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测点布置及传感器的选择
称重传感器的选用原则

称重传感器的选用原则标题:选择称重传感器的原则第一段:引言称重传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领域的重要设备。
在选择合适的称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以确保其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选用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称重传感器。
第二段:重量范围和精度称重传感器的重量范围和精度是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需要确定被测物体的最大重量范围,以确保传感器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其次,需要考虑测量的精度,即传感器能够提供多大的重量分辨率。
一般来说,重量范围越大,精度越高的称重传感器通常价格也会更高。
第三段:环境适应性称重传感器必须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和振动等。
对于特殊环境下的应用,比如高温或潮湿环境,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的耐温性和防潮性能的传感器。
此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防护等级,以确保其能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正常运行。
第四段:安装和维护便捷性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还需要考虑其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
一些传感器需要专业的安装和调试,而另一些则可以进行简单的安装和维护。
此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减少维护和维修的次数。
第五段:成本效益成本效益是选择称重传感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除了传感器本身的价格外,还需要考虑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
有时候,选择价格较高的传感器可能会在长期使用中带来更低的维护成本和更长的使用寿命,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第六段:适应不同应用的类型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称重传感器类型。
不同的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压力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或电子称等。
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结论: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需要综合考虑重量范围和精度、环境适应性、安装和维护便捷性、成本效益以及适应不同应用的类型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选择到性能可靠、适用于具体应用的合适称重传感器。
希望本文对读者在选择称重传感器时有所帮助。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技巧

温湿度传感器选型技巧1.测量范围:首先确定您需要测量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选择相应范围的传感器。
2.精度要求:确定您对温湿度测量的精度要求。
一些应用需要更高的测量精度,如实验室、医疗等领域。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高精度的传感器。
3.响应时间:一些应用需要快速的温湿度响应时间,如气象灾害预警系统。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具有快速响应时间的传感器。
4.环境适应性:考虑传感器的适应能力,包括对环境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的适应能力。
一些应用需要在极端环境条件下工作,如高温、低温、高湿度等。
因此,需要选择具有良好环境适应性的传感器。
5.功耗需求:根据应用的要求,确定传感器的功耗需求。
对于一些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应用,如无人机、远程监测等,需要选择低功耗的传感器。
6.接口类型: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接口类型。
常见的接口类型包括模拟输出、数字输出、串行接口等。
7.成本考虑:最后考虑成本因素。
根据项目预算确定合适的传感器价格范围。
注意,不仅要考虑传感器本身的价格,还要考虑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校准等成本。
此外,还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查看供应商提供的技术规格和性能参数,了解传感器的具体特点。
-查看传感器的可靠性和寿命数据,确保传感器能够长时间运行而不失效。
-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和经验,了解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在选取前几个候选传感器后,可以进行一些测试和比较实验,以确定最终的选择。
总之,选择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测量范围、精度要求、响应时间、环境适应性、功耗需求、接口类型等。
通过仔细研究和比较不同传感器的技术规格和性能,以及参考其他用户的评价,可以找到最合适的温湿度传感器。
模态测试步骤

模态试验及分析的基本步骤1.动态数据的采集及响应函数分析首先应选取适当的激励方式。
激励方式可以是正弦、随机或瞬态中的任何一种。
激励方式不同,相应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也不同。
目前主要有单输入单输出、单输入多输出和多输入多输出三种方法。
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方法要求同时高速采集输入与输出两个点的信号,用不断移动激励点位置或响应点位置的办法取得振型数据;单输入多输出及多输入多输出的方法要求大量通道数据的高速采集,因此要求大量的振动测量传感器或激振器,试验成本极高。
在采集信号数据以后,还要在时域或频域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谱分析、传递函数估计、脉冲响应测量以及滤波、相关分析等。
2.建立结构数学模型根据己知条件,建立一种描述结构状态及特性的模型,作为计算及参数识别的依据,目前一般假定系统为线性的。
由于采用的识别方法不同,数学建模可分为频域建模和时域建模。
根据阻尼特性及频率藕合程度又可分为实模态和复模态等。
3.参数识别按识别域的不同可分为频域法、时域法和混合域法。
激励方式不同,相应的识别参数方法也不尽相同。
并非越复杂的方法识别的结果越可靠。
对于目前能够进行的大多数不是十分复杂的结构,只要取得了可靠的频响数据,用简单的识别方法也可能获得良好的模态参数;反之,即使用最复杂的数学模型、最高级的拟合方法,如果频响测量数据不可靠,识别的结果也不会理想。
4.振型动画参数识别的结果得到了结构的模态参数模型,即一组固有频率、模态阻尼以及相应各阶模态的振型。
但是由于结构复杂,由许多自由度组成的振型的数组难以引起对振动直观的想象,所以必须采用振型动画的办法,将放大的振型叠加到原始的几何形状上。
车身部件的模态试验1.测点选择和传感器布置为提高模态参数的识别精度,必须合理布置激励点和响应点的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模态丢失。
激励点的选择方法是选择几个不同的点分别激励,测得几个频响函数,比较这些频率响应函数,选择函数曲线清晰、光滑,在感兴趣的频率范围内相干函数均达到0. 9以上的点作为激励点。
矿山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

矿山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随着矿山产业的不断发展,矿山环境监测变得愈发重要。
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着成本高、人力资源消耗大等问题,因此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
本文将讨论矿山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计与部署。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由大量的分布式、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系统。
其核心目标是通过感知自然环境中的信息,并将数据传输到基站或云服务器进行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二、矿山环境监测需求矿山环境监测是确保矿山正常运营和工人生命安全的重要任务。
主要的监测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矿井气体监测:监测矿井中氧气浓度、可燃气体浓度等,以及对突发情况的及时响应和报警。
2. 矿山温度湿度监测:监测矿井中的温度和湿度水平,早期预警矿井灾害风险。
3. 矿山安全监测:监测矿山各种设备的状况,包括温度、振动、电信号等,预警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
4. 工人定位监测:通过定位技术对工人进行实时的监测,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准确把握他们的位置。
三、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设计一个可靠且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对于矿山环境监测至关重要。
以下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的关键要素:1. 传感器节点选择:选择适合矿山环境的传感器节点,要考虑节点的耐高温、防尘等特性。
传感器的选择需要适应监测需求,如氧气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
2. 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监测区域的大小和形状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常见的有星型、多跳和混合拓扑等。
矿山环境通常具有复杂的地形,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的位置安排。
3. 路由协议选择:选择适用于矿山环境的路由协议,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和能耗的最小化。
常见的路由协议有LEACH、TEEN等。
4. 信号传输与接收:使用合适的通信技术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如Wi-Fi、蓝牙、ZigBee等。
要确保传输距离能够覆盖整个监测范围,并保证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
四、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部署是确保监测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监控系统的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原则

监控系统的传感器选择与布置原则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感器的选择和布置对监控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传感器选择和布置原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监控系统传感器的相关知识。
一、传感器选择原则1. 确定监测参数:在选择传感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监测系统需要监测的参数是什么,比如温度、湿度、压力、光照等。
只有明确监测参数,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2. 确定测量范围: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的参数范围。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监测系统的实际需求确定测量范围,避免选择范围过大或过小的传感器。
3. 考虑环境条件:监控系统传感器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苛刻,可能存在高温、高湿、腐蚀等情况。
因此,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条件,选择能够适应环境的耐用传感器。
4. 考虑精度和稳定性: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监控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精度和稳定性指标,选择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传感器。
5. 考虑成本和性能: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综合考虑传感器的成本和性能,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传感器。
不一定选择最贵的传感器就是最好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二、传感器布置原则1. 合理布置位置:传感器的布置位置直接影响监测系统的监测效果。
在布置传感器时,需要根据监测参数的特点和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布置,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监测到环境变化。
2. 避免干扰源:监控系统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应尽量避免干扰源,如电磁干扰、光照干扰等。
避免干扰源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障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3. 考虑安装高度: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也是影响监测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布置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安装高度,选择合适的安装高度,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监测到环境参数的变化。
4. 定期维护检查:监控系统传感器的布置位置通常比较隐蔽,容易受到灰尘、湿气等影响。
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外置特高频传感器的布置方案设计

2020.8 EPEM49电网运维Grid OperationGIS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外置特高频传感器的布置方案设计南方电网文山供电局 晋金帅 房 涛 华乘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昱谊摘要:根据典型卧式GIS结构特点及特高频传播特性提出外置特高频传感器的布置安装方案,并利用实际工程应用成效表明该布点方案的监测有效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GIS;局部放电;特高频;在线监测;布置方案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通常指的是300MHz~3000MHz 频段的无线电磁波,当绝缘介质发生局部放电时会激发出该频段的电磁谐振波[1],利用特高频传感器耦合采集该频段电磁信号并抑制300MHz 以下的电磁干扰进行处理分析,是监测GIS 局部放电的有效方法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安装方式进行分类,特高频传感器主要有两大分类:外置型、内置型。
内置式传感器亦称为侵入式传感器,内置传感器具有获得灵敏度高的优点,一般在GIS 生产制造时安装一并出厂,如果在运行中的GIS 进行加装则需要停电安装。
外置式传感器亦称为非侵入式传感器,外置传感器的灵敏度及抗环境干扰能力较内置传感器差一些,但外置传感器具有安装拆卸方便、安全性高及经济成本低的优点,相比内置传感器更适合现有运行GIS 设备的加装。
特高频检测方法是利用特高频传感器耦合接收局部放电所激发的电磁波,而电磁波在不同的电磁环境、传播介质下的传播特性不尽相同,且在不同类型的GIS 腔体中传播路径具有明显差异,故其传播特性具有复杂性。
目前在行业中对特高频在GIS 内部的传播特性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2,3],但传感器的布置位置及布置数量研究较少,设计合理的传感器布置方案不仅能够获取较好监测效果,同时避免了因增加不必要的测点而造成经济浪费。
1 GIS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基于特高频检测方法的GIS 局放在线监测系统主要由外置式特高频传感器、采集单元、射频同轴电缆、工控机及分析软件组成,系统可实时监测运行过程中的GIS 设备局部放电信号,外置传感器采集到局放信号后通过监测单元(局放IED)进行处理,监测单元将电信号转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缆传输至主机(站层服务器),监测分析软件对监测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和故障诊断。
传感器的选择注意事项

传感器的选择注意事项在进行传感器的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应用需求:首先要明确传感器的应用需求,确定需要测量的参数、测量范围以及测量精度等。
不同的应用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因此要确保选取的传感器能够满足应用需求。
2.传感器类型:传感器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类型取决于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有时,一个应用场景可能需要多个传感器以测量多个参数。
3.传感器特性:传感器的特性包括灵敏度、响应时间、线性度、稳定性等。
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选择传感器时需要考虑这些特性,并根据需求确定合理的要求。
4.传感器输出:传感器的输出可以分为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形式。
模拟输出一般需要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而数字输出可以直接连接到数字系统中。
根据应用需求和系统结构,选择合适的传感器输出形式。
5.传感器接口:传感器的接口通常包括模拟接口(如电压输出或电流输出)和数字接口(如I2C、SPI等)。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接口取决于系统的硬件平台和应用需求。
6.传感器价格:传感器的价格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牌的传感器价格差异很大。
选择传感器时需要根据预算和应用需求,权衡价格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7.传感器可靠性:传感器的可靠性特性包括寿命、工作温度范围、抗干扰性等。
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到传感器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选择传感器时要注意其可靠性特性。
8.供应商信誉:选择一个可靠的供应商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供应商通常能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问题的帮助。
在进行传感器选择时,上述注意事项应该综合考虑,根据应用需要和预算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传感器。
此外,定期维护和校准传感器也是保持传感器性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方式。
压力传感器选型原则

压力传感器选型原则
压力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压力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工程、医疗设备和其他领域。
在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时,有
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考虑。
本文将介绍压力传感器选型的原则。
1. 测量范围,首先要确定需要测量的压力范围。
不同的应用需
要不同范围的压力传感器,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来选择合
适的传感器。
2. 精度要求,对于一些需要高精度的应用,如医疗设备或实验
室仪器,需要选择具有较高精度的压力传感器。
而对于一些工业控
制应用,精度要求可能没有那么高。
3. 环境条件,考虑传感器将要使用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湿度、腐蚀性气体等。
选择能够适应这些环境条件的传感器,以确保
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响应时间,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如汽车制动系统,需要选择具有较短响应时间的传感器。
5. 安装要求,考虑传感器的安装方式和空间限制,选择适合的尺寸和安装方式的传感器。
6. 成本考虑,最后要考虑成本因素,选择符合预算的传感器,并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总之,选择合适的压力传感器需要综合考虑测量范围、精度、环境条件、响应时间、安装要求和成本等因素。
只有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才能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实际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系统测点布置及传感器的选择第4.1节脱硫装置运行参数检测的特点运行参数的检测室脱硫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环节。
脱硫装置的工作过程实际上是一典型的化工工程,因此,其运行参数的检测与控制均与化工过程参数的检测与控制类似,而与火电厂热力设备明显不同。
脱硫装置运行中需要检测的过程参数包括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烟气成分、石灰石浆液与石膏浆液PH值、浆液浓度(或密度)等。
温度、压力与流量参数的检测在火电厂热力设备中广泛采用,在脱硫装置中这类参数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没有明显的区别,且不涉及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参数检测。
不同之处主要是脱硫装置运行中需要测量、控制高浓度石灰石、石膏浆液,参数检测时,需要考虑被测介质的氧化性、腐蚀性、高粘度、易结晶、易堵塞等特殊性。
譬如,在浆液温度检测时,需要选择适当的保护套管、连接导线等附件;测量腐蚀性、粘度大或易结晶的介质压力时,必须在取压装置上安装隔离罐,利用隔离罐中的隔离液将被测介质与压力检测元件隔离开来,以及采取加热保温等措施。
测量石灰石、石膏浆液的流量时,需要采用适合于高浓度固液两相流的测量装置。
各个参数的具体检测系统由被测量、传感器、变送器和显示装置组成。
传感器又称为检测元件或敏感元件,它直接响应被测量,经能量转换并转化成一个与被测量成对应线性关系的便于传输的信号,如电压、电流、电阻、力等。
从自动控制的角度,由于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往往很微弱,一般均需要变送环节的进一步处理,把传感器的输出转换成如0~10mA或者4~20mA等标准统一的模拟信号或者满足特定标准的数字量信号,这种仪表称为变送器,变送器的输出信号或送到显示仪表把被测量显示出来,或同时送到控制系统对其进行控制。
下图4.1示意标明了典型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主要工艺过程运行监测参数检测表计的布置位置,包括温度、压力、压差、液位、PH值、浓度(密度)、流量、烟气成分、石膏层厚度等,这些参数均实时显示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画面上,并用于运行参数控制。
图4.1 典型石灰石湿法烟气脱硫装置主要测点布置示意图注:当石灰石浆液经再循环泵补入吸收塔,PH计布置在浆液箱出口管道;当石灰石浆液经直接补入吸收塔,PH计可布置在再循环泵出口管道。
P —压力;ΔP —压差;PH —PH计;D —浓度计(密度计);F —流量计;L —液位(物位);H —石膏层厚度;T-温度A —烟气成分:O2,SO2,CO,NOx,粉尘。
为了检测送入脱硫塔钟的石灰石浆液的质量流量,通常需要布置体积流量计和浓度计;PH值是脱硫装置运行与控制的重要参数,通常需要采用冗余设计,布置两台PH计,并采取清洗与维护措施;检测浆液的压力或压差的取压装置必须安装隔离装置。
第4.2节脱硫效率计算参数监测脱硫效率计算参数包括:(1)脱硫装置进、出口烟道截面上的烟气SO2浓度(2)脱硫装置进、出口烟道截面上的干烟气容积流量本文第三章第三节详细讲述了脱硫装置进、出口烟道截面上的烟气SO2浓度和干烟气容积流量的装置,此类装置精确度高,但是较为繁琐,还可以采用烟气成分连续监测分析仪器,直接测取干烟气中的SO2、O2、CO、及CO2的浓度,但是必须按仪器使用的规定对其进行严格的标定,以确保其具有足够高的精度。
FGD装置必须安装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
CEMS能够测量烟气的流量、粉尘含量、SO2含量、NO x含量、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分别将测得的结果转化为4~20mA的直流信号,输入DCS中进行连续自动的监视与控制,保证烟气排放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一般要求CEMS具有清洗空气系统,以防止烟尘污染分析仪器部件,其分析设备应具有压力和温度补偿功能,当采样压力或大气压力波动及环境温度变化时不影响测量精度。
①烟气流量的测量烟气流量测量采用“流速-面积”法,通过测量烟气流速,由流速和测量烟道截面积计算得到烟气流量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压差法、超声波法、热传导法和时间差法。
采用压差法的有美国ESC的M6100皮托管流量计、AirMonitor公司的不锈钢皮托气体流量传感器等。
采用超声波法的有Sick公司的FLOWSIC106气体流速测量装置。
热传导法的产品有美国Kurz 公司的454热导式质量流量计、美国Sierra公司670系列多点质量流量计、EPI的9000MP 系列多点质量流量计等。
采用时间差法的有美国Codel公司的Codel-500流量计。
烟气流量测量装置的选型与安装主要应考虑:①烟气的成分,特别是含尘量、腐蚀性气体的含量。
当含尘量过高时,如选用压差法流量测量装置就容易发生堵塞现象。
如选用热导法流量测量装置,由于过多的尘沉积在传感器上,影响仪器的响应时间,并在温度探头上形成绝热层,造成测量误差偏大,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选型时应考虑吹扫清洗装置。
②烟道的形状和直管段长度。
烟气流量测量一般要求烟道直管段长度大于6倍的烟道当量直径,安装位置前的直管段长度不小于4倍的烟道当量直径,安装位置后的直管段长度不小于2倍的烟道当量直径。
然而,FGD系统的烟道通常受现场场地条件的限制,很难有那么长的直管段,因而需对烟道中的流场进行分析,选取最佳的测量位置,并采取多点测量等措施。
另外,还需做好现场校准和标定工作。
②烟气SO2含量的测量烟气SO2含量作为电厂脱硫效率计算的一个主要参数,是电厂脱硫装置在线分析监测的重要参数,同时是控制加入吸收塔石灰石浆流量的重要参数,其测量系统必须精确可靠,另外,FGD出口SO2含量的测量也是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一部分,是判断烟气排放是否达标的重要依据。
烟气SO2含量的测量系统包括采样装置、样气预处理系统、SO2分析仪及控制器等。
SO2测量一般采用抽取法,由于气态污染物混合比较均匀,故原烟气的SO2含量测量装置一般安装在有一定直管段的烟道上,位于脱硫装置上游不小于0.5倍烟道当量直径处;净烟气的SO2含量测量装置一般安装在靠近烟囱的烟道上,位于脱硫装置下游不小于两倍烟道当量直径处。
采样点离烟道内壁的距离必须不小于1m或者1/3的烟道当量直径。
SO2含量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非分散性红外吸收(NDIR)法、非分散性紫外吸收(NDUV)法和紫外脉冲荧光法等。
如Siemens的ULTRAMAT23、ABB Hart-mann&Braun的Uras14采用的就是NDIR法;ForneyAnarad的AR-30CSO2分析仪、Rose-mount的NGA2000-MLT4采用的是NDUV法;美国热电子公司43CSO2分析仪、美国环境有限公司的ESC7100型SO2分析仪、Forney公司的5700SO2分析仪采用的是紫外脉冲荧光法。
采用NDIR法和NDUV法的分析仪通常用在加热采样系统中,而采用紫外脉冲荧光法的分析仪通常用在稀释采样系统中。
第4.3节脱硫效率其他指标监测脱硫效率指标还包括:1.石灰石耗量2.钙硫摩尔比Ca/S3.烟气中水分、SO2及粉尘含量4.吸收液出、入口温度5.浆液PH值6.液气比(1)物位测量FGD系统中需要测量的物位有:石灰石仓料位、石灰石粉仓料位、石膏仓料位、吸收塔液位、石灰石浆和石膏浆箱池液位、工艺水及滤液水箱池液位、脱水皮带机石膏厚度以及废水处理系统中化学药品储罐等物位,涉及块状、粉状固体、浆液、液体、化学药品等多种形态介质,应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选择适宜的物位测量装置。
①液位测量用于液位测量的仪器仪表较多,表4.1说明了不同液位计的优缺点。
对浆液液位(如脱硫剂储浆罐液位计、脱硫塔液位计等)的选型,应考虑到腐蚀磨损、结垢、堵塞问题。
对于脱硫塔液位,还应考虑到浆液的泡沫问题。
在吸收塔液位控制中,常采用性能可靠的差压液位变送器,但此种装置并不十分的精确。
其他各种液位测量装置的精度会由于容器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例如,在烟气脱硫系统的浆液罐中,搅拌器搅动时会产生波动,吸收塔的液面也会由此而波动。
脱硫塔差压变送器,用法兰隔膜式,连接法兰口径应大于80mm,变送器前装有阀门和冲洗水管软接头,安装于紊流区,变送器与容器的接管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一般为30°~40°),这样可有效的防止接管堵塞现象的发生。
脱硫塔液位的控制非常重要,一般采用电容式薄膜压力传感器,三取二,同时进行一下补偿:1)烟道压力;2)浆液密度;3)氧化空气流量。
这可通过简单算法实现,这样可将脱硫塔液位的测量值控制在设定值的±100mm以内。
后处理的各种罐中,均带有蒸汽,采用超声波液位往往测不准,宜采用膜式压力计。
②固体料位测量许多用于测量液位的传感器同样可以用于测量固体料位。
但是,装置常处于多粉尘环境、由于介质的架桥和堆息角引起的表面不平、压紧、通风而导致密度或物性的变化,固体料位测量会遇到一些特有的问题。
在烟气净化系统中,固体料位测量主要应用于存储仓内(灰、石灰、石灰石、石膏等),也可用于除尘器或干式洗涤器的料斗内。
存储仓内使用的测量装置包括电容式、超声波式和电磁波射频式(相位跟踪)传感器。
另外,荷载单元测量或者张力测量也很普遍,用来测量存储仓满或空时重量的变化。
还有一种固体料位测量装置是垂线测量系统,即一个重锤或者浮子从存储仓的顶部向下降,当浮子接触到料位表面时,系统能够检测到拉线张紧力的减小,也就能够通过计算浮子收回时产生的电子脉冲数来测量移动距离,这样,测量到的料位就是存储仓内的最大料位。
当存储仓内装满物料时,不能使用该系统。
放射性变送器是一种典型的用于测量高料位的装置。
当料位升高超过传感器时,从放射源到接收器之间的信号强度将会减弱,将这个信号转化为料位指示信号。
在测量单点固体料位时,有时也使用振动音叉探针,插入容器的压力式转换驱动探针的振动会因为接触到物料而衰减,这就会形成电压的变化,经过电子放大后产生一个料位指示。
从具体应用来说,电容物位仪表在液体和固体料位以及连续测量中都可应用。
当料位是绝缘物质或虽不绝缘但不粘附的介质时,电容物位一边比较适用。
近期,电容物位控制技术有所突破,大大提高了仪表抗粘附能力,几乎可以用于一切物料的料位控制。
超声物位仪表是近10年发展起来的非接触式仪表。
由于他的传感器不和物料直接接触,无机械摩擦,不易受物料的直接损害和化学腐蚀,因而在物料测量以及强腐蚀液体测量中占有优势。
(2)液体流量测量由式(3.18)可知,的摩尔数进口加入的脱硫剂摩尔数2SO /S Ca ,根据实际测量的石灰石质量流量与进口SO 2的质量流量计算。
流量也是FGD 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工艺和控制参数。
用于常规液体的流量计有孔板流量计、转子流量计、涡轮流量计、漩涡流量计等,但大都不宜用于强磨损和腐蚀性的浆液介质。
表4.3说明了流量计的选型及其各自优缺点,对于浆液流量的测量,同样需考虑到腐蚀、磨损、结垢、堵塞等问题;对于清水流量的测量,如转子、涡轮流量计均可。