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合集下载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方法有哪些

The greedy words corrupt the gentleman, and the cold arrow shoots the hero to death.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方法有哪些1、主体条款,如果转让方或者受让方不适格,将导致股权转让合同无效。

2、标的条款,3、价格条款,4、声明和保证条款,为了防范风险,救济违约和处理法律纠纷。

5、过渡期条款,股权转让签订后,从签订之日到股权交割日之间有一段过渡期。

在我们进行长期投资的时候,一般首先要对它进行核算,这样才能跟好的做出自己的投资的选择,在选择核算的方法的时候,我们主要是考虑方法的优缺点。

那么,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方法有哪些呢?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呢?下面,会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介绍。

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的方法有哪些?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的优点在于:投资账户能够反映投资的成本;核算简便;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利润或现金股利与其流入的现金在时间上基本吻合;与法律上企业法人的概念相符,即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是两个法人实体,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不会自动成为投资企业的利润或亏损。

虽然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但并不表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利润能够分回,只有当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时,这种权利才得以体现,投资收益才能实现;成本法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我国税法上确认应纳税所得额时对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是一致的,不存在会计核算时间上与税法不一致的问题;第六,成本法的核算比较稳健,即投资账户只反映投资成本,投资收益只反映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2、成本法的局限性表现为: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账户停留在初始或追加投资时的投资成本上,不能反映投资企业在被投资单位中的权益;当投资企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投资企业能够支配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或对被投资单位的利润分配政策施加重大影响,投资企业可以凭借其控制和影响力,操纵被投资单位的利润或股利的分配,为操纵利润提供了条件,其投资收益不能真正反映应当获得的投资收益。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持有股权,并且拥有较长时间的投资意图。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对于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进行探讨。

首先,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

成本法是指投资者按照实际支付的投资成本计量长期股权投资,而权益法是指投资者按照所持有的股权比例计量被投资企业的净资产。

在选择核算方法时,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投资目的进行合理选择。

其次,对于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需要定期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发现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投资者需要及时计提减值准备,以反映长期股权投资的实际价值。

而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者需要按照被投资企业的盈余变动调整投资价值,以反映投资者在被投资企业中所持股权的变动。

另外,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也需要进行核算。

对于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主要体现在股息收入和投资收益的确认;而对于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主要体现在投资者按比例享有被投资企业的净利润。

最后,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在财务报表中的体现也有所不同。

在资产负债表中,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列示为投资性资产,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则列示为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

在利润表中,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体现为投资收益,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体现为投资收益的份额。

综上所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对于投资者和被投资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并且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和投资收益的确认。

同时,在财务报表中也需要准确体现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和投资收益。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所帮助。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是什么?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是什么?如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转让股东与受让人则无法正常履行合同,故理论上该合同陷入客观上履行不能的法律状态。

换言之,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与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分属不同范畴,该合同的效力不受是否存在侵害其他股东同意权和优先购买权情形的影响,应认定为有效合同。

随着资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出现个大大小小的企业和公司,一个公司,如果没有长期股权投资的支持,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是很难发展的,所以,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份长期股权投资的支持,要实现对一个被投资单位的的长期股权投资,就要找到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下面小编为您带来答案。

核算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成本法(1) 成本法核算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权益法(2)权益法核算的范围①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占股权的20%-50%)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采用成本法时,除追加或收回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一般应保持不变。

投资单位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当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时不作账务处理。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不管净利润是在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前还是接受投资后实现的。

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计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采用权益法时,投资单位取得投资时应该将成本(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与所享份额(按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公允价值的份额)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取得的成本作为初始账面价值),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账面价值(即以所享份额的公允价值作为它的初始价值,将二者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投资企业应在取得股权投资后,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不属于投资企业的净利润除外),调整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之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之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之权益法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权益法是指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这个定义的理解非常重要,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权益法和成本法处理最根本的不同点在于权益法要根据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而成本法则不需要做这样的处理。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二、权益法的核算权益法核算的基本路线是:"投资时→持有期间→处置时"的核算。

(一)投资时的核算1.确定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下,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与成本法下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一样,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1)支付现金的,以支付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购买价款、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成本。

(2)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成本,不包括应自被投资单位收取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作为应收股利处理)以及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佣金等与发行权益性证券发行直接相关的费用(该部分费用应在权益性证券的溢价发行收入中扣除,权益性证券溢价收入不足冲减的,应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以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不公允的除外。

(4)以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以《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和《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有关规定确定。

初始投资成本金额确定以后,不考虑其他实质上对被投资企业形成控制的因素,通过下表来判断采用成本法还是权益法核算:也可以根据下图直观地判断:2.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1)初始投资成本>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一、长期股权投资概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入其他企业,取得持股比例较高且持有时间较长的投资行为。

在会计上,长期股权投资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需要进行核算和处理。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企业在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需要确认这项投资。

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投资成本可可靠计量;2.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是公司主要参与控制,具有控权意义的;3.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是为获取长期经济利益的;4.计划持有该投资较长时间;5.被投公司对公司具有贡献,其经济绩效可以为公司带来利益。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可以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

### 1. 成本法成本法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核算方法。

根据成本法,企业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财务报表上采用成本的方式列示,投资的成本包括购买该长期股权投资所支付的所有费用。

### 2. 权益法权益法是一种更加复杂的核算方法。

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要及时更新账面价值,以反映被投公司对公司贡献的价值。

在使用权益法核算时,企业需要持有被投公司一定比例的表决权股份,以确保能有效地参与被投公司的经营管理。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方式包括转让、清算和其他方式。

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企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置方式,并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进行处理。

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时,企业需要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对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实现净收益,企业就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以反映投资价值的下降。

六、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企业需要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充分展示长期股权投资的情况。

同时,企业还需要做好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会计记录和披露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七、结论长期股权投资在企业的投资组合中起着重要作用,其核算和处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有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应严格按照相关准则和规定进行核算和处理,保证长期股权投资的合理利用和价值实现。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择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择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择股权投资核算方法选择(根据自身企业选择核算方法)股权投资有两种收益观点,由此产生两种损益确认方法。

第一种,在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收益。

这种观点认为,股权投资成本是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股权时的实际支出,一项投资能够获得多少利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分回多少利润或现金股利。

当处置某项股权投资时,计算该项投资累积获得的收益是实际分回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加上处置该项投资时实际收回金额与其成本的差额。

从这种观点出发,产生了长期股权投资以初始投资成本计量,收到利润或现金股利时确认为投资收益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这种方法通常称为成本法。

用成本法确认收益,能反映企业实际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的情况。

第二种,按所持股权代表的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确认收益。

这种观点认为,股权代表股东享有、承担被投资单位的利益或损失的权利,当被投资单位产生利润而增加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同时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反之,若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而减少所有者权益时,投资企业应按投资比例计算应分担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损失,同时减少投资的账面价值。

这种确认损益的方法,通常称为权益法。

两种方法如何选择?在实际运用中需要视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具有的控制或影响能力而定。

在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通常情况下,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或虽然投资不足20%但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企业对其他单位的投资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以下,或对其他单位的投资虽占该单位有表决权资本总额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响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两种核算方法比较,选哪一种较划算呢?举一例分析。

甲企业在1998年初以18000万元成本购入乙企业全部股票90000万元的20%,乙企业在1998年至2001年各年的年收益(亏损)及分派股利的资料如附表所示。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1.成本法(1)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范围①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

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注意: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进行调整。

②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法的核算步骤①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长期股权投资(金额为初始投资成本)应收股利(金额为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贷:银行存款(金额为实际支付的价款、税费等)②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确认为投资收益:分录是: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注意: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无论属于投资企业投资前还是投资后实现的净利润,投资方均应该确认投资收益。

③企业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股利④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企业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应当设置“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核算。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⑤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借:银行存款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贷: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股利(金额为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例题1:教材例1-68】甲公司2008年1月10日购买长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股票50000股准备长期持有,从而拥有长信股份有限公司5%的股份。

每股买入价为6元,另外,企业购买该股票时发生有关税费5000元,款项已由银行存款支付。

甲公司的会计分录为:借:长期股权投资305000贷:银行存款305000【例题2:教材例1-69;1-70】甲公司2008年5月15日以银行存款购买诚远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100000股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每股买入价为10元,每股价格中包含0.2元的已宣告分配的现金股利,另支付相关的税费7000元。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哪些?企业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应当设置“成本”、“损益调整”、“其他权益变动”三个二级明细科目。

企业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的,可按被投资单位进行明细核算。

生活中,对于有把握的投资项目,不少投资者都会选择进行长期股权投资。

那么,选择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呢?充分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利于投资者更好的了解资本走向,帮助投资者理性进行判断。

今天,大家就和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成本法;二是权益法。

▲二、计算方式▲1、成本法适用的范围(注意变化的部分)(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不同)(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2、权益法适用的范围(1)共同控制;(2)重大影响。

两种方法的比较:成本法注重的是初始投资成本,受资企业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一般不做调整。

权益法注重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只要受资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变动了,投资企业也随之进行调整。

▲三、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一)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以支付的现金、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税金及其他必要支出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二)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举例:A公司购买B公司股票,每股购买价格为5、1元,购买了100万股,又支付了3万元的税费。

初始投资成本=5、1*1000000+30000=5130000元借:长期股权投资-B企业5130000贷:银行存款5130000如果购买价格5、1元中含有B企业已经宣告发放但尚未支付的0、1元股利的处理举例:A企业在07年2月15日购买B企业的股票,B企业已在1月15日宣告分派股利,每股0、1元,以2月28日股东名册为准。

0、1元股利是B企业06年赚取的收益,所以B企业将这部分股利加入到A企业的购买价格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一、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对于合并财务报表,《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合并报表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

由此可见,《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存在控制关系的子公司,母公司报表按照成本法对该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需要将该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换成权益法再进行后续的合并程序。

对于存在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合营联营企业,母公司报表及合并报表对该长期股权投资均按权益法核算。

对于上述投资之外的并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母公司报表及合并报表中均采用成本法核算。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和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告的母公司应该使用权益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单独财务报告》规定,企业编制单独财务报告,对子公司、联营公司及共同控制实体的投资,应按成本法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

《国际会计准则》对于存在控制关系的子公司,在合并报表及单独报表中,均使用成本法核算。

对于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在编制单独财务报告时,按成本法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告时,使用权益法核算。

对于除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共同控制实体外的投资,在合并报表及单独报表中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规定核算。

二、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对合并报表及母公司报表的影响
合并报表将母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视为一个统一的经济主体,综合反
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

母公司报表只反
映对子公司实施控制的母公司的个体情况。

按照经济主体理论编制的
合并报表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更为有用的信息,然而母公司报表也能提
供某些合并报表不能反映的信息。

因此,披露合并报表的同时提供母
公司报表,能够使投资者全面了解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集团和作为法
律实体的母公司的情况。

合并报表基于经济主体理论,反映企业集团
控制的全部经济资源,包括在联营合营企业的权益。

合并报表对联营
合营企业的投资以权益法核算,联营合营企业的业绩包含在合并报表中,《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对母公司报表中的联营合营企业投资也按
权益法反映。

母公司报表基于法律实体编制,联营合营企业的投资按
权益法核算会对财务报告整体产生影响,不利于投资者做出决策,主
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利于母公司报表的逻辑统一性母公司报表依据法律实体编制,综
合反映作为法律实体母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在母
公司报表中各项目也应反映企业依据法律关系拥有的资产及承担的债务、享有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母公司对联营合营企业按照权益法
核算,反应的是母公司享有的联营合营企业经营成果,不是从法律实
体角度反映企业应收到的股利。

在母公司报表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编制
基础,使得本应反映母公司法律实体的财务报表自身逻辑混乱。

母公
司报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及投资收益账面价值未能从法律实体角度真
实计量,导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被扭曲。

2.不利于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的合理分工合并报表提供母公司及其
所有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的财务信息,母公司报表反映控股子公司
的母公司情况。

合并报表侧重于经济主体,母公司报表基于法律实体。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互为补充,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企业集团的经营
情况。

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基于不同的基础编制,在合并报表和母
公司报表中的联营合营企业投资应反映不同的编制基础。

在母公司报
表中,联营合营企业投资也按权益法编制,母公司联营合营企业的信
息已经在合并报表中体现出来,在母公司报表中重复披露。

母公司报
表联营合营企业的核算方法打乱了合并报表与母公司报表应承担的职
责分工,降低了母公司报表应该能够含有的信息量。

3.不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根据决策
有用观,财务报告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便其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作为财务报告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财务报告使用者了解企业信息的最直接途径。


为经济主体的企业集团的信息,财务报告使用者可以通过合并报表获得。

如果想了解法律实体的母公司的情况,财务报告使用者就需要获
取母公司的财务报表。

母公司财务报表以法律实体基础编制,财务报
表使用者关心取得联营合营企业股利分配,而不是母公司按比例享有
的联营合营企业的业绩,投资者从财务报告中无法获得有关母公司取
得联营合营企业分配股利的信息。

母公司报表未能恰当的反映作为法
律实体的母公司的信息,降低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建议
合并报表从经济主体的角度反映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
金流量情况,相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也应反映经济主体。

对于存
在控制关系的子公司、存在共同控制及重大影响的合营联营企业,应
该按照权益法核算,反映企业享有的在被投资企业的业绩。

对于除此
之外的在公开市场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其他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母公司报表从法律实体的角度反映投资控股的母公
司的情况,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也应侧重于法律实体。

对于子公司、合营联营企业及其他股权投资,应该采用成本法核算,反映企业
依据法律关系享有的被投资企业分配的股利。

《企业会计准则》可以
加快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步伐,对联营合营企业在母公司报表中按
照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报表时再转换成权益法,满足母公司报表和
合并报表使用者各自的信息需要,解决上述由于对母公司联营合营企
业采用权益法造成的问题。

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