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引言:中小学建筑是学生求学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其设计规范关乎学生的舒适度、安全性和教学效果。

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教育需求和新时代对校园环境的要求,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也需要与时俱进。

本文将介绍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最新版,包括建筑布局与功能设置、教室设计、体育场馆规划等内容。

一、建筑布局与功能设置1. 校园整体规划中小学校园的整体规划应充分考虑学校规模、地域条件和未来发展需求,合理划分各个功能区域,确保交通便捷、安全有序。

2. 教学楼设计教学楼的布局应满足教学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室组织形式,同时注重自然采光和通风,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3. 行政楼和办公区设计行政楼和办公区的布局应便于教职员工的办公和管理工作,并与教学楼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工作协调机制。

4. 图书馆和多功能厅设计图书馆和多功能厅作为学校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应注重空间设计、声学效果和设备配备,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交流和演讲环境。

二、教室设计1. 教室面积和布局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应根据班级人数确定,每个学生应保证一定的活动空间。

教室内的布局应合理安排,包括教师讲台、学生桌椅和设备摆放等。

2. 教室采光与通风教室的采光要求充足,可以通过大窗户和天窗等方式实现。

同时,教室的通风也应得到重视,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系统。

3. 教室设备与设施教室内应配备适当的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和教学辅助设施,满足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三、体育场馆规划1. 运动场设计中小学运动场的设计应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需求,包括足球场、篮球场、田径跑道等设施的设置。

2. 游泳池设计游泳池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并配备必要的救生设备,保障学生的运动安全。

3. 体育馆设计体育馆是学校举办大型体育活动和集会的场所,其设计需要考虑场地面积、观众席、场地设备等方面的要求。

四、安全与紧急疏散设计1. 火灾安全中小学建筑需要配备消防设施,包括消防疏散通道、照明设备和灭火器等,确保学校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和处置。

小学、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小学、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标准ﻫﻫ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试行)第一章总则第1.0。

1条为保证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质量,使托儿所,幼儿园建筑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ﻫ第1。

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及工矿区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乡村的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可参照执行.第1.0。

3条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接纳不足三周岁幼儿的为托儿所,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ﻫ一、幼儿园的规模(包括托、幼合建的)分为:ﻫ大型:10个班至12个班。

中型:6个班至9个班。

小型:5个班以下。

二、单独的托儿所的规模以不超过5个班为宜。

三、托儿所、幼儿园每班人数:1.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儿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2.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第1.0。

4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一节基地选择ﻫ第2.1。

1条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第2.1。

2条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ﻫ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ﻫ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ﻫ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出入口、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节总平面设计第2。

2.1条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功能分区合理,方便管理,朝向适宜,游戏场地日照充足,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二、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2.1.1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外墙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270辆/h的道路同侧路边距离不应小于80m,否则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线穿过。

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及公路、铁路(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

2,2.2 学校建筑容积率,小学不宜大于0.8,中学不宜大于0.9。

2.2.3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

小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 m2,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学校田径运动场尺寸:小学环形跑道200m,直跑道两组60m;中学环形跑道250—400m,直跑道两组100m。

直跑道每组按6条计算。

位于市中心区的中小学校,用的确有困难,跑道的设置可适当减少,但小学不能少于一组60m直跑道,中学不能少于一组100m直跑道。

2.2.4 学校绿化用地,中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少于每学生0.5m2。

2.3.5 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超过300辆/h的道路,校门外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2.3.6 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南向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时数不应小于2h。

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长边与运动场地间距不应小于 25m。

3.2.1课桌椅排距,小学不宜小于0.85m,中学不宜小于0.9m。

前排边座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0。

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m,最后排课桌前沿与黑板水平距离,小学不宜大于8m,中学不宜大于8.5m。

教室后部应设不小于0.6m的横向走道。

3.4.6 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3.11.2 学生阅览室的座位数,小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的1/20,中学宜为全校学生人数1/12。

4.2.6学校教学楼厕所的卫生器具数量,小学:女20人一个大便器,男4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中学:女25人一个大便器,男50人一个大便器和1m长的小便槽。

最全中小学设计规范

最全中小学设计规范

最全中小学设计规范中小学设计规范是为了保障学校建设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确保学校建筑和环境能够适应学校教育的特点和需求。

以下是最全中小学设计规范:一、总体要求:1.遵循人性化设计原则,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需求;2.坚持生态环保,注重节能减排,提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确保建筑和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确保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学生的教学、生活和发展需求;5.强调校园文化和品质,营造和谐美丽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楼和功能区规划:1.教育功能分区明确,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艺术活动室、体育馆、食堂等功能区;2.教室布局合理,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坐在合适的位置上听课,确保视觉和听觉效果良好;3.实验室和图书馆设备齐全,满足实验教学和阅读活动的需求;4.多媒体教室配备先进的教育科技设备,提供与时俱进的教学环境;5.学生食堂应有足够的座位和舒适的就餐环境,确保学生的营养和健康饮食;6.体育馆应符合国家体育设施标准,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场地;7.行政办公区和教师休息室设备完善,提供教师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三、校园环境规划:1.校园大小适中,容纳学生和教职工的数量,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秩序;2.校园内绿化率高,种植各类树木和花卉,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设立休闲娱乐区和运动场地,提供学生的休闲和运动场所;4.建设安全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指示标志、人行天桥和人行横道等,确保学生交通安全;5.设立安全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和喷淋系统等,确保校园的消防安全;6.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采用新风系统和适量的绿植,确保学生的健康。

四、建筑设计规范:1.建筑材料环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标准;2.建筑结构安全可靠,满足抗震、抗风等基本设计要求;3.耐久性好,可以承受长时间的使用,减少后期维修和更改的成本;4.保证建筑的采光和通风,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5.外墙装饰美观耐用,给予学生视觉愉悦;6.考虑学生的活动和行动便利性,合理设置楼梯、电梯和坡道。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篇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篇

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用建筑物 出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
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 施,并应采取防止上部物体坠落和地面防 滑的措施。
走道
教学用建筑的走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在该走道上各教学用房疏散的总 人数,按照百人指标规定计算走道的疏火栓、 教室开启的门窗扇等设施。
音乐教室讲台上应布置教师用琴的位置。 音乐教室宜在紧接后墙处设置2排—3排阶梯 式合唱台,每级高度宜为0.2米,宽度0.6米。 音乐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 音乐教室的门窗应隔声。墙面及顶棚应采用 吸声措施。 舞蹈教室每个学生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平米。 舞蹈教室应附设更衣室。 舞蹈教室宜采用木地面。
主要教学用房,小学设在四层以下,中学五 层以下。
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 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米。
在校园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
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 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
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 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篇
总则
满足办学标准要求,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绿 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
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满足教学功能要求 2、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校园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 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以人为本、精心设计、保护环境、节地、节能、 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节约投资、可持续发展。
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 教学环境卫生。
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 的卫生间的距离超过90米时,可设置室外 厕所。

中小学设计规范范文

中小学设计规范范文

中小学设计规范范文首先,在学校设计中要注重学生的安全。

教室、走廊、楼梯和其他公共区域应有合适的防护设施,以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事故。

例如,在走廊和楼梯上应该有防滑地板,楼梯上应安装扶手,以保障学生的安全。

此外,学校还应配备逃生路线指示牌和消防设备,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学生能够及时疏散。

其次,学校的教室和图书馆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施。

充足的自然光线和新鲜空气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使用大窗户和天窗,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此外,室内应配备合适的空调系统,确保室温适宜,并防止霉菌等细菌滋生。

同时,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效果。

在学习和休息场所中,学生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

因此,在设计中应采用隔音材料,并合理规划房间的布局,以减少噪音的传播。

另外,中小学的教室应有合适的教学设施和设备。

教室应配备合适的桌椅和黑板,以及投影仪、电脑和音响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体验。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实验室、艺术室、体育馆和图书馆等专用场所,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此外,学校的室内外环境应美观整洁。

清洁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健康。

因此,学校应有规范的清洁管理制度,定期清洁教室、走廊、厕所等公共区域。

同时,校园内应有合适的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一个舒适和宜人的学习环境。

最后,学校应考虑到特殊需求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对于残障学生,学校应提供无障碍设施,如无障碍坡道和卫生间,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进行学习和日常活动。

此外,学校还应采取措施,为特殊需求学生提供个别教育和专门的资源支持。

以上是关于中小学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建设和装修学校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健康和学习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和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小学设计规范

小学设计规范

第六章
6.0.1 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
6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 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 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 道。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1 场地设计

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
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要,出入口的布置应 避免人流、车流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机动车
专用出入口。

中小学校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 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
场地。
1 场地设计

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及走道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 确、通畅的路网。

中小学校校园应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0.70m,每一路段的宽度应按 该段道路通达的建筑物容纳人数之和计算,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 于3.00m。

校园内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不得少于3级。


1 场地设计

中小学总平面设计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 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
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 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 的安全防护空间。 (2 )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 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 (3)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预留安全分隔设施的安装条 件。

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是什么

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是什么

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是什么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是指在建设县城小学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设计要求和规范。

下面是一个大致的700字的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一、总体规划设计县城小学的总体规划设计应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展开,注重教育功能的合理布局和空间的科学利用。

校园应充分考虑教学、教师、学生和其他校园活动等方面的需求,确保合理分区和布局,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二、教学楼设计1. 教学楼应满足教学功能的需要,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

每个教室应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和隔音条件,配备适当的教学设备和家具,保证教学质量。

2. 实验室和图书馆应设计为开放式空间,支持学生的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书籍和资料。

三、宿舍设计1. 学生宿舍应为多人间或集体寝室,每个学生应有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2. 宿舍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和家具,提供独立卫生间和洗漱场所,并确保安全和保洁。

3. 宿舍楼应设有公共活动区域,提供学生互动和社交的场所。

四、食堂设计1. 食堂应具备良好的卫生条件和饮食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学生的饮食健康。

2. 食堂可以采取集中供餐或分散供餐,但不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设有充足的餐位与用餐空间,确保学生用餐的便利性。

五、体育设施设计1. 学校应设有标准的操场和体育馆,并针对不同年级和项目配备相应的体育设施。

2. 操场应满足学生运动、体育课程和活动的需求,配备必要的运动器材和设施,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

3. 体育馆应具备足够的空间和专业设备,支持学校举办体育比赛和其他相关活动。

六、安全设施设计1. 学校应设置防火、疏散通道和应急设备,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 校园内应设有监控系统和安全巡逻措施,以预防和应对意外事件。

总之,县城小学设计标准规范是一个综合考虑教育功能和学生需求的设计要求,旨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确保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设计规范
2012.4
1 场地设计
中小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 地、道路及广场、停车场用地。有条件时宜预留发 展用地。
中小学校的绿化用地宜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 水面和供教学实践的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其中 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8m。
各类教室的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 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2 教室设计
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0.60m×0.40m 普通教室内的课桌椅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0.90m; (2)最前排课桌前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20m; (3)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8.0m; (4)教室最后排座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 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10m;
2 教室设计
普通教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0.60m;
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管道等墙 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0.15m;
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
合班阶梯教室梯级高度依据视线升高值确定。 阶梯教室的设计视点应定位于黑板底边缘的中 点处。前后排座位错位布置时,视线的隔排升 高值宜为0.12m。
设置妨碍消防车作业的障碍物。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10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9转弯半径
车道转弯处应考虑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以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行。
消防车的最小转弯半径是指消防车回转时 消防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 径。
根据消防要求,消防车辆分成轻系列、中 系列和重系列三种,最小转弯轨迹半径分 别为7m、8.5m和12m,消防车转弯最外侧 控制半径分别为8.5m、11.5m和14.5m
2 教室设计
教学用房内设置黑板或书写白板及讲台时,其 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黑板的宽度小于3.60m; (2)黑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OOm; (3)黑板下边缘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0.80m--0.90m; (4)讲台长度应大于黑板长度,宽度不应小于 0.80m,高度宜为0.20m。其两端边缘与黑板 两端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不应小于0.40m。
2 教室设计
合班教室课桌椅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个座位的宽度不应小于0.55m,座位排距不应小于 0.85m; (2)教室最前排座椅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2.50m,最后排座椅的前沿与前方黑板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18.0m; (3)纵向、横向走道宽度均不应小于0.90m,当座位区内有贯通 的纵向走道时,若设置靠墙纵向走道,靠墙走道宽度可小于 0.90m,但不应小于0.60m; (4)最后排座位之后应设宽度不小于0.60m的横向疏散走道; (5)前排边座座椅与黑板远端间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
行与停靠的要求。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2 教室设计
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 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0m。
教学用房的门应符合下列规定: (1)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均宜设置上亮窗; (2)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门扇均宜附设观 察窗。
1 场地设计
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出入口的位置 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要,出入口的布置应 避免人流、车流交叉。有条件的学校宜设置机动车 专用出入口。
中小学校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 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 场地。
1 场地设计
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及走道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 确、通畅的路网。
6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1 消防车道
➢ 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 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m。
➢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 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 道。
➢ 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7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2、6.0.3封闭内院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 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 于80m。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10消防车调度要求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他车道连通。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 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供大型消防车 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
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 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
1 场地设计
中小学总平面设计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 布置、道路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
各类小学的主要教学用房不应设在四层以上。 中小学校体育用地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各类运动场地应平整,在其周边的同一高程上应有相应 的安全防护空间。 (2 )室外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场地的长轴 宜南北向布置。长轴南偏东宜小于20°,南偏西宜小于10°。 (3)相邻布置的各体育场地间应预留安全分隔设施的安装条 件。
8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4消防车道两侧
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 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
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TIANJIN FIRE RESEARCH INSTITUTE
9
第六章 消防车道
6.0.9消防车通行、停留、作业要求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 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消防车道与厂房(仓库)、民用建筑之间不应
中小学校校园应设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有关规定。
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0.70m,每一路段的宽度应按 该段道路通达的建筑物容纳人数之和计算,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 于3.00m。
校园内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不得少于3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