LeiSHI,LuXING,etal.TheBenefit&CostfromElectronicWasteRecycling-Anempirica lananlysisfromtheQingdaorecyclingpilotinChina[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 mentandServiceScience,IEEEXplore,(EI/ISTP收录),2009.[28]LuXING,LeiSHI,HussainAthar.Howcorporationsrespondtotheenergysavingandpollutionabate mentpolicy-AnempiricalstudyinQingdao,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Research(S CI源刊),Accepted,2009.[27]石磊,马中,杨鹂,等.对节能减排目标的理解和在思考[J].环境经济研究进展,2009,第一卷:72-79.[26]LeiSHI,LuXING,ZhongMa,etal.EvaluationofrationalsolidwasteabatementofregionsinChina[J]. 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IEEEXplore,(EI收录),2009.[25]LeiSHI,LuXING,ZhongMa,etal.Householddisposalbehaviorandattitudestowardstherecyclingof wastehouseholdelectricalappliancesinQingdao,P.R.China[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 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IEEEXplore,(EI/ISTP收录),2009.[24]石磊,邢璐,毕军,等.废旧家电逆向物流构建模式的经济模型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84-88.[23]LeiSHI,LuXING,GenfaLU.Scale,OwnershipandMarket:WhichMatterinCorporateEnvironment alGovernance?[J].Proceedingsofthe3rdEastAsianSymposiumonEnvironmentalandNaturalResourcesEconomics,2008,Japan.[22]LeiSHI.EvaluationofRationalIndustrialSolidWasteAbatementinChina[J].InternationalJournalof EnvironmentandWasteManagement(EI收录),2008,2(1-2):187-199.[21]LeiSHI,LuXING,ZhongMA,etal.Householddisposalbehaviorandattitudestowardstherecyclingo fwastehouseholdelectricalappliancesinQingdao[J].Proceedingofthe4thEastAsianSymposiumonEnv ironmentalandNaturalResourcesEconomics,2008,Taiwan.[20]LeiSHI,LuXING,GenfaLU,etal.EvaluationofRationalSulphurDioxideAbatementinChina[J].Int 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ndPollution(SCI/EI源刊),2008,35(1):42-57.[19]LuXING,LeiSHI,WeiliYe.WaterPollutionandEconomicGrowthinWesternChina[J].Environmen talandResourceEconomicsReview,2007,16(3):629-641.[18]黄和平,毕军,张炳,李祥妹,杨洁,石磊.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J].生态学报,2007,27(1):368-379.[17]LeiSHI,JunBI,LuXING.EmpiricalResearchonCorporateEnvironmentalGovernance-ACaseStud yinQingdao,P.R.China[J].Proceedingsof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InternationalSocietyforIn dustrialEcology,2007(ROIdatabase),Canada.[16]LeiSHIandLuXING.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alQuality-ACaseStudyfromIndustrialSu lfurDioxideProvincialPanelDatainChina.[J]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csReview,2007,16 (3):643-651.[15]杨洁,毕军,周鲸波,李其亮,吕俊,石磊,等.长江(江苏段)沿江开发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15(6):745-750.[14]王振祥,朱晓东,石磊,等.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12):2431-2435.[13]邢璐,毕军,石磊,等.欧洲环境与健康战略分析及借鉴[J].环境保护,2006,10:70-72.[12]李其亮,毕军,杨洁,张炳,石磊,等.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6(2):75-78.[11]LeiSHI,JunBI,LuXING.CleanerProduction:AnEffectiveStrate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 China[J].Proceedingsofthe12thAnnualSustainableDevelopmentResearchConference,2006,Hongko ng.[10]LeiSHI,JunBI,LuXING.EmpiricalAnalysisandInspirationsofEuropeanUnionEnvironmentandH ealthStrategy[J].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WorkshoponEnvironmentalHealthandPollutionControl, 2006,Nanjing.[9]LeiSHI,JunBI,LuXING.CircularEconomy:ANewDevelopmentStrategyforSustainableDevelopm entinChina[J].ProceedingsoftheThirdWorldCongressof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sts.200 6,Japan[8]LeiSHI,LuXING,JunBI.StudyonExplorationandPracticeofResource-circularAgricultureTheory[ J].ProceedingsofInternationalWorkshoponManagementPoliciesandControlMeasuresforPriorityPoll utantsinRiverBasin,2005,Yixing.[7]朱程军,程树培,孙石磊,石磊,等.添加因子对Fhhh菌株降解废水性能影响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3):349-355.[6]JunY AN,ShupeiCHENG,XuxiangZhang,LeiSHI,etal.Effectsoffourmetalsonthedegradationofpur ifiedterephthalicacidwastewaterby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andstrainFhhh[J].BulletinofEnviro nmentalContaminationandToxicology(SCI/EI),2004,72(3):387-393.[5]ChengShu-pei,LeiSHI,JunYan.PredicationofFhhhPotentialinPTAWastewaterTreatment[J].JournalofEnvironmentalScience(SCI/EI),2004,16(1):1-5.[4]石磊,程树培,等.基因工程菌Fhhh处理PTA废水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18(3):42-46.[3]张徐祥,程树培,石磊,等.对苯二甲酸及其生产废水的生物毒性与控制技术[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3,4(12):6-11.[2]程树培,张徐祥,石磊,等.Fhhh工程菌株降解PTA废水动力学研究[J].环境科学,2003,24(6):116-120[1]程树培,严俊,郝春博,张徐祥,石磊.环境生物技术信息学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11(3):92-94.6.2会议报告(Oralpresentation)[16]Householddisposalbehaviorandattitudestowardstherecyclingofwastehouseholdelectricalapplian cesinQingdao,P.R.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gineeringManagementandServiceScience,S eptember19-21,2009,Beijing,China.[15]EvaluationofrationalsolidwasteabatementofregionsinChina.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Environ mentalPollutionandPublicHealth,June16-19,2009,Beijing,China.[14]Scale,OwnershipandMarket:WhichMatterinCorporateEnvironmentalGovernance?The3rdEast AsianSymposiumonEnvironmentalandNaturalResourcesEconomics,February19-21,2008,Tokyo,Ja pan.[13]Residents’willingnesstopayforadvancedelectronicwasterecyclinginQingdao.InternationalColla borationforAsianSustainableSociety,October25-26,2007,Nanjing,China.[12]EmpiricalResearchonCorporateEnvironmentalGovernance-ACaseStudyinQingdao,P.R.China. The4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IndustrialEcology,June17-20,2007,Tor onto,Canada(FullScholarship).[11]EconomicGrowthandEnvironmentalQuality-ACaseStudyfromIndustrialSulfurDioxideProvinci alPanelDatainChina.The2ndEastAsianSymposiumonEnvironmentalandNaturalResourcesEconomi cs,November30-December2,2006,Seoul,Korea(FullScholarship).[10]EmpiricalAnalysisandInspirationsofEuropeanUnionEnvironmentandHealthStrategy.October22 -25,2006,Nanjing,China.[9]CircularEconomy:ANewDevelopmentStrate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TheThirdW orldCongressofEnvironmentalandResourceEconomists,July3-7,2006,Kyoto,Japan(Scholarship).[8]CleanerProduction:AnEffectiveStrategy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The12thAnnualSus tainableDevelopmentResearchConference,April4-6,2006,HongKong.[7]StudyonExplorationandPracticeofResource-circularAgricultureTheory.November19-20,2005,Yi xing,China.[6]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6暨第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清华大学,北京,2006年5月17-18日.[5]工业生态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清华大学,北京,2005年10月16-17日.[4]InternationalConferenceofSurfaceAdheesionandBiotechnologicalApplications,Honggong,2003.[3]第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成都,2003.[2]江苏省青年微生物学学术报告会,镇江,2003.[1]江苏省青年微生物学学术报告会,南京,2002.6.3专利[2]陆根法,石磊,吴小庆,等.一种利用可见光照射降解水体中金霉素的方法:中国,200710192230.2.[1]程树培,严俊,石磊,等.特效菌剂的制备与处理化工废水或常规有机废水的方法:中国,ZL02138171.2.6.4其他著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NJU-Ebis1废水处理技术预测软件V1.0,批准号:005607[2]NJU-Ebis2废水处理技术诊断软件V1.0,批准号:0056086社会职务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EcologicalEconomics,Membership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会员中国微生物学会,会员《环境经济研究进展(第一卷)》,编委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EnvironmentalTechnologyandManagement(EI源刊)InvitedReviewer,特邀评阅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环境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克
1基本资料
姓名:王克
性别:男
民族:汉
政治面貌:党员
最后学历:博士
专业职称:讲师
固定电话:(86-10)62513952
电子邮件:wangkert@;wangkert@
联系地址:中国人民大学科研楼A座802室环境学院办公室转交(100872)
2教育背景
2002.9-2008.7,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2000.9-2002.7,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工学第二学士学位;
1997.9-2002.7,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
3工作经历
2008-今,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讲师
4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
(1)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构建与政策模拟
(2)能源与气候变化战略与政策研究
(3)国际气候制度的经济分析
(4)关于转让有益于气候技术的政策和体制分析
(5)低碳城市规划
5目前教授课程
环境管理(本科生学科基础课,3学分,与许光清合上)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本科生通识教育课,2学分,与许光清、庞军合上)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总论(硕士研究生专业课,2学分)
环境经济与管理优化方法(硕士研究生专业课,2学分,与许光清合上)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全校公共选修课,2学分,与许光清、庞军合上)
6科研项目
[22]2011,―胶州湾水质保护项目‖,―青岛低碳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子课题(TheTA7219-PRC)‖,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组副组长,国内专家组组长;
[21]2010,―墨西哥谈判重大问题研究‖下―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技术转让机制研究‖(编号2010cb955104),973项目,专题负责人;
[20]2010,―行业减排方案研究‖下―公约行业减排方案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编号:2010CB955403),973项目,专题负责人;
[19]2009-2011,―低碳技术战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低碳经济若干重
大问题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18]2009-2011,省市实施气候变化战略能力建设项目,英国政府,项目执行负责人;[17]2009-2010,中国低碳技术研发战略及国际合作机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面上重点项目,课题负责人;
[16]2009-2010,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迈向低碳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未来,联合国开发计划书驻华代表处(UNDPChina)项目,第二负责人;
[15]2009,促进环境有益技术联合研发的国际技术合作机制研究,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第二负责人;
[14]2008-2011,中国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报告《中国气候与环境:2012》章主笔(LeadAuthor);
[13]2008-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处及技术转让专家工作组(EGTT)签约咨询专家;
[12]2008-2010,技术转让机制与CDM可持续发展效益研究,清华大学委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课题负责人;
[11]2008-2010,中国—联合国气候变化伙伴关系框架项目子课题—技术开发与转让国际合作机制研究,UNDP(西班牙政府赠款项目),项目第二负责人;
[10]2007-2009,中国环境宏观战略能源与温室气体专题,中国工程院课题,项目主要参与人;
[9]2007-2008,―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技术需求初评,欧盟资助中国-欧盟能源环境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8]2005-2008,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与承诺中的能力建设,美国清洁大气政策中心资助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7]2004-2005,―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方案评价研究‖专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与人;
[6]2004-2005,―CDM方法学及相关政策研究‖专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参与人;
[5]2004,基于网络的工业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用户需求分析以及系统设计,国家信息中心,项目主要参与人;
[4]2004,全球环境管理国家能力自需求评估研究-气候变化专题,全球环境基金资助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3]2004-2005,中国西部地区农村电气化工程中的太阳能技术利用潜力分析以及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可行性研究-内蒙古案例研究,加拿大海外开发署资助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2]2002-2005,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气候变化专题,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项目,项目主要参与人;
[1]2002-200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技术开发与转让‖谈判对案研究,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课题,项目主要参与人
7学术成果
7.1论文
[14]张晶晶,王克,邹骥,论CDM对中国风电发展的影响[J].可再生能源,2011,(2):147-151.(SSCI)
[13]崔学勤,王克,邹骥,中国风机制造技术转移模式与技术进步效果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64-70(通讯作者);(SSCI)
[12]邹骥,王克,傅莎,从哥本哈根到墨西哥城:国际气候谈判评价与反思[J].环境经济,2010(1-2):24-29;(SSCI)
[11]周元春,邹骥,王克,低碳技术如何迈过知识产权门槛[J].环境保护,2010(2):68-70;(SSCI)
[10]耿妍丽,邹骥,许光清,王克,能源技术的学习曲线研究[J].环境保护,2009(4B);(SSCI)[9]曾贤刚,王克,程磊磊,孙发平,三江源区生态资源非使用价值评[J].中国环境科学,2009,29(6):589-593;(SSCI)
[8]邹骥,傅莎,王克,中国实现碳强度削减目标的成本[J].环境保护,2009(24):26-27;(SSCI)[7]KeWang,CanWang,JiningChen.AnalysisoftheeconomicimpactofdifferentChineseclimatepolicyo ptionsbasedonaCGEmodelincorporating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J].EnergyPolicy.37(2009 )2930–2940;(SCI)
[6]王克,王灿,陈吉宁,技术变化模拟及其在气候政策模型中的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31-37;(SSCI)
[5]WenjiaCai,CanWang,JiningChen,KeWang,parisonofCO2Emissio nScenariosandMitigationOpportunitiesinChina'sFiveSectorsin2020[J].EnergyPolicy,2008,36(3):11 84-1194;(SCI)
[4]KeWang,CanWang,XueduLuandJiningChen.ScenarioAnalysisonCO2EmissionsReductionPoten tialinChina’sIronandSteelIndustry[J].EnergyPolicy,2007,35(4):2320-2335.(SCI)
[3]张颖,王灿,王克,陈吉宁,基于LEAP的中国电力行业CO2排放情景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7(3):365-368;(SSCI)
[2]WenjiaCai,CanWang,KeWang,YingZhangandJiningChen.ScenarioAnalysisonCO2EmissionsRe ductionPotentialinChina’sElectricitySector[J].EnergyPolicy,2007,35(12):6445-6456;(SCI)[1]王克,王灿,吕学都,陈吉宁,基于LEAP的中国钢铁行业CO2减排潜力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6(12):1982-1986;(EI)
7.2著作
[8]王克,基于CGE的技术变化模拟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7]中国工程院,环境保护部编,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主要环境领域保护战略卷[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本人参与第五章——能源与温室气体战略研究;
[6]邹骥,王克,傅莎,崔学勤等,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9/10: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M].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委托编写,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中英文),2010;
[5]邹骥,王克,傅莎等,环境有益技术开发与转让国际合作创新机制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中英文);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本人参与第六章——低碳道路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3]清华大学编著,清洁发展机制章作者[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章作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2]清华大学编著,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指南[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章作者;(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1]张象枢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化工出版社,2004,章作者
8奖励与荣誉称号
[1]2008,国际经济学会,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青年学者论文竞赛最佳论文奖"
KeWang,AnalysisontheeconomicimpactofChina’sCO2emissioncontroltargetbasedonaCGEmodelincorpora ti
ngendogenoustechnologicalchange,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