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合集下载

【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地理】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

【解析】赤道以南的热带沙漠分布在大陆西岸沿海, 主要是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
项目 概念 形成基础 根本因素
内容 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 沿海向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水分变化 海陆位置差异,导致从沿海向内陆, 干湿状况差异很大 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方向,即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经线方向,即南北方向
返回
自然带基本与气候类型分 布吻合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极圈 温带季风 温带海洋 温带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大陆 性气 候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北回归线 热带季 热带草原气候 风气候 赤道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返回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北极圈温带季风温带季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气候苔原带冰原气候冰原带自然带基本与气候类型分布吻合赤道北回归线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带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返回目录6634n西岸中部东岸西岸中部冰原带东岸中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高纬度地区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原带温带荒漠荒漠带2326n0低纬度地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雨林带世界陆地自然带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典型土壤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热带草原带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长颈鹿羚羊燥红土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荒漠袋鼠单峰驼荒漠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阿尔卑斯山羊褐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阔叶林猕猴灵猫红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草原黄羊旱獭黑钙土温带荒漠带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荒漠双峰驼荒漠土亚寒带针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亚寒带针叶林驼鹿紫貂灰化土苔原带苔原气候极地气候苔原驯鹿北极狐冰沼土冰原带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例2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

【专题突破】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图汇总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4.海陆位置:(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充足);白昼时长长,光照充足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大气透明度)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1)气压带、风带: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高气压带降水少;西风湿,信风干,而大陆东岸因信风来自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较多;(2)夏季风影响地区,暖湿多雨;冬季风影响地区,干燥少雨。

高中地理 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高中地理  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

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1、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2、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3、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4、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图5、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图6、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图7、温带气候分布图8、地中海气候分布图9、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图10、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11、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图12、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图13、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图气候特征问题答题思路: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高中高考地理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高清版)汇总

高中高考地理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高清版)汇总

高中地理各种气候类型分布图(高清版)汇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气候类型分布图▼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图▼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图▼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图▼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图▼温带气候分布图地中海气候分布图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分布图▼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图▼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图▼寒带和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图▼气候特征问题答题思路: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进行描述。

(1)气温气温的高低①年均温;②最冷月均温;③最热月均温气温的季节变化冬夏气温季节变化温差的大小①气温日较差;②气温年较差气温的空间分布高空和地面(2)降水:从降水量的多少(年降水量)、降水的变率(降水的季节分配、降水的年际变化)及降水的空间分布等方面描述。

(3)其他气候特征要素还有光照、风及各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水热组合特征、光热组合特征)等。

影响气候的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决定气温分布;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影响降水分布;③下垫面状况(海陆状况、地形地势、洋流等);④人类活动。

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是从宏观尺度影响大的气候格局;下垫面状况会从微观尺度影响气温和降水,进而影响局地气候;人类活动则是通过影响大气成分(如CO2的增加)以及改变下垫面状况,进而影响全球气候或局地气候。

影响风力的因素①根本原因:区域间的温差→水平气压差;②大气环流(风带、季风);③地势高低;④地形平坦开阔或崎岖闭塞;⑤垭口或峡谷(狭管效应)。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①纬度;②地形、地势、坡向;③海陆(海陆分布和海陆位置);④洋流(寒暖流);⑤植被状况或地表性质;⑥天气阴晴;⑦天气系统(高低压、冷暖锋、冷暖气团);⑧人类活动(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降水的因素①纬度位置:纬度位置决定气压带和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及天气系统影响降水。

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的不同,使得陆地受海洋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因此降水量也会产生差异。

④下垫面:山坡方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势高低、森林植被、人类活动使下垫面状况不同,影响降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件:2.2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成因(共21张ppt)

热带草 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之间
干季时受信风带 控制,湿季时受赤 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 分干湿两季
(750~1 000mm)
(3)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分旱
热带季风气 候
大致在 10°N 至 25°N 之间的大陆
东岸
气压带、风带的 季节移动和海陆

高温多雨(400~
800mm)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温带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受海 冬季严寒,夏季
洋影响小,终年 高温,常年干旱
受大陆气团控制
少雨
3.气候的非地带性分布及成因 (1)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 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虽远离赤道,却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主要 是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又有暖流流 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的形成,从而形成了热带雨 林气候。 (2)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海拔较高,气 温较低,难形成对流雨) (3)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大陆性气候。(原因:安第斯山脉阻 挡了西风的深入,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 (4)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索马里半岛东南侧的热带 沙漠气候,其分布接近赤道。(原因:寒流的影响)
热带草原 气候
南北纬10°到 20°之间
受信赤风道带低交气替压控带制和(7终50年干~1高湿0温两00,季毫分米)
热带草原 (湿季一片葱绿, 干季一片枯黄)
热带季风 10°N至25°N之 气候 间的大陆东岸
热带沙漠 气候
大致在南北纬 20°至30°之间的 大陆内部或西岸
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和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征描述

气候专题资料一、气候形成因子1、太阳辐射(影响气候最基本的影响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各地气候的季节交替,主要是由于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结果。

纬度位置不同,太阳高度不一样形成热量的地区差异——五带2、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调整了全球水热分布2)大气环流本身也是一种气候现象,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气候不同●单一气压带、风带的影响:赤道低气压带——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西风带——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多雨)●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副高)——热带草原气候——干温季明显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受季风影响: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6—9月为雨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3、地面状况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故地面状况不同,对气候的影响很大。

标准1)海洋和陆地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了同纬度上由于海陆分布不同,气候差异十分显著,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2)平原和山地(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3)裸地和植被覆盖地地面状况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发射率不同,使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

例:“雪后寒”“南极洲形成世界极端最低气温的原因”。

4)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沛,山地背风坡降水稀少。

5)暖流与寒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4、人类活动与气候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人类设法改变地面状况,进而改造和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标准标准例:“人工造林”与“滥伐森林”对气候的不同影响b 、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质,使大气污染加重,导致气候变化 重点分析:“温室效应”“臭氧破坏”“酸雨”等现象的产生原因, 污染物质的来源及所造成的影响。

高中地理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共49张PPT).

高中地理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共49张PPT).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 气压带和气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 B.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风 D.副极地低气压带和东北风
1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C.低压控制
B.西风带影响 D.高压控制
13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8
分布 气压带和风带在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 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9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特点
右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 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正确判断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气温
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 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过渡到寒带,气温也 逐渐降低。
热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温带 45°
寒带
194 0°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降水
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 (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纬度位置
纬度位置影响着地面获取太阳辐射的多少,主要影响气温,是影响气
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气候不同。
21
大气环流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22
90
极地高气压带
80
极地东风带 70
冰原气候 全年少雨 苔原气候 全年少雨
寒全 冷年

可编辑高清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课件

可编辑高清晰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课件

02 世界主要气候类 型详解
热带雨林气候
总结词
全年高温多雨,四季差异不明显。
详细描述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终年高温多雨,全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 上,各月降水比较均匀,无明显干季。由于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 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
热带季风气候
总结词
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的编辑与展示
编辑地图内容
根据课件制作需求,对地图内容进行编辑, 如添加图例、调整颜色、标注地理名称等。
展示地图
将编辑后的地图以高清晰度的方式展示出来 ,确保地图的细节和色彩丰富度,提高课件 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04 世界气候类型分 布图的应用与价 值
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
气候类型分布图是地理教育中的 重要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直观 了解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

详细描述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特点是全年高温,降 水主要集中在雨季,雨季和旱季分明。由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热带季风气候区 的植被和动物资源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亚热带湿润气候
总结词
四季分明,降水适中。
详细描述
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特点是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和湿润。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生物资源也比较丰富,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世界气候类型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
地面状况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大,包括 纬度、经度、海拔等因素都会影响一 个地区的气候。
地面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等, 也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分布。例如, 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导致山脉两侧的 气候存在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