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可控整流电路
第三章_电力电子技术—整流电路_li(第一次课)

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与输出电流有效值i相等
I I2 1
(
2U 2 U sin t )2 d( t ) 2 R R
1 I 2
1 sin 2 2
I dVT
VT可能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 VT可能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
2 U2 2 2U 2
3.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相控方式——通过控制触发脉冲的相位来控制直流输出 电压大小的方式
3.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
阻感负载的特点:
电感对电流变化有抗拒作用,使得流过 电感的电流不能发生突变,因此负载的电流 波形与电压波形不相同。
3.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负载
ud O i1 O
t
t
b)
3.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3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单相全波与单相桥式全控比较
单相全波只用2个VT,比单相全控桥少2个,相应地, 门极驱动电路也少2个 单相全波导电回路只含1个VT,比单相桥少1个,因而 管压降也少1个 VT承受最大正向电压 2U2,最大反向电压为 2 2U 2 , 是单相全控桥的2倍 单相全波中变压器结构较复杂,材料的消耗多
结构简单,但输出脉动大,变压器二次侧电
流中含直流分量,造成变压器铁芯直流磁化
实际上很少应用此种电路
分析该电路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简单易学
的特点,建立起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
3.1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
电路结构 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 VT2和VT3组成另一对桥臂
[工学]第3章 三相整流电路
![[工学]第3章 三相整流电路](https://img.taocdn.com/s3/m/6c45e73652d380eb62946d51.png)
O ia ib
u
a
u u b
u
c
a
wt
wt wt wt wt
其关断。
O ic
O id O
O
O
u
wt
ac
图3-6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 感负载时的电路及a=60时的波形
第一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a的移相范围为90。 ☞整流电压平均值
Ud 1.17U2 cosa
☞Ud/U2与a的关系 √L很大,如曲线2所示。 √L不是很大,则当 a>30后,ud中负的部分 可能减少,整流电压平 均值Ud略为增加,如曲 线3 所示。
u2
a =30° ua
ub
uc
O uG O ud O i VT
1
wt
wt wt 1 wt wt wt
u ab u ac
O u VT u 1 ac O
图3-4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 负载,a=30时的波形
第一节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u2 O uG
a =60° u
a
ub
uc
wt wt wt wt
√a=90时的波形见图3-18。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基本数量关系 ◆带电阻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a角的移相范围是 120,带阻感负载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a角移相 范围为90。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带阻感负载时,或带电阻负载a≤60时
Ud
1 3
2 a 3 a
☞晶闸管承受的电压波形与三相半波时相同,晶闸管承受 最大正、反向电压的关系也一样。
第二节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阻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电路分析 ☞当a≤60时 √ud波形连续,电路的工作情况与带电阻负载时十分相 似,各晶闸管的通断情况、输出整流电压ud波形、晶闸管 承受的电压波形等都一样。 √区别在于电流,当电感足够大的时候,id、iVT、ia的 波形在导通段都可近似为一条水平线。 √a=0时的波形见图,a=30时的波形见图3-16。 ☞当a>60时 √由于电感L的作用,ud波形会出现负的部分。
电力电子技术第3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二节 时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整流电压为三相半波时的两倍,在大电感负载
20
图 3.9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21
图 3.10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0°时的波形
22
图 3.11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30°时的电压波形
23
图 3.12 三相全控桥大电感负载 α =60°时的电压波形
3
图 3.2是 α =30°时的波形。设 VT3 已导通, 当经过自然换流点 ωt0 时,因为 VT1的触发脉冲 ug1还没来到,因而不能导通,而 uc 仍大于零,所 以 VT3 不能关断,直到ωt1 所处时刻 ug1触发 VT1 导通,VT3 承受反压关断,负载电流从 c相换到 a 相。
4
图 3.2 三相半波电路电阻负载 α =30°时的波形
32
一、双反星形中点带平衡电抗器的可控整流电路 在低电压大电流直流供电系统中,如果要采用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每相要多个晶闸管并联, 这就带来均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如前所述三相 半波电路还存在直流磁化和变压器利用率不高的问 题。
33
图 3.15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电路
34
图 3.16 带平衡电抗器双反星形可控整流 ud 和 uP 波形
26
图 3.14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及波形 (a)电路图 (b)α =30° (c)α =120°
27
一、电阻性负载 控制角 α =0时,电路工作情况基本与三相全 控桥 α =0时一样,输出电压 ud波形完全一样。输 出直流平均电压最大为 2.34U2Φ。
28
由图 3.14( b),通过积分运算可得Ud 的计 算公式
12
当 α >30°时,晶闸管导通角 θV=150°- α。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有 3次续流,所以续流管的导通 角 θVD=3( α -30°)。晶闸管平均电流为
第3章 整流电路part1

可得到 I S
PAC PAC VS PF VS cos1
8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章 整流电路
3.1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3.1.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3.1.3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3.1.4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9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章 整流电路
3.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章 整流电路
第3章
整流电路
3.1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2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3 变压器漏感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3.4 电容滤波的不可控整流电路
3.5 整流电路的谐波和功率因数
3.6大功率可控整流电路
3.7整流电路的有源逆变工作状态 3.8整流电路相位控制的实现
1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章 整流电路
wt
wt
e)
晶闸管的电流有效值IVT
I VT 1 p 2 p a I a I d d (wt ) 2p 2p d
O i VD f) O u VT g) O
R
wt
wt
wt
20
《电力电子技术》
u2
第3章 整流电路
(3)续流二极管的电流平均值 IdVDR与续流二极管的 电流有效值IVDR w w
22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章 整流电路
3.1.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Single Phase
Bridge Contrelled Rectifier)
1) 带电阻负载的工作情况
电路结构
a)
晶闸管VT1和VT4组成一对桥臂,VT2和VT3组成另一对 桥臂。在实际的电路中,一般都采用这种标注方法,即 上面为1、3,下面为2、4。请同学们注意。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课后答案第3章

第三章 可控整流电路 习题与思考题解3-1.分别画出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在α为60°、90°的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变压器二次电流i2的波形图。
晶闸管导通角各为多少?输出电压各为多少?解:(1)电阻性负载α=60°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波形参阅教材P48中的图3-4,其中晶闸管电流波形可在图3-4(c)中读出,变压器二次相电流i2的波形图与相对应相的晶闸管电流波形相同。
α=90°时,可参照上述波形,将控制角α移至90°处开始即可,晶闸管仍导通至相电压正变负的过零点处。
由于α>30°时,u d波形断续,每相晶闸管导电期间为α至本相的正变负过零点,故有晶闸管导通角为 θ=π-α-30°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当α=60°时,θ=90°,Ud=0.675U2 。
当α=90°时,θ=60°,Ud=0.675U2[1-0.5]=0.3375U2 。
(2)大电感负载α=60°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波形参阅教材P49中的图3-5,变压器二次相电流i2的波形图与相对应相的晶闸管电流波形相同。
α=90°时,可参照上述波形,将控制角α移至90°处开始即可,但晶闸管导通角仍为θ=120°。
由于大电感负载电流连续,则晶闸管导通角为 θ=120°整流输出平均电压为当α=60°时,θ=120°,Ud=1.17U2cos60°=0.585U2。
当α=90°时,θ=120°,Ud=1.17U2cos90°=03-2.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向大电感性负载供电,已知U2=220V、R=11.7Ω。
计算α=60°时负载电流i d、晶闸管电流i V1、变压器副边电流i2的平均值、有效值和晶闸管上最大可能正向阻断电压值。
第3章 整流电路3-1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o
ωt1 π
2π
ωt
ug
– VT2导通,两端电压为0
o ud
ωt
• 负 载:ud = –u2,id = Id
o
ωt
• 变压器:i1 = –nId
αθ i1
• 电 感:电感放电,感应电压为负
o
ωt
uVT1
• 晶闸管:uVT1 = 2u2,iVT1 = 0
o
ωt
• 晶闸管:uVT2 = 0,iVT2 = Id
12:18
第3章 整流电路
3
3.1.3 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带阻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
电路分析:寻找α = 0的位置
• VT1和VT2都不导通:VT1承受电压u2,VT2承受电压–u2
• VT1导通,VT2承受反压–2u2 • VT2导通,VT1承受反压2u2 • VT1和VT2同时导通?
u2
o
ωt
12:18
第3章 整流电路
18
思考题
计算题
如图所示,单相全波半控整流电路,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U2
• 画出ud、i1和VT1的工作波形
• 求Ud、Id和α关系
u2
• 求晶闸管的移相范围 • 求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o
ωt1 π
2π
ωt
α
ug
o
ωt
ud
i1 T
VT1
o
ωt
*
* u2
ωt1 π
2π
ωt
ug
– VT2阻断,承受正向电压–2u2
o ud
ωt
• 负 载:ud = u2,id = Id • 变压器:i1 = nId
o
第三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三章 三可控整流电路一、填空题:1.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中的共阳极组二极管每隔___1200__度换相一次。
2.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交流侧三相相电压正半周波的三个自然换相点互相间隔___1200__度。
3.三相桥式不控整流电路中,整流二极管在每个输入电压基波周期内的换流次数为___________。
4.对于三相半波可控电路,换相重叠角γ与α,I d 及 X C 有关。
5.在电感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正向电压为__________。
6. 在电感性负载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______。
7.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由于变压器漏抗的影响,使得整流输出平均值比理想情况____________。
8.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的三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相位按相序依次互差________。
9.对于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换相重叠角的影响,将使用输出电压平均值__下降_。
10.在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单脉冲触发方式中,要求脉冲宽度__大于600小于1200__。
11.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中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I VI =___________I d 。
12.三相全控桥的共阴极组要求触发脉冲以120°为间隔,依次在______半周触发共阴极组的各晶闸管。
13.当α> 600 度时,大电感负载三相全控桥的整流输出U d 将出负值部分。
14.三相全控桥的共阳极组各器件的导通顺序依次为V 12,V 14,V 16,其中V 12对应于__________相。
15.三相全控桥的共阴极组要求触发脉冲以120°为间隔,依次在______半周触发共阴极组的各晶闸管。
16.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中,晶闸管的触发方式有宽脉冲触发和_________脉冲触发。
17.在大电感负载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中,当α>60°时,在自然换相点之前整流输出u d 为正值,交流电源___________,电感储能。
第三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ud, id连续
T
u v w
VT1 VT2 VT3 u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当α=0°时:
id
时刻,VT1触发导通, ,VT1触发导通 ①ωt1时刻,VT1触发导通,ud=uu;
0 1 t1
uu 2 t2
uv 3 t3
uw 4
uu
t
(b)
时刻( 120°)VT2触发导通 触发导通, ②ωt2时刻(隔120°)VT2触发导通,
id
ud
uu
uv
uw
ωt
VT3控制 角起点
4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α=0°时的波形 °时的波形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 (a) 电路; (b) 电源相电压; (c) 触发脉冲; (d) 输出电压、 电流; 电路; 电源相电压; 触发脉冲; 输出电压、 电流; (e) 晶闸管 晶闸管VT1上的电流; (f) 晶闸管 上的电流; 晶闸管VT1上的电压 上的电流 上的电压
电阻性负载α=60° 电阻性负载α=60°时的波形 α=60
11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继续增大, 将继续减小。 若α继续增大,则ud将继续减小。
=90° 4)当α=90°时: =120° 5)当α=120°时: =150° 6)当α=150°时:
=150° 减小到零。 当α=150°时,ud减小到零。 所以移相范围为150° 所以移相范围为150° 移相范围为150
重点:波形分析和基本电量计算的方法。 重点:波形分析和基本电量计算的方法。 难点:不同负载对工况的影响、 难点:不同负载对工况的影响、整流器交流侧电抗对整流 电路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可控整流电路习题与思考题解3-1.分别画出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和大电感负载在α为60°、90°的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变压器二次电流i 2的波形图。
晶闸管导通角各为多少?输出电压各为多少?解:(1)电阻性负载α=60°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波形参阅教材P48中的图3-4,其中晶闸管电流波形可在图3-4(c)中读出,变压器二次相电流i 2的波形图与相对应相的晶闸管电流波形相同。
α=90°时,可参照上述波形,将控制角α移至90°处开始即可,晶闸管仍导通至相电压正变负的过零点处。
由于α>30°时,u d 波形断续,每相晶闸管导电期间为α至本相的正变负过零点,故有 晶闸管导通角为 θ=π-α-30° 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 ⎝⎛++==παπαπαππωωπ62226cos 1675.06cos 1223..sin 223U U t td U U d 当α=60°时,θ=90°,Ud =0.675U 2 。
当α=90°时,θ=60°,Ud =0.675U 2[1-0.5]=0.3375U 2 。
(2)大电感负载α=60°时,输出电压和晶闸管电压、电流波形参阅教材P49中的图3-5,变压器二次相电流i 2的波形图与相对应相的晶闸管电流波形相同。
α=90°时,可参照上述波形,将控制角α移至90°处开始即可,但晶闸管导通角仍为θ=120°。
由于大电感负载电流连续,则 晶闸管导通角为 θ=120°整流输出平均电压为()ααπωωπαπαπcos 17.1cos 263..sin 223222656U U t td U U d ≈==⎰++ 当α=60°时,θ=120°,Ud =1.17U 2cos 60°=0.585U 2。
当α=90°时,θ=120°,Ud =1.17U 2cos 90°=03-2.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向大电感性负载供电,已知U 2=220V 、R =11.7Ω。
计算α=60°时负载电流i d 、晶闸管电流i V1、变压器副边电流i 2的平均值、有效值和晶闸管上最大可能正向阻断电压值。
改为电阻负载,重复上述计算。
解:(1)大电感负载 整流输出平均电压为7.1285.022017.1cos 17.12=⨯⨯==αU U d (V)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117.117.128≈==R U I d d (A) 负载电流有效值为 117.117.128≈==≈R U I I d d (A) 晶闸管电流的平均值AR V I 1为 7.31131311=⨯==d AR V I I (A) 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 35.61131311=⨯==d V I I (A)变压器二次电流平均值为7.311313112=⨯===d AR V AR I I I (A) 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为35.611313112=⨯===d V I I I (A)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可能出现的最大正向阻断电压为 9.538220662≈⨯==U u FM (V) 当α=60°时的实际正向阻断电压为 8.46623220660sin 62≈⨯⨯==U F u (V) (2)电阻性负载由于α>30°时,U d 波形断续,每相晶闸管导电期间为α至本相的正变负过零点,故有整流输出电压平均值()⎰+⎥⎦⎤⎢⎣⎡⎪⎭⎫ ⎝⎛++≈⎥⎦⎤⎢⎣⎡⎪⎭⎫ ⎝⎛++==παπαπαππωωπ62226cos 1675.06cos 1223..sin 223U U t td U U d 6.148=(V)负载电流平均值为 7.127.116.148≈==R U I d d (A) 负载电流有效值为()⎥⎦⎤⎢⎣⎡⎪⎭⎫ ⎝⎛++-=⎪⎪⎭⎫ ⎝⎛=⎰+απαππωωππαπ232sin 216523sin 2232622R U t d R t U I ≈16.3(A)晶闸管电流的平均值AR V I 1为 2.47.1231311=⨯==d VR A I I (A) 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为()⎥⎦⎤⎢⎣⎡⎪⎭⎫ ⎝⎛++-=⎪⎪⎭⎫ ⎝⎛=⎰+απαππωωππαπ232sin 216521sin 22126221R U t d R t U I V I 31=≈9.4(A)变压器二次电流平均值为2.47.12313112=⨯===d VR A AR I I I (A) 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为4.912==V I I (A)由于α>30°,负载电流出现断续,所以,电路可能出现的最大正向阻断电压为 311220222≈⨯==U u FM (V)3-3.某电解装置系电阻性负载,要求输出电压U d =220V ,输出电流I d =400A ,采用经整流变压器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源是三相380V 的交流电网,考虑αmin =30°,估算此时整流变压器的次级容量S 2,并与α=0°时的次级容量S 20作比较,然后加以说明。
最后选择晶闸管。
解:由于α≤30°,整流输出平均电压 αcos 17.12U U d = 则 αcos 17.12dU U =(1).当α=αmin =30°时,αcos 17.12d U U ==1.217866.017.1220=⨯(V) 55.0400220===d d I U R (Ω) 变压器二次相电流有效值为 ()⎪⎪⎭⎫ ⎝⎛+=⎪⎪⎭⎫ ⎝⎛==⎰++αππωωπαπαπ2cos 233221sin 22126562212R U t d R t U I I V =3.2506342.055.01.217=⨯(A) 则S 2=3U 2I 2=3×217.1×250.3=163020.4(VA)≈163(KVA)(2).当α=0°时,18817.1220cos 17.120≈==αd U U (V)则 =20I ()⎪⎪⎭⎫ ⎝⎛+=⎪⎪⎭⎫ ⎝⎛⎰++αππωωπαπαπ2cos 233221sin 221265622R U t d R t U 6.2346864.055.017.1=⨯=(A) 则S 20=3U 20I 20=3×188×234.6=132314.4(VA)≈132.3(KVA)从上可见,S 2>s 20。
说明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应尽量使其在较小的控制角α下运行。
这样,在输出同样大小负载电流时,使整流晶闸管电流和变压器二次电流、电压的有效值较小,可降低器件和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由于晶闸管电流的有效值I V1=I 2=250.3A当不考虑安全裕量时I VEAR =I V1/1.57=250.3/1.57=159.4(A) 晶闸管承受的最高电压峰值为8.5311.217662≈⨯=U (V) 按裕量系数22×159.4=318.8(A) 2×531.8=1063.6(V)选择额定通态平均电流为400A ,额定电压为1200V 的晶闸管。
3-4.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如果控制脉冲出现在自然换相点以前,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能否换相?画出波形图分析说明。
解:出现在换相点之前的触发脉冲,不能完成晶闸管的换相。
电阻负载波形图参阅教材P47中的图3-3(b )、(c )、(d )和P48中的图3-3(a )、(b )、(c ),当触发B 相晶闸管V12的触发脉冲2出现在自然换相点S 之前时,则B 相晶闸管V12承受反向电压不能导通,A 相晶闸管V11将继续导通至该相相电压过零点,i d 波形中的i V12及其与之对应部分的输出电压u d 波形均为零。
大电感负载的波形参阅教材P49中的图3-5(b )、(d ),当触发B 相晶闸管V12的触发脉冲出现在自然换相点S 之前时,则B 相晶闸管V12承受反向电压不能导通,不能完成换相,此期间i V12的波形为零。
而A 相晶闸管V11将继续导通至该相相电压过零点,并进入负半周,直到c 相晶闸管V13的触发脉冲到来,V13被触发导通为止。
与之对应部分的输出电压u d 波形进入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正半周的波头不再存在。
3-5.在有交流电感时的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如图3-7(a )所示): (1)换流期间交流电抗上的压降有什么规律? (2)换流期间输出点的电压呈现什么规律? (3)以一对元件换流为例来说明上述规律。
(4)以交流一相为例写出换流压降的表达式。
(5)分别描述α=30°和60°时整流输出电压波形图。
(6)写出交流电抗对输出电压平均值影响的表达式。
解:(1).换流期间交流电抗上的压降为参与换流(换相)的二相的线电压的1/2。
(2)换流期间输出点的电压瞬时值为参与换流(换相)的二相相电压之和的1/2。
(3).以A 相的晶闸管V11向B 相的晶闸管V12换流为例,换流期间输出点的电压瞬时值为:()A B d u u u +=21(4). 以A 相的晶闸管V11向B 相的晶闸管V12换流为例,换流期间交流电抗上的压降,即换流压降为: BA LC u u 21=(5). α=30°时整流输出电压波形,参阅教材P51中的图3-7(b),α=60°时整流输出电压波形参照教材P51中的图3-7(b),移至α=60°起始即可,但波形延至每相晶闸管导通角为θ=120°+γ。
其中,γ为换相重叠角。
(6). 换流期间交流电抗上的压降,即换流压降的影响将使输出电压平均值下降,输出平均电压将为d d d d I XcU U U U παπ23cos 2632'-=∆-=3-6.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为什么三相电压的六个交点就是对应桥臂的自然换流点?并说明各交点所对应的换流元件都有哪些?解: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每只二级管承受的是相邻二相的线电压,承受正向电压时导通,反向电压时截止。
三相电压的六个交点是其各线电压的过零点,是二级管承受正反向电压的分界点,所以,是对应桥臂的自然换流点。
参阅教材P55中的图3-9(a)、(b),相电压正半周的交点分别是共阴极组二极管的自然换相点,即R 是V25→V21,S 是V21→V23,T 是V23→V25的自然换流点;相电压负半周的交点分别是共阳极组二极管的自然换相点,即U 是V26→V22,V 是V22→V24,W 是V24→V26的自然换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