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展

合集下载

2016,中国传媒大学,那些从动画系毕业的年轻人

2016,中国传媒大学,那些从动画系毕业的年轻人

2016,中国传媒大学,那些从动画系毕业的年轻人2016 届中传动画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展映是在 6 月 10 日举行的。

那天中国传媒大学综合楼可以容纳 1500 人的报告厅里,上下两层,包括过道走廊都挤满了人。

校内校外,总共来了超过 2000 人。

临近放映,李琪伟对自己做的《山中故事》还是没底。

半个月前的学院内部评分中,他们组的这部短片只拿到了“良”。

音乐授权到展映的头天晚上才拿到,剪辑又再来一次,就这样一直在改。

《山中故事》放映之后,现场掌声大约持续了 30 秒——李琪伟爸妈在现场录了视频,这个时长是他们记下的。

组里另外两位同学傅宇轩和黄子珊也是初次看到最终版本,更加激动。

6 月底,Bilibili 网站推荐了一个“中传毕业设计”专题,截至目前获得了接近 36 万的点击量。

而《山中故事》在豆瓣上拥有独立页面,评分 8.2 ,是这拨中传动画系毕业设计中得分较高的一部。

网友评价它:“难免青涩,但颇得《龙猫》韵味。

音乐尤其赞,枝上的花随着配乐的节奏渐次开放,还有小蒲公英萌萌的眼神,很是灵动。

”毕业设计展映就像是中国传媒大学动画系的“春晚”。

学生在毕业之前分组制作一支动画短片,所得的评分就是毕业成绩。

当人们讨论某所学校的动画系“强弱”的时候,往往直接依据的也就是这些学生毕业作品的水平。

看作识人,“毕设春晚”同样是动画公司来“挑人”的时候。

中传现场那 2000 人里,就有超过 40 家和动画相关的公司。

展映之后的第 2 天,李琪伟接到了《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的“十月文化”工作室的电话。

他接了这个 offer,成为一名“故事板分镜画师”(动画制作中类似编剧的岗位)。

李琪伟对这样的结果挺满意。

不过这种春晚般的场面有它伤感的地方。

各大院校的动画系学生里都有一种默契:在毕业之后,他们可能很难再得到动力,全身心投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动画短片。

在很大的可能性里,这就是他们能做出的最好作品了。

四年前,李琪伟从河南来到北京,成为一名大学生。

体现首饰艺术语言的思考与表达 2011中央美术学院首饰工作室毕业设计展

体现首饰艺术语言的思考与表达  2011中央美术学院首饰工作室毕业设计展
临不 同 的 境 遇



不 同 的 选 择 和 变化


精神 世 界

层 层 地 被解 构 与 勇

压 抑 与释 放
外在的

切 也在 接 受 着 岁 月的 历 练 和 淘洗

我镬

望将 这 些 灼 热 的 细 小 的 拖 沓 的 生 命 经 验 记 录 下 来


逐 渐 学会 认 清 崩
给 自我进 行
去创 作首饰

借用他们的无 视 觉经 验
首 饰 这 种 语 言本 身 包 含 两 种 特 性 : 视 觉 与 触 觉 丧失视 觉


而盲人先天就
因 此 完 全 是通 过 触 觉 感 知 事 物 的 存 在


这 正 好 与首 饰 本
身的特性相 互吻合
助 他 们 完 成 制作

设 计 者 从 思 维 上 去 引导 他 们进 行 创 作 首 饰并 协
20 11
文 /马 佳
中 央 美 术 学 院 首饰 工 作 室 毕 业 设 计 展
编辑/ 素琴 郄
图 片 提 供 /中 央 美 术 学 院 首 饰 工 作 室
6 月1 日,

2 0 1 1 中央美术 学 院 设 计学 院 毕 业 展在 设 计 学 院 7

号 楼隆

指 导 老 师滕 菲 表 示 经 过 四 年 的 学 习 和 历 练 学 d

设 计 理 念 : 多数 人 认 为 首 饰 就 是

种 视 觉装 饰


能 体现 出


人 的 身份 和 地 位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观音宝相集萃供养大众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观音宝相集萃供养大众

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观音宝相集萃供养大众分享笔下历程· 讲述经典故事· 领略佛教艺术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

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

今日,正值农历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在佛画家战乃明先生的号召下,群贤备至,社会各界佛画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精美之作汇集于此,庄严宝相只愿供养大众、利乐有情,愿见者欢喜、六时吉祥。

李菲作品:李菲:祖籍湖北鄂城。

虔诚向佛,多年一心绘佛画。

出版《举一反三画白描法海寺佛画》一书。

现为湖北省国画院签约画家。

刘向红作品:《观自在》麻纸矿物色纯金箔 86*32厘米。

“面对古庙里壁画、泥塑,残缺、神秘的力吸引着我。

这种遥远、悲悯的感觉,我只想把它表达出来。

”--刘向红刘向红:1963年生1988年山西大学艺术系毕业。

2003年《苍莽》第三节届中国油画展。

2007年参加敦煌国际壁画研讨会。

14年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华夏岩彩-申古博刘向红作品展》。

16年5月明尼苏达大学:中华核心价值的当代阐释画展。

雷音音作品:《威德观音》在三十三观音中位列第十五尊。

此观音兼具折伏之威及摄取爱护之德,依《普门品》所载:「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是统领鬼神,拥护佛法,救护国土之大将,具备大威武及德行,故名为威德观音。

作品规格:纸本128*66厘米。

雷音音(英樱):佛像画家。

2016年参与等大复制"法海寺"西壁绘制;2016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转移—摹写》作品展;2017年7月《文殊·普贤》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美术馆(固本流远)展;2018年6月参加"上善之风"2018广西艺术精品典藏展;2018年参加"千年壁画,百年沧桑,古代壁画流失海外珍贵壁画再现传播与展示”。

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员、中国佛教艺术书画院院士、广西美术协会会员。

赵雲作品:柳枝观音,尺寸66*123 纸本。

2023-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3-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a黄石作家、“钢的城"作者罗日新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潘进行对话。

b节目中,他们分享文学之美;传播读书之乐。

①借这部作品,罗日新带领读者们共同品味黄石这座城市。

1999年,罗日新下海经商,远走他乡,从此钢厂和黄石成了他()的地方。

2008年夏季的一天,罗日新站在美国休斯敦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在细细mósuō中试图确定家乡黄石的位置。

②沉思间,昔日的工友、同事、领导,③一个个在他的脑海中表现。

“我仿佛回到了大冶钢厂上班的时光。

我突然心潮澎湃:c一定要抓紧时间写写钢铁、写写我熟悉的工厂、工友。

”罗日新说。

小说的人物鲜活,既有()的改革者,___ ,d而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温婉、体贴、善解人意。

这样,有效地平衡了作品的硬朗,也给黑红色调的叙述增加了玫瑰的颜色和香气。

④小说从始至终都被一种巨大的钢铁撞击的铿锵之声笼罩。

钢铁的锻造、巨型设备的运转、炉火的喷薄,让这部小说有了一座钢铁厂般的重量感和力量感,也为乡土叙事占绝大版图的中国文学增添了钢铁工业叙事的重要一页。

(摘编自陈子才《从<钢的城>读懂“钢的城"》,《黄石日报》2023年4月3日6版)(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湃)的注音和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A.bài 磨挲B.bài 摩挲C.pài 摩挲D.pài 磨挲(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_____A.魂牵梦萦异想天开B.魂牵梦萦锐意进取C.心驰神往锐意进取D.心驰神往异想天开(3)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___________A.①处修改为“品味黄石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观后感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观后感

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作品观后感我有幸参观了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作品,这次展览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首先,整个展览给人的感觉就是多样性和创新。

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既有传统的绘画作品,也有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作品。

从每个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中,可以看出学院的学生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风格。

他们勇于尝试新的艺术表现方式,通过运用不同的材料、媒介和技巧,展示出了他们对于艺术的独到见解和创造力。

整个展览展现了学生们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给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次,作品所展现的内容和思想也非常丰富。

观展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

有部分作品关注了女性权益、性别平等、环境保护等热点话题。

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视角,他们向观众传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观点。

还有一些作品则关注了人性、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细腻的笔触,他们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引发了观众的共鸣。

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令人感受到了作者的热情和才华,这让我对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育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深感钦佩。

最后,我还要提到展览所传达的能量和力量。

在展览现场,我感受到了学生们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他们把自己对于艺术的热情融入到作品中,用心和努力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作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力和能量,让人仿佛看到了学生们的奋发向前和对未来的期许。

同时,这也给我带来了激励和鼓舞,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总而言之,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作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丰富的内容和思想以及展览所传达的能量和力量都让我深感震撼和钦佩。

希望学生们能够一直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对于创造力的追求,在艺术道路上不断进步和成长,为我们带来更多精彩的作品。

齐鲁书画名家——冯劲草

齐鲁书画名家——冯劲草

《科技强国梦》4000cmX3600cm坦培拉油画2013 年--冯劲草齐鲁书画名家主要获奖作品冯劲草简历1963年6月生于山东滕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1—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材料高硏班 现任职于枣庄学院2019年《结婚照》入选中国第十三届美展油画作品展,并被山东美术馆收藏2016年《解忧和亲》入选中国国家画院“一带一路”国际美术招标工程,并被国家画院收藏2014年《科技强国梦》入选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获大展大奖银奖2007年《服饰•红》入选CCTV2007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电视展播,获最高奖,中央电视台收藏2003年,2004年,《服饰》《服饰NO.10》分别入选中国第三届油画作品展和中国第十届美展,获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科技强国梦》局部一2《科技强国梦》局部二3《科技强国梦》局部三《科技强国梦》是张大画,宽3.6米高4米,这幅作品凝聚了我将近一年的心血,完成于2013年。

在那段时间,脑海里总凸显着一个大胆的想法,要用画笔描绘这个时代,我知道,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真把它落到实处,才知道这有多难,在那段难熬的日子里,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

关于大型主题创作对我还是第一次,尤其是科技题材。

回想小时候,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在洋布、洋火,洋钉的时代能造出原子弹,让奏响东方红乐曲的卫星飞上天。

跨入新世纪,国家重器航母下海、蛟龙深潜、"嫦娥”绕月,宇航员出天宫挥錄国旗漫步太空。

在此,一件接着一件的科技成果,不禁让我沉思:国家是如何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思来想去,这一切都离不开人,离不开怀着一腔热血的年轻人;他们用青春、热血、忠诚,担当筑建起强国的梦想。

他们既是开拓者,又是建设者,更是缔造者。

无论哪个时代,年轻人就是中国大地上最为壮观、最为美丽的风景,他们代表着这个时代,更能代表着国家的明天和未来。

迷雾散开,天空朗朗,我所追求的时代感就是那些用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最美画卷的年轻人。

画面上的意识流_

画面上的意识流_

艺术 | arT画面上的意识流文/杜蘅张明亮,1984年10月生,山东东营人,2009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综合绘画语言高研班,现为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专职画家、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多次入选国家及省级展览。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ON THE PICTURE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艺术也越趋多元化,综合材料绘画以其不拘的形式、多元的材料和大胆的探索,成为当代艺术的潮流。

明亮在近几年的艺术探索中,也越发钟爱于多重材料的应用与探索。

看他的作品,就像看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满眼的意识流在涌动,仿佛透过抽象的色块就能剖离出木上的纹理、城市的棱角,也能清晰地读到他的思想、看到他的灵魂。

或许这正是他独爱综合材料绘画的原因:可以将自己看到的世界,浸润自己的情感,然后化为无拘无束的意识流,最后视觉地予以呈现。

因此,他的绘画总在抽象和具象之间,在似与不似之间,即便在他的油画作品中,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某种程度来讲,综合材料是一种实验的艺术,同一种材料用在不同的画布上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同一种材料采用不同的笔法技巧也可能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这需要反反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想要的效果。

“有时候实验几十次上百次都得不到想要的效果”,明亮如是说。

确实,这是最大的考验。

“但也是其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次实验会出现什么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旦达到所需要的效果,便小心地保留下来,呈现在画面构成中。

”一个对艺术如此着迷的人,面对屡次的重试,○《穿越巴彦喀拉》120cmX150cm,2017年,作品材质:亚麻布综合材料拥有的却是如此明媚的想法。

在明亮的作品中,我们总会发现有动态的思想在凝重的色彩中流过。

确实,他的创作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材料和主题,却惯用一种主要色彩作为基调,成为他整个作品的思想根基,然后在这种情绪之上解构出别开生面的景象。

“冇&More在三里屯VILLAGE”——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09届时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发布

“冇&More在三里屯VILLAGE”——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09届时装设计毕业生作品发布

G IN E
~
整 体 的 轮 廓 分 明 的 放 不 下 的快 乐 感 觉

, 一
点浪漫
点可 爱



点幻 想 点性 感


一 .
趣 味 感 装 饰感 摩 登 感 自我 女 孩 幻 想 漫 慢



不过于 张扬 但 引人 注 目
弧 线 膨胀


圆 镂 空 的 廓彤


★ 设 计 师 : 李倩
作 品 ( 品 牌 )名 称 : ((L

连 接 的桥 梁 设 计 灵 感 来源 于 好 似 经 络 起
r
e ” 中央美

学院 设 计 学 院 时 装 设 计 毕 业 生 作 品 发 布 至 今

已成 功
V I


设 计 专 业的 两 大板 块 . 既 互 为 进 . 又相 互 充 。 作

补 的 练
为 科

办 了 三 届 。 此 次 将 放 在 时 尚 与商 业 的前 沿 地 带 — — 三 里

L

给 创 作 较 大 的思想 空 间 。 同 学 们 前 几 届 展 演 的 基 础 上 .逐


力 , 这 是 在 央 美 术 学院 四 年 学 习 的 体 现 。 ”吕 越




制 衣
吕 越与
w
w
w

c
h in
a a
p p
a r e
l

c o r n

c n
I
M AY 2 0 0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美术学院2016年毕业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于5月18日开启了为期40天的研究生、本科生毕业设计的集中展出,全面呈现2016届1394名毕业生的积累与成果。

- 造型学院 -雕塑系&版画系&壁画系&油画系
展期:2016.05.18—2016.06.03——2016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展期:2016.06.08—2016.06.26——2016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清华美院2016本科毕业设计展
清华美院2016届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分两期进行,首批展出的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3个系共63名同学的毕业创作作品,第二批展出的是染服、陶瓷、视传、环艺、工业、信息6个系196名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同时展出的还有艺术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方向)第二学位的24名同学毕业设计作品。

展览信息
展期:2016.06.10—2016.06.21——绘画系,雕塑系,工艺美术系展期:2016.06.08—2016.06.26——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陶瓷艺术设计系,视觉传达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系,工业设计系,信息艺术设计系地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B区学院美术馆,A区多功能厅
延续去年全景展示模式,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再度呈现“大美术馆”风格。

作为核心内容的2016届研究生、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将在为期40天的毕业季集中展出,全面呈现2016届1394名毕业生在整个学业阶段艺术探索过程的积累与成果。

这个“大美术馆”将全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毕业作品展厅包括学院美术馆一至四层展厅、校史馆、教学展厅、5号楼旋转展厅、图书馆展厅、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7号楼展厅以及去年首试成功的操场搭建展厅等共计11个展厅,毕业展将全景式展示中央美院的教育成果和办学状态,呈现艺术新生态,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此展全面接受社会的公开检验,构筑学校、毕业生与社会各界交流的平台。

开放的毕业季使人才培养的成果融入社会,展现了中央美术学院新的办学理念。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即将来临,各大美院的毕业生作品展也是接踵而至。

作为中国艺术教育最高学府之一的中央美院,在固守传统的基础上,如何有效地结合西方现代艺术教育的新趋势,顺应当代艺术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其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毕业展中无法回避的课题。

然而,作为中国官方美术体系的主导力量,建国后美术教育的根基脉络,也如央美校区内矗立的徐悲鸿先生的塑像般,随经历岁月更迭的不断清洗,依然支撑着国内美术教育压制下的莘莘学子们继续默默前行。

不同于西方美术院校将当代艺术的教学独立于传统绘画、设计门类之外,中国的多数美院时至今日依然还是沿着苏联教学模式的老路在年复一年地为自己选拔接班人。

然而,随着中西方艺术交流发展的不断扩大,同时也为了能适应当下国内外艺术市场的发展变化,许多传统美院也在教学阶段尝试引入了西方院校的当代教学体系,提倡学生艺术创作的多样化,蛇年盛夏到来之际的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内,也集中展示了当下国内艺术教育的主流走向。

客观地说,真正能够代表美院教学风格的应该还是本科生的教学成果。

而相比之研究生阶段的毕业展示,则主要集中了国内各大院校精英以及艺术圈派系网络的集中构成。

在这里,既可以看到的国内知名导师风格的移植再造,也不乏未来改变当代艺术的新生力量。

整体而言,本次研究生毕业展给我的感觉依旧是浓郁的学院气息。

展览中,学生自身对于艺术的独特理解,也仅体现在个别作品的“天资才华”之中,而多数毕业生依旧是沿着“应试作文”的老路在完成自己的创作任务。

例如在中国画学院的大量展示作品中,基本上还是美协、国家画院的翻版,很难见到有试图拯中国画于垂危之际的创新呼声,更谈不上继承近代可染抱石先生等国画大家精神的当下探索。

想必便是悲鸿先生“有幸”重回旧土,观后亦会拂袖而去。

不客气地说,当下国内的中国画学院教学模式,仅仅继承了古代画院体系的灵魂,而将中国画未来发展的可能也一并慷而慨之地甩给了后人。

此外,与中国画同处一个展厅的还有国内美院引以为傲的油、版画专业的作品。

如果说中国画教学产出的只是传统宫廷院体画的延续,那么,美院的油画教学成果所展示的则不论风格、题材还是技法,都已远远落后于当下国内油画创作的实际水平,而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大多数当代艺术家的成功之路都源自体制外的破茧重生。

个人以为,本次央美毕业展的亮点,主要是在新媒体、设计和雕塑等专业的展厅内。

新媒体专业所展示的,除了一些延续徐院长艺术风格的符号创制类外,也能从诸多学生的作品中看出其对于实际生活同艺术设计相结合的现实考虑。

而这也正是设计类专业继承包豪斯理念,又区别于高雅艺术的再造工程,目前最为可行的教学实践之路。

近年来,中国的雕塑艺术随着一批年轻艺术家的崛起,也已告别过去停留于城市雕塑阶
段的狭窄路数,逐渐吸收当代油画甚至是传统中国画的些许精神元素(符号),成为时下艺术消费市场中仅次于架上绘画的主要艺术品类。

本次央美毕业展的雕塑展示作品中,大多避开了西方装置、观念艺术的实验性困境,乍看上去作品虽缺少足够的学术支撑,但学生们对于材料、题材等雕塑语言的挖掘尝试,也将作品的装饰性、趣味性得到最大范围的凸显,其未来的市场发展也值得关注。

目前,以观念为主打,诸如装置、影像、行为等等的实验艺术类别依然是美院教学展示的薄弱环节。

而央美作为传统美院教学体系的集大成者,对于前沿艺术方式的传播也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也许正因为曲高和寡,所以如吴梦诗所创作的动态装置作品《子》和《口黑——恶之花》,便由于题材内容均尝试挑战观者心理感受和道德底线,一经展出,就赢得了大量褒贬不一的议论之声。

因此也成为展览中不容错过的观赏环节之一。

近日,观看了清华某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相比而言,个人觉得清美毕业展的作品更加理性和接地气,而央美的作品则更加感性和偏重艺术性。

以下谈几点观展后的色彩印象。

首先,海报色彩。

在开始准备去看展前,自己为了了解两个展览的举办时间、地点等信息,首先接触到的是两个学校的海报。

通过海报色彩发现,这不论是央美还是清美的海报,二者都是不约而同地运用了补色组合关系。

不过二者在补色应用上却显示出不同的气质:央美海报因选择了高彩度的配色形式,所以显得更加富于视觉冲击感。

而清美海报色彩因选择了中低彩度的配色形式,所以给人留下了清新优雅的印象。

其次,由于年底将举办北京服装学院研究生毕业展品,所以通过观看这两个学校展览,自己想从中得到一些创作启示。

我的毕业设计是与天然染色相关的蓝染,因此与之相关的作品也成为观看展览的重点。

第一个相关作品——《手札蓝染》。

该作品尽管被默默地伫立在展厅的一个角落,但是它拥有的强大气场,仿佛能够让每一个参观者都会感到一种灵魂的颤动。

该作品主要是由染好的蓝色布料和仅
仅结扎好但还没有染色的白胚布相互交叉组合而成。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扎染(也就是绞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将其如此放大成为一种装置艺术作品的方式却不多见。

总之,庞大的造型使其获得了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另一件作品是将蓝染这门手艺通过不同的材质(纸、丝、竹夹、)的综合应用,使得蓝染本身的色彩层次“感染力”得到了强化。

而与作品一并展出的反映蓝染技艺的小视频也是一个关于蓝染科普的重要方式,由此也极大地丰富与深化了作品的意义。

通过参观央美和清美展览后,自己一直再想自己目前正在进行的毕业设计作品与其相比到底有哪些差距?是量的积累不够?是创意的缺乏?..........总之,将观展的思考、启发和鞭策凝聚为毕业设计的巨大动力,或许恰是参观这两个展览给自己带来的最大收获!
在此届央美展出的毕业作品中,既有的以造型能力取胜,也有的以创新的展览形式取胜,还有以鲜明的色彩引人瞩目的。

总之,色彩是纯粹的、感性的也是理性的。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处处留心这种属于色彩的艺术和美感,并将这种艺术的美运用到设计中,在产品、环境、服装等,去追求一种色彩美的和谐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

每次来央美看展览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

《2016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于5月18日至6月3日举行,此期间观看了各个学院和各专业的毕业作品,此届毕业的研究生作品可谓各具特点和风格。

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不同设计专业的创作灵感与方法,同时不少作品也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画学院学生唐诚的作品——《朋友圈》
中央美术学院作为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艺术高校,其每年举办的毕业季作品展向来都是引人关注。

《2016年央美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于5月18日-6月03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正式展出。

今年央美毕业季主题为《发生.发声》,意味“夏月良辰,青春列队待发,向着未来起行,寸心萌动,世界皆响,发而中节,大音希声,宇宙人生广阔,一切刚好发生。

通过观展后个人认为,央美研展的毕业设计作品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能彩这一重要造型元素运用、渗透进去,以此来丰富、诠释自己的作品。

但是,在色彩运用与创新方面,许多作品都是可圈可点,不过最令我眼前一亮和有所启发的作品是来于实验艺术学院曹阳的毕业设计——《填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